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纬(1904—1987)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445
颗粒名称: 沈文纬(1904—1987)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131-137
摘要: 沈文纬,清光绪三十年九月十日生。德清县城区人。父亲沈佑生,入赘于沈炳国家曾任德清县“有字厫”粮仓主管,管理粮食进出工作。他三岁死母,十岁丧父。起初在私塾读书,父亲死后辍学到兄长紫轩开设的恒大纸店内学习。喜欢看报纸小说,珍珠塔、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等等,无不阅读。至十三岁由叔父沈赞生介绍,在杭州纬成公司缫丝部做学徒,继续读报看小说。到十九岁仍由叔父帮助,赴日本在东京国立蚕业试验场实习。二十二岁回国。
关键词: 民国 德清县 沈文纬

内容

沈文纬,清光绪三十年九月十日生。德清县城区人。父亲沈佑生,入赘于沈炳国家曾任德清县“有字厫”粮仓主管,管理粮食进出工作。他三岁死母,十岁丧父。起初在私塾读书,父亲死后辍学到兄长紫轩开设的恒大纸店内学习。喜欢看报纸小说,珍珠塔、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等等,无不阅读。至十三岁由叔父沈赞生介绍,在杭州纬成公司缫丝部做学徒,继续读报看小说。到十九岁仍由叔父帮助,赴日本在东京国立蚕业试验场实习。二十二岁回国。在日本期间,通过一同留学的堂弟沈西苓的关系结识了何恐参加了中国国民党日本青年会支部,支部里一位同志送给他一本《共产主义ABC》。回国后,在纬成公司缫丝部将这本书在同事中传阅,公司领导认为大逆不道于1926年旧历年底将他开除。回到故乡,正值远房亲戚房毓贤在德清搞中国国民党左派县党部,他也参加了。在他开办的德清溪东手工业丝厂附近,组织—个下庙支部。不久,“四·一二”事变发生,房毓贤被捕,支部也解散了。后房保释回来,他主张在县城搞地下党部。他认为在城内搞,不如在乡村搞更好。乡村要革命的人多,而政府却鞭长莫及,更可自由。一次,许文谟和原中共浙江省委郑馨同志来德清开会,在去北门的路上,为这一城乡问题,曾和房争论过,经许调解而终止。
  1928年,他到西葑漾利农丝厂工作。这时与嵇长春、钟三吴等一起搞秘密组织,到年终又被开除。1929年,谋得新市韶村小学教师职务,在韶村,与西葑漾利农丝厂锅炉房烧煤工杨逢生取得联系,并由杨介绍和士林王甫元相识。于是三人倡议组织地下共产党。他要他们先各找二人,由这二人再各发展二人,作为党员对象,但不能教这二人知道他上面的人是谁。过了一周,杨逢生、王甫元同来找他,说已经发展了七八个人了。有一天,士林有羊皮戏,他们就借看戏为由,到士林开会,向新发展的人员讲了些反帝反封建的话。在场的人听了都很兴奋。
  又过了一周,杨、王二人来汇报,说已有300人了。他要他们再进行宣传和组织。他们去后,德清的沈端毛雇了一只小船来说“新市小学教师丁兆民被捕,今天要来捉你了。”他就趁沈的船出走,半路上换乘新市航船。到了新市,找王仲劬不在就又到沈绰云家里。晚上沈从外面回来,说沈涵春的姊姊也被捕了。
  第二天,他雇了一只小船赴塘栖,找到了许文谟教书的学校,向许汇报了在韶村发展组织的情况。见西葑漾丝厂的另一煤工江亚南也在那里,便对他说“你去通知杨逢生、王甫元,要他们和组织归属许文谟领导,我要到杭州去了。”许同意了,就搭船到杭州。后来许文谟得到这支力量,向省汇报,成立了中共德清县中心县委,领导吴兴、武康等县的中共组织。许文谟是纬成公司缫丝部的师弟,在庆成丝厂入党后,时相过从。
  1930年,中共地下党在德清举行暴动失败,王甫元逃到上海,当时沈文纬在上海广源丝厂,就安排他在丝厂工作。这时嵇长春、钟三吴也逃到上海,由环球铁工厂介绍他们到新开的龙华丝厂工作,厂里雇有德清女工。沈兼任铸亚铁工厂顾问。这时有德清箍桶店姓姜(编者按名敬陛)、郑隆昌纸店姓郑(按名湛恩)二人知道他在德清的历史,与他很亲近,他便介绍他们参加共产党,后由中共江南局的江闻道同志介绍给上海党的领导,由一个姓许的同志负责。
  他和江闻道是留学日本时的同学,这时在上海江南局搞安南巡捕工作。
  龙华丝厂靠近上海卫戍司令部,司令部一个搞无线电的同志和嵇长春关系很好,他要他们保持联系,开展工作。到日本人占领上海时,龙华丝厂毁于一旦,嵇长春、钟三吴和德清工人均回到德清。
  1937年,沈文纬在杭州蚕丝统制会工作,因日寇进迫,杭州机关都迁到金华。他的家已回到德清,他也暂时到德。碰到嵇长春等人,他们准备在德清打游击,要他担任指导员,并去找党的关系。他接受了委托,和沈韵初等至杭州,坐火车到金华,到蚕丝统制会算了帐,辞了职。沈九如想慰留他,但他认为留在那里不上算,还是到四川为上策。于是他转道到汉口,碰到沈西苓、沈兹九和钱俊瑞。他说,德清要他当游击队指导员。钱俊瑞就介绍他到叶剑英同志的八路军汉口办事处。他拿了钱的名片到办事处,因当时干部工作极紧张,无法派人帮助,只说你们做对了,会有人来找你们的。在这情况下,他只得随同西苓他们的上海艺术团到重庆,在重庆,经漆鲁鱼同志介绍,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周怡同志取得联系。他将1930年德清暴动情况作了书面汇报,又把他在国民党经济部时窃取的绝密文件——五年经济计划,交汪静波同志转交周怡同志。周同志离重庆时,约他去曾家岩51号话别。过了几天,汪静波同志告诉他:“周怡同志已离重庆,你的党组织关系在陈家康同志那边。”
  1940年,国民党农林部成立,他转入该部。部长陈济棠搞集体入国民党。他急与汪静波同志联系,后汪来传达,党已同意,他才填入党表。但对国民党总觉得不是滋味,便在外面另找职业。刚巧堂弟沈学源在四川资中办酒精厂,代堂弟去做厂务主任兼代总工程师。酒精他是外行,但对发酵桶的式样和酒母与水同时放入这两方面也作了改革,节省了费用。
  后来,新疆省建设厅长林继庸来信说,赵鸿基到重庆聘请蚕桑专家,如你愿意到新疆,可与赵商量。经钱天鹤介绍,他参加赵鸿基的新疆蚕桑考察团为团员,同行的专家有葛敬蘧、张造时、祁开寅还有许心仁、费储英、赵文慈、王湧以及苏蚕毕业的学生十六七入。
  新疆建设设立了蚕桑事业改进委员会,由他们任委员,月薪按苏联专家待遇,分1600元、1100元、800元三个等级。设有制种场六处,丝厂四处,蚕桑指导所二处。赵鸿基负责和阗制种场兼总指挥·沈文纬和江宛如负责墨玉丝厂,其他人员都分配了工作。
  等到各种工作墨玉的人都会做了,就通知他们到和阗居住。过了几个月,迪化(乌鲁木齐)盛世才打电报来请赵鸿基去,正在这时,国民党军队开进迪化,盛世才跨台,赵也没有走。新疆蚕桑考察团撤销了,沈文纬和家属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回到了重庆。他去农林部钱次长处汇报了此行成果,并拿了介绍到上海蚕丝公司的信。到上海后,与公司葛敬中联系,没有结果。只得回德清,与老同志相聚,在溪东街开设了洪大酱油厂作为掩护。旋又接浙江省蚕桑改进委员会来信,邀他去杭州任专员。这时(1948年),原西葑漾丝厂党支部书记钟三吴来找他,他们谈了革命的形势和任务,认为不仅要联系3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还应争以筹建武装队伍,随时准备,配合人民解放军行动。为了获得枪支弹药,应争取部分地方部队起义,瓦解敌人,壮大自己。
  19419年4月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向江南进军的命令,并号召江南游击队起来向敌人进攻。命令大大地鼓舞了浙西地区的老同志,他与钟三吴立即商议去上海中共江南局找江闻道同志,以便尽快地取得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并汇报浙西两年多来的革命工作。但由于江闻道同志地址变更无法找到。
  由沪返杭后,即与钟三吴商定在新市成立立游击队队部,将这支部队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西独立团。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和钟三吴、嵇长春、吴辞炎等讨论决定将两年来秘密联络的党员公开组织起来。由于尚未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因此暂时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浙西独立支部”。支部人员大部分是浙西地区三十年代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同时也发展了一批新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
  1949年4月初,浙西独立团在新市正式成立由沈文纬任政委,吴辞炎任副政委,钟三吴任团长,嵇长春任副团长。
  浙西独立团武装的主要来源是蒋军地方部队中起义人员。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蒋军内部早已军心动摇,人员涣散。浙西独立支部的同志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打入敌人内部,做了大量工作。动员争取了张荣春、陆世豪、任戌武等人起义,并将这些部队按地区整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队员百余人,步枪70支,大队长张荣春,副大队长陆世豪;第二大队队员80余人,步枪70支,机枪1挺,第三大队,由杭县起义部队组成。
  4月10日,独立团挺进新市,18日挥戈塘栖。在这两地,先后接收了地方武装起义人员200余人。
  4月底,杭州成立军管会。为了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研究部队移交工作,由沈文纬和吴辞炎作代表,去杭州军管会联系。通过杭州、、公安部门向中央钱俊瑞、陈家康同志发了电报。在军管会等电报时,某部首长接见了他们,并说谭震林主席准备接见你们,后因谭主席有要事去了上海而作罢。最后,杭州军管会介绍他们到吴兴军管会找何英同志,后来又由何同志介绍前往崇德,与崇德县人民政府王震县长、高师方政委联系,妥善地处理了起义部队。浙西独立支部的不少同志,则安排在县、区等机构工作。
  沈文纬从崇德回到德清,家里人说上海嵇秋成找你。于是他到上海,嵇秋成介绍他到华东纺管局朱沫同志处,朱又介绍他去中蚕公司经理朱祖贤处,这时已是7月13日,他就这样在中蚕公司耽下了。
  1955年,他从上海调到北京中国丝绸公司。1958年,又调江西省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管理蚕丝业务。
  1958年12月整风时,沈文纬是技术6级工程师。调入江西后,1973年退休。1982年5月15日,接受江西省人委转发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工程师证书。江西省蚕桑学会成立时当选为委员,1984年改任顾问。他的论文《论烘茧及其它》、《再论烘茧及其它》、《烘茧干燥程度茧层率鉴定法》,在1984年中国蚕学会陕西年会上获奖。
  1987年1月19日在杭州逝世,4月4日安葬在德清西门外。
  女沈粤(1936—),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江西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教授。
  引用资料:
  沈文纬自述1986年间自撰1995年鸡肋集转载
  沈文纬去世和安葬时间1987年6月17日沈粤来信

知识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民国德清人物志》

本书收录了民国德清200个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潘申甫、潘鉴清、潘春林、蔡宝善、金有恒、慕陶、吕梦飞、俞箴墀、嵇炳元、许孙儒、高沚蘋、俞同奎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文纬
相关人物
沈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