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制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18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建制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202
页码: 87-288
摘要: 武康位于西部半山区,原武康县县治所在地,三国吴黄武元年设置至今已有1700余年。1958年6月撤县并入德清县,改设莫干区,10月撤区并入千秋公社。1994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批准,德清县治从城关迁至武康,成为德清新县城所在地。余英溪自筏头经对河口水库穿境而过,流入东苕溪,余英镇由此得名。武康东至城关12公里,南至杭州47公里,西至莫干山11公里,北至湖州43公里。水陆交通发达,南北向有杭宣铁路和104国道,二线并行,铁路可达河南商丘,为华中第二铁路干线。镇郊乡村有18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91个自然村,2574户,13853人。医疗单位有德清第二人民医院,建筑面积8160平方米,床位120张,设内科、外科、产妇科三个病区。
关键词: 建制镇 城乡建设 德清县

内容

第一节 武康镇
  一、概况
  武康位于西部半山区,原武康县县治所在地,三国吴黄武元年(222)设置至今已有1700余年。1958年6月撤县并入德清县,改设莫干区,10月撤区并入千秋公社。1994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批准,德清县治从城关迁至武康,成为德清新县城所在地。
  镇域四周有狮山、塔山、城山、大紫山环抱,形成中央盆地。余英溪自筏头经对河口水库穿境而过,流入东苕溪,余英镇由此得名。
  武康东至城关12公里,南至杭州47公里,西至莫干山11公里,北至湖州43公里。水陆交通发达,南北向有杭宣铁路和104国道,二线并行,铁路可达河南商丘,为华中第二铁路干线。104国道全线贯通福州至北京。东西向有乔莫公路(09省道),由莫干山到余杭乔司。武德公路连接德新公路,出县境通桐乡、嘉兴可直达上海。水路;英溪港通航40吨船皮,在杭、嘉、湖水乡和太湖流域通航无阻。
  武康镇实行镇带乡体制,千秋、对河口两乡先后并入镇管辖,总面积66平方公里,有8366户,23717人,其中镇区面积2.58平方公里(市区1.03平方公里)7个居民委员会,60个居民小组,6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镇郊乡村有18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91个自然村,2574户,13853人。
  全镇有耕地12838亩,其中:水田11488亩,旱地1350亩,桑地129亩,茶地1060亩,水果地102亩,山林20174亩。199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143万元,其中:农业544.4万元,林业368.2万元,牧业332.6万元,渔业32.4万元,副业865.4万元。工业总产值18349万元,其中: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值7964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476万元,村办企业5424万元,合作和个体产值2485万元。猪全年饲养量19497头,年终存栏8715头,羊全年饲养2873头,年终存栏2049头,牛43头,淡水鱼年产64吨,珍珠67公斤。
  教育事业有高中二所(德清二中、武康高中),10个班、学生430人,初中二所(德清二中、对河口中学),20个班,学生937人,职业高中二个班,学生54人,完全小学三所(武康、对河口、逸夫)19个班,学生2548人,幼儿园二所(武康、对河口)27个班,学生859人。
  文化事业有影剧院一座,坐位805张,工人俱乐部一座,坐位200张,文化馆一个,坐位40张,总建筑面积2621.5平方米。
  医疗单位有德清第二人民医院,建筑面积8160平方米,床位120张,设内科、外科、产妇科三个病区。主要医疗设备有CT一台,20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图、B超、胃镜各一台等,救护车一辆。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及武康皮肤病门诊楼,附设皮肤病进修学校,为全国麻防骨干培训基地之一(原为浙江武康疗养院,即原省第二麻疯病医院)(病区在附近上柏报恩寺)设病床420张。农村有行政村卫生室16个,集资医疗村10个。
  〔新注〕2003年,县城武康获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两项荣誉称号。
  二、设置沿革、区划。
  夏、商时代为古防风氏国土。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吴大帝据汉末童谣:“天子当兴于三余之间”,乃改会稽之余暨为永兴,择乌程余不乡与余抗北境置永安县,县治在银山(永安山)。晋太康元年(280)县治迁余英溪北,以武康山更名武康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武康并入余杭。唐广德二年(764)筑城垣,设四门,东抚云、南朝恩、西怀安、北平远。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武康,县学被毁,建炎末年,城垣被毁。宋之后,直至民国五个朝代再未重建城垣。清咸丰十年(1860)二月十七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克武康,同年三月撤离。民国元年(1912)光复武康。民国二十四年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武康属第一行政区,二十七年改属第二行政区,三十七年属第九行政区。1949年5月武康解放,属临安专区,1953年撤临安专区,武康归嘉兴专区,1958年6月撤武康县,并入德清县。设莫干区,10月撤区并入千秋公社。1962年武康恢复为县直属镇,1964年10月撤销镇建制并入千秋公社,1984年1月恢复武康镇,1985年4月,千秋划归镇管辖。
  武康镇区,宋代有七坊八巷。七坊:余英坊、永安坊、风溪坊、千秋坊、前溪坊、乌回坊、砂井坊。八巷:市东巷、市西巷、大慈巷、前溪巷、船舫巷、唐家巷、宫前巷、后溪巷。
  明代有十二坊九巷。十二坊:中和坊、善政坊、德化坊、文会坊、桂枝坊、杏坛坊、淳民坊、余英坊、齐礼坊、永安坊、封溪坊、千秋坊。九巷:市东巷、市西巷、大慈巷、前溪巷、后溪巷、船坊巷、唐家巷、墙后巷、宫前巷。
  清代初期有十三坊九巷:十三坊其中十二坊与明同,增加澄清坊(在县治东)。九巷与明同。清代后期改坊为街,有十街九巷。十街:居仁街(旧名姚家湾)、广爱街(旧名棋盘街)、由义街(旧羊皮弄)、正路街、崇礼街、贵和街、秉智街、周物街、敦信街(旧名直街)、近圣街(旧名南司弄)。九巷与前同。民国前期与清代同,八年抗日战争武康全毁。
  武康镇区划为镇区和乡二块,镇区有7个居民委员会。60个居民小组,镇郊有18个行政村,107个村。
  镇区7个居委会:朝阳居民委员会,以朝阳弄得名,11个居民小组,管辖6条街弄:朝阳弄、千秋街(西段)、直街(西边)、清溪弄、居中弄、象鼻弄。
  居仁居民委员会,以居仁街命名,10个居民小组,管辖4条街弄,居仁街(西段)、广爱街、直街(东边)、牌楼街。
  千秋街居民委员会:以街命名,10个居民小组,管辖3条街弄:千秋街(东段),广艺街、五四弄(广爱北街)。
  桥南居民委员会:以街命名,7个居民小组、管辖2条街。桥南街(直街南段),西郊路。
  河桥居民委员会:以桥取名,10个居民小组,辖贵和街。
  铁路居民委员会:以宣杭铁路职工居住处取名,4个居民小组。
  化肥厂居民委员会:以化肥厂职工居住区取名,8个居民小组。
  武康镇郊农村有18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1个集镇:
  对河口集镇,(原对河口乡政府所在地)。
  千秋行政村,下属12个自然村:东渡,官驿滩、八角井、官桥南,曹家湾、施家、方上、清河桥、龙门、河桥头、西路埭、东岳庙。
  狮山行政村,下属10个自然村:陈家、严家、田口台、方家、高家、孙家、张家、陆家、屠家圩、董家塘。
  星火行政村,下属8个自然村:胡家埭、横口头、青石桥、北朱皇、杨家潭,前四村、后寺里、发电站。
  丰桥行政村,下属5个自然村:丰桥头、下路埭、仓前、高桥头、许园里。
  联合行政村、下属3个自然村和一个片村:烂漾坞、水车桥、南朱皇。七都片村。
  回南行政村,下属4个自然村:庄前塘、上贺村畈、下贺村畈、田畈里。
  回北行政村,下属2个自然村:沙港、杨树湾。
  花石开行政村,下属7个自然村:花石开、小岭头、大岭头、姚潭上、中响坞、凤凰山、大响坞。
  红山行政村,下属3个自然村:石井头、潘大坞、四社里。
  木桥行政村,下属7个自然村:隐龙坞、横塘头、陈家、高家舍、百渚、上庄家、下庄家。
  宋石行政村,下属6个自然村:石道地,鱼坝头、竺儿桥、营盘里、于家坝、草塘里。
  宋村行政村,下属14个自然村:宋村、坝头、白塘琪、虎坝桥、庙花、金召村、高地头、下草棚、木桥头、施王家、姚家、桥外、濠海浪、桥里隅。
  云岫行政村,下属4个自然村:石溪坞、河图里、朱家坟头、俞家塘。
  东风行政村,下属2个自然村:长滩、东岑坞。
  沈中坞行政村,下属7个自然村:沈中坞、西坞、陆家坞、北坞、东坞、思仰堂、庄村畈。
  对河口行政村,下属4个自然村:庙坞里、后村、枫树庙、十亩里。
  银子山行政村,下属3个自然村:银子山、德岗坞、大箬岭。
  西岑坞行政村,下属3个自然村:沈家口、李家口、石门坑。
  三、镇、乡建设。
  武康镇虽是1700年前所建的古老城镇,但几经战乱、屡遭毁坏,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县政府还是借郊区石道地张家临时办公,1947年底新建县府竣工才迁回镇内。1949年5月解放,开始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建设。
  (一)市政建设(街、路、弄)
  武康镇是废墟上建设起来的新城镇,恢复之初因城镇居民人口稀少,在建设规模上相应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县治所在地,机关与公共设施相对增多,同时长期以来农民聚居在城镇占地建房,形成居民、农民混杂居住在一起的特点。
  镇区市政建设上形成7条街、7条路、6条弄的格局(附表)
  武康镇街道(2003年3月)
  南区(北至余英溪,南至环城南路,东至中兴南路,西至铁路)
  兴康路、英溪南路、中兴南路、湖滨路、贵和街、永安街、群
  益街、舞阳街、环城南路。
  北区(南至余英溪,北至环城北路,西至铁路,东至云岫北路)
  朝阳路、广爱路、广艺路,英溪北路、凯旋路、中兴北路、曲
  园北路、云岫北路,环城北路、聚福街、光明街、船山街、长
  安街、北星桥街、长虹中街、丰庆街、北湖街(中段)、丰桥
  街、春晖街(东段)、千秋街、居仁街。
  东区(西至中兴南路,北至余英溪,南至环城南路)
  曲园路、云岫路,武源街、百乐街、广场北路、广场南路、群
  益东街、舞阳街(东段)。
  西区(铁路西面)
  志远路(104国道),长虹西街、北湖街(09省道)、春晖街
  (西段)、前溪街、温州路、振兴街。
  (二)房屋建设
  (甲)住房建设
  随着城镇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城镇住房的建设相应同步进行,1958年成立镇房管所,经多年的建房,至1993年底止,镇区住房情况如下表(单位:平方米)。
  (原有旧房不包括在内)
  镇郊六个行政村建房统计: 单位:平方米
  以上新建房不包括尚存旧房在内
  (乙)商业饮服行业建筑面积 单位:平方米
  (丙)工业建筑面积 单位:平方米
  (丁)其它单位用地和建筑面积 单位:平方米
  (三)水利建设(自来水建设)
  西部山区半山区易旱,暴雨时又易发山洪,建设山塘水库防洪抗旱。1958年破土动工,1964年竣工,在镇域九都完成了对河口水库第一期工程,主坝高33米、顶宽7米、坝长290米,正常蓄水2530万立方米,水位41.16米,系一座蓄水防洪抗旱,结合灌溉、发电、养鱼多种经营的大中型水库。直接水旱保收农田10万亩、间接保收农田32万亩,自流灌溉农田4万亩,受益三镇一乡(武康、上柏、三桥三镇,秋山一乡)38个行政村。灌溉渠道65条,总长90余公里,有装机容量1930千瓦小型水电站一座、年发电量600万度,库内养鱼、育珠。
  利用梯级灌溉的水资源,在七都建有125千瓦小型水电站一座,龙潭建有250千瓦小型水电站一座。为防东苕溪洪水期德清大闸关闭,逼洪水经导流港入太湖,水位上涨倒灌淹没西岸水田,在镇东古儿桥建有200千瓦排涝机组四台,称古儿桥翻水站。类似还有苕溪西岸三合乡塘泾、新斗门二处翻水站,城关六堡、秋山跨塘二个水闸。
  在防洪、抗旱水利建设的同时,为改善城乡居民饮水条件,大面积开展城乡改水工作,推广饮用自来水,镇村二级共建42个水厂,投资442.04万元,建沉淀池8个,过滤池24个,清水池12个,高位水池18个、水塔22个,取水泵19台套,送水泵5台套,受益自然村9个,受益户3489户,饮用自来水13677人。
  (四)交通建设(路、桥)
  铁路,1972年2月1日通车,原为杭牛线,1993年进行扩建,伸延为杭宣铁路。武康车站由原四等站改为三等站。
  公路,原有杭宁公路,现拓宽40米为二级公路,定为104国道。1958年建成武德公路,全长12.3公里,同年向西伸延到对河口水库,增长7.5公里,1959年伸延到筏头,后坞直达莫干山荫山街,现改为508省道(乔莫公路今09省道)。因南北,东西都通公路,沿线各行政村,自然村都加宽原机耕路为公路,已形成公路网。
  桥的建设因山区、半山区无河港,仅原有二座横跨英溪古桥。一是千秋桥俗称官桥。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创建,后经明洪武二年,清康熙十四年重建,1980年,因英溪港早已不通航,为行车方便,将拱桥部分拆低,改三孔坦石桥。二是武康桥,原名桂枝桥,俗称河桥,宋绍兴十三年(1143)知县范普建,杭宁公路经此桥,已改为长37.5米,(中孔十二米,边孔十一米)宽7米的公路桥。
  水路到武康东堍止有船埠,可通航40吨船皮。
  (五)绿化
  城镇机关、学校、单位等常年保持绿化情况:
  (六)环境卫生
  在市政建设中,同时敷设雨水、污水排放下水道、总长度2412米。(附表)
  设有环卫所,职工39人。年清扫面积50616平方米,年清运垃圾7008吨,清运粪便6217吨,公厕8所。有真空吸粪车5辆。镇区日排放污水量1539.5吨,其中生活污水721.2吨。有路灯110盏。农村卫生公厕19所,户厕3572个,其中卫生户厕3397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194户。
  (七)电力、电信。
  电力、镇内设35KV区域变压站一座,主变SZ·ⅡL-6300/35及SJ-3200/35各一台,合计容量9500KVA。占地面积2966平方米,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供电范围除武康镇外,兼顾上柏、三桥二镇。出现最大负荷为5300KW,镇内还有属德清化工总厂35KV专用变压器二台1800KVA,最大日负荷3000KW,对河口水库电厂有1930KW,并网发电。
  电信,武康邮电支局负担全镇邮电业务,市话有磁石交换机三台,容量240门,实装机202户,用户小交换机二台60门,实装39户,长话电路线三条,农话报话路18条。生产用房面积817平方米。
  (八)文物古迹
  镇区前溪北岸,昔为晋车骑将军住宅,著名的《前溪曲》即在此谱写,以后前溪畔成为南朝习乐之处,江南乐妓多从此出,至唐不衰。
  清河桥为唐诗人孟郊故居所在,旧有“东野古井”,今仅存井碑,井圈,移存县博物馆。
  1998年冬,在春晖街重建孟郊祠,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新塑孟郊立像高3.2米,由省文联主席顾锡东题写祠名,祠内外名人墨宝均以铜材制作或大理石雕刻而成,耗资18万元。
  镇郊花石开村下龙潭,有唐贞元十六年(800)摩崖石刻,字迹可辨。
  镇内牌楼街原有太史坊,奕世科名坊,父子谏台坊3座石牌楼,父子谏台坊为明御史沈裕建造。有民谣说:“游过三十六码头,不及武康三牌楼”。惜于1966年“文革”破四旧时被拆毁。
  八角井革命烈士谢勃墓碑,谢系抗战时期第一任武康县工委书记1940年在三桥被逮捕,牺牲在八角井池塘边桑地上。
  四、莫干山经济开发区
  (一)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的确定。
  1986年德清县人民政府为使全县国民经济更上一个台阶,充分利用发挥武康镇地理、交通等优势,作出将全县经济建设的重点由城关转向武康,县治所在地也迁到武康的意向决定。同年即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武康城市总体规划》。紧接着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为加速武康的建设,1991年又决定在《武康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划出一定区域设立“莫干山经济开发区”原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工业用地1.5-2平方公里面积,扩大到8.35平方公里。1993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工业用地和莫干山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布局,开发区管委会又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调整布局,具体设计城北工业区布局,正确处理开发区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形成综合性规划,统一总体规划和开发规划的布局,这样不再需要和存在总体和开发区二个规划的问题。
  (二)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的性质。
  武康镇将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市,莫干山(湖)风景旅游区的依托城市和服务基地,作为带动全县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开发区,近期目标(1995-2005),综合利用各种各类资金,适当提高产业层次,技术层次,发展适应国内市场产品,适量出口产品。远期目标,以利用国外资金为主,提高产业层次,以先进技术为主,提高产品质量,出口创汇。
  开发区的战略是:充分发挥莫干山(湖)旅游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利用华东南北第二通道一级铁路干线杭州-宣城-商丘的通车,104国道拓宽改线北京-福州的通车,以及东西向508省道—乔莫公路在武康与104国道、铁路交会相连的优势,把华东沿线、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等诸多大中型经济城市串连,达到与上海经济开发区接轨。还可以利用莫干山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创造和宁波、绍兴、杭州、千岛湖、苏州、无锡、南京等风景旅游区景点连成一大片的局面。
  (三)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的规模范围
  武康地处德清西部半山区,镇四郊有塔山、城山、大紫山、狮山环抱,城区处于群山之中一块区域广阔的盆地,可利用建设城市,开发区的面积有19.5平方公里。现在的武康镇区正在盆地中央,英溪二岸,铁路、104国道在镇西南向北平行而过,508省道在镇北,由西向东伸延直达余杭县临平镇与沪杭铁路相接。英溪港埠在镇东河桥边,水路在京、沪、杭地区四通八达,可通航40吨船皮。
  城市总体规划,城北是工业开发区,其中:镇北杭宣铁路之西为机械电子工业区,铁路东侧为纺织轻工业区,镇东北建财、化工重工区,重工区之南仓储区(与三桥镇铁路货站相连,水运码头在储运区),镇南、东南生活商贸区,其中包括县管理机关,镇西隔杭宣铁路是综合用地区,再西是高新技术区,高新技术区之西,乔莫公路南北是旅游别墅开发区。
  (四)工业开发区工程规划设计。
  城北工业开发区工程规划设计上充分体现开发区的特征,与国际上标准规范的工业开发区发展惯例相接轨,选择合理位置,确立科学思想、采用先进技术指标、留有较大的发展弹性,分期分批实施,使成为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新型城市。除规划设计城北工业区外,还设计了祥和居住区标准设计图样。
  工业开发区设计规划的原则:
  1、根据实施期限、交通要求,污染影响程度,将工业开发区分为三个类型的工业小区,各功能区的三个小区,按工业与城市居民之间,工业区外界均要求有良好的交通联系。设立工业区服务中心,提高工业区社会服务程度,对工业区用地强度进行控制,提高工业区用地集约率,注意保护环境。
  2、工业区道路,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组成,根据《工矿道路设计规范》设计安排。由工业区区级道路(支路)和单个厂家界线,将工业用地分解成若干个用地单元,最小面积0.8-1.0公顷,占地小于0.8公顷的厂,原则上进入标准厂房区。每个单元用地标准尺寸为面宽80-100米,进深100-130米,用地单元可以组成较大地块,以适应大小各异的工厂企业进入开发区。
  3、仓储区规划原则,仓储与运输相结合,形成社会服务化,作为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充分利用现有铁路、公路、水路的优势形成储运中心。城北工业区不予安排危险品仓库。
  4、工业区公共服务规划原则,为满足就业人员需要,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考虑服务便捷程度及地价规律,按工业区分三级布置,建设内容包括,行政办公,金融保险,文化娱乐,商业服务。工业小区设立小区服务站,提高工业区内社会服务程度,严禁“企业办社会”现象,如大型食堂浴室、综合商店、邮电所、派出所、幼托、及行政管理机关等。
  5、对外交通规划原则,建立进出方便快速灵活的对外交通体系,发挥铁路运输优势、与总体规划确定的对外交通规划相协调,道路定位采用北京座标系。
  6、绿化规划原则,绿化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硬环境,设立必要的防护绿化,集中在公共绿地和厂内绿地,防止土地过度开发。
  其它还有给水、排水、消防、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卫生设立基地、厕所、邮电通讯等等,均按工业区具体规划进行配套。
  (五)开发区项目
  莫干山经济开发区到1993年底,已取得初步成果,申取批准投入开发区项目222个,总建筑面积1212383平方米,投入资金132322万元。已竣工投产项目90个,在建项目92个。批准立项正在筹建40个。
  新附:
  2004年5月17日,德清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出版的《今日德清》发行了《十年武康纪念特刊》。现选刊记者王永华的两篇文章:武康第一街谁人能说清,在城市边缘感受武康。
  武康第一街谁人能说清
  老武康只有千秋街
  老武康人眼里,千秋街就是武康的“代名词”。县城搬迁前,千秋街是当时武康最宽,也是最热闹的一条街。
  住在千秋街附近的袁德荣,今年76岁,在武康生活已50多年,他对武康的一点一滴变化感触颇深。老袁说,县城搬迁前武康最像样的一条街是千秋街。
  “这十年间武康变化太快了!”老袁说,县城刚搬迁时,武康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徒步绕上一圈,花不了二十分钟。而现在,老袁说,上星期,他从千秋街走到头,再沿云岫路一直走,跑了3个多小时,结果走了武康的一个“角”。这不算,5月9日,他约上3个同伴,从中兴路走到舞阳街,再从舞阳街往104国道走,又花了三四个小时,还是只走了武康的另一个“角”。提及武康的变化,老袁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在他眼里,武康真的变大了。
  武康确实变大了!
  说起这,家住广爱路的老武康樊惠川也是深有体会。樊师傅说,如果不经常出去走走,连武康的街名都不认得了。他说,像贵和街,县城搬迁时还叫东南村,那里都是田地,如今俨然成了服饰“一条街”。他感慨道:如今好多路名街名以前都没听说过。
  66岁的姚阿友,是土生土长的武康镇回南村人。他比画着说,做梦也没想到,以前出门是田头地角,现在成了城市的高楼商店。4年前自己还当上了城市清洁工。他说,每次打扫完责任区的卫生,就会有说不完道不完的“武康情结”。
  街名十年翻了几番
  城市在成长。千秋街则正逐渐被年轻人淡忘,武康一条条新街道却又在悄悄诞生。
  据县地名办负责人俞建中介绍,县城搬迁前,武康只有2条路、8条街、5条弄。他说,最长的居仁街,全长592米,宽7米,还是泥沙路面,最宽的千秋街,也仅为14米。当时所谓的五四弄、居中弄、朝阳弄、象鼻弄,现在早被年轻人淡忘。
  县城搬迁十年,武康今非昔比。
  俞建中指着密密麻麻的武康城市总体规划路网结构图说,县城区(不包括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现已有80多条街、路、巷弄被正式命名,而像永安街、群益街、兴康路等,这些仅仅是县城搬迁后第一次命名的街道。
  现在有又一条临溪街即将出现。这又是一条新街,十年来,武康每一条新出现的街名,俞建中心里最清楚。他说,临溪街西起张宪路,东至双山路,街道邻近英溪河北侧,而武康也有临溪一说,现在的临溪街还在建设之中。他这么一说,可能又会有读者好奇:咦?张宪路、双山路,这又在哪?这就是武康成长的一个缩影。
  以前有人说起武康,马上会联想到永安街、群益街、舞阳街,中兴路、兴康路、英溪路、云岫路、曲园路。这些街路虽然已成了武康的“名街”,但在城市的快速成长中,许多新出现的街路规模正不断超越着它们。
  十年来,武康最多时一年要命名二十多条街路,仅命名批复要多次。这也充分印证了武康城市发展的速度之快。
  名街背后是繁荣
  街名每个细小变化都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1994年县城从城关搬迁至武康,当时建成区面积仅为0.6平方公里,如今已发展到1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0.6万人发展到12万。
  县城搬迁十年来,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街道路面不断改造拓宽,城区道路接连向四周延伸,城区范围天天扩大,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武康的城市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呈现一轮又一轮的高潮。
  去年10月,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重新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并实施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县城建设以武康为主,乾元为辅,采用“一城一区一湖”基本结构,使我县成为长三角南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主城区面积22.79平方公里,人口22万,城市化水平达到62.7%。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我县及时调整编制了县城重点区块、各乡镇近期建设规划、部分乡镇工业园区规划以及其它各种专项规划,使城乡建设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为了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县重点推进新区开发,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筑新区道路框架;按照高起点、现代化的要求,成片开发,扩大建成区规模。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县先后高标准实施了近40个工程项目,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现在已完成道路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建道路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先后建成了千秋广场、春晖公园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
  城市仍在成长,街名还在增加。谁是武康的“名街”?昨天是千秋街,今天是永安街、兴康路,明天呢?随着武康城市的发展,“名街”永远在变。
  在城市边缘感受武康
  武康这座城市,每天给人的感受都是新的。5月12日、13日两天,记者沿着武康城市边缘,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经过两天的走访,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处处都是工地,处处都是新区,城市在延伸……”
  城东:环三路框架成型
  没到过城东的人,如果上那走走看看,一定会惊讶:正在兴建的春晖宾馆(雅兰国际大酒店)、城东新村(五龙新村)、新一中等等,仿佛一天给武康一个新的样。
  5月13日,穿过这些“城市新建筑”,记者沿原武德公路来到城市的最东角——环三路(暂名)。只见一台挖掘机正在铲土,然后快速填平路基,不远处两台镐台机则发出猛烈的钻机声。
  站在路中央,只见环三路框架已经成型,还能看到刚铺设后多下的水管道。据萧宏集团负责测量、施工的工程人员莫银荣介绍,因为路旁是高压线,施工不能放炮,只得改用镐台机开山。他说,环三路从去年12月施工来,目前路基已基本填平,下水道也已完工,估计今年9月底,该标段负责的宽80米、长440米的道路就能完工。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环三路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四路、环五路等还将进一步拉大城市往东发展的“脚步”。
  紧邻环三路的五龙新村(城东新村)建设也如火如荼。记者看到,新村四周已砌起围墙,散装水泥罐车来回换装水泥,高耸而立的10台打桩机正在打桩作业,有的工人则在搭建临时活动棚。据县城东扩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城东新村占地240多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4亿。
  城南:实验学校已结顶
  离城市最近的当数城南,城南的环城南路(暂名)早已建成。两头分别连接兴康路和云岫路,总长1.9公里,宽21米。5月12日下午,记者沿中兴南路,穿过舞阳街来到环城南路。该路两侧,一边是农民种下的大棚蔬菜,一边是刚兴建的农民别墅。显然,除了正在开工建设的实验学校和塔山新村,街道显得相对宁静。
  走进德清县实验学校建设现场,记者就碰上拿着水管的泥工朱云山,他忙着打水平贴瓷砖。尽管是雨天,施工人员仍忙个不停。据实验学校的负责人介绍,该校9月份就要招生了,因此工期很紧。
  由于下雨,实验学校对面的塔山新村部分工地暂停施工。据了解,塔山新村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9400万元。
  城西:千亩红枫别样红
  武康城西的两个地方最引人注目:一处是萧山老板投资的红枫基地,另一处则是中大生态园。
  穿过毛竹市场,经过改造中的104国道段,沿长虹西街,记者远远地就披一片红色“海洋”牢牢地吸引住了视线。
  原来这里就是武康镇五彩红枫科普示范基地。据红枫基地队长罗来法介绍,这片红枫面积有1200亩,目前共种植了700多万株各种大小红枫,有六七十名管理人员负责种苗培育。
  和城市的繁华热闹相比,城西的山景优美,空气也是最清新的。13日中午,记者从红枫基地沿城防工程,跨上09省道,便看到了“德清中大莫干山生态园体育绿色公园”几个大字。
  德清中大莫干山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业主现场办公室的史国旗、范战勇带我们上楼观看了《德清中大莫干山生态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据介绍,中大生态园去年开工来,目前围墙已建了2000米。
  城北:开发区“追”上市场
  肯定没人料到,毛竹市场仅搬迁了两年,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已经追上了“市场”。
  记者沿中兴北路到头、经凯喜雅园区,穿丰庆街、长虹街、长安街、光明街,来到环城北路(暂名)。这里是城市的北端。出乎意料,其中已修建好的一段道路,中间已设置了漂亮的绿化带,即使和城区道路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走进杭资企业——浙江华澳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县国税局的同志正和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王永渭进行设备验收。王永渭说,公司去年9月15日进场,目前厂房已完成,正进行设备安装,力争下个月投产。
  据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的同志介绍,目前环城北路旁已有4家企业进场,德清皇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开始填土,而环城北路以南的中小企业园区则已经成型。
  2003年武康镇基本情况
  2003年武康镇33426户,115959人,其中男57918人,非农业人口64931人。政区面积225平方公里。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委员会28个。从业人员83724人,其中外来从业人员7900人。乡镇企业(工业)1420个,从业人员19650人,工业总产值454802万元。公路81公里。学校23个,学生27098人,专任教师927人,幼儿园、托儿所41个。卫生机构55个,技术人员705人,其中医生208人。固定电话装机36235部,移动电话38643部,互联网上网用户10281户。生活用轿车4638辆。年末耕地面积43542亩,粮食产量11674吨,油料118吨,茶叶262吨,蚕茧104吨,水果2638吨,水产品2725吨。
  第二节 城关镇
  一、概况
  城关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德清县中部,东苕溪畔,镇略呈菱形。东邻干山、下舍、雷甸三镇,西连龙山、秋山、三合三乡,北接洛舍镇,南界余杭市。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11.6公里,全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
  建成区呈长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1.6公里,面积2.88平方公里。
  镇区山围水绕,东靠乌牛山、砻糠山,西邻金鹅山、城山,乾元、百凉两山南北对峙,镇中有大家山(市亭山)、凤凰山、焦山、丁山和小马山(赤土山)。以乾元山为最高,海拔137米,余为海拔33-80米。发源于天目山的东苕溪,于镇西上游分流,一股流人余不溪(长桥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一股流向导流港,沿镇西直流北上,注入太湖,其中一小股从西门进城,经过县桥河注入余不溪。整个镇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明代张羽有诗云:“碧水翻从城里过,青山直到县前来。”这便是镇区山水特色的写照。
  全镇有耕地21855亩,其中水田20443亩。有专业桑地8040亩。山林17303亩。茶园264亩。内、外荡5511亩。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畜牧、水产和山林产品的多种经营地区。排灌、耕作、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电化。1949年亩产200斤,1964年跨《纲要》,1969年超千斤,1979年达1731斤,总产量为4041万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92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93年粮食总产量15217吨,油菜籽715吨,蚕茧901.8吨,茶叶31.2吨,全年养猪30126头,淡水鱼1770吨,珍珠1420公斤,农业总产值5302.8万元。
  城关镇的工业,1949年只有一家设备简陋的小丝厂——裕纶丝厂,一家装机几十千瓦,供照明的火电厂和几家铁器铺。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工业有较大发展,现有镇办企业12家,村办企业33家。199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7102亿元,其中镇办工业1.3091亿元,村办工业2673万元。
  城关镇工业的发展,主要以能耗低,污染小,经济效益较高的轻纺工业为主,丝绸工业和化纤工业初具规模。同时相应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印刷、包装、建材、机械、和电子等工业。有20多个产品获得省、部级先进奖牌,有不少产品远销海外。顺丰丝厂93年总产值4413万元所产“梅花牌”生丝,远销欧美、日本。德清工艺美术厂93年总产值1978万元,生产的缂丝腰带,真丝和服,主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德清化学纤维厂仿丝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500吨,1983年扩建年产2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涤纶异型纤维,有色纤维获省轻纺工业“四新”产品奖。1993年总产值8720万元。德清电子器材厂较早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新产铌酸锂单晶等四大类电子产品,销量占全国1/3,已应用于激光、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远销美、荷、英等国,1993年总产值505万元。德清建材总厂是我县建材行业骨干企业,1993年总产值3311万元。
  镇区商业,50年代前期,主要分布在陈旧、狭小、破烂的南、直两条主要街道。50年代后期,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拓直街、南街,初步形成以十字街口为中心,主要商业网点分布于南街、直街、长桥南堍堍堍、县东、县西等地段。1978年以来,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大批工商个体户加入商业、服务行业,商业网点分别向西郊、东门延伸。1982年先后开辟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水果批发市场。1993年根据城镇发展需要,拓宽了农贸市场。现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占地面积共192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744平方米,成为全县城级最大市场。
  镇区建国前只有一个民众教育馆,一所简易师范学校,两所小学,幼儿教育仅在余不中心小学内附设一个幼稚班,没有剧场、电影院,体育设施只有一、二个篮球场和一小块体育场地,医疗机构只有一个县卫生院和一个私人诊所,居民生病一般请个体中医治疗。
  1949年建国后发展很快。1500平方米的德清科技大楼在环城北路拔地而起。文化事业单位已拥有三馆二宫一站。县文化馆1949年12月建立,1980年新建文化馆大楼,设有录像放映厅等。县博物馆1984年建立,库藏文物有玉石器、青铜器、古籍字画及革命文物等2880余件,1993年新辟俞平伯纪念馆,收藏俞樾、俞陛云、俞平伯祖孙四代真迹藏品。县图书馆1981年建立,收藏图书88682册,分设少儿图书馆,1986年被评为省级图书馆先进集体。
  工人文化宫建于1982年,设有图书、台球、录像放映等活动室及职工棋院,歌舞厅等。青少年宫1983年建立,设有乒乓、台球、美术、图书、舞蹈、电子游艺等室及溜冰场。
  县人民广播站建于1956年,设有2×275瓦扩大机2台,50瓦调频发射机等,有线广播系统。1984年建成启用50瓦彩色电视机差转机,并成立摄制组。1992年建成德清电视台,1993年成立德清人民广播电台。
  有1953年始建,1963年拆建,建筑面积670平方米960个座位的德清剧院。1981年新建2000平方米,设有1300座位,有冷气设备的德清电影院。
  1958年新建,1988的重建的人民会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设座位960个,舞台面积300平方米,既可放映电影,又可供文艺演出。宽敞的门厅,又是理想的展厅。
  体育设施起步较迟,但发展迅猛,1966年兴建750平方米游泳池是起点,1978年在一中旁建造9000平方米运动场(人民广场);1985年全县体育中心落成,面积5440平方米,设灯光球场,室内游泳池,综合活动室。1992年建起清溪体育馆,1994年省运动会拳击比赛就在该馆比赛。体育综合训练房已建成,投入使用。游泳馆获全国最佳小游泳池一等奖。
  全镇现有县属中学两所(一中、四中)共45个班(高中16个班、职高2个班、初中27个班),学生2037人,教职员工185人,有教学楼5幢,一中有一幢设备完善的实验楼。县属职高一所,12个班,学生521人,教职员工58人。私立高中一所(1993年创办),2个班,学生95人。镇属初中两所,16个班,学生744人,教职员工40人。
  镇区原有两所小学,1993年合并为清溪小学的两个分部,现有48个班,学生2305人,教职员工118人,有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电教室。郊区有小学16所,76个班,学生1972个,教职员工76人。
  另有劳动局、水利局举办的技工学校各一所,学生由县招办统一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外,同时担负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
  镇区有4个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中心、工交、商业、城建)共有29个班,幼儿1117人,教职员工91人。一个镇办托儿所,6个班,受托200多人,还有民办托儿所2个,入托60多人。农村幼儿班24班,幼儿700人。
  全镇有两所主要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医院。
  第一人民医院是由原县卫生院扩建而成。1982年新建了门诊大楼2260平方米,80年代后期建成急诊大楼,1993年又建起了全镇最高的九层住院大楼,并设有传染病房区,建筑面积达25535平方米。配备了彩色B超CT等先进医疗设施,额定病床326张,实际配备床位362张,累计投资1468万元。有医护人员在编346人,包括聘用共400人,是我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县级人民医院。
  县中医院,原名城关卫生院,1980年12月改今名,现有在编工作人员99人,其中医护人员71人,额定病床70张,开放病床90张。
  另有干山卫生院等分设的门诊部和私人诊所。
  二、建置沿革
  辖区在秦汉时期属乌程县余不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置永安县,晋代改名武康,是时为武康县东部余不乡地,唐武后天授二年(691),分武康东境十七乡置武源县,时为县治南郊。唐天宝元年(742),改县名为德清县,县治由下兰山迁移至百凉山南,直到现在。宋景德初(1004)置德清镇,至熙宁年间(1068-1077)撤销。从宋代起经元、明到清康熙年间,都属永和乡一、二都。乾隆后镇区为城南、城北区,原乡区为一区、二区。民国元年(1912)南部属德清城区,北部属洛舍乡。民国17年推行村里制,城区设城心、城北、城南三个里。20年改里为镇,始设余不镇,以溪得名。24年为余不镇、羌山乡、瓜山乡。36年羌山乡并入余不镇,瓜山乡并入方山乡。1949年5月3日县城解放,1950年5月撤销旧乡镇建制,建政为城关镇、城东、城南、城西、瓜山四乡。1956年撤区并乡,城东、城南两乡合并为城郊乡,瓜山、城西乡合并为城西乡。1958年10月,城郊、城西两乡与城关镇合并,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5月,城关镇从公社划出为县直属镇。1992年7月,扩镇并乡,城关乡并入城关镇,政区范围定型至今。1989年列为长江三角洲首批开放城镇。
  三、行政区划
  1993年,全镇辖28个居民区,21个行政村,2个蔬菜场,17106户(其中镇区住户10167户)562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093人,自理口粮603人。1994年,并为17个居民区,21个行政村,1个林场,常住人口16751户,53016人。
  按2003年行政区域面积66.9平方公里,16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16851户,52168人,其中外来人口7805人,从业人员38952人。
  乡镇企业746个,其中工业279个,工业总产值297295万元。公路32公里。学校15个,学生6683人,教师630人,幼儿园、托儿所15个,卫生机构17个,医生280人。固定电话16000部,移动电话24000部,生活用轿车193辆。粮食产量5553吨,蚕茧产量498吨,生猪出栏84250头,猪肉产量5055吨。
  四、房屋建设
  解放前,街道店铺、居民住宅一般为一、二层砖木结构房屋。1949年,全镇有房屋11.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2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0.5平方米。1979年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原有街道房屋,居民住宅普遍进行拆改、扩建,同时,有计划地进行新村建设,新建房屋一般为五、六层楼。现在已经形成规模的有西郊庆元新村、东郊新村、丁山新村、城北新村、环北新村等。1993年底统计,镇区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08.9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2.01万平方米,分别为49年的9.6倍、9.8倍。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3.67平方米,居住面积为9.02平方米。
  五、市政设施
  街道
  建国前,镇区面积仅0.21平方公里,周有城墙,外围护城河;民国时期有9街32弄,主要商业街道为南街、直街,石板路面,宽3米,长500米左右。
  建国后,逐步改建,先后拓宽南街、直街,疏通县桥河,新建德清大闸,新开导流港,陆续拆除城墙,扩大区域。1976年后新辟环城西路、环城北路、环城南路。1978年以后,城镇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快,新建码头路、广场路、大闸路、和医院东路、医院西路;拓宽县东街、县西街。1985年后,新辟东风路、车站路、西郊路、北郊路,共长4940米,面积64360平方米。现主干道宽为17-21米,次干道为6-10米,对镇区街道弄巷进行整修及浇灌混凝土路面,面积达10636平方米。务前街拓宽工程正在进行(按务前街1994年1月开始拆迁,1996年1月完工),还计划将长桥河两岸改造成河滨林荫道,逐步改善两岸面貌。
  1993年,镇区有街7条,路18条,弄32条,其中主要街道13条,弄15条。
  桥梁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镇内原有桥梁除清河桥(孩儿桥)作古桥保留外,大部分已拆除改建。新建桥梁主要有:
  德清大桥:位于南门外小马山麓,跨导流港。1961年新建。系钢筋混凝土桁架梁式桥。全长112米,计10孔,每孔长10米,宽9.5米,通航标高9.32米,载重(汽)一10级。连接武德公路。
  长桥(阜安桥)唐天宝年间(742-755)建,位于镇中,跨清溪(余不溪)。原为9孔石平桥。1980年拆建为钢筋混凝土肋拱桥。长63米,净宽8米,单孔净跨50米,通航标高8.22米,载重(汽)-10级。
  县桥(通济桥)与长桥同时建,跨县桥河,原为单孔石拱桥。1971年拆建为钢筋混凝土单孔肋拱桥。长14米,宽8.5米,单孔跨7.5米,载重(汽)-10级。
  东门城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和城墙同时修建,跨清溪,1983年拆建为单孔净跨50米钢筋混凝土肋拱桥。全长66.6米,桥面宽9米,通航标高8.22米,载重(汽)-15级。
  西门城桥:与东门城桥同建,跨县桥河,原为单孔石桥。1978年修造环城西路时改建为单孔6米钢筋混凝土板式桥,长14米,桥面宽8米,载重(汽)-15级。
  勤俭桥(大虹桥、太平桥):位于东门外,旧桥是石拱桥,抗战初改建为木桥,民国33年(1944)桥面被毁,1953年新建石台木面桥。1970年拆建,向东移120米,跨三里塘河,为单孔净跨36.2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43.2米,宽5米,通航标高8.7米,载重(汽)-6级。
  丁山桥,1962年4月建,位于镇西南,跨丁山坝河,单孔净跨3米混凝土梁式平桥,全长14.2米,宽7米,载重(汽)-10级。
  砻糠山桥,在砻糠山麓。1972年因造塘德公路而新建。单孔净跨50米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长60.84米,净宽7米,载重(汽)-15级。
  丁家桥(永定桥)原为单孔净跨9米石拱桥。1985年2月,为建德新公路拆建为3孔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斜交35°),下部结构为钻孔桩,双柱式墩台,每孔跨经20米。桥长65.88米,面宽9.7米,通航标高8.5米。载重(汽)-15级。
  下跨塘桥,位于乔莫公路42K+397。清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民国26年(1937)建行军路,改建为公路木桥。1952年武康县人民政府改建为石台木梁桥。1970年8月南侧桥台倒塌。同年修建5孔钢筋混凝土梁桥,长59米,宽7米,中孔跨经11.9米,通航标高7米,载重(汽)-15级。
  新民桥(新桥)德清丝厂南侧,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乱,光绪二十四年(1898)改建5孔石平桥。
  南门城桥与东门城桥同建,跨清溪。1982年拆除,1994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斜拉式上拱人行桥。
  除镇内13座桥梁外,镇郊还有5座主要桥梁。
  平政高桥位于红星村龙金兜东侧,横跨运河西线。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建成。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乱。光绪元年(1875)募捐重建,单孔净跨10.8米石拱桥。1990年3月改建为单孔净跨50米混凝土桁架拱桥,桥长76.24米,宽5米,通航标高9.853米,载重(汽)-6级。
  人民桥(漾口桥)位于红星村,原系渡口,1969年2月新建,单孔净跨40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56.5米,宽3.2米,通航标高8.3米。
  幸福桥(华光桥)位于幸福村,原为两座3孔和5孔石桥。1958年开导流港时拆除。1966年重建为12孔钢筋混凝上排架门型梁桥。因严重碍航,1988年8月拆除后,在上游新建“太堡堂桥”,桥长93米,5孔16米T型组合梁为2孔6米矩形版梁。钻孔桩墩台,通航标高8.5米。
  金星大桥(拱元桥、广元桥)在金星村。清光绪十三年(1887)邑人俞樾等人募资兴建,并立桥碑。为3孔石平桥。1973年拆除,改建单孔净跨30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42.8米,宽3米,通航标高8.5米,载重(汽)-6级。
  新盟桥,在新盟村,1972年兴建。单孔净跨22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28米宽4.25米,通航标高7.05米。
  水利
  全镇处于东苕溪下游,解放前,每当梅雨汛期,洪水滔滔,大批良田淹没,沉船丧命等航运事故,屡见不鲜。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兴修水利,保护了圩田,1959年2月开挖导流港,10月德清大闸建成,建立排涝站,兴建翻水站,1980年将9孔长桥改成单孔拱桥,1982年又拆去南门城桥,拆建东门城桥后,更是水畅其流,同时又在东苕溪西险大塘,导流港堤塘,三里塘等地段修筑石塘。全镇共筑防洪堤14.9公里。尤其是德清大闸在汛期有效地调节了上下游流量,使滔滔洪水,驯顺地沿导流港直泻太湖,保障了杭嘉湖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德清大闸位于丁山脚下东苕溪与导流港衔接处。1959年10月建闸有五孔,中孔宽9米,四个边孔各宽3.5米。闸底用钢筋混凝土,闸墩用条石浆砌。闸门电动启闭。设计泄洪流量385立方米/秒,拦洪水位6米(吴淞高程),是东苕溪导流工程的调洪控制闸。
  同时在城西建造一孔4米的城西闸和在新盟村建造一孔6米的武德闸。
  县排涝站位于德清大桥西北约一公里处,下属翻水站十二处,总装轴流型水泵50台套,动力3933千瓦,配设变压器12台共5680千伏安,其中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上九站以下的三站。分设在导流港两岸的湘溪、城西、漾口、狮山等四个包围,控制集雨总面积214.3平方公里,排涝直接受益总面积5.16万亩,灌溉受益总面积1万亩。目前各站共有机房面积近1500平方米,职工总人数115人。目前这些站一般都具有遇三日降雨300毫米;确保4-7天内排除包围内涝的排涝能力。
  镇区内有翻水站四处,占全县总处数的三分之一,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上两处,100千瓦以下两处。
  城西翻水站是全县最大的翻水站,建于1975年,装机容量为620千瓦。新民桥翻水站座落在新盟村,装机容量为520千瓦。联谊翻水站座落联谊村,幸福翻水站位于幸福村,上述二站装机容量在100千瓦以下。上述三站均兴建于60年代。
  境内还有小水库——方山水库等水利设施。
  水电
  1949年镇上只有一家装机几十千瓦供照明的火电厂,无法满足需要。不仅居民照明仍用灯烛,甚至单位也用灯烛照明。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力工业也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自新安江水电站建成,电力得到充分供应,负荷年递增率为10%左右,1980年德清县110千伏变电站建成,主变容量为31500千伏安,1993年新建220千伏安莫梁变电站,并网供电。到目前止,全镇街道共装路灯240盏。
  镇上居民以往大多数饮用河水,小部分用井水。1983年春,为了改善镇上饮用水条件,镇政府筹措5万元,发动工人、居民、学生义务劳动,奋战八个多月,于同年12月在大家山建成120M3/小时的快滤池和120M3的清水池各一座,日生产能力0.2万吨。第二年就在全镇设置20多个供水站,实行用水包费制。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扩建450M3的简易水池一座。
  从80年代开始,先后新建扩建120M3/时水力循环澄清池,200M3/时的滤池。320M3/时折板沉淀池和滤池,320M3/时水力循环澄清池和1100M3清水池,并在山上建造上综合楼。至今,供水能力已达2万M3/日,是建厂初期的10倍,供水干管15公里,用水人口4.5万人。基本满足了全镇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在城镇改善用水的同时,农村改水工作,迅猛发展,十几年来,共建起农村小型水厂22家,受益人口23692人。
  解放前,全镇人民还沿袭旧制烧柴灶,建国后,镇上居民逐渐用煤球、煤饼作为燃料,不仅减少了污染,也增加了安全系数。进入80年代,液化气逐步取代煤饼,1985年县煤气公司成立,拥有主要设备贮量400M3,槽车2辆总吨位18吨,平台灌枪等4支。固定资产原值231万元。全年可供气7000户,供气总量1580吨。由于供气方便,不仅镇上居民大部分使用液化气,农村用户也在逐步普及。
  六、交通邮电
  镇区南距杭州59公里,北离湖州55公里,东至上海210公里。建国前全靠水路,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船,脚划船和航船,轮船航线只有通新市、杭州、长安(接沪杭铁路)等几条。陆路仅德(清)武(康)、德(清)塘(栖)两条行军路,没有交通工具,全赖步行,严重制约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建国初期,航运增加班次和马力。增辟航线,同时建立航运公司,改造原有人力航船,建立机动航运船队,但因汛期洪水泛滥,水流湍急,常发生船翻人亡事故,不得不采取季节性停航措施,1970年为避洪峰,在东门城外新建客运轮船码头,保障汛期正常航行。
  1958年12月,武德公路建成通车,西通武康,与104国道衔接。1986年12月德新公路建成,1987年9月30日正式通车,东达新市,现已延伸到桐乡、嘉兴。德塘公路1988年完成基础工程,1989年3月通车,属508省道一段。1993年修通从砻糠山南麓,经乾元山南麓,到跨塘桥与武德公路衔接,不仅缩短了路程,而且大大缓解了镇区道路的压力。90年代初,又建成德洛、德钟、德龙、德禹、德三等县道。目前,城关镇四通八达,到各乡、镇都有公路相通。东门新车站建成,公共汽车可直达杭州、上海、苏州、宜兴、绍兴、义乌等地,还新增了卧车。现在每天由国营、集体、个体发出的大轿车、中巴车、小四轮,百余辆参加运行。镇上现有两家出租汽车公司,拥有数十辆小车,全天为旅客服务。
  邮电通讯,过去非常落后,线路短,邮亭少,设备差,电话为老式手摇机。1985年新建成邮电通讯大楼,次年开通HJP21型2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铺设地下电缆,实现了镇区电话自动化。1993年开通程控电话与全国联网,1994年底镇区装机5119部,大哥大260台,BP机1357台。新增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七、环境卫生
  镇区街道排水昔靠暗沟或明沟。现在镇区主要的16条街,在道路建设的同时,配套铺设下水管道14461米,其中管径100MM的584米,540MM的2569米,380MM的7080米,230MM的3966米,150MM的262米,检查窨井215座,雨水井897座(详见附表)。
  改造露天茅坑和旧式坐坑,全镇共建起标准化公共厕所35座,户厕62263座中,卫生户厕5929座,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441座。
  环卫所现拥有主要环卫设备计,垃圾装卸车1辆,2吨以下垃圾装卸车3辆、吸粪车1辆,2吨以下吸粪车5辆,洒水车1辆,手拉木桶粪车3辆,环卫机械总功率25千瓦。1993年清扫面积10.9万平方米,清运垃圾2.4万吨,清运粪便1.55万吨。
  八、园林绿化
  民国17年(1928)在大家山北麓修建公园,占地7亩余,建有运动场,讲演厅、茅亭、高阁、四方堂、暖室、池塘、石桥等,经费以地方募捐为主。35年(1946)更名为中山公园。解放后先为县委所在地,后改为招待所。按现为东立花园酒店。
  80年代,新辟大家山公园,占地5.46公顷。筑有石级小径两条,建有凉亭,茶室等。后港胞施刚巽先生在公园内建“沧舲阁供人们游览憩息。1993年,在大家山西侧建公园大门,登山石级雕塑、喷泉、凉亭、种植花木,坡地遍植毛竹,为人们在晨间、傍晚劳动之余,提供休息锻炼之优美环境。
  镇区公共绿地面积5.9公顷,园林绿化面积9.6公顷,绿化复盖面17.6公顷,植行道树总计长5公里左右,主要街道南街、直街、县东街、县西街两旁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为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平方米。历年累计植树2.1万株。
  镇内绿化较好的单位计:康大公司(德清化纤厂)1000平方米;德清殡仪馆1600平方米,德清丝绸总厂1750平方米,原县府大院2800平方米,还有德清一中,德清第一人民医院,镇政府等。
  九、名胜古迹
  六朝窑址:分布在城山、焦山等地,黑瓷、青瓷兼烧,生产日用器皿,以鸡头壶为最著名。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北石壁山麓慈相寺,寺内有半月泉,宋元祐六年(1091)苏东坡曾偕友来游,题诗刻石、上书“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茂,郑嘉会,苏坚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后题一诗,字迹略小,诗云:“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款署“东坡”二字。今寺毁泉废,石碑移藏县博物馆。石壁山侧尚留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摩崖题记。
  下兰山阳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建造的文明塔,今尚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乌牛山麓南埭圩为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故里。
  县东街务前街交接处的清河桥(孩儿桥),系单孔石拱桥,宋治平年间(1064-1067)陈之芳任知县时建,现保存完整。
  溪东街尚有挺拔苍劲的宋代古柏,属全县古树名木之一。
  十、乾龙经济区
  乾龙经济区位于城关镇乾元山南侧,规划面积为1平方公里。1993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综合性经济开发区。区境东苕溪南北穿越,与大运河衔接。省道乔莫公路东西横贯,与320、104国道,沪杭高速公路相连。西距杭宣铁路莫干山站10公里,南距杭州国际机场19公里,交通便利。现已有30多家企事业单位入区落户,投资超亿元。东从争光化工厂,西至跨塘桥乔莫公路两侧,厂房林立,以乾元山为中心的经济区建设正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附录:城关镇城镇总体规划
  (一)修订和调整规划依据、原则、目标
  根据国家城市建设方针、政策,结合城关镇县治搬迁、乡镇扩并及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实际,城关镇修订和调整了“1984-2000”年的原“城关镇总体规划”。
  新城关镇总体规划以乾元山为中心,四面辐射,重点发展乾元山以南,逐步形成与武康接轨的战略思想。规划强调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在城镇用地空间形态上,用远景城市发展的合理框架来确定近期和远期的城市布局,并根据城镇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城关镇不同时期发展重点。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和繁荣,在规划期内,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展现一个环境优美、文明繁荣的二十一世纪新城镇。
  (二)新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范围划定为:南至城南排涝站,北至东山岭脊,西至秋山茅桥头,东至金星四仙桥。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分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近期规划:1994年-2000年,规划期6年。远期规划:2000年-2010年,规划期10年。
  规划用地:近期规划用地以原规划1990年建成区的2.69平方公里调整为2000年建成区5平方公里、2010年建成区8.5平方公里。
  人口规划:根据1993年底统计资料,全镇人口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万人。依照80年代以来每年平均递增速度推算,全镇非农业人口发展规模为:近期至2000年3.5万人(常规),4.5万人(超常规),远期2010年,5.5万人(常规),8万人(超常规)。
  (三)近期建设规划
  1、务前街靠长桥河边,原规划为绿化用地,现改为商宅房建设和沿河道路与绿化带,沿河道路宽为10米。
  2、原县府大院为原县府办公用地,现改为商贸用地,建造购物中心。
  3、原本城区静态交通设施缺乏,现在本城区安排2个停车场,一个设在城河里公房处,占地约10亩,一个设在东门城桥溪东街口内侧,占地约5亩。
  4、县桥河加盖封顶,辟为徒步区,以减轻城区交通拥挤状况和减轻县桥河的污染,不影响泄洪。
  5、增建大闸至乾龙经济区的12米龙门街道路。
  6、增建南门老汽车站经过供电局,辟开丁山至乾龙经济区的40米进城大道。
  7、调整医院路为9米车道。
  8、拓宽赵家弄、丁家弄为6-7米道路。
  9、规划公园路为10米道路。
  (四)调整规划用地
  1、乾元山南侧(从砻糠山户口处至龙溪港处)为商贸、住宅区。部分作一、二类工业区。
  2、德清丝厂两侧至金鹅山为工业小区。
  3、城东六号仓库路以北规划为工业小区。
  4、百凉山北侧为三类工业区。
  第三节 新市镇
  一、概况
  新市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隅,西距城关镇20.8公里,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东经120°16′,北纬30°37′。东邻桐乡市,北毗湖州市
  郊千金、善琏二镇,西与钟管、士林二镇接壤,南濒十二里塘港与高林乡隔水相望。镇区面积1.35平方公里(规划中将扩大到4平方公里);全镇域(包括农村)东西宽9.6公里,南北长8.3公里,总面积46.05平方公里。1993年末,全镇人口:12018户,39595人,其中男20056人,非农业人口14217人。
  2003年统计: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17395户,54285人,其中男27113人,非农业人口21624人。至2004年,政区面积达9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7个社区,1个居民区,常住人口7.1万人。
  2003年,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16个,村民小组345个,农村住户9605户,26181人。乡镇从业人员37781人,其中外来人员481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496元。乡镇企业(工业)960个,从业人员22603人,工业总产值45107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368万元。
  乡镇公路42公里,学校12个,学生7986人,教师428人,幼儿园、托儿所19个,卫生机构18个,医生133人。固定电话16300部,移动电话22608部,生活用轿车486辆。年末耕地面积44939亩,粮食总产量10822吨,蚕茧总产量674吨,年内生猪出栏55993头,猪肉产量3250吨。
  地属河流冲积平原和湖沼淤积平原,地势低洼,平均海拔5.7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全年平均气温16℃(月平均气温最高28.1℃℃,最低3.7℃),平均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239天,适合于农业生产。
  京杭运河东线(大东港)与中线(十二里塘港)在镇南之南栅漾会合后,东北折入含山塘港;镇西有洋溪、柏墩港和西栅漾,镇北有乐安港;并有梅林南高桥港与市河沟通南北二水系,故水运四通八达。1987年德新公路建成,并向东延伸,横穿镇境,与桐乡市洲泉镇公路接轨,从此,陆路交通亦极便利,结束了水网地带不通汽车的历史。
  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对工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故物产丰富,市场繁荣。全镇有耕地27496亩,其中水田23978亩,另有桑园8422亩;农产品主要是稻米、蚕茧、油菜籽,其它如水果、生猪、湖羊、淡水鱼、珍珠等亦较丰富。1993年农业总产值3346.4万元,约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1585万元)的11%。
  镇区的工业企业,据1993年统计,有全民工厂14家,集体工厂17家,镇办工厂21家(其中中外合资3家),单位办工厂4家,街道和村办企业星罗棋布,遍及全镇各地,其中规模较大的16家。主要工业品有:药品、酒和酒精、皮革和皮革制品、白厂丝、丝绸织物、服装、纸张、丝绸炼染加工,包装装璜材料、塑料制品、电子设备、电工器材、玻璃制品、蜜饯果品、粮油加工及粮食制品、水泥、砖瓦及建筑预制件、医用器械等。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实现工业税利3.15亿元,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城镇职工平均收入111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97元。1998年被确定为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又被确定为浙江省中心镇,是省级卫生城镇、湖州市级文明镇,是湖州市工业重镇,德清县副中心城市,2003年被省政府列入杭州湾城市体系规划,是德清县东部工商业中心,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城镇。
  搬迁镇政府大院,对新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将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味,促进经济发展,树立新市镇招商引资新形象。
  (附工业企业一览表及基本情况表)
  199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06153.4万元;工业总产值102807万元,居全县各乡镇首位,其中全民及城镇集体工业73869万元,乡镇办工业25092万元,村办工业2815万元,合作经营工业297万元。
  新市腹地与周边农村物产丰富,对外交通便捷,在明代就已成为邻近三县各乡农副产品集散地。明朝诗人以“比屋傍河开市肆,疏苗盈野间桑麻”的诗句来描写新市的经济面貌。从事商业手工业者有不少来自外地,如经营典当、山货、茶业的大多是徽州人,开国药店、草席店的多宁波人;从事民船、土烟、洗杂、浇花印花等业的多绍兴人,从事各种手工业的有金华、萧山、南京等地来的人。旧时新市有新安(徽州)会馆、四明(宁波)会馆、古越(绍兴)会馆、江南金陵(南京)会馆和金华会馆;这些同乡会组织的建立,足以证明客籍人来新从事工商业活动人数之多。
  解放前,新市各行业商店往往以前店后作坊的形式出现,故手工业与商业不可能截然划分,共约700余家。解放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从商业中分离出去,成立生产合作社或小组,嗣后发展为二轻集体企业;商业内部又分成三线,即国有商业、供销合作社和小商小贩组成的合作商店或小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商业有了新的变化,不但国有商业与供销社商业纷纷增设批零网点,最突出的是个体私营商业有了飞快的发展,到1988年全镇就有个体商业户298户,从业人员达408人。新建农贸市场占地2300平方米,有固定摊位900余个,日集市人数达1万人,年成交金额2384万元。小商品市场建筑面积1815平方米,年成交额219万元。近年来在三里湾开辟新的仙潭市场,以适应日益发展的集市贸易需要。市场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农贸市场,楼层为小商品市场。
  新市的几种著名土特产:芯梗(即烛芯)、张一品酱羊肉、肉馅茶糕、蜜饯果品等。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小湖羊皮、梅花牌白厂丝、皮革手套等,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及港澳等地。
  全镇文教卫生事业单位有:完全中学1所,即县属第三中学,校舍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42.4平方米,1993年有高中9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919人,其中高中373人,教职员工121人。农村初级中学2所,1993年有18个班级,学生861人,教职员工51人。完全小学1所,校舍占地1825平方米,绿化用地2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本部为4028平方米,分部为2018平方米;有28个班级,学生1410人,教职员工72人,农村小学24所,62个班级,学生1746人,教职员工72人。幼儿园建筑面积2478平方米,在园幼儿13班,549人,教职员工37人。农村幼儿园25班,人学幼儿588人,教职工27人。
  镇文化站1所,剧院1座,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4方米,有座位1228个,电影院1座,占地1560平方米,建筑积1182平方米,有座位1027个,工人文化宫新建5层楼房一幢,建筑面积1568平方米,附设职工业余学校,开创于1951年,50年代以扫盲为主,近几年来毕业结业初、高中及专修班学员达550人。
  卫生事业单位有:县属综合性医院1所,县第三人民医院,据1968年统计,占地2885平方米,建筑面积4956平方米,1993年新建5层门诊大楼,现有床位140张,在编职工167人,其中医护人员141人。专科医院2所,其一是骨伤科,前身系梅林卫生院,另一是丝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前身系新联乡医院。此外,县卫生进修学校设环卫所内,自建校舍470平方米,负责对工厂和村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工作。各行政村都有医疗保健站。
  历史上、新市镇区的“琳宫梵宇”特多,共有38座,其中以觉海寺为最著,刘王堂,东、西永灵庙亦属规模相当大的庙宇。
  觉海寺位于中山街东端迎圣桥北堍,占地3800平方米,1982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被定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该寺前身为武康兴善寺,因颓废,于唐元和十年(815)由镇人钟思深报请刺史薛戎批准移额建寺于新市。宋治平二年(1069)改名觉海禅寺。寺房屡遭火毁,屡次重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阴历九月十八下午,日侵略军土桥部队进犯新市时炮轰该寺灵泉山,观音殿部分被击毁。现存单檐歇山顶头山门三间,重檐歇山顶金刚殿三间和灵泉山上的硬山顶观音殿五间。相传金刚殿主要殿柱系用珍贵的楠木制成。原殿内供奉的四大金刚像出自雕塑高手,像身伟岸挺拔,肢体匀称,神态威武,栩栩如生,向被视为艺术瑰宝,名振海内,由于战争等原因,已在近五六十年中逐渐损毁,终至湮灭无存。今觉海寺佛像全系新塑。
  刘王堂又称刘王庙,位于东岳行宫西庑,祀宋太尉刘锜,今前殿作粮管所仓库,殿宇尚保存无损。西永灵庙俗称西庙,位于中山街西庙弄(古施家巷)口,庙宇建筑颇为宏伟讲究;祀神为晋初尽忠王事死节边疆后追封为镇国大将军的朱泗。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入捣毁该庙神像,将后面寝宫作为党部驻所。现为粮管所宿舍基地。东永灵庙俗称东庙,与西庙同祀一神,其规模一如西庙,今为东升面粉厂厂址。
  此外,有址可查的寺院庙庵有24座,余均无考。
  新市的名胜古迹,除上述几座寺庙外,还有在原梅林乡的古文化遗址一处。
  梅林古文化遗址在镇西梅林村西北,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这里是商、周时期先民们生活之处,文化层的内涵相当丰富,已采集到的标本有,夹沙红陶器、泥质红陶和灰陶器,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硬陶罐以及原始瓷碗等生活用具,也有石■和砺石等生产工具。1982年6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潭九井”、“仙潭十景”和“假山(即果山)”,都被前人视为新市之名胜古迹,现在除了三潭(仙潭、陈家潭、跃龙潭)和假山尚有址可寻,余均无可查。
  二、建置沿革
  距今1600年前,新市居民从县城东南陆市(今属雷甸镇)迁来,据志书记载,晋永嘉二年(308)洪水暴发、陆市一夕沉没,居民东徙,岁久成聚,谓“弃陆市而徙于此”,故称新市。新市地有三潭相传晋道家名士陆修静(406-477)结庐于此,修炼得道,并屡有“丹光琴音”等奇迹出现,故别名仙潭。(见附录)
  新市在秦汉时为乌程县地,在晋属吴兴郡东迁县,历宋、齐、梁、陈、隋、俱属武康县辖。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东界为武源,后武源改临溪又改德清,镇属之。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降宋,签书枢密院石熙载等检阅地图,奏请立名新市镇,是为建镇之始。
  宋代,新市属遵教乡。元代,镇置总管,领军守御。明代,为遵教乡之十一都。洪武十四年(1381),镇西设巡检司,主政务;东设河泊所,课渔税。
  清初仍沿旧制,并在镇东、南、西、北四栅各设保长,乾隆后,新市为十一区十庄,大南栅为十一庄,东栅为十二庄。
  民国元年(1912)建新市镇区。全镇区辖53庄,计九区3庄、十区6庄、十一区12庄、十二区7庄、十三上5庄、十三下12庄、十四下7庄。镇区仍为十一区中的8至12庄。民国17年为县的第二区,镇设七个里。次年全县改设五区,新市镇北部属第四区,南部属第五区。民国20年,新市为县属第三区,下分东南、中南、中西、中北4镇,各设镇长,全区下辖23个乡。民国24年后;实行保甲制,全镇分24保。民国28年11月,建立新市区,辖1镇10乡,新市镇、新塘乡、代舍乡、韶村乡、乐安乡、白彪乡、钟管乡、审溪乡、栎林乡、西葑乡、双林乡;33年7月,改为1镇6乡,新市、新塘、乐安、白彪、钟管、栎林、横塘。民国34年11月,撤销新市区署,新市镇24保合并为13个保;后,第一保(中潭弄)划归乐安乡,全镇剩12个保。38年2月,复设新市区,辖7乡镇。
  1949年5月5日,新市镇解放。1950年5月,新市区辖1镇7乡,新市镇、新东乡、乐安乡、梅林乡、白彪乡、士林乡、厚皋乡、栎林乡。镇上取消保甲制度。改设12个居民委员会。1951年5月,镇直属于县。1958年10月,新市镇成为新市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1959年,新市从公社划出,恢复镇建制。1961年5月,撤销新市人民公社,恢复新市区建制,下辖新市镇、梅林、高林、新联、士林四公社。1964年撤销区制,新市镇直属于县。1969年5月,成立新市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镇人民政府。
  1992年7月,撤销梅林、新联二乡建制,其所属26个行政村归新市镇管辖,实行镇管村制度。
  原梅林乡位于新市镇西面,历史悠久,有“先有梅林,后有新市”的传说。乡境,明、清时为遵教乡十都梅林村及十一都后庄,句城等村。乾隆后改称十区、十一区;十区中梅林村、东村为三庄,燕子窠为四庄,后庄村为六庄;十一区有一庄横登村,二庄东句城,三庄十堡里、桥东、查亩头。民国前期属新市镇区,民国20年始称梅林乡,24年划入代舍乡,33年并入乐安乡,1950年5月复建梅林乡,1958年10月为新市人民公社梅林管理区,1961年6月划出,成立梅林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
  原新联乡位于新市镇东北(小部分在东和东南)。乡境明清时期为遵教乡十一都邱庄、郭门、东安、朱墓、乐安等村。乾隆后改十一区,为四至七庄。民国前期属新市区,20年建东安、乐安二乡。解放前为乐安乡和含山乡(今属桐乡市)的一部分。解放初建制为新东乡和乐安乡,1956年两乡合并称新联乡。1958年9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同年10月为新市人民公社新联管理区。1961年8月新市人民公社撤销,按原管理区境地建立新联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公社为乡。
  附录:
  明陈霆《新市镇志》卷一:“地有三潭,故老相传云,晋简寂真人陆修静尝没于潭中,数日乃出,时闻潭底有鸣琴声,又见二仙对奕潭上,丹光出没潭面,里人叶申作赋记其事,状元吴潜遂榜二字曰:‘仙潭’云。”
  康熙《德清县志》卷上:“陆修静,字元寂,笃嗜文籍,好方外游,南诣衡湘九疑,西至峨眉,尝与陶渊明,僧慧远结社于庐山。宋泰始三年(467),诏江州刺史王景宗礼聘来朝,敕会于华林延贤馆……修静尝结庐于乌程县东南古潭之上,修真养浩,时没潭中,数曰乃出,后人因名“仙潭”,今在县新市。”
  三、行政区划
  镇区于1985年改变原来以序数命名的居委会,成立以街道命名的居民委员会。农村在恢复乡的建制时将原来的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现镇区有13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有26个村民委员会。(详见附表)
  四、房屋建设
  旧时房屋多木结构,又因街道偏窄,向来火灾频仍,历史上最大两次火灾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十一月,延烧800余家。另一次在民国16年(1927)冬,十字街口成大广货店起火,鱼行大街、羊行街数百间店屋俱化灰烬,还殃及东大街、北街、西河口等处。灾后,填平太平桥堍向东经普安桥(西八字桥)至安康桥(东八字桥)下之河道,将填成地面标卖得款,充作开凿大口径自流井(位于今十字街口西南侧)的经费,店屋重建时街道拓宽,市容焕然一新。当时民间有“火烧新市镇,越烧越齐整”的评说。
  1939年2月初,日寇盘踞新市,从这时起一二年内,新市西栅两岸以及公利丝厂周围被烧拆民房不下千间,北栅朝南埭全部民房被汉奸沈诚(原名沈丽卿,绰号张邦昌)拆卖而饱私囊。居民流离失所,无力重建家园。
  1949年,镇区房屋总面积为15.92万平方米。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镇人民把高家埭、胡家坟、后弄、茅家弄和朱家弄等处所有高墩山全都搬掉,用来填河造路,同时拆旧房危房,拓街面建新房,以改善人民居住条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层大厦纷纷矗立起来,最近几年建造层次高款式新的有百货大楼(5层),新市酒家(6层)、银河大楼(6层)、枫洋宾馆(6层)、第三医院门诊大楼(5层)等高层建筑。
  据1991年末统计,镇区非农业人口概数为1.4万人。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2.7万平方米,居住面积42.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1.6平方米,居住面积9平方米,年内新建房屋竣工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0.9万平方米。桃园新村、果山新村、东升新村和仙潭路新村等住宅楼群,都是新兴的居民区。(附表)
  五、市政设施
  (一)防范设施
  1、街栅旧时为治安防范而建,据康熙《仙潭文献》:“始于明嘉靖中、知县郝成性措材竖建以防患,通判全祉、县令丘承祖复为增修,崇祯中又重建。至清顺治间,邑侯冯壮,五栅各建更楼一座。……栅共分为五:东栅,在普济桥(今肖家桥)下,称东关;西栅,在熙春桥(后改西成桥)下,称西关;南栅,在驾仙桥(后改日晖桥)之南,称南关;北栅,在菩萨桥之北,称北关;小南栅,在会仙桥(今已重建,俗呼新桥)下,称小南关。”镇区各要道尚有街栅28处,建于明嘉靖间。民国初年,还有部分街栅残迹可见,但已不作防范之用,成为更夫乞丐栖息之所,嗣后,逐渐消失殆尽。2、碉堡1939年2月,日寇盘踞新市,为了强化其殖民统治,防御抗日游击队的袭击,日“守备队长”菊田在五栅各建水泥石材碉堡一座,叫作“××分哨”,市中心自流井旁亦建一座大碉堡,称“中分哨”。各分哨均由其“本部”(驻公利丝厂内的日兵营)派小分队轮流驻守。抗战胜利后,这些碉堡均被拆除。
  (二)街道巷弄
  新市的街巷,据明陈霆《新市镇志》载:“街坊十三、弄巷八,栅四”。清沈戬谷《仙潭后志、仙潭地图》记载:有东街、大街、南街、港南街、北街五条,及谢家园,通仙湾等十五条弄巷,五栅。民初《德清县新志、新市全图)记载为11条街道,42条巷弄。
  新市镇区现有街道里弄70余条,1978年开始整治道路64条,小街小巷的石板路面逐步改为水泥路面,计整治道路面积47559.92平方米,长度为12099.56米。到目前为止,新建和扩建街道共有25条(其中9条是新辟的),它们是:宁夏路、四平路、东大街、西安街、健康路、通仙桥路、新北路、新马路、十景塘路、仙潭路、桃园里、西成路、狮子坟、果山路、新安路、中南西路、交通路以及市场东、西、南路、环城路、步云路、觉海寺路、药王路、桃园路、状元路、南汇街等。其中中南西路、交通路、仙潭路和环城西路一带是在原梅林乡三里湾新辟的经济区。现在镇区主要道路总长度13公里,其中属于高级路面的8公里;道路总面积10.3万平方米,属于高级的6.7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7.4平方米。
  镇区有路灯240盏。
  (附《街道一览表》《市政设施情况表》
  (三)桥梁
  原镇区河道交错民间桥梁甚多,《仙潭文献》说有桥梁77座,今大部因河道淤塞而废,或填河拓街时被拆,保存较好的古石桥尚有13座,总长约240米。
  寺前桥古名福地桥,曾名迎圣桥;位于觉海寺前。建于宋代,明弘治间重修。后改名寺前桥。系单孔石拱桥,长17.7米、宽4.7米,净跨5.3米,桥宽度之大为古桥中所罕见。至今保存完好。
  状元桥古称玄武桥,位于市区北栅马路北端。宋嘉定十年(1217)桥堍吴家园出状元吴潜,故名。清同治十一年(1874)里人钟丙熙募资重建。桥长21米,桥面宽3.5米,净跨6米。
  太平桥单孔石拱桥,位于西河西。建于明代,清代重建。桥长16米,桥面宽2.5米,净跨5米。(详见附表)
  农村民间桥梁也不少,据1985年统计,原新联乡有44座,总长841米,其中石拱桥1座,石平桥27座,解放后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拱桥6座,梁桥10座。原梅林乡有17座,总长461.8米,其中石拱桥2座,平桥13座,新建钢筋混凝土拱桥,梁桥各一座。
  (四)供电、供水、供气
  1、供电
  新市供电所前身慎记电气公司于1918年初创,当时由镇商会集资4万元,设备仅老式汽轮机一台,28千瓦直流电机一台。是全县最早的火力发电厂。1929年,该厂由无锡商人徐惠平增资接办,更名才记电灯厂。其时新配39千瓦和32千瓦发电机组各一套,仅晚上供电5小时,只能解决部分商店和少数居民照明之需。
  解放后,1955年在工商业改造取得全面胜利声中成立公私合营新市电厂。1961年10月,德清(城关)与新市联网,成立县供电所。时电价每度0.80元,自从新安江水电站投产、华东电网输入县,1962年,新市建成装机容量3.5万千伏安的变电所,为全镇及周围3乡的主要电源,电价降至每度0.165元,工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更低。1977年,新市变电所扩建,总装机容量为7500千伏安和6300千伏安2台,以及勾里变电所3200千伏安和1800千伏安变压器2台。农村市镇总计1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455台。
  从1985年起,新市供电线路遍及新联、梅林、高林、油车(今高桥)、禹越(今徐家庄)、勾里各乡镇。杆基总数2692枝。配电容量合计29.715千伏安419台,线路总长为225.938公里。
  三里湾变电所装机容量31500千伏安,全年供电能为8845.27万度。1989年又建成11万万伏变电所。
  变电所有职工21名。宿舍建筑面积为627.5平方米。
  2、供水
  镇区居民生活用水向赖市内河水(少数饮用井水),解放后屡次填河筑路,水源逐渐减少,加之河水污染严重,不合卫生要求。1965年,镇上兴建自来水厂,在高家埭与河泊所前之间打深井取水,开始时,日产水650吨,只能解决部分居民用水。与此同时,各工厂企业陆续自开深井30余口,以解决生产用水。稍后,水厂生产设备有所改善和扩大,1988年底又在西栅新建一座自来水厂。据1993年统计,新市镇区日供水能力1.2万吨,其中水厂1万吨,单位自备0.2万吨;水管总长度22.73公里,年供水总量317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92万吨,用水人口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万人,人均年供水量46吨,供水普及率95%。(附表)
  农村改水情况:有水厂30座,农村人口6184户,24949人,造价171.19万元,受益人口22041人。
  3、供气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准日益提高,近几年来新市居民生活中逐步摆脱污染严重的煤炉,改烧煤为燃气。据1994年1月1日在新市成立的德清石油液化气联合公司统计,1994年全年进气总量970.794吨,供气总量861.699吨,公司主要设备有贮气罐4只,贮量400立方米,5吨槽车1辆,货车1辆;年销售总额249.0525万元,利润0.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71万元,年末职工人数30人。
  六、交通与邮电通信建设
  (一)水运
  新市水路航行四通八达,可谓得天独厚,然古代航运工具落后,民国前以航船为主,小划船(俗称“渔船”)为辅,清末民初始有的乌篷快班船,被视为先进交通工具。清同治十三年(1874)上海招商局新开沪杭班客轮途经新市,新市人第一次见到轮船。镇上第一艘直达省城的轮船,是民国12年8月“和记轮船局”的永和汽轮。宣统元年(1909)十月,慎康钱庄经理程通林等开办“杭湖德新轮船”航线仅往来于德新二埠,是本地人自己开办客运轮船之始。民国17年,又有本地人开办的翔安轮船公司,购置三艘木质轮船,开辟杭湖、申新、新嘉三条客运线。30年代,水运行业有较大发展,1938年新市遭日寇大屠杀后,运输业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又重新兴旺起来,1947年本地人开办轮局6家,外埠来镇开办轮局10余家,每天有数十艘轮船开往上海、杭州、苏州、湖州、嘉兴、长安、震泽、菱湖、临平等地。
  解放后,有20多艘客轮以新市为中心通向上海、震泽、乌镇、德清、杭州、苏州、长安等地,吉诚轮船公司顺记轮每日往返德清新市两次。
  1986年德新公路建成前,新市客运站共有22个班次,年客运量达573754人次,平均日流量1631人次。但1987年德新公路通车后,水上客运量大幅度下降。
  (二)码头建设
  新市小南栅轮船码头始建于民国3年,是杭州宁绍轮船公司所建。稍后,大南栅有菱长班轮依靠的木结构码头。民国35年,国民党县政府曾在小南栅建造木结构公共码头一座。
  解放后,1953年由县府交建科在大南栅步云桥堍建造长50米的新市公共码头,站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其中候船室100平方米。这是全县解放后建造的第一座客运码头。1986年,在小南栅外十二里塘征用土地11.29亩,又新建一座客运码头,长102.87米,建筑面积1244.8平方米,有客运泊位2个,货运泊位1个。可靠100吨级货驳。1987年8月25日新码头竣工,新市客运站于次年5月1日迁新址营业。
  新市客运码头从1968年起由省航运公司杭州分公司接管,并成立新市客运站。
  (三)航道改造
  运河中线是京杭运河浙境段的正航道,往来于沪、杭、苏的船只都使用这条航道,它是杭嘉湖地区水上运输大动脉。新市步云桥扼这条航道要冲,但地处90度急弯处,常发生撞船事故,为了拉直航线,避免事故,1974年冬省交通厅拨款由本县交通部门具体负责航道改造工程的实施,于1975年5月13日完工。新辟航道在原航道以南约150米处,长244.41米,底宽25米。同时将步云桥拆除,填平旧航道,在新航道处另建新市大桥。
  (四)跨航桥梁
  镇域以内有跨航桥梁10座,总长774米,其中7座是解放后改建的。见《跨航桥梁一览表》
  (五)德新公路
  县道德新公路于1987年9月30日正式通车,后又向东延伸与桐乡市洲泉镇公路衔接。该线从后庄坝桥入镇境,跨河木桥(和睦桥)出境,计长11.0582公里。全线总长28.65公里。从此,西与京福线(104国道)、乔莫线(508省道),东与杭枫线(320国道)接轨。全线有桥梁13座(见《公路桥梁表》)。
  新市长途汽车客运站日发班车47车次,开往上海、苏州、嘉兴、嘉善、海宁、义乌、杭州、湖州、绍兴、长兴、武康及城关镇等地。
  (六)农村道路
  农村原多泥路,70年代才有水泥便道和机耕路建设。1985年,梅林乡有便道42条,134.8公里;新联乡有便道51条,104.93公里。这些便道在德新公路通车后都先后拓宽路面,改建成公路并与县道衔接,实现村村通汽车。
  (七)邮电通信
  新市邮电通信事业首创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90),成立二等邮局。民国22年设报话营业处,次年建长话所,架设新市至塘栖长途双铁线,员工2人。抗战期间邮电事业停顿。抗战胜利后,恢复二等邮局,通德清、长安、双林、菱湖、钟管、千金、吴兴、崇德、塘栖九地水上邮路。乡村电话所附设在镇商会内,仅设10门磁石交换机一台,员工2人。
  解放后,邮电合并,成立新市邮电支局(“文革”中邮电一度分家,1973年又奉命合并)。1981年,局址由西大街迁东大街,并新建四层业务大楼一幢,建筑面积789.43平方米。职工28人,嗣后逐年增加,1994年达41人。1994年全年出口平信26597件,挂号10159件。快件48872件,包裹8085个,汇票13099件。
  报刊发行工作的发展,突飞猛进,1988年12月统计,几种主要日报发行量,《人民日报》4800份,《浙江日报》36240份;杂志发行量:《共产党员》256份,《半月谈》314份。全年各类报纸发行量:1762369份。
  解放初,邮电局无电报设备,1950年4月,增设电话传报业务,使用音响机听抄。1965年开始与德清联合使用电键发报。1984年起采用电传打字机。1985年改用双工电传打字机,三路载波三端,二十四路载波一端,构成电报网络。
  1980年12月埋设县城至新市86.6波长公里电缆。1985年底电话设备有共电式交换机一部500门,实装机440门。长途电话中继33条,其中湖州4条,菱湖1条,桐乡1条、崇福1条,洲泉1条,县城18电路2条,并拥有农话24路载波机、电话会议终端机各1部。近数年又有大发展,据1994年末统计,拥有装机容量为6224门程控电话交换机;镇内电话安装数达到2283部,其中单位980部,个人1295部;移动电话54部。BP机222部。1994年电报电话全年业务量计电报出口10395件,长话(去)1330892次,农话3166753次。
  自从开展储金业务以来,年终储金余额逐年有所递增,1994年底达到4491813元。(附表)
  七、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三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967年间,新市造纸厂、皮革厂、丝厂等工业污水使河水发黑变臭;祸及城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新市造纸厂等单位采用天然氧化塘处理废水,有一定效果。新市电工厂、建电化工总厂生产过程中产生芳香类有毒气体,经安排DJ1-150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效果良好。新市酒精厂在酒曲发酵过程中生产大量氧化碳污染空气,1984年安装回收设备后,不仅净化了空气,而且收到变废为宝的效果。新市水泥厂于1975年投产,原厂址在东栅,1986年起为消除环境污染迁往农村。
  镇区排水系统已初步形成雨水和生活污水合流,排入河内。现有下水道排水管总长10公里,日排放污水量15000吨,其中生活污水1000吨。(见《市政设施情况表》)
  镇区环境卫生工作由环卫所专司其职。1993年末有职工67人,另有民办保洁人员13人,清扫面积1.106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作量:清运垃圾2.03万吨,清运粪便0.82万吨。设备方面:拥有小型垃圾装卸车2辆、小型吸粪车3辆、洒水车1辆、运输车1辆,手拉木桶粪车11辆;镇区有公共厕所20座。农村有公厕10座,卫生户厕5590个。
  (附《环境卫生情况表》)
  八、园林绿化
  1986年为消除环境污染,镇办新市水泥厂由新联乡接办,厂址迁入农村,原厂址于1993年改建为东升公园。
  东升公园面积25亩,是全镇唯一的公共绿化园林设施。
  街道绿化工作,在60年代新辟宁夏路时已开始进行,现宁夏路、东西大街的行道树500余株法国梧桐,每到夏季,绿树成荫。镇境县道公路两侧栽种水杉约1.2万株,成为绵亘东西的绿色长城。新辟的街道也都在实施绿化计划,如仙潭路中间隔离带(长椭圆形花坛)已栽种各种花卉,现正枝繁叶茂,花开如锦。
  镇区园林绿化面积0.2公顷,道路绿化覆盖面积0.23公顷。
  各企业单位内部绿化工作亦开始重视和积极建设起来,其中以新市自来水公司成绩最著,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见附表)
  第四节 钟管镇
  一、概况
  钟管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全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东北与湖州市千金乡接壤,西北与湖州市菱湖镇、锦山乡毗邻,南界士林、干山两镇,西接洛舍镇,东邻新市镇。镇政府驻地钟管镇,距武康镇27公里。
  1993年末,镇辖区共有21个行政村,1个水产村,6231户,2392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4人,集镇建成区有居民委员会1个,常年居住人口51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7人,外来做工人口1041人。
  钟管镇域在宋代属荫宗乡和千秋、遵教乡的一部分,元朝属六都,七都和十都一部,明设松山乡,至民国24年,始分为钟管、审溪两乡。民国33年,合并为钟管乡。36年与仁寿乡合并,改称龙溪乡,乡境小部分村庄划入永凝乡和曲园乡。1950年7月,建置钟管乡,属洛舍区。1956年,白彪乡部分村并入。1958年10月与干山乡合并成立干山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划出成立钟管公社。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1989年4月改乡为镇。1992年7月,戈亭乡8个行政村并入,形成现疆域。
  钟管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属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河流有龙溪、洋溪、三墩港,长安港、南湖漾等,水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18173亩,其中水田16763亩,旱地1410亩。桑园8511亩,鱼塘3195亩。
  近年来,生产、建设、流通步子一年比一年加快,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1994年,全镇经济虽受到宏观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但实力持续增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全部固定资产达15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6%,财政收入835.2万元,比上年增长31.1%。人均年收入2308元。被湖州市评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农业基础加强,粮食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9.1%,入库2150吨,农业总产值5280万元,增长20%。“一优二高”农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形成一小批农产品示范基地。工业生产快速发展,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镇以抓优化、保质点、打基础为主,制订适应性措施,回避波动,完成全年总产值60049万元,比上年增长33.3%。销售收入(包括私营企业)28246万元,比上年增12.5%。全年投入技改资金8000万元,增长115.6%。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已竣工完成项目7个。全镇先后评选出省级新产品2只,市级产品11只。其中“浙江升华集团”跨入“亿千工程”。第三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商业购销两旺,199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钟管镇教育发达,199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乡镇。钟管中学及钟管中心小学都被评为一级学校。钟管中学13个班级、在校学生572人,钟管小学14所,41个班、在校学生1108人,钟管幼儿园20个班,幼儿606人。
  全镇1993年有卫生院1所,行政村卫生室(保健站)19个,其中甲级15个,集资医疗村22个。共有公厕40个,其中卫生厕所31个,户厕5773个,其中卫生厕所5142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556个,公厕14个。
  2003年度全省百强乡镇,钟管镇再度上榜,名列第40位,比上年前移36位。升华集团继2002年后,再次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千名行列,排名第499名,比上年前移98位。
  2003年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
  居民委员会4个。8360户,23585人,其中男11735人,非农业人口6010人,外来人口2350人。乡镇从业人员11590人。国内生产总值9341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9572万元。乡镇企业378个,从业9260人,工业总产值303453万元。公路里程86公里。学校4个,学生4062人,教师231人。固定电话装机6100部,移动电话8000部,互联网上网用户154户。生活用轿车130辆。年末耕地面积22513亩,粮食播种6100亩,产量3040吨。蚕茧282吨。
  二、房屋建设
  集镇
  钟管集市形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民国初期,原钟管街只有五六家小作坊和零星散布的小商店,房屋破旧,道路狭窄。解放前夕,整个街面建房占地总面积仅0.2平方公里。解放后,街道房屋经多次改造,拆建、扩建,集市不断扩大。1990年以来,集镇街道西拓,商店建房日趋现代化,旧房年年改造。1994年,集镇改造旧房1000多平方米,开发新区新建商品房22350平方米。目前,集镇规划区2.8平方公里,建成区房屋占地面积0.84平方公里,比解放初增长4.2倍。在建成区内,3层以上高层建筑有商业公司、供销社、信用社、卫生院、农业公司、邮电所、农电站、百货大楼、厂长楼、丝厂、镇政府、税务所、工办、学校、农行营业所、酒家及个体有偿出让经营楼等32幢,占地总面积18400平方米。
  在建成区内,现状居住用地0.32平方公里。按集镇总人口5114人计算,人均占地指标74.7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值。集镇住房以农民私房居多数,在这些私房中,近年新建改建房屋占居住建筑的76%。非农业人口主要以单位建房为主,约占总居住建筑面积的10%。居民住宅中,非农业人口居住建筑以三、四层为主,农业人口以二层为多。在整个集镇房屋中,县属公房很少,均系土改时设收的旧宅院,年久失修,质量较差。
  镇区现状公用占地3.6公顷,人均7.1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中心学校:中学部分占地总面积12751平方米,人均24.3平方米。小学部分5136平方米,人均9.3平方米。
  文化中心影剧院:占地总面积1000平方米。
  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
  农贸市场:占地面积2744平方米。
  镇政府: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
  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直街和农贸市场附近,有集体商贸和个体经营店74家,房屋占地总面积2400平方米。
  附:钟管集镇房屋占地面积表
  农村
  解放前,钟管、戈亭一带农村,房屋普遍破旧低矮。赤贫佃户,只在茅庐草棚内栖身。农村名门望族如尚坝傅家、青墩李家,东舍墩倪家、曲溪湾潘家等,房屋虽有厅、楼、宅院,但形制不高,间数也少,人均居住面积略多于平民。1950年土地改革,钟管乡农村有民房5751间,戈亭乡有4632间,按当时土改人数分摊,平均每人住房0.85间,如每间按24平方米计算,人均20.5平方米。至1977年,党委政府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农村建房,以集体共育室、仓库、会计室等公房为主。农民私房,除小修小补维持原状,不使坍倒外,基本上设有变化。1978年后,中央农村政策有所转变,私人建房从批判转为鼓励。此后,农村造房如雨后春笋,步伐一年比一年加快。至1993年末,钟管镇农村旧房拆建率已达96%。不少农户,在近年拆建时已改为三层楼、小洋房,靠街楼、花坛式等时尚建筑。目前,全镇农村私房占地面积1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6.1万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46.5平方米,建筑面积65平方米,比1950年增长2.27倍。
  附:钟管镇建设用地情况表及农村住宅分村面积统计表
  三、工业区建设
  钟管镇现有乡镇企业30家,集团公司2个(升华、丝龙),现状工业建筑用地0.45平方公里。原部分工厂分布较散,经统一布局后,基本上形成镇西南工业小区和镇东南工业区。
  镇东南工业区坐落青墩横塘长桥,始建于1991年,现有树脂厂、印染厂、生物化工厂、丝厂、绸厂、热电厂、建筑社、预制场、钢管厂、饮料厂、塑粉厂等11家工厂,生产真丝、化纤、棉布织物、粉末涂料、薄壁钢管、碱性蛋酶、氧化铁、塑料包装、农药等产品。
  在工业小区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6家,拥有固定资产10045万元,年产值3.7亿元。
  在诸多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占7家,生产效益显著的拜克生物有限公司年产值2933万元,居全镇企业之首。
  工业区建设每年都有新的拓展,1994年末,新兴的镇东南工业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大于解放初期的钟管集镇,占目前全镇工业用地总面积的55%。
  四、集镇街道建设
  原钟管镇上街路较短,丁字路、断头路多,宽窄不一,弯曲不畅。1990年以来,建成区内原有道路进行改造,拓宽改直,使其形成方格网布局。现外线有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形成封闭式环线。内线有寺前路等,见表。
  在近年街道建设规划中,除老街延伸拓宽、路面改造外,重点在新建。新建街道格局,基本已经定型。详见下表。
  五、供水排水
  钟管镇区内河众多,污染少,水质较净,原水厂建于1989年6月,埋设地下管道900米,水塔日产水1000吨,供应集镇居民饮用水及附近厂家工业用水。1993年5月,自来水厂迁至工业区,取水口处于南湖漾,水质更好。新水厂日产水量1万吨,铺设地下管道4.2公里,供应集镇居民及附近村民生活用水,整个工业区生产用水。计划在近期内改造原有水网,提高日产水能力。
  农村自来水建设始于1978年秋,1979年大发展,现全镇共有水塔92座,各村农户都饮上了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00%。
  镇区内工业排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一直来任其自然,基本上不作处理。1990年后,镇区内街弄地下全部敷设管道,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管径自300毫米至600毫米不等,涵管总长1300米,使地面雨水和一般生活用水经下水道直接排入河流,粪便等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工业区排污,近期采用各厂单独处理方式,达到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镇远期计划,拟在适中位置建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六、环境保护及绿化
  集镇环境卫生于1993年提上党委议事日程,规划在南湖路、公园、工业区各建公厕一座。镇区环路西侧建垃圾中转场一个,并在主要街道及居民区设置垃圾箱,以解决日产垃圾4吨、粪便15吨的清运和中转难题。
  集镇园林绿化也起步于近年。现拥有小片绿化的单位有镇政府、卫生院、学校、生物化工厂、印染厂、丝厂、坩锅厂。1994年,在公园路南侧辟地30亩,兴建“由乐园”。公园前门的石牌楼和部分亭台已经建成,估计1996年全部竣工,总投资600万元。
  农村环境绿化以四旁植树为主。70年代平整土地时,沿渠道全部种植白榆,80年代初改种水杉。现林荫道随处可见,而农户房前屋后绿化,则以果树居多。园林绿地面积0.2公顷。
  七、交通建设
  钟管农村交通建设始于1974年至1976年,各大队在平整土地期间,对山水田路布局作统一规划,形成圩田格子化,排灌渠网化,道路林荫化新格局。为适应拖拉机作业,14个行政村的弯曲小路都截弯取直和人工拓宽,形成1.5米宽的机耕路,全公社总长32.4公里,1984年,上级号召各乡修筑水泥路,历时15个月,集镇街道和各村村委会驻地,都修起长短不一的水泥路,总长9.5公里。新浇筑的水泥路,路面一般宽1-2米,集镇则宽2-6米。同时,各村铺筑泥结碎石路,使碎石路与水泥路相衔接,于是集镇与各村之间基本沟通,改变了千古以来弯曲泥泞的烂泥路旧貌。1991年,镇内第一条公路一德钟公路通车了,境内全长4.26公里。1993年,从集镇到龙山一段路面全部浇筑沥青。次年,集镇至横塘桥工业区2.8公里,戈亭至俞塘4.2公里,先后完成砂改油工程。与此同时,铺设泥结碎石路12公里,沟通钟管至士林、钟管至戈亭、邱家坝至沈家墩、工业区至保温厂、下塘至山水5条公路。近期,向东通住新市、向北通往罗丰的公路已在兴筑,通往湖州市千金和锦山的公路已在计划中。
  集镇新开辟的公园路、南湖路等均已浇筑为水泥路面,戈亭集镇路面改造和路灯安装正在进行。
  钟管镇境内无山,而河流交叉,故桥梁众多。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原有桥梁已不适应车辆运输,改造或新建桥梁,成为乡镇建设的重点之一。近5年来,桥梁建设速度之快,可谓史无前例。公路桥梁已达15座,集镇周围建桥5座,农村建桥4座。
  附:公路桥一览表
  八、水利、通讯
  钟管圩田处于大包围之内,洪涝威胁较少。解放后的水利建设,主要是兴建排灌机埠,开挖旱涝两用渠道和圩堤堵漏加固,现全镇有电灌机埠72个,圩田全部达到渠网化。外堤砌石护岸2400多米。
  农村通讯建设发展也较快,广播、电话通达全镇各村。1994年,集镇单位、各工厂、村委全部安装程控话机,镇邮电局增设程控电话150门。
  第五节 雷甸镇
  一、概况
  雷甸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德清县东南部,距城关镇6公里。南濒大运河,与余杭市塘栖镇相连。镇域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1个水产养殖公司(村建制),共计7565户,30496人。其中镇区面积2.9平方公里,809户,31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0人。
  辖区明、清属永和乡,民国初期为雷甸乡、白云乡,民国33年为雷甸乡、杨墩乡、双溪乡,36年雷甸、杨墩合并为白云乡。1950年5月建政为雷甸、杨墩、塘北、双溪4乡,1956年并为雷甸、塘北乡,1958年10月合并成立雷甸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1938年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雷甸镇在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本侵略军烧杀劫掠,几成废墟。解放后,雷甸人民重建家园,逐步发展,特别是1978年以后,通过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传统农业格局,充分利用优势,走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的道路,促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镇建设也呈现勃勃生机。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14523万元,比1978年的956万元增长14倍。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41008万元,比1988年又增长近3倍。
  农业以粮桑为主,牧副渔业全面发展。1993年末有水田23046亩,旱地1270亩,桑地9100亩。果园870亩,内外荡6462亩。1993年农业总产值4931万元,粮食总产量18221吨,油菜籽843吨,西瓜117吨,甘蔗126吨。
  蚕桑是雷甸镇主要经济收益,占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也是全县重点蚕桑产区之一。1988年饲养蚕种28401张,产茧954吨;1993年饲养31555张,产茧1088吨,均占全县蚕茧总产量的11%。
  雷甸镇特产枇杷,最高产量达1000多吨,占全县总产量的90%。1993年产72吨,占全县总产量的64.4%。
  水产鱼、珠并重。1986年产淡水鱼1090吨,1993年1486吨。1988年收获珍珠2250公斤,1993年2714公斤。雷甸水产养殖公司外荡水面328公顷,以盛产优质淡水珍珠闻名海内外。至1988年共产优质珍珠4841公斤,自繁殖鱼种3878万尾,成鱼总产量2992吨,培育三角帆蚌3000万只。
  雷甸镇副业以养猪为主,兼养羊、兔。1988年饲养生猪3.5万头,家禽13万只。1993年养猪5万头,年末存栏数3万头。
  雷甸镇的村镇企业也正方兴未艾,1988年工业总产值8926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5倍。1993年工业总产值已达36653万元,其中全民及城镇集体工业494万元。镇办工业23013万元,村办企业9166万元,合作经营及个体工业3980万元。已初步形成以丝绸印染、珍珠加工、地毯、电力为主体的工业结构。
  雷甸镇有中学1所,21个班,在校学生1087人。小学15所,79个班,在校学生2787人。幼儿园1所,24个班,在园幼儿797人。
  二、建设
  1、道路交通
  水路:十字港(运河西线)、东大港等河流交织成网,贯穿全镇,为杭湖航行要道,航班与百吨以上货轮可直达杭州、湖州、苏州,雷甸镇境内有客运码头两处。
  陆路:508省道(乔莫公路)横穿东西,衔接320、104国道,雷甸支线直达镇政府,交通十分便利。镇区内公路长3公里,公路桥5座,镇域内公路35公里,公路桥18座。2、住房建设
  镇区住房(单位:平方米)
  公房 1989年 1936 1994年 4872
  单位房 22193 25000
  私房 3021 16557
  合计 27150 46429
  人口1682人,每人平均住27.6
  镇区公共建筑(单位:平方米)
  1989年 37352 1994年 93466
  其中行政机构 3764 学校 6629
  医院 2500 商店 4500
  企业 65700 金融 4855
  市场 2880 剧院 600
  农村住房:(见附表二)3、供电供水
  供电:雷甸热电厂现有3000千伏安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000万度。又有5000千伏安变压所1座,实现镇区不停电。镇区装机容量415千伏安,年耗电5万度。镇域装机容量11000千伏安,年耗电130万度。
  供水:自来水厂通过技改,供水管道总长近万米,埋设地下水管2000米,新建提泵站1个,日供水量1500吨。
  农村供水见附表三。
  4、环境保护
  绿化覆盖面积0.4公顷,园林面积0.12公顷。
  日污水排放量200吨。年处理垃圾及粪便共720吨。
  全镇卫生公厕16所。户厕7564个中,卫生厕所4754个。
  5、水利建设
  1986年堤塘护岸7.8公里,闸门12所,机埠82座。
  1993年护岸12.5公里,闸门23所,机埠123座。
  6、经济开发区
  面积2.1平方公里,东至姚家湾,西至三角渡,南至白云桥,北至何家桥。建筑面积139895平方米,公路3公里。
  雷甸镇2003年发展基本情况
  政区面积54平方公里,总户数8739户,人口31890人,其中男16119人,非农业人口1314人。从业人员19221人,其中外来人员286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22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9元。工业企业431个,从业人员7909人,工业总产值100142万元。学校9个,学生3897人。固定电话装机7500部,移动电话9980部。生活用轿车110辆。年末耕地面积28039亩,粮食产量7001吨,蚕茧产量780吨,水产品产量5486吨。
  2003年行政村基本情况
  第六节 士林镇
  一、概况
  士林镇位于德清县东部,镇政府驻地士林。士林原名寺林,清康熙、乾隆间,新塘徐氏五世进士,于是改名士林。驻地西距城关镇11.5公里,东距新市镇9公里,与杭州相距45公里。属杭嘉湖平原中心河汊地带。海拔4米,西南境稍高。地理座标:东径120°10′-120°14′之间,北纬30°29′-30°33′之间。东界高林乡,南与勾里镇、下舍镇隔水相望,西与干山镇接壤,北连干山、钟管镇。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全镇河湖分布密如珠网,南有东塘河,六里漾、韶村漾、三角漾、荷叶浦,西有苎溪漾,构成大小不一的百余个墩墩。地下水位较高基岩埋藏深一般在80米以下地基承载力低造三层以上房屋,需进行地基工程处理。全镇耕地面积12939亩,其中水田11995亩,内外塘4136亩,桑地4245亩。1993年农业总产值3409万元粮食总产量8783吨油菜籽243吨,蚕茧总产562.7吨,淡水鱼1111吨,虾蟹类16吨,珍珠1650公斤,生猪全年饲养量10860头。是以钟植水稻,生产蚕茧为主,农产品丰富,工、农、牧、渔全面发展的典型江南水乡。士林镇是县、市近年来村镇建设的先进单位,县文教事业的先进集镇。在镇建成区开辟全县第一座农民公园,乡村道路都浇灌成水泥路面。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80年已有士林丝厂、士林水泥厂、士林丝织厂、士林第一毛纺厂、农具厂等几十家厂矿企业,198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685万元,1993年增至21799万元,其中镇办工业7470万元,村办工业12455万元。士林丝厂年总产值1458万元,士林绸厂1345万元,士林第三毛纺厂1414万元,士林水泥厂928万元,士林砖瓦厂903万元,士林绢纺厂463万元,士林建材厂385万元,村办士林印染厂10259万元,士林联营厂1579万元,舍渭毛纺厂705万元。
  士林中学10个班,在校学生410人。小学9所,37个班,在校学生1155人。幼儿园10所,17班,幼儿555人。1984年成立士林文化中心站,包括党校、成人教育中心,广播站、文化中心经理部。影剧院、业余越剧团、文艺工厂、业余美术书法协会。1986年后陆续在白彪、水北、查家坝设立分站。
  1981年春开始,建立起各种体育组织和设施。现镇区有两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和羽毛球场,一个小型田径运动场。全镇有15个乒乓球室,20个康乐球室,11个奕棋室。预定每年召开一次全镇农民运动会。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4%。1986年9月,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体育之乡”,授予“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12月被湖州市评为“体育先进乡镇”。
  二、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现士林镇境地,唐天宝元年(742)开始,属德清县、乡名不详。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县永宁乡,乡下设里。明、清为永宁乡八都,松山乡七都。民国元年(1912),永宁乡改称新塘乡,北部白彪,下市等村属松山乡。民国17年改村里制,松山乡改为第三区,新塘乡改为第八区。20年废村里制,建立区乡制,改属第二区,下属各村都改为乡建制。24年撤区并乡,原松山乡南部建白彪、代舍二乡,新塘乡分为新塘、韶村、西葑三乡。民国33年,韶村乡并入新塘乡、代舍乡并入白彪乡。36年,二乡又合并为永凝乡,乡公所驻地从白彪东村永宁寺和新塘水北村迁移到两乡之间的士林村。白彪、新塘二乡原各有12个保,合并后二保并为一保,每保十甲左右。同时从撤销的韶村乡划入三个保,从撤销的西葑乡划入西葑漾附近各村,现今士林镇全镜,大致在此时形成。
  1949年解放初,仍承旧制。1950年4月,将永凝乡改建为士林、白彪两乡。1956年春,又合并为士林乡,并将东北部青登、代舍等自然村划归钟管乡,东南部西葑漾附近各村划归勾里乡,东部一喜兜、韶村划归高林乡,蔡家坝划归梅林乡,西北部朱桥头,常熟湾等村划归干山乡。从下舍乡北部划入漾北,张家墩等村,从干山乡东部划入谢家埭等村。
  1958年10月,成立新市人民公社,士林乡境地为公社的白彪、士林、水北三个管理区。1961年5月,新市人民公社撤销,按原有境地成立士林人民公社,下设9个大队,1个水产大队,即士林、白彪、东村、西村、子思桥、舍渭、宋家、雅市、水北、港西水产,辖94个生产队。1983年9月,改公社为乡、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原水北大队分建5个行政村(水北、查家坝、章家墩、徐家墩、王公郎),故全乡有14个行政村。1988年9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全镇下辖118个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90个自然村,1个自然镇,3410户,13868人。
  1990年水产村更名士林水产养殖公司。1992年章家墩、徐家墩、查家坝合并为新塘村,宋家墩、下市合并为宋市村。1993年士林镇政府自街市东南隅迁至东北面新建办公大楼。同时东部新开发区农贸市场扩建完成,供销大楼、信用大楼、邮电大楼相继落成营业。1993年全镇有10个行政村,1个水产养殖公司(村建制),104个村民小组,3425户,141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8人。1994年为3666户,14152人。
  2003年士林镇行政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3695户,13448人,其中男6731人,非农业人口524人。居民委员会9个。从业人员8454人,其中外来人员1339人。农村经济总收入63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83元。工业企业341个,从业人员3651人。工业总产值54987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03万元。公路21公里。学校3个,学生2154人,教师84人。固定电话3300部,移动电话3700部,生活用轿车(面包车)32辆。年末耕地面积15803亩,粮食产量2592吨,蚕茧产量244吨,猪肉产量3501吨,水产品2753吨。
  三、交通邮电供水改厕
  交通
  解放前,士林的交通依靠各村庄间的烂泥路和大小河港里的手摇木船,河港上面只有石桥、竹桥、木桥或扯渡船。墩上小村落,无船路不通,极不方便。解放后,60年代开始集体修路,70年代各大队都兴修新型平板水泥桥。1981年,士林公社投资15万元,组织各大队分段兴建水泥路,宽1.5至2米,总长32公里。此后各大队各自行集资浇筑,至1985年底,大小水泥路贯通全乡各个村庄。同时公社先后拨款4.58万元,建造45座水泥结构桥梁,于是100多个墩墩废弃古老的扯渡船或摇船摆渡。挂桨机船逐年增加,农民、渔民都拥有机船。1985年统计,乡民拥有自行车2800多辆。1986年春,乡政府拨款25840元,修建新桥4座,铺水泥路3000多米。1987年春,又投资20万元,兴建士林西村头到章家墩公路,全长2900米,12月1日通车。
  水上交通除小河港村村通农船外,主要航道有二:苏(州)杭(州)线在镇东境,与高林、勾里交界,河道宽广,轮船码头设韶村;德(清)新(市)线横穿镇南部,在士林、水北设有码头,德新公路通车后,航线停航。
  德新公路1985年5月下旬动工,士林乡境内西起舍渭村,东至子思桥,全长4公里余,路宽9米,四级公路,乡镇政府划分地段,将公路土方任务落实到各组各户,仅20余日就完成加工任务,经县公路指挥部验收合格。士林段公路路基89亩3分,加工工程完成后,接着建造桥梁,路面铺碎石沙泥。1985年夏,境内公路上的桑里墩桥、罗庵桥、西村头桥、港西桥、士林桥、肖家桥、子思桥、后庄坝桥动工兴建,至次年12月,8座桥梁先后竣工,国家付给乡里农作物补偿费26539元,土方工务费20532元。全线1986年12月底试行通车,次年9月正式通车,士林、子思桥设有停靠站。
  1990年,德新线东庄桥附近,修建通向下舍镇的支线。1991年,在镇东郊修建通向下市,宋家墩的支线,使宋市工业区有了出路。1992年士林镇政府和白彪、东村、西村共同投资60万元,在士林、子思桥间修建通向东村、白彪的支线2000多米。1993年3月通车。同年冬,士林镇、钟管镇投资80万元,修一条从白彪经湖州市锦山乡、千金镇达湖州的公路。1994年冬,白彪经后窑至钟管路段竣工,初步通车。同时,完成了德新公路至士林水泥厂路段的拓宽工程。
  镇建成区道路主干道有士林街、分东街和西街,直街,即南北大街。共计道路8条、桥梁8座,其中公路桥1座。道路总长1450米,其中直街长340米、宽6米,西街长410米,东街长97米,宽各5米,其他大部分道路宽2-3米。城镇道路共占地58240平方米,其中德新公路段8540平方米。
  镇区桥梁,南街有工农桥,桥跨6米,高5.2米,宽1.9米。直街士林桥,桥跨8.8米,高6.5米,宽2.05米。直街桥,桥跨11米,高5.87米,宽2.2米。西街桥,桥跨5.8米,高5.38米,宽2.85米。都是混凝土结构。
  邮电
  民国时期,士林地区无邮电机构。解放初期始设邮政代办所,转送信件,代售邮票。1962年3月,开设公社邮电所,办理收发信函与电话接转业务。有30门电话交换总机一台,与新市镇相接,话务员2名,线务员1名。至1970年,全公社有电话单机19台,各大队部通电话。1972年更换60门交换总机一台,增加投递员2名,全公社电话单机增至30台。1983年改乡邮电所,至1985年冬统计,有电话机68台,各村各厂都安装电话,同时又更换100门电话交换总机一台,与德清总机接通。1986年统计,线路20.28公里,其中双线21.5公里,线杆352根,其中水泥杆327根,地下电缆10公里,线路全部实行专线。1988年改称镇邮电所,工作人员增至6名。收订各类报纸1820份,代订期刊829份。1993年8月,镇政府投资150万元,开通720门程控电话。同年,镇街市东北新开发区内邮电大楼落成,邮电所迁入新厦营业。
  供水
  士林镇于1980年4月开始在桥南建置水塔,容量14立方米。至1988年,各村共建水塔31座。1990年9月,镇区建水厂1座,造价44.47万元。全镇供水受益人口共计13593人,占总人口的96.1%。
  改厕
  1993年底,全镇有卫生公厕14座,农村3396个户厕中,卫生厕所2313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963个,公厕68个。
  四、公共建筑居住用地
  镇区公共建筑,分布在主干道两侧,占地面积总计2.83万平方米,占镇区总用地的9.33%,其中中学占地面积7250平方米,建筑面积5292平方米。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061平方米,建筑面积714平方米。影剧院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文化站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原镇政府及其它有关部门占地3600平方米,渔政站及税收征站共占地1000平方米。供销大楼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农贸市场占地4503平方米。小商品市场占地600平方米。
  全镇厂家用地,士林丝厂三层大厦,建筑面积9990平方米。士林通讯电缆厂占地50多亩,主车间4000多平方米。士林绢纺一占地34亩。士林茧站占地2236.5平方米,房屋104间。士林绸一建筑面积5630平方米。士林印染厂占地面积3390平方米。士林砖瓦厂占地72亩。变电所占地2.2亩,建筑面积280.8平方米。
  镇区居住用地17.5万平方米,占建成区总用地面积的57.71%。镇区非农业人口每户居住建筑面积46.8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11平方米。镇区内农村居民每户居住占地面积213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3.47平方米(含天井、过道、部分晒场)。
  全镇90年代建设用地及1994年各村住房占地、建筑面积见附表。
  五、农田水利
  民国时期,农村每遇旱涝,全靠木制水车车水,化劳力多,而功效极低。
  解放后,人民政府以工代赈,兴修水利。自1950年冬到1954年春,全乡沿河圩堤,加固加高共计36.8公里,初步抵挡了一般性洪水。1954年夏,德清县抽水机站调给西湖圩抽水机1台,25匹马力木炭机,是士林乡机械化排灌的开始。至1958年,全乡已拥有12匹马力的排灌机7台,12寸水泵7台,8匹马力的排灌机9台,8寸水泵9台,灌溉农田13000余亩。
  1962年春,新安江水电输送到德清县后,士林公社兴建一批电力排灌机埠,计有腰古圩、西湖圩、肖家桥、子思桥、十大圩、张家圩等6座,置变压机6台,180千伏安电动机12台,120千瓦14寸水泵12台,灌溉农田6770亩。60年代中,各大队圩田阡阡子,先后兴建机埠,电子排灌取代了抽水机的地位。
  1973年至1982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达到“土地园田化”和“排灌分系渠网化”,新开排涝渠沟70476米,新修灌溉渠道56850米,新筑机耕路57847米。至1986年春,全乡已拥有高压机埠32座,低压机埠17座,变压器32台,1175千伏安电动机60台,627千瓦水泵6-18寸60台。灌溉农田13000余亩。1986年冬,大规模兴修水利,全乡共完成堤塘砌石3公里,堤塘加固15万土方。新建适合灌区小型机埠5座,新增农机170匹马力。并进行开新渠道,拉低压线等工作。1983年,增加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共计12.5万元,完善农业发展基金制度。
  1987年冬至1988年秋,全镇发动群众性兴修水利热潮,完成土石方45300立方米,投工15700工,培修圩堤11.4公里,整理修建干支渠道56公里,新建章家墩、徐家墩、查家坝、朱家墩等地机埠7座。1993年又新增机埠2座,改造机泵10只,修筑“三面光”渠道2600米,河岸砌石0.4公里。同时完成德清导流东大堤水利工程,增强抗洪抗旱能力。
  六、园林绿化
  植树造林
  60年代初,人民政府提倡植树造林,由公社、大队集体购买树苗,号召“绿化四旁”,即路旁、岸旁、场旁、宅旁。70年代各大队、生产队年年植树造林,树苗以梧桐、香樟、赤树、楝树、冬青较多,后来以水杉、阔叶树为主,到处苍翠成林。1983年乡政府修建水泥大路,路所植大多是水杉,其中士林村植树最多,主要渠道两旁也种水杉,西湖圩机埠以南,肖家桥机埠以北,总长3500米,植树7000多株,有4名护林员管理。1985年德新公路士林乡境内路段,全长4公里,路旁种水杉8000多株。
  90年代开始,士林镇各村都通公路,公路两旁也种水杉,其中南到章家墩、查家坝、王公郎路段2235株,北到下市、宋家、东村、白彪路段3150株,总计行道植树11000余株。
  公园
  士林公园:1982年2月,士林公社投资12700元,在原公社办公大楼南面兴建士林公园,面积3300余平方米,中有“小清湖”,面积约1780平方米。公园东门口是圆环铁门,镶嵌“士林公园”四字。横架湖上有九曲桥,两边栏杆,蜿蜒曲折,伸向对岸。一座金黄色六角攒顶的“珍珠亭”,翼然而立,亭下铁椅石凳,供游客休憩。亭侧竖立一座八棱石柱,原是唐代置于永宁寺的“经幢”,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移入园内保存。经幢高4尺5寸,周围4尺3寸,八面,每面楷书八行,每行52字,字径5分,刊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末有咸通十年(896)里人施建章、女弟子沈八娘、周瑛刻字等字样。公园小径用石板铺设。长方形的花坛上栽种奇花异草,有“五针松”一株,苍翠葱茏。花坛四面有直径5米的圆形水池喷泉。公园西南面围墙环立,墙上匾额形框内是篆字、壁画、草书题诗。公园内有二丛篁竹,间以数十株桃树和其他花木,四周垂杨,形成绿色海洋。1988年冬,向西南扩建约1000平方米,高砌围墙,再兴绿化,为公园倍增景色。
  河滨公园:镇内沿市河种植水杉、杨柳、香樟、棕榈、冬青等树木,间以芭蕉、鸡冠、凤仙,除虫菊等花卉,围以钢筋水泥栏杆,红漆铁栅,俗称河滨公园。东起士林旅馆门前的大水塔,郁郁葱葱的连到中心桥。这里本是木桥,解放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新桥。花卉树木延伸到文化中心站,站前小花台两座,各种着3株黄杨树。河边设置宣传窗二座。
  影剧院门前有高大柏树二株,为士林西街夜市中心,沿河苍翠荫凉,亦设有宣传窗二座,为游人聚集处。街西新石桥(庙东桥)接通南岸生产资料部,门前绿荫,南至茧站,场地宽广,河面亦扩大为湖,苍林碧水,为夏夜乘凉佳境。市河南岸沿江亦砌厂石、筑河埠,种树木,金粉楼台,前后辉映。总计河滨绿化带宽2米至2.5米,规划宽度要达到3至5米。
  第七节 上柏镇
  一、概况
  上柏镇位于德清县西南部。104国道、杭牛铁路两侧,南与余杭市彭公乡接壤,东部与三合乡相连,北部、西部与武康镇毗邻。地处丘陵地区,是山区、平原的交接处。镇西南山峦连绵,有海拔357米的佛陀山,440米的大遮山,以及狮子山,抱骨山等,林木茂密。东北部属平原水网地带,湘溪港东西向穿境而过,河道纵横,鱼塘星罗棋布,稻田一望无际。
  上柏距城关镇14.5公里,离杭州市区43公里,与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莫干山相距20公里。总面积86平方公里。
  丘陵山地广阔,占土地总面积的58%,山林特产颇为丰富,主要有茶叶、竹类和食用竹笋。茶叶是上柏传统的土特产,全镇1993年茶园1464亩,年产茶叶108吨。1987年新建的精制茶厂,年加工精制茶125吨,品种以炒青为主,兼有旗枪、龙井、毛峰、红茶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竹类以毛竹为大宗,年产50余万支,另有小竹,年产300吨左右。食用竹笋,品种众多,四季有出,如早元笋、毛笋、孵鸡笋、红壳笋、黄淡笋、乌鸡笋、竹鞭笋、冬笋等。大部分以鲜笋运销各地,部分制成笋干或罐头笋销售。上柏镇建有全县最大的竹笋市场和茶叶市场,每当春笋,春茶旺产季节,运笋的汽车日夜兼程,把鲜笋运往城市。竹农仅春笋一项每户年收入高的可达万元以上,一般的亦可净收二、三千元。
  全镇拥有耕地22971亩,其中水田20522亩。建国后,大力兴修水利,实现农田旱涝保丰收。1993年粮食总产量10315吨,油菜籽192吨,西瓜464吨。
  全镇饲养生猪19467头,个体专业家禽饲养场50多个,淡水鱼年产量473吨,珍珠415公斤。1993年农业总产值3083.7万元。
  工业生产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先后办起了丝绸、织布、针织、毛纺、制砖、制茶、印刷、家用电器、粉末涂料设备等130余家企业。1993年工业总产值559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674.7万元的64%。德清县粉末涂装设备总厂,是国内制造粉末涂装设备的专业厂。该厂生产的粉末涂装设备和环氧粉末涂料1984年获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聚脂粉末涂料1988年获市“四新产品”二等奖,圆盘式静电喷漆机和聚脂环氧粉末,1989年获市科技成果“金星奖”,上述涂装设备及粉末涂料,1989年还获省、市“金优奖”,该厂承办涂装全过程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业务。1993年总产值233万元,利税总额37万元,上交税收31万元。德清县机电器材厂,建于1951年,专业生产电动机风罩,还生产增强聚丙烯塑料风叶等机电部件,1993年总产值546万元,创利税35万元。上柏康发丝绸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丝绸产品,1993年总产值934万元,创利105万元。德清县出口产品股份有限总公司的养蛇场和卫生筷厂,是外向型企业,厂、场占地8.76公顷,建筑面积7973平方米,养蛇场专门精制蛇酒、蛇药、蛇毒、蛇干和蛇皮,产品全部出口外销。卫生筷除部分供应国内大中城市外,大部分运销日本。
  镇的文教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文化馆、图书室、电影院都初具规模,还有卫生院和兽医站,各村都设有医疗站(其中村卫生室13个,集资医疗站20个)和专职兽医。镇卫生院设备齐全,医务人员具有较好素质,年年被评为“文明单位”。
  有初级中学一所,20个班级,学生970人。初中学龄人学率97.6%。康发职业高中一所,一个班,40名学生。小学15所,75个班,学生22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幼儿园14个班,入园幼儿394人。
  本镇籍当代科技学术界著名人士较多,分别在各地大专院校和建设工程中任职的有20余人。
  二、建置沿革
  明嘉靖《武康县志》记载:“上柏埠在县南一十八里,柏山之上游,故名。”
  上柏历来是武康县最繁荣的商业城镇。宋至清初,镇域东部属崇仁乡,西部属武都乡。雍正后属南乡的五都、六都。清代设上柏镇。民国6年(1917)仍属南乡,民国17年属第四区,民国30年改名,湘溪镇,属防风区,34年撤区仍为湘溪镇。
  1950年设上柏区,下辖8乡,镇域为上柏、凤燕、鸿民、安乐、山民5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上柏、山民两乡。1958年武康县并入德清县,同年10月,两乡合并成立上柏人民公社,下设四个管理区。1960年撤销管理区。1983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上柏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9年划入武康镇。
  三、行政区划
  全镇辖上柏、下柏2个集镇,2个居民委员会,20个行政村,240个村民小组,6366户,21939人。其中农村5454户,农村人口20064人。
  行政村名:联丰、农林、鸿渐、新胜、太平、城山、灯塔、桥北、下柏、河埠岭、象跃、报阳、西坞、山民、大坞、凤燕、龙凤、白燕、淡坞、长春。
  四、房屋建设
  上柏历来是个集镇,地处余武公路沿线,屡遭兵灾,特别是日寇侵华时期,更遭浩劫,因此,只有低矮的平房,以茅屋居多。
  建国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生产,休养生息,拆茅屋,建瓦房,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1987年建镇时统计全镇实有房屋144885平方米,其中私有房屋65590平方米,1988、1989年,每年以3000平方米左右递增,进入90年代,每年以万平方米速度递增,截至1991年底实有房屋已增至16.9万平方米。居民人均住房由1987年的7.6平方米,1991年增至人均住房9.8平方米。
  建设用地和建房情况见下列各表。
  五、市政设施
  根据上柏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在有步骤地改造旧镇的同时,新区建设也在全面实施,镇区现有道路总长2.4公里,计19607平方米。其中高次级道路0.79公里,计4057平方米。新镇区已开辟街道360米,路宽22米,计7612平方米。横跨杭牛铁路立交桥主体工程已建成,目前正在进行引坡道路的施工。两端引坡路总长446米,宽13米,计5798平方米。立交桥东端就是新辟的占地7公顷的上柏新大街,镇的主要行政、企事业单位将先后迁人。邮电大楼等工程已动工兴建。鉴于现有农贸市场无法容纳众多摊位,正在新辟6000平方米综合市场。新街区还筹建一批商品房,以适应客商来镇办厂,经商的需要。
  上柏地处山区、平原的交接地区,为确保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除由对河口水库直接供水灌溉外,在山区建有芮家坞、象跃、长春等大小山塘水库83座,其中容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有4座。
  名称 容量(万方) 座落地点
  芮家坞水库 143.9 白燕村
  象跃水库 53 象跃村
  长春水库 22 长春村
  东坞水库 11.5 农林村
  建机埠33座,还在联丰村建了一座4米水闸——上柏闸。修建了相应的灌溉渠道,实现农田旱涝保丰收。
  上柏自来水厂建于1980年,总投资100余万元,厂区面积4000平方米,供水半径6公里,水管总长7公里。目前日供水能力为1300立方米,一座为新街区供水的水塔已经落成。镇区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和周围95%的住户,均已饮用自来水,受益人口15000人。国际红十字卫生饮水组织,对上柏水厂的设备和水质给予肯定,国内外有关专家均有较高的评价。多次被县、镇评为“文明单位”。
  边远地区自1979年推行农村改水以来,已建小型水厂24家,受益人口6071人。
  全镇改水受益20571人,占总人口94%。
  六、交通建设
  上柏地处山区、平原的交接地区,是湘溪上游的一个商埠,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里,这里不仅有通航的水路,而且有一条商办的余(杭)武(康)公路通过。由于交通条件优越,安吉、吴兴、余杭、桐乡等县的商贾、拥集于此,堪称兴旺。现今104国道,杭牛铁路南北贯穿镇区,两线均在上柏镇设站。安吉县每年有3万多吨山货,经上柏火车站中转出运,县东部出产的水产品,大都也从这里转运各地。水上交通,可由湘溪人苕溪,经大运河通往各大城市,船只来住频繁。
  七、园林绿化与环境卫生
  从1987年撤乡建镇以来,重视集镇建设,加强园林绿化,1988年植树1500株,1989年植树2100株,以后每年植树千余株。园林绿地面积0.2公顷。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取消露天茅坑,兴建公共厕所,在修筑街道的同时,铺设下水道,并配备了专职环卫工人,每天清扫街道,清运垃圾,年清运垃圾粪便1460吨。
  1993年全镇有卫生公厕22个,户厕5484个,其中卫生厕所2980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194个。
  八、名胜古迹
  镇内有小山名龙蟠山,山上有舞阳候庙。《余英志》:“神姓樊名哙,本邑人。少失父,随母徙于沛,遂为沛人。今地尚名樊宅。每岁九月九日,乡人社祀。地有古井,名樊井”。明武康人沈彬《舞阳侯庙记》也说:“侯,汉高帝故人也,夫人,高后女弟。从起丰沛,卷蜀汉,定三奏,与项羽战荥阳成皋间,佐有天下。封舞阳侯,卒谥曰武。按史本传,侯、沛人。地志云:侯故里人,从母李徙于沛,遂为沛人……每岁重九,值侯诞辰,里人争具牢醴,动以千计。”上柏的重阳节,和德清的九月初三一样,是流动的物资交流的会期。
  古刹报恩寺,景色清幽。相传寺内高僧玉琳琇(1613-1670),曾被清顺治皇帝福临于顺治十五年(1658)冬、十七年春、八月,先后宣召进京三次,封为大觉普济能仁禅师。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由玉琳琇陪同,南下报恩寺出家。康熙登基以后,重新修建报恩寺,造屋999间。白燕村福庆寺,在群山环抱之中,修竹成荫,当代名画家陆俨少、书法家费新我曾筑庐居此。1988年二老故地重游,流连不舍。
  第八节 洛舍镇
  一、概况
  洛舍镇位于德清县北部,东与钟管镇交界,南与城关镇接壤,北与湖州市郊区隔漾相望,西与龙山乡毗连,总面积48.7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46个村民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468人,其中集镇非农业人口1820人,境内西部为丘陵山地,东部为平原水网,林木青葱绵亘,池塘星罗棋布,桑稻越陌连阡,河港纵横交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中丘陵山地占总面积31%,水域占11%,平原占58%。镇政府驻地洛舍镇,距武康镇15.7公里,距城关镇9.5公里,洛德公路蜿蜒相接,交通十分方便。
  境内有耕地16899亩(其中水田15327亩),占总面积23.1%;桑地4381亩,占6%;鱼塘4108亩,占5.6%;林地22677亩,占30.9%。
  镇域在两汉期间属乌程县馀不乡。武康建县后改隶武康。唐至两宋,大部分属德清县千秋乡,小部分属武康县太原乡。元明至清,分别属德清县三都、四都、一都和武康县十八都所辖。民国后,属德清县洛舍乡,龙潭乡,文墅乡和武康县东北乡。此后变动频繁,解放初分别属洛舍乡,东衡乡,瓜山乡,新民乡地。1958年建立洛舍人民公社。1961年原戈亭乡分出,境域至今不变。
  洛舍镇2003年8560户,28598人,外来人口5302人,政区面积83.5平方公里。乡镇从业人员14473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38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2元。工业企业386个,从业人员9723人。工业总产值22918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350万元。公路58公里。学校9所,学生2885人,教师172人。卫生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38人。固定电话5780部,移动电话2350部,互联网上网358户。生活用轿车(面包车)248辆。年末耕地面积29779亩,粮食播种面积10406亩,产量5033吨。蚕茧产量440吨。水产品产量5326吨。
  二、历史
  洛舍形成聚居村落时间较早,据考古发掘,距今1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砂村南庄尖山,砂村上山头,砂村凤凰山等聚落遗址存在,先民们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公元前16世纪到771年的商周时代,仲家田红毛墩,何家坝墅元头等遗址,向后人展示了当年先民们从事生产,生活的丰富器物。两汉期间,历史上便有柯田、博陆里,囚女山等地名记载,至迟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便出现“乐舍”的名称,清乾隆后始改洛舍,一直属千秋乡。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大通桥飞架于洛水之上,将港西、港东两墩连成一体,自然镇开始逐步形成。同治九年(1870),湖州人邱又布投资10万银元,在街区中心开设“仁大”典当铺,光绪二十四年(1898),客民杨洪兴在西墩创办织布厂,给洛舍自然镇开拓了新的规模。民国元年,洛舍从千秋乡析出单独建乡,17年设洛舍区,20年升为建制镇。1950年10月撤销改乡,镇区仍为区、乡两级政府驻地。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隶属洛舍管理区,原武康县龙山乡东部划归洛舍公社。1984年1月政社分设,恢复乡建制,为乡政府驻地,1988年5月恢复建制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三、物产
  洛舍镇域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自古以来,人们便利用水田种稻,旱地栽桑,河港养鱼,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1、粮食:以水稻为主,菽麦相兼,常年自给有余,故历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解放后,由于水利设施日益完善,粮食生产直线上升,60年代初年产11.67万担,至1990年已增至24.万担,增加2.1倍。油菜籽生产从1963年的884担,增13680,加15.47倍。
  2、蚕茧:境内农户,家家栽桑,户户育蚕,早在三国吴时,境民所缫蚕丝,便被列为贡品,号称御丝,明清两代,乡里设劝桑员,教民植桑艺蚕,蚕桑事业大为兴旺,解放后,随着科学养蚕的进展,蚕病大降,茧产不断上升,1955年总产3253担,1994年已跃至15740担,增加4.84倍。
  3、渔业: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越国大夫范蠡便居住于此,教民从事家鱼圈养。二千多年来,镇民对家鱼饲养摸索有素,经验颇丰,鲜鱼生产从1979年的1.1万担递增至1993年的5.26万担,全年成鱼总产量占全县14%。4、副业与土特产:镇内村民,素有菱藕之利,解放初,鲜菱年产量均在3.5-4万担之间,其中约有2万担形成商品菱,利用菱、藕加工制成的洛舍菱粉、洛舍藕粉,洁白细腻,人口即化,被视为肴中佳品。其余如小湖羊皮,丝绸、棉兜、芦制品、豆腐干,煎馄饨,风菱、烘豆、镬糍等,都具有地方风格,长期受到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畅销不衰。
  四、工商
  洛舍镇区内工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兴起较早。历史上,民族工业以制瓷、造船、缫丝最为著名。
  1、制瓷业:据考古证实,早在战国时期(前475-221)就有章家桥冯家山工场,出土原始青瓷,面积70平方米,堆积层厚70厘米。属晋代的(265-420)有东衡戏台山工场,出土虎子、鸡头壶、碗、碟等青瓷器皿。属隋唐(550-906)的有何家坝墅元头窑址、章家桥龙头山窑址、章家桥前山窑址,出土青黑瓷。其中墅元头窑址,已于1989年12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从众多的窑址和出土的大量瓷件,有力地说明了镇域内陶瓷工业的兴旺发展史。
  3、造船业,镇域东部为水网地带,河港纵横,历史上称为“盈盈一水隔,无船路不通”。造船业自古以来便十分兴旺。据史料载“村村有匠人,能造艨艟舴艋”。民国初,龙潭乡有船匠11人。解放后,造船业进一步发展,公社农具厂专门辟出造船工场,有船匠多人。质地除传统木结构外,还有钢筋网络水泥结构。近年崛起的洛漾快艇厂,采用玻璃钢为原料制成的快艇,质轻体坚,时速高达60公里,被人们誉为水上飞舟。
  3、丝业:自古以来,农户家家缫丝,户户织布,缫车、纺机遍及千家万户,素有“男不废耕一家饱,女不罢机合户温”之说。而专门收购土丝的“丝庄板”,清末民初,洛舍、东衡共有17家。近现代工业自西欧传入后,洛舍在光绪24年便建有织布厂,拥有木机40台。近年来,丝绸工业更是一番新景象,从培桑、养蚕、收茧、缫丝、织绸到印染,形成了生产加工一条龙。至1990年,全镇有茧站2家,丝厂1家,绸厂23家,丝织印染总厂1家,产品远销苏联、日本等国。
  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为工业提供了丰富原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村工业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目前全镇有镇村企业46家,工业年产值4590万元,年创税利310万,在2880名职工中,工资总额计430万,人均收入1493元。在诸多企业中,酿造、建材、钢琴生产尤为出色,不少产品赢得了市场青睐。1994年,镇工农业产值达3.2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农民人均收入2472元。
  镇内商业,素以四坊(槽、油、糖、染)八行(茧、柴、山货、米、鱼、菱、青果、木)著称,自然镇自同光年间形成后,距今已有130余年,镇内南北货、烟杂货、京货、广货,样样俱全。抗日战争期间,全镇有商店433家,仅米行便有30余处。近几年来,由于镇区建筑不断更新,街道宽阔,商店林立,货源充足,品种齐全,已成为繁荣兴旺的水乡重镇,吸引着外县居民来镇采购贸易。
  五、人物
  洛舍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自汉代以来,孕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卓有声誉的军事家有东汉述善侯沈戎,政治家有汉代姚恢、宋朝沈介和明代章嘉祯,外交家有宋代沈琯,教育家有清代陈斌。在近现代史上,画家姚松斋,书法家陈振麟,医学家沈杰夫等,都技艺精湛,饮誉社会。在当代,有驻德国大使馆商务参赞,海军南海舰队师政委,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束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煤气公司总工程师,广东石油公司职工医院院长,天津化工总厂高级工程师,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江南》杂志社和《浙江日报》社编辑等,可谓人才荟萃,各领风骚。
  由于名人迭出,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较著名的有新四军标语,元代著名学者赵孟頫墓,明代著名学者蔡白石墓,墅元头窑址,千秋桥,寺院桥等古桥梁以及黄槿、银杏等名贵古木,为后人研究洛舍发展史提供了大量信物。
  六、革命老区
  洛舍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明末清初,乡驻地东衡里曾筑叶篰城,抵御清军入境。太平天国期间,洛舍人冯寿镜利用檀树大炮保卫家乡,使洛舍境区得以安全。尤其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队进驻洛舍,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自1940年3月起,先后在洛舍地区建立了中共武德县工作委员会中共洛舍支部,中共砂村支部。并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反汪肃奸大同盟和在党领导下的群众抗日武装力量——土枪队。同年7月7日,为纪念淞沪抗战三周年,百余名土枪队员,肩扛大刀,土枪,手擎红旗,在镇区仁大典当后面空场上集合开会,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游行,这一行动震撼了全县。1945年3月,新四军第2第3两支队挺进洛舍,使水乡古镇第一次获得了新生,解放了的洛舍镇,先后建起中共武康县委员会、中共洛舍区委、洛舍区抗日民主政府、洛舍镇抗日民主政府、中共德清县委员会,德清县抗日民主政府等机构,领导人们进行抗日。同时在民墙上留下了“毛泽东领导抗战,新四军是老百姓的武器”等4处革命标语。1985年11月,洛舍被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为浙江省革命老根据地之一。
  七、住房建设
  洛舍集镇街面店铺、住宅合一,平屋用于开店、堆储,楼房用于居住兼作仓库。解放初,全镇居民私房宅基地46.1亩,房屋除庆丰米行,公泰米行、生泰南货行,永丰酱园、远大米厂及小港里姚宅,东大街唐宅,沈宅、冯宅,盐店角陈宅有华栋藻梁外,其余均为普通民居。公私合营后,街面私房陆续拆建成公房,居民房屋有减无增。而集体房屋自1964年以来,屡有新建,至1990年,集镇有公房138宗,宅基占地87.5亩,居民住宅366宗,宅基占地35.7亩。
  在集镇房屋中,主要建筑物有:镇政府、供销社、粮管所、米厂、中心学校、卫生院、丝厂、印染总厂、茧站等,占地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1991年起,街区东移,其工业小区东起杨树湾,西至新桥,与集镇东大街相衔接。工业小区占地100亩,有德华木材公司、丝厂印染分厂、麒麟蚁酒厂等建筑群。在新建大楼中,3层以上楼房有中心学校教育楼、宿舍楼,邮电大楼、农业银行洛舍营业所,供销大楼、工业公司、医院门诊楼等11幢。
  农村房屋向无统计,1951年土地改革,洛舍区住宅始造表上报,全区民宅30778间,其中东衡乡4498间,洛舍乡3235间,两乡合计宅基占地667亩。人民公社化后,房屋建筑以集体为主,至1966年,全社新建共育室241间,晒场167个。此后至1977年,私人建房步伐滞缓,10年内拆造、改建仅679间,建筑面积不满2万平方米。1978-1988年农村掀起建房热潮,10年中共建房屋18.8万平方米,占用土地282亩。由于滥占耕地,镇政府于1990年2月开展建房大检查,拆除违章建筑547平方米,罚款6.3万元。1991年,全镇共有房屋5464宗地,建筑面积120.8万平方米,建筑占地72.5万平方米(1088.7亩),比1951年增长64%。
  附:90年代洛舍镇建设用地情况表及1991年全镇农村私房宅基地情况表。
  镇内房屋营造风格,解放前均系木结构,由柱脚(按长短分为矮柱、前后大军、栋柱),拼方,架梁(横向联接柱脚,有两架梁、三架梁),楼楞、穿、桁子(纵向联接柱脚及拼方),椽子、封檐板等部件组成,俗称鸟笼架子。墙围护卫柱脚,富户砖砌,一般黄泥夯打,贫家阁舍以上多用芦、竹编壁,上抹草泥。外地移居户及赤贫户,栖身草庐,俗称草棚。1958年后,民房多数以砖代柱,公房多采用人字梁结构。1979年后,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民户住宅以钢筋水泥制腰箍,少者一箍,多者3箍。部分富户立钢筋水泥柱,与中上层腰箍衔接。
  八、道路建设
  1949年前,除洛舍集镇西起亭子桥,东至囡儿桥和东衡街南起河南角、北至博陆桥为止为青石板路面外,其余各乡村及乡村之间均为泥泞小路。1967年,东衡至洛舍要道部分地段拓宽,路面铺以碎石,山土,此后,各地修路不断,路面渐趋宽坦。
  1970年冬至1979年,各大队在主要圩区陆续建成路面15-2公尺宽机耕路95条,总长39.5公里。1984年8月,乡镇府规划修筑乡村水泥路,至年底,完成面宽2公尺道路5条,总长12.49公里,使洛舍与7个行政村告别泥泞小路的历史。次年续修,水泥路沟通13个行政村。此后至1989年5月,全镇16个行政村村村有路,路路沟通,全镇水泥路总长28.34公里。
  镇境第一条公路——洛德公路,起于城关镇西郊路口,止于洛舍集镇东端,全长12.1公里,镇内长8.54公里。公路筹建始于1985年底,全线桥梁6座,涵洞185道,一期工程始于1986年7-9月,挖填土方10.76万方,二期工程始于1987年10-12月,总造价187万元。1991年9月23日试通车。1993年夏季至1995年4月,镇新桥东至东衡大桥段,集镇新桥西至洛舍大桥段,东衡至德清段先后浇筑渣油。至此,城关镇至洛舍,整条道路全部浇筑柏油,为客商来洛舍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九、改水改厕
  洛舍乡村,向来饮用河水,常有因水质不净而引起肠胃道传染疾病情况。1977年7月,全社第一座自来水塔在俞塘村建成,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后,饮清洁水,减少疾病,成了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新追求,至1988年1月,全镇有89个生产队建起自来水塔58座,使2800户农户喝上了自来水。目前,全镇共有水塔64座,受益人口达95%。集镇自来水厂始建于1985年,厂址丁家墩,迄今,水厂铺设地下管道2860米,水塔日产水760吨,水池总贮量为1200吨。受益人口3010人。此外,工业用水各厂自备,目前,全镇工厂水塔7座,日产水1000吨。
  排水设施主要在集镇,1979年前,洛舍街面雨水集流主要依靠阴沟。1987年改为口径40公分水泥涵洞,1994年街面铺浇油渣时,又改埋直径60公分水泥涵洞,涵洞不连接公厕,不排粪污,与德清、新市等集镇雨污合流不同,全镇地下涵洞总长1400米。
  近年来进行改厕工作,1993年全镇有卫生公厕16座,农村户厕3914座,其中卫生厕所3879座,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512户。
  十、水利建设
  解放以来,洛舍农村水利建设以修筑圩田大包围和兴建水闸、排灌机埠为主,至目前止,共建圩田大包围13处,修筑导流东塘1条,堤塘砌石护岸5970公尺,基本上达到旱涝保丰收。
  河道闸门,解放前缺乏修缮,故多名存实亡。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后,洛舍、东衡两乡花大力气投入建设,至1991年,镇境孔径净跨6米以下闸门共20座,6米以上闸门1座,其中位于何家坝与墅元头之间的洛舍大闸,为导流港德清段第二泄洪闸,初建于1964年,总排水面积450平方公里,设计过闸流量340秒立方米,实测最大流量295秒立方米。排灌站建设始于1962年3月,迄今共建68座,开筑地表渠道38公里,装机85台1120千瓦,全面替代了千古相传的龙骨水车。
  此外,1962年开始建设翻水站和小水库,目前,全镇有翻水站2座,共装机17台1081千瓦,排涝集雨面积44.2平方公里,受益3乡15村。小水库4个,集雨面积0.65平方公里,库容13万立方米,可濯山田650亩。
  十一、古迹修复
  位于集镇南部东衡里的元朝魏国公赵孟頫和魏国夫人管道升合葬墓,从1993年起进行修复。目前,主体建筑有坟墓、石碑、二层青条石台阶、翁仲、石马、日本书海社书碑等,墓前旷地700平方米,可供小车停靠及游人聚会。通往墓地道路,也已拓宽,小车可直达墓地,墓后山脊的“紫芝亭”及原址其他房屋建筑群,正在考虑修复之中。
  十二、园林绿化
  大力提倡乡村绿化,改善周围环境面貌,始于1959年。此后,每年由上级有关部门分配马尾松,在荒山秃岭种植。1964年,公社自办林场,树种有白榆、麻栎、泡桐、杞柳、枫杨等。1974年开始四旁绿化,种植水杉新树种。全社共植5.4万余株。1977年开展改山造林,树种以刺杉为主,全年改造473亩。此后,乡村绿化基本上已做到无山不绿,无村不绿的良好状况。
  集镇绿化起步较迟,民国前,洛舍、东衡街区均无公园。仅少数大户人家,在天井中种植桂花、月季、盆景等,形成小小花圃。解放以来,不少单位在房屋建筑时开辟空隙地,形成花坛,花圃、小花园。目前,集镇卫生院,文化馆、学校、镇政府、洛秀丝织印染厂、福德有限公司、洛舍丝绸总厂、麒麟蚁酒厂、湖州钢琴厂等15个单位有花坛,花圃,形成小片绿化,个别单位花园,内有假山、喷泉、凉亭,种有名贵花木。园林绿化面积0.2公顷。
  街道中心花坛长300公尺,内有月季,龙柏、杞柳等花木,始植于1993年4月,繁茂如锦,为集镇市容增添秀色。
  第九节 干山镇
  一、概况
  干山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南与下舍毗邻,西与洛舍、城关交界,东临士林,北界钟管,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5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1993年末有4828户,188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0人。
  澉山镇境内有澉山而得名。单独建乡始于民国元年,称三山乡。清代,大部分属千秋乡四都(东部)、五都(南部),小部分属十八都(茅山)。民国17年至20年颁行村里制及小乡时期,境内分为石塘、茅山、澉村、苎西、溪山、漾湾等六乡。民国24年存石塘、澉山、茅山三乡,33年合并称为澉溪乡,36年与蠡山乡合并改称曲园乡。1950年5月,又分成澉山、茅山二乡,隶属洛舍区管理,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茅山乡的小部分划归城东乡,大部分及东衡乡的溪东部分并入澉山乡。1958年10月与钟管乡、士林乡部分村合并,成立澉山人民公社。1961年8月,钟管划出,单独建社。1969年澉山简化为干山。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1989年4月又改乡为镇,镇政府驻地干村,距城关镇9公里。
  干山地处平原水乡,十字港、龙溪穿境而过,干山漾、长漾、下漾、宣家漾、蔡家漾等分布其间,干山、凤山、龙山、葛山、茅山、蠡山等低矮小山点缀乡境。其中干山最高,海拔132米。境内传统生产形式以农耕、蚕桑为主,兼业水产、山林、畜禽。1993年末有耕地19041亩,其中水田17748亩,桑园5350亩,茶园93,内外鱼塘3137亩。
  乡镇办工业从1958年起步后,几经反复,1979年起始大步前进。199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93亿元,比1993年的21亿元增87.1%。销售收入1.75亿元,比93年的1.57亿元净增1800万元,增长14.5%。完成税利1662万元,略低于上年的1860万元。新增生产投入2480万元,比上年2100万元净增380万元。固定资产6424万元。在新拓工业门类中,外资企业有三生食品公司、雅士迪电器有限公司,玉隆丝绸制品有限公司、普林纸业有限公司等,引进外资300多万美元,获全县创汇金杯奖和创汇一等奖。
  农业生产相对稳定,1994年粮食总产15400吨,完成国家定购303万公斤,获全县粮食优胜奖一等奖。总产值达到3688万元。比1993年的3366万元增9.6%,人均收入2419元,比上年1760元增31.4%。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1994年增加值达到1173万元,比1993年增155%。
  2003年干山镇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5095户,17862人,其中男9061人,非农业人口800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8个。从业人员10982人,其中外来人员66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702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乡镇企业1430个,其中工业企业347个。企业从业人员5210人,其中工业3498人。工业总产值57008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00万元。公路38公里。学校8个,学生1988人,教师100人。卫生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34人。固定电话4250部,移动电话3900部。年末耕地面积23880亩。粮食产量6487吨,蚕茧产量253吨,水产品产量2755吨。
  二、集镇建设
  干山镇镇政府驻地干村,原来老街西起白苎桥,东至嵇家祠堂,其中白苎桥至安济桥堍为单面街,街面南向,面对市河,街路建成人家屋檐下,路宽1.5米,夯泥路面,长70米。安济桥堍东至嵇家祠堂为对面街,街道最宽处为2.5米,石板路面,长80米。安济桥桥南对面街长40米,也为石板路面。横跨市河的安济桥为集市中心,沿桥两侧多系甘蔗摊等外来商贩作临时销售点。
  老街总长190米,呈丁字形,商店房屋,南街为对面平屋,无檐下,一卸排门板,便是店面;东街为对面楼屋,楼房在前,形成靠街楼特式,楼下为店面,楼上作货物堆场和仓库。西街平屋有檐,下雨天可以不湿鞋,故历来,西半段市面较盛。
  老街店面占地面积1140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环绕商店,多为民宅。由于地形限制,房屋难以发展,特别是市河河道窄小,上街农船靠埠后河面更狭,运输受阻,枯水季节,大吨位货船无法靠埠等原因,1967年公社供销社新建化肥、农药及生产资料仓库时,择址蔡家高桥东侧旷地营建新屋。此后,农具加工厂、粮管所、新茧站、邮电所、以及供销社和合作商店所辖各门市部,在统一规划下选择高桥头至蒋家墩一带空旷地段,纷纷由老街向西迁移。经过十多年的新建续建,澉村新街西起蔡家漾,东至桥北,北旁街后、南靠市河。初步形成集市规模。1979年起,公社办企业方兴未艾,于是,集镇建筑向四境拓宽,在紧靠运河的蔡家高桥西侧,先后营建年加工法国、澳大利亚和国产啤酒大麦5000吨的德清麦芽厂,年产乙酰氯、溴氢酸、精制盐酸产品500吨的德清民政化工厂,年产亿块9.5寸红砖的砖瓦厂。三厂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蔡家高桥桥东至新街街口,先后营建年产平均品位近3A级白厂丝80吨、绸缎60万米的澉山丝绸联合厂,年产真丝电力纺等丝织产品250万米和加工染色1000万米,印花1000万米的福德联营绸厂,日产水2000吨的镇自来水厂。三厂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市河南侧,先后营建三生食品有限公司、环球食品有限公司,正泰化学有限公司三家中外合资企业(每年创汇300余万美元),以及年产白兔牌硅酸铝耐火纤维干法产品3000立方米、湿法100余吨的国家能源部、化工部定点厂家——德清城东耐火纤维厂,年加工绢丝纺100万米的德清绢纺织造厂。整个集镇除商业、工业建筑为主体外,学校、医院、变电所、工商所、税务所、邮电所、粮管所等行政事业单位穿插其间,形成东起学校,西止砖瓦厂,北至街后横路,南迄三生食品有限公司的新集镇体貌。澉山新集镇占地1.6平方公里。街区内,三层以上高层建筑共26幢,其中学校教育楼2幢,医院宿舍楼1幢,工商所税务所办公楼、宿舍楼各2幢,镇政府3幢,供销社3幢,邮电所1幢,粮管所2幢,铸钢厂2幢,干村及街后村委会各1幢,居民私宅6幢。
  集镇道路随对面街房屋建设自然形成,1984年浇成水泥路面,目前除主街全长300公尺外,西至麦芽厂、东至敬老院仍为沙石路面。
  公路初建于1991年,全长6.74公里。其中南段由新德公路干村站分枝北向,止于集镇,长2.8公里,1993年5-11月筑成油碴路面,北段由集镇北延至钟管接壤,长3.94公里,计划在1995年改筑成油渣路。公路全线改造投资116万元,沙改油后,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开发。
  集镇桥梁建设有三座。其一在镇西,跨十字港,原为石拱高桥,俗称蔡家高桥。由于桥洞狭窄,阻碍交通,于1985年拆除,另建水泥预制单孔肋拱坦平桥,建成后改名澉村高桥。但此桥设计宽仅3米,已不适应目前车辆来往,故拟定1995年加以改建。其二在镇南,跨市河,原无桥,1981年由社队自筹资金建3洞水泥平桥,但桥面窄小,仅供人行。公路筹建后,在桥旁另建公路桥,及建成通车,原桥自废,今已拆除。其三在镇东,跨白苎河,原无桥,1980年由社队自建单孔拱券平桥,桥面3公尺,可通车。
  集镇饮用自来水,始于1979年碧云山水塔建成之后。但因水塔同时向街后、干村两大队供水,有15个村,2600入,故贮水经常不足。1987年7月,在高桥头蔡家漾口选地2亩,建造三池(过滤池、沉淀池、澄清池)一塔(贮水塔)式自来水厂。水厂日产水2000吨,铺设地下管道500米,专供集镇街道及临街企业、农户生活用水,受益2100人。近年来,由于镇办企业日益增多,工业用水猛增,鉴于原水塔超负荷状况,1995年将原自来水厂扩建,总占地4660平方米,新建大型水塔,日产水1万吨(与原塔同时供水,日产水总量1.2万吨)。地下管道向南延伸到运河桥,总长4500米。改建后的自来水厂不仅负担集镇居民生活用水,还负担整个工业区的全部用水。
  集镇排水向有阴沟,自1988年以来,埋设雨污合流地下涵管。1994年改换大口径水泥筒,北起街后路,东西横贯集市,总长700米。日排污水量100余吨。年清运垃圾粪便500余吨。
  街道路灯装备始于1992年,目前全长1公里。
  集镇园林绿化最早从医院开始,此后,各单位都重视花木种植,美化环境工作,迄今为止,集镇虽无公园,但绿化单位有卫生院、学校、敬老院、镇政府、税务所、工商所、绸厂、丝厂、变电所、自来水厂、绢纺厂、毛线厂等14个,为净化空气、装点新容起了推动作用。公共绿化面积0.1公顷。
  三、农村建设
  民国时期,农村住房陈旧破烂。一般人家,墙围夯泥打筑,平桁以上用竹、芦作壁,上抹草泥,以避风雨。少数大户富室,房屋虽用砖砌墙,沿椽闷砖,但也屋身低矮不高。解放初,农村开展土地改革登记,原澉山乡农村住房4448间,原茅山乡住房4072间,按当时两乡农村总人口9388人计,人均住房0.43间。解放后,农村私房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农村改建新建住宅4422户,新房屋占地面积88.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1.47万平方米,占全镇农村总户数4554户的97.1%。各种新建房屋,在建筑风格和用材结构上都与传统房屋不同,新建住宅一般楼层在前,楼前出走廊,上用水泥板闷顶。1991年之后的新建房,重视外表装饰,一般多用马赛克或瓷砖嵌面,墙围用白水泥粉刷,屋身从传统六架延伸到九架,中砌隔墙作为套间,1994年,全镇农村人均住房47平方米,比1951年增长3.6倍。
  农村道路,向来为泥路,个别地段上铺碎石,每到雨天,泥泞不堪,而狭窄村路,宽似田埂,难通车辆。1974年开始平整土地时,各圩区陆续修建机耕路,使原来乡村小路拓宽到1.5-2米,到1975年,全社16个大队累计筑机耕路41.2公里。1984年11月,发动各村修筑水泥路,路面宽1-1.5米不等。到1990年,各村主要通道都已浇筑水泥,但长短不一,村与村之间也未联贯,总长度约25公里,此外,已铺碎石路面而未浇水泥的乡村道路总长度约11公里,基本上改变了昔日“一脚泥、一脚水”的状况。
  钟德公路在干山穿境而过,越经刘桥、茅山、东桥、中兴、干村、街后、干山七个行政村。沿路所跨河道,均修起公路桥梁。至1995年,公路将全部加以沙改油改造。同时,各村简易公路也都与公路接通,形成无路不通车的新农村交通网络。
  桥梁建筑,解放以来发展较快,一些跨径不大的小型石桥,村民利用五孔板搭成,简易方便。对于所跨河床较宽的桥梁,一般采用集体投资、政府补助方法加以改造重建。解放后45年中,全镇改建新建桥梁共37座,目前,达到境内无危桥,整个水运系统畅通安全的良好状况。
  水利建设是农村各项建设中的重点工程。解放以来,先后开展过圩田大包围建设,河道挖污清淤,堤塘砌石,土地平整,山水田林路一条龙治理,机埠兴建,渠道三面光等系列工程,基本上达到了早涝保丰收。
  农村自来水饮用于1979年,供水方式多采用三池一塔,后经推广普及,目前全镇16个行政村共建水塔28座,村村都有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农村绿化建设分山林建设和房前屋后零星植树。山林绿化多从1964年开始,在澉山连续数年种植马尾松,并开展封山育林。1983年后,推广改种杉树茶树。目前,境内有山各村,山林绿化覆盖率达76%。无山林各村,渠旁种树及四旁种树也较往日为多。
  干山镇的干村老街,旧时每年有两次会市,在延寿寺(俗称蔡王殿)戏台演出庙会戏。传说延寿寺的蔡老爷,出身渔家。为官时曾替渔民办过很多好事:取缔地方恶霸垄断河埭,方便渔民购置船只。封建时代,苛捐杂税繁重,蔡老爷为渔家据理力争,要求轻徭薄赋,被上级官吏以“莫须有”的罪名,传令通缉。他逃奔时,在一个风雨之夜,不幸溺死在蔡家漾里。以后,渔民为纪念他,建立了蔡王殿。此后,每年重阳节(九月初八、初九两天)都在延寿寺戏台演出社戏。届时,干村旧街东西两方居民各负担戏资一天,干村附近十几里方圆的乡民都赶来参加“会市”。
  盛大的“渔船会市”是在十一月二十日(实际上在十六日就开始)。德清和崇德接壤处的大麻、洲泉一带,以及干村附近二十几里方圆的渔民、农民,同时驾舟来集,总数达三百只以上,他们在延寿寺前河港会合一起,用竹篾扎成一片,构成水面上的“街市”,红男绿女,白叟青童,蔚为奇观。十一月十六日晚,开始在延寿寺内做“羊皮影戏”,每夜有三四个班子演出,做到十九日晚上,连续四夜,白天,从十八日到二十日,都是做京戏。因为是会市,所以外地商贾摊贩云集,三教九流,也来赶会。自干村旧街,经延寿寺以东,到周家墩,形成一个临时大集镇,万家灯火,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会戏的演出十分认真。当时名班,如金舞台、龙凤舞台,名角孙伯龄、达子红,田记舞台的小筱毛豹等,都曾在延寿寺戏台大显身手。十一月二十日下午四点钟左右,会市负责人宣布“散社”,用刀斫断渔船上相连的竹篾,于是大麻、洲泉一带,渔船均争先恐后冲向周家墩东面的杨家桥。渔民们认为,哪只船最先冲出杨家桥,进入苎溪漾,谁就在这一年中交好运。一霎时,百舟竞渡,万船齐发。干村这一庙会演戏习俗,直到建国初期方告终止。
  民国33年(1944),第三战区第一挺进纵队奉命在干山南麓修建抗战烈士公墓,由政治部主任周藩御督办,大量征用民工,耗费资金颇钜。后仅存纪念碑,今亦散失。
  名胜古迹修复以蠡山戏台为主体,兼及大殿、厢房、廊庑、斋堂等配套设施。修复工程始于1990年,经村民自助、募捐,集资6万元,1994年全部工程告竣。修复后的范蠡祠有山门,大殿、二殿、黄墙黑瓦,庄严肃穆。其中山门即戏台,分内外两台,外台演社戏,内台演卖戏。台背厢房辟活动室和小卖部。大殿两侧,辟西施厢房和茶室。大殿正中,塑范蠡像。二殿依山拾级而上,为宗教活动场所。沿山旧有八景(陶朱古井、西施画桥、碧山凤翥、翠岭马回石池剑跃、柳浪浮珠、竹林云屋、松峤天梯),目前尚未完全恢复。
  第十节 三桥镇
  三桥镇位于县西北部,杭牛铁路、104国道两侧。东临龙山乡,西靠莫干山乡,南毗武康,北邻湖州市埭溪镇。距杭州51公里,湖州37公里,离城关镇16公里,莫干山13公里。全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
  三桥地处浙西丘陵之一角,丘陵面积占十分之八,境内山峦重叠,北有海拔216米的鸡毛山,连绵起伏,延伸至埭溪镇,西有大龙山,狮子山,南有大紫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16米,最低海拔4米,阜溪流经镇区南部,耕地集中于东南部平原地区。
  三桥镇历史悠久,据县博物馆对民进村花坞、赤山村吴家岭等地大量的遗存文物考证,商周时代,三桥埠一带先祖先民在使用石器、陶器、原始青瓷器的同时,已拥有铜器和铁器,五代至北宋,三桥埠的陶器业相当发达。仅黎明村丁家浜窑墩山一处,古窑址的分布面积就达6万多平方米,发掘出大量的壶、罐、瓶、灯、钵等陶器。
  据道光《武康县志》记载:“三桥埠,在县北七里,自平远门(旧武康北门)至水步(河埠)有小桥三,故名。”三桥镇隋唐后成集镇,明代称三桥埠。明清时西部属武康县庆安乡的十三都,东部属十四都,民国初年属北乡,民国20年设阜溪镇属第二区。33年属莫干区,34年11月撤区。1950年建政为三桥区阜溪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阜溪乡,徐梅乡和郭肇乡一部分合并,建立三桥乡。1958年10月与龙山乡合并成立三桥人民公社,下设五个管理区,现境为徐梅、阜溪、郭肇管理区,1959年10月管理区撤销。1961年5月,原龙山乡范围划出,另立公社。三桥政区范围定型至今。1984年1月恢复乡建制,1988年6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9年并入武康镇。
  1993年全镇辖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全镇3902户,总人口12113人,其中农业人口10284人,有畲族71人,苗族57人。镇区人口为52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9人。
  三桥埠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道。镇北的跃武关,青山关,和湖州市菱湖区交界,是山路要道,历史上是军队扼守的险要关口。据传春秋时吴王阖闾就是自姑苏乘船至三桥埠上岸,再改陆路上莫干山的。汉时吴王刘濞命赵监在铜官山采矿冶炼铸得的五铢钱,是从三桥埠船运至吴兴千金钱库储存的。唐代尉迟恭平南时,率兵马经三桥埠去南方。太平天国李秀成于咸丰十年(1860)3月7日亲率精锐部队进攻杭州时,也是取道三桥埠南下的。自清光绪二十年,(1894)莫干山被开发后至1966年武莫公路通车前70余年间,三桥埠一直为莫干山唯一对外通道,中外游客均从三桥埠避暑湾码头上岸,改陆路上莫干山。故有“上有清凉山,下有避暑湾”之说。解放前,水上客货运在三桥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运、货运全由水路承担,那时客运小火轮及“航船”每日有定期航班开往杭州、德清,木帆船将山货源源不断运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如今三桥交通更是发达,铁路、公路、水路俱全。杭牛铁路在三桥设有客货运站,全县铁路运输物资均在这里中转,目前日均货运列车5对,年吞吐量为20万吨左右,毛竹、莹石、建材等货物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公路也比较发达,镇西的三莫线通往莫干山、安吉等地,104国道穿镇而过,贯穿南北,三桥汽车站每天有南京,芜湖、上海、湖州、嘉兴、杭州的过境客运班车。阜溪为境内主要航道,与京杭运河相通,百吨驳船可停靠各个码头。三桥镇共有装卸站(队)5个,全年装卸能力为30余万吨。由于交通运输便利,镇区开阔,镇上有5个市、县属单位设立中转站和仓库。
  三桥镇处于天目山支脉东部丘陵地带,境内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水利条件优越。阜溪流经镇域南部。建国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有坐落在星华村的宽19米,4孔的时春桥闸和宽16米,5孔上市桥闸,还有引对河口水库水灌溉的北干渠,以及26万立方米的五四村高家庵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金星村田青坞水库、黎明村高洪冲水库、民丰村黄步岭水库等水库。
  1993年末全镇山林40899亩,耕地12459亩,其中水田11709亩,茶园2624亩,粮食生产以稻米为主,兼种番薯、玉米、豆类、并有蚕茧、畜产、水果、水产等。部分山地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多为低丘缓坡或狭谷小冲,土质好,水源充裕,是开发林木杂粮果类之地。
  近年来镇上重视生态农业原理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行“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使全镇农业向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方向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1989年春国际土壤学会主席亲自率员来实地考察。1993年粮食总产量5502吨,油菜籽总产166吨,蚕茧总产21.2吨,全年饲养生猪10811头,淡水鱼258吨,珍珠63公斤,茶叶106.7吨。农业总产值1014.2万元。德清县国营林场,山林面积6310亩,分布着杉木,松木,毛竹、油茶以及苹果园、苗圃、花圃,杉木良种母树和茶叶基地等,场区内还有300-9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以及几百年生的珍稀树种红豆衫。该场每年可提供建设用材1000立方米左右,有效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水陆交通的便利,不仅促进了运输业和农林副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矿企业的发展,全镇现有国营、集体、镇办、村办和个体工矿企业30余家,主要产品有釉面砖、胶辊、橡塑、玻璃、水泥、石料、石灰、砖瓦、化工涂料等,1993年工业总产值8065万元,其中镇、村办个体企业产值为6284万元。三桥面砖厂生产的“莫干山”牌多种规格釉面砖,质量符合国家GB4100-83标准,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还出口东南亚地区。德清县胶辊厂是省造纸学会技术装备成员单位,是省内生产尼龙高强度节能手胶辊、胶带的专业厂。生产规模、能力、品种、质量诸方面在华东地区同行业中名列第二,该厂还与上海纺织器材厂联合研制生产尼龙高强度节能机带,荣获省1988年“四新”产品二等奖。德清县第二水泥厂,是一家年产4.5万吨“525”、“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镇办企业,厂区面积3500平方米,职工233人,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德清县第二丝绸印染厂,是印染各种化纤织物,丝绸、棉布织品的镇办企业,年加工能力6000万米。
  三桥镇改造老街,建设新街工作进展顺利,现有直街,横街两条,共长1000多米,均为4-6米宽的混凝土路面,直街沿老阜溪直下与104国道相接,两旁绿树成荫,供销楼及各类商店30余家,形成商业一条街,横街从太平桥至三莫公路,有邮电所,卫生院等单位。下水道长1公里。园林绿地面积1.12公顷。
  三桥邮电所设有200门电话,县内电路8条,1993年已纳入以武康为中心的程控电话网络,实现电话自动化,电报业务已实现传真化,全镇村村通邮。
  三桥镇从1979年进行农村改水,三桥集镇自来水厂日供水600吨,管道长5.2公里。同时先后建起17座小型自来水厂,使全镇9502人受益,占人口总数80%。
  近年来,全镇共建各类公共建筑4500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镇政府在1988年下半年着手编制镇区建设总体规划,对各项建设进行合理布局,镇区规划扩为4.5平方公里。目前,按总体规划兴建了占地15000平方米的农贸综合市场,内设摊位90个。三桥镇的镇容镇貌将会变得更加壮丽。
  三桥镇现有初级中学一所,10个班级,学生469人,学龄人口人学率94.3%;小学9所,38个班,学生12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幼儿园12个班,在园幼儿365人,1988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镇初级中学为市重点初级示范中学,现有教学楼一幢,新建教师宿舍楼2幢。
  镇上有1080个座位的影剧院一所和文化中心站一个,文化娱乐活动活跃,五四村的狮子灯,数次赴县参加元宵灯会。1988年被省、市授予“体育先进镇”称号。
  三桥中心卫生院设有中医、西医、内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有8个行政村设有卫生室。同时进行农村厕改,至1993年全镇已拥有卫生公厕12座,户厕2837个,其中卫生厕所550个。
  第十一节 下舍镇
  下舍镇镇域位于德清县东南部,东濒佘太师漾与勾里镇相望,西临运河西线隔大海漾与城关镇毗邻,南与雷甸镇接壤,北界士林,干山二镇。镇政府驻地下舍集镇,距城关镇9.5公里。处平原水网地区。境内湖河纵横,有篓箕漾、庙前漾、霍家漾,周围有荷叶浦、草头、角(陆)里等漾。全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
  下舍镇清初属金鹅乡十八都,乾隆后属十八区,小部分属十五西区。民国初期为安国乡,民国30年为下舍乡、蔺村乡和大海乡的一部分。33年合并为下舍乡。1950年建置下舍,舍南两乡,1956年舍南乡并入下舍乡,1958年10月和勾里乡合并成立下舍人民公社,1961年8月原勾里乡划出,另立公社;1988年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制度。辖1个居民区,15个行政村:漾南、桥南、群益、新村、下舍、南戗港、安全、水产、赵家桥、金家湾、环桥、戴家桥、南阳湾、五一、徐家桥,171个村民小组,1993年全镇人口4331户,16701人,其中男8590人,非农业人口1559人,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畜牧、渔业等多种生产地区,有耕地15390亩,其中水田13773亩,桑地5715亩,排灌、耕作、脱粒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电化,实行科学种田,水稻三熟连作制,科普协会已建立多年,设2个良种繁育场,自育良种,坚持模式栽培和配方施肥,获得连续高产,1982年获全省粮食亩产第一的荣誉。1964年亩产超1吨,1993年粮食总产11570吨,油菜籽200吨,蚕茧639.9吨,经济作物西瓜104吨,甘蔗304吨。有1个水产村,1个养鱼场,2个珍珠培育场,在4670亩外荡集体放养淡水鱼和河蚌育珠。1993年淡水鱼总产量704吨,产珍珠893公斤。近年来每年在外荡放养蟹苗100万只,年产量1500公斤。此外,水果有桃子1.6吨,枇杷1.7吨,畜牧业猪的年末存栏数5435头,羊431只。小湖羊皮、禽蛋、菱角、荸荠等,均为本镇供应市场的主要农副产品。199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079.5万元,其中农业1124.9万元,牧业1025.1万元,副业543万元,渔业396.4万元。
  全镇有国有、集体和个体工商企业300多家,供销社、食品、水产等公司都在镇上设有经销部或门市部。现已成为农工商并盛的中型集镇。1993年工业总产值41085万元。其中德清第二毛纺染整厂,以生产粗呢为主,总产值6760万元,全镇有缫丝车268台,仅第一缫丝厂一家就拥有缫丝车120台,年产3A级白厂丝70吨。下舍绸厂有织机130台,职工300多人,年产各种绸缎120多万米,工业总产值2381万元。德清丝绸炼染厂是和杭州丝绸炼染厂联合投资兴办的,设备与工艺流程均较先进,工业总产值20958万元。此外还有7家砖瓦厂,1家伞厂以及二轻公司的工艺美术厂等。(附表一)
  下舍镇有丰富的地下资源,经省地质部门勘探,在地层950米以下为石膏层,在25米以下,地下水非常丰富,水质好,故工业发展潜力较大。
  镇域水上交通便利,据1985年统计,农家有自备小划船635只,农用船343艘。经运河中线的杭、申、苏各班客轮设有停靠码头,与全县各乡镇均有小客轮来往,自从1992年本镇的公路与德新公路线接通之后,陆路交通可达城关镇与新市镇;还要把公路向东延伸到勾里镇,以接通至塘栖、杭州的公路。
  镇域桥梁甚多,计有民间桥梁70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拱桥10座,梁桥19座,此外有石平桥35座,石拱桥6座,还有跨航桥梁6座:
  1、东庄桥又名永安桥,位于干山、下舍二镇交界处,跨德清至新市、徐家庄镇航道,原为单孔跨径7.4米石拱桥,1983年2月改建为单孔净跨35米的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同年10月竣工,桥长44.6米,桥面宽3.5米,拱底标高8.5米,荷载汽-6。
  2、杨水湾大桥今名文明桥,位于干山、士林、下舍三镇交界处。原为7孔石平桥,桥长57米。1982年3月开始重建,9月16日竣工,为钢筋混凝土3孔圆洞拱片桥。1990年4月,因建公路,又将桥上部结构拆除,改建为3孔桁架拱桥,中孔净跨18米,边孔净跨16米,桥长80米,桥面净宽4.5米,拱底标高9.36米,荷载汽-10、挂—50。10月竣工。
  3、俞家桥位于南戗港村,跨德清至勾里航道。解放后改为2孔石台钢筋混凝土梁桥。1986年再改建为单孔净跨35米桁架拱桥,桥长42米,宽3.6米,拱底标高8.25米,荷载汽-6。
  4、下舍桥又名永济桥,位于镇区,原系3孔石平桥,桥长12.6米。1987年5月拆除,于下游新建单孔净跨30米钢盘混凝土桁架拱桥,桥长39.2米,桥面宽8米,拱底标高8.25米。12月竣工,荷载汽-10。
  5、太平桥原名圣堂桥,位于南阳湾村。原为3孔石平桥,1986年11月改建为单孔净跨35米钢筋混凝土圆洞拱片桥,由雷甸桥工队施工,次年4月竣工。桥长43米,桥面宽3.9米,拱底标高8米,荷载汽-6。
  6、赵家桥位于赵家村,跨沈家角至荷叶浦漾航道,原为3孔石平桥,后改建为单孔石台木面桥,1981年9月山社队集资改建成单孔圆洞拱片桥,净跨20米,桥长28米,桥面宽3.5米,拱底标高7.7米。10月28日竣工。
  由于农工商企业振兴,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镇区现有中学1所,新建教学大楼2幢,初中有10个班,教师20人,学生480人。小学11所,班级42个,教职工44人,学生1215人。幼儿园5所,班级21个,教师21人,入学幼儿657人。
  中心卫生院1所,有门诊大楼一幢,建筑面积933平方米。设内科、外科、牙科、针灸科、妇产科及化验室、透视室、手术室等,有病床19张,中西医务人员25名。全镇行政村甲级卫生室14集资医疗村15个。
  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进行了厕改,据1993年统计,全镇有公厕19个,全部合乎卫生厕所要求,户3917个,其中卫生厕所3553个,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959户。
  镇上建有电影院1座,有座位1000个,文化中心1座,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为居民学习娱乐活动场所。
  全镇安装有线广播喇叭3500只。
  镇区住宅建筑:1993年末居住人口3000人,实有房管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5.1万平方米,使用积3.6万平方米,居住面积2.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水平,使用面积12平方米,居住8.7平方米,年末房屋建筑竣工4000平方米,其中住宅3000平方米。(建设用地情况见附表二)
  为了满足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镇区投资139.2万元,建造一座日产600吨自来水厂,1990年12月竣工,现联合国提供无息贷款100万元,将另建一座日产700吨的水厂。全镇共有水厂9座,日供水能力1800吨,水管总长4公里,全年供水总量60万吨,其中生产用水40万吨,生活用水20万吨;受益人口7000人,非农业人口1000人,人均日供水78公升。
  根据城镇总体规划,三年内沿河建造南岸大街,与原来在北岸的大街相对称,中间开辟一条南北向的直街,并在镇西建造跨河大桥,以沟通南北大街,把集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逐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有水乡特色的新型城镇。
  现镇区有较高级道路1条,面积6000平方米,普通道路共长1.7公里,安装路灯20盏,排水管长度1000米,绿化覆盖面0.4公顷,园林绿化0.3公顷。年清运垃圾粪便480吨。
  镇东端有安国寺,万历《湖州府志》载:“安国寺在县东南下舍村,旧名安居禅院,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额”。现仅存大殿一座和寺房数间,为粮管所仓库。
  群益村百子堂西北,有新石器时代董家墩遗址,面积400平方米,曾有磨制石凿、石〓、石〓等生产工具和泥质灰陶罐、钵、豆、夹沙陶釜、鼎等生活器具出土。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与董家墩同时代的尚有下舍新村南塘湾遗址,曾出土一批陶器文物,尚待正式发掘。
  镇区面积29平方公里。4515户,16160人,其中男8745人,非农业人口840人。从业人员10611人,其中外来人员780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8个。农村经济总收入767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5元。工业企业431个。从业人员3783人。工业总产值6985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48万元。公路35公里。学校4个,学生1955人,教师86人。卫生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38人。固定电话3840部,移动电话6500部。生活用轿车70辆。年末耕地面积18616亩。粮食产量4820吨,蚕茧产量337吨,猪肉产量530吨,水产品1850吨。
  第十二节 勾里镇
  勾里镇位于德清县东部,南与余杭市塘南村交界,东与油车乡、徐家庄镇毗邻,西与下舍镇接壤,北与士林镇、高林乡相连。全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民区,13个行政村:忠思桥、陈家圩、勾里、西庙桥、勾里水产、孙家桥、优胜、新安桥、城头、勤丰、红丰、高家桥和百富兜,132个村民小组。1993年全镇4172户,160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人。原系种植水稻为主,蚕桑为辅的粮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1年直通余杭市塘栖镇的公路建成以后,工商经济大有发展,目前已成为农工商并盛的农村集镇。
  辖区明代清初属金鹅乡十五都,乾隆后,北部属十三上区,南部属十五东区。民国前期,北部属新市镇,南部属安国乡。民国24年设勾垒乡,西葑乡。36年勾垒乡与徐庄乡合并为禹越乡。1949年5月解放,10月从禹越乡分出,建政为勾垒乡,西葑乡不动。1956年3月,二合并为勾垒乡,1958年10月勾垒乡和下舍乡合并成立下舍人民公社,是时至1959年12月,下设4个管辖区,现镇境地为勾垒、西葑葑管理区。1961年8月,从下舍公社划出,建立勾里人民公社。1984年1月12月改公社为乡,1992年5月改为建制镇,镇政府驻勾里集镇,距城关镇13.5公里。
  全镇1993年底有耕地12822亩,其中水田11105亩,桑园4256亩,内外鱼塘4642亩,全境水源富足,灌溉航运便利。排灌、耕作、脱粒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已实现机电化。粮食食亩产1949年不足400斤,解放后逐年提高,1979年达到1687斤。1993年粮食总产8007吨,油菜籽283吨,蚕茧608.1吨,淡水鱼853吨,珍珠1904公斤,生猪全年饲养8636头,年末存栏4047,羊年末存栏791只,水果为镇内特产,1993年产枇杷3.2吨,西瓜65吨,甘蔗4910吨。
  1993年全年农业生产总值2338.4万元,其中农业870.2万元,林业0.3万元,畜牧业840.2万元,副业75万元,渔业552.7万元。
  镇域地处平原水网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农民出门多凭划船来往,据1985年统计,全镇有小划船871只,农用船687只。湖泊有西葑漾、淘淇漾。苏杭古运河流经镇域,新安高桥设轮船码头,水上交通十分方便。近年来,公路建设亦已见成效,已建成通车的公路,南通余杭市塘栖镇;尚在建筑中的三线是,西通下舍镇,北至高林乡,东达徐家庄镇。公路建成之日,将与县内公路联网。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全镇工厂企业亦在同步发展。现有村镇企业45家,其中以勾里丝织厂、通德家私有限公司最具规模。产品有白厂丝、尼龙针织品、瓷器、镀铬、电度表、电扇等。1993年工业总产值17557万元,其中全民及城镇集体工业1168万元,镇办工业10714万元,村办工业3785万元,合作经营及个体工业1890万元。(见附表一)
  镇内桥梁颇多,民间桥梁52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拱桥15座,梁桥12座,石拱桥1座,石平桥24座,总长893米。跨航桥梁有9座:
  1、辛酉高桥即新安高桥,曾名安庆桥,桑育高桥。位于新安桥村,原是一座跨运河中线的单孔石桥。1962年5月改建为单孔净跨36米石台双曲拱桥,1985年再改建上部结构为钢桁架梁桥。桥长46米,桥面宽3.3米,拱底标高8.64米。 2、勾里桥又名圣堂桥或西村桥,跨勾里至德清航道,位于红丰村。原是3孔石排石梁桥,桥长24.8米。1982年改建为单孔净跨35米,整体波双曲拱桥。桥长43米,桥面宽3.5米,拱底标高8米,荷载汽-6。 3、丰桥又名东村桥,勾里桥,在勾里镇东村,跨勾里至新市航道。1981年改建为单孔净跨20米的台阶式桁架拱桥。桥长25.2米,桥面宽3.48米,拱底标高7.7米。 4、更生环桥也跨至新市航道,位于勾里村,原是单孔石拱桥,1965年10月改建为跨径22.6米钢筋混凝土坦拱桥。桥长26米,桥面宽2.26米,拱底标高7.45米。 5、南公桥在城头村,3孔石平桥,桥长24米,桥面宽1.75米,中孔净跨4.9米,梁底标高6米。
  6、贵石桥又名顺济桥,在西庙桥村。3孔石平桥,桥长29米,桥面宽1.8米,梁底标高6.3米。
  7、新贵石桥在西庙桥村。1980年冬新建钢筋混凝土排架梁桥。桥长46.5米,桥面宽2.4米,中孔净跨7.5米,梁底标高7.45米。
  8、周家桥在西庙桥村,3孔石平桥,桥长25.5米,桥面宽1.7米,中孔净跨5米,梁底标高6.3米。
  9、东庙桥也在西庙桥村,7孔石平桥,桥长45米,桥面宽2.15米,中孔净跨5.5米,梁底标高6.4米。
  镇区建设情况:镇建成区面积0.3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人;街道长1公里,面积6000平方米,人均2平方米,安装路灯25盏,排水管长度1公里,绿化覆盖0.6公顷,园林绿化0.5公顷。年清运粪便垃圾500吨,全镇有卫生公厕30个,户厕3774个,其中卫生厕所3452个。粪便无害化处理199户。(建设用地见附表二)
  自来水建设:有水厂14座,日供水能力600吨,水管总长4公里,受益人口7642人。
  全镇有中学2所,11个班级,教职工24人,在校学生491人,小学12所,43个班级,教职工38人,学生1144人,村办幼儿园1所,18个班,教职员19人,人学幼儿463人。
  有卫生院1所,行政村卫生室12个,其中甲级11个,集资医疗村13个。
  境内古庙梵行寺,据民国《德清县新志》卷三:“唐咸通初建,号永思寺,宋治平二年赐今额。”现寺屋系重建于清代,部分寺屋保存完好,屋梁常年不沾尘。
  “勾垒”与“城头”二名称的来历:据民国《德清县新志》卷十二载:“勾垒城为越王勾践屯军处。”相传越王勾践就在今城头村筑城。勾垒今名勾里,以方言“垒”、“里”同音故简写成“里”。
  2003年勾里镇基本情况
  2003年勾里镇政区面积27.5平方公里。4319户,15387人,其中男7858人,非农业人口780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8个。乡镇从业人员8811人,其中外来人员137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798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6元。工业企业344个。从业人员5690人。工业总产值7335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万元。公路26公里。学校3个,学生1800人,教师98人。卫生机构14个,技术人员29人。固定电话3428部,移动电话6218部。互联网上网用户112户。生活用轿车88辆。年末耕地面积15280亩。粮食产量2801吨,蚕茧产量375吨,猪肉产量592吨,水产品1934吨。
  第十三节 徐家庄镇
  徐家庄镇位于德清县东南部,东毗桐乡市,南邻余杭市,西靠勾里镇,北连油车乡。镇政府驻徐家庄,距城关镇17.5公里。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徐家庄、高禹水产村、栖丰桥、北圩、道场、木桥头、杨家坝、钱塘、九里港、石屑兜和坝里,80个村民小组。1993年有3673户,142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6人。
  宋代至清初属金鹅乡,乾隆后属十四下区,民国初年隶新市镇区,民国20年曾称石泉乡,民国24年叫徐庄乡,36年与勾里乡合并,以徐家庄禹王庙和勾里越王庙首字合成乡名,改称禹越乡。1949年5月解放,10月建政,仍称禹越乡(勾里境地单独建乡)。
  1956年2月撤区并乡时,油车乡的老一村,三来乡(现油车乡西部)的六、七代表区划入境内,1958年10月,禹越、高桥合并成立高桥人民公社,现镇境地为禹越管理区,1961年6月,原禹越乡境地从高桥公社划出,另建禹越人民公社。1984年1月7日改公社为乡,沿用禹越名,1992年5月,改为建制镇,复称今名。
  镇域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境内河湖纵横,大运河流经镇南隅,北靠百亩漾,并有湖墩漾、曹家花漾、野菱滩漾分布其间,灌溉、航运均极便利,全镇1993年有耕地8675亩,其中水田7951亩,桑园2464亩,内外鱼荡4999亩。
  1993年农业产量计:粮食5382吨,油菜籽287吨,西瓜299吨,甘蔗1663吨,蚕茧342.7吨,水果有桃子2吨,枇杷1吨,淡水鱼1334吨,珍珠570公斤,畜牧方面,生猪年末存栏2868头,全年饲养7419头,羊年末存栏1061只。
  1993年全年农业总产值1939.4万元,其中农业551.5万元,畜牧业491.1万元,副业生产182万元,渔业生产714.8万元。
  镇域有民间桥梁41座,总长828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拱桥16座,梁桥14座,石拱桥1座,平桥8座,钢梁桥1座,木桥1座。
  跨航桥梁共有4座:1、四通高桥位于杨家坝,横跨大东港(运河东线),原单孔石拱桥已倒塌,是一座新建的单孔净跨40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桥长51米,宽3.2米,拱底标高8米。2、连接油车乡的新建北横塘港大桥,三辆卡车可并排通过,有桥墩十二个。3、红卫桥,位于北圩村(跨下舍沈家角至荷叶浦漾航道,原是渡口),1966年12月建造,系5孔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桥长26.5米,桥面宽1.8米,中孔通航跨径6米,标高6.65米。4、道场桥,地处道场村,系新建7孔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桥长52米,桥面宽2.4米,中孔通航跨径5.5米,梁底标高6.65米。
  镇对外交通原靠水运,与城关及新市镇之间有德徐线航班当日往返。农家多自备小划船代步,1985年统计,全镇有小划船1034只,农船821只,自1987年徐五(杭)公路建成通车以后,陆上机动车交通实现零的突破。如今汽车可经余杭市的五杭、塘栖直达杭州。现公路线向西、北伸展,至油车、高桥线已于1994年通车,至勾里线土建工程已完成,陆上交通线即将与县内公路联网,畅通全县各乡镇。
  镇区道路面积7000平方米,人均占3平方米,安装路灯20盏。
  镇区环保建设,排水管1000米,绿化覆盖面0.5公顷,园林绿化0.4公顷;年清运粪便垃圾量450吨,全镇有公厕26所,全部合乎卫生厕所要求,户厕3423个,其中卫生厕所3080个,粪便无害化处理343户。
  有自来水厂5家,日供水能力520吨,其中水厂300吨,单位自备220吨,水管总长3公里,年供水总量10万吨,其中生产用3万吨,生活用7万吨,用水人口4000人,人均日供水27公升。
  全镇现有村镇企业45家,规模较大的有大华实业公司、江南塑料化工厂、东南塑料制品厂、金属拉丝厂,县镀锌铁丝厂、镇服装厂、镇绸厂、华美针织制衣厂等。主要产品有:铁铸件、针织品、砖瓦、服装、丝绸、塑料制品等。1993年工业总产值13380万元,其中镇办企业7861万元,村办企业2285万元。(见附表一)
  住房建设:建成区居住人口1000人,1993年末实有房管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使用面积3.1万平方米,居住面积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水平:住宅使用面积12.5平方米,居住面积11.5平方米。(建设用地情况见附表二)
  全镇有中学1所,9个班级,教职工20人,学生389人,小学9所,35个班级,教师28人,学生1044人,幼儿园8所,14个班级,入学幼儿413人,教职员14人。
  有卫生院1所,甲级行政村卫生室9个,集资医疗村11个。
  政区面积15.6平方公里。3803户,14211人,其中男7210人,非农业人口613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6个。从业人员7983人,其中外来人员50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60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38元。工业企业213个。从业人员4075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人。工业总产值56108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03万元。公路18公里。学校2个,学生1881人,教师97人。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32人。固定电话3520部,移动电话3210部。生活用轿车48辆。年末耕地面积10186亩。粮食产量1613吨,蚕茧产量101吨,猪肉产量166吨,水产品2605吨。

知识出处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德清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德清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本书系统地反映德清县境内自设县行政建制以来城乡建设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全志除列于卷首的总述、大事记外,共11编计29章。下限定在1993年,但根据需要,部分延伸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