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西施传说(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20
颗粒名称: 范蠡西施传说(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G633;I207;TU
页数: 5
页码: 29-33
摘要: 范蠡西施传说,是苏、浙一带流行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作为其重要的流传地之一,在德清县境内主要集中在蠡山村一带。蠡山村因蠡山而命名,蠡山有八景。据当地村民的口述,范蠡西施传说在德清至少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早在明末蔡方壶《始游蠡山记》中就已经提及蠡山的来历及范蠡被奉为土神的民风。清代徐倬 (1624—1713,德清新塘人)亦说,范蠡,“泛五湖时取道与此”,“俗传已久”,“村人已祀蠡于山”,“此山已为蠡所有矣”。
关键词: 故事内容 推动社会进步 大爱精神 人生价值观 光绪十九年

内容

范蠡西施传说,是苏、浙一带流行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作为其重要的流传地之一,在德清县境内主要集中在蠡山村一带。蠡山村因蠡山而命名,蠡山有八景。据当地村民的口述,范蠡西施传说在德清至少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早在明末蔡方壶《始游蠡山记》中就已经提及蠡山的来历及范蠡被奉为土神的民风。清代徐倬 (1624—1713,德清新塘人)亦说,范蠡,“泛五湖时取道与此”,“俗传已久”,“村人已祀蠡于山”,“此山已为蠡所有矣”。而范蠡庙亦由来已久,匾额“庙貌扁舟”为清光绪十九年俞樾题,蠡山戏台则始建于清代初年,清光绪年间重修。范蠡西施依附于地名传说故事内容生动而丰富,地方特色浓厚,充分体现当地的生产生活习俗。范蠡西施传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民间文学的传奇性、生动性、变异性,具有文学研究价值。西施传说褒扬真善美,崇尚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范蠡传说发扬扶弱济贫、传颂乐善好施的大爱精神,积极弘扬创造与布施的财富观等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对推动社会进步,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范蠡祠自恢复以来,香火不断,庙会规模庞大,当地村民视祠内“陶朱古井”为财富象征,五湖四海的游客、商人均慕名前来。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