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土保持与淤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65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土保持与淤积
分类号: TV632.55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建库前,水库流域内已实行封山育林制度,达到“小雨林中干,中雨树冠挡,暴雨慢下山”的良性生态环境,山林稠密,水土保持较好。建库初期,七日降水350毫米时,山水仍尚清沏不浑。
关键词: 德清县 水土保持 淤积

内容

建库前,水库流域内已实行封山育林制度,达到“小雨林中干,中雨树冠挡,暴雨慢下山”的良性生态环境,山林稠密,水土保持较好。建库初期,七日降水350毫米时,山水仍尚清沏不浑。
  1958年,伐木烧炭办钢铁;60年代初,山区出现毁林种粮情况,封山育林制度逐渐遭到破坏。1963年,贯彻国务院颁发的《森木保护条例》,山区社队纷纷制订乡规民约,继续开展封山育林。1966年开始,封山地区逐步开放利用,继后十余年内,砍柴伐木过甚,开垦种植增多,封山育林和砍伐制度已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近山光,远山荒”的严重局面,水土大量流失。据1972年11月对筏头、后坞、对河口3个公社19个大队实地调查的不完全统计,毁林种植面达 2900余亩,以致一次降水60至70毫米后,水库水体即呈黄色。1983年,山林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了山权、林权,並实行了经济奖励政策,从而封山育林又全面开展,促进了山林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水土保持。
  水库设计年淤积量为5270立方米,淤积年限330年。水库未设淤积测验设施。建库以来,未进行清淤处理。1970年后,每逢枯水季节,近库区农民在水库上游六洞桥处自发挖砂销售。1981年“三查三定”时估计总淤积量为34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对河口水库志》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对河口水库志》是一部记述对河口水库建设和管理的工程专志。时限上起建库之发端,下迄1988年。这本志书搜集了水库建设和管理的宝贵资料,记载了党和人民的丰功伟绩,它可供治水理政者借鉴。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