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传统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33
颗粒名称: 叁 传统舞蹈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83
页码: 48-1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包括长兴百叶龙、林城舞狮、上舍化龙灯、梅溪旱船、鄣吴金龙、畲族貔貅、竹叶龙、龙山旱船、刘井舞狮、犟驴子、渔翁捉蚌、金溇马灯、鳌鱼灯、叶球灯、长隆板凳龙。
关键词: 非遗项目 传统舞蹈 湖州市

内容

长兴百叶龙(国家级非遗项目)
  百叶龙民间舞蹈发源地在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桥村,该村位于太湖上游的泗安港南,龙山山脉北侧,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百叶龙舞蹈融会了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音乐为一体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可谓独具匠心。她是中国舞龙的传统草根艺术转化成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化艺术的典范。“百叶龙”舞蹈起源在民间,由民间九莲灯舞蹈演变而来。当初主要流行于乡村庙会、春节时民间的场地舞蹈活动,体现民间百姓祈愿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百叶龙舞蹈还源于长兴一个美丽民间传说,以传说中荷花塘为意境,由荷花化身为龙。龙头制作由一朵特大荷花精心构成,龙眼炯炯有神、开闭自如;龙躯长16米,由81朵斗大荷花分九段层层联结延伸,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或透明的双条彩绉制成的花瓣叠成,龙鳞由九百多片粉红色荷花花瓣缀结而成:龙尾是蝴蝶,用竹篾编成蝴蝶状,以纸布糊面彩绘。另配制荷叶、祥云。
  “百叶龙”的舞蹈基本步法称“碎颠步”,每拍向前两小步,走动时微颤动,但上肢一定要保持平稳;舞蹈基本动作有横8形、晃杆、接龙、蝶飞、晃荷叶。主要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另有荷叶、祥云在舞蹈中衬托。
  百叶龙舞蹈经过艺术的创新编排,在原有基础上演化出游龙、滚龙、龙盘柱、腾龙、卧龙、睡龙、龙出水、龙吐须等系例舞蹈动作。其音乐伴奏也由原来“四宫调”及锣鼓伴奏,演变成全新的以民间音乐为基调的音响伴奏。并根据百叶龙传说,重新构思出湖水荡漾、荷叶飘逸、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舞蹈情节,串成了一个完美的舞蹈过程,既可上舞台表演,又可成为大型广场表演。2006年至2007年,民间舞蹈项目:“长兴百叶龙”先后被列为国家、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叶龙的不老传奇
  谈小明 口述
  谈小明,男,1949年11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长兴百叶龙”。
  今生情结百叶龙
  天平桥村是我的出生地。我从小天天看见的是家边上的泗安塘,村边田园布满的河流和池塘,再往南望去就是那座起伏延绵的龙山。听大人们说,龙山上只要布上黑云,大雨就将来临,这是因为龙山上的龙在显灵。以后,我还听到村里长辈讲到百叶龙的传说,讲村里长辈们舞百叶龙的故事。我听村上舞百叶龙的前辈讲,最早的百叶龙是由民间舞九莲灯演化而来,那九莲灯也就是荷花灯,一串串的,共有九长串。后来我们这里的舞龙人根据百叶龙的传说,动脑筋把舞九莲灯改编成舞百叶龙。据我知道,1950年为迎接土改工作队,村里舞龙的人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百叶龙。1954年,省群艺馆的余佰忠老师来到了天平桥村,他是闻着天平百叶龙之名而来的。那时还是互助组,他白天下田帮村民家秋收,晚上和我兄谈春根、王长根等人排练舞百叶龙,还把姚生福、赵凤生等前辈请来,让他们传授扎百叶龙的技艺,当时,王长根、谈春根就是向他俩学扎百叶龙的。1955年,王长根带队,天平百叶龙代表长兴去嘉兴参加了“南湖之春”的演出,得到好评,初露头角。1955年冬,由余佰忠老师提议,百叶龙到省里进行编排提升,准备来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原来百叶龙是在民间广场上进行了表演的,配音是“四宫调”加伴奏锣鼓,通过这次省里的排练培训,在坚持百叶龙原有的传统制作和舞蹈风格上,按照舞台效果设计,对百叶龙舞蹈的套路和音乐伴奏进行了艺术改编,这是第一次让百叶龙从民间广场舞蹈走上舞台。1956年,由王长根带队,百叶龙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特等奖,受到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同年7月,“百叶龙”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推荐出席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荣获金奖。那一次周总理送给每个舞龙队员一支金星钢笔,钢笔上刻有周恩来总理的字样,这支钢笔我看见过。那时候钢笔在农村还十分稀见,当时天平桥乡长唐金泉看到一舞龙队员拿着这支钢笔,就给要了去,可惜几十年过去,这支有纪念意义的钢笔再也找不到了。百叶龙自1956年上京演出后,一直到1966年没有外出,只是在节日农闲之际,到周边乡村里活动演出。那时王长根任大队书记,由他为头,有谈春根、谈勤芳等十一人参加的百叶龙舞龙队。那时我经常跟着舞龙队,有时还帮他们跑个脚头拿个啥,挺讨王长根喜欢,他就带着我,教我学扎百叶龙,做马灯。那时扎的龙珠,底下只衬两瓣荷花叶,龙头上扎个“聚宝盆”加荷花。
  我们在四周乡邻受邀演出,整个百叶龙演出队伍有三四十人,除了舞龙,还有马灯。一般我们都在晚上演出,邀请我们演出的村庄,我们不收演出费,都是相互间图个热闹。但人家也会送给我们电池、糖果和香烟,表示对我们百叶龙演出的谢意。电池是晚上舞百叶龙要用的,那糖果分给舞马灯的小孩,香烟大人抽,牌子都是雄狮、新安江一类的低档次,但我们很满足了。晚上舞一个场子大约两个小时,演出结束,人家就招待我们吃半夜餐。我们参演人多,吃半夜餐就不是集中一块吃,由邀请方的村庄分派到各户吃,正月间各农家都有鱼啊肉啊的好菜素,但是舞龙队有规矩,要尊重地方习俗,放在桌上的菜素,凡碗面上盖有黄花菜的,你的筷子就不能去捡,不让人家说闲话,坍百叶龙队的面子。我更是按规矩行事,因为王长根对我挺器重,我要为他争气。
  1966年,因为原先舞的那条百叶龙已破旧了,于是王长根带着我又扎了一条新的百叶龙。那时扎百叶龙的经费是由各队各户摊派的,有出钱的,但农民家庭大都数出米,我们把派来的米拿到湖州去卖了,换成现钞,又在湖州把扎龙要的材料买回来。我们白天队里做活,晚上聚在一起扎龙,没有工分,都是尽义务的,有时还会扎个通宵。但那个时候家里的人从不计较,还十分支持理解。一条新的百叶龙扎成了,村里却进驻了“文革”宣传队,他们要“破四旧,立四新”,王长根是村里的书记,是个“当权派”,是革命的对象,要靠边站,更加他带头扎龙,搞封建迷信,宣传队头头找王长根,问他龙是什么东西?一定要他说出个所以然。当时公社到大队已有两派组织,我明里参加叫“长三司”的造反派,暗里却站在保王长根的所谓“保皇派”一面。有一天,我得知造反派要揪斗王长根消息,并在天平小学除下一块大黑板,准备当晚批斗王长根时,将黑板挂在他的脖子上。我心里有多着急,赶紧暗地里给王长根通风报讯。他得知这消息后,马上躲避到十多里外的北面山里。那晚造反派没找着他,可是,新扎的那条百叶龙被红卫兵找到后放火烧了。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中央又提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王长根书记也解放了。那时,他又暗地里把我喊去,说又要恢复百叶龙,空闲时可以走村演出。于是我们在他带领下,又新组建百叶龙舞龙队,当时有贾有才、胡文全、王汉文与我等十二人。又由赵福如、赵友生两人负责到各生产队分派扎龙的经费。我们又是白天田里做活,晚上扎龙,不计工分。“文革”后的第一条新百叶龙诞生了,当年冬天我们就走村演出,虽然那时还不敢张扬,但每到一处演出,都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因为过了十年,百姓所盼的百叶龙又出现了。1977年春,当时的县文化局副局长的乔林、文化馆长许成才两人来我村里,要百叶龙去县城里演出一场,那次由王长根带队,我舞龙头。我们干劲十足,十多个人步行十多里,背着百叶龙道具,来到大云寺车站,然后再乘车到长兴县城。那天我们百叶龙在县人民广场的司令台上演出,闻讯赶来观看百叶龙演出的人挤满了整个广场,真是人山人海,那时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警察维护秩序,我们演出还没结束,因为观众太多,怕出安全事故,只好撤场。晚上,我们就住在县招待所过了一夜。那次演出回村后,队员们劲头更足了,心里也挺自豪的。1978年至于1979年,百叶龙先后去嘉兴演出一次,杭州胜利剧院演出两次。
  1980年,百叶龙在参加“南湖之春”演出时,被中央文化部的领导看中,提出可以进京参加农民业余艺术调演,那时省群艺馆的专家也在。于是,省和地区就着手准备百叶龙进京参演的事。那一次,王长根负责扎龙身,石玉楼负责扎龙头,池文海负责指导舞蹈,我们在县文化馆集中训练了十五天。那时我们训练一天补贴费是两角钱。在上北京的前一天,我随大家到嘉兴,那天石玉楼扎的龙头已放在地区文化局,我是舞龙头的,自然关心龙头的事,我看见这次要上北京的百叶龙头比以前的更漂亮了,但是我用手一举,这龙头太重了,足有十七八斤重,亏了我那时年轻气壮,还能顶住,一场演出要十五分钟,我内衣都要湿透。6月1日我们浙江代表队到了北京,我们百叶龙参加了开幕式演出,而且百叶龙是开场,我尽到最大努力把龙头舞好。百叶龙演出的15分钟,其中有六次鼓掌。演出结束,领导上台接见我们,周扬对我们说:“龙舞得好,做得也好,五六年我看过,这次比以前好。”文化部负责演出的领导说:“在北京看舞蹈演出,中间鼓掌是不大可能的,百叶龙演出鼓掌那么多!”领导们一致评价:这么多舞蹈,《百叶龙》最好,而且这节目放在开场,这个头开得好。第二天,由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陪同我们,到郊区大兴县演出,大兴县二十多个公社都派代表来观看百叶龙演出。当百叶龙在台上飞舞时,台下观众轰动了,掌声、喝彩声混成一片。第二天,《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对此作了专版报道。6月8日上午,百叶龙又参加招待首都文艺界演出,我们百叶龙放在最后一个节目,演出结束时,黄镇部长专门来看我们舞龙队员,并和我们一一握手。还称赞我们演得好。10日晚上,百叶龙在怀仁堂汇报演出。那天晚上,万里、王任重、谷牧等中央领导接见了我们,并和我们合影留念。王副总理对领队王长根说:“你五六年就来过北京,很好。你这么大年纪,辛苦了!”
  6月11日下午举行闭幕式。参加闭幕式的有黄镇、张平化、周巍峙、贺敬之等文化部的领导。长兴百叶龙由演员曹福南代表全体演员在会上发言,王长根代表百叶龙队第一个领了优秀节目奖。从6月14日起,百叶龙进驻“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泥土的芳香》。本来我们要等到9月份才拍摄完成,后来我们再三要求回家赶农时,才经同意提前拍摄,到7月13日拍摄好,7月15日返回长兴。百叶龙回长兴后不久,上海交响乐团来人到天平村,想把百叶龙搬过去进行改编,他们也派来很多人,到我们村学习排练百叶龙,说实话,我没真心教他们。不久,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形式改变了,百叶龙又淡化了。直到1993年,当时的天平桥乡政府十分重视百叶龙的恢复。当时天平桥乡党委书记夏明祥把我叫去,要我重新组织百叶龙演出团队伍,并让分管乡长施正强具体联系指导。那时,演出队员人数不够,就抽了几位年轻的乡干部,白天上班,晚上参加排练,由我当教练。我当时在天平村任村书记,便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参加指导排练。村老书记王长根那时还健在,尽管他年岁已高,但是百叶龙的事他还是十分关心,经常到我们排练现场帮助指导。在天平桥乡政府千方百计争取各方支持下,我们又扎了一条新的百叶龙。1993年的五月,我们百叶龙再次上北京参加“全国舞龙大奖赛”,这次舞百叶龙头的是我儿子谈勇。我作为总教练也去了北京。这次“全国舞龙大奖赛”在颐和园进行,我们获得优胜奖,通过这一次舞龙比赛,吸取了舞龙赛中许多如游龙、滚龙、龙盘柱、腾龙、卧龙等规定动作,丰富了百叶龙舞蹈动作。1995年,百叶龙去上海参加“全国龙狮邀请赛”后,我就把舞百叶龙的训练、组织等具体事务交给了谈勇。
  百叶龙艺术在上级政府的关心下,已发扬广大,舞出了国门。成为了国家的民间艺术瑰宝。我现在向往着,争取利用天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在百叶龙的发源地建一个保存百叶龙民间艺术,弘扬百叶龙精神,又可供人们游览的百叶龙观赏基地。这是我一生的夙愿。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百叶龙的不老传奇
  石玉楼 口述
  石玉楼,男,1930年5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长兴百叶龙”。
  扎龙头大师的往事
  我13岁就在江苏兴化市“鸿福”舞台学京戏,19岁在苏州市“韩顺新”戏具店从师学艺,后来在常州“得胜”木偶京剧团和市京剧团工作,36岁来长兴越剧团直到退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使我对文艺有了本能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缘故,让我这一生与“百叶龙”有了不解的情缘。那是1980年5月初,当时的嘉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顾锡东来到长兴县林城镇的天平桥村(当时天平桥村隶属原天平桥乡),要找天平村的王长根扎百叶龙,准备参加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王长根和谈春根两人曾扎过1957年第一次去北京的百叶龙,但是那时百叶龙的制作技术还较原始,这一次再上北京演出,时间紧,要求更高,他感到压力太大,只答应扎百叶龙龙身,也就是由荷花瓣组成的龙身。为了扎好百叶龙头参加北京的演出,顾锡东回去后找了六个会扎龙头的师傅,他要求这六个师傅每人扎一个龙头,谁扎得好就用谁扎的龙头。结果这六个师傅化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都没扎成功。他们扎的龙头都没有达百叶龙所应有的艺术韵味。这时距去北京调演的时间已经很近,地区文化局决定取消百叶龙上京调演,只让湖州的民间舞蹈“小篷船”上北京。时任长兴县文化局副局长的乔林、县文化馆长许成才知道这事后,找到地区文化局的领导,提出长兴的百叶龙一定要去北京参加调演,地区文化局的领导则表示,长兴如在一周内拿出龙头样品,可以考虑。
  乔林和许成才回长兴后,听说我会扎龙头,便让许成才来找我。我那时在长兴越剧团被当作“戏霸”“有政治问题”而靠边站。听说要我扎龙头去北京调演,当时我还心有余悸,便对许成才说:“扎龙头上北京调演是个政治问题,搞不好要坐牢的。”乔林知道这事后,又当着我的面表示政治上的问题他挑担,他让我放胆地搞。领导有态度了,我马上动手。我根据王长根介绍原来百叶龙出自荷花塘的故事,也多次请教王长根、谈小明原来扎百叶龙头的结构状况,结合我多年从事舞台道具制作艺术的经验,进行了形象化的思考,用黄泥巴做了百叶龙头的模型。我整整化了四天四夜,把百叶龙头的模型制作好了,即向乔林和许成才作了汇报。第二天,顾锡东还有省文化局的相关领导到县文化馆现场观看,他们看到我已做好的百叶龙龙头模型,都说这龙头做得太漂亮了,顾锡东还称赞我说:“石师傅,你真不简单,用黄泥巴能做出这样好的龙头模型。”还对乔林说:“一定要做好这龙头!”当时我在现场表态说:“这龙头要真的成型了一定更漂亮。”我又要求领导再派两个人做我的助手,一个是文化馆的王冰,另一个是王剑秋,他俩都有美术特长,领导当场拍板。第二天,我便和王冰及王剑秋一起去上海采购制作龙头的器材。器材由我开出单子,指导他俩经办。我们在上海找了三天,找到了原来我买过戏具的上海戏具门市部,在那里把扎龙头的材料办齐了,马上赶回了长兴。回长兴后,我就连夜赶制。我还把我19岁的女儿石扬萍叫来帮忙,她干了五天五夜,吃不消了。我吃住在扎龙头现场,夜里肚子饿了,没啥吃的,我弄点咸菜过烧酒。在制作龙头过程中,我边做边看边琢磨,把龙角改做成藕的形状。过了一天,我又喊乔、许两人来看,那天顾锡东也来了,他看了即将成型的龙头,表扬我说:“石师傅,你这双手太巧了!至于龙腮等怎么装,你作主,怎么做就怎么办。”
  龙头上的腮刺装上后,要装龙胡须。原来做龙胡须的是用苎麻做的,比较粗糙,分量又重,我就想到了用唱戏用的口面做龙胡须。为了办做龙须的材料,我赶到苏州戏具店,这店里的人和我老相识,我找他们帮忙,赶制85厘米一圈的龙胡须。他们满口答应,专派两个师傅当天就为我赶制龙须。我等到下午三点多钟,拿到做好的龙胡须,坐末班车回到了湖州。这时天色已晚,回长兴的车没有了,我只好乘了一条小船往长兴赶,到长兴已是后半夜一点了。但我没顾得上睡觉,马上把胡须装到龙头上。第二天早上,文化馆池文海(那时池文海负责指导百叶龙舞蹈,王长根负责制作龙身。)过来一看说:“石老师不得了了!”第十天,龙头基本扎好了,我又给龙头顶上扎了一朵荷花,王冰在场说:“真好看!”第十一天,省市的相关领导又来长兴,他们看到基本完工的百叶龙头,当着我的面说:“长兴百叶龙太漂亮了,一定去北京。”这时我心里踏实了。第十四天的晚上一点,百叶龙头真正完工。整整十五个日日夜夜,我干得太累了,倒在桌子上睡着了。第二天,乔林把这扎好的百叶龙头拿到了嘉兴,省里也电报去了文化部,那天上午的十一点钟,中央文化部已派人赶到嘉兴。当天又把我喊去嘉兴,文化部的一位领导请我一人过去,他问我:“你原来做过这龙头吗?”我说:“我是集大家的长处,试着扎的。”那领导说:“你辛苦了。”
  龙头扎好后,顾锡东又向我提出,这漂亮的龙头,必须配上相称的龙珠,还有那装着当龙尾的蝴蝶。他们把我请到湖州,住在湖州宾馆,领导们住小房间,给我住大房间,让我住在宾馆扎龙珠。那龙珠是镶嵌在荷花里的,我用台钟里的发条安装在龙珠里,让这龙珠能旋转。那龙尾的蝴蝶,我和王长根探讨,由他制作,这蝴蝶能一收一放,放开是蝴蝶,收拢是龙尾。那时的龙眼珠里还安装了用电池的珠泡。长兴百叶龙终于如愿以偿,代表浙江省上北京参加了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舞龙的都去了北京,而我回长兴了。因为那时十分讲政治,我还在靠边站。但我无怨无悔,因为百叶龙头扎成了,百叶龙也因此争取上了北京。而且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赞扬。
  百叶龙出名了。但是我对百叶龙的制作还是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第一条百叶龙是用铅丝、竹篾、棉布等材料,龙头有17斤重,舞起来很吃力,龙身没有内套,还不十分美观。现在,龙头已由17斤逐步减轻到了7斤,龙身镶了内套,过去荷花瓣只有16厘米,现在加大到24厘米,原来龙身每节是1.4米,现在每节增长到两米。整条龙既轻又亮丽,舞动起来也轻松多了。我对百叶龙深有感情,曾经在1988年,南京金陵宾馆要我做两条百叶龙,让日本客人带去日本,那时给我出了15万元的高价。我告诉他们,除了长兴,其他什么地方我不会去做的。1993年,日本岛田市和湖州市缔结友好城市,百叶龙去参展,当时一位日本翻译找我,要和我拍照,并说不会亏待我,我推说领导不同意,我就怕他们给我入套,把扎百叶龙的艺术弄到日本,我要变成罪人的。2003年领导要我扎两条百叶龙观赏品,代表市县赠送给新西兰,领导问我要出多少钱?我没要钱,只是要求给我了一份收藏证。
  百叶龙已陪伴我大半辈子,我自己扎了一条百叶龙观赏模型,放在我的房间里,我每天看着百叶龙,回味着扎百叶龙的往事,想想自己因为扎百叶龙而得到很多荣誉,感到也很欣慰。现在我老了,我已把扎百叶龙的技艺传授给了儿子石俊俊,我要他从艺为重,他也争气,已经完全掌握了扎百叶龙这门技艺。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林城狮舞(省级非遗项目)
  “林城狮舞”源自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狮子被称“兽中之王”,官府民间都拜奉狮子为吉祥避邪之物。人们扎狮舞狮,自古而今,流传广泛,也寓有此意。
  “林城狮舞”自古流传,出演庙会、新春拜门、开张志喜等,都是当地百姓的习俗。20世纪初据林城向阳罗高村、石英钱志村、泥斗下墅村的舞狮者说,虹星桥镇刘井村的“大和尚、二和尚”舞狮技艺高超,便上门拜师学艺,使林城舞狮技艺提升,其中最主要的特色是一文一武双狮共舞。1956年林城狮舞参加原嘉兴地区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一举成名,随即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一等奖。其间,狮舞曾得到京剧大师盖叫天的辅导。1959年,“林城双狮”赴杭州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周年踩街活动,后又应邀到上海、金华、绍兴巡回演出40余场,影响广泛。“文革”期间林城狮舞被禁,直至于80年代初,林城狮舞才开春起舞,展现新姿。除在本县参加多次活动外,还先后参加1990年“长兴——杭州”届农民文化艺术节、2002年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2006年浙江省群星大赛、2007年浙江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等,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林城狮舞有鼓、锣、苏锣、小钹、马蹄锣等打击乐器组成,舞狮动作与乐器敲击相互默契。文武双狮共舞时,文狮动作卧、挠、嬉、戏,武狮动作腾、跃、滚、攀,搭配自如。为增添狮舞的艺术气氛,还设置桌、凳、梯等不同的攀沿道具。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后经改编,增为四大四小八只舞狮共为一台演出,参入大鼓、大锣的伴击,场面热烈欢快,再由四位少年担任演员的单人舞狮掺入,跑跳滚爬,舞姿多样,更是活泼可爱。
  林城舞狮
  于虎臣 口述
  于虎臣,男,1942年3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林城舞狮”。
  与狮共舞度人生
  我自懂事开始,就知道我的出生地罗高村是个很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平原〓区村。罗高村与虹星桥镇地域相邻,村北侧是泗安港,东侧里塘港,过去陆路交通不便时,这里依靠水道的方便,倒也算是块上乘之地。那时,村上有个专搭流动舞台的班子,靠着水路船运,把搭台的木头、木板等器材带上,帮水网地带的乡村搭戏台,时间长了村上也有人外出学唱戏,也有学舞狮了。最早时村上舞的是单狮,后来到我叔叔于济林年轻时,听说虹星桥刘井村舞狮的大和尚、二和尚艺术高超,便去拜师学艺,那时,畎桥钱志村,天平下墅村也派人在刘井村学舞狮。叔叔从刘井村学舞狮回来后,村上就制作了一文一武两只狮子,调武狮的是叔叔和于连生,调文狮的是高月诚和高兴梅。武狮能调到三桌半,也就是场地上迭放三只方桌,上面再放一条板凳,舞狮表演者要顺着这三桌半,边舞边向上攀爬,舞出惊险之境;而文狮却要围着场地,舞出各种嬉戏的动作,给围观者逗乐。那时,罗高村的舞狮每年要和钱志村、下墅村的舞狮一起交流演出,还一起去刘井村拜访师父。村里有个搭台班,领班叫于祥珍,他要出门搭台演戏,就跟舞狮队通信息,为此,罗高村舞狮外出机会多。到了解放初,村上的舞狮对子有了新的一代,由于如峰、许火根两人调武狮,沈茂清、沈五金、孙三毛、朱金宝四人调文狮。这一班人舞狮舞得有点名气。有年正月受邀去泗安走街,听说林城舞狮来泗安,街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那个街上的店家也早有准备,每个店家门口都挂了一个红包,用红线吊着,吊在店门上方,约有2.5米高。那调武狮的两位就得在拜店门时腾跃起身,由舞狮头的将红包摘下,此时,博得一阵喝彩,有的店家喜闹猛,还要放鞭炮取乐。从泗安下街舞到上街足有几十个店家,要个个店家拜到舞到,舞狮人虽是吃力,却能博得众人鼓掌喝彩,心情也是满足,何况还有红包收入。
  我16岁时,就跟上这一班舞狮对子,师父是总教练就是我叔叔于济林。我和于阿梅调武狮,还有于松生、高月明俩调文狮。我们练舞狮放在村东船浜兜这场子,地方大,敲锣鼓不影响村上人家。那时,做舞狮道具的村上人叫李桂林,他爱好民间文艺,做舞狮道具从不计报酬。我也跟他学了一招做舞狮道具的技艺。做舞狮道具成本很轻,先用泥巴做头型,然后用蚕纸、报纸糊面,最后上彩漆。舞狮皮内有衬布,面上做毛的原料是秋麻丝,当地老百姓家都种。舞狮皮上毛后,就用叫洋红洋绿的颜料染上色就完工了。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要烧狮子,我们没法,一对狮子其中一只被于济林藏在自家的搁楼上,还有一只放在场地上烧了,我在场看着,心里真难过。
  改革开放后,我们舞狮活动又开始了。当时,公社文化站长来我村,要我恢复舞狮活动,四月通知,五月头就要我们参加公社“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我们干劲真足,我马上让李桂林做舞狮道具,那时我村上已没人家种秋麻了,我就到临村李庄斗去弄来秋麻做皮毛。舞狮用的锣鼓是文化站长亲自送来的,那舞狮道具还没做好,我们一班人就急着天天晚上按舞狮动作练。到“五四”青年节那天我们敲锣打鼓进了演出现场,演出地方就在林城公社的影剧院的舞台上。我们的舞狮上台表演时,得到全场观众的喝彩鼓掌。国庆三十五年,县里要文艺大庆,文化站长要我们对舞狮作改进,于济林亲自动手,又扎了一对用开丝棉做皮毛的舞狮,一黄一绿十分漂亮,我们还做了两只木箱,把道具放进木箱,做了一块舞狮队旗。那次钱志村、下墅村的舞狮也到场,但没有我们这对舞狮漂亮。文艺大庆活动放在县城里的人民广场上,全县几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列队表演,广场上人山人海,为了安全,表演活动中途就中止了。但我们听到指挥台上话筒喊话,要我们这对舞狮别走,那天我们被留在县委招待所过夜。第二天下午,我们被带到午山岗的山边上实拍野景,野景完成后,我们又受邀为驻地部队演出,得到部队战士的鼓掌欢迎。1990年,我们代表长兴去杭州参加农民文化节,我们在长兴培训了十二天,演出安排在杭州体育馆,现在想想那次参加演出真幸运,省委书记李泽民就坐在我边上,我们化妆时,彭丽媛、王文娟都在场。
  每年正月我们还受邀外出到邻乡邻村开展拜门贺春活动,年前都有预约,舞狮每到一个村,不论贫富,要户户拜到,不能遗漏一家,否则,被遗漏的那家人家,认为你看他家不起,肯定会怪罪你。舞狮每到一家门口,家家会放鞭炮迎接,拜年狮在大门外的屋沿石阶处开始击锣开拜,再绕客堂舞动后,主人家的红包放在供桌上,要你舞着去拿,讨个吉利。舞狮出门时,要退着再拜三拜,表示对主人家的恭敬。一个村拜门完毕后,还要在村子的场地上再表演一番,表示对邀请方的谢意。
  1998年撤乡并镇,钱志、下墅两处的同宗舞狮走到了一起,镇文化站把我们召集来,重新协调,统分结合,标志着林城狮舞舞进全新的时代。经上级政府投资支持,业务部门精心辅导,对林城传统狮舞进行了艺术深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使林城狮舞名气大增,每年都有外出表演活动。还获得了省群星奖广场舞金奖。我也被推荐为林城狮舞总教练。我现在年岁大了,但还是喜欢林城的舞狮活动,我把家中的绸机房腾出来,作为舞狮的室内训练场地,还把每次制作的舞狮道具存放在里面。去年,我花了半年时间,精心制作了一对传统林城的舞狮,所有的材料自己购买,自己花钱进行了艺术制作,而且,这对传统舞狮已外出到县城进行了表演,得到观众称赞。我调演林城狮舞几十年了,政府给了我许多荣誉,我得感谢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老师的帮助,感谢已故的师父于济林,还要感谢家中成员对我理解支持,能让我与狮共舞度人生。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林城舞狮
  盛利春 口述
  盛利春,男,1955年2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林城舞狮”。
  生性爱舞狮,甘愿练苦功
  我们林城狮舞由罗高村、钱志村、下墅村三支舞狮队组成,这三支舞狮队是同门同派。我出生在下墅村,从小就知道村里舞狮舞得有点名气。“文革”时期,我们村上的舞狮道具全部烧毁了,到了1970年,村上原来舞过狮子的民间艺人有点耐不住了,他们看形势有所松动,由严世云牵头,严长德、曾光兴等十人,重新组织恢复了舞狮队。那时我刚满16岁,十分喜欢舞狮,积极报名参加了舞狮队。当时,舞狮队共十人,每个人拿出几块钱,购买了牛皮、棉布、秋麻等相关用品,经过十几道工序,自制了第一个舞狮需要的狮头、狮皮和演员的服装等。生产队集体为鼓励我们把舞狮活动开展好,还出钱为舞狮队配备了伴奏用的锣鼓。教我舞狮的师父是严世云,他看我虽只16岁,但身体长得结实,人也灵活,就让我扮舞狮子头。那时我的劲头真足,每天晚上都要操练,弄得浑身酸痛,好在年轻,恢复也快。有时田头干活休息时,几个人凑在一起还要练上一阵。师父看我肯吃苦,入门也快,没多时间,就教我“三桌半”。所谓“三桌半”就是除了一般的平地表演动作外,还要在场地中间摆上三只木板方桌和一张条凳。舞狮开始,先摆上第一张桌子,让舞狮边舞边攀,攀上第一张桌子后,舞狮要在上面舞出几个动作,然后跳滚下地;再依次搬上第二、第三张桌子,舞狮者也依次周旋攀腾跳跃,直至三张桌上再加一条板凳,舞狮者要攀上板凳,并站在板凳上,做狮尾倒立的高难动作,再腾跳到地,最后,一个翻滚后,狮头狮尾两个演员揭狮皮亮相。
  我19岁时,我们村已有了两对四只舞狮,舞狮队人数增至三十多人。我们舞狮队里一位年轻小伙招女婿到安吉,他到了那里也发展了一对舞狮,正月里也外出舞狮“拜门子”,但是那对舞狮在“长子滩”水库这地方演出时,碰上那地方也有一对舞狮的,双方摆弄后,招女婿小伙那对舞狮没对方舞得好,结果他的这对舞狮的道具被对方的村民扣了下来。那小伙子没办法,只好到娘家来讨救兵。他回来与我们说清情况后,我们舞狮队队员个个觉得脸上无光,大家一定去安吉好好比试一下,争回个面子。那天,我们舞狮队三十多人,集了四只舞狮,敲锣打鼓前往安吉。我们舞狮队敲着锣鼓要到村口时,招女婿的小伙子村上的人们在村口鞭炮齐放,把我们迎接到村里。那天,村里摆了五桌酒菜迎接我们。晚上六点,舞狮的场地上汽油灯点得像白天一样,我们的四只舞狮,加上村里的二只,共六只舞狮,一时锣鼓喧天,我们舞了“三桌半”“五只板凳”,长水滩那对舞狮看我们如此阵势,实力又如此强大,又能表演这样高难度动作,再没话说了,他们不好意思默彻彻地溜走了。那天夜里,我们舞狮队三十多个人都在那村上过夜,队员安排在各家各户。第二天早上,在回林城的途中,我们被安吉溪龙下马的百姓邀请进村演出。我们不顾疲劳,在这村里调演了一场,受到当地百姓周到的礼遇。从那以后,“林城舞狮”就出名了,每年正月,安吉的梅溪、晓墅、章湾等地的村,总邀我们去舞狮。每当演出夜归时,我们还要喊船摆渡。虽然辛苦劳累,但队员们无怨无悔。
  我们的舞狮队还经常串村交流走亲。有一年,我们舞狮队在邻村舞狮交流,挑战五条板凳上舞狮的难度。在李王村舞狮,他们拿了五条仅三寸宽的板凳重叠起来,由双狮随着鼓声周旋腾跳而上,技艺惊险,由于难度太高,我带舞狮头的双狮从五条板凳险些摔下来,庆幸的是有惊无险。后来,在场的老师傅不相信,就上去试舞,没想到摔了个四脚朝天,亏了没伤着演员的身体。
  后来撤乡并镇,罗高、钱志、下墅三个舞狮队并在了一起,在传统狮舞的基础上,林城狮舞进行了改革创新,并设计将林城狮舞搬上了舞台。上场表演的舞狮有四大四小,道具、服装、技巧等作了改进,编排成《金狮呈祥》的优秀舞蹈节目,获得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金奖。林城舞狮在这发展过程中,我全程参加,并做了我该做的工作,今天想来真值得!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上舍化龙灯(省级非遗项目)
  “化龙灯”(又名“花龙灯”)起源于民间闹春灯舞,发源于安吉县梅溪镇上舍村(原属昆铜乡),是用灯舞变成龙舞的形式向村民贺春祈福的民间表演艺术,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化龙灯”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四变”,即:聚宝盆变龙头,寿桃灯变龙珠,蝙蝠灯变为龙尾,九盏花灯变为龙身;象征“福禄和合,益寿延年”之意。化龙灯的“四变”在当时的浙江舞龙家族为独一无二,堪称一绝。时至今日,上舍化龙灯在民间仍保持着闹春“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的民俗特色,对研究浙江北部的春节民俗文化、龙舞文化有着重要价值。随着“化龙灯”影响日益扩大,它已成为安吉地方标志性文化,是安吉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
  上舍村在安吉县东北,地处安吉、长兴、吴兴、德清四地交界处。村有朱、章、杨三大姓氏。朱氏家族最早用竹、纸扎成各种花灯和马灯,在庙会、灯会上表演。清嘉庆年间,杨氏祖先在朱氏灯形的基础上,把花灯串成龙形,扎龙头、龙尾。龙头当时为花篮形,龙尾为鹬形,龙珠是一只蚌灯。初为童戏,后渐定形,称“花龙灯”。传至光绪年间,以杨九龄代表的一代人为适应拜门贺春的需要,使龙灯演变出“四变”。同时配扎十二盏花瓶灯,分插十二月不同花卉。每盏花瓶灯一分为二,反面画上云彩为接龙时做掩饰遮挡之用。另扎两只头牌灯,前部用纸糊成栅格状,从正面、左面、右面看去为三种不同花卉。
  表演时由两个年长者执头牌灯领路,聚宝盆、寿桃、蝙蝠、九盏花灯由男性表演,十二个村姑手拿花瓶灯,锣鼓伴奏,挨家拜门。进门后在正堂绕廊柱走四角阵、剪刀阵等阵型。最后到“退堂”接龙,没有退堂的则在花瓶反转的“云彩”遮挡下“变”龙,至正堂再拜主人。因此被称为“化龙灯”,并有“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之说。每年农历三月还赴晓墅白云庙参加庙会演出。
  因上舍村与毗邻的长兴县天平村有“老亲”关系,在清代末年曾赠送天平村化龙灯一条,对“长兴百叶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巨龙腾飞花中来
  杨森芳、杨海人 口述
  杨森芳,1941年4月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上舍化龙灯”。
  杨海人,1951年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上舍化龙灯”。
  我叫杨森芳,生于1941年,安吉梅溪上舍村人。
  他叫杨海人,比我小10岁,是我的堂侄,跟我一个村。
  我们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龙灯”的传承人,我是第三代,他是第四代。
  从化龙灯创始人、我祖父杨九龄算起,我们家族从事化龙灯制作和表演的,父辈中有我的二伯杨秀春和堂叔杨柳春。我这一辈,是杨海人的父亲杨榴芳和我。再下一辈就是杨海人了。
  说起“化龙灯”的由来,还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事,最初叫“花龙灯”,那时以竹材为道具骨骼材料,以彩纸为裱糊材料制作“龙”和“花灯”进行表演,用花篮、花瓶灯走“四角阵”,同龙形道具合并同演,因此称为“花龙灯”。主要用于当时民间闹春及“出会”(当地各大庙宇的菩萨生日聚会或庆贺)。
  到清朝道光年间,我祖父杨九龄对“花龙灯”进行了改革,在工艺上使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变化,舞蹈在“变”字上下功夫,打破了原来阵式单调、缺乏变化的格局,并改名为“化龙灯”。最初的化龙灯是用纸糊起来的,龙的头牌上还写着“动则变,变则化”的字样。从前没有专门的舞台,舞龙都是挨家挨户表演的,进入农户家里是一条花灯,在动的过程中一翻身另一面就成了云的图案,花灯也摇身一变成了一条龙身。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
  我第一次参加舞龙是在1956年,那年我才16岁,昆铜乡舞龙队代表湖州市参加省里举行的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演出,我跟着我二伯杨秀春和堂叔杨柳春来到杭州参加舞龙,同去的还有堂兄杨榴芳。那次舞龙出了点意外,因为那时点的是蜡烛,舞动时不小心引燃了化龙灯,虽然当时火被扑灭了,可化龙灯也不能用了。这一次杭州回来后就停止了舞龙活动,没想到,这一停就停了三十多年。
  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那时候的我,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每天都要出工干活,几乎没有闲暇时间,自然也就不舞龙了。不仅是我,村里都没人提这个。说实在的,那时候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心思舞龙?大跃进之后又是“文化大革命”,到处破“四旧”,自然也没人敢提舞龙之事。
  1991年,为迎接首届湖州丝绸文化节,县里要求我们再造“化龙灯”。当时我二伯杨秀春和堂叔杨柳春已相继因病过世。只能由堂兄杨榴芳牵头,我、杨海人、还有现“竹叶龙”传承人胡启华等人一起对“化龙灯”的制作、表演、后场等进行反复回忆、梳理、复制加工、改进,终于使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化龙灯”再现雄风,并在湖州丝绸文化节上表演获得圆满成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从此“化龙灯”不断在节庆、庆典等一系列活动中,成为主角。
  1997年,香港回归,我们带着“化龙灯”参加了庆祝活动。同年,首届安吉竹文化节开幕,领导要求我们对“化龙灯”进行一些改进,提出要能够彰显安吉特色。如何才能体现安吉特色呢?为此开了个会,会上,杨海人的父亲杨榴芳提出了用“中国竹乡”四个字代替原来头牌灯上的“动则变”“变则化”两行字。会后不到一小时,处于兴奋状态的杨榴芳就因“脑溢血”不治身亡,杨榴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还是如何改进“化龙灯”之事,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敬佩。改进后的“化龙灯”,头牌灯上的字变成了“中国竹乡”,并新增了“双龙抢珠”“龙腾狮舞”等动作,更添活跃、喜庆气氛,从此“化龙灯”表演趋向成熟。1998年,我们制作的这条化龙灯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被搬入了刚成立不久的安吉竹子博物馆用作陈列。2005年,化龙灯多次进省城演出,受到了浙大、浙工大学子们的热烈欢迎。2006年,化龙灯被列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年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也在2006年荣幸地获得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龙灯传承人”的称号。
  “化龙灯”原用二十八盏小花灯,为了提高表演的灵活性及首尾协调功能,现用二十六盏花灯组成。分为三个组合:头牌灯、龙灯、花瓶灯。头牌灯两盏,由两位女性着红色服装进行表演,一盏写着“动则变”,另一盏写着“变则化”。龙灯原为十四盏花灯,为提高舞技后改由十二盏花灯组成:有龙珠灯一盏,为蚌壳灯,珠为红色,蚌壳褐色,蚌可开可合,珠可伸可缩;龙头为花篮灯,倒翻则为花篮,龙角化为莲藕,龙身为九盏荷花灯,龙鳞为荷花花瓣,可拆可接;龙尾为一盏鲤鱼灯。整条龙全长19.2米(除龙珠外),由十位男子着黄色服装、袖口排钮,扎红色头巾,系红色腰带,脚着红靴表演。花瓶灯由十二盏花灯组成:十二只花瓶插上十二时节的花,由十二位女性着绿色服装表演,能分能合,分时与龙共舞,合时成一只花瓶。
  表演时,舞龙人快速移动着脚步,手托朵朵鲜花变幻着舞姿,时而祥云四起,时而荷花绽放,动作协调优美,灵活敏捷。开场戏后,姑娘们的十二时节花灯把花篮灯、荷花灯、鲤鱼灯团团围住,各式花灯首尾相衔接时,外围花灯用热烈的舞蹈、震撼的锣鼓吸引观众的视线,当一条彩龙腾空而起时,外围花灯立即散开,彩龙破浪而出,闯入阵来,瞬间花灯瞬间龙,令人屏息凝神,目不暇接。
  最初的“化龙灯”本身因为是纸糊的,不能做幅度太大的动作,算得上是条文龙。表演主要是以走灯的形式走阵势,有花瓶阵、荷花阵、长蛇阵、四角阵、篱笆阵、剪刀阵等12个阵势;特色就是一个字:“变”。通过“动则变”“变则化”的表演形式,在节目最后一刻汇成一条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彩龙,舞台效果非常明显。改为舞蹈形式后,有花瓶灯舞、荷叶出水、荷花绽放、掩体接龙、长龙入阵、参拜四方、乌龙戏珠、老龙吸水、老龙翻身、老龙搔痒、老龙戏水、十面埋伏等十二个造型。头牌灯主要作用是引导龙舞;花瓶灯对龙灯起到陪衬作用,并在成龙、化龙时起掩饰作用;龙灯则是整个灯舞的主体。
  化龙灯制作材料不是特别讲究,可以用竹丝、也可以用钢丝。制作工艺也不是特别复杂,但必须要有耐心、要细心。内骨由竹丝或钢丝制成,用棉纸捻成细绳扎结,外缝制或胶糊白色透明布料或纸,涂玫瑰颜色。制作的时候,一般是男的先扎龙的内骨,两三天后,女的参与进来缝制龙鳞,一条龙的制作过程很长,五六个人参与起码要一个月。化龙灯的龙珠灯为蚌壳灯,一开始是合着的,等花变龙的时候,红色的龙珠会从蚌壳里伸出来;两盏头牌灯也很有特色,它们呈正方体,高75厘米,宽55厘米,厚25厘米。巧妙的是,两行字是隐在布料折成的帘子后面的,透过布帘除了可以看到红色的字,还能从不同侧面看到两幅不同的画。头牌灯的画和龙头都是我们村的乡土画家朱兆年画的。杨海人本来做工艺品出身,扎龙技术更好。现在的我自己在家中也会做做龙,教一下其他愿意学的后辈。最多的一年,我做过四五十条龙,少的时候每年也会做上两三条。
  提到“化龙灯”不能不提到另外两条龙:“安吉竹叶龙”和“长兴百叶龙”。
  2009年,化龙灯的繁衍品牌“竹叶龙”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条为突出本地区域特色,经过两年的摸索,对“化龙灯”进行创新改革后用竹子全新打造的龙。和相对文静的“化龙灯”相比,“竹叶龙”更有地方特色,更动感,更富有表现力。2007年“竹叶龙”参加《同乐五洲》演出;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城市文化演出;同年在浙江省“群星奖”比赛中获银奖;2009年赴法国参加第37届和平艺术节展演;2010年两次赴上海世博会演出;几年来参加省内外演出40余场次。
  “长兴百叶龙”的前身就是“化龙灯”,是我祖父杨九龄手把手传授于长兴天平桥乡的。“百叶龙”的名字源于那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龙尾是一只漂亮的蝴蝶。早在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就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吉竹叶龙”和“长兴百叶龙”一脉相承,在传承和吸取“化龙灯”精髓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龙灯”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无可替代。
  化龙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传人,经过一次又一次改革与创新,不管是制作还是表演靠的都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无论是第三代传人的我还是第四代传人的杨海人都只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已。只希望我们的化龙灯能够在政府的关心下发扬光大,世世代代舞下去。
  【整理者:郑依群、尚亿琴、舒畅、朱文华】
  梅溪旱船(省级非遗项目)
  旱船舞:旧称“舞龙船”“彩船”“花龙船”“八仙船”等,是自娱自乐性质的民间岁时节令舞蹈。旱船舞一般先要组织一支旱船队、扎一条旱船。一条船的旱船队一般要八个人,锣鼓四人、唱船歌的歌手(也叫船拐子)二人、坐船一人、小丑一人。表演的时间主要在新年正月初二以后到农历的二月初二以前。农历的二月初二称之为龙抬头,新的一年的农业生产劳作又要开始了,民间的娱乐活动到此时要告一段落了。此时要把扎制的旱船烧了,来年要出去演出的话再扎新船。旱船舞的表演人群以河南人为主。
  早些时候旱船舞在安徽省宣、郎、广,浙江安、长一带广为流传。1966年以前在梅溪境内几乎村村有旱船队,年长的男子几乎个个会唱船歌。舞旱船、唱船歌是他们主要的文化娱乐休息的形式,也是他们抒发情感学习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途径。
  由于传统的旱船舞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禁演,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大都没有徒弟,因此会者甚少,其文化表演形式也因被禁演,年轻人看得少而知其形者不多。目前,旱船舞已处在青黄不接,面临失传的边缘。
  舞出一片新天地
  姜纪国 口述
  姜纪国,男,1962年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梅溪旱船”。
  民间艺术的奇葩
  旱船舞,旧称“舞龙船”“彩船”“花龙船”“八仙船”等,是自娱自乐性的民间岁时节令舞蹈。旱船舞一般先要组织一个旱船队、扎一条旱船。一条船的旱船队一般要八个人,锣鼓四人、唱船歌的歌手也叫“船拐子”二人、坐船一人、小丑一人,旱船队要增旱船,一般是增船不增锣鼓只增加坐船的和小丑,在旱船队中歌手也就是船拐子非常重要,船拐子用手中的连响作船竿指东点西,小船就荡东荡西。(船拐子手中的连响来源于刘海戏金钱,用紫竹挖眼串上十二节铜钱,每节两枚,三尺三寸长,先是打着玩,一代代传下来成了今天的“撑船竿”。)旱船队的人员多为种田的农民,他们平时种田,到了农闲时几个人约好,扎条旱船,到新年的正月里就由船拐子领头、船娘子摇船、船小丑跑前忙后地出门“拜拜门子”,搞搞热闹了。旱船舞在舞蹈动作上有“里荷花、外荷花”,“背纤、放纤”,“老龙卧沙滩”,“左右散花”等。在唱上有“开四门:唱东、南、西、北、中,唱词上主要是唱古人、唱花名。在唱门头彩上,一般是恭喜发财、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福禄寿喜、龙凤呈祥等词。这里舞热闹了,好听的话说了,新年的彩头有了,主东人家高兴了就拿出烟、糖答谢玩旱船的人。表演的时间主要在新年正月初二到农历的二月初二之间。农历的二月初二称之为龙抬头,新的一年的农业生产劳作又要开始了,民间的娱乐活动到此时要告一段落了。此时要把扎制的旱船烧了,来年要出去演出的话再扎新船。早年,梅溪旱船舞的表演人群以河南人为主。
  早些时候旱船舞在安徽省宣城、郎溪、广德,浙江安吉、长兴一带广为流传。我们梅溪镇为安吉东北部,是传统旱船舞比较活跃的地方。1966年以前在梅溪境内几乎村村有旱船队,年长的男子几乎个个会唱船歌。当地的老百姓干干活,挑担箢子(挑土用的工具)就会摇起来、唱起来。舞旱船、唱船歌是他们主要的文化娱乐休息的形
  式,也是他们抒发情感学习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途径。
  走上旱船演出路
  我出生于1962年,是梅溪龙口村的村民。学旱船是从初中毕业走上社会开始的。那时我参加生产队劳动,当时我所在的生产队就有一班玩旱船的艺人。在劳动间隙,他们常常张口就唱,夜里也往往敲锣打鼓地唱。表演时,将劳动工具——箢子披上红布当旱船,一人坐在中间,一人手拿杆子摇着“船”唱着。我觉得唱得很有意思。
  每年新春,他们就用彩纸扎起了旱船。如果有人来邀请,他们下午干完一半活就出门。我就跟着他们一起去。耳濡目染,我慢慢喜爱上了这门艺术,并开始自学自唱。唱得不对调门时,我就会觉得很难为情。后来就拜师学艺,并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在拜李瑞方为师的同时,我又四处访友,技艺慢慢就有了进步。
  当时,“旱船”艺人团队间的竞争也不小,“取胜”要靠知识和技能。比如,“正月闹花灯”是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在四处演出经常会碰到其他艺人同行。他们看我年纪小,就会对我有所轻视,经常会用一些谈古论今的“江湖门道”来为难我。比如“唱古人”“对对子”等等。我一旦输了,就不服气。为了提高水平,我一边找师傅请教,一边自己多学知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旱船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有了一定的影响。
  “旱船”艺人需要知识丰富。我们在“拜门子”时就经常会碰到一些“行规”上的知识。唱到一户做手艺的主东家,他就会问你这门手艺的“祖师爷”是谁。如果你回答不出来,他就会将你们的旱船“旱”(扣押)在那里,让你们去搬师傅来取,“还”他的“规矩”。如果你答得好,他就用香烟、果糖、红包来答谢你。吃过晚饭下灯场,
  观众往往来得很多,我们一唱就是几个小时。唱得好,观众还不肯走,你就必须续唱。要是恰好碰上另一班玩船的,那就更有趣了。两个旱船队一定要争个高下决个输赢。有实力的不怕,没实力的就心里打鼓了。更精彩的是碰到两个实力不分上下的,往往唱到天明还没定下输赢。那个年代,对手碰对手是常有的事。观众这时往往精神头更足,为自己看好的船队呐喊加油。同一条“船”的人,赢了当然大家高兴,输了大家就心里不好受,觉得丢了脸。“江湖深如海”“学无止境”,我就是在胜利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接受教训而不断成长起来的。
  舞出一片新天地
  我18岁学“旱船”,1980年至1985年就跟随师傅在梅溪、南湖等地农村表演过旱船舞,至今一直在玩旱船,年年正月里组织旱船队出去表演,并对民间旱船舞蹈的舞蹈形式、音乐、民间文学进行收集、揣摸、探讨和研究,曾多次帮助其他旱船队排演旱船舞。2007年梅溪镇龙翔社区成立了旱船队,我成为旱船队的指挥兼教练,同时也是旱船队主唱歌手。我还会扎制旱船舞表演用的旱船。旱船扎制的漂亮与否、工艺好坏是旱船队的门面,直接体现了旱船队的整体实力,所以每个旱船队扎制的旱船都力求比人家(其他旱船队)的漂亮、好用。我“见什么,唱什么”,歌谣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旱船的演唱上,从《盘古历史》到《清朝历史》,从《小郎下四川》《十送郎》《十劝郎》到《手扶栏杆》等,我会唱上百首船歌,并有现编现唱的特长。
  我的师爷傅礼成出生年月已不祥,20岁就开始从事旱船舞的表演演出活动。师父李瑞芳生于1928年,15岁表演角色,20岁开始做船拐子(唱船的歌手)。我16岁就跟师傅旱船表演,先坐船,19岁成为船歌手,从事旱船表演已有三十多年。在1995年还替师授徒,将自己的表演技艺无私地传给了师弟孔祥银。现在为梅溪镇龙翔社区旱船队的编导兼船拐子。同时,我所在的旱船队多次参加了省、市、县的展示活动,多次参与镇、社区、农村的演出活动,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与好评。在2008年“安吉县首届乡村文化艺术周精品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同年,参加“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文艺展演”,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观众的欢迎。
  旱船舞是民间闹新春、喜庆丰收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艺人的现编现唱中,创作出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因此具有较高文学价值。旱船舞既可以健身,同时,由于旱船歌通俗易懂,结构自由,可现编现唱,又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当前形势、歌唱社会风尚的良好途径。旱船舞的表演需要团队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可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的和谐。旱船,我作为它的非遗传承人,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理者:朱敏、尚亿琴】
  鄣吴金龙(省级非遗项目)
  鄣吴金龙属民间舞蹈,发源于安吉县鄣吴村,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故里。相传鄣吴村在明、清两朝数百年间文人辈出,先后考举人、进士者不计其数,吴氏家族为庆贺族中子弟考中举人和进士,每每以舞龙相庆。因龙身覆以金色绸布,故称金龙,寓金榜题名、鲤鱼跳龙门之意。虽由战乱一度销声匿迹,后经吴昌硕大力提倡及扶持,并揉入外地龙舞精华及创意才得以恢复,至今已传演上百年。
  鄣吴金龙它是众多龙舞中的一朵奇葩。其光彩夺目的龙身造型,以及强烈的舞蹈节奏和磅礴撼人的演出气势,是与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灵活多样的变化、节奏强烈的演出套路以及震撼人心的演出气势所分不开的。且多种套路变化神速。加上演出时场面宏大,一般龙身配两套班子,龙头配三套班子,总演出人数在38人以上。同时,配乐的锣鼓声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也为演出营造了热烈、欢快、威武的气氛,深受周边广大群众所喜爱。
  金龙翻腾庆盛世
  于炳炎 口述
  于炳炎,男,1974年出生,安吉县鄣吴镇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鄣吴金龙”。
  我自幼生长在一代宗师吴昌硕的故里,自小就受到龙文化的熏陶,大约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喜欢跟在龙队后面穿梭。灯节一过,为了解馋,就与小伙伴们一起用小木棍和稻草绳子捆扎起草龙,在村中嬉戏,自此,“舞龙”成为我童年生活的重要游戏之一。
  到了十五六岁时,正月村中有龙灯拜年,我跃跃欲试,在师傅们休息的时候,我也拿起龙棒学着舞了起来。舞龙的老师傅们见我舞得像模像样,说我有舞龙的天赋,当即答应我参加舞龙队,在包福根、王文林、王克庭等师傅的悉心教导和指点下,我很快掌握了舞龙灯的基本套路和技巧,成为鄣吴村龙灯队的成员。从那时起,我与舞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村中有舞龙活动,我放下一切赶去参加,真是到了“听到锣鼓响,脚底在发痒”的地步。1992年,我高中毕业回家,在村里担任团支部工作。当时,在我们同龄人当中,真正热爱和会舞龙的人确实难寻几个,加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舞龙队出现青黄不接的紧要关头,鄣吴金龙历经数百年的岁月考验,几起几落的演变历程,如今又面临接班和传承的严重断裂,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将再一次面临失传的危险。于是,我与团支部一班人进行反复商量,决定成立“鄣吴龙灯会”。邀请包福根、王文林、王克庭等老一辈龙灯传承人参加,并担任理事。我出任首届龙灯会会长。1994年,我排除社会、家庭等压力,联系了社会的一些热心人士,并得到当时文化站站长王季平老师的鼎力相助,起草了《鄣吴龙灯会章程》和向社会募捐善款的《倡议书》,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响应。有了队伍和经费,鄣吴龙灯起死回生就有了希望。
  龙灯会成立后,我决定从两个方面抓好挽救面临失传的鄣吴龙灯的工作。一是组建龙灯表演队伍,提高演员艺术素质。老艺人包福根、王克庭、王文林均年事已高,必须趁他们健在时,请他们对龙灯队员进行系统的舞龙技艺传授,使队员们力争将所有技艺学到手。我作为龙灯会会长,凡事必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带头苦练。龙灯表演的技巧部位主要在龙头、龙尾和龙珠。俗谚曰:“前面踏步踏,后面跑掉八”,说明玩尾要会跑;“一场龙灯换三换,除非力抵三只虎”,说的是龙头又大又重,又是领头的,不能有半点差错,因而一场要换三次人;“龙灯玩得好不好,全靠龙珠耍得巧”,玩龙珠的人不但手舞龙珠,嘴吹口哨,而且身兼指挥,前后照应,面面俱到,没有一定的技巧和体力,整场表演就难得成功。作为领头人、传承者的我,不将所有的技艺学到手,如何把前人的技艺传承下去,故而我不仅自己带头学,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学,努力把前辈的所有技艺学到手,传下去。二是道具改革。据说以前的鄣吴龙灯多以竹丝作骨,黄纸糊皮,上画龙鳞,但是一遇到雪雨即破。后来老艺人们为了牢固耐久,就用白布作皮,涂点黄色为“金”,雨水一浸,时间一长,“金龙”就变成浑身发黑的“泥鳅龙”了。为了使“鄣吴金龙”成为名符其实的“金龙”,我们对原来遗留下来的“泥鳅龙”进行改造,把灯节的围度加粗,蜡烛换成电池灯,龙头大而威武,龙皮用黄绸裹身,红绸为鳞,使之成为真正的“鄣吴金龙”。
  鄣吴金龙传到我上一辈手中时,其表演形式和故事内容与古人比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的确是一件难能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可谓是名符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们这一代有责任将这项遗产发扬光大,使其绽放新的光彩和活力。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探讨,推陈出新,将祖先遗留下来的经常性演出的经典套路:金龙出海;开四门;元宝戏珠;龙蜕壳;龙搔痒;金龙翻身;龙登山(板凳龙);双龙出海;海底捞月;龙盘珠(节节高升)等表演形式、动作和内容做好保护工作外,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挖掘、开发了龙戏水、龙攀月、剪刀花犀牛、半边月、八字拼龙等二十几个新节目,将原来的十几个阵势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几个阵势,极大地丰富了鄣吴龙灯的艺术风采和内涵,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许。
  在当前,人心浮躁,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历史文脉的传承,已经被人们淡忘,心中想的和眼睛看的只有一个钱字,对于这种现象,使我百思不得其解。2005年我去参加湖州市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的会议,受到极大的鼓舞,也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在我心中也萌生新的思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放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在娃娃身上去找出路,应该是当务之急。于是我去了昌硕幼儿园找了董园长,把我的想法跟她做了简单的交流,没想到当场就达成共识。同月,马上购买材料进行制作,挑选了近三十个个子稍微大一点的小朋友进行练习,很快我们的昌硕“娃娃龙”也就这样诞生了,舞龙也成为娃娃们的必修课程,这难道不让人欣慰吗!
  2006年,我又把这个成熟的办法带进了昌硕小学,成立了“小金龙”舞龙队。经过一段时间排练、操演,参加了安吉县教育局举办的艺术周比赛,他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崭新登场,一举夺得桂冠。所有这些,使我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希望,让我信心倍增。于是,我下决心,坚持每周一天时间到幼儿班、学校去上龙舞表演的艺术课,学生们都亲切地称我为“于老师”,心里真有点甜滋滋的呢。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的努力,我将鄣吴镇的“金龙”从原来一条龙增添到大小七条龙,将原来的动作与套路按照学习对象重新进行了编排,为鄣吴“金龙”增添了新活力,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化,艺术性更强,可以预见,鄣吴“金龙”一定后继有人。
  龙灯是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民间文化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每逢过年过节,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金龙翻滚,万巷欢腾,这象征着祖国繁荣富强,歌舞升平。作为鄣吴金龙的传承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我带领我们龙灯队,玩遍乡里,玩出大山,并且进入了大都市,受到广泛好评。1999年,我带领我们的金龙队,参加湖州市首届极限运动会开幕式演出,15条各式各样的龙灯,组成一个龙阵,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同时,我们参加湖州民间艺术大赛,荣获一等奖;2001年参加“竹乡文化节”,代表安吉县参加“湖笔文化节”;2002年赴宁波参加广场演出;同年参加上海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也参加全国极限运动会开幕式演出。2003年参加全省“乾龙灯”大赛,并荣获第三名;2009年,我们参加长三角舞龙大赛,荣获“银龙奖”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浙江省第二届乡村龙舞大赛银奖;2011年获江、浙、沪三省市龙舞大赛银奖;2012年,获长三角龙狮展示赛银奖;曾多次参加本县节庆开幕式和文化广场演出。我们的龙灯还被影视界邀请参加《风声鹤唳》《江湖情》《纸船明烛照天烧》三部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工作,搬上了银幕,受到影视界专家和广大影视观众的高度赞赏。
  多年来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为拯救、挖掘、发扬、开拓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为农村民间艺术传承与社会和谐尽了一点绵薄之力,虽然碰到许多阻力、压力和说不尽的辛酸苦辣,但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远远超出我的付出。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10年鄣吴金龙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名录,我被指定为项目传承人;2010年被评为安吉县十佳农村实用人才;2011年被列入安吉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更加令我荣幸的是:当我走在街头巷尾时,有许多干部、群众、老师、学生及大学的学生,都叫我一声:“于老师”,虽然脸上有些发烧,但心理却是热乎乎的。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将“鄣吴金龙”这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守护好,培植好,使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整理者:董仲国、胡英】
  畲族貔貅(省级非遗项目)
  晚清年间有祖籍丽水的畲民迁入孝丰府赵公坦居住,随后传入一种叫貔貅的狮子舞。貔貅是古代传说中像熊的野兽,异常凶猛,所向披靡。为此,畲民们便仿其形状制作,按其意编舞,以驱邪纳吉。
  表演内容、形式及特点:畲族貔貅与汉族狮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多了两把别具一格的钢钗,其套路有开西门(大西门、小西门)、洗钗、隔钗、抛钗、插花、滚钗。据说:娴熟舞动钢钗时发出的铿锵动听的声音,能助貔貅驱邪一臂之力。
  貔貅劲舞大舞台
  雷晓芳 口述
  雷晓芳,女,1964年出生,安吉县报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畲族貔貅”。
  据我父亲雷保春生前所述,貔貅舞在鼎盛时期,曾被邀请到宁国、杭州等地表演,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代表安吉赴嘉兴地区演出获得金奖。遗憾的是,貔貅舞在“文革”期间被禁,演员被作为牛鬼蛇神打倒,所有道具也被洗劫一空。貔貅舞从此被封杀。
  我出生于“文革”之初,对此种舞蹈没有什么印象,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常听长辈们说起,听他们述说表演的经历,常目睹他们留恋的神情,心中有着种种的不舍。为了重拾和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促进畲、汉经济文化的交融,2002年我在政府的引导下,在统战部门的资助下,着手动员畲家后代,开始筹建畲族民间艺术队,重新创作编排已匿迹50余年的貔舞,并恳请老艺人为我们进行指导。当年的老演员雷长兴、雷年青、蓝根友欣然担起了教练的任务,年轻的畲民们开始潜心学习。貔貅舞舞起来了,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貔貅”终于又活跃起来了。我勤学貔貅舞的动作、套路,并请教舞蹈老师,编排了两个版本的貔貅舞。一是逢年过节,走街串巷自由表演型的(也就是传统的);二是舞台表演型的,把畲族的竹板舞,钢叉舞和貔貅舞融为一体,使畲族貔貅舞焕发出新的风采,并在2003年安吉县乡镇文艺调演中获得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我们畲族人的勤学苦练换来了美誉。
  据我们畲族的民间传说,貔貅是一种狮头虎身的猛兽。兽头直径宽1米左右,蒙着黑白两色为主的薄布状物,兽身为一块长约2米、黑白斑驳的长布状物,身后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演貔貅舞时,貔貅的眼、耳、口、须能分别作出眨睑、扇动、开合和拂动等动作。貔貅舞类似民间的舞狮子,但貔貅的神态和狮子截然不同,复杂的舞蹈花样和形式更是独绝。而我们安吉的貔貅舞是畲族先民移居安吉带给安吉民间宝贵的财富。安吉报福中张,自然风光奇绝秀丽,这里畲族人口众多,这里民族特色鲜明。作为湖州市仅有的两个畲族民族村之一,报福镇中张村的民间文化活动极具民族特色。貔貅舞、舞钢钗、对山歌……形形色色的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民族风味浓郁的貔貅舞,不仅舞在了逢年过节的山间田头,还舞上了镇、县、市的一场场大型活动上。中张人把貔貅舞舞得像中张畲族人如今的生活一样,越舞越红火。
  纯正的貔貅舞,只有在富有民族特色的畲族村报福中张村可以看到,这里貔貅舞蹈不仅漂亮,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貔貅舞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民俗气息非常纯正,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要节日,游客都将有幸看到纯正的畲族貔貅舞蹈表演。届时,我们故里炊烟农家乐官方网站将会在第一时间公告。如有团队想要看貔貅舞表演,就会提前和农家乐联合社联系,随时可以组织安排。
  貔貅舞焕发新彩为中张村的特色文化工作注入了活水。舞钢钗、对山歌等一系列民族风味浓郁的民间文化活动正在中张村悄然兴起。
  世上的事物无不具有多面性质,貔貅舞也不例外。貔貅舞不仅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对于舞者本身也产生极为明显的强身健体之功效。我虽然终日为生计奔波,练舞时间有限,但仅这少量的活动已使我浑身舒畅,筋骨宽松,强身之效明显可见。
  综观艺海今昔,艺术要传承更贵创新。貔貅舞在舞姿、服饰和音乐诸方面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我等年壮一辈要力争使此舞踏上更高台阶,使其产生更佳的视听效果呈献给大众,并争取最终成为中国艺术之林的佼佼者。
  【整理者:徐大力、阮日华、张伟】
  竹叶龙(省级非遗项目)
  竹叶龙是发源于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的民间传统舞蹈,起源清朝光绪九年(1883),由“化龙灯”的传承人杨九龄在“化龙灯”的原型上,以竹、纸为材料创作而成的,历史悠久。
  竹叶龙分布在地处天目山系的昆铜乡,该地竹资源百竹之乡之称。
  竹叶龙表演时有分有合,“动则变、变则化”由九盏竹笋灯、一盏龙头灯、一盏龙尾灯组合成的竹叶龙,时而翠竹摇摆,时而竹龙翻滚,有竹海腾龙之气势,给观众造成瞬间竹笋、瞬间龙的艺术感受。
  传统的竹叶龙以舞竹笋灯、走阵势为主,主要有双圈阵、长蛇阵、四角阵、篱笆阵、剪刀阵等五种阵势,具有“进门笋灯,出门龙灯”的特色。
  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在“变”字上下功夫,用布替代纸制作的竹叶龙,可走阵势、可舞龙;由翠竹交映、山姑献笋、笋灯绕竹、竹海成龙、竹龙戏珠、龙拜四方6种阵势和滚竹龙、慢罗龙、跳龙身、跳龙珠、罗汉龙、跪地龙、跳竹节、躺地龙等8种舞龙形态贯穿而成。其中竹海成龙是笋灯变龙的关键所在。
  竹叶龙通过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代代相传,直至杨榴芳这一代才打破“不、传外姓人”的规矩,胡启华、朱承高便是师承杨榴芳,竹叶龙也随之发扬光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参与竹叶龙表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竹叶龙制作和表演面临后继乏人的状态。
  我的竹龙“飞”出了国门
  胡启华 口述
  胡启华,男,1936年9月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竹叶龙”。
  我是竹叶龙的第四代传人胡启华,今年已经77岁了。从十来岁开始编织竹龙,我大半辈子都在和竹叶龙打交道,细细数来,我已经编了上百条竹龙和龙船了。
  2009年,我编织的“竹龙”飞出了国门,代表中国参加了法国第37届和平艺术节。现在一看到外来游客和竹叶龙的合影,我心里别提多乐呵了。
  看着我每天出入的博物馆,就想起刚开始创制竹叶龙的日子。1997年,安吉竹子博物馆成立,需要一条化龙灯,将其作为一项文化遗产加以陈列。之后,有关专业人士提出让我们改良化龙灯的技术,我们就发明了可以表演的竹叶龙。
  当时,我就觉得如此重要的作品一定要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怎么做呢?那几天从早忙到晚,得空的时候,我便在家附近的竹林里踱步,那片地到最后都被我走得又平又光。正巧浙江群艺馆专业人士邀请我所在的化龙灯队伍参加表演,当他听闻我的苦恼后一语道破,“竹乡,竹乡,就用竹子做龙嘛!”于是之后的那段时间,被我踩平的竹林地就成了临时工作室,方便就地取材。一条完整的竹龙需要消耗大量竹子,我并没有贸然将山上的毛竹砍来做材料,而是在竹林里思索了好几个月,仔细思量之后才开始动手。经过那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我的作品终于走向了舞台。
  竹叶龙第一次登台,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观众们都对这条竹子做的龙感到非常新奇。随着阵阵欢呼和掌声,我的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应观众的热捧,我们成立了舞龙队,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过年时都会为大家舞上一段,快乐也由此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渐渐的,更多人慕名而来,让我帮助他们制作有代表性的竹龙。2000年的时候,湖州南浔区政府让我制作了一条稻穗龙,那一次制作过程我整整花了半年时间。天子湖镇在成立前,让我制作一条龙和20只龙船……手工制作为我和村民们带来不错的收入,改善了生活。当然,我们独有的竹叶龙始终没有外传,因为这是上舍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一直保护传承下去。
  近年来,在浙江群艺馆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竹叶龙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在演艺水平上不断提高,不断凸显出一个“变”字,一会儿春笋茁壮,翠竹青青;一会儿竹龙翻滚,气势磅礴。既有深厚的乡土气息,又有舞台感染力的表演,是安吉农民的一大创造。如今,竹叶龙的表演队伍已经有80多人,其中还有中学生舞龙队,由当地民间艺术纯手工制作的竹叶龙数十条,有专家量身定制的音乐,有专家编排的舞蹈多个版本,大小舞台均能表演。我曾执导龙舞节目,有花瓶灯舞、荷花出水、长龙八阵、参拜四方、乌龙戏珠、十面埋伏等12个造型,有“云起雨落荷花放,俊男靓女仙境来”之势,造就了舞台上的生态景观,带来了艺术美的享受。
  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是竹叶龙的第四代传人。本来该技艺只传杨氏后代,但我因为自己的喜好,跟着杨榴芳师傅学手艺。凭着自己的刻苦好学,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艺,师傅也接受了我这个外姓徒弟。如今,我已年过七旬,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需要培养传承人。但现在年轻人都外出谋生,能够潜心学习这门技艺的人不多了。为了手艺不在我们这代失传,我和杨森芳两人都在努力培养下一代传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竹叶龙这项传统技艺,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宣传竹叶龙和上舍。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对龙的热爱与生俱来。关于龙的传说和龙的民俗活动自古以来在中华大地上盛传不衰,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竹叶龙的传承为龙文化的宣传带来了新的契机,竹叶龙现在已经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了第五代传人。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缺乏、人员不足等问题,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竹叶龙的发展,让这一非遗项目得以延续。
  【整理者:周昀豪、尚亿琴、舒畅、朱文华】
  龙山旱船(省级非遗项目)
  地处浙江北部的长兴县是有名的“移民县”。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来自河南等地的移民成为长兴县的重要人口,也带来了丰富的舞龙、旱船、大鼓书、花鼓戏等民间艺术。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这些艺术都深深打上了江南水乡的烙印。“长兴旱船”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龙山旱船”是较具特色的代表。流传于长兴县西南林城镇至泗安镇的龙山山脉一带,为长兴河南籍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它保留许多的民歌传统唱段及舞蹈形式,旱船扎制集民间剪纸、编织、绘画技艺于一体,对研究民间舞蹈艺术、民间工艺美术及民间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龙山旱船一条旱船一般配有三到四人,有船娘、小丑、船郎等角色。舞旱船时,周围有一名或两名船郎手执一杆三尺余长的“连响”(“连响”用镂空的小竹子嵌上铜板制作而成,因其敲打时铜板与竹子撞击发生清脆的响声而得名),绕着旱船边唱边舞,另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打击乐伴奏。每年正月初二起,旱船队挨家挨户进行“拜门子”“打坐场”“开四门”等表演,一来祈求丰年吉祥,二来舞船者也可得到主东人家的酬谢。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船”,还要进行送船仪式。旱船歌以河南方言演唱,传统的“拜门子歌”丰富多彩,艺人们还有现编现唱,见什么唱什么的技艺。所唱曲调主要有花船调,花鼓调,四平小调。其唱词在早年都有传统的唱本参考,内容多为古代传说、神话等。近年来,唱词也为时代需要,自编自唱些新内容。2009年“龙山旱被列入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名录,2013年被列入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亮唱响的龙山旱船
  陈龙泉 口述
  陈龙泉,男,1942年10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代表项目为“龙山旱船”。
  我出生在安吉县梅溪镇小溪口村,2岁时父亲亡故,母亲因生活所迫,带着6岁的我转嫁给一个叫刘九堂的单身汉,他本来就穷得叮当响,过一段时间,他看母亲拖着我这样的幼童负担不下,就当着我母亲提出要求,只要我母亲不要我,母亲一气之下,就带着我在外过了一年的流浪乞讨生活。后来,我大伯陈云荣看我母子俩实在可怜,就让我到他家生活。大伯家是个富裕中农,家中有几十亩田,还有牛,我就在他家帮放牛过日子。大伯家有几个帮工,都喜好调旱船活动,其中,黄寿奇、钱双喜两位帮工,特别有调旱船的技艺。他俩每年要扎花船,舞旱船,还教我做舞旱船活动中的丑角,就是手捏蒲扇,头有乌绒包头的老太婆。另外,每年还根据当年生肖,搞点扮相。那时候农村很封建,叫作“男不当兵,女不看灯”,要找一位舞花船的姑娘比找神仙还难,没有办法,这俩位师傅就盯上了我,让我扮演舞花船的“船娘”。我在扮舞旱船中的丑角和船娘时,第一次由师父教我化妆,以后就自己学着化妆。做丑角时,脸上就抹点锅底灰,扮船娘时,我就偷偷摸摸地钻到堂房大嫂的房间,揭开她的化妆箱,偷点胭脂,暗暗地在脸上一沾完事。两位师父还教会我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拜门子歌”还有花鼓调、四平小调、快板等曲调。从那时起,我这颗少童之心已喜欢上了玩旱船这门民间艺术。
  我21岁那年,到了长兴县林城镇畎桥村的龙山入赘做了上门女婿。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调旱船这一民间文艺活动作为封建文化被禁止。直到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农村人也讲究文化活动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我到林城镇政府上班做勤杂员。那时我从电视里看到外地的农村民间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我的心思也想开了,我想到了在龙山恢复调旱船的活动。我把这想法告诉了本自然村原来舞过旱船的伙计,得到了他们的拍手支持。特别是旱船名师姜继春更是积极,我们大家拜他为师,让他做总教练,成立了有十多个人参加的龙山旱船队,大家推荐我任领队。那时候我们自己掏钱买锣鼓器乐、编扎旱船。还利用农闲时间排练演出动作。当时,舞旱船活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是找不到舞旱船中住船的“船娘”,在物色演“船娘”的角色时,村子里能出场演出的妇女都推托不愿参加。主要原因一是怕别人说闲话,二是排练舞旱船既花时间,又是尽义务,对家庭有损失。但是我不灰心,我觉得旱船队员吴怀青的媳妇百英很合适做“船娘”,就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开头她也是表示婉言拒绝,但是我坚持上门十多次,终于得到她的同意。1999年的春节,龙山旱船开始恢复活动了,那漂亮的花旱船,充满乡土情调的传统舞姿,喜闻乐见的唱词,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家家户户放鞭炮,欢迎旱船舞到家门口。村里的书记、主任还特别邀请我们为全村专场演出。2006年春节,县委领导专程来龙山观看我们舞旱船,还夸奖我们搞得好,鼓励了我们的舞旱船信心。为了提高舞旱船的技艺,我们在扎旱船的用材和技巧套路上不断创新,特别是唱词,我花了很多的心血,按照原来传统的舞旱船调门,填充新唱词。我只读过小学,但我利用在镇政府工作之余的机会,请教有写唱词专长的人,学习旧曲新词的创编。我参照原来舞旱船时“拜门子”的做法。每次要外出活动,我就根据邀请方的活动内容,提前请人商讨编写新唱词。我们林城镇已举办了八届“梅花节”,每次梅花节龙山旱船都被邀请出演。为了让观众能受教育,对生活有启发,在参加演出前,我都要采编新唱词,经常忙到深夜。我还精熟莲响花点和锣鼓经,如:“燕子抄水”“鲤鱼跳龙门”等。
  龙山旱船需要一代代人不断传承,要发扬光大。我现在年岁老了,就要带好徒弟。我现在带着雷祖春、邱小财两个徒弟,他俩年富力强,又很专心,在舞旱船这一民间文化活动中,掌握了基本套路,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龙山旱船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上级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关心和支持,历年来我们龙山旱船还得到了上级文化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我想,只要坚持传统,又有创新,政府能支持,部门能指导,龙山旱船这一民间文化活动一定有更好的生机和活力。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刘井舞狮(省级非遗项目)
  刘井舞狮,发源在长兴县南虹星桥镇刘井自然村。刘井舞狮属中原小架子狮舞。清朝末年,一位严姓河南籍移民自郑州沿途卖艺至刘并村定居,将舞狮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并逐渐传至周边乡邻,成了长兴民间舞狮的一支独秀。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最大娱乐城“上海大世界”刚开张时,“刘井舞狮”应邀到“大世界”与各地明星同台演出,连演一个多月,闻名上海滩,成了老上海人的怀旧话题。国民革命领袖陈英士逝世,特邀“刘井舞狮”去湖州守灵三天三夜,可谓思义之狮。直至上世纪50年代每年多达十多支舞狮队要到刘井给师傅拜年,并比武闹春。
  “刘井舞狮”传统表演形式主要有“打地场”和“拜门子”。“打地场”是选择空间较大的场地,供人们集中围观。狮舞演出时通过卧、腾、跃、滚、挠、戏、嬉、攀等一系列造型动作来展现欢庆祥和的场面。舞狮表演时还借助桌、凳、椅、梯等作表演道具,增强舞狮的表演氛围。其中一节目要攀爬到叠有三只桌子,一条板凳高的道具上表演,这节目俗称“三桌半”,据传当年最高舞到“七桌半”,是刘井舞狮的看点。“拜门子”是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新春,刘井狮舞都要到邻乡邻村逐家逐户上门表演,讨个吉祥,图个欢乐。“文革”时期“刘井舞狮”停止活动。直到改革开放,沉寂的“刘井舞狮”展示出新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末,“刘井舞狮”经改编后走上了舞台。共有八只大舞狮,四只小舞狮同台表演,大舞狮腾跳追逐,小舞狮滚爬嬉耍,更加锣鼓时紧时弛,台面活跃,气势壮观。2008年以来,先后受邀到湖州、杭州、温州、上海等地参加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得到较高评价。2009年“刘井舞狮”被列入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井舞狮和我的心愿
  刘志义 口述
  刘志义,男,1942年3月出生,长兴县虹星桥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刘井舞狮”。
  我出生的刘井村是标准的平原地区〓区村。自我懂事开始,就喜欢观看老一辈的舞狮表演。那个时候前辈们不肯传授舞狮技艺,可我们又想学舞狮,只能站在边上看,边看边学。没有舞狮的道具,两个人派对,舞狮尾的躬着身子,双手抱舞狮头那人的腰,听着边上的锣鼓声,两人配合着跳动。有一次,我和刘根林配对舞,两人觉得学得差不多了,想钻到那真的舞狮皮里调一下,却被师父看见,师父是抽潮烟的,他手上捏着根长长的烟管,对着我俩打过来,吓得我俩再也不敢去碰那舞狮皮了。我16岁那年,几个舞狮的前辈看我长成小伙子了,而且舞狮的套路也有了一定掌握,这才让我与几个学舞狮的小伴派对表演舞狮了。我20岁时,已能表演“三桌半”了。“三桌半”是舞场地时的一个表演节目。先要在场地中间放上三只方桌,三只方桌要一只只对着叠上去,然后上面再放一只条凳,放着的每只桌子脚,都要用纸衬平。舞狮表演时,要从最底下的桌子舞起,逐只往上攀舞,一直攀到最上面的那只桌子,这时,舞狮又要跳上这板凳上表演。我是舞狮尾的,和舞狮头的演员一定要搭配好,在板凳上要做五个倒立的惊险动作,要在板凳两头各竖一个,再把板凳竖起来捏着凳脚竖一个,还要把板凳翻转身再竖一个,最后在板凳中央竖一个,这一个被称作“倒插金花”。在板凳上舞狮表演艺术结束后,舞狮派对的两个演员要根据锣鼓节奏,一同从桌子上面侧身跳下,着地后即刻顺势一个地滚,演员脱皮亮相,“三桌半”节目结束。传统刘井舞狮表演有一黄一绿两只,上桌的舞狮称为武狮,在地上的舞狮称为文狮,文狮在地上舞动时,其动作要显得嬉耍活泼,给观众逗乐发笑,其舞狮的艺术也需要十分娴熟。过去刘井舞狮每年春节都要受邀到附近的村坊演出,有安吉红庙、吴山和本乡的各村。受邀时,邀请方先拿个糖果包上门,表示邀请方客气的礼节。约定时间后,我们舞狮队二十几个人就步行到邀请的村庄,对方村上的人会在村口放鞭炮迎接,我就要敲锣打鼓地进村。舞狮“拜门子”有许多习俗,舞狮进门时必须要对着主东家的中堂三拜,这三拜要舞一下拜一拜,第三拜已要舞进门了,而主东家也要对着舞狮拜三拜,意思是把舞狮迎进门,舞狮进了主东家客堂后,就在锣鼓的节奏声中开始表演,这时的表演动作以嬉耍讨吉利为主,主人家也会在中堂的桌子角放上香烟或红包表示答谢,但放在桌子上的香烟或红包必须由舞狮头的用狮嘴将其衔下来,给主东家增添乐趣,最后舞狮要头朝主东家,随锣鼓的节奏边拜边退边舞,慢慢地退出门来。“拜门子”时,不能漏掉一家,否则漏掉的人家会不开心的。要待一个村子的人家全部拜到后,这个村的“拜门子”活动才算结束。“拜门子”结束后,我们就得舞场子,这时,场地上有挂汽油灯,也有点火把照明,即使已近半夜,但围观舞狮的人还会顺着锣鼓声,从四面八方赶来。舞场子的表演一般要持续一个小时,表演结束也是半夜了。邀请我们舞狮的村子会安排我们吃夜餐,等到夜餐吃后,我们要敲着锣鼓出村,连夜步行回家,最远的路程要走近廿里路,回到刘井村口,我们又得敲着锣鼓进村,这是舞狮队的规矩。叫作“锣鼓出,锣鼓进”。我们回村后,一般都要近鸡叫边了。尽管辛苦,舞狮队的队员还是挺开心的。
  “文革”时期,红卫兵要破“四旧”,舞狮当然是“四旧”之列,没有办法,我冒险把两只舞狮道具藏在阁楼里,总算没被红卫兵搜去烧掉。直到改革开放,乡文化站干部亲自来刘井村找我,动员我把刘井舞狮恢复起来。当时,藏在我家阁楼上的那两只舞狮道具已十分陈旧,只能当训练舞狮的道具,于是,凑了五百元钱,自己重新做了一对新的舞狮道具,文化站还送给了一套锣鼓乐器。那时,训练舞狮就放在我们家里的稻场上,每天晚上训练时,我家也每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我的家人也很支持,还主动烧茶递烟,从不计较。那时候林城的舞狮已很出色,经常到外地演出,可是我们“刘井舞狮”就是无人问津。有一次林城舞狮在湖州表演,我们知道了,就开车去湖州,观看林城舞狮,当时我觉得林城舞狮确实舞得有点水平,但是我知道,林城舞狮与刘井舞狮同出一宗,而且,林城舞狮还是刘井舞狮的前辈所教。那次我们在湖州看林城舞狮回家后,大家都要求对刘井舞狮作必要的改编,要把刘井舞狮从原来传统的调场子等表演形式,改编为上舞台表演。我们请了县里的专家老师协助指导,增加了舞狮,由原来两只舞狮变为八只舞狮,还增加了四只小舞狮。这一年,我们还放手在村民中报名招收舞狮队员,结果从几十个报名的村民中精心挑选了十二个学员。在村里组织集中训练了四十天,让刘井舞狮重新整装上舞台,果然不同凡响,深受百姓喜爱。从此,刘井狮舞就经常参加外出演出活动。
  为了结合当地特色,创新想法(虹星桥镇盛产西瓜)我们就做了两个大西瓜道具,让舞狮踩在西瓜上表演,得到了观众好评。为了保存好“刘井舞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革”前的那对舞狮道具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如果政府允许,我准备拿出点钱,盖一个“刘井舞狮”陈列馆,这是我的心愿。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犟驴子(省级非遗项目)
  犟驴子,源出一个民间故事,是一个群体参与的娱乐节目,类似灯会。一般由6—16人参与,根据活动需要人员可增可减。表演人表演风趣、诙谐,表演时用锣鼓的声调与配人的脚步,动作应用较多且难度高,场面热闹有趣,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花灯娱乐节目。它是19世纪80年代,从河南流传到溪龙乡徐村湾村南塘自然村,技艺已传承三代。改革开放后,民间艺人从原来一只驴子、一只仙鹤、一只河蚌的表演进行了改革创新,发展到现在10只驴子、6只河蚌、2只仙鹤的表演,使节目更具热闹气氛,更适宜大型团体活动表演。
  民间趣艺舞乐群众
  王亿武 口述
  王亿武,男,1965年3月出生,安吉县溪龙乡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犟驴子”。
  犟驴子属民间花灯娱乐节目,源出于一个民间故事:一个当官的人穿着官服,戴着墨镜,骑着毛驴衣锦还乡,他日行夜宿春风得意。一天,他骑着毛驴到一口水塘边,毛驴因口渴就伸颈喝水。毛驴的突然到来瞬时惊飞了池塘歇憩的仙鹤,也惊吓撑开了壳的河蚌。它立刻合上壳,合上壳时一柱水流射到了毛驴头上。毛驴一阵惊吓发起犟来,毛驴一发犟惊吓了那骑驴的官人和随从。那官人和随从就千方百计驯服犟驴子。民间艺人根据上述故事编排了犟驴子这个节目,整个节目就是再现上述这个故事情节,演出时给人以诙谐、幽默、风趣之感觉。
  小时候农村娱乐节目少,我喜欢听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常听村里老人讲犟驴子的故事。听老人说,19世纪80年代,一个叫王世平的人从河南来到安吉梅溪后溪斗村,向村民传授犟驴子这个节目,后流传到溪龙乡徐村湾村南塘自然村,技艺被徐家连续传了三代,后被徐武汉老人所学并传承下来。那个时候,徐武汉老人因年岁已高,不表演这个节目了。我20多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徐武汉老人看我经常说说唱唱,就把犟驴子节目跟我说了说。我正式开始学习犟驴子的表演艺术是在1985年。1994年下半年,乡里、村里组织挖掘““驴子”,我担任了“犟驴子”表演艺术队队长。在前辈老艺人的指导下,终于将“犟驴子”这个民间故事重新展现在了群众面前,而我在这个节目中担任主角。而后,逢年过节的,我都把“犟驴子”“牵”出来走村串户地为群众表演。慢慢地,“犟驴子”这个节目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特别是把这个节目从原来一只驴子、一只仙鹤、一只河蚌的表演进行了改革创新,发展到现在10只驴子、6只河蚌、2只仙鹤的表演,使节目更具热闹气氛,更适宜大型团体活动表演。“犟驴子”这个节目在乡、村两级的支持下,一直活跃在省、市、县的各种活动中,并在1995年获得湖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奖赛二等奖。
  “犟驴子”节目开场时由一位驴夫牵着一匹官服老爷骑着的毛驴出来,驴子喝水,惊飞仙鹤,惊动河蚌,河蚌合动外壳惊动驴子,驴子发起疯来,牵驴人想尽办法欲想制服驴子这个过程用各种动作形象化地表现出来。道具由竹片、竹丝和黑色纸张制作而成,前后分成两节,中间站人,舞驴人头戴清朝官帽,眼戴墨镜,身穿清朝服饰;随从戴红帽,着黑衣,腰扎红带,穿红裤,脚着软底鞋。河蚌用黑色纸张在竹子编成的骨架上糊,河蚌壳的边缘用纸绸包边。骑驴的人表演较风趣、诙谐,随从则地面翻滚、倒立行走等高难度动作应用较多,表演时用锣鼓的声调匹配人的脚步,场面热闹有趣。
  我今年48岁了,和我一起参加“犟驴子”表演的队员也都在50岁左右了。“犟驴子”这种民间表演项目,都是村民们自娱自乐、自我组织的。农闲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闹一闹。现在农村里的娱乐项目和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年青人对这种节目喜欢的人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每逢过年过节,除了上了年纪的人还来看看,年青人基本上都去玩自己的去了。我很担心,这个节目很可能在我们这辈人手里断层了。现在政府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省一级的了。文化的、传统的东西要传承下去,就得要有市场,要有群众基础,特别是年青人的基础。我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把这个项目作为一门文化来保护,是一定能保护和传承下去的。
  【整理者:江国安,摄影:江国安】
  渔翁捉蚌(市级非遗项目)
  《渔翁捉蚌》原名《蚌精》,是戚家村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舞蹈。
  相传该舞蹈的产生已有500年的历史。传说戚家村东樊漾湖年年涨水泛滥成灾,因漾中蚌精作怪造成。清道光瞿中溶所撰《西吴里语》卷四记载:“昔日渔者见溪上有光伺之,见大蚌光从中出故名;案室蚌至今土人常于溪中或遇之辄喷冷水莫之敢近。”后来有一位老渔翁(民间传为张志和)捉住了蚌精,从此再无水灾,年年风调雨顺。为纪念老渔翁,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成舞蹈《渔翁捉蚌》,并在戚家村及邻近村庄演出,久演不衰,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该舞蹈最初由两名男子表演,1946年前后起改为由女子饰蚌精。舞蹈情节有趣诙谐,表演生动、细腻,舞蹈动作简练,寄托了当地群众消灾祈福的情怀,反映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
  戚家村民间舞蹈《渔翁捉蚌》
  戚小娥 口述
  戚小娥,女,1940年5月出生,吴兴区杨家埠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渔翁捉蚌”。
  在我很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我就经常看到我们村有一支业余演出队在村里表演节目,表演的内容各种各样都有,有民乐《将军令》《梅花三弄》;湖州滩簧《卖青炭》《借黄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沉香扇》;京剧《武家坡》《四郎探母》等。这支演出队在我们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不光在我们村演出,还经常到附近其他村去表演。那时候我还小,就图个热闹,大人们看戏,我们小孩子就在台下嬉戏玩耍。不过这种热闹看多了,也就渐渐地对戏曲产生了兴趣。再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经常向村里的老艺人讨教舞蹈戏曲,十几岁时已经能唱很多段子了。后来我也加入了村里表演队,经常去表演。
  《渔翁捉蚌》原名《蚌精》,是我们村的传统舞蹈。我13岁时向这个舞蹈的传承人戚阿品拜师学习,饰演的是蚌精。我师傅戚阿品要求非常严格,一招一式,甚至一个表情都要拿捏到位,做不好就要挨打。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他,因为正是他的严格要求才有我今天的成绩。师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光会演这个舞蹈,连蚌壳、渔篓这些道具都会自己编。说起这个舞蹈,它的产生跟我们戚家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戚家村东西北三面被西苕溪的干流龙溪港包围成一个“∧”形,南面横卧一条玄通江,使戚家村形成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地形。玄通江与南面的樊漾湖相通,湖南面紧依着高三百多米的金斗山,每年暴雨季节,西塞山、金斗山的山水冲进樊漾湖,而湖水的唯一出口玄通江河道狭窄,泄水不畅,往往由于水位猛涨而频发水灾。
  我们村传统生产是以稻作为主,鱼荡中捕鱼也是人们的谋生手段之一。频发的水灾给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危害。《渔翁捉蚌》的民间传说也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产生了。
  相传在唐代,龙溪港中有座水龙山,又叫石堂子。石堂子底下有一座水晶宫,是巡河大王的宫殿,有仙气。宫中居住着一只河蚌。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河蚌总会浮出水面,张开双壳,吸取天地精华,久而久之,这只河蚌便修炼成了蚌精。河蚌成精之后,从不做好事,专做坏事,经常在西塞山附近的西苕溪、玄通江和樊漾湖一带兴风作浪,淹没田地,毁坏庄稼,掀翻打渔船只,当地百姓叫苦连天。
  唐大历年间,张志和来到西塞山一带渔隐,他驾着舴艋舟,在樊漾湖的霅溪湾、玄通江和西苕溪石堂子范围内垂钓。有一日,正好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岸边桃花烂漫姹紫嫣红,湖面上白鹭翩翩争食嬉戏。忽然,苕溪水面上狂风大作,涌起一股几米高的水柱,躲藏在深水中的蚌精慢慢浮出水面,它游到岸边,正要摊开双壳晒太阳时,猛听得张志和一声断喝:“妖孽,往哪里走,还不快快受缚!”蚌精一听,慌得赶紧沿西苕溪往东入霅溪折而向太湖逃窜。张志和驾着舴艋舟,迎风破浪在太湖里追赶。那蚌精逃到吴江横扇时因慌不择路又沿塔浦湖东逃到了平望的莺短湖里。在莺脰湖里双方斗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最终,蚌精被打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张志和把奄奄一息的蚌精用渔网罩住拖上岸来,平定了水灾。从此,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民间传说改编成双人舞蹈《渔翁捉蚌》,并在戚家村及西塞山附近一带村庄巡回演出,久演不衰,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该舞为双人舞,由两人分别饰演渔翁和蚌精,整个舞蹈围绕渔翁发现、追寻蚌精,蚌精与渔翁周旋,最后渔翁捉住蚌精、平定水灾展开,舞蹈情节有趣诙谐,表演生动、细腻,舞蹈动作简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敬神驱邪、祈求安宁的愿望,承载着人们热爱家园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人们战胜自然灾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55年初,当时我只有15岁,省里要举办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在整个嘉兴地区筛选节目上报,我们村的这个《渔翁捉蚌》在当地小有名气,于是有幸被原吴兴县文化馆选中,并且经过挖掘整理,参加了嘉兴地区及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并且还获了奖。后来还接到通知说,要与富阳县的“仙鹤舞”合并改编成三人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3月份去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那时候能去北京演出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演出完之后,周总理还亲切地接见了我们全体演员,令我至今难忘。北京回来后,这个舞蹈在我们村仍然恢复为由两人演出的《渔翁捉蚌》,并且逢年过节时依旧在村里和附近村庄表演,流传至今。
  从艺术角度讲,《渔翁捉蚌》这个舞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个舞蹈中的人物(渔翁)和动物(蚌精)形象源于生活,生动逼真、个性鲜明,具有较强的美感。起伏的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老渔翁撒网、拉网、捡拾网中鱼,下湖踩踏时的微微颤颤,潜入水中时捏鼻,潜出水时抹脸等细致入微的动作都来源于生活,表演时大蚌的一开一合都是模拟了现实中河蚌的行为动作。这个舞蹈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动作基本上是在半蹲姿态的行走上发展,采用了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舞蹈动作简练、朴素而诙谐有趣,富有艺术性。在时而轻敲慢击、时而激烈昂扬的乐器伴奏声中,舞蹈情节产生着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少女形象的大蚌用色彩斑斓艳丽的蚌壳分别机灵地三次夹住老渔翁的臀部、手臂、头部,虽然没有一句唱词,也没有一声对白,却让观众通过舞蹈语言心领神会,忍俊不禁,在视觉上、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享受。同时,这个舞蹈的演出场景简单,室内外均可演出;道具主要采用竹篾、绸布,取材方便且制作简便,渔篓、渔网也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劳作器具;演员服装朴素大方生活化;而伴奏乐器则是更为常见的锣、鼓、镲、唢呐、胡琴、笛子等,非常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因此广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独特的表演风格,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不凡的艺术创造力,是浙北地区民间舞蹈极罕见的类型之一。
  如今《渔翁捉蚌》不但是我们村的传统特色舞蹈,而且已成为一个地方的代表性标识,具有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数百年来一直受到我们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豪。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今年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古老的舞蹈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因此如何赋予这个舞蹈新的时代内涵,吸引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这个舞蹈,我觉得这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近几年,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如今《渔翁捉蚌》已被列入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也有幸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同年9月,重新改编的多人舞蹈《渔翁捉蚌》参加湖州市第三届南太湖音乐舞蹈戏曲节并荣获表演铜奖。在杨家埠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协调下,弁南小学也于今年6月成为《渔翁捉蚌》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我们村自从去年创建美丽乡村后,对文化活动更加重视,群众参与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村里散了二十多年的演出队伍又重新组建了起来,在去年的“文化走亲”活动以及新春文艺汇演中登台亮相,赢得村民的阵阵喝彩。因此我相信通过政府的重视支持、学校的传承发扬以及村民的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渔翁捉蚌》一定能够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并且焕发新的光彩。
  【整理者:施洁(杨家埠街道综合文化站)、吴成成(戚家村大学生村官),摄影:王璐】
  金溇马灯(市级非遗项目)
  金溇马灯约在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邻近的江苏吴江传入,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金溇马灯的表演队伍由12匹“马”组成,其由来是金溇村民居分布的特点是分为12只“角”,也就是全村有12个居民集聚点,当地习俗凡村里有重大活动,每只“角”都要参加。因此在马灯表演活动中,采取了每只“角”出一匹马,形成了12匹马的格局。
  马灯表演的主要道具是竹马,系用竹篾扎成骨架,外面糊上布,做成马的前、后身,还配有缰绳、铃铛。马头至尾部长约250厘米,头顶至肚腹高约140厘米。表演时将竹马的前、后系在表演者的腰上。12匹“正马”的表演者身穿戏服,脸带面具,扮成古装戏曲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人物,具体角色主要有皇帝、关羽、双枪陆文龙、许仙、白娘子等,其中皇帝专用白马黄鞍,其余各马红、蓝、绿、青、紫、花等,每匹马的色彩都各不相同。
  金溇马灯在表演时,由灯笼、红旗围成数十丈见方的表演区,“头牌高灯”立于场地四角。“正马”扮演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操缰绳,在锣鼓的伴奏中,驾驭马匹,做前进、后退、横移、摇摆等各种动态,同时12匹马在跑动中变换各种队形。主要队形有“打圈”“穿四角”“穿锁条”“穿蝴蝶”等,这些队形都寄寓着各种吉利的含意。“打圈”为开场时众马绕场地跑圆场,寓意为“团团圆圆”。“穿四角”为马队先后在四个角上围绕“头牌高灯”穿行,寓意“四方平安”。“穿锁条”是在头马的带领下,马队南起行至北端后原路折回,与后续而来的马成S形穿行,形如锁条,寓意“五谷丰登”。“穿蝴蝶”是12匹正马分两队齐头并进,行至北端后由内而外绕东北、西北角横向交汇,再绕东南、西南两角,形似彩蝶舞动双翅,寓意是“比翼双飞”。
  金溇马灯的表演活动一般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其内含的意义是欢庆上一年的丰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天蚕茂盛。俗规在表演队伍出行前,先要到村头的“金都大元帅”庙绕一圈,表示对神灵的恭敬及祈求保佑全村的平安、兴旺。
  跨越百年的舞动
  朱兆荣 口述
  朱兆荣,男,1944年12月出生,吴兴区织里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金缕马灯”。
  金溇马灯流传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幻溇村金溇自然村。金溇自然村位于太湖南岸畔,离太湖才百步之遥,全村由12个“角”(小型集聚地的俗称)组成,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中却有着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七百多年前,南宋名将韩世忠驻军湖州城内的马军巷时,岳飞手下的一员抗金勇将双枪陆文龙奉命前来联系军务,其间曾骑马到太湖金溇一带察看军防。村民们在钦慕、敬仰抗击金兵、英勇杀敌的岳家军——陆文龙的同时,对陆将军骑坐的那匹驰骋千里的骏马也格外喜爱。在村民们的印象中,马和牛同样是勤劳而又善良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与马相关联的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兵强马壮”等词语,又都是非常吉祥而讨彩的。从此陆文龙这匹骏马的形象就深深刻印在村民们的脑海里。虽然这传说无从考证,在这没有马的金溇村,人们对马的喜爱之心可见由来已久。
  金溇马灯一般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期间演出一次,邻村也时常会下红绿两张帖子前来邀请。所谓红绿帖子也就是分别用红纸和绿纸书写的两张请帖,按照当地的乡风民俗,用红纸和绿纸书写的两张请帖一起送上,这是表示最大的尊重和恭敬。而招待马灯演出的,也只是农家普通的茶水和点心,不用付分文费用。这种纯朴无华的乡风民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金溇马灯深受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在上世纪20—30年代更是成为节庆期间必不可少的演艺活动。1959年国庆十周年演出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40多年,2003年底,我们在闲聊如何欢度即将到来的春节时,回忆起久别的金溇马灯,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忍不住纷纷提议要恢复这一项传统节目。大家当即你一百他一千的自动捐款,在我们的倡导下,全村一下子集资3.6万元,于是在没有任何以往马灯资料的困难情况下,经过年事已高的传承人的回忆和指导,终于在2004年春节期间成功地做了第一演出,从此金溇马灯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金溇马灯,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着旧、新两个式样。以前的金溇马灯与外地的马灯基本相似,只是简单的马匹、灯笼和锣鼓,道具制作不很讲究,竹马长不过1米多点,全身固定不动,前后各点燃一支较粗较长的白蜡烛,灯笼中也点燃一支蜡烛,表演形式只是伴随着锣鼓声在村里行走,骑马的演员没有明确角色,服装比较随意,并且只是手执马鞭挥舞几下,步伐与平时稍有不同而已,没有队形的变化。
  经过创新现在的金溇马灯主要由马、灯、彩旗和锣鼓队四部分组成,表演人数可达120人之多。数量上虽然仍是12匹不同颜色的马(俗称“正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变化,也正是这些创新,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马灯的显著特色。
  伴随着时代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今天的金溇人通过金溇马灯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延续这一文化遗产恒久的生命力。
  【整理者:蔡建学、吴团宝、胡刚、吴王丽,均为织里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
  鳌鱼灯(市级非遗项目)
  武康镇对河口村西岑坞依山傍水,竹林遍布,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鳌鱼灯闻名遐迩。据《武康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有一湖州骆驼桥畔沈姓人家感念鳌鱼救小孩之功德,定居西岑坞后带来了鳌鱼灯,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西岑坞的村民为纪念祖先而保留了鳌鱼灯这种传统民俗。
  鳌鱼灯是用竹篾扎成骨架,以夸张手法绘制、装饰,灯头如龙,灯身如鱼,整盏灯五颜六色、鲜艳绚丽。鳌鱼灯表演至少要36人组成,其中“鳌鱼”灯16盏、“野鱼”灯4盏、荷花灯4盏,头、尾灯各一盏,还要有2副锣鼓伴奏。表演时每人一灯举柄而舞,以走阵图为主,表现鱼类的生活习性并融入龙灯的一些舞技,表演阵势有“里元宝”“外元宝”“金锁阵”“排门阵”“剪刀绞”“金钱挽”“梅花阵”“六角双十字”“穿阵四角”“梭阵背脊”等,动作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让鳌鱼灯继续欢腾
  沈根堂 口述
  沈根堂,男,1936年出生,德清县武康镇对河口村西岑坞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鳌鱼灯”。
  我从十几岁起就开始跟着长辈们舞灯。舞鳌鱼灯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辰光,锣鼓一响,就浑身是劲。那时候村和村之间要互相发“灯帖”,发了“灯帖”过去,就是告诉对方我们要来演出,对方就会在那一天招待我们;同样,人家村子的龙灯、狮子灯也会到我们村上来发“灯帖”,这其实就是一种交流演出。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灯帖”发得多了,某个晚上不得不连续赶场去了好几个村,等回到西岑坞时,天都已经亮了。
  以前舞鳌鱼灯的人都穿着长衫,单手持灯,根据锣鼓节奏起舞,按每个阵式的动作要领时急时缓、忽左忽右,时高时低、来回穿梭,不断变换各种阵式队形,好似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由于穿着文雅,表演轻快而文气,就像是新郎官出门,所以民间有“强盗龙灯、狮子滚灯、新客人鱼灯”的说法,因为在德清方言中,“新客人”就是“新郎官”的意思。但是看似文绉绉的鳌鱼灯也有诙谐动感的表演,那就是“野鱼抢荷花”:“野鱼”在后面追,“荷花”要边逃边避让,动作夸张滑稽,灵活逼真,是观众们最爱看的。
  改革开放后,西岑坞的村民们重新舞起了鳌鱼灯,还迎来了外出表演的机会,我和姚善元、沈桂初等老人凭着记忆扎起了一批灯,县文化馆的同志还专门来到村里帮助我们画了两天灯。在“莫干山国际登山节”和“中华游子文化节”上,我们村的鳌鱼灯大显身手、好评如潮。
  为了更好地传承鳌鱼灯表演技艺,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我们西岑坞已经有一批中青年从长辈们手中接过了鳌鱼灯。同时,我们又通过言传身教,把技艺传给了我们的后辈、兄弟,如今西岑坞舞灯者的队伍中,80%已经换成了年轻人,去年村里还制作了一批新灯。我认为,只要年轻人热爱乡土文化的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不会断。
  【整理者:陈德明】
  叶球灯(市级非遗项目)
  叶球灯,源于三桥黎明村的“叶球灯”,又名叶团灯,相传为明朝姚太守仿制京城狮子滚绣球而来。据《武康县志》记载,每逢元宵乡民“结采张灯”“造鱼、龙、狮、马、荷花、台阁等灯,游行街市”,“自十三上夜起,至十八日落夜止”。1949年后,结合蚕桑生产,发展为湖羊抢叶球。1962年,叶球灯参加省里组队的巡回演出,先后到嘉兴、嘉善、海宁、硖石等地,深受人们欢迎。“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演,70年代恢复调灯。传统叶球灯的道具包括狮子一对,篾扎纸糊、彩绘,头尾各设一柄,狮身可伸缩活动,表演时两人各持一狮,右手持狮头柄,左手持狮尾柄,在锣鼓节奏中起舞。另有8只五彩灯球,分装在两轮小木车上,犹如团团桑叶,该舞取吉祥之意,表演双狮抢食桑叶,象征来年蚕桑丰收,蚕儿饱食有余。其扎制技艺较为复杂,制作每个球,需要72个篾箍组成,共要做500多个箍。调灯时需要参与者密切配合,调灯者本身也是民间艺人,因此对挖掘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调灯既是自娱自乐的形式,又表现为一定时空下的民俗活动,成为凝聚社会力量,增进人与人的关系,营造和谐气氛的重要方法,具有社会学意义和现实意义。2001年由县文化馆重新创作改编,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广场灯彩舞蹈大赛获金奖,此外还参加了湖州市湖笔艺术节、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暨西湖博览会狂欢艺术节、中国民间艺术游开幕式表演及踩街活动。
  期盼“叶球灯”重现生机
  朱连法 口述
  朱连法,男,1949年出生,德清县武康镇黎明村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叶球灯”。
  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郭肇村是“叶球灯”不折不扣的原产地,说起它的传承由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叶球灯”的原型是“狮子抢绣球”,这是一种手狮表演,被称为“亮狮子”;而我们平常所见的舞狮,表演者要躲在道具里,被称为“暗狮子”。“狮子抢绣球”的表演形式是:狮子一对,头尾各设一柄,表演时两人各持一狮,右手持狮头柄,左手持狮尾柄,在锣鼓节奏中起舞,另有8只五彩灯球,分装在两轮小木车上。相传明朝的时候,我们村出了一位“姚太守”,是他在金銮殿上看到了“狮子抢绣球”后十分喜爱,荣归故里时把它带回来教村里人仿照表演。以后每逢出灯,都要先在姚太守住宅地上调舞几圈,然后才可外出调舞。
  那么,“狮子抢绣球”又是怎么演变为“湖羊滚叶球”的呢?那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蚕桑与畜牧业,把多余的桑叶采下晒干后用稻草扎成叶团贮存,作为湖羊过冬的饲料。为宣传这一创造,将艺术推陈出新,1954年,原武康县文化馆将“双狮”改为“双羊”,表示蚕桑丰收、六畜兴旺,更名为《叶球灯舞》,于1957年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并获得三等奖。
  1976年,“叶球灯”要恢复表演,当时我在大队里分管宣传,组织年轻人向同村的吴奎学习了一个多月,每天在大会堂里排练。一开始有三五十人去学,慢慢地有人吃不消就中途退出了。因为调舞湖羊的人要半蹲着表演,所以很吃力,我那时就是舞羊的,舞不了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得有人轮流替换。晚上回到家里,我的腿脚酸痛得连楼梯都走不了。那时在生产队里干活是计工分的,虽然排练又苦又累,好在队里给大家计的是10分工,所以仍然有十多人坚持了下来。
  “叶球灯”表演要由十多人组成:2只“羊”、2辆“车”,4个“叶球”组成1辆车,分两组,共8人,另有领队、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大钹小钹。表演阵势则有“里元宝”“外元宝”等。“叶球”是用72个竹箍做成的:每6个竹箍在一起摆放成梅花形,然后用稻草扎好,使“梅花”的花芯向上、花瓣向下形成灯罩状,最后把6组灯罩状的“梅花”聚合在一起包成一个“叶球”,中间能够点灯,外面糊上彩纸。
  “叶球灯”舞中的“湖羊”有个特点,就是它是一只柔软的“羊”,因为它的“骨架”是由许多个竹箍套在一起组成的,所以整个身子可以伸缩活动。1976年,我们去乾元镇的大街上表演,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我们涌来,大家都没有见过“叶球灯”,感到十分新奇。甚至我们在党校食堂吃饭时,还有记者不停地要我们表演,给我们拍照。
  2001年,“叶球灯”由县文化馆重新创作改编,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广场灯彩舞蹈大赛并获得金奖,还参加了湖笔文化节、西博会、莫干山国际登山旅游节、新市蚕花庙会等演出。但是,由于“叶球灯”表演起来非常累,制作又复杂,村里的年轻人已经没人愿意学这个,最近几年都没有排演过。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有可能会断掉,要是有一批年轻人接班就好了……
  【整理者:陈德明】
  长隆板凳龙(市级非遗项目)
  民国时期,浙江宁海一金姓农民到此来开荒种地,几年后,生活较安定,回老家带来三节板龙,从此板凳龙便在这里延续至今。
  板凳龙以锣鼓配音,前面有8只排灯,8只花灯,后面再是板凳龙。板登龙一般都在晚上进行表演,一条板凳上有四盏灯,盏灯上都写着“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等吉言,以示平安、幸福。板凳龙是以长220厘米、宽20厘米、厚3厘米的板连接在一起的,总共几节无规定或限制。天黑后,点灯里的蜡烛,玩龙的男子手举板凳龙舞出各种造型,非常漂亮、壮观。龙启动时要先到龙王庙去祭拜,然后再到各家各户去表演,每到一户人家需放炮迎接。龙玩结束后,要将板凳上纸糊的灯烧掉,以示龙升天了,板凳、龙头、龙尾放在龙王庙里供着。
  天子湖畔板凳龙
  刘仁生 口述
  刘仁生,男,1918年7月出生,安吉县良朋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长隆板凳龙”。
  历史起源
  我们长隆村的“板凳龙”龙舞,相传是在清朝年间从浙江台州地区的天台县流传而来。我的太公(曾祖父)那一辈人,是从台州地区迁移下来的。开始定居在毗邻的广德县,后来打听到良朋一带台州人很多,又移居到良朋的长隆村居住生活,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这里土地肥沃、人口稀少,适应开荒种粮,足以温饱度日。
  但是到了冬天农闲季节,这里乡间农村十分缺少娱乐活动。于是他们就想到在祖籍天台老家时,曾经有舞板凳龙的舞龙习俗。因此我太公在有一年冬季农闲日子里,就在家里扎起了一个龙头,然后在村里召集了天台籍的老乡们,各家各户,就地取材,用一块一米多长的木板,上面扎着花灯,再由一根木棍连接起来,成为龙身,最后一节制扎成龙尾。大家手举木棍在村中舞动起来,四乡八邻的村民奔走相告,赶来观看舞龙灯。从此年年的正月新春,村里都要举行舞龙表演,大家兴高采烈,场面十分热闹。
  到民国年间,由于战争不断、兵荒马乱,再加上连年灾荒,十年九不收,百姓生活饥寒交迫,大家哪里还有心情去玩龙灯。所以这一活动一度不知停止了多少年。
  有一年天下大旱,眼看地里庄稼就要颗粒无收。一天夜里,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已经睡下,忽然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响,大家被惊醒后,纷纷跑出家门抬头观看,只见从远处的天子湖中飞起一条巨龙,腾空飞舞,向南面的石佛山上的石佛庙飞去。于是村里人们想起了先辈人曾有“舞龙求雨”的传统习俗。从此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大家又舞起了板凳龙,求龙王菩萨普降甘露,以保人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时在村里挨家挨户舞好后,再舞上石佛山庙中,将龙灯当场烧掉,以示板凳龙“升天”。
  民间传说,只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心理寄托,一种精神上以祈求丰收的向往。然而在旧中国,由于国家落后、政府腐败、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所谓:“龙灯年年舞,生活年年苦。”
  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强大,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富裕。我们的板凳龙舞得更欢了。欢庆胜利,庆祝丰收,逢年过节,重大节日,我们的板凳龙队都要表演。
  特别是正月新年,我们的习俗是初一至初八,是大家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的日子。到了正月初九开始舞龙灯。锣鼓一响,各家各户一户一人,举着自己的木板龙身,来到村中广场上,与龙头连接在一起,尽情地舞动起来。此时只见龙头双目闪光,龙须微微抖动;龙嘴口含宝珠,造型栩栩如生。整个舞龙场面热闹非凡、观看者无不啧啧稀奇、拍手叫好。
  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板凳龙舞又被当作“四旧、迷信”活动,被迫禁止活动十八年之久。一直到1984年,我看到国家形势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生活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不管是城市或者是农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于是我向村党支部提出重新组建板凳龙队,让我们长隆村的板凳龙再次舞动起来的想法和要求。后经村党支部研究同意后,正式成立了“长隆村板凳龙舞龙队”,重新开展舞龙表演活动。
  然后我重新精心地制扎了一个漂亮的龙头。这次在制扎龙头的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原来的龙头是纸糊的,容易破损。特别是如果遇到下雨天,一经雨淋纸就会破掉,所以现在改进用绸布制扎,牢固耐用。过去相信迷信,每年二月二要舞到庙里烧掉。现在舞龙为喜庆欢乐,健身娱乐,所以每次舞好后,龙身由各家各户带回家各自保管,龙头就安放在村里的龙王庙中。等下一年要舞时可重新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材料资源,又节约了制扎的时间和费用。
  如今重新制扎的板凳龙,龙身有二十一节,连龙头共二十二节,全长三十五米,由二十二人挥舞。从1984年至今,在连头带尾30年时间中,我们舞龙队不断发展壮大,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完善。作为一个团队,必须要有一个章程。于是我们制定了《板凳龙协会章程》章程共分五章十八条,将舞龙归属于体育健身类活动。舞龙队从属于镇文体站直接领导的村民群众组织的独立团体。同时将“板凳龙协会”的宗旨定为:“促进村风民风建设,引导村民正确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以及加强民间各团体之间的交流,全面加强村民素质教育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此使活动有章可依,让队员有章可遵。
  从目前情况看,舞龙队共有队员五十一人,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团结,舞出欢乐,舞出喜庆。在协会统筹安排下,每年舞龙的人员排列已进行改革和规范。除舞龙头人之外,其他舞龙身的人前后顺序进行抽签而定。因为舞前舞后有这样一个讲究,越往后的舞动者越费力。有“前面舞一步,后面十几步”的说法。锣鼓一响、一场舞下来,后面的舞龙人是相当吃力的。因此进行抽签定位,公平合理,口服心服。
  近年来,舞龙队还配合县、镇两级政府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表演。多次参加县级艺术踩街表演活动,一致受到好评。在2008年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的团队口号是:“天子湖畔板凳龙,舞出百姓喜乐情;欢天喜地舞下去,世世代代永传承。”
  【整理者:朱龙泉、蔡美玫】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