扎龙头大师的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40
颗粒名称: 扎龙头大师的往事
分类号: F426;T;I267
页数: 4
页码: 57-60
摘要: 我13岁就在江苏兴化市“鸿福”舞台学京戏,19岁在苏州市“韩顺新”戏具店从师学艺,后来在常州“得胜”木偶京剧团和市京剧团工作,36岁来长兴越剧团直到退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使我对文艺有了本能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缘故,让我这一生与“百叶龙”有了不解的情缘。那是1980年5月初,当时的嘉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顾锡东来到长兴县林城镇的天平桥村(当时天平桥村隶属原天平桥乡),要找天平村的王长根扎百叶龙,准备参加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
关键词: 百叶龙 文化局 顾锡东 地区文化 文化部

内容

我13岁就在江苏兴化市“鸿福”舞台学京戏,19岁在苏州市“韩顺新”戏具店从师学艺,后来在常州“得胜”木偶京剧团和市京剧团工作,36岁来长兴越剧团直到退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使我对文艺有了本能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缘故,让我这一生与“百叶龙”有了不解的情缘。那是1980年5月初,当时的嘉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顾锡东来到长兴县林城镇的天平桥村(当时天平桥村隶属原天平桥乡),要找天平村的王长根扎百叶龙,准备参加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王长根和谈春根两人曾扎过1957年第一次去北京的百叶龙,但是那时百叶龙的制作技术还较原始,这一次再上北京演出,时间紧,要求更高,他感到压力太大,只答应扎百叶龙龙身,也就是由荷花瓣组成的龙身。为了扎好百叶龙头参加北京的演出,顾锡东回去后找了六个会扎龙头的师傅,他要求这六个师傅每人扎一个龙头,谁扎得好就用谁扎的龙头。结果这六个师傅化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都没扎成功。他们扎的龙头都没有达百叶龙所应有的艺术韵味。这时距去北京调演的时间已经很近,地区文化局决定取消百叶龙上京调演,只让湖州的民间舞蹈“小篷船”上北京。时任长兴县文化局副局长的乔林、县文化馆长许成才知道这事后,找到地区文化局的领导,提出长兴的百叶龙一定要去北京参加调演,地区文化局的领导则表示,长兴如在一周内拿出龙头样品,可以考虑。
  乔林和许成才回长兴后,听说我会扎龙头,便让许成才来找我。我那时在长兴越剧团被当作“戏霸”“有政治问题”而靠边站。听说要我扎龙头去北京调演,当时我还心有余悸,便对许成才说:“扎龙头上北京调演是个政治问题,搞不好要坐牢的。”乔林知道这事后,又当着我的面表示政治上的问题他挑担,他让我放胆地搞。领导有态度了,我马上动手。我根据王长根介绍原来百叶龙出自荷花塘的故事,也多次请教王长根、谈小明原来扎百叶龙头的结构状况,结合我多年从事舞台道具制作艺术的经验,进行了形象化的思考,用黄泥巴做了百叶龙头的模型。我整整化了四天四夜,把百叶龙头的模型制作好了,即向乔林和许成才作了汇报。第二天,顾锡东还有省文化局的相关领导到县文化馆现场观看,他们看到我已做好的百叶龙龙头模型,都说这龙头做得太漂亮了,顾锡东还称赞我说:“石师傅,你真不简单,用黄泥巴能做出这样好的龙头模型。”还对乔林说:“一定要做好这龙头!”当时我在现场表态说:“这龙头要真的成型了一定更漂亮。”我又要求领导再派两个人做我的助手,一个是文化馆的王冰,另一个是王剑秋,他俩都有美术特长,领导当场拍板。第二天,我便和王冰及王剑秋一起去上海采购制作龙头的器材。器材由我开出单子,指导他俩经办。我们在上海找了三天,找到了原来我买过戏具的上海戏具门市部,在那里把扎龙头的材料办齐了,马上赶回了长兴。回长兴后,我就连夜赶制。我还把我19岁的女儿石扬萍叫来帮忙,她干了五天五夜,吃不消了。我吃住在扎龙头现场,夜里肚子饿了,没啥吃的,我弄点咸菜过烧酒。在制作龙头过程中,我边做边看边琢磨,把龙角改做成藕的形状。过了一天,我又喊乔、许两人来看,那天顾锡东也来了,他看了即将成型的龙头,表扬我说:“石师傅,你这双手太巧了!至于龙腮等怎么装,你作主,怎么做就怎么办。”
  龙头上的腮刺装上后,要装龙胡须。原来做龙胡须的是用苎麻做的,比较粗糙,分量又重,我就想到了用唱戏用的口面做龙胡须。为了办做龙须的材料,我赶到苏州戏具店,这店里的人和我老相识,我找他们帮忙,赶制85厘米一圈的龙胡须。他们满口答应,专派两个师傅当天就为我赶制龙须。我等到下午三点多钟,拿到做好的龙胡须,坐末班车回到了湖州。这时天色已晚,回长兴的车没有了,我只好乘了一条小船往长兴赶,到长兴已是后半夜一点了。但我没顾得上睡觉,马上把胡须装到龙头上。第二天早上,文化馆池文海(那时池文海负责指导百叶龙舞蹈,王长根负责制作龙身。)过来一看说:“石老师不得了了!”第十天,龙头基本扎好了,我又给龙头顶上扎了一朵荷花,王冰在场说:“真好看!”第十一天,省市的相关领导又来长兴,他们看到基本完工的百叶龙头,当着我的面说:“长兴百叶龙太漂亮了,一定去北京。”这时我心里踏实了。第十四天的晚上一点,百叶龙头真正完工。整整十五个日日夜夜,我干得太累了,倒在桌子上睡着了。第二天,乔林把这扎好的百叶龙头拿到了嘉兴,省里也电报去了文化部,那天上午的十一点钟,中央文化部已派人赶到嘉兴。当天又把我喊去嘉兴,文化部的一位领导请我一人过去,他问我:“你原来做过这龙头吗?”我说:“我是集大家的长处,试着扎的。”那领导说:“你辛苦了。”
  龙头扎好后,顾锡东又向我提出,这漂亮的龙头,必须配上相称的龙珠,还有那装着当龙尾的蝴蝶。他们把我请到湖州,住在湖州宾馆,领导们住小房间,给我住大房间,让我住在宾馆扎龙珠。那龙珠是镶嵌在荷花里的,我用台钟里的发条安装在龙珠里,让这龙珠能旋转。那龙尾的蝴蝶,我和王长根探讨,由他制作,这蝴蝶能一收一放,放开是蝴蝶,收拢是龙尾。那时的龙眼珠里还安装了用电池的珠泡。长兴百叶龙终于如愿以偿,代表浙江省上北京参加了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舞龙的都去了北京,而我回长兴了。因为那时十分讲政治,我还在靠边站。但我无怨无悔,因为百叶龙头扎成了,百叶龙也因此争取上了北京。而且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赞扬。
  百叶龙出名了。但是我对百叶龙的制作还是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第一条百叶龙是用铅丝、竹篾、棉布等材料,龙头有17斤重,舞起来很吃力,龙身没有内套,还不十分美观。现在,龙头已由17斤逐步减轻到了7斤,龙身镶了内套,过去荷花瓣只有16厘米,现在加大到24厘米,原来龙身每节是1.4米,现在每节增长到两米。整条龙既轻又亮丽,舞动起来也轻松多了。我对百叶龙深有感情,曾经在1988年,南京金陵宾馆要我做两条百叶龙,让日本客人带去日本,那时给我出了15万元的高价。我告诉他们,除了长兴,其他什么地方我不会去做的。1993年,日本岛田市和湖州市缔结友好城市,百叶龙去参展,当时一位日本翻译找我,要和我拍照,并说不会亏待我,我推说领导不同意,我就怕他们给我入套,把扎百叶龙的艺术弄到日本,我要变成罪人的。2003年领导要我扎两条百叶龙观赏品,代表市县赠送给新西兰,领导问我要出多少钱?我没要钱,只是要求给我了一份收藏证。
  百叶龙已陪伴我大半辈子,我自己扎了一条百叶龙观赏模型,放在我的房间里,我每天看着百叶龙,回味着扎百叶龙的往事,想想自己因为扎百叶龙而得到很多荣誉,感到也很欣慰。现在我老了,我已把扎百叶龙的技艺传授给了儿子石俊俊,我要他从艺为重,他也争气,已经完全掌握了扎百叶龙这门技艺。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