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将军庙(涌金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034
颗粒名称: 金华将军庙(涌金池)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274-276
摘要: 金华将军庙原在涌金门直街,庙内有后唐清泰三年 由 曹杲开挖以供民饮的巨大水池。按《梦粱录》 载“涌金池在丰豫门 里, 引西湖水为池,吴越王钱元瓘大书‘涌金池’三 字刻石识之。 其后有跋‘清泰三年丙申 之岁建平之月,特开此池’。”开宝九年 宋太祖诏令钱弘俶进京时,钱委托曹杲代理国事。曹死后,后人在涌金池北立庙祭祀。又因曹曾任婺州 郡守,人称金华将军庙。尔后,苏东坡曾协助太守陈襄,对涌金池作疏浚、深挖,扩成上中下三池,并与涌金闸相通 。清朝初,旗人讹“金华”音为青蛙,奉曹杲为清蛙神并以青蛙迎祭,直到建国香火仍盛。解放后,庙舍连同涌金池一度为浙江省军区用作浴室,直至1998 年为开拓西湖大道时拆除。
关键词: 金华将军庙 涌金池 西湖

内容

金华将军庙原在涌金门直街(今奈菲特西湖大酒店北沿),庙内有后唐清泰三年 (936) 由 曹杲开挖以供民饮的巨大水池。 按《梦粱录》 载“涌金池在丰豫门(即涌金门) 里, 引西湖水为池,吴越王钱元瓘大书‘涌金池’三 字刻石识之。 其后有跋‘清泰三年丙申(945) 之岁建平之月,特开此池’。”开宝九年 (976) 宋太祖诏令钱弘俶进京时,钱委托曹杲代理国事。 曹死后,后人在涌金池北立庙祭祀。 又因曹曾任婺州(今金华市) 郡守,人称金华将军庙。 尔后,苏东坡曾协助太守陈襄,对涌金池作疏浚、深挖,扩成上中下三池,并与涌金闸相通 (战后,笔者曾入内参观,仅见一小池,想必另二池早已湮塞不存)。
  清朝初,旗人讹“金华”音为青蛙,奉曹杲为清蛙神并以青蛙迎祭,直到建国香火仍盛。据长辈告诉:驻庙道士在神像脸上涂以蜂蜜, 每次经香烛熏烤,蜂蜜开始融化成流汗状,信徒就跪呼“金华将军显灵”。 此外,神像的袖口有一暗道直通庙后,道士从庙后洞口放入一只树蛙,再用烟火熏之,蛙就从神像袖口爬出,使迷信者大呼“真神出现”。 解放后,庙舍连同涌金池一度为浙江省军区用作浴室,直至1998 年为开拓西湖大道时拆除。 旧时有联额:
  湖山昭护(乾 隆) 涌金池(钱元瓘原题 陈璚重书)
  岁庆安澜,江海万民同受福;
  功侔再造,湖山千载永称灵。 (童叶庚)
  霸业未全湮,吴越至今留铁券;
  灵泉依旧涌, 日星终古照金池。 (童叶庚)
  父老闲来消白昼, 儿童归去话黄昏。 (佚 名)
  踵邺侯六井, 凿金牛湖畔三池,利泽绵延百世祀;
  傍坡老古庵,筑碧霞亭前新舍,神灵飘忽一来游。 (俞 樾)
  引水入城隅,长流惠泽,共汲清泉, 无限恩波迈神禹;
  浚池便民用,远赖神庥,永遣美政, 曾司国事佐钱王。
  拥书披旧志,钦监国勋名五代、威望三朝,观古有怀,姓氏流连吴
  越史;
  酒谒新祠,仰将军利泽一方, 馨香百世,到今受赐,渤海奠定赭
  龛山。 (以上朱大勋)
  求名非,求利非,要问来人先自求心,此地盟心唯白水;
  失意可,失时可,但行善事不教失足,前程举足即青云。 (严作霖)
  2000 年在开拓西湖南线时,在原涌金水门附近辟一角,称之为“涌金池”,并与《水浒传》 小说第一百零五回“浪里白条涌金门封神”牵附在一起,讹称张顺为“金华将军”和“张顺庙又名金华将军庙”。在开辟西湖南线时,有专家推定施耐庵是“杭州人”和《水浒传》 中有许多关于杭州的描写, 向政府提出要在杭州弘扬“水浒文化”。 其实山东的“水浒文化”内涵是什么以及它与杭州有什么关系, 谁也说不清楚。 而将真有其人、实有其事的“涌金池”,莫明其妙地从城内陆地移至城外湖中,形成了“池在湖中”的旷世现象。按《水浒传》 中征方腊在史上则真有其事。 崇宁三年(1104),淳安陈硕真及方腊先后起义,朝廷出兵平定路经杭州,成为杭州除太平天国以外的最大兵灾。 (参见“武松墓”、 “六和塔”条)
  《两般秋雨庵随笔》 对涌金门外有张顺庙、赤山埠有武松庙、石屋岭有杨雄石庙、清泰门外有时迁庙,连同“孤山林和靖祠塑女像为偶,题梅影夫人之位”等,都责以“世俗荒诞”,说明150 多年前就有人批判少数人的牵强附会了。
  清雍正间,大将军年羹尧被贬为杭州驻防将军后,每日穿黄马褂坐在涌金门侧,人们望而生畏不敢进出,在史上确有其事。 据说年羹尧被贬杭州后,对塾师十分敬重,亲撰“不敬先生,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联悬于学馆中堂,看来这位大将军对教育倒是十分重视的。至于曲园先生联中有“神灵飘忽一来游”句的出典,是指1879 年老人入住俞楼,忽见从柏枝上跳下一只金黄色的树蛙,全家惊呼“金华将军显灵”了,于是燃烛点香,差人连夜将树蛙送至金华将军庙。

知识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西湖楹聯與景典》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本书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组成,辑录湖上共计287处景点的掌故简介及古今楹联近2800余副、匾额(题字)约1200幅(处),其中包括了孤山线、北山线、西山线、南山线、湖滨线、凤凰山及之江路、吴山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