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探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茶可清心》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522
颗粒名称: 第三篇 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探讨
分类号: TS971
页数: 44
页码: 61-104
摘要: 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探讨“茶文化新说,是中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俗”即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深刻的茶道精神相结合,是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正在围绕着挖掘茶史、丰富茶学、推行茶行、提倡茶艺、讲究品饮、以茶会友、促进茶业经济有效生产等方面而展开和逐步深入的,茶是茶文化的载体,茶叶文化则是茶业经济的积淀和升华,必将促进茶叶文化的繁华,茶叶文化研究引向越深入,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探讨,又有当今现代生活节奏的茶文化规范。是茶文化内涵礼仪表现的特殊形式。
关键词: 湖州市 茶叶经济 茶文化

内容

茶文化新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流传我国城乡反映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一句俗语,也是民间茶文化的写照。
  在这“七件事”中,只有“茶”可谓之文化。“客来敬茶”是中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俗。日本人提倡一百零八岁为茶寿,取意就是:茶的“艹”头为二十,加上下左右其余的笔画“八”、“十”、“八”(即八十八)合为一百零八。
  近年来国内外的茶文化研究热方兴未艾。中国的茶文化,就是由有形之“艺”与无形之“道”共同组成,即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深刻的茶道精神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茶艺,是茶文化的艺术形式;茶道,是以茶艺为外在形式,以精神为内核的理论形态;茶事,是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三者合一构成茶文化的面貌。当前,国内外茶文化研究的重点,正在围绕着挖掘茶史、丰富茶学、推行茶行、提倡茶艺、讲究品饮、以茶会友、促进茶业经济有效生产等方面而展开和逐步深入的。
  中华民族注重“理、敬、清、融”的茶德,我国茶叶大师、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新近概括的“廉、美、和、敬”四字守则为中国茶德。这四个字的浅释是: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清茶一杯,茗品为主,共品美味,共尝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做好人际关系;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茶是茶文化的载体;茶业经济是茶文化的内涵和延伸,也是茶文化的根基。茶叶文化则是茶业经济的积淀和升华,茶业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茶叶文化的繁华;茶叶文化研究引向越深入,无疑会推动茶业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台阶和繁荣。
  ——《湖洲日报》和《莫干山报》
  95年3月4日
  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探讨
  茶文化热的掀起,对促进茶业经济繁荣,是人们有目共睹而又有人还比较陌生的新课题,笔者就此在近年的初步实践中,得到一点启迪,草写三点,以祈读者补正。
  一、什么是茶文化?
  大韩民国,把茶用作“贡人、贡神、贡佛的礼仪”叫茶文化。
  中华民族,注重“理、敬、清融”的茶德,我国茶叶大师,今年5月2日已病逝的庄晚芳教授,在1992年就概括的“廉、美、和、敬”四字守则为中国茶德。这四个字的浅释是:
  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清茶一杯,茗品为主,共品美味,共尝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
  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做好人际关系;
  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这种讲究茶艺,美化生活,追求美好,繁荣经济的礼仪,既是我国古人崇尚的“茶德”精髓,又有当今现代生活节奏的茶文化规范。
  茶道,是茶文化内涵礼仪表现的特殊形式,它起到了修养心灵,推行礼仪,磨炼情操,宣扬茶饮的重要作用。这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喜闻乐见的茶文化热中,立下了推波助澜的汗马功劳。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茶道内涵,主要有:
  日本、推行:和、敬、清、寂;
  大韩民国,推行:和、敬、俭、真:
  中国,古代是:俭、清、和、静;
  当代内地是:廉、美、和、敬;
  台湾省是:清、敬、怡、真。
  广义的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已渗透到东方文化的各个方面。从物质文化看,它包括了茶叶的种(籽)和种(栽培)、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贮存、品饮和茶具等茶业的系统科学;从精神方面看,它包括了史学、考古、文学、美学、艺术、礼仪、道德、宗教、民俗、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学科。当前,国内外茶文化研究的重点,正在围绕着挖掘茶史、丰富茶学、推行茶礼,提倡茶艺、讲究品饮,促进茶业经济“有效生产”等方面而展开和逐步深入。
  二、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关系
  茶叶文化,并不是悬空高阁,更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而是与我们种茶的、制茶的、卖茶的、买茶的、乃至与茶叶直接或间接的有关行业人们都是朝夕相处,悠悠相关的,并且早已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我们茶业界的家庭老少、亲朋好友也都沐浴着茶文化的馨香。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定为:茶,是茶文化的载体;茶业经济是茶文化的内涵和延伸,也是茶叶文化的根基;茶叶文化则是茶业经济的升华和强化;茶业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茶叶文化的繁华;茶叶文化研究越引向深入,无疑会推动茶业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台阶和繁荣。
  我们湖州地区,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近六年来,主要做了:
  1、广交国内外朋友,共同探讨和研究,使中国茶文化的发洋地一湖州,提高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2、对陆羽在湖州,湖州的陆羽遗迹、陆羽写《茶经》的青塘别业、陆羽推崇的唐代贡茶紫笋茶以及长兴的唐代摩悬石刻和武康小山寺等史料和现状,进行了挖掘和考证。
  3、对乡土气息的杭嘉湖茶俗、茶礼和茶馆,进行了考证和论证,使之成了当今湖州城乡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门路,也拓展了茶叶销售渠道。
  4、通过考证,近三年来已前后在湖州西郊妙峰山重建了“三葵亭”和“陆羽墓”,并环陆羽墓后侧立《茶经》碑墙;在长兴、安吉的茶文化历史遗址前后置立了纪念碑亭;德清正在重立“中国烘豆茶发祥地”、“武康小山寺遗址”、“钟管茶俗志”等碑文。
  5、群众性和义务性的全方位多学科,共同研究茶叶文化的队伍已初步形成。实践证明,研究茶叶文化,仅仅农业部门和专业茶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某一方面的专业细胞,替代不了广博的知识面;跑山头、抓芽头也代替不了全方位的接触面,加上多学科技术的手段、思路和境界,也都是某一个专业部门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茶文化研究、一定要组织和形成一支多学科全方位的、浩浩荡荡的热心人共同参与的队伍,鼓励争论,无私奉献,才能研究得比较系统和深入,已编辑出版《陆羽茶文化研究》集刊6期。
  6、茶文化研究一定要联系和促进茶业经济,才能鱼儿得水,有声有色。否则,离开了现实或与当前沾不上边,不是尊重史实,而是去搞成见式的笔战、舌战,必定封闭自己,作茧自缚。
  7、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和参与,我们研究会挂靠单位一市政协和市农业局,始终把茶文化研究列入他们重要工作的议
  事日程;市委、市政府和市、县有关部门的不少领导,都比较关心和支持;一批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和德高望重的茶文化教授、专家都先后兼任了名誉会长、名誉理事,他们也为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献计献策。
  但是,我们对茶文化研究还刚刚起步,湖州的茶业经济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茶叶文化研究与茶业经济的关系还在理顺和正在深思之中。
  三、把茶文化研究引向深入,促进茶业经济爬上新的台阶
  中华茶业有过昨天的辉煌,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也是“以茶许身”茶人的骄傲。在对待近几年茶业困境机前,是动摇退却还是振奋振兴,自然成了我们茶人关心的焦点,也是纪念省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的热点。
  《中华茶人》杂志1995年第2期提供资料: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茶叶产量:1994年为249万吨,比1964年增加1.5倍,其中中国(不含台湾)这30年间增加5.3倍。世界茶叶出口量占世界茶叶生产量的比重;1964年占56%,74年占52%,84年占42%,94年占41%。世界茶叶价格:1966年至1994年30年里,除1977年有一个上升峰和1984年也有一个小上升峰外,都较疲软,如红茶1963年2.8美元1公斤,1970年2.17美元1公斤,1993年只1.32美元1公斤。
  我们中国(不含台湾),有19个省市产茶,1978—1983年的年平均产量53.2万吨;1988年54.54万吨,比上年增产16.6%,这一年粗制滥造,当年库存积压23万吨;1989年53.5万吨,当年国家收购比88年减少15.7%,但库存量还居高不下;1990年52万吨,比上年减少3.7%,出口量也减少6.9%,因此这一年国家茶叶仓库里还有1988年的陈茶;1991
  年54万吨;1992年55.9万吨;1993年60万吨;而库存也比上年增加25%;1994年204589吨;1990年一1995年50.2万吨。这几年的出口情况:1988年195471吨;1989年204584吨;1990年195471吨;1991年184872吨;1992年176359吨;1993年201430吨;1994年16.2万吨,创汇2.8亿美元比89年4.3亿美元下降37%。出口平均价1686元美元/吨也比89年2056美元/吨下降18.4%。1995年今年还在滑坡。
  这种原以为周期性起伏的“卖茶难”,1995年是雪上加霜,1996年仍是“冰冻三尺”。如此不尽人意的茶叶产销行情,不仅使靠茶吃茶的种茶人震惊,而且,广大茶叶企业和茶业界人士都处在沉痛中深思:是社会的潮汐更迭,还是时代的节奏转换?如果资源优势无法转换为经济优势,茶农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那么我们所要失去的,无疑比茶叶这个古老文明和神圣骄傲更为惨痛!这是必须引起有关领导和茶业界、茶文化研究爱好者所要共同正视的问题。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有些年份产销形势好,并不是自己有了真功夫,而主要是市场拉力的作用。保证茶叶质量的两个难点:一是采摘工劳力叫不应,造成粗放采割;二是制茶设备普遍陈旧,又不肯技术改造,造成绿茶红汤、烟焦味浓重。还有,有的乡、村茶场经营承包责现任制不完善,不配套,加上有的经营者短期行为严重,把茶场(厂)当作“摇钱树”,只收益不投入,助长轮流掠夺,造成了基础脆弱。
  追溯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茶业对外贸易也曾一蹶不振、危机四伏,衰落局势十分严重。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分析“茶业衰退之原因”时指出:中山先生有言:“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高之故,在厘金及出口税,又在种
  植及制造方法太旧。”1939年9月9日,吴觉农先生在《今后的茶业大计》一文中,再次强调:“总之,目前的茶叶,是在个严重时期,我希望全国茶人,都能认清目标,勇敢地流汗,抱着大无畏的精神来克服当前的因难。”(《吴觉农选集第217》)
  当今,弘扬国饮、振兴华茶,出路何在?笔者愚见:
  首先,要弘扬茶叶文化,破除茶文化研究是文化人、是院校教师、是富贵达人、是大稚之堂的事的懦夫思想。要动员和吸引成百上千处在茶业经济第一线的人参加茶文化研究。种茶的、卖茶的、吃茶的人,既是茶文化的历史见证人,也是填补和谱写茶叶文化新篇章的文化创造知音,应该理直气壮的,与文化人一起,把培育茶文化研究的兴趣与促进茶业经济的岗位责任紧密而又自觉地结合起来,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都可有所作为:
  1、茶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古、考证的研究;
  2、茶文化内涵和延伸的研究,如根雕和茶道道具开发;
  3、新发现的茶诗、茶歌、茶舞、茶戏的研究;
  4、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相关性、互促性和多元化的实践和研究;
  5、茶文化与旅游的研究(例如:杭州一湖州“陆羽之路”等);
  6、对陆羽为人的思想和《茶经》进行多角度研究的新观点新见解。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曾在去年年初就提出:“茶文化的研究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要有更高的文化内涵,科学价值、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为倡导”茶为国饮“和促进发展茶叶生产服务”。这应该成为我们深入展开茶文化研究的座右铭。
  其次,要理顺关系,步调一致发展茶叶对外贸易,这是孙中山先生一贯倡导的国茶出路主渠道。现在的问题,老生常谈炎,罗列现象,怨上怪下,甚至内部搞磨擦,挖墙脚,怎能振兴国茶,我们基层的茶人和广大茶农,最需要的是“既要打雷,又要下雨”“既要楼梯响,又要见人下来”。
  当然,内销市场也是重要出路。但是,在国际自由贸易扩张,“南茶北下”,加上近年来气候反常,频遇“倒是春”的新情况下,内销市场的路子也是千辛万难。从德清和笔者实践情况来看,抓内销,首先也要抓好自己和区域市场切勿舍近求远,急功近利。
  1、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朋友经济,要有市场经济的风度,善交朋友、广交朋友、要交二、三道朋友,才能主动。
  2、德清的茶馆,从1983年全县64家,发展到如今200多家,成了低档茶叶出路的一个市场,去年6月新市东庄头村花甲老人陈阿毛夫妻俩,花三万元钱买了一条40吨水泥船,通过精心装璜,购置茶具,办了一个“船上茶馆”。今年春天,退休职工韩阿琴,也花4.3万元,办了另一家船上茶馆。在这两家“船上茶馆”吃茶天天200多人(壶),既乐了四方茶客,又生意红火。今年6月18日和8月20日,在新县城武康镇上,也办起了“绿森林”(投资6万元)、“竹乡宛”(投资18万元)两家茶艺馆,天天在这两家茶艺馆以茶会友、以茶叙情、交流信息、洽谈商务,边品茶边听轻音乐,日营业额都在1200—1600左右。
  3、开发民间多喝茶,德清县三合乡杨坟一带4000家农户1.3万多人口。这里是防风古国,也是中国烘豆茶的发祥地。笔者在这里三次调查,平均这里的农民人均年喝细嫩芽茶
  2.74公斤,人均年吃掉泡茶佐料;烘豆2.03公斤,橙子皮2.75公斤,野芝麻0.21公斤,胡萝卜2.79公斤,笋干段0.37公斤,黄豆芽泡茶吃1.54公斤,这种香喷喷,咸津津的健胃烘豆茶,成了德清乡下民间的历史传统茶俗。大力弘扬这种茶文化的典型,必然促进农村市场的茶叶消费。
  4、推广货真价廉,没有添加剂的袋泡茶和开发野生桑茶(即“清爽头”),冶疗高血压,也可增添国饮的浓厚兴趣。
  第三,要切实保护基础,保护茶农,保护茶商,发展货畅其鎏的茶业经纪人。从上到下的茶文化研究,需要多贴近生活,多帖近茶农和茶人。当不是苛求每位茶文化研究爱好者,都去直接做茶叶推销员;但能不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多给当代人特别是基层以新的借鉴和启迪,尤其在国茶艰难行情下,那怕多讲几声鼓劲的话,也是对茶农和茶人的一种温暖。打官腔,争高低,漠不关心茶农疾苦,高谈阔论与现实生活毫无关系,只能枯渴茶文化研究的兴趣。
  争取领导重视,是我们的传统,但在目前的茶叶行情,也并非领导重视不重视就能拯救一切,而是引导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振兴国茶?需要茶文化研究人多参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的我们自己——笔者实践的体会:只有面向市场,才能搞活推广;而要增强推广的活力,必须自己要有一、二项能为茶农需要的新技术真本领,并通过自己蹲点的基地开花,还要有专业对口的一定市场。这种技术十基地+市场的摸式,才能把农技推广工作搞得比较有声有色。
  茶农和茶园(含茶厂),是我们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密集型的产业路子怎么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茶叶卖价(全年平均价)停滞不上的矛盾如何调节?茶
  农苦苦致富与茶商思念发财如何平衡?茶农对茶园和茶厂的投入与其产出的比较效益,如何规范?合法经纪人与“红眼病”的矛盾等等,这些都面临着现实和需要作出回答。
  第四、要加强国饮宣传的力度,突出宣传茶的保健作用,全球兴起茶叶促销活动的今天,我们华茶以什么姿态面对挑战、参与竞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92年前的所谓“回升”善良心理,已经不可能也不应该了。眼下就靠自己实力(名牌、质量、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加上必要的誉论宣传,在“优胜劣汰”的磨炼中经受考验,更加成熟才能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们懂得:少饮酒、少吸烟、多喝茶,多喝中国茶!
  总之,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关系,正是恩格斯说过的:“历史不是枯骨,不是僵死,而是活的灵魂”、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农业考古》1993年2期头篇
  补充修改后,在1996年11月庆祝浙江省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集》(一)
  东方沙龙
  ——德清茶馆见闻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历史遗产。千百年来,茶馆既充当着民间信息载体,又是人们身心休息的场所;既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渠道,又是多种民事活动的场所;它默默地打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闲暇时间,为老人增添无限生活情趣。
  莫干山麓的浙江省德清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痛饱经历沧桑的茶馆所痛,急老人活动天地所急,把恢复和发展城乡茶馆当作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来抓。现在,全县25个乡、镇已兴办茶馆200余家,有550多名“堂倌”奉茶侍水,天天有3万多茶客坐茶馆;别有情趣的德清乡土茶馆,不仅成了城乡老年人康乐的去处,而且越来越成了繁荣城乡经济的场所。
  仙翁茶楼,席无虚设
  古运河畔的钟管集镇,虽只600名城镇人口,如今却有四家茶馆,700多个座位天天“两市”席无虚设。
  钟管镇老街中心、紧靠茧站有家仙翁茶楼,楼上楼下400多个平方,可容坐300多位茶客,到这家茶馆吃茶的多数是镇北和湖州郊区千金一带的农民和退休回乡的工人。日前,笔者在这家茶楼调查了46位茶客,除12位是爱上茶馆5年以下的中、青年外其余34位都是茶馆的座上老客,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7.2岁,而上街坐茶馆的平均岁月已达21.22岁,其中6位平均66.5岁的老人,他们上街坐茶馆吃茶的年数已平均
  41.6岁。
  仙翁茶楼,使用的是壶盅式茶具,一人一壶,每壶三角,有三个“堂倌”巡茶侍水,红茶用紫砂壶、绿茶用白瓷茶壶。他们顺应当地清晨3时至7时为“早市”;上午9时半至下午1时为“饭市”,每天供应“两市”茶要350多壶。“堂倌”李琳丽告诉笔者:她们5个职工,去年茶水营业收入3.6万多元,除成本、税金和5个职工工资、奖金外,还净利润3428.82元;今年情况比去年还要好。
  东衡桥畔茶客盈门
  德清洛舍镇东的东衡桥畔,古代著名书法家赵孟俯的墓地附近有爿茶馆,成了这个村里130多位花甲老人,天天盈门的去处。
  东衡桥畔的茶馆与众不同:一是,每天中午11点到下午3点,经营的是“饭茶”,这里既无早茶也不供应夜茶,完全是顺应当地老年村民的憩息习俗;二是,沿用现烧现冲的沸水,瓷茶壶加茶盅,喜红喜绿各自点泡,二角一壶可坐半天;三是,正屋八仙桌上摆壶吃茶,隔墙两边左右为边吃茶边娱乐,有麻将,老K和象棋。71岁的村民高连牧说:有了村里办的茶馆,俺老年人吃茶也勿用上街跑远路了,家里来了老客人,陪他到茶馆吃壶茶,心里蛮开心。
  东衡桥畔,除了村办茶馆外,去冬以来又增开了两家私人茶馆。如今,三家茶馆,一年四季都天天茶客盈门。
  ——《浙江老龄》93年3期
  浅说茶与酒
  茶与洒,在中国的应用历史悠久,相传神农尝百草而知茶之用。酒,比茶要早,始于大禹时代的仪狄。茶与酒,是祖先留传给我们后代的世纪兄弟,也是两个千年“冤家”。
  “医源于酒,”古人造字,“医”从酉,酉在古代汉语中是洒的本字。清人袁枚称“妙手回春赖酒力,药到病除藉酒功”。茶则“神农氏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古荼为茶)而解”。现代科研证明:酒有提神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能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茶能助消化、健肠胃,且减肥有奇效,同样能抗衰老,延年益寿;多饮绿茶,还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有防癌的奇效。茶酒除了早期发现的药理作用外,还是中华民族祭祖奉神的贡品。因此,茶酒便成了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料,就是久盛不衰,门庭若市的酒肆茶楼也是联成一体的。茶与酒的文化内涵,也都讲究德与礼。总的精神就是不许滥饮多喝。喝茶不醉人,不乱性,但喝茶亦讲茶礼茶德。唐人利贞亮有《茶十德》一文,崇尚气、礼、仁、道、志。当今,中国茶德推行“理、敬、清、融”,就是要求人们不能为喝茶而喝茶,而应把喝茶提高到道德、礼仪、审美和修身养性的高度。喝茶用的茶具与饮酒用的酒器,很早以来也是通用的,虽然大雅之堂和考究人家,喝茶和饮酒的器具已严格分离,但一般通用的饮酒用杯,必须用水冲洗,才能泡茶再用。茶与酒都得助于水,水是茶酒的媒体,无水不成酒,无水亦难品茶。茶、酒还都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酒税始于汉武帝时期,推行酒类专卖,
  茶税始于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茶洒每年还出口,可为国家创汇。茶与酒还结缘于文学艺术,除了诗、联、歌、舞、画等外,还有的诗人,把茶与酒连成一体,苏东坡就有“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杰盘龙茶。”
  天下万物,有其利就必有其弊。茶与酒亦复如此。茶性宁静,酒性热烈;茶性淡泊,酒性辛辣;茶使人深思,酒给人豪放。但是,酒为佛门三戒之一,因为过量饮酒能兴奋神经,迷乱神智,忘乎所以,以致昏昏欲睡,不省人事,这与佛门清淡恬静,参禅入定是格格不入的;而且,饮酒也难免冲破佛门之荤戒,古人还云:“酒为色之媒”。茶则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有利僧人边品茗边念经,在袭人茶香中参禅入定,品味着孤独,清苦、脱俗、成佛的滋味,所以佛家流传“茶禅一味”之说。茶俭而酒奢,也是人们熟悉的道理。中国的酒,多数是粮食酿造,实际上酒是粮食的转化物,而茶是靠吃“太阳”长大的,茶树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孺了牛,吃进去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过量饮酒还与大吃大喝和公款吃喝攸关,而喝茶,一把茶壶,几片茶叶,沸水冲泡,可以招来高朋远客。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典故中,常有“以茶代酒”来证明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俭朴。
  茶文化与酒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乃至世界饮食文化学术研究课题中两朵永不凋谢的鲜花,怪不得古人就以《茶酒论》来勾勒茶酒争胜的故事,并以此告诫人们要多多喝茶,适量饮酒,要为健康喝茶,为健康饮酒。
  ——《浙江老龄》95年2期
  名家与茶
  出生浙江绍兴的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不仅是位品茶高手,他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而且还是一位乐于施茶的慈善家。鲁迅先生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在先生逝世后,曾写过一些回忆和纪念鲁迅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叫《便茶》。鲁迅先生生前的日记中亦有几处记载每年要买茶叶的文字,如一九三五年五月九日记:“以茶叶一囊(袋)交内山君,为施茶之用。”每逢购到了茶叶交内出,鲁迅先生就好像做了一件愉快的事。原来,他俩合作在内山书店门口设置一只茶缸,鲁迅先生供应茶叶,内山先生出开水,合作施茶,以供过往劳动人们辛苦口渴时饮用。同时,所谓“施者”,乃作慈善事业施舍无偿之意。但内山每天在茶缸底发现一、二枚铜元,他原以为是淘气小孩玩耍丢入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喝茶后的人力车夫为报答施茶者而投的。内山先生感到中国劳动人民的人格之尊严和伟大,他们宁愿用血汗换来的钱回报施茶人,而不愿受外国人的“施舍”。这一施茶举动,也表现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鲁迅和内山这两位先生的“茶水清香解温”,带动了“铜钱光辉闪烁”,结果是“友谊崇高凝厚”,也为文明茶史增添了光辉。
  丰子恺偏爱茶馆
  出生浙江桐乡的丰子恺先生,以其诗趣画意、富有橄榄味
  哲理的作品风格,而成为我国近代颇有名声的漫画家、散文作家。他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丰子恺画集》的《代自序》诗中曾说:“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丰子恺先生最好写生的地方是茶馆。他在一九三五年三月六日杭州写的一篇叫《荣辱》的散文里,就写了他的一册速写簿遗忘在里西湖的一家小茶店里了,“是茶店老板娘已经代我收藏了,即使她不收藏,第二个顾客坐到我这位置里去吃茶,看了这册东西,也一定不会吃没我的。”足以证明,丰子恺先生不仅在其家乡桐乡的石门湾茶馆里是常客;而且在上海、杭州、桂林,每每他所到的茶馆也是座上客。这种“艺源生活”的深切生活感受正是他丰硕创作的泉源。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一九二四年刊登在朱自清、俞平伯合编的《我们的七月》上的丰子恺发表的第一幅漫画。画右是:竹廉半捲,新月一钩,净天如水。已是茶■人散,但临窗小几上,茶盅里似还袅袅散放着余香。画右题古诗一句:“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当年年仅二十七岁的丰子恺先生,就此寥寥数笔,便勾勒了这幅诗意盎然的茶楼小景,那隽永蕴馨的古诗名句,那透着亲情的熟悉画面尤感对画如品茗,耐人寻味。
  丰子恺先生在他晚年回忆画集《敝帚自珍》中又画了一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依旧是那“一钩新月”;依旧是那天净如水,只是茶杯代替了昔日壶盅,茶几的两边又添了一对滕椅;依旧是那寥寥数笔,带着更加亲切、更加真情、更加诗趣。丰子恺先生的《敝帚自珍》画集中,还有一幅《吃茶图》。画右凉亭中坐着一位自斟自饮的茶客,面对是人化的桂林山石,画上题诗为:“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落款:“子
  恺于阳朔”。这是他一九三八年游桂林时,画过内容类似的画,此幅为他晚年回忆之作。当年,他在桂林的“茶”不好吃,是“苦茶”。那时正是抗战节节失利,他内心非常复杂,他虽已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挂林境地,但毕竟是逃难而来。所以,他人在看山,山也个个伸头在观望这位吃“苦茶”的不速茶客,大有当时黑色幽默之感。
  俞平伯赋诗忆元宵
  一九七九年六月间,现湖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弗在山先生,应《西湖》杂志之约,为出生浙江德清的我国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整理发表《杭州杂咏》,就在答复注释的回信中,俞平伯附来一页诗笺。那上右抄录了弗在山先生在同年元宵节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已未上元宵往事口占:
  认春轩内一杯茶,
  (在吴下曲圆春在堂之后)
  春在堂前一笑哗。
  灯夕娱颜翁鹤发,
  (曾王文晚年喜欢放花炮)
  梅兰竹菊太平花。
  俞平伯先生早年曾居住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这里是江南最好的地方,人称“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而且都产茶叶。虽然俞平伯先生晚年在北京独尝咖啡,但他生前平生尤爱好喝茶也喜欢养花。上述二十八个字的七言绝句中。“茶”、“灯”、“花”就点缀了江南元宵灯节的浓香气氛。在一片“笑声”、“花炮声”中,一面观赏花灯,一面品尝芬芳的香茗,这
  是何等的乡土情趣!难怪俞平伯先生到了“鹤发童颜”的晚年,也不免回忆起童年在曲圆“认春轩内一杯茶”和“春在堂前一笑哗”的元宵灯夕往事来。
  ——台湾《浙江月刊》95年第11期附告:
  《伟人爱茶》
  ——记我国近代几位伟人和名人爱茶、品茶的史实
  ——刊登《茶人之家》87年总第18期参阅《苕人话茶》书第106—112页〈1992年10月《浙江国际茶人之家基金会》评为优秀作品叁等奖)
  +二生肖与茶趣
  十二年为一循环的十二生肖,不仅与人人有关,而且与茶也有缘。
  鼠即子:明代的《七修类稿》中已有以茶为婚礼的记载:“种茶下子(籽),不可移植,移植者不可生地。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具其从一之义。”茶是四季常青的植物,茶叶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有利民富国的经济价值。因此,古人视茶为吉庆的象征,这种风俗还在民间广泛流传。
  牛即丑:浙江永嘉产的乌牛早,以其发芽早,适制抢先绿茶,愈来愈受茶农青睐。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已有大棚乌牛早开来,形似柳眉,色泽黛绿,香气扑鼻。还有,古蔺牛皮茶,相传在300多年前由贵州引入四川古蔺县,也是当地的特早品种。
  虎即寅:从前,苏州虎丘山有一种虎丘白云名茶。相传最早是陆羽所栽,由于此茶名贵而茶树却不多,后来绝了种。龙虎斗,是居住在大山浑岙里少数民族用来治疗感冒的一种饮茶方法。在瓦罐中将茶熬得极浓,预先把料酒倒在杯中,再入烫手的茶汤,及时服下,服后周身出汗,寒气尽除。有时还加辣椒,也是发汗、驱寒之意。
  兔即卯:杭州牙膏厂选用含氟量较高的茶叶制成含有2%的浓度茶叶,配有高级软质磨擦剂,精心制成的小白兔牙膏,可以洁齿而不伤牙齿,有明显的防龋效果,能促进儿童牙齿健壮发育。
  龙即辰:龙是中华炎黄的化身,因此以龙为名的名茶特别
  繁多。西湖龙井,便是中华的瑰宝,以其“色绿、香郁、味甘、开美”四绝著称于世。福建乌龙茶成了善于养生或讲究吃喝者,以及爱吃肉而又不想肥胖的中外爱茶人的喜爱。福建武夷山麓的龙须茶。用条形茶叶彩色丝线捆扎成束,外形壮直似蘸蒲墨汁而直立的毛笔,又象神话中的龙须。台湾产的冻顶乌龙和青心乌龙,以及开化龙须顶和德清的莫干青龙茶,都为后起之秀,独树一帜。
  蛇即已:临海蟠毫,以其外形似蛇蟠曲披毫,色泽银绿隐翠,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肥嫩成朵,很受饮茶爱好者喜爱。
  马即午:我国唐宋和明清时在边疆实行一种以茶易马制度,叫茶马互市。《封氏见闻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南美洲有种饮料,叫马黛茶,又名巴拉圭茶,是一种当地常青灌木马黛茶树的绿叶和嫩叶,经过晾晒、分拣、烘烤、研磨而成,吃时添别柠檬或砂糖,是风行南美洲城填的一种清凉饮料。
  羊即末:说羊,想起了奶茶。印度是从中国西藏学去了喝奶茶的习惯。他们以羊奶、红茶各一半,还放些辅料,不仅提高了茶的香味,而且喝了这种羊奶红茶有利于人体健康。《西藏图考》中记有:“西藏婚姻……得以茶叶、衣服、牛羊肉若干为聘礼。”
  猴即申:产在安徽太平县新民乡猴村一带高山上的太平猴魁,以两叶抱一心,芽芷而不露,魁伟重实,全身白毫,色泽葱绿而著称。福建的大红袍,据说是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扎根于山岩间隙高达数丈的野生茶树上去采茶。英国东印度公司曾派人考察,在他们的考察报告上曾写进了中国猴子采茶的史实。
  鸡即酉:《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博距,武也;敌在能勇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在武夷山岩茶丛中,产于外鬼洞山岩环抱的谷地,有一种叫白鸡冠的名茶。相传明代已著称。斗茶,又名茗战,始于晚唐,盛于宋代。北宋范仲淹的”《斗茶歌》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谁豪先斗美。”斗茶,对改进和提高制茶工艺,有精益求精的促进作用。广东的凤凰水仙,浙江安吉白茶制成的玉风茶等,都是通过斗茶,评优出来的。
  狗即戊:著名的狗牯脑茶,产在江西井岗山罗霄山脉,由于清幽带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饮后回甘,芽嫩多毫,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银牌奖。枸杞子茶,具有强身、明目,治疗眼充血的疗效,既可制成茶喝,也可做成野菜炸着吃,曾在日本一度风行,
  猪即亥:源于义(宜)兴,盛在长兴的紫笋茶,是唐朝贡品,色紫而形似笋而得名。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大行其道一种肉骨茶的名牌早餐。肉骨茶入料是鲜嫩的上等猪排骨,茶则铁观音、白毛猴等名贵乌龙茶,配以北芪、枸杞、党参、百合等中草药,一上口就有清香感,味美,再作此猪肉、白饭、油条。这种早餐,不仅足以果腹,而且补气补血,吃起来回味无穷。
  ——杭州《银河苑》96年3月28日(总第14期)
  《农业考古》94年2期等报刊
  漫说茶艺馆
  近来,我们浙北的湖州、长兴和德清等地,先后有人办起了茶艺馆,装潢时新、馆名夺目,音响配套,茶具新颖,吸引了一批批爱好品茗的朋友。“茶为国饮”,品茗为人生一大情趣,作为一名茶人,对茶艺馆的兴起由衷地高兴,衷心祝愿各地的茶艺馆兴旺发达。
  据笔者对德清武康和城关的竹乡苑、绿森林、茗心园、茗馨阁等几家茶艺馆的观察和调查,这些茶艺馆为集镇上一些人接待宾客、洽谈商务、聚会朋友提供了理想的去处;茶艺馆的经营者和饮茶爱好者,也由此提高了茶艺和品茗赏茶的品味。并为社会上一批年轻爱茶的小姐,提供了发挥自身价值的舞台;更为不少特种名茶开辟了销售窗口。顾名思义,茶艺馆除“茶”以外,还有个“艺”字,应与大众茶馆和平常饮茶相区分,这还是一门不浅的学问。然而当今有的茶艺馆,掌柜的不懂茶也不学习茶,求富心切者较多;有的借茶艺为名行点吃之实,失去了茶艺馆的本色;有的音响烦噪,个别包厢甚至出现赌博。这些茶艺馆,已全无茶艺真味。当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缺点也在所难免,应在实践中求提高。
  笔者认为,茶称之艺,冠了茶艺馆的美名,至少应该做到:用好水冲泡名特茶叶,把茶的真味特色冲泡出来;茶艺馆环境要幽稚,要保持清洁卫生,让茶客有个静心养性的场所;为助兴茶趣,适当配些茶点何尝不可,但不能走味。
  仅仅把方块字整齐地排列起来不能算写文章作诗,同样,
  随意抓把茶叶冲上水也不是茶艺。茶艺一定要讲究意境和情趣,更需要人去品味、观赏,达到主客间共呜,畅游杯中或壶中乾坤,才能感悟人生,这要茶客的问茶入静和掌柜的入静间茶密切合作。茶艺讲究“静寂”而怡心灵,“请和”而使泡茶人与品茶人走向一致的心境。入静问茶与问茶者入静,主客间的交流才显得真切、自然。泡茶人的那份专注与投入、渐入意境的心绪,被缕缕茶香所熏陶,此时无声胜有声。茶礼小姐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通过她们手语般的冲泡、献茶动作,给茶客调理出最完美最原汁的原味茶汤。这样的茶艺馆才会受茶客的青睐。
  人们通称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茶艺、茶道、茶礼,尽管表演形式不同,但通过丰富多彩的泡茶礼艺,达到美在茶趣,善寓茶德,茶禅悟真却是一样的。祝愿各地茶艺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湖州日报》96年11月24日
  斗茶图漫说
  始于晚唐盛于宋的我国斗茶,也称“茗战”,不仅开创了我国人民评比茶叶质量的一种方法;而且也为历代画家,提供了绘画斗茶图的场景和机遇。
  据笔者查考,我国内地和台湾还珍藏的《斗茶图》有: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钱选的《品茶图》;元·赵孟的《斗茶图》;明·文徵明的《品茶图》、王问的《煮茶图》、仇英的《松亭试泉轴》、顾炳摹绘阎立本的《斗茶图》;清·陈曼生的《品茶图》和民初的《北京茶馆图》等八幅珍品。
  宋代刘松年,南宋著名画家,浙江钱塘人,工画人物山水,神气精妙。他的《斗茶图卷》中,四个人挑着精巧的茶具担子远道而来,息肩在树荫下作“茗战”,评试比赛,推销名茶;交流制茶、品茶技艺。画面笔法工细,神态栩栩如生,当为宋代斗茶情况的真实写照。图卷右上方还有明代著名书法家俞和(号“紫艺老人”)年书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全文,卷后有徐宪题跋。
  元朝著名书画家赵孟的《斗茶图》,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饮茶史上的珍贵史料,对说明古代斗茶风俗有重要价值。《斗茶图》共绘四位人物,皆男性,每人身边都放置着几副茶担子,盛有茶具、茶炉。其中一位脚穿草鞋,袒胸露臂,手捧茶碗,正在夸耀自己茶品的优异;左侧一位男子,卷着衣袖,正提壶持碗,往茶碗中注入茶汤,对面两个人正聚精会神,听其讲述,自己也跃跃欲试,似乎在发表自己的斗茶意
  见。
  明朝顾炳摹绘阎立本也一张《斗茶图》。阎立本为唐代著名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工人物、车马、台阁,尤善写真。他所绘《历代帝王图》,享誉后世,原图至今还被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珍藏。顾炳字黯然,号怀泉,浙江钱塘人,是明代以善画花鸟著称的画家。顾炳摹绘阎立本的《斗茶图》,是一幅难得的描绘唐代民间斗茶形象逼真的画卷。画面上有六个平民装束的人物,似三人为一组,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左边三入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一卷袖入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另一个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品的优异;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一赤脚者身上带有盛装名茶的小茶盒(即“胯方”),并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状,同时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介绍,也准备发表斗茶高论。栩栩如生,再现了唐代一些产茶地区的斗茶情景。
  清朝《品茶图》,是清代西泠八家之一陈曼生所画。陈曼生真名陈鸿寿,字子恭,曼生是他的号,又号种榆道人。浙江杭州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卒于道光二年(1822年)。陈曼生的《品茶图》是画在圆的团扇绢面上的,纵29厘米,横29厘米,尺幅愈小愈显珍贵。《品茶图图》是描绘民间品茗的情景。在古荫树下,有坐有蹲有立,神态各异而相互照应,每个人的品茗动作和表情都符合各自的身份和地位,主人、客人、什人的身份和所表现的气质,也都跃在圆扇绢面上。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第2期
  茶叶与气象
  搞农业,尤其如茶叶这种季节性特强的作物,经常收听气象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决策茶园管理和采制工艺,看起来是个科技知识,实质上也是茶叶文化的素养。因为,需要生产者相信科学,点燃灵敏,防患末然,正确决策。
  1991年,德清东衡茶场3月26日喜采新茶,到30日已经采制了翠录如玉,芳香扑鼻的新茶17多斤了。虽然,3月28日晚上县气象台发布了寒潮预报,因为早发茶芽第一批已经采掉,就不怕晚霜伤芽。而同时间的武康镇茶场,到3月30日茶地上的“笠帽顶”早发茶芽可有200多斤嫩芽可采而迟迟不采,结果4月1—3日,连续三朝浓霜,不仅使这批早发芽冻得由红变乌,枯萎脱落,而且,连这批早发芽的腋芽也都受到严重霜害。
  1994年3月24日,县气象台又发布了寒潮预报,东衡茶场采取跑马采突击把第一批早发茶芽抢先采掉。26日晚上果然一朝浓浓的晚霜,冻得早品种和早发芽乌红一片,仅兰树坑一个茶场就冻掉一万五千多元产值的茶芽。令人痛心惋惜。
  近年来,气候变化比较异常。多数年份,是暖冬春寒,正要新茶开园的三月底或四月初,常有寒潮晚霜;到了夏秋季,又是伏早接秋早,对茶叶十分不利,91年和94年的情况,茶农都还历历在目,也有的年份,如1993年就夏季洪涝成灾,造成茶园肥力流失,该采的茶叶都养大养老,干茶制率达到6斤多(因含水份太多,要6斤鲜叶制1斤干茶)。在这种“风云变化
  莫测”的露天工厂里,只有相信科学,磨炼文化修养,才能争夺生产的主动权,
  要经常收听气象预报,特别每年3月下旬的天气非注视不可,如果早发芽第一批新茶冻害损失,是会降低茶场生产者的士气的,所以,当今的茶场场长要装备二只翅膀,即一只电话机,一只广播器,才能灵通信息驾驽天气。还要实践和学会多雨和少雨情况下的采制工艺,多雨时要排湿,少雨时要喷水,才能干茶油润绿翠。在不利天气状况下的茶园管理,也应该打破常规,适应茶树生长规律,如茶蓬徒长技的轻修剪,也要看“惊蛰”前后的冻害程度决定轻修深度。才能事半功倍,即使干茶仓贮和运输,也要先看看天气变化而思行。否则,盲目而又毫无防患的行动,迟早是要遭受天灾的惩罚。
  茶竹之缘
  浙江省诗词学会会长戴盟先生曾在1983年写过一首《莫于山黄芽诗》:“山间竹里人家,细香嫩蕊黄芽;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卖茶。”他把竹与茶连成一体,相得益彰,耐人寻味。
  笔者,在40年的茶人生涯里,时时碰到茶与竹的事,也曾为此事查询资料和有关林业专家,但都没有弄懂其中的奥秘。为了探明茶竹之缘的科学原理,笔者就事论事,以祈求教。
  大凡四周竹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特别清香味醇。好的名优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而竹林附近的茶叶蕙兰香尤其明显。据笔者所见,这同竹子挺拔秀丽,不畏寒霜,质扑无华,枝叶婆娑有密切关联,其中竹叶所散发的一种特异香味窨发了茶叶情香,这种竹叶所散发的是一种什么特异香味,值得予以科学探测。在没有探明之前,我们只能说,这种环境里的茶叶除了适宜茶树生长的漫射光在竹林里得到充分滋育外,还由于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因为世界万物皆有“情”,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异。动物会对你点头,花儿会对你微笑,宝石珍品不仅晶莹可爱,而且会发出温馨的气息,益人健身。茶既然出于得天独厚的竹林海洋著称的环境中,它便可以成为沟通人与天地宇宙关系的媒介,激发出和谐、幽远、清致、高洁、芳香的感情。所以,竹与茶有缘,造福和得益于人们,人们更加爱好喝茶、吃茶和品茶。
  用竹爿烧的开(沸)水,冲泡的茶叶特别清香,吃了爽口有回味,所以宋·杜来的《寒夜》诗中就说:“竹炉汤沸火初红,寒
  夜客来茶当酒。”这可能主要竹爿火苗旺,冷水快速煮沸,使开水的气质得到最佳发挥。用这种竹爿柴烧的开水冲泡茶叶,能促使茶叶中的水浸出物迅速水解而释放的滋味和香气,也就同步发挥。
  毛竹筒泡的茶不会酸,这是莫干麓德清和安吉山民传统的上山携带茶饮的方法。竹杆的直立型细胞,一根二、三尺长的毛竹筒,筒口第一个节为小口,顺小口削成吞吃“唃”,上端两旁系上绳子,携带上山,背上一背,下山时在山货上一系,既防温防酸又携带方便,自产自制,竹筒茶成了山里人的爱好。
  茶具,筛、篇、部、垫、烘笼、畚箕、扫帚、挥帚等等,都是用竹丝、竹篾、竹枝、竹根做的。竹制茶具,没有异味,轻巧实用与茶叶有久远之缘。从前,包裹茶叶沿有箬叶,不仅防潮,而且清看。
  此外,竹叶嫩草铺在茶园行间,既保持水土,肥沃上地又可防冻,翌年萌发的新芽,芽叶肥壮,色绿油润,惹人喜爱。
  千百年来,竹与茶结有不解之缘,茶竹相得益彰,难怪诗人写茶点竹,竹茂茶香。这其中的奥妙,包含了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科技文化外,而主要是茶文化延伸的一个方面,也是研究茶文化的一个课题。
  ——《农业考古》96年4期
  新茶上市话新茶
  今年2月9日,海南的毛尖和广西的毛峰,已在龙井产地的杭州捷足先登;3月中旬,福建的毛峰又将紧跟北上。这种“南茶北销”的势头,对我们江、浙一带的“地产”新茶,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广大饮茶爱好者、通过品评,学会清醒和选择适合自己口味而又经济实惠的新茶的。
  就茶的营养价值和产销的整体经济效益看,应以一芽二叶时为最好。清·张宗祥在《纪茶》一文中写道:“嫩者叶薄,欲求叶厚嫩茶,当以碧螺、龙井为首。采嫩茶要视天气寒暖茶芽发展而定。采嫩茶尤要保护芽茶,不要使第二轮茶芽受伤。否则,下轮茶无望。”所以,新茶不等于愈嫩愈好。
  大凡新茶,都有“三嫩三绿”的特色。
  “三嫩”:一是嫩芽峰苗多;二是冲泡后有一股嫩香,香而高雅;三是汤味鲜嫩而醇厚,颊齿留芳,沁人心脾。
  “三绿”:一是色泽绿,好的龙井茶似兰花瓣,芽毫阴藏稀见,嫩绿油润,犹如初春柳芽。碧螺春,嫩绿带翠,形似“螺蛳身、铜丝筋、浑身毛”。二是汤色绿,茶汤清澈碧绿。三是叶底嫩绿,无红梗红叶、无焦边、无烟味。“雨前春”,就有绿、紧、浓、香、燥,又富有熟板栗香。
  “地产”新茶,有其特色,深深印烙在江南饮茶爱好者的脑海和味觉之中。新茶上市了,要亲口品尝出地产茶的色、香、味、形特色,让你满口春风又一年!
  ——《浙江老年报》95年4月7日
  茶相
  日前,笔者在德清与桐乡毗邻的一个村镇上,见到一张“茶相待聘”的招贴,还写明了联系人和电话号码。
  这张招贴,使我追忆到近50年前自己童年的时代,曾亲眼目睹并攀登桌面品尝过茶相滋味的美好情景。“相”指杭嘉湖一带方言相帮的简称,是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茶相也就是帮助主人招待客人的一种行业。
  在我四岁那一年,家乡一户当年还算富裕的人家办喜事时,曾也请过茶相。婚礼前一天,茶相挑了一副茶担,摆在这户人家台门的前屋。一把约有一半高、腹径80公分,中间有口竖井烧炭,四周腹壁装水,冷水装进去,嘴里流出开水的紫铜大茶炉,还配备茶碗、茶壶和水桶及倒水用的铜钓。炉心炭火烧着后,紫铜大茶壶里就开水日夜常流不断。婚礼那天,从花轿抬进到第二天“望招”为止,这副三人组合的茶相,从泡茶续水,烫酒温杯,清洗碗筷,连宾客洗脸用的热水,全都承包,每当宾客,品饮茶相用沸滚开水冲泡的茶水时,茶满洋溢,清香可口,给婚礼增添了喜气洋洋的气氛。
  从前,不仅男婚女嫁请茶相,而且丧事人家也要请茶相。这种红白喜事,场面稍大一点的,就不止一日,而是两日或三日。这个时候的办事人家主人,处在喜或悲之交,应酬十分忙碌,无法奉陪客人。有了茶相,替帮主人奉茶续水,就不见得场面冷清。客人入座后,或酒足饭饱后自然而然地三五相聚叙家常、灵市面、交流信息、海阔天空地谈白相。此时,有既殷勤又
  熟练的茶相奉茶续水,有时也抽话帮腔,使亲友们边饮茶边交谈,显得尤为热闹;即使丧事人家,也可从中相互慰劝,消除许多悲哀气氛。
  茶相,曾一度销声匿迹。前几年办红白喜事人家,只好在家人和小朋友中物色分工,某某烧水泡茶,写在红袋上,贴在小门墙边上,以免临阵不乱。如今,有的地方又恢复了茶相,即使有一、二百人参加的红白喜事,办事主人也不用操劳亲朋客友的奉茶续水这件礼仪之事了。
  ——《农业考古》96年2期
  ——《莫干山报》96年10月15日
  器为茶之父
  俗语说得好:“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次,笔者有幸去陕西法门寺,亲眼目睹了1987年4月,从唐代地宫中出土的一套唐僖宗御用又供奉佛祖舍利的鎏金金银茶器具和琉璃茶盏,这是世界罕见的十分完整十分珍贵的大唐皇家宫廷茶具。这不仅对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填补了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没有写到宫廷茶器的空白。
  唐以前人们饮茶用的茶器,由于当时还属生煎羹饮,所以碗、杯、罐都作为茶器通用。到了唐代,“龙团凤饼茶”盛行,饮茶茶器就从酒器和食器中分离了出来,一直沿习到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饼茶改为散茶冲泡,茶壶也就应运而生,尤其对紫砂茶壶的崇尚,明代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清代的茶具,与唐之华贵、宋之纯净迥然不同,它倾向于富丽浓艳、纤细繁缛,这同清初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下的意识潮流紧密相关。
  品茶配用适中的茶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饮茶人的人品和地位。《红楼梦》中妙玉善于以不同茶具招待不同身份和不同亲热程度的客人。她新自手捧“云龙献寿”茶盘,以名贵的“五彩小盖盅”沏茶,恭恭敬敬地奉献贾母;用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斟与黛玉;而把自己日常饮用最心爱的稀世珍宝“绿玉斗”,斟茶给宝玉饮用。现代人虽没有那么讲究,但贵客临门,也总想把最心爱的茶具拿出来招待客人。我国茶器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驰名海外。近年来,茶器作为茶叶文化的一个
  内容,愈来愈多的人在争相收藏。笔者是个茶具爱好者,前后已有明、清茶茶馆用的茶壶、茶碗、北京老舍茶馆的盖碗、江西景德镇的“青花双龙茶具”以及参加五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所赠送的不同造型风格的紫砂茶壶等,闲暇之时,观赏这些茶具,令人心旷神怡,又一次领受茶文化的熏陶。
  ——《湖州日报》95年1月7日
  茶谜趣谈
  茶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源于生活,充满情操,富有哲理,幽默诙谐,古往今来,给人们品饮茶叶增添了无穷乐趣。
  茶区民间流传甚广的有:“生在山里,死在锅里,藏在罐里,活在杯里”;“烈火上修身,沸水中溢香”等等,以其独特的巧妙构思,点缀了茶叶的特性。用故事形式作谜面的茶谜,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如“生在山里,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生在山上叶芽蓬,死在河中水染红,人家请客先请我,我又不在酒宴中”等,不用亮底,您一定会猜中了是“茶叶”!这种妙趣横生的故事茶谜,还引有一起唐伯虎以谜会友的趣闻:一天,祝枝山刚踏进唐伯虎的书斋,就被邀品茶猜谜。唐伯虎笑着说:“我正巧做了四个字谜,你若猜不出来,恕不招待!”祝枝山说:“你有多少,就说出来吧!”话音刚落,只见唐伯虎摇头闭目吟出了“言对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去安身;三人骑牛牛无角,草木之中有一人。”不消片刻,祝枝山就破了这个谜,得意地敲敲茶几说:“倒茶来!”唐伯虎料想他猜中了,就把祝枝山推到太师椅上坐下,又示意家僮上茶。原来这个举动,正是“请坐,上茶”四字谜底。
  茶谜之外,还有形象化的茶壶谜语。”一只无脚鸡,立着永不啼,吃水不吃米,客来把头低。”南路横岭高山顶上的一只茶灶上,炒手师傅用柴炭这样写着:“炒茶要熬夜,熬夜眼皮要打仗……。”道出了炒焙茶叶用心良苦。
  茶叶谜语,是茶农、茶商和饮茶爱好者,在寻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升华,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延伸。在现代,借助灯谜来弘扬祖国茶文化,更为人们喜闻乐猜。如“山中无老虎”(猜茶名“猴魁”);“嫩香值千金”(猜茶名“莫干黄芽”);“人间草木知多少”(猜茶具“茶几”)等等,这不仅丰富了茶谜的内容,而且也为茶文化增添了声色。
  ——《浙江老年报》95年2月3日
  法门寺纪行
  1994年11月上旬,笔者应邀到陕西法门寺参加了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受到了大唐茶文化历史的熏陶,也领略了秦川大地特有的民情风俗。半月行踪,颇有收获,其一是得悉茶文化邮票定于明年出版。
  十一月二日晚七时,法门寺外贸宾馆二0八房内热气腾腾。北京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张大为先生,邀请湖北天门和浙江湖州的与会代表,共商已与邮电部签定的一九九五年第一次出版我国茶文化邮票大事。
  列入明年第一次出版的我国茶文化邮票,选定茶圣陆羽、茶经、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品茗图和云南古茶树等四至五枚。大家认为,目前流传海内外的陆羽肖象,有元外型、壮仕型和寒酸型等多种塑造,应该体现陆羽是个有实践经验的学者,年龄定在五十岁上下;对茶圣陆羽的生辰和卒年,以目前国内外基本公认的公元七三三年至八0四年为准。
  其二是得悉系列专题片《中华茶文化》已开拍。此片由我省青年作家旭烽执笔,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该片制片、编导雷志民先生约见了笔者,决定明年春天来湖州,除拍摄长兴顾渚外,还选定德清三合乡,拍摄别具一格的烘豆茶和钟管镇的水乡茶馆等两组镜头。至此,湖州长兴和德清的茶文化风貌,将第一次被搬上银屏。
  ——《湖州日报》94年12月3日
  184年前为巴西引进茶树的中国人
  巴西森林协会在1994年通过查阅和研究巴西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资料证明:1812—1819年间,葡萄牙政府将一批中国人从澳门迁至里约热内卢,使其从事在巴西引进茶树的工作。
  1812年,由“乌伊卡诺”轮将茶苗和茶籽从澳门运到了里约热内卢。1814年9月10日,又有四名有身份的中国人抵达里约港。当年,巴西的茶园建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和圣克鲁斯庄园,中国人吃住都在那里。奥地利画家翰尼斯·莫利斯·鲁根德斯在1821—1825年间进行的首次巴西之旅时,记录了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内中国茶园的情况。他在《巴西游记》一书中,公布了关于中国茶园的插图,并在文中提到当时在里约就有300名中国侨民。
  1994年7月19日总部设在森林苗圃内的巴西森林协会,创立了“中国新景观——中国生态文化中心”,在当地举行了纪念首批中国茶农到达巴西18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生态文化中心主席季福仁勉励大家说:“180年前,我们的先辈来到巴西,开辟了中国同巴西交往的历史。今天,我们新一代的炎黄子孙有责任将这种关系继续发扬光大。”
  《联谊报》96年8月15日
  漫话名人效应
  自古以来,名人的效应是自不待说的。
  武康人孟郊(751—814年),是一位仕途侘傺、、生活坎坷的人。虽他46岁考取进士,却只做一名判官,这也还是通过韩愈等人的力荐才取得的。我们读韩愈《与东野书》,示两人别久,两地情牵,“吾言之而听者难欢?吾唱之而和者难欢?言无听也,唱无和也,独行而无徒也,是非无所与同也。”孟郊,通过韩愈又与韩愈亲密合作,才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景况。
  南朝刘勰拜沈约,也是远古名人效应的一例。江苏镇江人刘勰,也身贫寒,却“自重其文”,很想请一位名人指教,于是就想到了当时在文学界名望很高的武康人沈约。刘勰几次跑去求见沈约,由于两者地位过于悬殊,无法见面。后来,当他得知沈约非常喜欢古书,就想了一巧妙的办法。他带上自己的著作,又把自己装扮成一专卖古书的人,等在沈约回家必经的路口。当沈约乘着马车回家时,他就大声叫喊:“卖古书呀!卖古书呀!谁要古书珍本哪?”沈约听说有人卖古书珍本,非常高兴,“便命取读。”刘勰趁机呈上了自己的著作,沈约便在车上粗粗看了几页,觉得非常精彩,便把刘勰请到自己家中叙谈。刘勰说明了来意,请沈约赐教。沈约认为这是一部极有价值的
  书,于是给他提了非常诚恳的意见,同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刘勰回家后,便照沈约的意见,把书作了一番认真的修改。就这样,刘勰的《文心雕龙》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成了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专著。
  京剧大师梅兰芳,全靠书香门第出身的齐如山先生,在与梅20多年的交往中,给梅指点,使梅兰芳走上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近代俞平伯研究《红楼梦》,也是受蔡元培《关于红楼梦考证》答辩文章而受到启发,并得到顾颉刚的支持而施展才华,才戴上红学家的桂冠。
  再说食品。金华火腿正宗的出在东阳蒋村,其所以名扬四海有一段经历。清咸丰年间,杭州胡庆余堂老板胡雪岩,一次上京城办事,特吩咐东阳蒋村火腿业主蒋雪舫定制200只火腿,带到京城馈赠皇家官吏。官史们食之一致赞其美味。自此以后,金华火腿就名扬京城,成了贡品,至今还盛名不衰。
  中国的乌龙茶,是日本人青睐的茗品,也是原香港华闽公司经理、现国家侨联副主席陈彬藩先生,以其用心良苦的名人效应所结的硕果。80年代初,国内茶叶一度滞销,陈彬藩先生为此带了乌龙茶去日本推销,正巧原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出访在日本。陈先生就请王震同志在日本上层国事活动中介绍中国乌龙茶,王震同志在日本还为陈彬藩先生亲笔书写“饮茶康乐”4个端庄的楷书,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中国乌龙茶热”。如今,日本人称是中国茶是“康乐饮料”、“健美饮料”,中国的散泡乌龙茶和乌龙茶易拉罐,成了日本人喜欢乐购的最
  佳中国茶。
  现在,人们无论在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名人的效应。
  —《湖州日报》95年9月15日;《银河苑》也刊登

知识出处

茶可清心

《茶可清心》

《茶可清心》为蔡泉宝先生所著中国烘豆茶发祥地考证及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探讨新说。内容分六篇,包含:中国烘豆茶的调查与考证、恩师的教诲、茶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探讨、茶叶行情与国茶的出路、茶叶加工与鉴别、考证新作。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