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传统音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22
颗粒名称: 贰 传统音乐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14
页码: 34-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包括竹乐器、窑里吹打乐、十番锣鼓。
关键词: 非遗项目 传统音乐 湖州市

内容

竹乐器(省级非遗项目)
  在远古时期,安吉就是江浙一带古人类的主要繁衍地。2000多年前,浙江境内的省会就坐落在安吉,秦始皇时期的鄣郡所在地。据考古发现安吉良朋古墓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编凉席,距今大约有2500年,保存尚可,民间音乐《竹乐》最早发现在解放前,安吉有许多农民在家使用竹子制作的器具,发出各种声音,《竹乐》是一套以民间生活竹子制品为器材的乐器。
  主要由竹管琴、竹蒸笼、竹鼓、摊扁、竹牛玲、赶山筒等近十几种,演奏人员各执一件,以击、打为主的不同演奏手法进行表演,乐器清脆明快,节奏强劲,富有震撼力,是山里人生产、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原生态乐器。
  竹乐宛转绕幽篁
  柯国强 口述
  柯国强,男,1956出生,安吉县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竹乐器”。
  十几年前,我在日常文艺创作表演中,从农家生活用具中获得灵感,开始编曲。刚开始编曲时,只有竹碗、竹鼓等几种乐器,后来我和同事们开始下乡找更多竹乐材料。我们下乡跑了几个地方,选了好多材料。选材方面特别要紧,因为安吉竹子最多,但是要做好一件乐器也得下苦功。原有的基础远远不够了,所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八九种乐器,现在已发展到了二十多种。几乎每一件乐器诞生的灵感,都是来源于当地竹农的生活。安吉竹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浑然天成。竹乐乐器全部采用农家生产、生活用具,它是古代安吉人不断总结生活生产经验后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遗产,要让安吉竹乐插上腾飞的翅膀,既要做好文化艺术的历史挖掘,更要赋予古老的艺术以新的文化内涵。
  竹乐器中,赶山筒作为重击低音乐器,能够发出清脆的声音;牛铃作为色彩乐器,还有大竹鼓、小竹鼓,集中竹器具相互配合,有节奏也有旋律。雷电风雨、蝉唱蛙鸣、小溪流水,在安吉文化馆演奏者的灵巧双手下,这些自然界的天籁之音竟然发自于蚕匾、蒸笼等农家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具,让听者如痴如醉之余也不由惊叹不已,妙思赋于农家物,巧手奏出天籁音。
  因为我对竹子了如指掌,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饭用的是竹筷……农村的生活给我一种不可磨灭的生活感受。我写过很多曲子,题材始终没有离开过竹子这个主题。1990年开始的18年间,以我领衔的县文化馆竹乐团,认准了竹乐发展这条路并艰难地走了下来,从器乐选材到音准的校对,从牛铃、蒸笼的研究到竹管琴的开发……
  我们编曲演奏出了《竹之声》《翠谷传音》《竹韵山风》《安且吉兮》《竹海山风》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此期间,安吉竹乐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不仅器乐在乐器数量、质量上有明显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安吉竹乐以安吉竹乐艺术团为基础,在全县范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如今,安吉县的竹乐团有十几个,如竹博园、职业技术学校、信用联社、文化馆女子竹乐团、残疾人竹乐团、农业银行竹乐团、竹艺商贸城竹乐团、报福洪家村笋芽尔竹乐团等,其中有些是单纯的打击乐团,有些是与民乐结合、有些是与铜管结合的。
  只有普及才有新的提高。安吉竹乐是通过深入挖掘提炼的劳动语言,要保持竹乐的长盛不衰就必须要有广大人民的参与:竹艺商贸城竹乐艺术团鼓声擂得更响,县检察院将安吉竹乐带进国家大剧院……正是安吉竹乐被人们接受并继续发扬的具体表现。
  我虽然已近退休年龄,也正在培养更多的传人,像县文化馆女子竹乐团等,在竹子中找到了音乐乐趣的竹乡人,将通过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示竹乡人勤劳质朴的精神风貌和竹乡安吉的风土人情。
  竹乐演奏成为了安吉对外宣传推广的一张名片,为了更好保护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安吉文化馆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经过严格审定,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安吉竹乐中的竹鼓、竹管琴、竹梆子、蒸笼鼓等多项主要乐器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从此,安吉竹乐这一民间艺术精品将穿上一件法律保护外衣。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将安吉竹乐保护好,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为安吉文化大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整理者:周昀豪、施一南】
  窑里吹打乐(市级非遗项目)
  善琏窑里吹打乐诞生于解放初期,普及于70年代末,并一直传承至今。
  50年代初,江苏籍知名“乐人”(民间艺人)邱聚林,到窑里村河西自然村做上门女婿,带来了其所学的民间“乐人”吹打技艺。到了当地以后,他先后把技艺传授给了程细毛(同村人)、褚文龙(同村人)、谢永年(邻村人)、褚新法(邱的女婿)、褚如法(褚新法之弟)等人。到了90年代中期,其徒弟程细毛,又把吹打技艺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程根泉,褚新法则传授给了其儿子邱国利,谢永年还带了徒弟程新富等人。到现在为止,窑里民间吹打乐艺人,已达15人。
  窑里吹打乐主要乐器是唢呐和6件锣鼓打击乐器,即:锣、大钹、小钹、小锣、板鼓和铜鼓。演奏姿势,可站可坐。一般有6人演奏打击乐器,4人轮换吹奏唢呐。唢呐奏主旋律曲牌,锣鼓则穿插其中,起到烘托气氛之作用。窑里吹打的传统曲目有10余首,常用的主要曲目有“将军令”“水龙吟”“小开门”“喜相逢”等。行内人对有些曲目称“上把工尺”“下把工尺”等。
  吹打乐气势雄壮,风格喜庆。解放前,都用于大户人家喜庆的开场曲,现在则用于农村庙会的序曲。窑里吹打乐,作为民间传承的一种艺术样式,得到了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曾多次组织其参加“南浔区民间文化踩街”“含山蚕花节”“笔祖庙会”等活动的演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也得到了上级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的认可。目前,窑里吹打乐已成为职业性民间乐队,农闲时专事为周边农村、企业的庆典活动服务。在其影响下,现已发展到了桐乡的河山、本地的练市、石淙等地。
  窑里吹打乐
  程细毛 口述
  程细毛,男,1945年出生,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窑里吹打乐”。
  我1968年进入教师队伍,开始任教于当时的含山小学窑里教学点,这就为我发扬和传承窑里吹打提供了良好的时空。我一方面努力教学,给学生创设条件教学生吹打;另一方面我努力收集整理邱叙林先生多年来留下的宝贵资料,为“窑里吹打乐”传承和发扬光大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由于各级领导和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怀,“窑里吹打乐”成功申遗,我有幸成为湖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这是我的荣耀,我倍感自豪,同时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窑里吹打乐”是笔都善琏、蚕花圣地含山农村诞辰吉庆、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和节日庆典等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窑里吹打乐”常年活跃于笔都善琏、蚕花圣地含山及三县(吴兴、桐乡、德清)的农村。我们根据红白喜事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曲调,用唢呐进行独奏或合奏,体现人们在不同环境里的不同心情,营造不同场面的环境氛围。曲牌有“将军令、大开门、上把工尺上、下把工尺上……”且都采用失传已久的、古老的工尺谱记录,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传承和保存下来的。主要选用唢呐鼓板、堂鼓、徽胡、板胡、笛子、梨花、吉子、先锋、月琴、三弦、二胡、大胡、中胡、小钗、双钗、小锣、大锣、琵琶等乐器,可以由主唱吹打各种段子,坐唱班进行伴奏,有徽戏、滩簧等类型的曲目。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吹打是“破四旧”对象之一,当时我和我的先生邱叙林都逃不出“文革”的冲击。“文革”期间,我的师傅邱叙林先生被批斗、戴高帽;而我当时已经在教书,被革委会成员带去训话,并要求与邱叙林先生划清界限,并且要求上缴乐器,烧毁曲谱本。我想,不能就这样让他们毁了师傅和我们好不容易保存的曲谱本。为了保存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让其能传承下去,我不惜冒着被批斗、被开除出教师队伍的风险,偷偷抄写了一份藏起来,而让原本上缴了。这样总算保存了这一古老的艺术。那个时代,你又不能堂而皇之地吹吹打打的,但是这吹打你如果不去经常练的话要生疏的,那怎么办呢?我于是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平时经常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偷偷地拿出来读读曲谱,背背,熟悉一下。但是练习那就更难了,因为要发出声音的,这会被人听见的,有什么好办法既能训练,又不被发现呢?我绞尽脑汁,最后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妙招。把所有的门窗都关紧,一个人默默地躲在被窝里,小声的、轻轻地练习,甚至于后来单用唢呐的木管练习,这样即使很用力地吹也不会发出声音,被别人发现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文革”风声渐渐小了,我又把它们拿出来,考虑到工尺谱已经不适应时代,就把它改编成普通的曲谱,以便让更多的人学习,让这古老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是凭着自己对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孜孜追求,这一文化遗产才得以重见光明,得以传承,这让我倍感欣慰。
  慢慢地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本村以及附近一带的村有几家办“白事”,有几家办喜事,都需要吹打乐队过去吹奏。这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可我们的吹奏技艺是江苏籍知名“乐人”(民间艺人)邱聚林传下来的,便又有了几分不寻常。据传,晚清时期,这些吹打乐艺人被称为“大夫先生”或者“乐人先生”,专为大户人家婚丧喜事演奏。民国年间到解放后的60年代,乡下人家结婚、做寿、办丧事等重大仪式,有了请“乐人”演奏的习俗。“文革”时期,这些民间习俗被禁。80年代,由于农村生产形式变革,民间吹打乐由于繁忙的农业生产而淡出人们的生活。90年代初又悄然兴起,而且传承发展至今不衰。窑里吹打的故事,听起来是多么有趣,又让人回味无穷。
  我现在还保留着两本古老的《工尺谱》,这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两个本子早已没有了封皮,内页也大多被翻烂。我当年曾把《工尺谱》翻译成简谱,至现在,窑里吹打乐共留下来许多首乐曲。曲牌有《将军令》《大开门》《喜相逢》《公尺上》等。演奏所用的乐器有唢呐、锣鼓,附件有鼓架、竹签等。
  我们根据不同的演奏内容,有不同的演奏方式。
  在为民间庙会演奏时,开场曲一般都用“将军令”曲牌。由锣鼓先奏“急急风”,唢呐吹奏仿马叫声插入。锣鼓转入节奏性旋律后,唢呐跟奏其中与锣鼓轮奏,可谓珠联璧合。在为婚礼演奏时,吹打艺人一般在东家厢屋大门的东面角,摆上八仙桌,先敲“头场锣鼓”,再唱几出京剧折子戏。婚礼中的“上头”“讨亲”“拜堂”等几个重要过程,东家都要请吹打艺人来主持,其曲目有“大开门”“喜相逢”“工尺上”等。在“窑里吹打”演奏时,除踩街游行外,一般为坐姿演奏。
  邱聚林先生自然就成了窑里吹打乐的始祖。从他开始,窑里吹打乐传承有序,慢慢进入鼎盛时期。我们的演奏,唢呐最为主要,另外还有二胡、皮鼓等弦乐、打击乐,乐器数量能达到23件之多。外出演出时,一般是八个人,每个人都要掌握好几种乐器。那时,周边但凡婚丧嫁娶,都要邀请窑里吹打吹奏一番。
  现在,在笔都善琏、蚕花圣地含山的各种庆典仪式及镇文化站的各种活动、三县(吴兴、桐乡、德清)农村红白喜事等场合,窑里吹打乐都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以唱戏、打鼓、吹牌子的方式为农家助兴,营造热闹的场面。这一方面解决了传承文化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使得这一民间艺术得以继续传承提供了空间。由我作为这一组织带头人的窑里吹打乐,在笔都善琏、蚕花圣地含山及周边地区颇有名望,为丰富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篇章,并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重大节庆活动,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评价。
  但目前,“窑里吹打”艺人有15人,其中30岁—40岁的有2人,40岁—50岁有2人,50岁以上的有11人。队伍的结构,已明显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亟须补充新人。以前,“窑里吹打”完全能以平时的“有偿服务”,来养活自己和培养新人。但是,近几年周边乡镇出现了许多“现代派”民间乐队。他们以表演现代音乐、流行歌曲,来“挤压”传统吹打音乐。加上农村年轻观众倾向于“现代派”,致使“窑里吹打”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样式,正逐步地被“现代艺术”所吞没,亟须保护。
  窑里吹打乐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很希望这种传统音乐能传下去。一直来我积极组织村里人学习吹打,免费传授技艺,现担任“窑里吹打”的艺术指导。但我现在年纪大了,也退休了,我把她传给了我的大儿子程根泉,让他继续担当起传承的重任。我想,在有生之年决不能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关怀和期望,我要尽自己所能,让“窑里吹打乐”越办越好,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使这株喇叭花越开越鲜艳,越吹越响亮,吹出和谐新天地。
  【整理者:刘英】
  十番锣鼓(市级非遗项目)
  “十番锣鼓”源于长兴北部山区与江苏宜兴交界的白岘乡。是古代傩文化中的民间演奏音乐。传说夏朝大禹治水时,有一随身干将是天上下凡的猪神,后因治水有功,被人尊称为“祠山菩萨”,供奉于白岘村的“祠山庙”里。传说吴岕口村襄阳岭的“禹王庙”内供奉的“禹王菩萨”是祠山菩萨的娘舅,因而每年正月十四,祠山菩萨要到襄阳岭上去朝拜禹王菩萨,以求阴阳平衡,驱邪保平安。
  为此,白岘乡民间每年从正月十一至十四都要进行一次隆重的出庙会活动。在这四天中,前三天,各村人就陆续开始挨村巡游。正月十四是出庙会的正日。参加庙会者均戴造型各异,象征鬼神人兽的傩面具,其中有代表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的“五福菩萨”木刻面具头像,带面具者还得穿上各色袍服,手执三角旗,脚蹬靴子。出庙会的人们,簇拥着由十六名精壮汉子从“祠山庙”里抬出的祠山菩萨,行进在去襄阳岭“禹王庙”的山路上。此时,民间打击乐表演“十番锣鼓”伴随出庙会队伍徐徐而上,成为出庙会的音乐主旋律。表演“十番锣鼓”的人员一般12—14人,多时有20—30人,表演者个个戴面具,穿袍服。表演“十番锣鼓”时主要有大鼓、大锣、大镲;小鼓、小锣、小镲,有时还加入了木鱼、梆子、板鼓、京鼓、长尖等民间打击乐器。“十番锣鼓”表演时,分两组执乐器轮番击奏,共轮番击奏十遍,每番击奏的节拍不同,击奏的乐器搭配不同,表演时火铳鞭炮齐鸣,煞是热闹、威武。“十番锣鼓”表演既可在固定场地进行,也可在游行中进行。“十番锣鼓”曾在“文革”时期禁演,改革开放后,“十番锣鼓”作为地方独特的民间音乐得于重放异彩。2009年,“十番锣鼓”被列为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间老艺人的心愿
  俞炳如 口述
  俞炳如,男,1928年10月出生,长兴县白岘乡罗岕村东畲自然村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十番锣鼓”。
  我们白岘乡与宜兴、广德交界,是个山乡。我自幼年开始就听大人说,自唐代武则天登基那年起,白岘的山岕里就流传出庙会,唱庙戏,敲“十番锣鼓”的习俗表演。16岁时,我就跟着父亲俞玉琪学打“十番锣鼓”,那时表演“十番锣鼓”的都是上了年龄的人,我因为父亲是表演“十番锣鼓”的师父,所以我16岁就优先学习表演“十番锣鼓”。有父亲的精心点拨,让我背曲谱,教我敲击锣鼓的指法,再加我也学得特别认真,所以入门也快。我第一次参加出庙会,表演“十番锣鼓”是17岁那年的正月十四。那天共有十二人,个个都戴上面具。十二个演员中十一个都是上年纪的老师傅,唯独我年纪最轻,长辈们看我有的是力气,所以让我敲大鼓。我们这里出庙会要花三天时间,罗岕村出庙会的人要在村的土地庙门口集合,在庙门口起个大灶台,供出庙会的人及帮忙的人用餐。出庙会所开支的钱由全村摊派,摊派标准一是按照全村的灶头数,二是按全村的男丁数,三是按全村的骡马数,唯独女子不摊钱。正月十四那天土地庙门口最热闹,罗岕村全村上千人集中在土地庙门口,在那里摆了许多桌子板凳供大家一起吃中饭,中饭过后,出会的队伍就要出发,出庙会的队伍要在全村先游一遍,迎接祠山菩萨。然后,上茗岭去襄阳岭禹王庙朝拜禹王,来去要几十里的山路。路上我们边走边表演“十番锣鼓”,这时火铳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那天要一直闹到下午才收场。从那年开始,我年年都参加出庙会时的“十番锣鼓”表演。解放后,“十番锣鼓”表演除出庙会外,还参加节庆、慰问军烈属等活动。可到“文革”时期,“十番锣鼓”被当作封建迷信被禁止演出。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我心情十分激动,我想:香港被割租给外国人是前辈人做的事情,现在我们后辈人都能要了回来,那我们这个“十番锣鼓”停了这么多年,也可以恢复呀!那一年,我发动了俞忘大、俞金宝、方道根等十多个上了年纪的人,下决心要把“十番锣鼓”搞起来。我和俞炳全等三人自掏腰包到苏州去买锣鼓,共花了四千多块钱,后来村书记俞重庆知道了,也十分支持,把我们买锣鼓的四千多块钱由村里报销了。这么一来,我们有了村里的支持,劲头更大了。那时候正好县里要搞香港回归文艺大联欢,乡里要让“十番锣鼓”出席县里的活动,并配套做了服装。那时,我们天天晚上练习,把“十番锣鼓”练得和以前一样的熟练。7月1日,县城里每个乡镇都有参加表演的项目,“十番锣鼓”显得特别热闹,而且被评为金奖。2008年,还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广场文艺演出,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我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两个女儿嫁在本乡的访贤村,于是我提议两个女儿带头办个女子的“十番锣鼓”队,我自告奋勇当教练,后来访贤的女子“十番锣鼓”队成了长兴县里的一支小有名气的民间文艺队伍,经常外出参加表演。我大儿子俞朝忠,我想叫他学习“十番锣鼓”,开头他没有积极性,好在我大儿媳李莲芬,她提出为把“十番锣鼓”传下去,每个当儿子都要学的想法。她让我的大儿子学“十番锣鼓”还蛮有理的,一要把白岘乡的优秀民俗传下去,二来让他在活动中也好照顾年老的父亲,大儿子被大媳妇这么一说,积极参加了。我80岁那年,儿女给我祝寿,都是家里的小辈并起来,为我专场表演了“十番锣鼓”,那天我太开心了,我觉得“十番锣鼓”真得后继有人了。现在我已把白岘乡的“十番锣鼓”总教练的头衔交接给了我的大儿子俞朝忠,这些的儿女小辈们都能听他指挥,认真训练“十番锣鼓”。他们告诉我,准备在我90岁生日时,再给我好好表演一场由他们排练的“十番锣鼓”。所以我现在得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和保养好,到那时我不但要看到小辈们为我表演“十番锣鼓”,我也要亲自敲一次大鼓呢!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