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250
颗粒名称: 一、概况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4
页码: 257-260
摘要: 干山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南与下舍毗邻,西与洛舍、城关交界,东临士林,北界钟管,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5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1993年末有4828户,188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0人。澉山镇境内有澉山而得名。民国17年至20年颁行村里制及小乡时期,境内分为石塘、茅山、澉村、苎西、溪山、漾湾等六乡。民国24年存石塘、澉山、茅山三乡,33年合并称为澉溪乡,36年与蠡山乡合并改称曲园乡。5095户,17862人,其中男9061人,非农业人口800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8个。从业人员10982人,其中外来人员66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702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卫生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34人。粮食产量6487吨,蚕茧产量253吨,水产品产量2755吨。
关键词: 干山镇 建制镇 城乡建设

内容

干山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南与下舍毗邻,西与洛舍、城关交界,东临士林,北界钟管,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5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1993年末有4828户,188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0人。
  澉山镇境内有澉山而得名。单独建乡始于民国元年,称三山乡。清代,大部分属千秋乡四都(东部)、五都(南部),小部分属十八都(茅山)。民国17年至20年颁行村里制及小乡时期,境内分为石塘、茅山、澉村、苎西、溪山、漾湾等六乡。民国24年存石塘、澉山、茅山三乡,33年合并称为澉溪乡,36年与蠡山乡合并改称曲园乡。1950年5月,又分成澉山、茅山二乡,隶属洛舍区管理,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茅山乡的小部分划归城东乡,大部分及东衡乡的溪东部分并入澉山乡。1958年10月与钟管乡、士林乡部分村合并,成立澉山人民公社。1961年8月,钟管划出,单独建社。1969年澉山简化为干山。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1989年4月又改乡为镇,镇政府驻地干村,距城关镇9公里。
  干山地处平原水乡,十字港、龙溪穿境而过,干山漾、长漾、下漾、宣家漾、蔡家漾等分布其间,干山、凤山、龙山、葛山、茅山、蠡山等低矮小山点缀乡境。其中干山最高,海拔132米。境内传统生产形式以农耕、蚕桑为主,兼业水产、山林、畜禽。1993年末有耕地19041亩,其中水田17748亩,桑园5350亩,茶园93,内外鱼塘3137亩。
  乡镇办工业从1958年起步后,几经反复,1979年起始大步前进。199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93亿元,比1993年的21亿元增87.1%。销售收入1.75亿元,比93年的1.57亿元净增1800万元,增长14.5%。完成税利1662万元,略低于上年的1860万元。新增生产投入2480万元,比上年2100万元净增380万元。固定资产6424万元。在新拓工业门类中,外资企业有三生食品公司、雅士迪电器有限公司,玉隆丝绸制品有限公司、普林纸业有限公司等,引进外资300多万美元,获全县创汇金杯奖和创汇一等奖。
  农业生产相对稳定,1994年粮食总产15400吨,完成国家定购303万公斤,获全县粮食优胜奖一等奖。总产值达到3688万元。比1993年的3366万元增9.6%,人均收入2419元,比上年1760元增31.4%。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1994年增加值达到1173万元,比1993年增155%。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干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