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洛舍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237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洛舍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14
页码: 244-257
摘要: 洛舍镇位于德清县北部,东与钟管镇交界,南与城关镇接壤,北与湖州市郊区隔漾相望,西与龙山乡毗连,总面积48.7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46个村民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468人,其中集镇非农业人口1820人,境内西部为丘陵山地,东部为平原水网,林木青葱绵亘,池塘星罗棋布,桑稻越陌连阡,河港纵横交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中丘陵山地占总面积31%,水域占11%,平原占58%。镇政府驻地洛舍镇,距武康镇15.7公里,距城关镇9.5公里,洛德公路蜿蜒相接,交通十分方便。镇域在两汉期间属乌程县馀不乡。唐至两宋,大部分属德清县千秋乡,小部分属武康县太原乡。此后变动频繁,解放初分别属洛舍乡,东衡乡,瓜山乡,新民乡地。水产品产量5326吨。
关键词: 洛舍镇 建制镇 城乡建设

内容

一、概况
  洛舍镇位于德清县北部,东与钟管镇交界,南与城关镇接壤,北与湖州市郊区隔漾相望,西与龙山乡毗连,总面积48.7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46个村民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468人,其中集镇非农业人口1820人,境内西部为丘陵山地,东部为平原水网,林木青葱绵亘,池塘星罗棋布,桑稻越陌连阡,河港纵横交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中丘陵山地占总面积31%,水域占11%,平原占58%。镇政府驻地洛舍镇,距武康镇15.7公里,距城关镇9.5公里,洛德公路蜿蜒相接,交通十分方便。
  境内有耕地16899亩(其中水田15327亩),占总面积23.1%;桑地4381亩,占6%;鱼塘4108亩,占5.6%;林地22677亩,占30.9%。
  镇域在两汉期间属乌程县馀不乡。武康建县后改隶武康。唐至两宋,大部分属德清县千秋乡,小部分属武康县太原乡。元明至清,分别属德清县三都、四都、一都和武康县十八都所辖。民国后,属德清县洛舍乡,龙潭乡,文墅乡和武康县东北乡。此后变动频繁,解放初分别属洛舍乡,东衡乡,瓜山乡,新民乡地。1958年建立洛舍人民公社。1961年原戈亭乡分出,境域至今不变。
  洛舍镇2003年8560户,28598人,外来人口5302人,政区面积83.5平方公里。乡镇从业人员14473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38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2元。工业企业386个,从业人员9723人。工业总产值22918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350万元。公路58公里。学校9所,学生2885人,教师172人。卫生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38人。固定电话5780部,移动电话2350部,互联网上网358户。生活用轿车(面包车)248辆。年末耕地面积29779亩,粮食播种面积10406亩,产量5033吨。蚕茧产量440吨。水产品产量5326吨。
  二、历史
  洛舍形成聚居村落时间较早,据考古发掘,距今1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砂村南庄尖山,砂村上山头,砂村凤凰山等聚落遗址存在,先民们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公元前16世纪到771年的商周时代,仲家田红毛墩,何家坝墅元头等遗址,向后人展示了当年先民们从事生产,生活的丰富器物。两汉期间,历史上便有柯田、博陆里,囚女山等地名记载,至迟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便出现“乐舍”的名称,清乾隆后始改洛舍,一直属千秋乡。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大通桥飞架于洛水之上,将港西、港东两墩连成一体,自然镇开始逐步形成。同治九年(1870),湖州人邱又布投资10万银元,在街区中心开设“仁大”典当铺,光绪二十四年(1898),客民杨洪兴在西墩创办织布厂,给洛舍自然镇开拓了新的规模。民国元年,洛舍从千秋乡析出单独建乡,17年设洛舍区,20年升为建制镇。1950年10月撤销改乡,镇区仍为区、乡两级政府驻地。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隶属洛舍管理区,原武康县龙山乡东部划归洛舍公社。1984年1月政社分设,恢复乡建制,为乡政府驻地,1988年5月恢复建制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三、物产
  洛舍镇域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自古以来,人们便利用水田种稻,旱地栽桑,河港养鱼,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1、粮食:以水稻为主,菽麦相兼,常年自给有余,故历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解放后,由于水利设施日益完善,粮食生产直线上升,60年代初年产11.67万担,至1990年已增至24.万担,增加2.1倍。油菜籽生产从1963年的884担,增13680,加15.47倍。
  2、蚕茧:境内农户,家家栽桑,户户育蚕,早在三国吴时,境民所缫蚕丝,便被列为贡品,号称御丝,明清两代,乡里设劝桑员,教民植桑艺蚕,蚕桑事业大为兴旺,解放后,随着科学养蚕的进展,蚕病大降,茧产不断上升,1955年总产3253担,1994年已跃至15740担,增加4.84倍。
  3、渔业: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越国大夫范蠡便居住于此,教民从事家鱼圈养。二千多年来,镇民对家鱼饲养摸索有素,经验颇丰,鲜鱼生产从1979年的1.1万担递增至1993年的5.26万担,全年成鱼总产量占全县14%。4、副业与土特产:镇内村民,素有菱藕之利,解放初,鲜菱年产量均在3.5-4万担之间,其中约有2万担形成商品菱,利用菱、藕加工制成的洛舍菱粉、洛舍藕粉,洁白细腻,人口即化,被视为肴中佳品。其余如小湖羊皮,丝绸、棉兜、芦制品、豆腐干,煎馄饨,风菱、烘豆、镬糍等,都具有地方风格,长期受到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畅销不衰。
  四、工商
  洛舍镇区内工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兴起较早。历史上,民族工业以制瓷、造船、缫丝最为著名。
  1、制瓷业:据考古证实,早在战国时期(前475-221)就有章家桥冯家山工场,出土原始青瓷,面积70平方米,堆积层厚70厘米。属晋代的(265-420)有东衡戏台山工场,出土虎子、鸡头壶、碗、碟等青瓷器皿。属隋唐(550-906)的有何家坝墅元头窑址、章家桥龙头山窑址、章家桥前山窑址,出土青黑瓷。其中墅元头窑址,已于1989年12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从众多的窑址和出土的大量瓷件,有力地说明了镇域内陶瓷工业的兴旺发展史。
  3、造船业,镇域东部为水网地带,河港纵横,历史上称为“盈盈一水隔,无船路不通”。造船业自古以来便十分兴旺。据史料载“村村有匠人,能造艨艟舴艋”。民国初,龙潭乡有船匠11人。解放后,造船业进一步发展,公社农具厂专门辟出造船工场,有船匠多人。质地除传统木结构外,还有钢筋网络水泥结构。近年崛起的洛漾快艇厂,采用玻璃钢为原料制成的快艇,质轻体坚,时速高达60公里,被人们誉为水上飞舟。
  3、丝业:自古以来,农户家家缫丝,户户织布,缫车、纺机遍及千家万户,素有“男不废耕一家饱,女不罢机合户温”之说。而专门收购土丝的“丝庄板”,清末民初,洛舍、东衡共有17家。近现代工业自西欧传入后,洛舍在光绪24年便建有织布厂,拥有木机40台。近年来,丝绸工业更是一番新景象,从培桑、养蚕、收茧、缫丝、织绸到印染,形成了生产加工一条龙。至1990年,全镇有茧站2家,丝厂1家,绸厂23家,丝织印染总厂1家,产品远销苏联、日本等国。
  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为工业提供了丰富原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村工业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目前全镇有镇村企业46家,工业年产值4590万元,年创税利310万,在2880名职工中,工资总额计430万,人均收入1493元。在诸多企业中,酿造、建材、钢琴生产尤为出色,不少产品赢得了市场青睐。1994年,镇工农业产值达3.2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农民人均收入2472元。
  镇内商业,素以四坊(槽、油、糖、染)八行(茧、柴、山货、米、鱼、菱、青果、木)著称,自然镇自同光年间形成后,距今已有130余年,镇内南北货、烟杂货、京货、广货,样样俱全。抗日战争期间,全镇有商店433家,仅米行便有30余处。近几年来,由于镇区建筑不断更新,街道宽阔,商店林立,货源充足,品种齐全,已成为繁荣兴旺的水乡重镇,吸引着外县居民来镇采购贸易。
  五、人物
  洛舍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自汉代以来,孕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卓有声誉的军事家有东汉述善侯沈戎,政治家有汉代姚恢、宋朝沈介和明代章嘉祯,外交家有宋代沈琯,教育家有清代陈斌。在近现代史上,画家姚松斋,书法家陈振麟,医学家沈杰夫等,都技艺精湛,饮誉社会。在当代,有驻德国大使馆商务参赞,海军南海舰队师政委,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束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煤气公司总工程师,广东石油公司职工医院院长,天津化工总厂高级工程师,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江南》杂志社和《浙江日报》社编辑等,可谓人才荟萃,各领风骚。
  由于名人迭出,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较著名的有新四军标语,元代著名学者赵孟頫墓,明代著名学者蔡白石墓,墅元头窑址,千秋桥,寺院桥等古桥梁以及黄槿、银杏等名贵古木,为后人研究洛舍发展史提供了大量信物。
  六、革命老区
  洛舍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明末清初,乡驻地东衡里曾筑叶篰城,抵御清军入境。太平天国期间,洛舍人冯寿镜利用檀树大炮保卫家乡,使洛舍境区得以安全。尤其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队进驻洛舍,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自1940年3月起,先后在洛舍地区建立了中共武德县工作委员会中共洛舍支部,中共砂村支部。并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反汪肃奸大同盟和在党领导下的群众抗日武装力量——土枪队。同年7月7日,为纪念淞沪抗战三周年,百余名土枪队员,肩扛大刀,土枪,手擎红旗,在镇区仁大典当后面空场上集合开会,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游行,这一行动震撼了全县。1945年3月,新四军第2第3两支队挺进洛舍,使水乡古镇第一次获得了新生,解放了的洛舍镇,先后建起中共武康县委员会、中共洛舍区委、洛舍区抗日民主政府、洛舍镇抗日民主政府、中共德清县委员会,德清县抗日民主政府等机构,领导人们进行抗日。同时在民墙上留下了“毛泽东领导抗战,新四军是老百姓的武器”等4处革命标语。1985年11月,洛舍被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为浙江省革命老根据地之一。
  七、住房建设
  洛舍集镇街面店铺、住宅合一,平屋用于开店、堆储,楼房用于居住兼作仓库。解放初,全镇居民私房宅基地46.1亩,房屋除庆丰米行,公泰米行、生泰南货行,永丰酱园、远大米厂及小港里姚宅,东大街唐宅,沈宅、冯宅,盐店角陈宅有华栋藻梁外,其余均为普通民居。公私合营后,街面私房陆续拆建成公房,居民房屋有减无增。而集体房屋自1964年以来,屡有新建,至1990年,集镇有公房138宗,宅基占地87.5亩,居民住宅366宗,宅基占地35.7亩。
  在集镇房屋中,主要建筑物有:镇政府、供销社、粮管所、米厂、中心学校、卫生院、丝厂、印染总厂、茧站等,占地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1991年起,街区东移,其工业小区东起杨树湾,西至新桥,与集镇东大街相衔接。工业小区占地100亩,有德华木材公司、丝厂印染分厂、麒麟蚁酒厂等建筑群。在新建大楼中,3层以上楼房有中心学校教育楼、宿舍楼,邮电大楼、农业银行洛舍营业所,供销大楼、工业公司、医院门诊楼等11幢。
  农村房屋向无统计,1951年土地改革,洛舍区住宅始造表上报,全区民宅30778间,其中东衡乡4498间,洛舍乡3235间,两乡合计宅基占地667亩。人民公社化后,房屋建筑以集体为主,至1966年,全社新建共育室241间,晒场167个。此后至1977年,私人建房步伐滞缓,10年内拆造、改建仅679间,建筑面积不满2万平方米。1978-1988年农村掀起建房热潮,10年中共建房屋18.8万平方米,占用土地282亩。由于滥占耕地,镇政府于1990年2月开展建房大检查,拆除违章建筑547平方米,罚款6.3万元。1991年,全镇共有房屋5464宗地,建筑面积120.8万平方米,建筑占地72.5万平方米(1088.7亩),比1951年增长64%。
  附:90年代洛舍镇建设用地情况表及1991年全镇农村私房宅基地情况表。
  镇内房屋营造风格,解放前均系木结构,由柱脚(按长短分为矮柱、前后大军、栋柱),拼方,架梁(横向联接柱脚,有两架梁、三架梁),楼楞、穿、桁子(纵向联接柱脚及拼方),椽子、封檐板等部件组成,俗称鸟笼架子。墙围护卫柱脚,富户砖砌,一般黄泥夯打,贫家阁舍以上多用芦、竹编壁,上抹草泥。外地移居户及赤贫户,栖身草庐,俗称草棚。1958年后,民房多数以砖代柱,公房多采用人字梁结构。1979年后,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民户住宅以钢筋水泥制腰箍,少者一箍,多者3箍。部分富户立钢筋水泥柱,与中上层腰箍衔接。
  八、道路建设
  1949年前,除洛舍集镇西起亭子桥,东至囡儿桥和东衡街南起河南角、北至博陆桥为止为青石板路面外,其余各乡村及乡村之间均为泥泞小路。1967年,东衡至洛舍要道部分地段拓宽,路面铺以碎石,山土,此后,各地修路不断,路面渐趋宽坦。
  1970年冬至1979年,各大队在主要圩区陆续建成路面15-2公尺宽机耕路95条,总长39.5公里。1984年8月,乡镇府规划修筑乡村水泥路,至年底,完成面宽2公尺道路5条,总长12.49公里,使洛舍与7个行政村告别泥泞小路的历史。次年续修,水泥路沟通13个行政村。此后至1989年5月,全镇16个行政村村村有路,路路沟通,全镇水泥路总长28.34公里。
  镇境第一条公路——洛德公路,起于城关镇西郊路口,止于洛舍集镇东端,全长12.1公里,镇内长8.54公里。公路筹建始于1985年底,全线桥梁6座,涵洞185道,一期工程始于1986年7-9月,挖填土方10.76万方,二期工程始于1987年10-12月,总造价187万元。1991年9月23日试通车。1993年夏季至1995年4月,镇新桥东至东衡大桥段,集镇新桥西至洛舍大桥段,东衡至德清段先后浇筑渣油。至此,城关镇至洛舍,整条道路全部浇筑柏油,为客商来洛舍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九、改水改厕
  洛舍乡村,向来饮用河水,常有因水质不净而引起肠胃道传染疾病情况。1977年7月,全社第一座自来水塔在俞塘村建成,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后,饮清洁水,减少疾病,成了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新追求,至1988年1月,全镇有89个生产队建起自来水塔58座,使2800户农户喝上了自来水。目前,全镇共有水塔64座,受益人口达95%。集镇自来水厂始建于1985年,厂址丁家墩,迄今,水厂铺设地下管道2860米,水塔日产水760吨,水池总贮量为1200吨。受益人口3010人。此外,工业用水各厂自备,目前,全镇工厂水塔7座,日产水1000吨。
  排水设施主要在集镇,1979年前,洛舍街面雨水集流主要依靠阴沟。1987年改为口径40公分水泥涵洞,1994年街面铺浇油渣时,又改埋直径60公分水泥涵洞,涵洞不连接公厕,不排粪污,与德清、新市等集镇雨污合流不同,全镇地下涵洞总长1400米。
  近年来进行改厕工作,1993年全镇有卫生公厕16座,农村户厕3914座,其中卫生厕所3879座,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512户。
  十、水利建设
  解放以来,洛舍农村水利建设以修筑圩田大包围和兴建水闸、排灌机埠为主,至目前止,共建圩田大包围13处,修筑导流东塘1条,堤塘砌石护岸5970公尺,基本上达到旱涝保丰收。
  河道闸门,解放前缺乏修缮,故多名存实亡。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后,洛舍、东衡两乡花大力气投入建设,至1991年,镇境孔径净跨6米以下闸门共20座,6米以上闸门1座,其中位于何家坝与墅元头之间的洛舍大闸,为导流港德清段第二泄洪闸,初建于1964年,总排水面积450平方公里,设计过闸流量340秒立方米,实测最大流量295秒立方米。排灌站建设始于1962年3月,迄今共建68座,开筑地表渠道38公里,装机85台1120千瓦,全面替代了千古相传的龙骨水车。
  此外,1962年开始建设翻水站和小水库,目前,全镇有翻水站2座,共装机17台1081千瓦,排涝集雨面积44.2平方公里,受益3乡15村。小水库4个,集雨面积0.65平方公里,库容13万立方米,可濯山田650亩。
  十一、古迹修复
  位于集镇南部东衡里的元朝魏国公赵孟頫和魏国夫人管道升合葬墓,从1993年起进行修复。目前,主体建筑有坟墓、石碑、二层青条石台阶、翁仲、石马、日本书海社书碑等,墓前旷地700平方米,可供小车停靠及游人聚会。通往墓地道路,也已拓宽,小车可直达墓地,墓后山脊的“紫芝亭”及原址其他房屋建筑群,正在考虑修复之中。
  十二、园林绿化
  大力提倡乡村绿化,改善周围环境面貌,始于1959年。此后,每年由上级有关部门分配马尾松,在荒山秃岭种植。1964年,公社自办林场,树种有白榆、麻栎、泡桐、杞柳、枫杨等。1974年开始四旁绿化,种植水杉新树种。全社共植5.4万余株。1977年开展改山造林,树种以刺杉为主,全年改造473亩。此后,乡村绿化基本上已做到无山不绿,无村不绿的良好状况。
  集镇绿化起步较迟,民国前,洛舍、东衡街区均无公园。仅少数大户人家,在天井中种植桂花、月季、盆景等,形成小小花圃。解放以来,不少单位在房屋建筑时开辟空隙地,形成花坛,花圃、小花园。目前,集镇卫生院,文化馆、学校、镇政府、洛秀丝织印染厂、福德有限公司、洛舍丝绸总厂、麒麟蚁酒厂、湖州钢琴厂等15个单位有花坛,花圃,形成小片绿化,个别单位花园,内有假山、喷泉、凉亭,种有名贵花木。园林绿化面积0.2公顷。
  街道中心花坛长300公尺,内有月季,龙柏、杞柳等花木,始植于1993年4月,繁茂如锦,为集镇市容增添秀色。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洛舍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