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25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乡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34
页码: 289-322
摘要: 第一节 油车乡;油车乡位于县东部边境,东与桐乡义马乡相邻,南与徐家庄镇接壤,西界勾里镇,北濒横塘港与高林乡相望。乡政府驻地油车集镇,距城关镇19 公里。总面积23 平方公里。下辖1 个集镇,8个行政村:油车、天皇殿、茅林、三来、东溪、夏家、米世、湖墩,130 个村民小组。;第二节 莫干山乡;莫干山乡位于德清县西部莫干山区,东与三桥镇接壤,南连武康镇,西接筏头乡,西北毗邻南路乡,东北与湖州市乔溪乡相邻。境内有避暑胜地莫干山,驻地距城关镇19 公里,距杭州市4 5 公里。是杭州至庚村、德清至庾村公路的起讫点。总面积39 平方公里。;第三节 高林乡;高林乡位于县东部边境,东与桐乡市晚村乡毗邻,南濒横塘港与勾里镇、油车乡相接,北与新市镇隔十二里塘相望,西靠士林镇。全乡总面积2 4 平方公里。下辖1 个居民区,南坝、水产、韶村、草塘里、丰年、后皋、勇兴、栎林、休村和马家桥10 个行政村,155 个村民小组。人口有3550 户,14 321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 人。;第四节 筏头乡;筏头乡位于德清县西部,莫干山西麓,西南靠余杭市,西与安吉县接壤,东北与南路乡相邻,东连莫干山乡,东南毗邻武康镇,为余杭、安吉、德清三县(市)交界处,驻地距城关镇22.2 公里。总面积101 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重叠,连绵起伏,南部黄回山,海拔725 .5 米,东有铜官山、莫干岭,北有海拔74 5 米的五指山,海拔715 米的天山,西有铜岭、桃树岭、大山上。中有平顶山和海拔535 .2米的岩山。;第五节 三合乡;三合乡位于德清县西南部,湘溪港两岸,东濒东苕溪与余杭市獐山隔岸相望,南与余杭市安溪毗邻。西连上柏镇,西北与武康镇交界,北邻秋山乡,东北与城关镇相连,总面积62 平方公里,驻地距城关镇10 公里。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德清县

内容

第一节 油车乡
  油车乡位于县东部边境,东与桐乡义马乡相邻,南与徐家庄镇接壤,西界勾里镇,北濒横塘港与高林乡相望。乡政府驻地油车集镇,距城关镇19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下辖1个集镇,8个行政村:油车、天皇殿、茅林、三来、东溪、夏家、米世、湖墩,130个村民小组。
  乡以境内有油车高桥得名。乡域明代清初属金鹅乡十三都,乾隆后为十三下区。民国初年属新市镇区,24年为双林(横塘)乡、白马乡,36年合并为双马乡。1950)年建政为油车乡、三来乡,1956年7月两乡合并为高桥乡,1958年10月,禹越乡(现徐家庄镇)并入境内,成立高桥人民公社,从这时到1959年5月,设4个管理区,现乡境地为油车,三来管理区,1961年6月,原禹越乡境地划出另立公社,1982年因与桐乡县高桥公社重名,更名为油车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1994年10月,改名高桥镇。
  乡域地处平原水网地区,河流众多,横塘港横亘北部,大东港(运河东线)流经乡区后向南注入大运河。灌溉、航运便利。全乡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畜牧等业,近年来乡村办工商企业有较大发展。全乡1993年共有3814户,总人口151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人。耕地面积12117亩,其中水田11457亩,桑园5005亩,内外荡1333亩。排灌、耕作、脱粒及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机电化,粮食亩产解放前仅250斤,1964年1085斤,为原嘉兴地区第一个超千斤的公社,1979年粮食总产量2212万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682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93年粮食总产量7747吨,蚕茧总产808.7吨,油菜籽总产250吨,猪年末存栏数5434头,全年饲养11823头,羊年末存栏数1567头,淡水鱼总产量434吨。珍珠1公斤。
  1993年农业总产值2327.4万元,其中农业830.6万元,畜牧业1248.4万元,副业80万元,渔业168.4万元。
  乡村工商企业正在蓬勃发展。现有东方丝绸集团公司第二制衣厂、油车丝绸厂、红丰造纸厂、油车丝厂以及高桥塑料编织厂等厂家,以生产丝绸、塑料制品,印染、砖瓦为主。1993年工业总产值11326万元,其中乡办企业6682万元,村办企业4374万元,主要工业情况见下表。
  油车乡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年产值500万元或年利税30万元以上) 单位:万元
  乡境多河流湖泊,水上交通非常便利,民间有小划船494只,农用船1046只(1985年统计)。桥梁亦多,据交通部门统计,共有民间桥梁67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拱桥13座,梁桥12座,木桥1座,石桥41座。民间桥梁中有一座众山桥,坐落在夏家村。该村七旬老翁郑金山热心于公益事业,为建桥募捐,串乡走村达三年之久,足迹遍全县,共募资金一万元,再由县交通局补助0.6万元后建成此桥。竣工之日为新桥命名时,众人说,金山老人为建桥呕心沥血,故应叫“金山桥”,郑老笑道:“众人力量大”。于是最后定名众山桥。
  全乡跨航道桥梁如下:
  1、油车桥 跨通航徐家庄航道,原为单孔石拱桥,桥长38.2米,1982年改建为单孔净跨35米整体波双曲拱桥,同年11月竣工。桥长50米,桥面宽4米,拱底标高8.5米,荷载汽-6。
  2、白马高桥 位于夏家村,也跨大东港航道,原是单孔石拱桥。1963年改建为单孔净跨11米钢梁桥,桥长35米,桥面宽2.5米,梁底标高7.8米。
  3、幸福桥 位于湖墩村,此处原是渡口,1982年乡村集资修建7孔钢筋混凝土板梁排梁桥,桥长46.5米,桥面宽2.4米,中孔跨径6.5米,梁标高7米。
  4、湖墩桥 又名绍定桥,在湖墩村。原是7孔石平桥,经修缮后为7孔钢筋混凝土梁与石梁组合桥。桥长43米,桥面宽1.95米,中孔通航跨径6米,梁底标高7.2米。1989年11月改建为3孔梁桥,中孔为16米,空心板梁,边孔7.5米,为冂型梁。桥长33米,桥面宽2.5米,梁底标高7米。次年3月竣工。
  此外,还有一座新建公路桥,跨北横塘港大桥(详见《徐家庄镇》)。
  近年来大力发展陆上交通事业,已建成公路有3条线,均以油车桥为中心,一条向北经苏林纵贯高林乡直通新市镇,一条向西北经草鞋桥再向北达高林乡庙前以接通德新县道,另一条向西南经湖墩村通徐家庄镇,可南达余杭市。
  主要街道:桥西长150米,宽12米,油渣路面;桥东长100米,宽12米,水泥路。
  房屋建筑及建设用地情况如下表:
  文教卫生事业,全乡有中学1所,教职工26人,学生11班,510人,小学8所,教职工41人,学生38班,1123人,幼儿园1所,11个班,入学幼儿404人,卫生院1所,行政村卫生室7个,集资医疗村8个。
  农村改水:有水厂12座,造价108.05万元,所在地人口447户,15132人,受益人口6809人。
  环境卫生:1993年环卫职工3人,民办保洁员3人,全镇有卫生公共厕所10座,户厕3675个,其中卫生厕所3080个,粪便无害化处理126户。清扫面积5000平方米,清运垃圾2000吨,清运粪便3000吨,下水道:桥西长360米,桥东280米,管径21MM。
  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3859户,15238人,其中男7717人,非农业人口462人。从业人员8658人,其中外来人员29人。农村经济总收入547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6元。工业企业347个。从业人员3386人。工程技术人员90人。工业总产值48777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50万元。公路38公里。学校4个,学生1910人,教师93人。卫生机构7个,技术人员25人。固定电话3396部,移动电话3009部。生活用轿车18辆。年末耕地面积16560亩。粮食产量6708吨,蚕茧产量402吨,猪肉产量516吨,水产品1529吨。
  第二节 莫干山乡
  莫干山乡位于德清县西部莫干山区,东与三桥镇接壤,南连武康镇,西接筏头乡,西北毗邻南路乡,东北与湖州市乔溪乡相邻。境内有避暑胜地莫干山,驻地距城关镇19公里,距杭州市45公里。是杭州至庚村、德清至庾村公路的起讫点。总面积39平方公里。
  乡以莫干山得名。《莫干山志》卷一:“世说吴王铸剑于此,取莫邪、干将之义以名。”辖区明清为武康县庆安乡十二都和十一都东部小部分,雍正后改属西乡,民国20年始建莫干山乡,24年改称莫乡,33年又改莫干乡。1949年5月解放,1950年建政为莫干区莫庚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后坞乡并入,改称莫干乡,1958年10月公社化时与筏头乡合并成立莫干山人民公社,下设5个管辖区,现乡区当时为莫干管理区,1959年10月,管理区撤销。1961年5月、1964年7月,筏头、后坞乡境先后划出,另立公社。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1994年10月,莫干山乡改镇。
  境内群山起伏,重峦叠嶂,北有银顶山,西有马鞍山,乌青山,南有石塘山,中有石桥山等。山林占总面积的75.6%,耕地占12.4%,茶园占2.5%,建国后,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丰收和人民生活需要,在高峰村建造容量122.5万立方米的高峰水库,在燎原村建造容量22万立方米的长岭坞水库,在红星村建造容量16万立方米的劳岭水库,并在莫干山建110千瓦的剑池水电站。这些水库的有效灌溉面积3400亩。
  全乡山林面积40831亩,其中毛竹山7607亩,小竹山5082亩,杉木林1500亩,茶园1455亩,耕地总面积6400亩,其中水田5657亩,耕作、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机电化,1993年产粮532万斤,油菜籽7.4万斤,茶叶39.4万斤,生猪全年饲养量3769头,淡水鱼5万斤,农业总产值761.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56.8万元,林业产值224.7万元。
  公路建设较早,民国9年春,浙江督军卢永祥下令修筑由庾村盘山到达荫山街公路,长6.03公里。同年7月建成,由于盘山急弯多,路基狭,大型汽车不能上山。民国18年,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来宾要上莫干山避暑,省府委员朱家骅提出在筑杭(州)长(兴)公路的同时,建筑莫干山公路,即三桥埠至庾村段,长7.07公里,属杭长路支线。同年6月7日通车。抗战时期此路遭破坏,1950年至1985年,多次进行整修改善。1985年底、三莫线全长13.1公里,为4级公路,客车通至庾村,小型汽车可达莫干山荫山街。
  庾村一筏头公路,由庾村向西南延伸,经劳岭、何村、烂树坑达筏头,解放前,曾先后花4年时间修筑,仍不能通车,1956年10月再度动工修建,次年10月23日竣工,长9.5公里,4级公路,北与三莫线联接,南段即武莫线。
  庾村—福水公路,自莫干山麓庾村跑马场起,经湖州市乔溪乡方山村,入南路乡东山村新凉亭,后洪,暗弄口至福水村,全长13.12公里。南接三莫线,东北邻小洪公路,北通暗范线,西达后斗线。1964年9月26日开工,先建庾村至后洪段7.23公里,次年7月竣工,9月通车,其余路段1968年8月动工,1970年5月16日竣工。
  508省道,即乔(司)莫(干山)公路,1982年7月由省计委、经委、交通厅规划确定由乔临、临塘、塘德、德武、武莫等路段组成。自余杭市塘栖镇入德清县境,经雷甸、城关、武康至莫干山。武莫路段经过对河口,烂树坑、筏头、渔村、后坞至莫干山荫山街,长34公里。武康至对河口段,7.4公里,1958年4月动工,5月竣工,合溪口至莫干山段于1964年3月1日施工,次年12月23日竣工,1965年9月,对武康至烂树坑段进行衔接施工,1966年4月20日,对河口至莫干山段全线竣工,1978年11月16日,省计委下达任务将武莫线改泥结碎石路为渣油路面,路基拓宽到8.5米,路面7米,改善急湾、狭路1660米,1979年10月4日竣工。
  1993年全乡辖2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共2663户,8364人,农村人口6961人。
  全镇有53家乡镇企业,以产针织品,耐火纤维,尼龙袋为主,1993年工业总产值6040万元,其中乡办工业3065万元,村办工业535万元,合作经营及个体工业产值993万元,主要矿藏有莫干山萤石矿,贮量丰富,质地优良,年产萤石13000余吨,供外贸出口及国内重工业之需,主要土特产有“莫干山黄芽”和“莫干青龙”茶,色香味俱佳,畅销省内外。
  全乡自1997年进行改水以来,至1989年6月建水厂26家,受益人口8055人,占总人口96%。
  现有初级中学一所,8个班,学生316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8.7%,小学8所,36班,学生93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4%,幼儿12个班,在院幼儿264人。
  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14人,甲级行政村卫生室5个,集资医疗村7个。
  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同时积极进行农村厕改,至1993年全乡有公厕17座,其中卫生公厕4座,户厕1846个,其中卫生户厕1173个,粪便无害化处理625户。
  近年来建设用地情况见下表。
  政区面积39平方公里。2701户,8195人,从业人员4437人,
  其中外来人员25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309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35元。工业企业161个。从业人员1810人。工程技术人员16人。工业总产值26869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70万元。公路50公里。学校4个,学生911人,教师58人。卫生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12人。固定电话1980部,移动电话1811部。生活用轿车162辆。农村户数1940户,6638人。年末耕地面积7217亩。粮食产量1493吨,蚕茧产量220吨,水果产量3463吨,猪肉产量580吨。
  第三节 高林乡
  高林乡位于县东部边境,东与桐乡市晚村乡毗邻,南濒横塘港与勾里镇、油车乡相接,北与新市镇隔十二里塘相望,西靠士林镇。全乡总面积24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民区,南坝、水产、韶村、草塘里、丰年、后皋、勇兴、栎林、休村和马家桥10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人口有3550户,143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人。
  乡境明代清初属金鹅乡十二都,西部韶村一带属永宁乡九都。乾隆后改称十二区九区。民国前期属新市镇区。民国24年为栎林乡和白彪乡东面的一部分。1950年5月建厚皋乡和栎林乡,1956年3月合并为高林乡。乡名以原二乡各取一字组成(“皋”与“高”同音,为书写方便故改“皋”为“高”)。1958年10月,高林、士林、梅林和新联乡同新市镇合并成立新市人民公社,从这时到1960年5月,现乡境为高林管理区。1961年8月,撤销新市人民公社,按合并前原境地分别成立公社,并以原乡名为公社名。1984年改公社为乡。高林乡政府驻地新市大桥南堍,距城关镇21公里。1999年并入新市镇。
  高林乡四周环水,境内河港交错,西南濒韶村漾,东北又靠南栅漾,故水上交通极为便利。过去,每个自然村每天都有航船开往新市,农家多自备小划船代步,据1985年统计,农家有小划船278只,农用船651只。70年代以来,随着拖拉机逐渐普及,陆路交通发展已成势所必然的趋势,首先有机耕路的出现,接着便大力建设水泥便道。1987年德新公路建成后,公交车辆在韶村站依靠,从此去城关和新市的陆上交通大为方便,宽仅1-2米的便道已落后于形势,于是乡内也开始建筑公路,目前乡内公路线以政府所在地南坝村为中心,通至各村,总长20公里,其中乡际公路向南进人油车乡,西连韶村与德新公路衔接,长11公里。另一条通向勾里镇,尚未通车。
  乡内桥梁众多,民间桥梁有62座,总长866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拱桥7座,梁桥27座,其余均为石桥。此外,有跨航桥梁10座,其中新市大桥(详见新市镇一节)是出入新市镇的咽喉,另有9座桥是:
  1、跃进桥 又名东环桥,位于草塘村,跨十二里塘港。单孔净跨38米,系钢筋混凝土单坡双曲拱桥,桥长56米,桥面宽3.5米,肋底标高9.43米,荷载汽-6。
  2、韶村桥 又名通圣桥。原为单孔石拱桥。1967年改建为单孔净跨30米钢筋混凝土坦拱人行桥,桥长44米,宽3.5米,拱底标高8米。此桥扼十二里塘港通韶村漾的咽喉,是苏杭、沪杭、德新等水运航线必经之处。
  3、杨家坝桥 原为渡口,位于韶村。1979年1月建单孔净跨35米,圆洞拱片桥。桥长43.2米,桥面宽3.5米,高8.5米。
  4、向阳桥 在新市南栅外,原是渡口,1978年新建3孔钢筋混凝土圆洞拱片桥。中孔通航净跨18米,边孔各16.4米,桥长58.9米,桥面宽3米,桥底高8.6米,荷载汽-6。
  5、景明桥 在南坝村,跨新市至徐家庄航道。原是3孔石排柱梁桥,1985年,改建为单孔净跨35米,钢筋混凝土圆洞拱片桥,桥长52.18米,桥面宽3.5米,拱底标高8.5米。荷载汽-10。
  6、东升桥 在休村。1969年建成单孔净跨20米无筋无肋双曲拱桥,长38米,桥面宽2.4米,标高7.6米。
  7、座庄桥 位于勇兴村。跨菱湖至长安航道,与桐乡市晚村乡交界,原系3孔石平桥,桥长30.5米,中孔通航跨径5.8米,1983年,由桐乡县交通部门改建成单孔净跨38米钢筋混凝土整体波双曲拱桥,下部结构为沉井基础,桥长46米,桥面宽4.5米,拱底标高7.5米,荷载汽-6。
  8、青石桥 在栎林村,跨勾里至新市航道,系7孔石平桥,桥长46.3米,桥面宽1.85米,中孔通航路径仅6.6米,梁底标高6.4米。
  9、天顺桥 在休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光绪二十七年(1901)冬重建为7孔石平桥,桥长46米,桥面宽2.3米,中孔通航跨径6.3米,梁底标高6.2米。
  德新线公路桥梁在乡境内的有后庄坝桥1座。桥址公路中心桩号14K+815.2,系单孔跨径8米,重力式桥台,矩形版梁桥。桥长16米,桥面宽7米,高度6.03米,设计荷载汽15,挂-80,于1985年12月建成。
  自6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供电网的发展,在排灌,脱粒及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实现了机电化。1993年末全乡有耕地13098亩,其中水田12304亩,桑园4484亩,内外鱼塘2574亩,1993年全年粮食总产8301吨,蚕茧总产842.7吨,油菜籽总产61吨,甘蔗25吨,生猪饲养量8682头,年末存栏4059头,羊748只,淡水鱼年产639吨,珍珠30公斤。
  近年来乡村企业发展较快,全乡有乡办企业14家,村办企业25家,其中在庙前村有最具规模的高林第一造纸厂,草塘里村夏家墩有都锦生丝织厂德清分厂,此外还有县第一水泥厂,高林丝厂等单位,产品以丝绸、针织品,水泥、砖瓦……为主,1993年全年工业总产值13512万元,其中乡办工业6400万元,村办工业5300万元,主要工业企业情况见附表。90年代全乡建设用地情况见附表二。
  集镇于1981年5月始建水厂,造价2万元,水塔容量25立方米,1982、1983年有10个村陆续兴建水厂,造价分别为0.9-2.1万元,1989年12月乡建水厂,造价91.8万元,合计受益人口13582人。
  全乡现有中学1所,初中11班,在校学生483人,小学9所,34班,学生1063人,幼儿班15班,幼儿465人。
  乡卫生院1所,甲级村卫生室7个,集资医疗村10个。
  全乡建有卫生公厕13个,户厕3454个中,卫生厕所3403个,粪便无害化处理312户。
  第四节 筏头乡
  筏头乡位于德清县西部,莫干山西麓,西南靠余杭市,西与安吉县接壤,东北与南路乡相邻,东连莫干山乡,东南毗邻武康镇,为余杭、安吉、德清三县(市)交界处,驻地距城关镇22.2公里。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重叠,连绵起伏,南部黄回山,海拔725.5米,东有铜官山、莫干岭,北有海拔745米的五指山,海拔715米的天山,西有铜岭、桃树岭、大山上。中有平顶山和海拔535.2米的岩山。山林占总面积的85%,耕地仅占4%。日照比本县平原少,寒潮亦稍早,无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比平原稍低。
  辖区明清为武康县武都乡的十都(原簰头乡)、庆安乡的十一都(原后坞乡),民国初年属西乡,17年属第一区。20年始设英红镇,24年改簰簰头镇。30年设英红乡、瑶仙乡,33年合并为英红镇。1949年5月解放,1950年建政为莫干区的簰头乡、姜湾乡、后坞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后坞乡并入莫干乡,姜湾乡、九都乡的一部分及余杭县勤劳高级社的勤劳生产队并入簰头乡。1958年3月开始简化为筏。1958年10月筏头、莫干两乡合并成立莫干山人民公社,下设五个管理区,原后坞乡范围为后坞管理区,筏头乡境地设筏头、姜湾两管理区,1959年5月管理区撤销。1961年5月原筏头乡境地从莫干山公社划出,建立筏头人民公社,1964年7月调整社队规模,筏头公社的西岑、银子山、对河口、东风四个大队划归对河口公社,原后坞乡境地从莫干山公社划出,成立后坞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建制,分别更名为筏头乡、后坞乡,1992年7月扩镇并乡,两乡合并为筏头乡。
  全乡辖2个居民区,17个行政村,158个村民小组。1993年全乡共4615户,15976人,农村人口15489人。
  为了改善山区交通,民国35年(1946)7月,武康县政府设庚公路建筑委员会,兴筑庚簰簰公路,至1949年仍未通车,1956年8月1日,武康县人民委员会再次修建庚簰簰公路,同年10月动工,次年10月23日竣工,筑起境内第一条全长9.5公里的4级公路。1963年6月至次年12月兴建烂和线,长9.5公里,西通安吉。1967年6月至次年5月,兴建乡境内的筏百线12.44公里,1967年3月至次年5月兴建乡境内的何武线1.72公里。
  从1963年至1983年,共建起黄泥坎至上郎。罗界岭至惊险潭,玄坛庙至宿九坞、陆家桥至木竹坞,渔村至梅皋坞,东沈至大深坑,瓦窑岭至光明、范坞口至范坞里,佛堂至葛岭、香水桥至马坞里、陈村至山岭头、东坞口至西坞里等12条乡道,总长32.12公里,除2.5公里属等外级,其余均为4级公路。508省道武(康)莫(干山)路段,从烂树坑入境,经筏头、渔村、后坞至莫干山荫山街,贯穿乡境东北。东与104国道接轨。
  地处莫干山区,境内群峰矗立,山峦起伏,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有15座,五指山是县内最高山峰,因此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境内已建成装机容量在75千瓦以上水电站7座:
  名称 装机容量 千瓦/台 地点
  大造坞电站 100/1 大造坞
  后坞电站 100/1 后坞
  庙前电站 86/2 庙前
  惊险潭电站 125/1 上郎
  红村电站 75/1 佛堂
  佛堂电站 80/2 佛堂
  渔村电站 80/2 姜湾
  全乡山林资源丰富,共有山林128407亩,其中毛竹山65260亩,小竹山16268亩,林木山2365亩,薪炭林4387亩,灌木林9062亩,疏林11196亩。专业茶园1579亩,1980年提供商品毛竹145万支,小竹1240担,捻干竹10万支,柄竹45万支,杂竹8万担,毛料5万担,柴料983担,产茶2194担,黄回山“云雾茶”、木竹坞“青龙茶”,色香味俱佳,闻名省内外。有果园438亩,药材地130亩,每年能提供各种水果6000多担。
  1993年末,全乡有耕地5169亩,其中水田4737亩,粮食总产260.2万公斤,生猪全年饲养量8185头,山羊年末存栏数700只,农业总产值1982.6万元。
  全乡乡村企业92家,有扇厂、绸厂、农机厂、胶木厂、竹器厂等。1993年工业总产值7521万元。
  全乡从1975年推行农村改水以来,共建小型水厂77家,受益人口15328人,占总人口的96%。
  90年代全乡建设用地情况见下表:
  1993年有初级中学2所,11个班,学生513人,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8.9%、96.7%,小学18所,62个班,学生172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0%、99.8%。幼儿园9所,22个班,在院幼儿589人。
  有县属医院一所,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32人,行政村卫生室16个,集资医疗村17个。全乡有卫生公厕25座,户厕1449个,其中卫生户厕1275个,粪便无害化处理820户。
  境内天泉山,明代曾繁荣一时,号称世外桃源。
  政区面积101平方公里。4602户,15488人,其中男7916人,非农业人口452人。从业人员10085人,其中外来人员12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567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7元。工业企业338个。从业人员2961人。工程技术人员36人。工业总产值51766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17万元。公路59公里。学校1个,学生1398人,教师92人。幼儿园、托儿所11个。卫生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26人。固定电话3800部,移动电话2300部。生活用轿车65辆。年末耕地面积5255亩。粮食产量1855吨,茶叶产量70吨,猪肉产量154吨。
  第五节 三合乡
  三合乡位于德清县西南部,湘溪港两岸,东濒东苕溪与余杭市獐山隔岸相望,南与余杭市安溪毗邻。西连上柏镇,西北与武康镇交界,北邻秋山乡,东北与城关镇相连,总面积62平方公里,驻地距城关镇10公里。
  1993年,全乡辖2个集镇,21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5694户,21262人,其中农村人口20569人,各村户口数见后附表。
  辖区在古代为防风氏国境。明清时属武康县崇仁乡。民国初期原二都乡属东乡,三合乡属东南乡,民国20年设崇贤镇及杨坟、大赛、二都、四都等乡,24年并为杨坟、塘泾二镇及封山乡、民国36年为崇仁乡、防风乡、禺山乡。33年为仁风乡,禺山乡。1949年5月解放,1950年建政,分别为上柏区的杨坟、松合、新桥乡和城郊区的二都乡,塘泾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杨坟、松合、新桥三乡合并为三合乡,塘泾乡和松合乡的和睦村并入二都乡。1958年10月秋山、三合、二都三乡合并成立二都人民公社,现境地为三合、二都、塘泾管理区,1960年6月管理区撤销。1961年5月三乡分别成立公社,辖区为三合、二都公社。1983年改公社建制为乡建制,分别为三合乡、二都乡,1992年扩镇并乡,两乡合并称三合乡。
  全境呈南北向长方形,北部为平原水网地区,南部是丘陵地区。境东北的下渚湖一带地势低洼,形似巨盆,有9个行政村的村落环列湖畔,西部山区之水汇集于此,从前常遭水灾。境内最高的山是大竹山,海拔460米。解放后,兴修水利,治害为利。全乡有4米以上水闸5座,其中坐落在巽联村的湘溪大闸(又名新陡门闸)净长15米,宽14米,三孔(中孔6米、边孔4米×2),高7.65米,控制排水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设计过闸流量198.74立方米/秒,是全县第三大闸。装机容量520千瓦/4台的翻水站三座,分别为塘泾翻水站、五闸翻水站和巽联村的新陡门翻水站。还有蓄水6万立方米的独洛坞、乌木桥水库和4个蓄水坑,可灌溉农田676亩。1970年竣工的对河口沿山渠道蜿蜒曲折流经境内4公里,受益农田2694亩。1977年开拓的湘溪港,东西向横穿而过,人东苕溪。灌溉,航行均获益非浅。
  全乡有耕地20057亩,其中水田18486亩,专业桑园1016亩,茶园684亩,山林32880亩,内塘1629亩,外荡2521亩,1993年粮食总产2299.4万斤,油菜籽53.4万斤,蚕茧7.62万斤,茶叶12.12万斤,淡水鱼257.4万斤,珍珠5430公斤,生猪全年饲养20289头,羊年末存栏5400只,木材年砍伐量270立方米,商品毛竹2.4万支,全年农业总产值3850.8万元,多种经营收入占农业经济的59%,元笋、芦苇产量居全县首位。
  乡镇企业有86家,主要有石料、砖瓦、化工等,1993年总产值9190万元,其中乡村企业产值7396万元,大小石料厂共41家,所产石料质地坚固,是建筑工业的优质材料,畅销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地,三合石料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定点产品,杨浦大桥、南浦大桥所用石料,全部由三合供应。
  三合乡是德清县最后不通轮船、汽车的“双不通”乡,根据群众强烈要求,县革委会在1978年核准建路,同年5月,县交通局在二都乡召开城关、秋山、二都、三合4乡和县有关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并成立建路指挥部,6月完成全线测设工作,从武德公路8K+900处为起点,经杨家山、二都、上渚桥,四都、三合、杨坟至康家山,全长16.65公里,1980年11月11日开工,1983年12月20日完成下跨塘至上渚桥段,先通德清至二都,余下路段1984年1月开工,至1985年6月6日,完成全线工程。此外,乡级公路长5公里。
  同时,在东苕溪建起五个渡口:余杭獐山至新兴、南窑坞、下杨、朱家四个渡口,每个渡口配备2艘渡船,塘泾至城关星星的塘泾渡,配备5艘渡船。还在德双线航道设杨家山渡,沟通沿河与秋山新琪两村。
  90年代全乡建设用地情况见下表:
  农村私房面积
  全乡自1978年开始农村改水,现有自来水厂19家,受益19个村,18942人,占总人口的90%。
  绿化方面,四旁植树共36000株,行道树共2000株。
  1993年初级中学2所,17个班,学生714人,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二都95.9%,三合98.3%。小学18所,59个班,学生17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二都99.89%,三合100%。幼儿园25个班,在院幼儿636人。卫生院2所,病床12张,医务人员32人,全乡有甲级村卫生室17个,集资医疗村10个。
  近年来全乡进行改厕工作,现有公厕24座,其中卫生公厕23座,户厕5056个,其中卫生厕所4304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214户。
  二都地区明初开始建窑,盛产沙缸和砖瓦,至今尚有缸窑村和瓦窑村。
  境内云岫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见第十一篇。
  上杨村有元代赵子昂碑一块,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昌桥,又名上渚桥,宋咸淳年间建,在瓦窑村。横跨上渚河单孔石拱,长35.2米,宽2.8米,拱跨17.2米;上设须弥座石栏板,间置莲花纹望柱,两侧铺有踏跺垂带;墩用方块石垒砌金刚墙,建筑古朴雄健,是县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桥梁,1989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三合乡大赛村沙岭头遗址,水产村关帝岭山田横遗址。
  陶瓷窑遗址。火烧山窑址,属西周至春秋时期。三合乡防风山原始青瓷窑址。此外,还有东汉时期的联胜村青山坞窑址,三国时期的黄角山窑址。
  防风祠。二都防风山麓旧有防风祠,1997年重建。
  下渚湖。二都下渚湖是天然形成的江南最大湿地风景区,景区一期景点有道冠山、美女峰、芦荡探幽等,面积10)平方公里,主湖3.4平方公里。2004年5月1日对外开放,“五一”长假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
  (附)1994年底人口分布
  2003年三合乡政区面积62.5平方公里。5783户,20961人,其中男10574人,非农业户口862人。从业人员1227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679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70元。工业企业169个。从业人员3125人。工程技术人员30人。工业总产值51324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25万元。公路35公里。学校5个,学生2395人,教师113人。幼儿园、托儿所19个。卫生机构23个,技术人员48人。固定电话4700部,移动电话5206部。生活用轿车150辆。年末耕地面积23021亩。粮食产量2018吨,茶叶产量40吨,蚕茧产量28吨,水果产量675吨,猪肉产量2522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89万元,其中粮食作物产值334万元。
  第六节 秋山乡
  秋山乡位于德清县中部,余英溪两侧。东与城关镇相邻,南与三合乡接壤,西连武康镇,西北与三桥镇交界,北邻龙山乡。508省道德武公路穿境而过。秋山—王母山公路,是从德武公路秋山站向北延伸,经箬帽山,施宅至龙山乡王母山。1983年又建成秋王公路支线,施宅村—沙岭头公路。按规划此线接通湖州市埭溪镇。从德清至埭溪长21.3公里,比经过104国道可缩短5.7公里。全乡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1个集镇,11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2272户,8382人。其中农村人口8126人。
  境内有座秋山,故名。辖区明清为武康县崇仁乡的一都、泰原乡的十五、十六都的一部分。民国初期属东乡,20年设五里乡、秋山乡、乌山乡,24年并为兆丰乡。1950年建政为城郊区秋山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五里乡一部分并入境内,1958年10月与二都、三合乡合并成立二都人民公社,时为秋山管理区。1960年5月,管理区撤销。1961年5月,原秋山乡范围从二都公社划出,建立秋山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建制。1999年并入武康镇。
  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只南端有部分低丘小山,最高的照山,海拔156米,平原约占十分之八,丘陵占十分之二。境内河流纵横,余英溪横穿而过,大塘漾、新琪漾分布其间,灌溉航行称便。在跨塘村德清至横塘桥航道,建有单孔净宽6米的横塘闸,闸底高程吴淞标高1.5米。在德施线航道秋北与龙山长安间设李家墩渡,备有木质渡船2艘,渡工1人。
  全乡有耕地8183亩,其中水田7570亩。1993年粮食总产1218.6万斤。油菜籽56.8万斤。桑园1547亩,蚕茧总产19.44万斤,元笋4000担,淡水鱼94万斤,全年生猪饲养量4606头,羊年终存栏数1604头。农业总产值1939.4万元。
  有36家乡镇企业,主要生产水泥、石料、砖瓦,1993年工业总产值4243万元。
  从1980年7月开始农村改水,全乡建起水厂8家,受益人口8305人,占总人口的99%。
  有初级中学1所,6个班,在校学生242人,学龄人员入学率98.7%,小学9所,21个班,学生6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幼儿园9所,11个班,在院幼儿300人。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17人,行政村卫生室9个,其中甲级个。
  近年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1993年,全乡有卫生公厕11座,户厕2036个,其中卫生户厕1304个。
  90年代以来全乡建设用地情况见下表:
  第七章 龙山乡
  龙山乡位于德清县中北部,地处丘陵地带,北与湖州市埭溪镇毗邻,东北与洛舍镇接壤,东南紧靠城关镇,南与秋山乡交界,西临三桥镇。驻地距城关6.2公里,总面积31平方公里。
  以境内海拔223米的“剥皮龙山”(书名候石山、凤凰山,俗称剥皮龙山)得名。乡境明清为武康县泰原乡的十七、十八都。民国初年属东北乡,20年始设陇山乡,30年为陇山乡,长安乡,33年并为安仁乡。1950年建政为三桥区龙山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长安、新民两乡并入境内。1958年10月,龙山、三桥两乡合并成立三桥人民公社,下设五个管理区,原龙山乡范围设长安、新民管理区,不久、新民管理区大部分(前十八都境地)划归洛舍公社。1961年5月,从三桥公社划出,成立龙山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建制。1999年并入洛舍镇。
  地处丘陵地带,西北群山起伏,以剥皮龙山最为著名。此外有大基山、梁山、凤凰山等,连绵不绝,东南为平原水网地区,余英溪北支和东苕溪流经东南隅,支流港汊,交织成网,耕地、村落大部分布于此,山林占总面积49%,耕地占15%,水面占10%,桑地占3%。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畜牧、茶叶、渔业、林业等多种生产地区。
  建国以来,根据自然地理特点,治山治水,改造自然,全乡建起10万方以上水库三座,施宅村掘步岭水库,库容38万立方米,龙胜村东风水库,新丰村市元坞水库,库容分别为12万立方米、13.5万立方米。在漾口村建起4米以上水闸二座,漾口闸、王母山闸。和装机容量320千瓦/4台的漾口翻水站,116千瓦/4台新漾口翻水站。确保平原水网地区的安全度汛。
  全乡共有山林22739亩,耕地6696亩,其中水田6050亩。专业桑园1309亩,茶园601亩。鱼塘1786亩。排灌、耕作、脱粒基本上实现机电化。1993年粮食总产量592.2万斤,油菜籽30.2万斤,蚕茧37.12万斤,茶叶12.8万斤,淡水鱼75.8万斤,全年饲养生猪4608头。农业总产值1106万元。
  全乡有30家乡镇企业,以生产砖瓦及开采石料为主,1993年工业总产值3448万元。
  全乡辖1个居民区,7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1585户,6044人,其中农村人口5819人。
  乡境处于中北部偏僻地区,交通不便,1976年11月从德武公路秋山站向北延伸,经箬帽山、长安、大同、施宅至龙山(王母山)建公路,长9.22公里。1977年6月动工,1982年5月全线竣工,为4级公路。
  1982年1月,施宅沙岭头线动工,是秋王公路支线,长4.3公里。1983年12月竣工,按规划此线将接通湖州市埭溪镇,可比经过104国道缩短5.7公里,为4级公路。
  1983年12月,又建成上市—东坡头乡道0.72公里,4级公路。
  为确保交通,德施线航道设三个渡口:王母山渡(裕丰至施宅)设置铁质渡船1艘,渡工1人。大水圩渡(华丰至施宅)设置木质船2艘,渡工2人,李家墩渡(长安至秋山秋北)设置木质渡船2艘,渡工1人。
  从1972年开始农村改水,至1991年5月,共建水厂20家,受益人口4827人。占总人口80%。
  同时进行了农村改厕,至1993年,全乡有卫生公厕9座,户厕1406个,其中卫生户厕1278个,粪便无害化处理276户。
  全乡90年代建设用地情况见下表:
  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5个班,学生194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4%,小学7所,19个班,学生4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幼儿园5所,5个班,在院幼儿85人。
  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8人,甲级行政村卫生室6个,集资医疗村7个。
  第八节 南路乡
  南路乡位于德清县西北部,莫干山北麓。西北邻安吉县昆铜乡,东界湖州市乔溪乡,南连莫干山乡,西南接筏头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境内有县道二条:庾村—福水公路,自莫干山麓庾村,经乔溪乡方山村,入乡境东山村、后洪至福水村,全长13.12公里,南接三莫线,东北邻小洪公路,北通暗范线,西达后斗线,1970年5月16日竣工。小溪—后洪公路,自后洪起,经东山、横渡、胡家埭达小溪,长5.3公里。东通埭溪,北与横(渡)石(山)公路相连,西同后(洪)斗(蒋坞)线相连。1965年,后洪至埭溪通客车。自1966年7月至1974年9月,投资20万元(其中集资约6万元),先后建成弄口—范家坞,横岭—官山,后洪—斗蒋坞,横渡—石山,老鼠山—塘坑,后洪—碧坞,石塔—杨坞坑4级及等外级公路7条,共18.87公里,使原来“小道空手勉强行,挑担背货险送命,早上跑路湿鞋子,毛雨出门湿全身,出门三条岭,来回百里程,上街起五更,回家黄昏静”的山村变了样,公路不仅直通县城及湖州、杭州等地,而且极大部分村也都通了汽车。
  这里素有“南北中三路、七十二村庄”之称。乡处南路地段,故名。中路、北路即今湖州市乔溪和梅峰乡一带。辖区清代为归安县西南乡二十一区二百十五至二百二十七庄。解放前为吴兴县的万安乡、莫干乡、南路乡。1950年建政为吴兴县南路乡,1958年与埭溪、乔溪、青山、梅峰乡合并,成立埭溪人民公社,设南路管理区,1961年3月原南路乡范围从埭溪公社划出,成立南路人民公社,1963年8月划归德清县,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
  地处莫干山区,境内山峰林立,北有海拔606米的上官山,西有香碧坞,东有湖峰岭等大小山峰10余座。河流有碧坞水、福水水,横岭水,斗蒋坞水、石山水5条汇集胡家埭,东北向出县境,在乔溪乡为马家溪,东流入埭溪外港。建国以来,进行了治山治水,主要水利设施有碧坞、胡家埭、溪西、双桥等小水库,还建起装机容量130千瓦的碧坞水电站,85千瓦的溪北水电站等,年发电370千瓦。
  1993年全乡辖区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2477户,82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人。
  全乡山林面积为61358亩,其中毛竹山32195亩,杂竹山7553亩,柴山16152亩,专业茶园631亩,耕地2914亩,其中水田2442亩。近年毛竹积畜量650万支,杂竹11万担。1980年提供商品毛竹75万支,杂竹5.9万担,投售毛料1.8万担。1993年茶叶总产284担,“南路炒青”和“莫干黄芽”茶是本地特产。粮食总产量225万斤,油菜籽4万斤。农业总产值1026.3万元。
  全乡35家乡村企业,以竹制品加工及农机具修理为主,1993年工业总产值1650万元,其中乡、村办工业及合作经营企业1563万元。
  全乡90年代建设用地情况如下表:
  全乡从1978年8月开始农村改水,现已建47家小型水厂,使全乡8227人,(占总人口99%)用上了自来水。
  近年来又进行改厕,全乡现有卫生公厕12座,户厕2040个,其中卫生厕所1242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81户。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7个班,学生297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8.1%,小学12所,33个班,学生89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幼儿园11个班,幼儿214人。
  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1人。行政村卫生室9个,其中甲级3个,合医合药村9个。
  境内碧坞龙潭,为莫干山区胜景之一,其瀑布比剑池更壮观,有奇峰怪石,有千年红豆杉等珍贵古树。2004年5月1日,景区正式开业迎客,一周内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参见第十一编。
  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2362户,8136人,其中男4082人,非农业户口217人。从业人员466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67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98元。工业企业97个。从业人员518人。工程技术人员5人。工业总产值14105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82万元。公路48公里。学校1所,学生705人,教师4人。幼儿园、托儿所9个。卫生院1个,医生11人。固定电话1800部,移动电话1747部。生活用轿车24辆。年末耕地面积1953亩。粮食产量446吨,茶叶产量31吨,猪肉产量276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08万元。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