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31
颗粒名称: 十番锣鼓(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J607;J632;F426
页数: 4
页码: 44-47
摘要: “十番锣鼓”源于长兴北部山区与江苏宜兴交界的白岘乡。是古代傩文化中的民间演奏音乐。传说夏朝大禹治水时,有一随身干将是天上下凡的猪神,后因治水有功,被人尊称为“祠山菩萨”,供奉于白岘村的“祠山庙”里。传说吴岕口村襄阳岭的“禹王庙”内供奉的“禹王菩萨”是祠山菩萨的娘舅,因而每年正月十四,祠山菩萨要到襄阳岭上去朝拜禹王菩萨,以求阴阳平衡,驱邪保平安。
关键词: 禹王庙 非物质文化遗 民间音乐 十番锣鼓 改革开放后

内容

“十番锣鼓”源于长兴北部山区与江苏宜兴交界的白岘乡。是古代傩文化中的民间演奏音乐。传说夏朝大禹治水时,有一随身干将是天上下凡的猪神,后因治水有功,被人尊称为“祠山菩萨”,供奉于白岘村的“祠山庙”里。传说吴岕口村襄阳岭的“禹王庙”内供奉的“禹王菩萨”是祠山菩萨的娘舅,因而每年正月十四,祠山菩萨要到襄阳岭上去朝拜禹王菩萨,以求阴阳平衡,驱邪保平安。
  为此,白岘乡民间每年从正月十一至十四都要进行一次隆重的出庙会活动。在这四天中,前三天,各村人就陆续开始挨村巡游。正月十四是出庙会的正日。参加庙会者均戴造型各异,象征鬼神人兽的傩面具,其中有代表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的“五福菩萨”木刻面具头像,带面具者还得穿上各色袍服,手执三角旗,脚蹬靴子。出庙会的人们,簇拥着由十六名精壮汉子从“祠山庙”里抬出的祠山菩萨,行进在去襄阳岭“禹王庙”的山路上。此时,民间打击乐表演“十番锣鼓”伴随出庙会队伍徐徐而上,成为出庙会的音乐主旋律。表演“十番锣鼓”的人员一般12—14人,多时有20—30人,表演者个个戴面具,穿袍服。表演“十番锣鼓”时主要有大鼓、大锣、大镲;小鼓、小锣、小镲,有时还加入了木鱼、梆子、板鼓、京鼓、长尖等民间打击乐器。“十番锣鼓”表演时,分两组执乐器轮番击奏,共轮番击奏十遍,每番击奏的节拍不同,击奏的乐器搭配不同,表演时火铳鞭炮齐鸣,煞是热闹、威武。“十番锣鼓”表演既可在固定场地进行,也可在游行中进行。“十番锣鼓”曾在“文革”时期禁演,改革开放后,“十番锣鼓”作为地方独特的民间音乐得于重放异彩。2009年,“十番锣鼓”被列为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