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夔龙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994
颗粒名称: 陈夔龙墓
分类号: I269;K928.7
页数: 2
页码: 205-206
摘要: 梦回焦麓,振缨九牧;诗在光宣,吟味三台。圣湖山水接吴淞,泉下重裁锦句;旁陌楼台胜花近,堤边又倒金樽。白发卧沧江,花近楼高,公自登临思归事;为政有能名,占断贵阳无所愧;吟诗联逸计,安魂湖畔亦所宜。陈夔龙墓在三台山下,与俞曲园右台仙馆相邻。解放后毁,2004年恢复重建。今杭州上城区横河街道的杭州旅游学校所在,为陈夔龙故居原址。光绪三十二年,时任江苏巡抚的陈夔龙决定出资重修苏州寒山寺。据部分文史学者评论,陈固然是清末“大人物”,一生也有作为,但因对杭州贡献甚少不为多数杭人知道,其墓竟重建得如此堂皇。相比之下,与之为邻、对杭州有大贡献的曲园先生之墓如此鄙陋不说,而且错误甚多,实令人不可理解。
关键词: 西湖 楹联 陈夔龙墓

内容

黔灵秀出(张海) 光宣故老(陈永正)
  梦回焦麓,振缨九牧;
  诗在光宣,吟味三台。(王其煌撰 周国城书)
  圣湖山水接吴淞,泉下重裁锦句;
  旁陌楼台胜花近,堤边又倒金樽。(张学理撰 王冬龄书)
  白发卧沧江,花近楼高,公自登临思归事;
  青山峙孤冢,水流云在,我来凭吊话东风。(王翼奇)
  陵谷变迁藏逸社;水流云在辨遗文。(王漱居)
  寄迹湖山(聂成文)书生本色(朱关田)
  为政有能名,占断贵阳无所愧;
  吟诗联逸计,安魂湖畔亦所宜。(吴亚卿)
  杨历忆青云,都会林泉终晦迹;
  遗文证鸿雪,江关诗赋每招魂。(王翼奇撰 刘艺书)
  陈夔龙墓在三台山下,与俞曲园右台仙馆相邻。解放后毁,2004年恢复重建。
  陈夔龙(1855-1948),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字筱石(小石)。光绪进士,深为慈禧心腹荣禄所器重,其发妻为庆亲王奕劻义女,故而官运亨通,先后任河南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及江苏巡抚,四川、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等“九州缨牧”。他反对维新变法,参与《辛丑条约》谈判事务,任奕劻助手。辛亥后仇恨民国,曾赞助张勋复辟,任弼德院大臣,后隐居上海。因陈的续弦夫人是杭州横河桥许家小姐[为台湾(杭州籍)作家,《胡雪岩》、《清宫外史》、《萧瑟洋场》等小说作者高阳(许儒鸿)的曾祖姑婆],所以墓葬定在与许家墓冢(在大兔儿山)相近的三台山下。今杭州上城区横河街道的杭州旅游学校所在,为陈夔龙故居原址。
  光绪三十二年(1906),时任江苏巡抚的陈夔龙决定出资重修苏州寒山寺。寺内原有明朝文征明书写的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即:月落乌啼霜满天)诗碑,因其上字迹已漫漶不清,恳请俞曲园先生重书。当时,曲园先生不仅早已“封笔”(将专用私章交由笔者祖父同元公代书时使用),而且双腿浮肿,举步维艰。但碍于亲戚又是地方长官的请求,一改他汉隶的笔法为行楷。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后,苏州人知道曲园在日本文坛的声望很高,怕鬼子来苏州抢去此碑,敦请著名刻碑人钱荣初“仿真”重刻新碑立在原处,并把原碑藏匿起来,这件事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史知识》、《新民晚报》均有载文和报导(现立在寒山寺的张继诗碑是钱刻还是原碑,苏州文物管理部门没有正式表态)。
  据部分文史学者评论,陈固然是清末“大人物”,一生也有作为,但因对杭州贡献甚少不为多数杭人知道,其墓竟重建得如此堂皇。相比之下,与之为邻、对杭州有大贡献的曲园先生之墓如此鄙陋不说,而且错误甚多,实令人不可理解。

知识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西湖楹聯與景典》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本书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组成,辑录湖上共计287处景点的掌故简介及古今楹联近2800余副、匾额(题字)约1200幅(处),其中包括了孤山线、北山线、西山线、南山线、湖滨线、凤凰山及之江路、吴山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