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的故事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15
颗粒名称: 街头巷尾的故事王
分类号: G613;I207;G612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王冰,男,1939年2月出生,长兴县雉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代表项目为“熊知县的故事”。
关键词: 熊明遇 非物质文化遗 民间故事 老百姓 民间文化

内容

王冰 口述
  王冰,男,1939年2月出生,长兴县雉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代表项目为“熊知县的故事”。
  我出生在长兴城北涧塘的沙塘斗自然村,是地道的长兴本地人。在充满长兴民间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我自幼就听到了乡音浓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长兴城北白溪村有一座朱家祠堂,是北宋理学家朱熹家族后裔的宗祠。我是跟着几位比我年长的伙伴去那里玩,正好这朱氏祠堂里有位朱氏老人在讲的熊明遇故事,我便和伙伴们坐在边上听讲。这朱氏老人说的是熊知县来长兴上任时去拜访“丁先叉袋”的故事。这“丁先叉袋”真名叫丁元荐,是本地大才子,此人还与当时朝中官员臧应奎有亲,他仗着这点势力,要羞辱一下新上任的熊知县。他算计在熊知县前来拜访的路上洒了粪便,结果让熊知县前来跪拜行礼时跪入粪中。为此熊知县记恨在心,他在任期间四周察看长兴风水,在县城东北的河边修建金莲宝塔与金莲桥,用以镇长兴旧俗,破长兴风水。这就是有关熊知县的民间故事中的《金莲桥与金莲塔》。尽管那时我还幼小,但这样通俗易懂,充满本地乡音的民间故事却在我幼小心灵中有了印迹。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任县文化馆美术干部,那时文化干部也要经常下乡,配合中心任务,写横幅标语,编黑板报,搞宣传,业余时间较多。我觉得年幼时听老人讲的长兴民间故事挺有意思,现在既然是做群众文化工作的干部,趁着有点空余时间,到老百姓中去搜集点民间故事也是一件实事。于是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走访农家,和农村老人扯家常,引导他们讲民间故事给我听。有一次,我下乡到城东洪桥的南阳村,一位姓沈的老者,他一下子就给我讲了《小梅口筑埂封龙口》《猪婆坟石栏灭书声》等三则熊知县的故事,而且他讲得有声有色,我听得津津有味,深受启发,觉得老百姓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我得脚勤嘴勤,实实在在到群众中去发掘长兴的民间故事。自那时起,我把搜集长兴民间故事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每次下乡我都要设法去农户家走访。那时下乡还经常住宿在百姓家中,晚间,我就到村头乘凉的地方,挤在人堆中。老百姓最纯朴,他们看我是县里派下来的干部,对我特别客气,会主动给我让座位,此时我就会撩动他们的嘴,先给他们讲我所知道的长兴民间故事,他们听我讲后,也就你讲一个,我讲一个地热闹开了。我通过与老百姓交流讲民间故事的形式,既丰富了自己对长兴民间故事的收集,又传播长兴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文革”期间,形势所迫,我停止了对长兴民间关于熊知县故事的搜集。直到改革开放后,政府把搜集民间故事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事业,这为我继续搜集和研究长兴的民间故事树立了信心。我通过日常的积累,掌握了许多长兴民间故事,其中关于“熊知县破风水”的系列故事就有100多个。
  因为我从事美术工作和地方文化研究,经常有机会去幼儿园、中小学、老年大学、党校、宗教寺院讲授美术和地方文化。每到这种场合,我就会把“熊知县破风水”为内容的熊明遇系列故事作为讲授内容之一。“熊知县的故事”来源于明代万历年间,长兴知县熊明遇积极治理当地“河渠淤积”,兴利除弊,为民办事。可是,一个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知县,到了百姓口中却成了反面角色,这种现象更让我对“熊明遇的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从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角度,去认识“熊明遇故事”的产生,研究其产生的轨迹,让我感到民间文化的深厚,而且这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大学问。我虽然从“熊明遇故事”的搜集整理中有了一定的启示,但要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好,还任重而道远。现在我已有77岁高龄,但我还有志为这项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点绵薄之力。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