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钟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20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钟管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13
页码: 198-210
摘要: 钟管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全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东北与湖州市千金乡接壤,西北与湖州市菱湖镇、锦山乡毗邻,南界士林、干山两镇,西接洛舍镇,东邻新市镇。镇政府驻地钟管镇,距武康镇27公里。民国33年,合并为钟管乡。1950年7月,建置钟管乡,属洛舍区。1961年8月划出成立钟管公社。1992年7月,戈亭乡8个行政村并入,形成现疆域。被湖州市评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钟管镇教育发达,199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乡镇。钟管中学及钟管中心小学都被评为一级学校。2003年度全省百强乡镇,钟管镇再度上榜,名列第40位,比上年前移36位。国内生产总值9341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9572万元。
关键词: 钟管镇 建制镇 城乡建设

内容

一、概况
  钟管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全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东北与湖州市千金乡接壤,西北与湖州市菱湖镇、锦山乡毗邻,南界士林、干山两镇,西接洛舍镇,东邻新市镇。镇政府驻地钟管镇,距武康镇27公里。
  1993年末,镇辖区共有21个行政村,1个水产村,6231户,2392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4人,集镇建成区有居民委员会1个,常年居住人口51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7人,外来做工人口1041人。
  钟管镇域在宋代属荫宗乡和千秋、遵教乡的一部分,元朝属六都,七都和十都一部,明设松山乡,至民国24年,始分为钟管、审溪两乡。民国33年,合并为钟管乡。36年与仁寿乡合并,改称龙溪乡,乡境小部分村庄划入永凝乡和曲园乡。1950年7月,建置钟管乡,属洛舍区。1956年,白彪乡部分村并入。1958年10月与干山乡合并成立干山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划出成立钟管公社。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1989年4月改乡为镇。1992年7月,戈亭乡8个行政村并入,形成现疆域。
  钟管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属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河流有龙溪、洋溪、三墩港,长安港、南湖漾等,水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18173亩,其中水田16763亩,旱地1410亩。桑园8511亩,鱼塘3195亩。
  近年来,生产、建设、流通步子一年比一年加快,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1994年,全镇经济虽受到宏观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但实力持续增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全部固定资产达15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6%,财政收入835.2万元,比上年增长31.1%。人均年收入2308元。被湖州市评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农业基础加强,粮食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9.1%,入库2150吨,农业总产值5280万元,增长20%。“一优二高”农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形成一小批农产品示范基地。工业生产快速发展,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镇以抓优化、保质点、打基础为主,制订适应性措施,回避波动,完成全年总产值60049万元,比上年增长33.3%。销售收入(包括私营企业)28246万元,比上年增12.5%。全年投入技改资金8000万元,增长115.6%。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已竣工完成项目7个。全镇先后评选出省级新产品2只,市级产品11只。其中“浙江升华集团”跨入“亿千工程”。第三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商业购销两旺,199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钟管镇教育发达,199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乡镇。钟管中学及钟管中心小学都被评为一级学校。钟管中学13个班级、在校学生572人,钟管小学14所,41个班、在校学生1108人,钟管幼儿园20个班,幼儿606人。
  全镇1993年有卫生院1所,行政村卫生室(保健站)19个,其中甲级15个,集资医疗村22个。共有公厕40个,其中卫生厕所31个,户厕5773个,其中卫生厕所5142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556个,公厕14个。
  2003年度全省百强乡镇,钟管镇再度上榜,名列第40位,比上年前移36位。升华集团继2002年后,再次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千名行列,排名第499名,比上年前移98位。
  2003年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
  居民委员会4个。8360户,23585人,其中男11735人,非农业人口6010人,外来人口2350人。乡镇从业人员11590人。国内生产总值9341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9572万元。乡镇企业378个,从业9260人,工业总产值303453万元。公路里程86公里。学校4个,学生4062人,教师231人。固定电话装机6100部,移动电话8000部,互联网上网用户154户。生活用轿车130辆。年末耕地面积22513亩,粮食播种6100亩,产量3040吨。蚕茧282吨。
  二、房屋建设
  集镇
  钟管集市形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民国初期,原钟管街只有五六家小作坊和零星散布的小商店,房屋破旧,道路狭窄。解放前夕,整个街面建房占地总面积仅0.2平方公里。解放后,街道房屋经多次改造,拆建、扩建,集市不断扩大。1990年以来,集镇街道西拓,商店建房日趋现代化,旧房年年改造。1994年,集镇改造旧房1000多平方米,开发新区新建商品房22350平方米。目前,集镇规划区2.8平方公里,建成区房屋占地面积0.84平方公里,比解放初增长4.2倍。在建成区内,3层以上高层建筑有商业公司、供销社、信用社、卫生院、农业公司、邮电所、农电站、百货大楼、厂长楼、丝厂、镇政府、税务所、工办、学校、农行营业所、酒家及个体有偿出让经营楼等32幢,占地总面积18400平方米。
  在建成区内,现状居住用地0.32平方公里。按集镇总人口5114人计算,人均占地指标74.7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值。集镇住房以农民私房居多数,在这些私房中,近年新建改建房屋占居住建筑的76%。非农业人口主要以单位建房为主,约占总居住建筑面积的10%。居民住宅中,非农业人口居住建筑以三、四层为主,农业人口以二层为多。在整个集镇房屋中,县属公房很少,均系土改时设收的旧宅院,年久失修,质量较差。
  镇区现状公用占地3.6公顷,人均7.1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中心学校:中学部分占地总面积12751平方米,人均24.3平方米。小学部分5136平方米,人均9.3平方米。
  文化中心影剧院:占地总面积1000平方米。
  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
  农贸市场:占地面积2744平方米。
  镇政府: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
  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直街和农贸市场附近,有集体商贸和个体经营店74家,房屋占地总面积2400平方米。
  附:钟管集镇房屋占地面积表
  农村
  解放前,钟管、戈亭一带农村,房屋普遍破旧低矮。赤贫佃户,只在茅庐草棚内栖身。农村名门望族如尚坝傅家、青墩李家,东舍墩倪家、曲溪湾潘家等,房屋虽有厅、楼、宅院,但形制不高,间数也少,人均居住面积略多于平民。1950年土地改革,钟管乡农村有民房5751间,戈亭乡有4632间,按当时土改人数分摊,平均每人住房0.85间,如每间按24平方米计算,人均20.5平方米。至1977年,党委政府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农村建房,以集体共育室、仓库、会计室等公房为主。农民私房,除小修小补维持原状,不使坍倒外,基本上设有变化。1978年后,中央农村政策有所转变,私人建房从批判转为鼓励。此后,农村造房如雨后春笋,步伐一年比一年加快。至1993年末,钟管镇农村旧房拆建率已达96%。不少农户,在近年拆建时已改为三层楼、小洋房,靠街楼、花坛式等时尚建筑。目前,全镇农村私房占地面积1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6.1万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46.5平方米,建筑面积65平方米,比1950年增长2.27倍。
  附:钟管镇建设用地情况表及农村住宅分村面积统计表
  三、工业区建设
  钟管镇现有乡镇企业30家,集团公司2个(升华、丝龙),现状工业建筑用地0.45平方公里。原部分工厂分布较散,经统一布局后,基本上形成镇西南工业小区和镇东南工业区。
  镇东南工业区坐落青墩横塘长桥,始建于1991年,现有树脂厂、印染厂、生物化工厂、丝厂、绸厂、热电厂、建筑社、预制场、钢管厂、饮料厂、塑粉厂等11家工厂,生产真丝、化纤、棉布织物、粉末涂料、薄壁钢管、碱性蛋酶、氧化铁、塑料包装、农药等产品。
  在工业小区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6家,拥有固定资产10045万元,年产值3.7亿元。
  在诸多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占7家,生产效益显著的拜克生物有限公司年产值2933万元,居全镇企业之首。
  工业区建设每年都有新的拓展,1994年末,新兴的镇东南工业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大于解放初期的钟管集镇,占目前全镇工业用地总面积的55%。
  四、集镇街道建设
  原钟管镇上街路较短,丁字路、断头路多,宽窄不一,弯曲不畅。1990年以来,建成区内原有道路进行改造,拓宽改直,使其形成方格网布局。现外线有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形成封闭式环线。内线有寺前路等,见表。
  在近年街道建设规划中,除老街延伸拓宽、路面改造外,重点在新建。新建街道格局,基本已经定型。详见下表。
  五、供水排水
  钟管镇区内河众多,污染少,水质较净,原水厂建于1989年6月,埋设地下管道900米,水塔日产水1000吨,供应集镇居民饮用水及附近厂家工业用水。1993年5月,自来水厂迁至工业区,取水口处于南湖漾,水质更好。新水厂日产水量1万吨,铺设地下管道4.2公里,供应集镇居民及附近村民生活用水,整个工业区生产用水。计划在近期内改造原有水网,提高日产水能力。
  农村自来水建设始于1978年秋,1979年大发展,现全镇共有水塔92座,各村农户都饮上了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00%。
  镇区内工业排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一直来任其自然,基本上不作处理。1990年后,镇区内街弄地下全部敷设管道,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管径自300毫米至600毫米不等,涵管总长1300米,使地面雨水和一般生活用水经下水道直接排入河流,粪便等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工业区排污,近期采用各厂单独处理方式,达到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镇远期计划,拟在适中位置建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六、环境保护及绿化
  集镇环境卫生于1993年提上党委议事日程,规划在南湖路、公园、工业区各建公厕一座。镇区环路西侧建垃圾中转场一个,并在主要街道及居民区设置垃圾箱,以解决日产垃圾4吨、粪便15吨的清运和中转难题。
  集镇园林绿化也起步于近年。现拥有小片绿化的单位有镇政府、卫生院、学校、生物化工厂、印染厂、丝厂、坩锅厂。1994年,在公园路南侧辟地30亩,兴建“由乐园”。公园前门的石牌楼和部分亭台已经建成,估计1996年全部竣工,总投资600万元。
  农村环境绿化以四旁植树为主。70年代平整土地时,沿渠道全部种植白榆,80年代初改种水杉。现林荫道随处可见,而农户房前屋后绿化,则以果树居多。园林绿地面积0.2公顷。
  七、交通建设
  钟管农村交通建设始于1974年至1976年,各大队在平整土地期间,对山水田路布局作统一规划,形成圩田格子化,排灌渠网化,道路林荫化新格局。为适应拖拉机作业,14个行政村的弯曲小路都截弯取直和人工拓宽,形成1.5米宽的机耕路,全公社总长32.4公里,1984年,上级号召各乡修筑水泥路,历时15个月,集镇街道和各村村委会驻地,都修起长短不一的水泥路,总长9.5公里。新浇筑的水泥路,路面一般宽1-2米,集镇则宽2-6米。同时,各村铺筑泥结碎石路,使碎石路与水泥路相衔接,于是集镇与各村之间基本沟通,改变了千古以来弯曲泥泞的烂泥路旧貌。1991年,镇内第一条公路一德钟公路通车了,境内全长4.26公里。1993年,从集镇到龙山一段路面全部浇筑沥青。次年,集镇至横塘桥工业区2.8公里,戈亭至俞塘4.2公里,先后完成砂改油工程。与此同时,铺设泥结碎石路12公里,沟通钟管至士林、钟管至戈亭、邱家坝至沈家墩、工业区至保温厂、下塘至山水5条公路。近期,向东通住新市、向北通往罗丰的公路已在兴筑,通往湖州市千金和锦山的公路已在计划中。
  集镇新开辟的公园路、南湖路等均已浇筑为水泥路面,戈亭集镇路面改造和路灯安装正在进行。
  钟管镇境内无山,而河流交叉,故桥梁众多。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原有桥梁已不适应车辆运输,改造或新建桥梁,成为乡镇建设的重点之一。近5年来,桥梁建设速度之快,可谓史无前例。公路桥梁已达15座,集镇周围建桥5座,农村建桥4座。
  附:公路桥一览表
  八、水利、通讯
  钟管圩田处于大包围之内,洪涝威胁较少。解放后的水利建设,主要是兴建排灌机埠,开挖旱涝两用渠道和圩堤堵漏加固,现全镇有电灌机埠72个,圩田全部达到渠网化。外堤砌石护岸2400多米。
  农村通讯建设发展也较快,广播、电话通达全镇各村。1994年,集镇单位、各工厂、村委全部安装程控话机,镇邮电局增设程控电话150门。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钟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