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上柏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22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上柏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15
页码: 230-244
摘要: 上柏镇位于德清县西南部。104国道、杭牛铁路两侧,南与余杭市彭公乡接壤,东部与三合乡相连,北部、西部与武康镇毗邻。地处丘陵地区,是山区、平原的交接处。镇西南山峦连绵,有海拔357米的佛陀山,440米的大遮山,以及狮子山,抱骨山等,林木茂密。东北部属平原水网地带,湘溪港东西向穿境而过,河道纵横,鱼塘星罗棋布,稻田一望无际。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上柏镇建有全县最大的竹笋市场和茶叶市场,每当春笋,春茶旺产季节,运笋的汽车日夜兼程,把鲜笋运往城市。全镇饲养生猪19467头,个体专业家禽饲养场50多个,淡水鱼年产量473吨,珍珠415公斤。镇卫生院设备齐全,医务人员具有较好素质,年年被评为“文明单位”。全镇改水受益20571人,占总人口94%。
关键词: 上柏镇 建制镇 城乡建设

内容

一、概况
  上柏镇位于德清县西南部。104国道、杭牛铁路两侧,南与余杭市彭公乡接壤,东部与三合乡相连,北部、西部与武康镇毗邻。地处丘陵地区,是山区、平原的交接处。镇西南山峦连绵,有海拔357米的佛陀山,440米的大遮山,以及狮子山,抱骨山等,林木茂密。东北部属平原水网地带,湘溪港东西向穿境而过,河道纵横,鱼塘星罗棋布,稻田一望无际。
  上柏距城关镇14.5公里,离杭州市区43公里,与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莫干山相距20公里。总面积86平方公里。
  丘陵山地广阔,占土地总面积的58%,山林特产颇为丰富,主要有茶叶、竹类和食用竹笋。茶叶是上柏传统的土特产,全镇1993年茶园1464亩,年产茶叶108吨。1987年新建的精制茶厂,年加工精制茶125吨,品种以炒青为主,兼有旗枪、龙井、毛峰、红茶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竹类以毛竹为大宗,年产50余万支,另有小竹,年产300吨左右。食用竹笋,品种众多,四季有出,如早元笋、毛笋、孵鸡笋、红壳笋、黄淡笋、乌鸡笋、竹鞭笋、冬笋等。大部分以鲜笋运销各地,部分制成笋干或罐头笋销售。上柏镇建有全县最大的竹笋市场和茶叶市场,每当春笋,春茶旺产季节,运笋的汽车日夜兼程,把鲜笋运往城市。竹农仅春笋一项每户年收入高的可达万元以上,一般的亦可净收二、三千元。
  全镇拥有耕地22971亩,其中水田20522亩。建国后,大力兴修水利,实现农田旱涝保丰收。1993年粮食总产量10315吨,油菜籽192吨,西瓜464吨。
  全镇饲养生猪19467头,个体专业家禽饲养场50多个,淡水鱼年产量473吨,珍珠415公斤。1993年农业总产值3083.7万元。
  工业生产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先后办起了丝绸、织布、针织、毛纺、制砖、制茶、印刷、家用电器、粉末涂料设备等130余家企业。1993年工业总产值559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674.7万元的64%。德清县粉末涂装设备总厂,是国内制造粉末涂装设备的专业厂。该厂生产的粉末涂装设备和环氧粉末涂料1984年获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聚脂粉末涂料1988年获市“四新产品”二等奖,圆盘式静电喷漆机和聚脂环氧粉末,1989年获市科技成果“金星奖”,上述涂装设备及粉末涂料,1989年还获省、市“金优奖”,该厂承办涂装全过程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业务。1993年总产值233万元,利税总额37万元,上交税收31万元。德清县机电器材厂,建于1951年,专业生产电动机风罩,还生产增强聚丙烯塑料风叶等机电部件,1993年总产值546万元,创利税35万元。上柏康发丝绸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丝绸产品,1993年总产值934万元,创利105万元。德清县出口产品股份有限总公司的养蛇场和卫生筷厂,是外向型企业,厂、场占地8.76公顷,建筑面积7973平方米,养蛇场专门精制蛇酒、蛇药、蛇毒、蛇干和蛇皮,产品全部出口外销。卫生筷除部分供应国内大中城市外,大部分运销日本。
  镇的文教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文化馆、图书室、电影院都初具规模,还有卫生院和兽医站,各村都设有医疗站(其中村卫生室13个,集资医疗站20个)和专职兽医。镇卫生院设备齐全,医务人员具有较好素质,年年被评为“文明单位”。
  有初级中学一所,20个班级,学生970人。初中学龄人学率97.6%。康发职业高中一所,一个班,40名学生。小学15所,75个班,学生22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幼儿园14个班,入园幼儿394人。
  本镇籍当代科技学术界著名人士较多,分别在各地大专院校和建设工程中任职的有20余人。
  二、建置沿革
  明嘉靖《武康县志》记载:“上柏埠在县南一十八里,柏山之上游,故名。”
  上柏历来是武康县最繁荣的商业城镇。宋至清初,镇域东部属崇仁乡,西部属武都乡。雍正后属南乡的五都、六都。清代设上柏镇。民国6年(1917)仍属南乡,民国17年属第四区,民国30年改名,湘溪镇,属防风区,34年撤区仍为湘溪镇。
  1950年设上柏区,下辖8乡,镇域为上柏、凤燕、鸿民、安乐、山民5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上柏、山民两乡。1958年武康县并入德清县,同年10月,两乡合并成立上柏人民公社,下设四个管理区。1960年撤销管理区。1983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上柏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9年划入武康镇。
  三、行政区划
  全镇辖上柏、下柏2个集镇,2个居民委员会,20个行政村,240个村民小组,6366户,21939人。其中农村5454户,农村人口20064人。
  行政村名:联丰、农林、鸿渐、新胜、太平、城山、灯塔、桥北、下柏、河埠岭、象跃、报阳、西坞、山民、大坞、凤燕、龙凤、白燕、淡坞、长春。
  四、房屋建设
  上柏历来是个集镇,地处余武公路沿线,屡遭兵灾,特别是日寇侵华时期,更遭浩劫,因此,只有低矮的平房,以茅屋居多。
  建国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生产,休养生息,拆茅屋,建瓦房,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1987年建镇时统计全镇实有房屋144885平方米,其中私有房屋65590平方米,1988、1989年,每年以3000平方米左右递增,进入90年代,每年以万平方米速度递增,截至1991年底实有房屋已增至16.9万平方米。居民人均住房由1987年的7.6平方米,1991年增至人均住房9.8平方米。
  建设用地和建房情况见下列各表。
  五、市政设施
  根据上柏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在有步骤地改造旧镇的同时,新区建设也在全面实施,镇区现有道路总长2.4公里,计19607平方米。其中高次级道路0.79公里,计4057平方米。新镇区已开辟街道360米,路宽22米,计7612平方米。横跨杭牛铁路立交桥主体工程已建成,目前正在进行引坡道路的施工。两端引坡路总长446米,宽13米,计5798平方米。立交桥东端就是新辟的占地7公顷的上柏新大街,镇的主要行政、企事业单位将先后迁人。邮电大楼等工程已动工兴建。鉴于现有农贸市场无法容纳众多摊位,正在新辟6000平方米综合市场。新街区还筹建一批商品房,以适应客商来镇办厂,经商的需要。
  上柏地处山区、平原的交接地区,为确保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除由对河口水库直接供水灌溉外,在山区建有芮家坞、象跃、长春等大小山塘水库83座,其中容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有4座。
  名称 容量(万方) 座落地点
  芮家坞水库 143.9 白燕村
  象跃水库 53 象跃村
  长春水库 22 长春村
  东坞水库 11.5 农林村
  建机埠33座,还在联丰村建了一座4米水闸——上柏闸。修建了相应的灌溉渠道,实现农田旱涝保丰收。
  上柏自来水厂建于1980年,总投资100余万元,厂区面积4000平方米,供水半径6公里,水管总长7公里。目前日供水能力为1300立方米,一座为新街区供水的水塔已经落成。镇区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和周围95%的住户,均已饮用自来水,受益人口15000人。国际红十字卫生饮水组织,对上柏水厂的设备和水质给予肯定,国内外有关专家均有较高的评价。多次被县、镇评为“文明单位”。
  边远地区自1979年推行农村改水以来,已建小型水厂24家,受益人口6071人。
  全镇改水受益20571人,占总人口94%。
  六、交通建设
  上柏地处山区、平原的交接地区,是湘溪上游的一个商埠,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里,这里不仅有通航的水路,而且有一条商办的余(杭)武(康)公路通过。由于交通条件优越,安吉、吴兴、余杭、桐乡等县的商贾、拥集于此,堪称兴旺。现今104国道,杭牛铁路南北贯穿镇区,两线均在上柏镇设站。安吉县每年有3万多吨山货,经上柏火车站中转出运,县东部出产的水产品,大都也从这里转运各地。水上交通,可由湘溪人苕溪,经大运河通往各大城市,船只来住频繁。
  七、园林绿化与环境卫生
  从1987年撤乡建镇以来,重视集镇建设,加强园林绿化,1988年植树1500株,1989年植树2100株,以后每年植树千余株。园林绿地面积0.2公顷。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取消露天茅坑,兴建公共厕所,在修筑街道的同时,铺设下水道,并配备了专职环卫工人,每天清扫街道,清运垃圾,年清运垃圾粪便1460吨。
  1993年全镇有卫生公厕22个,户厕5484个,其中卫生厕所2980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194个。
  八、名胜古迹
  镇内有小山名龙蟠山,山上有舞阳候庙。《余英志》:“神姓樊名哙,本邑人。少失父,随母徙于沛,遂为沛人。今地尚名樊宅。每岁九月九日,乡人社祀。地有古井,名樊井”。明武康人沈彬《舞阳侯庙记》也说:“侯,汉高帝故人也,夫人,高后女弟。从起丰沛,卷蜀汉,定三奏,与项羽战荥阳成皋间,佐有天下。封舞阳侯,卒谥曰武。按史本传,侯、沛人。地志云:侯故里人,从母李徙于沛,遂为沛人……每岁重九,值侯诞辰,里人争具牢醴,动以千计。”上柏的重阳节,和德清的九月初三一样,是流动的物资交流的会期。
  古刹报恩寺,景色清幽。相传寺内高僧玉琳琇(1613-1670),曾被清顺治皇帝福临于顺治十五年(1658)冬、十七年春、八月,先后宣召进京三次,封为大觉普济能仁禅师。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由玉琳琇陪同,南下报恩寺出家。康熙登基以后,重新修建报恩寺,造屋999间。白燕村福庆寺,在群山环抱之中,修竹成荫,当代名画家陆俨少、书法家费新我曾筑庐居此。1988年二老故地重游,流连不舍。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柏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