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慕陶(1371—1934)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400
颗粒名称: 嵇慕陶(1371—1934)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7-18
摘要: 嵇慕陶,名侃,又名汉章。清同治十年九月十二日生于新塘乡西葑漾村(今勾里镇陈家圩西葑漾)。
关键词: 民国 德清县 嵇慕陶

内容

嵇慕陶,名侃,又名汉章。清同治十年九月十二日生于新塘乡西葑漾村(今勾里镇陈家圩西葑漾)。
  光绪二十一年(1895)间,被举荐人杭州蚕学馆任教,专授养蚕法、栽桑等课。因教育成绩出色,于二十三年十二月被派遣去日本留学,学习养蚕、制种。次年进垮玉县竞进社蚕业学校,同年十月转入东京蚕业讲习所本科(今东京农工大学),二十六年八月毕业。在校刻苦研读,常赤脚冒雨走十余里采桑,深得老师赞许。浙江蚕学馆总办林启闻讯,汇银洋40元予以嘉奖,次年三月回国,在江苏大有蚕种制造场昆山分场从事制种,培育出老虎牌良种,出蚁齐、蚕体壮、病害少、茧量高,很快为蚕农接受,曾风靡江浙二省。他常说:“茧壳之厚薄,蚕丝之多寡,实系于蚕体之羸壮。而蚕体素质好坏,全赖于对蛾、产子、制种等方法是否合理。”所以他坚持振兴蚕丝,着重培本。
  民国六年(1917),杭州纬成公司增设缫丝部,嵇被聘任为部长兼总工程师,直接从事缫丝指导。仿日本丝厂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日式小坐缫车100台,并配置全套机械设备,培训缫丝女工,采用半沉缫法制丝工艺,比意大利式大?直缫制丝工艺增产20~30%。生丝品位高,缫折小,各厂竞相仿效。其蚕猫牌高品位出口丝享誉国际市场。
  嵇慕陶兼任浙江省立甲种蚕桑学校教授,身体力行,为蚕丝机械理论联系实际作出良好示范。学生朱新予、沈文伟等后来都成为我国蚕丝界有影响人士。
  为发展家乡蚕丝业,嵇慕陶于民国十三年回到德清,投资6万元,在新市镇西栅创办公利丝厂,有日本从缫车180部,工人338人。又在崇德开办公利分厂。民国十五年,以西葑漾水质洁净,与人合资5万元,开办利农改良土丝厂,有日式坐缫车78部,复摇车44部,工人129人,生丝销往日本、法国等地。嵇自任三厂总经理。还在德清、塘栖、新市等地设立茧行,自收、自烘、自缫。为培养蚕丝业人才,在利农丝厂内开办蚕丝讲授班。学生来自乡村,授以新式培桑、育种、饲蚕、缫丝等科目。他还在家乡创办西葑小学,使儿童有书可读。
  民国二十一年,因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加之“洋丝”充斥市场,厂丝销售萧条,丝价暴跌,担丝从1800两跌到600两银,而且原料缺乏,利农、公利分厂被迫停办。二十三年三月,利农丝厂将固定资产全部抵押给新市乾吉永记、恒生久记钱庄。不久,嵇慕陶郁郁成疾,于是年八月病逝于杭州燕子弄寓所,归葬西葑漾漾东。
  引用书目:
  嵇慕陶德清县志674页
  嵇慕陶湖州丝绸志411页

知识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民国德清人物志》

本书收录了民国德清200个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潘申甫、潘鉴清、潘春林、蔡宝善、金有恒、慕陶、吕梦飞、俞箴墀、嵇炳元、许孙儒、高沚蘋、俞同奎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嵇慕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