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程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63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工程管理
分类号: TV698.2
页数: 21
页码: 75-95
摘要: 水库工程观测项目有:坝体浸润线、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流量等。自1964年3月至今,观测资料连续、完整。主、副坝竣工后,于1963年11月始埋测压管。翌年2月,完成主坝9孔;次月,完成副坝4孔,均为钢管。13孔测压管总长315.77米,由省水电设计院地质钻探队施工完成。经观测,主坝坝体测压管布局不够完善,仅埋设0+100和0+215两断面,观测成果未能正确反映坝体内渗透状况。经报请省水电局同意后,于1974年10月至1975年6月增设了主坝0+157.5断面4孔和原0+100、0+215断面上补设4孔钢管测压管,由省水电设计院地质钻探队施工完成。每季度校正测绳长度1次,每年校正管顶高程1次。后改用经工型西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经纬仪。
关键词: 德清县 工程 管理

内容

第一节工程观测
  水库工程观测项目有:坝体浸润线、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流量等。自1964年3月至今,观测资料连续、完整。
  一、坝体浸润线观测(一)测压管埋设坝体施工时,未预埋测压管。主、副坝竣工后,于1963年11月始埋测压管。翌年2月,完成主坝9孔;次月,完成副坝4孔,均为钢管。13孔测压管总长315.77米,由省水电设计院地质钻探队施工完成。
  经观测,主坝坝体测压管布局不够完善,仅埋设0+100和0+215两断面,观测成果未能正确反映坝体内渗透状况。
  经报请省水电局同意后,于1974年10月至1975年6月增设了主坝0+157.5断面4孔和原0+100、0+215断面上补设4孔钢管测压管,由省水电设计院地质钻探队施工完成。
  1975年在上海市水文地质大队的协助下,仿制加拿大单管式孔隙水压仪塑料测压管应用于坝体浸润线观测,在主坝埋设3孔11个测头。
  1988年10月,中国水电科学院岩土研究所在主坝心墙部位埋设6孔单管式孔隙渗压计,以作对比试验,总孔涤193.5米,12月10日,由县水利农机局钻探队埋设完成。此设备在坝体中应用,在我国尚属首次。
  主坝1、2、9号为岩基绕坝渗水压力测压管,其余均为浸润线测压管;副坝4孔都为岩基绕坝渗水压力测压管。
  (二)测压管水位观测测压管水位采用电测水位器观测。1964年3月始测,5天
  1次;1966年4月改为7天观测1次;1979年起,遇高水位时适当增加测次。每季度校正测绳长度1次,每年校正管顶高程1次。1975年增设塑料测压管后,测头由原来的金属短棒改为铅锤。
  根据1979年和1987年两次土坝工程观测资料整编分析,测压管位势值及特定库水位值均有一定规律。
  二、坝体变形观测永久性水平位移观测标点兼作垂直位移标点,埋设于主坝,共13个,分布在0+020、0+085、0+140、0+200、0+2605个断面上。工作基点(即视准点)6个。均于1964年初安装完毕。
  (一)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采用偏角法观测,始于1964年3月26日,1967年起改用视准线法。每年观测1至2次。
  1984年3月考证时,采用东德产经纬仪测量。由于仪器精度差(1度仅56分),故1959年至1970年停测。后改用经工型西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经纬仪。1971年4月,改用北京产DJ6—1型光学经纬仪。1978年10月至现在采用苏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J2型光学经纬仪。自1964年3月至1988年12月21日止,累计观测9054天,其中4号测点向下游位移最大,为
  200.4毫米。
  (二)垂直位移观测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同标点。1964年3月起每月观测1次,1965年改为两个月1次,1966年以后定为三个月1次。
  头两年,因测站未定,观测视距不限制(大到50至100米)且只测单程,因而误差较大。1966年5月以后采用等视距、固定测站、双程测回法观测。
  垂直位移观测仪器始用上海光学仪器厂生产的CSZ—1型水准仪。1979年11月至现在采用南京1002厂生产的S3Z工程水准仪。累计观测9038天,其中4号测点沉降量最大,为
  412毫米。
  三、坝体渗流量观测(一)主坝量水堰
  1973年,在主坝下游原老河道处建钢板三角量水堰。3个堰口,1、2号堰口为45度角,角口配有水位测针和自记水位计;3号堰口为90度角。年底建成,翌年
  1月起每日上午7至
  9时观测。
  (二)副坝量水堰主坝量水堰副坝量水堰位于副坝下游坝脚右端,1968年建成。亦为
  3个堰口钢板三角堰,分别为30度、45度和90度角,各角口均配有水位测针和自记水位计。同年10月起每日上午7至9时观测。
  四、水准点建库初期引测高程均接苕—8—6国家水准点。苕—8—6水准点位于对河口余英庙前左侧石阶上,高程36.375米。
  1960年,由该点接设水准点BM于水库大会堂对面西山脚岩石上,高程26.294米。水库其它水准点均由BM引接。1967年,因建对河口道班,苕—8—6水准点与余英庙同毁。
  第二节坝体管理
  一、坝面修理水库转入管理以后,即行坝面修理工作。平整坝坡;主、副坝坝面和坝头增设排水沟;下游坝坡补植草皮;改副坝堆石防浪墙为浆砌块石防浪墙等。截至1970年,共完成土方
  2.2万立方米、石方0.65万立方米。
  二、块石护坡翻修主坝上游原干砌块石护坡虽为花岗岩石,但风化破碎。
  在高程46米以上因未严格掌握施工质量,山砂垫层过薄,雨后冲刷严重,故块石有架空塌陷现象。坝的右端约长100米的护坡因受1960年8月大爆破块石抛落破坏,虽经抢修,但施工质量较差,块石小,且未设置垫层。高程35米以下坝坡未设块石铺护。
  副坝上游原干砌块石护坡均系变质严重的风化石,块石小,厚度薄,未设置垫层,且护坡不从坝脚砌起,也不做方脚固底。经多年风浪淘刷和日晒冰冻,部分块石已成碎屑,塌陷、隆起、搁空现象严重。
  1968年,经县革委会同意,对主、副坝干砌块石护坡进行翻修,将原护坡块石破碎后作为填层,新砌花岗岩块石,厚0.5米,在高程35至46米的水位多变区除预留排水孔外,均用水泥砂浆灌注块石缝隙。
  主坝护坡翻修自1970年1月开始,至翌年底,翻修了高程38至55米之间护坡块石。1978年,库水位降至建库后最低水位31.93米,故对高程34至38米之间护坡块石进行了突击翻修。两次翻修工程量共计0.63万立方米。並在坝脚至36米高程投抛块石0.3万余立方米。
  副坝护坡翻修自1969年3月开始,1971年底完成,共翻修护坡坡石0.34万立方米。並增设坝脚方脚固底。
  三、主坝裂缝处理
  (一)裂缝处理
  1964年,在坝顶桩号0+260处发现防浪墙有裂缝,当时认为是坝体沉陷对建筑材料的刚性和塑性影响不一所致而未作处理。1973年“五查四定”时,提出应作探槽观察的意见。1974年2月,在坝顶0+260至0+280段开挖探槽,发现坝体0+265、0+270、0+272处有纵向裂缝1条、横向裂缝
  4条,长5至6米,缝宽3至5毫米,最大深度2.5米,裂缝未贯通。经超挖裂缝深0.5米以后,于同年六七月间回填。后未再次发现裂缝。
  (二)岩石裂隙水处理坝顶左坝头常年有岩石裂隙水渗出。1985年5月,结合排水系统整理,挖至岩石,发现岩脉断层,长5米,平均宽0.75米,深0.71米,与坝轴线成85°交角。7月3日,经省、市、县有关人员会诊后认为:该处在高程55至57米处,高于洪水位线,且缝不与上游水库沟通,故对坝体安全危害不大,可作回填处理。8月中旬,用混凝土回填,计5.66立方米,其上用1.2立方米毛石混凝土复盖,並铺设直径30厘米水泥涵管22米,把坝头渗水直接引至下游坡排水沟内。
  四、白蚁危害及防治
  1965年春,在主坝施工木桩上发现白蚁,品种不清,未予重视。1974年秋,副坝左岸山坡发现黑翅土白蚁;主、副坝均有蚁害迹象,尤于副坝为多。经调查,水库坝体白蚁种类有两科四属四种。
  水库坝体白蚁种类表在县白蚁防治研究所所长沈勋城等同志指导协助下,于1974年秋起开始对坝体白蚁采用查、防、毒、灌、挖等防治措施。
  1975年春,在副坝右坝头开挖1.5×0.5×60米的封锁沟,用1∶200的4301和氯丹混合水剂拌黄泥封填夯实处理。
  1975年起,每年在主、副坝下游坝顶坡上每隔5至10米挖呈梅花桩式交错排列的诱杀坑诱杀白蚁。1984年后改埋灭蚁灵毒饵包。经实践,以埋设毒饵包效果较好。
  自1975年7月至1981年3月,对主、副坝5次开挖检查,先后在主坝0+194和副坝0+051、0+065挖到白蚁主巢3处,菌圃及卫星巢33只,蚁道34条。
  主坝蚁巢副坝蚁巢
  1979年春,对副坝9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毒土灌浆。年底,经对灌浆坝坡解剖观察,泥浆干缩与巢壁脱壳。1982年春,复灌毒土泥浆。第一次灌浆时有11孔12处浆液从坝体中冒出,第二次灌浆时坝坡无漏浆现象出现。
  1984年,利用暗裂探测仪探测坝体内蚁巢位置,正确测到主坝壤土中蚁巢1只,深1.5米,巢腔直径110厘米。
  至1985年秋止,共查到主、副坝蚁害共207处:其中主坝蚁害81处,计1329平方米,蚁害率为3.8%;副坝蚁害126处,计2168平方米,蚁害率为13.8%。
  目前,坝体土白蚁活动已基本控制。
  五、坝体安全管理因坝址接近村庄,且坝头无阻拦设施,故坝坡放牧屡见。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不断增多,车辆在坝顶行驶时有出现。1984年10月6日,县人民政府发出《严禁车辆在水库坝顶通行》的通知。1987年夏,主坝右端围墙建成,杜绝了人、畜、车辆进入坝体。
  第三节坝体质量检查
  一、渗漏鉴定
  1967年7月,主坝右岸下游坡坝脚(原老河道址)高程20.7米处有渗水现象。1973年3月,初测渗漏水量为每秒3公升。6月6日至7日,就主坝渗水现象邀请了南京水科所、省水电局、县水电局等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经观察及对照历年主坝观测资料分析,初步鉴定结论为:部分是坝体渗水,部分为山体渗水,测压管水流坡降为4/1000,情况正常,渗流量与砂砾石层的水流坡降也是正常的;绕坝渗漏左边大、右边小,与地质资料一致;水流变化值与径流也属正常。故现体稳定,对加高大坝无影响。
  二、主坝安全鉴定
  1965年夏,发现主坝背水坡高程52米一线长有蓆草,次年曾作“丫”形导水沟处理,但仍有蓆草生长。经沿蓆草带挖掘观察,见表面坝土松散,渗水严重。1978年4月28日,就水库加固、续建一事邀请了省水利局、省水科所、省水电设计院、省水电工程局、地区林水局、县水电局、县财税局等有关单位27人在水库召开安全鉴定座谈会。会议认为:主坝心墙高程52至58米土料太杂,碾压差,在坝加高时须翻挖,要特别重视高程47至52米的坝体质量处理。据此,为进一步探明高程52至58米的坝体填筑质量,1979年6月,在0+089、0+155、0+192三断面心墙部位各开挖2×2米的探坑2个,坑深8米。经观察和土工试验,坝土填筑质量与座谈会纪要相符。1980年4月回填处理,回填土取于龙头堰料场,干么重为1.5吨/立方米以上,渗透系数为2×10-5以上。
  三、坝体土料试验利用1975年主坝增设测压管钻探的机会,在0+100、0+157.5和0+215三断面取不同部位坝体土料送省水科所进行土料试验,取得了主坝投入运行后的坝体各高程填筑质量资料。
  第四节水土保持与淤积建库前,水库流域内已实行封山育林制度,达到“小雨林中干,中雨树冠挡,暴雨慢下山”的良性生态环境,山林稠密,水土保持较好。建库初期,七日降水350毫米时,山水仍尚清沏不浑。
  1958年,伐木烧炭办钢铁;60年代初,山区出现毁林种粮情况,封山育林制度逐渐遭到破坏。1963年,贯彻国务院颁发的《森木保护条例》,山区社队纷纷制订乡规民约,继续开展封山育林。1966年开始,封山地区逐步开放利用,继后十余年内,砍柴伐木过甚,开垦种植增多,封山育林和砍伐制度已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近山光,远山荒”的严重局面,水土大量流失。据1972年11月对筏头、后坞、对河口3个公社19个大队实地调查的不完全统计,毁林种植面达2900余亩,以致一次降水60至70毫米后,水库水体即呈黄色。1983年,山林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了山权、林权,並实行了经济奖励政策,从而封山育林又全面开展,促进了山林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水土保持。
  水库设计年淤积量为5270立方米,淤积年限330年。水库未设淤积测验设施。建库以来,未进行清淤处理。1970年后,每逢枯水季节,近库区农民在水库上游六洞桥处自发挖砂销售。1981年“三查三定”时估计总淤积量为34万立方米。
  第五节泄水系统运行和管理
  一、泄洪洞泄洪洞闸门安装后,作工作闸门使用,除泄洪启闭外,每年汛前启闭试泄一次。
  闸门每3除锈上漆一次。1965冬修时,更换左侧启闭机变速箱内高速轴1支。
  隧洞和启闭设备有专人周年管理。
  1975年,发现泄洪洞洞身竖井前环向裂缝3条,纵向裂缝1条,最长裂缝长16米,宽1至3毫米。至今未作处理。
  二、泄洪闸门异常现象纪实泄洪洞在泄洪运行时,闸门出现两次异常现象:
  一次是共震现象:1971年6月11日,泄洪洞开闸泄洪。是月23日18时05分(库水位48.65米),当闸门开度在0.18米时,出现闸门共震声,启闭室门窗都震动,当即将闸门降至0.1米,但因仍有轻微震动而关闸。19时10分,重新开闸至0.15米,共震声仍很大,且有轰轰节奏。21时25分,听到两次较响的异常声音而关闸,並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24日
  11时,省水电设计院和县防汛指挥部有关人员到现场开闸试验:当闸门升至0.18米时,有共震;升至0.23米时,共震消失;升至0.38米时,运行正常。
  一次是闸门撞击现象:1975年8月13日,开闸泄水(库水位47.29米)。当日5时20分,当闸门开度在1米时,出现闸门撞击声。据14日16时至15日2时15分(库水位为47.25米,闸门开度均为1.3米)值班记录统计,10小时15分钟内共出现闸门撞击声357次,以单次撞击居多,亦有连续2至4次的撞击出现。撞击声响而沉闷。至15日10时45分,库水位46.7米闸门开度1.5米时,才运行正常,无闸门撞击现象出现。
  三、泄洪渠泄洪渠道系遗留工程,至今尚未开挖处理。
  在泄洪洞和溢洪道施工时有1.86万立方米石渣堆放于渠口。泄洪时,石渣、复盖物及风化石随之下流,淤积于电站尾水渠中。1972年7月,在泄洪渠0+899.19至0+924.19段(胡风岭脚处)建造拦砂坝,同年11月完工。坝顶长38米,宽3米。完成干砌块石及堆石400立方米,坝体填筑砂砾料3015立方米。设计过坝流量为46立方米/秒。1973年后,经3次整修,过坝流量可达98立方米/秒。
  1980年4月至1981年11月,在泄洪渠右岸0+546.1至0+864.35段作块石护岸,完成干砌及浆砌块石802.3立方米。
  第六节引水系统运行和管理
  一、输水洞输水洞进口闸门设计为电站检修闸门。1965年前,作工作闸门使用。1965年起,为电站检修闸门。
  闸门和拦污栅每3年除锈上漆1次,5年大修1次。1972年冬修时,更换钢丝索。
  1966年2月,输水隧洞充水时,因该洞无旁通阀门,电站又无调压井,当闸门动水开启达30厘米时,上游洞口冲起高达3米左右的水柱。经关闸检查,发现拦污栅被抛出,但钢丝索未断。此后,规定动水开启闸门时,只能开启很小部分,待洞内充满水后再行开启。
  同年5月7日,在输水洞启闭机养护时,工人用铁件支撑闸门大齿轮作煞车,当利用离合器单独转动拦污栅大齿轮时,误将离合器置于闸门大齿轮上,致使闸门大齿轮被打掉
  8牙。后由生产厂家重新加工制作。
  1986年2月2日,启吊检修拦污栅。当拦污栅吊离洞口2米左右时,两根钢丝绳(ø36×19+1)一齐拉断,拦污栅落回洞口。事故发生后,邀请上海市港务局打捞队协助打捞。经现场检查,钢丝绳断裂原因是启吊时钢丝绳夹头嵌入曲线段闸门轨道排水孔内所致。事故后,拦污栅无损伤。
  二、导流洞封堵导流洞呈2.5×2.5米正方形,居于输水隧洞下方,为引水道进水底孔,与输水隧洞成双扉顺连,孔底高程24.9米。
  1960年春完成施工导流后,用木叠梁夹黄泥草包封堵。同年
  8月15日,因主坝右坝头东大山大爆破,致使主坝上游坡出现大面积滑坡,因而开启输水洞木闸门放水。同年冬,改木叠梁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叠梁二道,其间用黄泥填堵。1963年
  9月23日,因受12号台风影响而开闸泄水时,产生了水流负压,导致叠梁断裂,泄水失控。待水库放空后,于同年12月下旬,导流洞用35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封堵。
  第七节灌区管理
  一、灌区组织灌区建成前,武康、三桥一带有个“六坝委员会”群众管水组织,以协调武康和三桥部分农田的自流灌溉用水。
  灌区建成后,单独建制,由灌区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並经县批准组成灌区委员会,隶属县人委领导。人选由县人委、水利局、水库管理单位及受益公社分管农业的领导参加。灌区设管理站,处理日常工作,受水库和灌区委员会双重领导。
  (一)灌区委员会
  1964年4月13日,组建第一届灌区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林先(水库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委员赵佐丰(县水利局局长)、史尔(千秋公社社长),委员14人。1982年组建第
  二届灌区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帮文(县农办主任),副主任委员赵佐丰(县水电局局长)、李道新(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委员9人。1987年7月8日,调整了灌区委员会,由吴兴川(县水利农机局副局长)任主任委员,俞月淼(武康镇副镇长)、何根富(水库管理局局长)任副主任委员,委员
  3人。
  (二)灌区管理站
  1963年春,设灌区管理站,受水库领导。1966年12月26日,灌区扩建工程开始,管理站划归渠道工程指挥部。1971年,灌区渠道扩建工程建成。1972年4月,经县革委会研究决定,建立德清县对河口灌区管理站、事业单位,受县农林水利局领导。1973年3月,县革委会下文将灌区管理站划归水库革委会统一管理,属水库革委会管辖。站址设在武康镇广寒北路2号园内。在七都、八都、水桥、下柏、东风、新亭坞等设置管理点。
  二、渠道管理
  1973年3月水库接管灌区后,干渠维修和管理人员工资均由水库负责。干旱年分,需装临时机埠翻水,费用亦由水库支付,而水费收取甚微,远不足维修支用,形成“农民种田,水库赔钱,农业年年增产,水库年年亏本”的局面。据统计,1978年至1983年,水库灌区共亏3.6万元。由于渠道工程原未全部配套,加之资金短缺,岁修脱节、干渠逐年淤积,支渠不畅通。1977年开挖湘溪港时南干一渠上柏茧站前、汉桥、松毛滩三处倒虹吸被毁。1985年,武(康)德(清)公路拓宽,占用了南干二渠跨塘至新农机埠段渠道
  2.38公里,迫使跨塘、新琪、金鹅、沿河四个大队926亩农田退出灌区,造成灌区面积逐年缩小。1988年,受益面积减少到7个乡(镇)46个村,水费收取面积为26291亩(其中提水灌溉0.14万亩,分乡(镇)为:武康镇11960亩(其中提水灌溉101亩),受益有:宋村、丰桥、城山、迥北、狮山、木桥、宋石、迥南、云岫、联合、花石开、新建、千秋、星火等村及蔬菜场。
  上柏镇8168亩(其中提水灌溉842亩),受益有:联丰、龙凤、城山、下柏、农林、白燕、疗养院、山民、河埠岭、凤燕、西坞、淡坞、报阳、长春、鸿渐、太平、新胜等村及冷水坞(属余杭县)。
  三桥镇4068亩(其中提水灌溉476亩),受益有:星华、五四、光华、金星、光明等村。
  秋山乡1647亩(其中提水灌溉28亩),受益有:五龙、新农、兴山等村。
  龙山乡76亩,受益有华丰村。
  对河口乡222亩,受益有:西岑、东风、沈中坞等村。
  二都乡150亩,受益有四都村。
  1983年冬,对南总干渠苦竹园滚水坝整修加槛;南干一渠沙塘港加做跌水工程;黄渐岭、师〓庵、划船塘三段渠道砌石加固;380米的水桥倒虹吸全部用7混凝土内衬,共耗资1万余元。1988年冬,对北干渠思仰堂渠道进口段裁弯取直,並加块石护坡,滚水坝亦加宽成24×10米;大山畈段渠道用混凝土衬砌200米,计150立方米;杨家潭加设滚水坝,长9米,资金民办公助,三桥乡投资1.34万元,县水利农机局拨款补助5万元。
  三、用水管理
  1963至1981年,灌区实行“集中水权,统一管理,按灌溉田亩供水,送水到支渠口”的统管办法。在当时情况下,实施这套办法,对减轻农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起到积极作用。1982年起,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生产队集中经营改为分户种植,用水问题由生产队一把锄头放水变为户户放水,因而导致了上下游之间、乡与乡之间的争水矛盾、管理混乱。面对这一情况,1984年4月21日,在县水利局主持下,水库管理局与武康、上柏、三桥、秋山四个主要受益乡(镇)经过协商,签署了《对河口灌区干渠实行两级联合管理》的协议,主要内容为: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七都、八都分水站以上由水库灌溉站负责管理,做好用水分配及建筑物管理维修养护;分水站以下由各受益乡(镇)自行派员负责管理,做好渠道维修养护工作,並保证及时泄洪,确保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费由各乡(镇)负责收取,与水库分成。实行两级联合管理后,灌溉站由原来6个管理点减少为七都、八都两个管理点,管理人员由1981年的18人减少到4人(1988年)。实践证明,分级管理,有利有弊,有待完善。
  四、水费征收灌区于1960年开始灌溉。1963年全面受益,水费亦于同年起征收。
  (一)水资标准
  1967年前,按每亩0.5元收取水费。1967年起,根据“量入为出,当年平衡,略有盈余”的原则,确定每亩农田按5.5市斤早稻谷收购价折算计收,提水灌溉按自流灌溉水费的20%计收。1983年和1984年,每亩水费为0.645元。
  1985年和1986年水费标准为每亩1元。1987年超调为每亩2元。历年水费入不敷出。
  (二)征收办法
  1963至1966年,水费由水库直接向受益社队征收。
  1967年起,委托县财、粮部门在每年征粮时代征。1982年前,水费由受益生产队集体交付,每年水费基本交齐。1982年起,改为分户交费。1984年实行两级联合管理后,水费由备受益乡收取后与水库分成:其中武康镇交水库50%;上柏、
  三桥、秋山三乡(镇)交水库40%,其余留作各乡(镇)作管理费用。除上述四乡(镇)外的受益乡、村的水费由各乡自行收取,用于渠道管理。
  第八节电站管理
  一、运行管理
  一级电站于1965年8月并网试运转验收合格后,即投入运行发电。每年根据年初库水位、降水、调洪以及灌溉情况来决定发电的时间,一般3至4月开始,11至12月结束,全年发电7至9个月。自1965至1988年共发电11701.6万度,平均每年发电量为502万度(不包括1965年),最高年发电量为
  913.43万度(1973年),最低年发电量量为224.92万度(1968年)。1971年春,为提高发电机组出率,将1360于瓦机组出率提高到1700千瓦运行发电,同年6月5日水锤事故发生后,恢复到1360千瓦运行。
  一级电站厂房一角
  二级电站,与一级电站並属电厂管辖,受一级电站调度。1972年4月并网发电,至1988年底止共发电677.51万度,平均年发电量(不包括1972年)41.63万度,实际年利用小时为1665小时,最高年发电量为63.74万度(1985年),最低年发电量为19.52万度(1978年)。
  电站制订了《电站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三班制运行,每班3至4,设正副值班长各一人。
  开、停机前,与县供电局调度取得联系,並征得同意后方可操作。发电时,每日向县电力调度室报告情况。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制度有章无循,导致两次严重水锤事故发生。(详见《设备维修》)。
  水库管理局每月向县供电局结算电费。1967年前每度电电价为0.0294元;1976年起为0.042元;1982年改为0.05元。1988年,电站改变运行方式,在确保防洪、灌溉的前提下,实行调峰运行,即每日8至22时用电高峰期,顶峰双机满发,22时至翌日8时低谷期停发。顶峰发电量的电费除供电局按每度电0.05元计费外,另由县三电办公室给予电价补差0.0367元。如低谷期发电,其电量不计价。
  二、设备维修电站每年冬季岁修。3年1大修。1970年冬,机组第一次大修,由省水电工程局水电安装队派员指导进行。此后,均靠自己力量完成大修任务。每年开机前,电站设备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先后由省电力中心试验所、嘉兴供电局、县供电局完成。
  一级电站1360千瓦机组钢筋混凝土蜗壳渐变段工作缝,因在施工时浇筑未达到设计要求,竣工验收时发现有渗水现象,当时用水玻璃水泥砂浆涂抹,並在渐变段右侧用钢板加固处理。1965年10月25日,发现蜗壳渐变段工作缝仍有渗水。
  1966年4月,在省水电工程局的指导协助下,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办法进行防渗处理。同年11月检查时,表面光平,未发现环氧树脂砂浆脱壳等现象,止水效果较好。在蜗壳内处理裂缝止水补强时,因采用炭炉加温,15分钟后,现场6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其中2人休克,后经抢救脱险。
  一级电站安装时采用10千伏电力电缆与系统电网联接,而当时10千伏线路系二线一地制,因而电缆头易爆炸击穿。
  1967年冬,改电力电缆为铝排出线。
  1971年6月5日,一级电站运行工人因误操作,使1860千瓦机组导水叶开度由75%突然关闭至零,造成严重水锤事故(简称“6.5事故”):钢筋混凝土蜗壳渐变段爆裂3处(纵向裂缝2处,横向裂缝1处),直至水轮机层地面;钢管接头处裂缝1处,给水管路裂缝多处;放空管与放空锥形闷头连接法兰的焊铁被拉裂三分之一,13块加强角铁焊缝拉裂,法兰变形,止水橡皮部分破坏,漏水严重;两块座环固定导水板裂缝。事故发生后,电站被迫停机,並邀请省水电局、省水电设计院和水电部12工程局等有关人员指导协助抢修。蜗壳裂缝处理采用内壁先将裂缝处凿成“V”形槽,然后将环氧砂浆嵌入槽内,表面用环氧浆液玻璃丝布粘贴涂刷;在水轮机层地面裂缝处钻孔8眼,用水泥灌浆,並插入直径20毫米罗纹钢加强;固定导水板焊补处理。6月30日,抢修结束,开机发电。
  电站投入运行后,因受多年泄洪影响,大量泥砂淤积于尾水渠内,尾水位抬高,影响了机组出率。1973年冬,自电站出口至钓鱼台段尾水渠渠长1450米作彻底清淤处理,开挖淤泥、石渣近1万立方米。
  1360千瓦机组原配重庆产W900型自动调速器,但该调速器因设计、制造等原因而不能自动调速。1973年底,调为XT1000型自动调速器。此后,能自动调节负荷,达到了设计要求。
  1977年7月14日,一级电站工人因误操作,致使1360千瓦机组导水叶开度由75%突然关至35%,造成了第二次严重水锤事故(简称“7.14事故”):蜗壳渐变段两条纵向老缝(“6.5事故”的裂缝)重新开裂,长6至7米,宽2至3毫米;“6.5事故”后修补好的一片座环固定导水叶再次拉裂;隧洞出口钢筋混凝土衬砌段有环向裂缝9处,顶拱与岩体接触处出现渗水,最大渗漏量为243毫升/秒。事故发生后,电站当即被迫停机抢修。当时邀请了省、地、县水利局、省水电设计院、杭州发电设备厂等单位指导协助抢修,蜗壳内壁采用同“6.5”事故抢修时的同样处理办法;水轮机层地面蜗壳渐变段处增加12根锚固拉杆加强,並用甲凝灌浆;隧洞出口钢筋混凝土衬砌段环向裂缝处采用丙凝防渗灌浆处理;固定导水叶进行焊补处理,並增添两块加强板。8月2日晚抢修完毕,恢复发电生产。
  1981年1月9日至10日,趁电站冬修停机之机,邀请省水电设计院、省水科所、地区林水局、县水电局等有关人员,对两次水锤事故后的工程处理质量进行现场鉴定。鉴定认为,事故后电站蜗壳与输水隧洞所实施的修复技术措施是恰当有效的;经3年运行实践与考验,蜗壳经过锚杆加强、环氧衬砌和甲凝灌浆处理,精况良好,未发现裂缝和渗漏现象,环氧衬护表面光滑,无老化剥落现象;输水隧洞钢筋混凝上衬砌段环向裂缝经丙凝灌浆处理后,情况也良好,渗漏基本控制,肉眼能看到的渗水点仅剩4处;经丙凝灌浆处理的
  39孔都无渗水现象,隧洞拱顶渗漏量,已从事故后53~243毫升/秒降低到0.08~3.7毫升/秒;固定导叶与锚杆无松动变形和气蚀现象出现。
  一级电站经10多年运行,二次线路导线已老化。1981年冬,更换了二次线路全部导线。
  1982年1月14日,一级电站1360千瓦机组检修时,在转子吊装过程中,由于吊环断裂而转子堕落地面。后经测试,转轴弯曲13至15丝。未作处理。
  1360千瓦机组原用皮带带动整流式励磁机,装于主机机架单侧。1982年冬修时,发现主机机架一腿断裂,裂缝长13厘米。后作焊接处理。翌年5月,改此励磁机为可控硅励磁。经6年运行,效果很好。
  一级电站原合闸电源为硒整流器,动作时,硒片经常烧坏。1985年3月,电站技术人员应用可控硅技术,自行设计制作安装了一块可控硅合闸整流器,使用情况良好,至今未有故障出现。
  三、机组改建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水力资源,经地区林水局同意,
  1973年冬至1974年春,由电站自身技术力量将200千瓦机组改建为320千瓦机组。320千瓦机组选定发电机组型号为TSWN85/39—8,配HL240—WJ50型水轮机,原直径750毫米蝶阀改为直径800毫米蝶阀,原240千伏安变压器调为560千伏安变压器。改建设备材料费6.5万元。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对河口水库志》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对河口水库志》是一部记述对河口水库建设和管理的工程专志。时限上起建库之发端,下迄1988年。这本志书搜集了水库建设和管理的宝贵资料,记载了党和人民的丰功伟绩,它可供治水理政者借鉴。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