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市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1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新市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46
页码: 152-197
摘要: 新市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隅,西距城关镇20.8公里,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东经120°16′,北纬30°37′。东邻桐乡市,北毗湖州市。郊千金、善琏二镇,西与钟管、士林二镇接壤,南濒十二里塘港与高林乡隔水相望。1993年末,全镇人口:12018户,39595人,其中男20056人,非农业人口14217人。乡镇从业人员37781人,其中外来人员481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496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368万元。年末耕地面积44939亩,粮食总产量10822吨,蚕茧总产量674吨,年内生猪出栏55993头,猪肉产量3250吨。专科医院2所,其一是骨伤科,前身系梅林卫生院,另一是丝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前身系新联乡医院。此外,县卫生进修学校设环卫所内,自建校舍470平方米,负责对工厂和村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 新市镇 建制镇 城乡建设

内容

一、概况
  新市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隅,西距城关镇20.8公里,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东经120°16′,北纬30°37′。东邻桐乡市,北毗湖州市
  郊千金、善琏二镇,西与钟管、士林二镇接壤,南濒十二里塘港与高林乡隔水相望。镇区面积1.35平方公里(规划中将扩大到4平方公里);全镇域(包括农村)东西宽9.6公里,南北长8.3公里,总面积46.05平方公里。1993年末,全镇人口:12018户,39595人,其中男20056人,非农业人口14217人。
  2003年统计: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17395户,54285人,其中男27113人,非农业人口21624人。至2004年,政区面积达9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7个社区,1个居民区,常住人口7.1万人。
  2003年,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16个,村民小组345个,农村住户9605户,26181人。乡镇从业人员37781人,其中外来人员481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496元。乡镇企业(工业)960个,从业人员22603人,工业总产值45107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368万元。
  乡镇公路42公里,学校12个,学生7986人,教师428人,幼儿园、托儿所19个,卫生机构18个,医生133人。固定电话16300部,移动电话22608部,生活用轿车486辆。年末耕地面积44939亩,粮食总产量10822吨,蚕茧总产量674吨,年内生猪出栏55993头,猪肉产量3250吨。
  地属河流冲积平原和湖沼淤积平原,地势低洼,平均海拔5.7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全年平均气温16℃(月平均气温最高28.1℃℃,最低3.7℃),平均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239天,适合于农业生产。
  京杭运河东线(大东港)与中线(十二里塘港)在镇南之南栅漾会合后,东北折入含山塘港;镇西有洋溪、柏墩港和西栅漾,镇北有乐安港;并有梅林南高桥港与市河沟通南北二水系,故水运四通八达。1987年德新公路建成,并向东延伸,横穿镇境,与桐乡市洲泉镇公路接轨,从此,陆路交通亦极便利,结束了水网地带不通汽车的历史。
  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对工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故物产丰富,市场繁荣。全镇有耕地27496亩,其中水田23978亩,另有桑园8422亩;农产品主要是稻米、蚕茧、油菜籽,其它如水果、生猪、湖羊、淡水鱼、珍珠等亦较丰富。1993年农业总产值3346.4万元,约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1585万元)的11%。
  镇区的工业企业,据1993年统计,有全民工厂14家,集体工厂17家,镇办工厂21家(其中中外合资3家),单位办工厂4家,街道和村办企业星罗棋布,遍及全镇各地,其中规模较大的16家。主要工业品有:药品、酒和酒精、皮革和皮革制品、白厂丝、丝绸织物、服装、纸张、丝绸炼染加工,包装装璜材料、塑料制品、电子设备、电工器材、玻璃制品、蜜饯果品、粮油加工及粮食制品、水泥、砖瓦及建筑预制件、医用器械等。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实现工业税利3.15亿元,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城镇职工平均收入111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97元。1998年被确定为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又被确定为浙江省中心镇,是省级卫生城镇、湖州市级文明镇,是湖州市工业重镇,德清县副中心城市,2003年被省政府列入杭州湾城市体系规划,是德清县东部工商业中心,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城镇。
  搬迁镇政府大院,对新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将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味,促进经济发展,树立新市镇招商引资新形象。
  (附工业企业一览表及基本情况表)
  199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06153.4万元;工业总产值102807万元,居全县各乡镇首位,其中全民及城镇集体工业73869万元,乡镇办工业25092万元,村办工业2815万元,合作经营工业297万元。
  新市腹地与周边农村物产丰富,对外交通便捷,在明代就已成为邻近三县各乡农副产品集散地。明朝诗人以“比屋傍河开市肆,疏苗盈野间桑麻”的诗句来描写新市的经济面貌。从事商业手工业者有不少来自外地,如经营典当、山货、茶业的大多是徽州人,开国药店、草席店的多宁波人;从事民船、土烟、洗杂、浇花印花等业的多绍兴人,从事各种手工业的有金华、萧山、南京等地来的人。旧时新市有新安(徽州)会馆、四明(宁波)会馆、古越(绍兴)会馆、江南金陵(南京)会馆和金华会馆;这些同乡会组织的建立,足以证明客籍人来新从事工商业活动人数之多。
  解放前,新市各行业商店往往以前店后作坊的形式出现,故手工业与商业不可能截然划分,共约700余家。解放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从商业中分离出去,成立生产合作社或小组,嗣后发展为二轻集体企业;商业内部又分成三线,即国有商业、供销合作社和小商小贩组成的合作商店或小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商业有了新的变化,不但国有商业与供销社商业纷纷增设批零网点,最突出的是个体私营商业有了飞快的发展,到1988年全镇就有个体商业户298户,从业人员达408人。新建农贸市场占地2300平方米,有固定摊位900余个,日集市人数达1万人,年成交金额2384万元。小商品市场建筑面积1815平方米,年成交额219万元。近年来在三里湾开辟新的仙潭市场,以适应日益发展的集市贸易需要。市场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农贸市场,楼层为小商品市场。
  新市的几种著名土特产:芯梗(即烛芯)、张一品酱羊肉、肉馅茶糕、蜜饯果品等。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小湖羊皮、梅花牌白厂丝、皮革手套等,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及港澳等地。
  全镇文教卫生事业单位有:完全中学1所,即县属第三中学,校舍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42.4平方米,1993年有高中9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919人,其中高中373人,教职员工121人。农村初级中学2所,1993年有18个班级,学生861人,教职员工51人。完全小学1所,校舍占地1825平方米,绿化用地2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本部为4028平方米,分部为2018平方米;有28个班级,学生1410人,教职员工72人,农村小学24所,62个班级,学生1746人,教职员工72人。幼儿园建筑面积2478平方米,在园幼儿13班,549人,教职员工37人。农村幼儿园25班,人学幼儿588人,教职工27人。
  镇文化站1所,剧院1座,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4方米,有座位1228个,电影院1座,占地1560平方米,建筑积1182平方米,有座位1027个,工人文化宫新建5层楼房一幢,建筑面积1568平方米,附设职工业余学校,开创于1951年,50年代以扫盲为主,近几年来毕业结业初、高中及专修班学员达550人。
  卫生事业单位有:县属综合性医院1所,县第三人民医院,据1968年统计,占地2885平方米,建筑面积4956平方米,1993年新建5层门诊大楼,现有床位140张,在编职工167人,其中医护人员141人。专科医院2所,其一是骨伤科,前身系梅林卫生院,另一是丝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前身系新联乡医院。此外,县卫生进修学校设环卫所内,自建校舍470平方米,负责对工厂和村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工作。各行政村都有医疗保健站。
  历史上、新市镇区的“琳宫梵宇”特多,共有38座,其中以觉海寺为最著,刘王堂,东、西永灵庙亦属规模相当大的庙宇。
  觉海寺位于中山街东端迎圣桥北堍,占地3800平方米,1982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被定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该寺前身为武康兴善寺,因颓废,于唐元和十年(815)由镇人钟思深报请刺史薛戎批准移额建寺于新市。宋治平二年(1069)改名觉海禅寺。寺房屡遭火毁,屡次重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阴历九月十八下午,日侵略军土桥部队进犯新市时炮轰该寺灵泉山,观音殿部分被击毁。现存单檐歇山顶头山门三间,重檐歇山顶金刚殿三间和灵泉山上的硬山顶观音殿五间。相传金刚殿主要殿柱系用珍贵的楠木制成。原殿内供奉的四大金刚像出自雕塑高手,像身伟岸挺拔,肢体匀称,神态威武,栩栩如生,向被视为艺术瑰宝,名振海内,由于战争等原因,已在近五六十年中逐渐损毁,终至湮灭无存。今觉海寺佛像全系新塑。
  刘王堂又称刘王庙,位于东岳行宫西庑,祀宋太尉刘锜,今前殿作粮管所仓库,殿宇尚保存无损。西永灵庙俗称西庙,位于中山街西庙弄(古施家巷)口,庙宇建筑颇为宏伟讲究;祀神为晋初尽忠王事死节边疆后追封为镇国大将军的朱泗。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入捣毁该庙神像,将后面寝宫作为党部驻所。现为粮管所宿舍基地。东永灵庙俗称东庙,与西庙同祀一神,其规模一如西庙,今为东升面粉厂厂址。
  此外,有址可查的寺院庙庵有24座,余均无考。
  新市的名胜古迹,除上述几座寺庙外,还有在原梅林乡的古文化遗址一处。
  梅林古文化遗址在镇西梅林村西北,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这里是商、周时期先民们生活之处,文化层的内涵相当丰富,已采集到的标本有,夹沙红陶器、泥质红陶和灰陶器,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硬陶罐以及原始瓷碗等生活用具,也有石■和砺石等生产工具。1982年6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潭九井”、“仙潭十景”和“假山(即果山)”,都被前人视为新市之名胜古迹,现在除了三潭(仙潭、陈家潭、跃龙潭)和假山尚有址可寻,余均无可查。
  二、建置沿革
  距今1600年前,新市居民从县城东南陆市(今属雷甸镇)迁来,据志书记载,晋永嘉二年(308)洪水暴发、陆市一夕沉没,居民东徙,岁久成聚,谓“弃陆市而徙于此”,故称新市。新市地有三潭相传晋道家名士陆修静(406-477)结庐于此,修炼得道,并屡有“丹光琴音”等奇迹出现,故别名仙潭。(见附录)
  新市在秦汉时为乌程县地,在晋属吴兴郡东迁县,历宋、齐、梁、陈、隋、俱属武康县辖。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东界为武源,后武源改临溪又改德清,镇属之。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降宋,签书枢密院石熙载等检阅地图,奏请立名新市镇,是为建镇之始。
  宋代,新市属遵教乡。元代,镇置总管,领军守御。明代,为遵教乡之十一都。洪武十四年(1381),镇西设巡检司,主政务;东设河泊所,课渔税。
  清初仍沿旧制,并在镇东、南、西、北四栅各设保长,乾隆后,新市为十一区十庄,大南栅为十一庄,东栅为十二庄。
  民国元年(1912)建新市镇区。全镇区辖53庄,计九区3庄、十区6庄、十一区12庄、十二区7庄、十三上5庄、十三下12庄、十四下7庄。镇区仍为十一区中的8至12庄。民国17年为县的第二区,镇设七个里。次年全县改设五区,新市镇北部属第四区,南部属第五区。民国20年,新市为县属第三区,下分东南、中南、中西、中北4镇,各设镇长,全区下辖23个乡。民国24年后;实行保甲制,全镇分24保。民国28年11月,建立新市区,辖1镇10乡,新市镇、新塘乡、代舍乡、韶村乡、乐安乡、白彪乡、钟管乡、审溪乡、栎林乡、西葑乡、双林乡;33年7月,改为1镇6乡,新市、新塘、乐安、白彪、钟管、栎林、横塘。民国34年11月,撤销新市区署,新市镇24保合并为13个保;后,第一保(中潭弄)划归乐安乡,全镇剩12个保。38年2月,复设新市区,辖7乡镇。
  1949年5月5日,新市镇解放。1950年5月,新市区辖1镇7乡,新市镇、新东乡、乐安乡、梅林乡、白彪乡、士林乡、厚皋乡、栎林乡。镇上取消保甲制度。改设12个居民委员会。1951年5月,镇直属于县。1958年10月,新市镇成为新市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1959年,新市从公社划出,恢复镇建制。1961年5月,撤销新市人民公社,恢复新市区建制,下辖新市镇、梅林、高林、新联、士林四公社。1964年撤销区制,新市镇直属于县。1969年5月,成立新市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镇人民政府。
  1992年7月,撤销梅林、新联二乡建制,其所属26个行政村归新市镇管辖,实行镇管村制度。
  原梅林乡位于新市镇西面,历史悠久,有“先有梅林,后有新市”的传说。乡境,明、清时为遵教乡十都梅林村及十一都后庄,句城等村。乾隆后改称十区、十一区;十区中梅林村、东村为三庄,燕子窠为四庄,后庄村为六庄;十一区有一庄横登村,二庄东句城,三庄十堡里、桥东、查亩头。民国前期属新市镇区,民国20年始称梅林乡,24年划入代舍乡,33年并入乐安乡,1950年5月复建梅林乡,1958年10月为新市人民公社梅林管理区,1961年6月划出,成立梅林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
  原新联乡位于新市镇东北(小部分在东和东南)。乡境明清时期为遵教乡十一都邱庄、郭门、东安、朱墓、乐安等村。乾隆后改十一区,为四至七庄。民国前期属新市区,20年建东安、乐安二乡。解放前为乐安乡和含山乡(今属桐乡市)的一部分。解放初建制为新东乡和乐安乡,1956年两乡合并称新联乡。1958年9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同年10月为新市人民公社新联管理区。1961年8月新市人民公社撤销,按原管理区境地建立新联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公社为乡。
  附录:
  明陈霆《新市镇志》卷一:“地有三潭,故老相传云,晋简寂真人陆修静尝没于潭中,数日乃出,时闻潭底有鸣琴声,又见二仙对奕潭上,丹光出没潭面,里人叶申作赋记其事,状元吴潜遂榜二字曰:‘仙潭’云。”
  康熙《德清县志》卷上:“陆修静,字元寂,笃嗜文籍,好方外游,南诣衡湘九疑,西至峨眉,尝与陶渊明,僧慧远结社于庐山。宋泰始三年(467),诏江州刺史王景宗礼聘来朝,敕会于华林延贤馆……修静尝结庐于乌程县东南古潭之上,修真养浩,时没潭中,数曰乃出,后人因名“仙潭”,今在县新市。”
  三、行政区划
  镇区于1985年改变原来以序数命名的居委会,成立以街道命名的居民委员会。农村在恢复乡的建制时将原来的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现镇区有13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有26个村民委员会。(详见附表)
  四、房屋建设
  旧时房屋多木结构,又因街道偏窄,向来火灾频仍,历史上最大两次火灾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十一月,延烧800余家。另一次在民国16年(1927)冬,十字街口成大广货店起火,鱼行大街、羊行街数百间店屋俱化灰烬,还殃及东大街、北街、西河口等处。灾后,填平太平桥堍向东经普安桥(西八字桥)至安康桥(东八字桥)下之河道,将填成地面标卖得款,充作开凿大口径自流井(位于今十字街口西南侧)的经费,店屋重建时街道拓宽,市容焕然一新。当时民间有“火烧新市镇,越烧越齐整”的评说。
  1939年2月初,日寇盘踞新市,从这时起一二年内,新市西栅两岸以及公利丝厂周围被烧拆民房不下千间,北栅朝南埭全部民房被汉奸沈诚(原名沈丽卿,绰号张邦昌)拆卖而饱私囊。居民流离失所,无力重建家园。
  1949年,镇区房屋总面积为15.92万平方米。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镇人民把高家埭、胡家坟、后弄、茅家弄和朱家弄等处所有高墩山全都搬掉,用来填河造路,同时拆旧房危房,拓街面建新房,以改善人民居住条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层大厦纷纷矗立起来,最近几年建造层次高款式新的有百货大楼(5层),新市酒家(6层)、银河大楼(6层)、枫洋宾馆(6层)、第三医院门诊大楼(5层)等高层建筑。
  据1991年末统计,镇区非农业人口概数为1.4万人。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2.7万平方米,居住面积42.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1.6平方米,居住面积9平方米,年内新建房屋竣工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0.9万平方米。桃园新村、果山新村、东升新村和仙潭路新村等住宅楼群,都是新兴的居民区。(附表)
  五、市政设施
  (一)防范设施
  1、街栅旧时为治安防范而建,据康熙《仙潭文献》:“始于明嘉靖中、知县郝成性措材竖建以防患,通判全祉、县令丘承祖复为增修,崇祯中又重建。至清顺治间,邑侯冯壮,五栅各建更楼一座。……栅共分为五:东栅,在普济桥(今肖家桥)下,称东关;西栅,在熙春桥(后改西成桥)下,称西关;南栅,在驾仙桥(后改日晖桥)之南,称南关;北栅,在菩萨桥之北,称北关;小南栅,在会仙桥(今已重建,俗呼新桥)下,称小南关。”镇区各要道尚有街栅28处,建于明嘉靖间。民国初年,还有部分街栅残迹可见,但已不作防范之用,成为更夫乞丐栖息之所,嗣后,逐渐消失殆尽。2、碉堡1939年2月,日寇盘踞新市,为了强化其殖民统治,防御抗日游击队的袭击,日“守备队长”菊田在五栅各建水泥石材碉堡一座,叫作“××分哨”,市中心自流井旁亦建一座大碉堡,称“中分哨”。各分哨均由其“本部”(驻公利丝厂内的日兵营)派小分队轮流驻守。抗战胜利后,这些碉堡均被拆除。
  (二)街道巷弄
  新市的街巷,据明陈霆《新市镇志》载:“街坊十三、弄巷八,栅四”。清沈戬谷《仙潭后志、仙潭地图》记载:有东街、大街、南街、港南街、北街五条,及谢家园,通仙湾等十五条弄巷,五栅。民初《德清县新志、新市全图)记载为11条街道,42条巷弄。
  新市镇区现有街道里弄70余条,1978年开始整治道路64条,小街小巷的石板路面逐步改为水泥路面,计整治道路面积47559.92平方米,长度为12099.56米。到目前为止,新建和扩建街道共有25条(其中9条是新辟的),它们是:宁夏路、四平路、东大街、西安街、健康路、通仙桥路、新北路、新马路、十景塘路、仙潭路、桃园里、西成路、狮子坟、果山路、新安路、中南西路、交通路以及市场东、西、南路、环城路、步云路、觉海寺路、药王路、桃园路、状元路、南汇街等。其中中南西路、交通路、仙潭路和环城西路一带是在原梅林乡三里湾新辟的经济区。现在镇区主要道路总长度13公里,其中属于高级路面的8公里;道路总面积10.3万平方米,属于高级的6.7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7.4平方米。
  镇区有路灯240盏。
  (附《街道一览表》《市政设施情况表》
  (三)桥梁
  原镇区河道交错民间桥梁甚多,《仙潭文献》说有桥梁77座,今大部因河道淤塞而废,或填河拓街时被拆,保存较好的古石桥尚有13座,总长约240米。
  寺前桥古名福地桥,曾名迎圣桥;位于觉海寺前。建于宋代,明弘治间重修。后改名寺前桥。系单孔石拱桥,长17.7米、宽4.7米,净跨5.3米,桥宽度之大为古桥中所罕见。至今保存完好。
  状元桥古称玄武桥,位于市区北栅马路北端。宋嘉定十年(1217)桥堍吴家园出状元吴潜,故名。清同治十一年(1874)里人钟丙熙募资重建。桥长21米,桥面宽3.5米,净跨6米。
  太平桥单孔石拱桥,位于西河西。建于明代,清代重建。桥长16米,桥面宽2.5米,净跨5米。(详见附表)
  农村民间桥梁也不少,据1985年统计,原新联乡有44座,总长841米,其中石拱桥1座,石平桥27座,解放后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拱桥6座,梁桥10座。原梅林乡有17座,总长461.8米,其中石拱桥2座,平桥13座,新建钢筋混凝土拱桥,梁桥各一座。
  (四)供电、供水、供气
  1、供电
  新市供电所前身慎记电气公司于1918年初创,当时由镇商会集资4万元,设备仅老式汽轮机一台,28千瓦直流电机一台。是全县最早的火力发电厂。1929年,该厂由无锡商人徐惠平增资接办,更名才记电灯厂。其时新配39千瓦和32千瓦发电机组各一套,仅晚上供电5小时,只能解决部分商店和少数居民照明之需。
  解放后,1955年在工商业改造取得全面胜利声中成立公私合营新市电厂。1961年10月,德清(城关)与新市联网,成立县供电所。时电价每度0.80元,自从新安江水电站投产、华东电网输入县,1962年,新市建成装机容量3.5万千伏安的变电所,为全镇及周围3乡的主要电源,电价降至每度0.165元,工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更低。1977年,新市变电所扩建,总装机容量为7500千伏安和6300千伏安2台,以及勾里变电所3200千伏安和1800千伏安变压器2台。农村市镇总计1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455台。
  从1985年起,新市供电线路遍及新联、梅林、高林、油车(今高桥)、禹越(今徐家庄)、勾里各乡镇。杆基总数2692枝。配电容量合计29.715千伏安419台,线路总长为225.938公里。
  三里湾变电所装机容量31500千伏安,全年供电能为8845.27万度。1989年又建成11万万伏变电所。
  变电所有职工21名。宿舍建筑面积为627.5平方米。
  2、供水
  镇区居民生活用水向赖市内河水(少数饮用井水),解放后屡次填河筑路,水源逐渐减少,加之河水污染严重,不合卫生要求。1965年,镇上兴建自来水厂,在高家埭与河泊所前之间打深井取水,开始时,日产水650吨,只能解决部分居民用水。与此同时,各工厂企业陆续自开深井30余口,以解决生产用水。稍后,水厂生产设备有所改善和扩大,1988年底又在西栅新建一座自来水厂。据1993年统计,新市镇区日供水能力1.2万吨,其中水厂1万吨,单位自备0.2万吨;水管总长度22.73公里,年供水总量317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92万吨,用水人口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万人,人均年供水量46吨,供水普及率95%。(附表)
  农村改水情况:有水厂30座,农村人口6184户,24949人,造价171.19万元,受益人口22041人。
  3、供气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准日益提高,近几年来新市居民生活中逐步摆脱污染严重的煤炉,改烧煤为燃气。据1994年1月1日在新市成立的德清石油液化气联合公司统计,1994年全年进气总量970.794吨,供气总量861.699吨,公司主要设备有贮气罐4只,贮量400立方米,5吨槽车1辆,货车1辆;年销售总额249.0525万元,利润0.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71万元,年末职工人数30人。
  六、交通与邮电通信建设
  (一)水运
  新市水路航行四通八达,可谓得天独厚,然古代航运工具落后,民国前以航船为主,小划船(俗称“渔船”)为辅,清末民初始有的乌篷快班船,被视为先进交通工具。清同治十三年(1874)上海招商局新开沪杭班客轮途经新市,新市人第一次见到轮船。镇上第一艘直达省城的轮船,是民国12年8月“和记轮船局”的永和汽轮。宣统元年(1909)十月,慎康钱庄经理程通林等开办“杭湖德新轮船”航线仅往来于德新二埠,是本地人自己开办客运轮船之始。民国17年,又有本地人开办的翔安轮船公司,购置三艘木质轮船,开辟杭湖、申新、新嘉三条客运线。30年代,水运行业有较大发展,1938年新市遭日寇大屠杀后,运输业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又重新兴旺起来,1947年本地人开办轮局6家,外埠来镇开办轮局10余家,每天有数十艘轮船开往上海、杭州、苏州、湖州、嘉兴、长安、震泽、菱湖、临平等地。
  解放后,有20多艘客轮以新市为中心通向上海、震泽、乌镇、德清、杭州、苏州、长安等地,吉诚轮船公司顺记轮每日往返德清新市两次。
  1986年德新公路建成前,新市客运站共有22个班次,年客运量达573754人次,平均日流量1631人次。但1987年德新公路通车后,水上客运量大幅度下降。
  (二)码头建设
  新市小南栅轮船码头始建于民国3年,是杭州宁绍轮船公司所建。稍后,大南栅有菱长班轮依靠的木结构码头。民国35年,国民党县政府曾在小南栅建造木结构公共码头一座。
  解放后,1953年由县府交建科在大南栅步云桥堍建造长50米的新市公共码头,站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其中候船室100平方米。这是全县解放后建造的第一座客运码头。1986年,在小南栅外十二里塘征用土地11.29亩,又新建一座客运码头,长102.87米,建筑面积1244.8平方米,有客运泊位2个,货运泊位1个。可靠100吨级货驳。1987年8月25日新码头竣工,新市客运站于次年5月1日迁新址营业。
  新市客运码头从1968年起由省航运公司杭州分公司接管,并成立新市客运站。
  (三)航道改造
  运河中线是京杭运河浙境段的正航道,往来于沪、杭、苏的船只都使用这条航道,它是杭嘉湖地区水上运输大动脉。新市步云桥扼这条航道要冲,但地处90度急弯处,常发生撞船事故,为了拉直航线,避免事故,1974年冬省交通厅拨款由本县交通部门具体负责航道改造工程的实施,于1975年5月13日完工。新辟航道在原航道以南约150米处,长244.41米,底宽25米。同时将步云桥拆除,填平旧航道,在新航道处另建新市大桥。
  (四)跨航桥梁
  镇域以内有跨航桥梁10座,总长774米,其中7座是解放后改建的。见《跨航桥梁一览表》
  (五)德新公路
  县道德新公路于1987年9月30日正式通车,后又向东延伸与桐乡市洲泉镇公路衔接。该线从后庄坝桥入镇境,跨河木桥(和睦桥)出境,计长11.0582公里。全线总长28.65公里。从此,西与京福线(104国道)、乔莫线(508省道),东与杭枫线(320国道)接轨。全线有桥梁13座(见《公路桥梁表》)。
  新市长途汽车客运站日发班车47车次,开往上海、苏州、嘉兴、嘉善、海宁、义乌、杭州、湖州、绍兴、长兴、武康及城关镇等地。
  (六)农村道路
  农村原多泥路,70年代才有水泥便道和机耕路建设。1985年,梅林乡有便道42条,134.8公里;新联乡有便道51条,104.93公里。这些便道在德新公路通车后都先后拓宽路面,改建成公路并与县道衔接,实现村村通汽车。
  (七)邮电通信
  新市邮电通信事业首创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90),成立二等邮局。民国22年设报话营业处,次年建长话所,架设新市至塘栖长途双铁线,员工2人。抗战期间邮电事业停顿。抗战胜利后,恢复二等邮局,通德清、长安、双林、菱湖、钟管、千金、吴兴、崇德、塘栖九地水上邮路。乡村电话所附设在镇商会内,仅设10门磁石交换机一台,员工2人。
  解放后,邮电合并,成立新市邮电支局(“文革”中邮电一度分家,1973年又奉命合并)。1981年,局址由西大街迁东大街,并新建四层业务大楼一幢,建筑面积789.43平方米。职工28人,嗣后逐年增加,1994年达41人。1994年全年出口平信26597件,挂号10159件。快件48872件,包裹8085个,汇票13099件。
  报刊发行工作的发展,突飞猛进,1988年12月统计,几种主要日报发行量,《人民日报》4800份,《浙江日报》36240份;杂志发行量:《共产党员》256份,《半月谈》314份。全年各类报纸发行量:1762369份。
  解放初,邮电局无电报设备,1950年4月,增设电话传报业务,使用音响机听抄。1965年开始与德清联合使用电键发报。1984年起采用电传打字机。1985年改用双工电传打字机,三路载波三端,二十四路载波一端,构成电报网络。
  1980年12月埋设县城至新市86.6波长公里电缆。1985年底电话设备有共电式交换机一部500门,实装机440门。长途电话中继33条,其中湖州4条,菱湖1条,桐乡1条、崇福1条,洲泉1条,县城18电路2条,并拥有农话24路载波机、电话会议终端机各1部。近数年又有大发展,据1994年末统计,拥有装机容量为6224门程控电话交换机;镇内电话安装数达到2283部,其中单位980部,个人1295部;移动电话54部。BP机222部。1994年电报电话全年业务量计电报出口10395件,长话(去)1330892次,农话3166753次。
  自从开展储金业务以来,年终储金余额逐年有所递增,1994年底达到4491813元。(附表)
  七、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三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967年间,新市造纸厂、皮革厂、丝厂等工业污水使河水发黑变臭;祸及城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新市造纸厂等单位采用天然氧化塘处理废水,有一定效果。新市电工厂、建电化工总厂生产过程中产生芳香类有毒气体,经安排DJ1-150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效果良好。新市酒精厂在酒曲发酵过程中生产大量氧化碳污染空气,1984年安装回收设备后,不仅净化了空气,而且收到变废为宝的效果。新市水泥厂于1975年投产,原厂址在东栅,1986年起为消除环境污染迁往农村。
  镇区排水系统已初步形成雨水和生活污水合流,排入河内。现有下水道排水管总长10公里,日排放污水量15000吨,其中生活污水1000吨。(见《市政设施情况表》)
  镇区环境卫生工作由环卫所专司其职。1993年末有职工67人,另有民办保洁人员13人,清扫面积1.106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作量:清运垃圾2.03万吨,清运粪便0.82万吨。设备方面:拥有小型垃圾装卸车2辆、小型吸粪车3辆、洒水车1辆、运输车1辆,手拉木桶粪车11辆;镇区有公共厕所20座。农村有公厕10座,卫生户厕5590个。
  (附《环境卫生情况表》)
  八、园林绿化
  1986年为消除环境污染,镇办新市水泥厂由新联乡接办,厂址迁入农村,原厂址于1993年改建为东升公园。
  东升公园面积25亩,是全镇唯一的公共绿化园林设施。
  街道绿化工作,在60年代新辟宁夏路时已开始进行,现宁夏路、东西大街的行道树500余株法国梧桐,每到夏季,绿树成荫。镇境县道公路两侧栽种水杉约1.2万株,成为绵亘东西的绿色长城。新辟的街道也都在实施绿化计划,如仙潭路中间隔离带(长椭圆形花坛)已栽种各种花卉,现正枝繁叶茂,花开如锦。
  镇区园林绿化面积0.2公顷,道路绿化覆盖面积0.23公顷。
  各企业单位内部绿化工作亦开始重视和积极建设起来,其中以新市自来水公司成绩最著,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见附表)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