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187
颗粒名称: 一、概况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5
页码: 121-125
摘要: 城关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德清县中部,东苕溪畔,镇略呈菱形。东邻干山、下舍、雷甸三镇,西连龙山、秋山、三合三乡,北接洛舍镇,南界余杭市。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11.6公里,全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以乾元山为最高,海拔137米,余为海拔33-80米。这便是镇区山水特色的写照。城关镇工业的发展,主要以能耗低,污染小,经济效益较高的轻纺工业为主,丝绸工业和化纤工业初具规模。德清工艺美术厂93年总产值1978万元,生产的缂丝腰带,真丝和服,主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现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占地面积共192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744平方米,成为全县城级最大市场。文化事业单位已拥有三馆二宫一站。
关键词: 城关镇 德清县 城乡建设

内容

城关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德清县中部,东苕溪畔,镇略呈菱形。东邻干山、下舍、雷甸三镇,西连龙山、秋山、三合三乡,北接洛舍镇,南界余杭市。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11.6公里,全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
  建成区呈长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1.6公里,面积2.88平方公里。
  镇区山围水绕,东靠乌牛山、砻糠山,西邻金鹅山、城山,乾元、百凉两山南北对峙,镇中有大家山(市亭山)、凤凰山、焦山、丁山和小马山(赤土山)。以乾元山为最高,海拔137米,余为海拔33-80米。发源于天目山的东苕溪,于镇西上游分流,一股流人余不溪(长桥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一股流向导流港,沿镇西直流北上,注入太湖,其中一小股从西门进城,经过县桥河注入余不溪。整个镇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明代张羽有诗云:“碧水翻从城里过,青山直到县前来。”这便是镇区山水特色的写照。
  全镇有耕地21855亩,其中水田20443亩。有专业桑地8040亩。山林17303亩。茶园264亩。内、外荡5511亩。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畜牧、水产和山林产品的多种经营地区。排灌、耕作、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电化。1949年亩产200斤,1964年跨《纲要》,1969年超千斤,1979年达1731斤,总产量为4041万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92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93年粮食总产量15217吨,油菜籽715吨,蚕茧901.8吨,茶叶31.2吨,全年养猪30126头,淡水鱼1770吨,珍珠1420公斤,农业总产值5302.8万元。
  城关镇的工业,1949年只有一家设备简陋的小丝厂——裕纶丝厂,一家装机几十千瓦,供照明的火电厂和几家铁器铺。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工业有较大发展,现有镇办企业12家,村办企业33家。199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7102亿元,其中镇办工业1.3091亿元,村办工业2673万元。
  城关镇工业的发展,主要以能耗低,污染小,经济效益较高的轻纺工业为主,丝绸工业和化纤工业初具规模。同时相应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印刷、包装、建材、机械、和电子等工业。有20多个产品获得省、部级先进奖牌,有不少产品远销海外。顺丰丝厂93年总产值4413万元所产“梅花牌”生丝,远销欧美、日本。德清工艺美术厂93年总产值1978万元,生产的缂丝腰带,真丝和服,主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德清化学纤维厂仿丝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500吨,1983年扩建年产2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涤纶异型纤维,有色纤维获省轻纺工业“四新”产品奖。1993年总产值8720万元。德清电子器材厂较早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新产铌酸锂单晶等四大类电子产品,销量占全国1/3,已应用于激光、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远销美、荷、英等国,1993年总产值505万元。德清建材总厂是我县建材行业骨干企业,1993年总产值3311万元。
  镇区商业,50年代前期,主要分布在陈旧、狭小、破烂的南、直两条主要街道。50年代后期,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拓直街、南街,初步形成以十字街口为中心,主要商业网点分布于南街、直街、长桥南堍堍堍、县东、县西等地段。1978年以来,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大批工商个体户加入商业、服务行业,商业网点分别向西郊、东门延伸。1982年先后开辟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水果批发市场。1993年根据城镇发展需要,拓宽了农贸市场。现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占地面积共192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744平方米,成为全县城级最大市场。
  镇区建国前只有一个民众教育馆,一所简易师范学校,两所小学,幼儿教育仅在余不中心小学内附设一个幼稚班,没有剧场、电影院,体育设施只有一、二个篮球场和一小块体育场地,医疗机构只有一个县卫生院和一个私人诊所,居民生病一般请个体中医治疗。
  1949年建国后发展很快。1500平方米的德清科技大楼在环城北路拔地而起。文化事业单位已拥有三馆二宫一站。县文化馆1949年12月建立,1980年新建文化馆大楼,设有录像放映厅等。县博物馆1984年建立,库藏文物有玉石器、青铜器、古籍字画及革命文物等2880余件,1993年新辟俞平伯纪念馆,收藏俞樾、俞陛云、俞平伯祖孙四代真迹藏品。县图书馆1981年建立,收藏图书88682册,分设少儿图书馆,1986年被评为省级图书馆先进集体。
  工人文化宫建于1982年,设有图书、台球、录像放映等活动室及职工棋院,歌舞厅等。青少年宫1983年建立,设有乒乓、台球、美术、图书、舞蹈、电子游艺等室及溜冰场。
  县人民广播站建于1956年,设有2×275瓦扩大机2台,50瓦调频发射机等,有线广播系统。1984年建成启用50瓦彩色电视机差转机,并成立摄制组。1992年建成德清电视台,1993年成立德清人民广播电台。
  有1953年始建,1963年拆建,建筑面积670平方米960个座位的德清剧院。1981年新建2000平方米,设有1300座位,有冷气设备的德清电影院。
  1958年新建,1988的重建的人民会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设座位960个,舞台面积300平方米,既可放映电影,又可供文艺演出。宽敞的门厅,又是理想的展厅。
  体育设施起步较迟,但发展迅猛,1966年兴建750平方米游泳池是起点,1978年在一中旁建造9000平方米运动场(人民广场);1985年全县体育中心落成,面积5440平方米,设灯光球场,室内游泳池,综合活动室。1992年建起清溪体育馆,1994年省运动会拳击比赛就在该馆比赛。体育综合训练房已建成,投入使用。游泳馆获全国最佳小游泳池一等奖。
  全镇现有县属中学两所(一中、四中)共45个班(高中16个班、职高2个班、初中27个班),学生2037人,教职员工185人,有教学楼5幢,一中有一幢设备完善的实验楼。县属职高一所,12个班,学生521人,教职员工58人。私立高中一所(1993年创办),2个班,学生95人。镇属初中两所,16个班,学生744人,教职员工40人。
  镇区原有两所小学,1993年合并为清溪小学的两个分部,现有48个班,学生2305人,教职员工118人,有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电教室。郊区有小学16所,76个班,学生1972个,教职员工76人。
  另有劳动局、水利局举办的技工学校各一所,学生由县招办统一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外,同时担负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
  镇区有4个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中心、工交、商业、城建)共有29个班,幼儿1117人,教职员工91人。一个镇办托儿所,6个班,受托200多人,还有民办托儿所2个,入托60多人。农村幼儿班24班,幼儿700人。
  全镇有两所主要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医院。
  第一人民医院是由原县卫生院扩建而成。1982年新建了门诊大楼2260平方米,80年代后期建成急诊大楼,1993年又建起了全镇最高的九层住院大楼,并设有传染病房区,建筑面积达25535平方米。配备了彩色B超CT等先进医疗设施,额定病床326张,实际配备床位362张,累计投资1468万元。有医护人员在编346人,包括聘用共400人,是我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县级人民医院。
  县中医院,原名城关卫生院,1980年12月改今名,现有在编工作人员99人,其中医护人员71人,额定病床70张,开放病床90张。
  另有干山卫生院等分设的门诊部和私人诊所。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