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山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874
颗粒名称: 一、孤山线
分类号: I269;K928.43
页数: 61
页码: 1-61
摘要: 九井晴添溪水活,两峰浓压宿云低。断桥,位于白堤东段与宝石山麓接壤处,为南宋“西湖十景·断桥残雪”所在地。在《武林旧事》中,断桥又名“段家桥”。因此,至今在桥栏和桥洞内的穹石上,仍可见刻有“段家桥”字样。但是又因为有了个不吉祥的“断”字,竟惹出不少的人间是非。于是,断桥的名字随着小说的流播,最后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断桥风景之美,美在白雪皑皑,而且以“残”字作眼。所以,早在北宋时期的画家就以“断桥残雪”题材作画,这一题材最后被认定为“西湖十景”之一。按《西湖游览志》称:古时,湖上苏、白二堤桥上均建有方亭。湖光山色好,绿意红情成趣,迎来万户月中秋。宋时,正式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称“平湖秋水”。
关键词: 孤山线 西湖 楹联

内容

断桥(附:首届西湖博览会大门联)
  断桥残雪(康熙题碑) 云水光中(王蘧常书东坡诗句)
  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已残。(古联田穗重书时写“已残”为“未残”)
  九井晴添溪水活,
  两峰浓压宿云低。(聂大年撰题马世晓重书)
  断桥,位于白堤东段与宝石山麓接壤处,为南宋“西湖十景·断桥残雪”所在地。本名宝佑桥,又名孤山桥,始建年代和桥名以及“断”的来历均不详,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藓涩,空院花落深”句。在《武林旧事》中,断桥又名“段家桥”。因此,明代《西湖竹枝词》里有“阿姨近住段家桥”、“段桥春水绿初柔”及“段家桥头狸色酒”、“解貂沽酒段家桥”句。据说南宋时有位段姓少妇,就住在断桥附近,像汉代四川临邛才女卓文君的倚柜卖酒,引得不少文人骚客的垂青。因此,至今在桥栏和桥洞内的穹石上,仍可见刻有“段家桥”字样。又据传说,宋朝淳熙间,有对名王宣教、陶师儿的男女青年因抗婚,双双从净慈寺东的长桥上投湖殉情,使长桥又名“双投桥”,之后,还引得一位名吴礼之的诗人,写了首《霜天晓角》词悼念,其中有“荡漾香魂何处?长桥月,短桥月”句,从此,断桥更多了个“短桥”的别名(1921年断桥去石阶改成今日所见的平坡)。
  在杭州的历史上,断桥从来就是观赏西湖风景的人群最集中的地方,从北宋始,就有“湖边多少观游者,半在断桥烟雨间”的说法。当你伫立桥堍,阴晴霾雪的山色湖光都能一览无遗。但是又因为有了个不吉祥的“断”字,竟惹出不少的人间是非。开初是朋友远行,知己们在断桥旁的亭内置酒话别,并仿古人折柳枝相赠,使桥畔一带的柳树都变成了秃枝。于是有人以诗“近水人家半掩扉,西山楼阁尚斜晖;断桥无数垂杨柳,总被游人折渐稀”记实。后来又有位诗人根据古代男女婚姻受到父母干涉而分离时去断桥边哭别事,写了首“不忍轻分掩袖啼,情郎送别断桥去;归家只把桥名恶,顾得成双似两堤”的诗。
  明末清初萧山籍诗人毛奇龄,从元代志书上查得有位名文世高的秀才,与断桥附近居住的刘秀英姑娘结成美满姻缘的故事,他们的幸福生活并不因桥而“断”。于是又写了首“断桥西去杏花开,年年桥上伴郎回;分明一片连桥子,何年何月断得来”的诗来赞美。“连桥子”就是桥上的石阶,是呀,一级压一级的,怎么能“断得来”呢?从此,杭州西湖多了个“断桥不断”的俗语之外,又引得许多男女青年,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那天“月上柳梢头”的时刻,在断桥周边的柳荫下亲昵拥抱,以山盟海誓倾诉衷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举凡农历七月初七即俗名“乞巧”的那一天,成为杭州人的“情人节”了。
  断桥之所以能名闻全国,主要由于明朝小说家冯梦龙,按《太平广记·李黄》故事,再加上某年杭城在修城墙时挖出一条白蛇和西湖里有条青鱼精的传说,创作了《警世通言》话本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传奇,后来又陆续演绎成中国四大神话爱情小说之一的《白蛇传》。这一则哀婉动人的故事,特别是女主人公白素贞(白蛇)对爱情的忠贞和善良的品德,引得世人的同情与赞美。于是,断桥的名字随着小说的流播,最后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
  断桥风景之美,美在白雪皑皑,而且以“残”字作眼。西湖景色,历来有“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的评价,而且这雪湖之美,又基本上集中在断桥地区。史书上写着“(这里)水光滟潋,桥影倒浸,如玉腰金背。凡探梅孤山,蜡履过此,辄值春雪未消。葛岭一带,楼台高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不啻玉山上行”,很富有“澄湖晓日下晴湍,梅际冰花半已阑;独有断桥荒藓路,尚余残雪酿春寒”的诗意。所以,早在北宋时期的画家就以“断桥残雪”题材作画,这一题材最后被认定为“西湖十景”之一。现在,“断桥荒藓”早已不存,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年建设,断桥风光大大胜过以往。附带说一句,“西湖十景”的命名很有讲究,一般都是四字组成,其中前两字是实指地名,后两字是虚描风景意境供游人遐思。这种很具有诗的意境的虚实并存的命名方法,又成为西湖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
  北宋时期的杭州“老市长”苏东坡说过,西湖景致“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当然也包括断桥在内。西湖风光四时不同:春天,“湖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天,“松风洒翠壁,鸟影渡湖天”;秋天,“残荷犹泻雨,疏柳已无蝉”;冬天,则更是“湖旁积雪景堪描,点缀春寒属断桥”了。其实,只要用桥畔亭上“云水光中”匾四个字作“公式”去品味,断桥景色并非一定要有“残雪”才能显示出它的绮秀。
  不少杭州人在解释断桥的“断”字的含意时,其中之一是这样说的:当初升的太阳照耀在白雪皑皑的桥上,引得向阳处桥脊的积雪先融,使得在宝石山上观雪景的人,远望桥身出现一条似断裂的黑线。这几句话是否能成为桥“断”的原由,是一个已流传一千多年仍不能获解的谜。按《西湖游览志》称:古时,湖上苏、白二堤桥上均建有方亭。所以在宝石山上怎么也看不见桥脊,难道阳光照射只会尽晒桥脊而不晒桥坡?笔者以为,以这个传说作为“断”字诠释的可能性不大。
  白堤在唐朝称白沙堤,宋时称孤山路,锦带桥曾因桥畔里湖多荷花,故又名涵碧桥。明代万历间锦衣太监孙隆重建锦带桥后,白堤一度又名“十锦塘”、“孙堤”或“新堤”。尔后,聂心汤任杭州知府时因白居易修造的白堤早已湮没不存,为纪念这位“老市长”的治杭业绩,就将他诗中几次提到“白沙堤”改称为白堤。按阮毅成《三句不离本杭》说:杭州沦陷时,敌伪在白堤上遍植樱花,胜利后全部掘除并改种桃花和垂柳。(参见“白苏二公祠”条)
  1928年,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在断桥东堍扎彩牌楼作正门,悬由天台山农撰书的楹联:
  地有湖山,集二十二省无上出口大观,全国精华尽收眼底;
  天然图画,开六月六日空前及时盛会,诸君成竹早在胸中。
  平湖秋月(附:哈同花园及国立艺术院联)
  平湖秋月(康熙启功) 湖天一碧(佚名)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骆成骧撰题 萧娴重书)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明最宜秋。(石冶棠撰题 李长路重书)
  平榭水影清,金波玉桂传香,引领千门秋夜月;
  湖光山色好,绿意红情成趣,迎来万户月中秋。(古联 李长路重书)
  点缀河山,凭藉花鸟;清筑骚雅,广注鱼虫。(张宗祥)
  此地看中秋,费今古万千佳句;
  几人见西子,恰婵娟十五华年。(夏承焘)
  杭人观赏西湖秋月景色的习惯在唐朝就有,此地曾建有望湖亭,大诗人白居易守杭时,常来此醉月寻诗。宋时,正式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称“平湖秋水”。但那时所谓的“平湖秋水”,其实并无固定位置,大都以泛舟湖上浏览秋夜月景为胜。因此,宋、元、明三朝凡咏此景诗词,大都以乘湖船赏秋月抒怀为主题。明万历中,望湖亭迁孤山北麓,这里兴造由苏堤移来的龙王堂。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迎皇帝南巡,官府在原龙王堂址建御书楼,将石埠向前延伸与水面相平,使人立其上,真有“平湖”的感觉,并由皇帝御书“平湖秋月”匾奉。
  按《西湖志》:“平湖秋月前沿石通,三面临水。旁构水轩,曲栏画槛,蝉联金碧,睿藻辉煌与波光掩映。每当秋清气爽,水痕初收,皓魄中天,千顷一碧,恍若置身琼楼玉宇,不复知为人间世矣!”这段短短的文字,将这里的诱人秋色,已描写殆尽了。因此,早在南宋祝穆《方胜舆览》书中,就以“平湖秋水”列“西湖十景”之首。
  西湖观夜月,四时咸宜,为什么这里唯独以“秋”最胜?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一句“别时茫茫江浸月”,也是描写水上秋月的,但诗中显露的却是一副西风疏柳中,夹着烟波十里的悲怆。这里的秋色完全不同,由于空气中的浮游物稀少,万里晴空清澈,又因月亮与太阳处在一个特殊角度,折射出略带橙彤的暖色(在东坡诗中有“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的描述),集中映在湖面上,微风吹皱,犹如万尾红鳞竞游一团。游人遥闻远处飘来桂香阵阵,近嗅水面荷花清馨,毫无悲秋的凄楚。还有平台伸展湖中,人踏其上,真会产生踏在水面上赏月的遐思。旧时有联:
  四时月明宜秋,万顷湖平似镜。(佚名)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萍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彭玉麟)
  胜地重游,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
  清风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阮元)
  玉镜净无尘,照葛岭、苏堤,万顷波澄天倒影;
  冰壶清濯魄,对六桥、三竺,九霄秋净月当头。(德馨)
  佳趣此偏多,量来秋水墙篙,照我全身都入画;
  吟怀闲不得,携有春风两袖,看花沿路去寻诗。(江湘岚撰朱彝伯书)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陶镛)
  欲把西湖比西子,更邀明月说明年。(石冶棠集句)
  青嶂云横山叠翠,明湖月锁水平铺。(黄文中)
  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黄文中撰 黄侃书)
  气象万千,最相宜一局棋枰、平分几席;
  月明三五,收不尽满湖秋水、近处楼台。(鲁律昌)
  鼓棹近流光,疑天上人来,一鉴方塘堪泛月;
  披襟延爽气,看座中客观,四时佳景最宜秋。(阮中立)
  小队肃银刀,且住为佳,大好湖光权领略;
  六桥开锦帘,偶来作帐,中秋月色许平分。(吴鼎)
  天开眉目山川丽,地得肤毛木石灵。(谢光绮撰 徐树钧书)
  里外湖瑞启金牛,地注渊泉,卅里澄波无限好;
  古今月光含玉兔,天开图画,一轮霁魄此间多。(沈阆昆)
  山远疑无树,湖平似不流。(佚名)
  平榭水影清,金波玉桂传香,引领千门秋夜静;
  湖光山色好,绿意红情成趣,迎来万户月明中。(佚名)
  放大肚皮,装进天上人间,涵泳湖山大园镜;
  抡满轮日,裁齐今古来往,去留肝胆满江红。(佚名)
  民国7年(1918),犹太商人哈同借用帝国主义势力,强行在平湖秋月以西地区,建造以其妻罗迦陵之姓为名的“罗苑”(俗称“哈同花园”)。杭州人民纷起抗议,有人在其大门贴上对联称:
  哈同园远出湖心,侵占湖光不少;
  于谦墓近居山后,所领山色无多。民国16年(1927),哈同花园由浙江省政府勒令收回,作为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改名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即今中国美术学院最早前身)校址,蔡元培先生亲自撰写两副联文庆贺:
  濒湖望波,天水一色;旧楼新颜,书画五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联文对仗工整,含义深刻隽永,一时引为杭州文坛佳话。
  莲池松舍(附多益处小吃馆联)
  “莲池松舍”又名莲花庵,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原址在今平湖秋月对而草地,旁开小池种植水仙,称水仙王庙,另拓广及数亩大池种植莲花。雍正初年李卫督浙,定名为白莲庵。庵共三进,前楹祀水仙王,中楹祀观音大士,最后进为尼姑居处。夏天,满池白色荷花与碧绿莲叶竞相辉映,庵后又有古松蔽日,因此称“莲池松舍”。冬天更是满池水仙凌波,周边又有参天松林挡风。民国后废圮。旧时有联:
  松舍开莲池,记敏达重新,归愚曾咏;
  湘帘渡宝筏,是水仙旧宇,我佛精蓝。(徐裕绶)
  清末,莲花庵附近有处名“多益处”的小茶馆,内有联:
  小店依孤山,岂无梅香拂尘;
  平湖伴佳客,更有秋月引怀。
  联文对仗工整,格调高雅且含义隽永,将“孤山寻春梅”、“平湖赏秋月”风光都概括其中,惜在抗战前歇业。约在1980年,有人借原三忠祠创办“又一村”小吃馆。由李文采重书此联张悬时,将上联第二句改为“时有春风拂面”。在浙江博物馆扩建时该店被拆除。
  陆宣公(贽)祠
  祠在平湖秋月之北苏公祠之东,祀唐翰林大学士陆贽(754-805)。陆为本省嘉兴人,唐德宗时为内相,当时诏书均出其手,所下制书深受臣民拥护,其奏议谏章,言辞恳切,结集名《陆宣公奏议》,深为后世宗范。该地原系一私人别墅,通榭亭阁,吞吐湖山。明代权宦陆炳攀宗自认为陆贽之后,于嘉靖间立祠祭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曾予重修,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时,陆贽祠作艺术馆址,抗战后仍存。现则祠址已并入浙江博物馆。旧时有匾联:
  内相经纶(乾隆) 湖山增胜(李卫)
  两庑存馨香,咸钦名相谟猷、大儒学问;
  六桥揽风月,犹似川云宦迹、烟雨家乡。(富海帆)
  白苏二公祠(白居易纪念馆)
  英爽颉颃(余正)
  欲共水仙共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阮元题 李松重书)
  山水功臣(集米芾字)
  韵分西子,柳堤边思一镜,画图亲手构;
  政惠杭州,梅屿上设两樽,芳醴肃容瞻。(王漱居)
  贤达高风(周国城)
  但是人家有遗爱,曾为诗句结风流。(阮元集白居易句 张旭光重书)
  居易乐天(集释智永字)
  黎庶至今,思湖山俎豆双贤守;
  风华终古,在唐宋诗词两大家。(王翼奇)
  北宋时,杭人在竹阁祀白公,后附祀苏东坡及林和靖,称“三贤堂”。南宋时迁宝石山下,明代又迁苏堤。因白公别号香山,东坡乡籍四川眉山,林逋则隐居杭州孤山,故又称“三山祠”。清代再迁孤山。
  今白公祠原位于杭州市园文局岳庙管理处之西,祀唐朝出任杭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始建年代不详,但在《乾道临安志》中已有记述。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陕西渭南人。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避乱江南,于苏、杭一带流亡,29岁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因忤及权贵被贬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迁苏州、杭州刺史,最后授太子少保,著作总集名《白氏长庆集》。白公所作诗篇能呼号人民疾苦。唐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其间政绩卓著,兴修水利、筑堤护西湖和泄湖引水、灌溉良田,还重修六井便民汲饮。应召回京时,他又将俸禄之大部分留存杭州官库作为浚湖基金。杭人感其恩德,在湖上建白公祠非一处。又将白居易所筑之堤称“白公堤”(其位置大致在今石函路经杭州青少年宫东圣塘闸,再迤北至武林门。该堤虽已湮没不存,但可以看出,今少年宫之北的松木场地区地势低沉,每逢汛季,这里必然积水滂沦,可以想象当年若无湖堤捍卫,早成一片汪洋)。后人为弘扬白公治杭业绩,将唐代早有且经他多次吟咏的“绿杨荫里白沙堤”,改称为“白堤”。
  苏公祠原在白公祠内,祀北宋间先后任杭州通判和杭州知州的大诗人苏东坡。
  苏东坡(1036-1101),名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因46岁后自号东坡居士,故史称苏东坡。坡翁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盟主和诗坛领袖,一生创作诗篇2700多首,其诗篇能一改宋初的艳冶绮靡,较多地反映市民阶层疾苦,“口快笔锐”,反映现实。所撰散文流畅自然,恣态横生,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又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及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成就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北宋四家”。
  北宋熙宁三年(1070),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东坡被贬任杭州通判,后又于元祐四年(1089)再度来杭任知州,居西湖先后共五年,所以在诗中自称“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可见他对杭州的深厚感情。苏公在杭州期间,常布衣简从出访民情,解决民间不平与疾苦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窃怀忧国爱民之意,自为小官,即将僭议朝政,屡以此获罪,然受命于天,不能尽改”。特别是第二次他以“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的心情出守杭州时,正值西湖大旱,秋后又淫雨成灾,钱塘江水倒溢,苏公除开仓济民、出粜平价米外,还“遣吏挟医分坊治疡”,留下了他在杭州的许多故事,比如在灵隐冷泉亭所判“扇子案”,就是其中为人们习知的实例。
  要着重大书的是苏东坡在向朝廷《乞开杭州西湖状》中,既痛陈民间疾苦,又力申“西湖不可废”的五点理由。其中除第一条是官场套活外,其他四条如便利灌溉,放西湖水一寸可灌岸田1500多亩;满足民饮,免得百姓饮用咸水;充盈盐桥河水方便运输和用西湖水能酿酒增税等,都是十分切合民众实际的。尔后他在“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唱丰”诗中所称的“大堤”,即是用浚西湖泥筑就的苏堤。所以,杭州的西湖美景,与苏东坡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参见“苏东坡纪念馆”条)
  有人统计过:白公一生撰诗3000多首,其中有200来首是写杭州的;坡翁诗作中写杭州的超过300首,而以西湖为主题的竟达160首之多。可见他二人对杭州、西湖感情之深。所以,后人说:“杭州若无白与苏,风光一半减西湖。”我以为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清嘉庆三年(1798),杭嘉湖观察使秦瀛以“东坡两次宦浙,民惠甚大,妇稚莫不知之者,竞无专祠”为山,在孤山东麓白公祠附近建造了苏东坡专祠。清同治间,杭州大藏书家丁丙又集资重修,民国后又以苏祠为基础两祠并合,称“苏白二公祠”。民国16年(1927)租予国立西湖艺专作校舍,解放初改作“浙江省农业展览馆”,后为“阶级斗争展览馆”,但墙门上“苏白二公祠”字迹仍完整存在,直至上世纪80年代,重建浙江博物馆时拆除。2004年,市园文局在该祠原址之东,重建白苏二公新祠。祠内竖有17块明清碑刻,是历“文革”大灾后的幸存之物,十分珍贵(因苏公在苏堤之南已建有专祠,所以此处侧重纪念白公,又名白居易纪念馆)。旧时有联: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推出几篇新乐府;
  杭人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一堤好风光。(佚名苏州白太傅祠也有此联,仅“推出”、“杭人”及“一堤好风光”三处改为“唯有”、“苏州”及“三亩旧祠堂”。)
  两株玉蕊明朝暾,定是香山老居士;
  一盏寒泉荐秋菊,仍呼我辈不羁人。(陈曾寿集东坡句)
  明月来相照,好风与之俱。(马新贻)
  读书楼(华秋槎摹东坡笔法)横翠(汪少海)
  维先人两到公乡,怀古思贤,诗学愧承传砚训;
  有太傅一编词录,引泉荐菊,榜题应补读书堂。(张厚璟)
  昔日香山友、今与香山祀,载诵篇章,允配西湖新结社;
  生而退之状、殁而退之铭,聿传著作,派分东浙再开宗。(童谳德)
  铜琶铁板,赋大江东去;月明星稀,慨乌鹊南飞。(佚名集东坡句)
  湖上偶来留鸿爪,故乡无此好湖山。(华秋槎集东坡句)
  今日重来问鸥鹭,故乡无此好湖山。(汪少海集东坡句)
  图画香山,风流玉局;荷花世界,杨柳楼台。(佚名)
  自蛮乡、瘴海游历而还,胜地重临,凭管领六桥风月;
  与白傅、林逋先后相望,崇祠近楼,恰平分一席湖山。(德馨)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军门违万里;
  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忘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金安清书录黄岗苏公祠联)
  据说,有人曾问及毛泽东为何不创作有关西湖的诗词,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即“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实在绝了。我不敢造次……”大有“崔灏题诗在上头”的谦逊姿态。这故事一则说明东坡对西湖的描写无人追比,二也表示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对白苏二公的钦敬诚服。实际上毛泽东在杭州曾先后创作了《看山》、《五云山》两首以西湖风光为主体的律诗,不过因为上述缘故,直到逝世后才被后人用来发表。
  学海堂
  学海堂原附设平湖秋月前苏公祠内,建于何时不详,早已废圮不存。一度讹传为阮元创建,按,阮元所创的学海堂在广州。旧时有联:
  与玉局作社会邻,为名臣、为名儒景仰非遥,文字前因续香火;
  谒金门应贤良对,曰贡士、曰进士飞腾在即,湖山佳气结风云。
  胜地萃贤能,愿诸君佩实衔华,毋负故乡好山水;
  英才裕公辅,卜他日书生论秀,同登天府作夔龙。(以上马新贻)
  云路及时登,盼诸君同咏霓裳,传来南海;
  风帆随处好,许他日重携文酒,泛到西湖。(王凯泰)
  诂径精舍
  诂经精舍遗址在今浙江博物馆瓷器馆附近,此处原名照胆台(关帝庙)。清乾隆六十年(1795)冬,时任提督浙江学政的阮元,集江浙名师在这里编辑了“展一韵而象字皆备,检一字而诸训皆有,寻一训而原书可识”的汇古今经学大成的《经籍纂诂》。嘉庆初,即阮元升任浙江巡抚的第三年,又在这里创办了省城最高学府——诂经精舍。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别号公达,江苏仪征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翰林编修,浙、鲁学政,兵、礼、户、工部侍郎,浙、闽、赣巡抚,两广、云贵总督直至体仁阁大学士。他善诗书、精金石,对朴学造诣尤深,在西湖许多地方留存不少翰书墨宝。朴学又称汉学,是继承汉代学者在研究经学时,器重名物、训诂和考据学的学术体系。宋朝以后,汉学的研究出现了以“理学为尊”的偏向,用现代汉语来说,认为“理”是永恒的,即精神先于世界存在、主观意识是派生宇宙万物本原的唯心哲学思想。朴学与理学的根本分歧,是在于它重视理论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客观唯物过程,是一种“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的学术思想体系。
  阮元在浙江为官先后达十二年,为杭州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赢得杭城各界人士的爱戴,其功绩主要有:
  一、办教育。创办诂经精舍是阮元办教育的集中贡献,其宗旨公开标榜继承汉代学者许慎、郑玄的治学方法,主张“儒者之于今,但求其是可矣。是之所在,从注可、违注亦可,不必定如孔贾义疏之例也”。即强调要独立地、创造性地思考,不囿于古人的注疏,这在古代教育思想中是很少能见到的。课程设置原则为“专勉经古实学、兼及西学”,即学习经、史、子、小学之外,还讲授天文、地理、算法等自然科学,延请全国一流学者如王昶、孙景衍、李锐、钱大昕等名士执教。中国近代的三大学者孙冶让、王国维和章太炎,都是在阮氏学风启发下治学成功的(最近出版的书籍中,把曾与沙俄谈判时争回大片土地的吴大澂也说成是精舍弟子则误,吴系俞曲园在苏州紫阳书院讲学时的学生)。
  二、兴科学。阮元时代的科学水平,当然无法与现代相比,但是按成就来说,不能不赞之是“划时代”的。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如李锐、钱大昕、凌廷堪、焦循等与阮元都有交往,著名数学家罗士琳则是精舍的门人。在1795至1799的四年中,阮元在杭州主持整理中国的古天文算法外,还从历代文献中辑成《畴人传》40卷共40余万字,其中记述中西数学家288人,是我国数学史上的空前巨著。此外,他还历时30多年,从《全唐文》、《永乐大典》等文献中抄得资料万余条,终于使已佚传的唐代“杨辉算法”得以传世。嘉庆中,阮元还在武林山下创办了“灵隐书藏”,杭州的文化源薮,私人藏书楼不少,但可能“灵隐藏书楼”是全浙最早的“国家图书馆”。
  三、浚西湖,修岳坟。嘉庆五年(1800),阮元抚浙,鉴于自雍正初李卫督浙时疏浚西湖后,近80年间湖底淤泥日积,于是拨库银浚湖,将淤泥堆积在湖心亭之北,使与三潭印月、湖心亭鼎足成“蓬莱三岛”的阮公墩(参见“阮墩环碧”条)。阮元十分景仰民族英雄岳飞,嘉庆六年(1801),当浚湖工事告毕,又重修了岳坟、岳庙,使之焕然一新。他在重铸的秦桧、王氏夫妇跪像上,用小牌挂了副“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若至此;啐!我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的二丑对话联,活脱脱地刻画出一对奸臣、恶妇的狠毒内心世界。
  旧时有匾联:
  风月无边(彭玉麟) 湖光山色共一楼(佚名)
  第一楼(佚名) 俞楼(汪子乔) 虫二(佚名)
  公羊传经、司马纪史;
  白虎论德,雕龙文心。(阮元撰题俞樾重书)
  是谓不朽有三,遗烈永当留圣水;
  所以行之者一,返躬深愧仰高山。
  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括囊大典,网罗众家。(以上马新贻)
  懿德大雅,博稽六艺;探遗索隐,穷究万源。(蒋益澧)
  南阁祭酒,说文九千字;东国大儒,著书数万言。
  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以上俞樾)
  六经皆载道之书,墓骛祠章矜博览;
  两浙为人文所萃,益从根底下功夫。(佚名)
  第一楼边浮大白,初三月上荡空青。(洪亮吉)
  即景亲风月,随时笃诗书。(钱小榭)
  与诸君拜许郑诸师,敢以空谈荒实义?
  为昭代存乾嘉学派,须知经术即文章。(佚名)
  中国人有个良好传统,凡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都受到人民永远的怀念。所以,当阮元逝世后,杭人在城隍山以重阳庵原址修筑阮公祠凭吊。上世纪末,阮公墩又辟为“西湖新十景”之一的“阮墩环碧”,代表杭州迎接中外游人。(参见拙著《杭州文史资料第25辑·杭垣旧事》)
  正气先觉祠
  正气先觉祠原在诂经精舍最后进,祀汉儒许慎、郑康成等及历代杭州名贤。后并入精舍,再为浙江蚕学堂、国立西湖艺专校舍。旧时有联:
  懿德大雅,博稽六艺;探遗索隐,以究万原。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
  颂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希贤希圣希天,尚友诗书,其揆则一;
  立言立功立德,名山俎豆,不朽者三。(以上蒋益澧)
  尚论古时人物,惟功德不朽有三,丹雘此重新,斯与邦贤尊忾慕,
  来寻湖上祠堂,瞻显碣徘徊者再,纲维诚永赖,愿教宙合共楮持。(卢永祥)
  具智仁勇,辉日月星;博大典丽,各擅所长。(朱锡荣)
  徐锡麟墓(祠)
  徐锡麟(1873-1907),辛亥革命先烈。字伯荪,绍兴人。早年在当地从事教育,任绍兴府学堂算学教师,升副监督。后游学日本,参加“留日学生援助爱国学者章太炎及拒俄运动”,次年回国参加光复会。1905年创办“绍兴大通师范学堂”,以习体育为名购买枪弹,规定入校学生必须是光复会员,并以学堂为联络点,重点培养金华、丽水、绍兴三府排满人方。为掩护革命,徐捐资任安徽武备学堂副总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因与秋瑾约定皖浙两地同时起义的计划失密,徐即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机会提前举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后在率领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库时被俘。徐锡麟就义前疾书:“蓄志排满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待,为汉人复仇。”
  徐墓原在孤山东南麓,与“湖天一碧”厅遥对,共三穴,另二为陈伯平烈士与马宗汉烈士。1951年,为举办“浙江省第一届城乡交流会”,墓区曾辟为展区,1954年迁鸡笼山。1955年,周恩来总理得悉杭州市在清理西湖墓葬中,将众多辛亥革命烈士遗骸迁出、墓茔被平毁的消息,十分震惊,专门委托陈毅同志与中共浙江省委领导通话,希望将烈士骨殖迁回原处,墓葬按原样恢复。一周后,徐锡麟等辛亥烈士和克服金陵阵亡将士遗骸(连同苏小小坟)均移回恢复。尔后,周恩来又亲自与浙江省委主要负责人通话说:“你们想把西湖风景点搞整齐些的用意很好。但这些古迹是西湖的一角,有些人对他们还有感情。这次拆迁不要你们作检查,回迁费用全部由国务院负担。”1957年,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群众大会上又说:“你们杭州也是个革命地方,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章太炎、苏曼殊墓(原在孤山鸡毛信雕塑西麓)都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要纪念他们?因为是他们这一代推翻了清朝,是我们前一代人,也就是我们天安门烈士纪念碑上有份之人……”1964年,徐锡麟等三烈士墓又迁鸡笼山,1981年再迁风篁岭下,现墓碑系书法泰斗沙孟海墨宝。(参见“浙江忠烈祠”条)
  徐锡麟祠原在今竹素园南门濒湖处,又名浙江先烈祠,建于民国元年(1912)。该处早先为“左公祠”,祀左宗棠(后移孤山与蒋益澧祠合一)。徐公祠除祀辛亥先烈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三人外,并祀杨哲商、陶成章、赵膺、叶仰高、董国祥、杨旭东、虞廷、沈志刚等共十一人,抗战中毁去。建国后,该处一度为西湖幼儿园址。旧时有联:
  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孙文)
  五年前同志同谋,急不能援、死不能从,让两君偕作鬼雄独自安乎!当时奔走呼号,梦绕皖公山,尺剑深知负吾友;
  千古来奇人奇事,头可以断、心可以剖,拼一身促成民族何其烈也!今日共和圆满,祠开越王郡,瓣香犹得告先生。(朱瑞)
  读春秋左传,吴有胥、越有种,皆名报仇雪耻,奈何民族精神,成败若弗论,潮汐往来应惭后起;
  严中外大防,宋则岳、明则于,惜志尊王攘夷,难免家奴事业,英雄纵不朽,湖山管领合让先生。(刘大白)
  贼君果何仇,料其人终难逃罪;
  在我有余痛,为时局非哭己私。(朱瑞挽虞赓甫)
  奇功未竞越王台,斜阳芳草、血泪难干,留与后人补恨;
  侠骨得依宗泽墓,风马云车、精英尚在,都来故里招魂。(朱瑞挽赵伯先)
  1964年10月,某中央领导来杭,撰写了《沁园春·杭州感事》词:穆穆秋山,娓娓秋湖,荡荡秋江,正一年好景。莲舟采月,四方佳气,桂国飘香。玉绽棉铃,金翻稻浪,秋意偏于陇亩长。最堪喜,今射潮人健,不怕澜狂。天堂,一向宣扬,笑今古云泥怎比量!称繁华千载,长埋碧血;工农此际,初试锋艺。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羞污半面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录自《人比月光更美丽》,人民文学出版社)
  从文学、技巧角度讲,此词不愧为一首佳作。但其中狂热地高擎“左”字大旗,说什么“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羞污半面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明明是斥责所谓“封、资、修”文化的泛滥。该词在出版前,又经国家最高领导人审阅并作如下批示:
  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处处与鬼为邻,百年犹难扫尽。今日仅挖了几堆朽骨,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易了且与事实不合……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录自广州花城出版社《随笔》2005年第5期)
  随后,杭州市领导机关决定在西湖景区开展“破旧立新”运动,据1964年12月19日杭州市人委办公室编发“供领导参考”的《工作动态(86期)》称,仅12月2日一个晚上,就拆除和拆迁孤山及西泠桥地区的墓葬36处,碑亭、牌坊、石像16座……1965年3月,周恩来总理得悉西湖周围的历史人文景观遭受严重破坏,电告浙江省委转知文化部门“一定要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由于当时全党的工作重点是投入“四清”运动,对周总理的指示无暇顾及,不久,全国更陷入“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西湖更是经历了比清代太平军战火更残酷、更彻底的破坏性灾难。
  浙江忠烈祠(附浙军克服金陵阵亡将士墓联)
  浙江忠烈祠原址为今浙江博物馆,原先是乾隆万寿宫旧址。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浙江民军起义。因张勋复辟,“辫子军”死守南京,浙军出兵驰援在初攻中失败,电请各省助战,最后由朱瑞率兵三千人攻克,阵亡将士共68人。祠建于民国元年(1912)十月,初名“南京阵亡将士祠”,后改“浙江昭忠祠”,再改“浙军忠烈祠”。在抗战中被日寇毁去,但在今博物馆大门前,尚有汤寿潜撰文的“浙军凯旋纪念碑”座迹可寻。旧时有联:
  看南都六代江山,皆吾党新留战血,回思黑夜青磷,此心独痛;
  借西湖数椽祠屋,为诸君聊妥英魂,若论金章紫绶,所报非丰。
  率吾党君子六千人,驰驱天保城、马群、孝陵之间,誓不与胡虏同生,喋血衔须,临阵科闻祈战死;
  揽胜地圣湖三十里,俯仰吴越王、武穆、忠肃而下,幸重睹汉家复腊,鸣铙奏凯,迎神应可慰英灵。(以上朱瑞)
  浙军克服金陵阵亡将士墓联: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为国为民、死如不死;
  好湖山予鬼雄埋骨,来歆来格、神乎其神。(杭州陆军士官挽)
  马革裹尸归,从两浙东西联袂褰裳,来此地崇拜英雄,死战沙场诚幸福;
  虎贲遗烈在,忆大江南北同仇敌忾,率尔曹驱除强虏,生还乡里转伤心。(朱瑞)
  光复有功,赢得湖山供俎豆;
  男儿遗恨,未能甲马奏凯歌。(陶镛)
  “浙军克服金陵阵亡将士墓”原在今孤山东草地鲁迅铜像附近山麓,呈环形七座,俗称“七星坟”,所有阵亡将士均勒名墓碑上,并在今唐庄西侧建“浙军克服金陵阵亡将士墓道”牌坊。1954年,墓道牌坊及“七星坟”全部被拆除,烈士遗骸被移葬鸡笼山。次年,在周恩来总理关心下,诸先烈骨殖回移,重新安葬在孤山东麓原址,在“文革”前夕的1964年,烈士遗骨再度移鸡笼山。在“文革”中,烈士墓又全被破坏不说,竟连骨骸也四散丢弃,直到1981年9月,才将散佚的诸烈士遗骨,因无法分辨而合装在一个瓦罐中,归葬风篁岭下辛亥革命烈士墓群。(参见“徐锡麟墓(祠)”条)
  中山公园(康熙行宫、圣因寺及万寿宫)
  中山公园(沙孟海) 四照亭(周叔弢) 万菊亭(张伯驹)
  西湖天下景康南海题西湖联“有如此园林,四海寻遍未尝见”之语,弥觉坡仙此句可珍也。二十三年春陇右黄文中。(注:“文革”中,此匾连同下联均换以任政书法取代。)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处处好好奇奇。(黄文中)
  已溺已饥,恩周浙境;尔炽尔寿,辉映湖山。
  昊天不镛,载胥及溺;将伯助予,永矣弗谖。
  救灾希金,出水火而登衽席;
  纪功勒石,立碑塔以壮湖山。(以上黄庆澜)
  世界潮流浩荡,万里钱江三折浪;
  中华国运昌盛,千顷圣水一枝荷。(朱馥生撰题中山纪念亭陈仲芳书)
  中山公园位于“人间蓬莱”孤山的中段南麓。孤山高38米,系宝云山一脉穿湖底孤峙的小山,山上多梅花,故又名“梅花屿”。据考,杭州人在唐代前赏梅集中在孤山及吴山伍子胥庙附近,有白太傅诗“伍相庙前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句作证。按《西湖志》:“(南宋)孤山之荫,缭岁寒亭皆古梅,(太乙)宫御园内有梅堂、梅苔……西泠桥梅花五百株。”说明宋室南渡后,孤山便成为杭州人最集中的赏梅胜地。又因白居易诗中有“蓬莱宫在水中央”句,所以孤山也称“蓬莱岛”或“小蓬莱”。
  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这里先是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所在地,后改建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使从孤山东麓的玛瑙坡直至今俞曲园纪念馆,几乎囊括大半个孤山,都成为御园范畴。南宋理宗赵昀来此进香时,曾以林和靖诗“疏影横斜水清浅,蝉香浮动月黄昏”句御书楹联。元朝,孤山已呈荒芜,原南宋宫殿已基本废圮。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迎接皇帝南巡,此地又大兴土木辟建行宫。按《南游记》描述:“行宫之制甚奇:复阁重廊,周回相通,凿石为基,削岩成壁,引水成池,植花成幄,桥水磴山至于后宫。殿在山上,含岩石于殿中,注清泉于座下,一室之中,而山水之观毕具。左右高楼,近挹湖光,远吞山色,如登玉霄金阙,而望十洲三岛之仙踪也。”其规模架势几可与《阿房宫赋》中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媲美。遗憾的是直至康熙第四次南巡(1705年)时,才“临幸”这里(前三次寓太平坊,民国时该处称行宫前,即原上城区体育场附近)。
  康熙崩驾后,按清廷皇帝生前住过的地方只能供佛的规矩,这里便改建为圣因寺,一度与灵隐寺、昭庆寺、净慈寺合称杭州“四大丛林”。乾隆十六年(1751),官府在圣因寺东侧修建供皇帝居住的万寿宫。乾隆四十七年(1782),朝廷在今“西湖天下景”之南,原行宫玉澜堂址,兴建用以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第二次进杭,一把火将文澜阁迤西直至西泠桥东堍烧了个精光,阁内藏书损失惨重,直到光绪六年(1880)才由浙江巡抚谭钟麟筹款重建。第二年,杭人丁申、丁丙兄弟集资收购《四库全书》散佚善本,并按北京文渊阁藏书补抄完全。民国18年(1929),文澜阁划给原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前身),藏书于宣统三年(1911)划给浙江图书馆,并在今中山公园西侧建藏书楼(即白楼,园内原有的红楼,为清廷迎接德国皇太子威廉游杭时的宾馆)。
  辛亥革命后,孤山地区原清行宫范围全部开放,供杭人任意游览,1927年正式定名“中山公园”。园门前的“光华复旦”牌坊最早系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由皇帝亲题“万笏来朝”,毁于咸丰兵灾,后在光绪七年(1881)重建时改称“万福来朝”,惜又毁于抗战中(现已复建)。现坐于大门前的石狮和改名为“西湖天下景”的停泉(在抗战前称“四面亭”),应是清朝康熙行宫遗物。中山公园是孤山观湖赏景最胜处之一,倘能跋登山顶,左顾右盼,处处都显示佳色;远处层峦起伏,近前波光荡漾。三岛浮于湖上犹若仙宫,如诗般景色、旖旎风光一览无遗,仿佛置身画中,如果晨起迂雾笼罩湖上,更令人有置身“蓬莱”宫飘然欲仙的感觉。旧时有联:
  停泉
  明湖福地 云岚静挹峦峰秀,花径平分松竹香。
  云岫阁 入座烟岚铺锦绣,隔帘云树绕楼台。
  涵清居 花雨润时沾翰墨,竹风清处韵琴书。
  揽胜斋 千峰林影帘前月,四望湖光镜里天。
  西湖山房 螺尖滴翠峰千叠,鸾尾凌霄竹万竿。
  双桂轩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苍蔼望中收,四面湖光依几席;
  薰风行处遍,六桥花柳间桑麻。(以上康熙题行宫)
  圣因寺 泽永湖山
  云峰四照 山外皆山,峦岫绕成清净界;
  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以上雍正题圣因寺)
  月波云岫 绣壁空清万寿宫琅环潇照四照亭鹫香庭
  绿云径 瞰碧楼贮月泉领要阁玉兰馆
  超诸有境 长见日华临宝掌,依然常释驻香台。
  慈云遍荫 屿云连竺境,湖月证潮音。
  林端挹甘露,峰际现青莲。(以上乾隆题圣因寺)
  观风浙水 烟火万家添胜概,江山千里引游情。
  雅宜清致 临息名区欣富庶,咨诹善俗识游歌。
  竹凉深处 梅香闻不厌,竹静望偏深。
  明湖福地 云岚静对高自秀,城郭远映余青苍。
  明秀澄观 曰游曰豫所无逸,乐水乐山亦静机。
  镜冶澄怀 表里湖山含动静,虚明古今印羲娥。
  韵玉馆 霁见山容凝黛翠,风披水面皱冰纨。(以上乾隆题万寿宫)
  神乐最宜楚辞古,明湖可惜蒋山遥。(佚名题四照亭)
  年光如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佚名)
  岗积远山秋气象,月生高阁夜精神。(佚名)
  圣德遐昌,北极恩光照北阙;
  皇仁远披,西湖瑞霭接西天。(李卫题圣因寺)
  庄严圣地、琅环福地,东壁沐春光,洵是此金銮待漏;
  晴雨宜时、雪月佳时,西泠谈盛事,最难忘玉辇巡游。(德馨题行宫)
  故宫寥落认前朝,天下为公,莫忘怀四部图书、一园林木;
  胜迹登临容我辈,人间何世,试极目东西浙海、南北峰云。(陶墉题中山公园)
  近年,有专家考证认定,中山公园内迎门的“孤山”两个擘窠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宸翰”,但在《西湖志》、《西湖志纂》中对此均只字未提。更有人说“‘孤’字少一点是有来头的”,其实在书法艺术里,“孤”字历来有不加点的习惯。倒是“孤山”石刻大字的前阶下的两座“华洋义赈亭”,杭州人称东面的为“文亭”,西面的叫“武亭”。其实,东面的确是亭,西边则为藏传佛塔形,称“亭”则误之。
  杭州历来有“孤山不孤”的俚语,究其出典来历,我以为是因有林和靖的隐居,引来无数文学青年的访谒和杭城地方官访贤,使原先孤僻冷静的地方,顿时热闹起来。特别是宋真宗的赐谥和官府每月送粮,年终赠棉,更是鼓号仪仗,于是就有了“孤山不孤”的说法。至于后来在孤山兴造四圣延祥观和西太乙宫,尤其清初为兴造康熙和乾隆祖孙三代的“行宫”,车水马龙、夯声尘嚣先后长达60多年,平静的孤山怎么能“孤”得起来?
  朱文公(熹)祠(附:西湖博览会教育馆联)
  朱熹祠又名朱文公祠,建于明嘉靖间,清咸丰间毁于太平军,光绪十五年(1899)在今“青白山居”西侧重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豚翁,安徽婺源人。因继程颢、程颐兄弟理气关系学说,阐发儒学思想中的“仁”和《大学》、《中庸》中的哲学思想,世称“程朱理学”,死后谥称朱文公。
  理学又名“性理学”和“道学”,是儒学中的重要分支,始于北宋周濂溪(登颐)。汉儒治经侧重训诂,但宋儒则附会经义而主张“天人性命”之理,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局限性。他集《论语》、《大学》、《孟子》及《中庸》四部儒家经典合称为“四书”,因此,自元朝后的科举中,考题均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因此其学说长期盛行中国学界。虽然,朱熹学说由“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唯心理论为主导,但他对古文的新解,还是有贡献的。上世纪60年代盛行过一句“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的话,其基本点与理学的“人与动物不同,应该是有理性和有精神的”原则类似。毛泽东同志对朱熹很有研究,1972年9月,他在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访华时,曾以《朱子集注》作礼物馈赠。旧时有联:
  德盛教尊,广千古圣人传心之要;
  仁昭化溥,垂万年子孙敬守之基。(黄机)
  由孔孟而来,二千年卫道传经,独振斯文统绪;
  当光宁之世,五十日格非陈善,允宜此地蒸尝。(朱轼)
  删定赞修真,千古同功,较汉唐训诂诸儒,仰高山而倍仞;
  德性问学源,两端并举,任陆王纷纭异说,撼大树以何能。(朱珔)
  大哉,夫子之功、百世权衡、六经羽翼;
  远矣!斯文之统、周程私淑、孔孟闻之。(边延晃)
  朱熹祠在民国元年重修,抗战中衰败,解放前成为国立西湖艺专教职工宿舍(习称外西湖28号,1978年建造楼外楼菜馆新楼时拆除)。1928年举办西湖博览会时,朱公祠被用作教育馆,有二联堪有新意,兹录之如下:
  定建设的规模,要仗先知;做建设的工作,要仗后知;以先知觉后知,便非发展大中小学不可;
  办教育的经费,没有来路;受教育的人材,没有出路;从来路到出路,都得振兴农工商业才行。(刘大白)
  看完这教育成绩,感想如何,不满意么?要同担些匡扶责任;
  放下那湖山美观,勾留在此,能着眼的,别错认是点缀功夫。(佚名)
  左(宗棠)蒋(益澧)二公祠
  左蒋二公祠原在今西泠印社东邻,即今楼外楼菜馆西部处,解放后为杭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址。
  左公祠原在栖霞岭南麓濒湖,与竹素园紧邻,祀清代浙江总督左宗棠。民国后,该处改祀徐锡麟、陶成章等十一位辛亥先烈。蒋公祠在今西泠印社东侧,祀浙江巡抚蒋益澧。按民国初所颁布的《改定祠祀议决案》称:蒋益澧、左宗棠二公有惠浙人,将左祠与蒋祠合称“左蒋二公祠”。上世纪80年代楼外楼菜馆扩建时拆除。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阳人。曾中举人,因京试不第而作乡塾教师。后一度在家乡办团练,受曾国藩保举襄办军务与太平军作战,积功与曾国藩、彭玉麟合称“曾左彭湘军三大帅”。咸丰十一年(1861)出任浙江巡抚,大败太平军于金、衢地区后,升闽浙总督。嗣又击灭太平军残部后,调任陕甘总督征剿山东捻军和西北回民义军,升协办大学士。光绪元年以钦差大臣督办身份出征新疆以平定阿左柏叛国政权,并向朝廷提出设立新疆省和浚河渠、建城堡、丈土地、厘正赋税及创设义塾等建议,促进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开辟西北交通,从玉门直至新疆沿途边栽柳树以志标记,被人民称颂“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来早”。后任两江总督及通商大臣。左氏一生中曾创办马尾(福州)船厂、兰州机器制造局等新式工业。虽然曾参予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及回民起义,但在发展中国现代工业及开展洋务通商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蒋益澧?-1874),湖南湘乡人。清同治初,左宗棠抚浙时任布政使。此前,蒋就随左宗棠在浙江各处与太平军作战,屡获胜利。接任浙江巡抚后,即致力杭州建设,平复兵乱创伤,从浚疏西湖、再建天竺法喜寺、重修岳庙及重铸四奸跪像,到振兴教育、设义学、重建孤山诂经精舍及贡院、开仓济民等德政,很得百姓爱戴,其功绩在新《杭州市志》中有多处记述。原祠内有记述蒋益澧功绩的“古婺登陴”、“雄师入浙”、“凤城凯唱”、“雁泽驩胪”、“泮水培芹”、“琐院翘材”、“银塘射弩”、“苕雪澄清”、“赫龛飞渡”、“征停关市”和“志纂河渠”等十二块图文石碑,均在楼外楼菜馆扩建时拆除收藏。旧时有匾联:
  旗常懋绩(同治) 忠忱一德(慈禧)
  恪矢公忠
  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以上光绪)
  地近岳王坟,死后不孤,蒋庙刘祠皆旧部;
  奠酌圣湖水,生前有语,六桥三竺许重来。(杨昌浚)
  万里扫妖氛,收还三竺六桥,龙虎韬钤初试手;
  千秋隆庙祀,对此湖光山色,鸢飞鱼跃亦含思。(李光元)
  高志局四海,英名擅八区。(应宝时)
  杭地用兵年,居者水火、行者流亡。自我公入衢州,率蒋果敏前驱,袭富春、屯留下,血战始成功。然后兴学校、徕商旅、复农桑,百万户还定苍黎、完家室而长子孙,两浙康休皆所赐。
  史编大事记,勘贼东西、抚贼南北。迨诸君集闽海,效汉武乡尽瘁,有进寸、无退尺,天心旋悔祸。犹欲议边防、筹将材、策吏术,七十岁榰撑精力、竭股肱以绥中外,千秋肸飨永余思。(全浙士民公颂)
  人倚楼(佚名)
  甘棠绕屋、荐菊浮蹲,比当年广厦万间,正榻正宜徐孺子;
  玉笛无声、青山依旧,料此后明湖一曲,停桡都唱蒋安阳。
  灵之来兮,从白舍人游、配苏学士食;
  客何为者,吹杨济公笛、披董静传书。(以上徐琪)
  横笛一声,延西泠十二桥明月;
  登楼长啸,和凤林百八杵钟声。(佚名)
  廿载赋同袍,惟公才气无双,勋业直追曾李后;
  万家争尸祝,留此湖山第一,馨香宜在白苏间。(杨昌浚)
  百战中兴,年未治兵先治民,溯建旄湘渚、飞舰汉皋、洗甲章门、杨旌桂岭,以至浙江底定、粤海遄征,五六省灌燧销锋,独担南岳风云,跌荡功名题册府;
  千秋遗爱,地夷大难布大惠,看鱼箧生徒、荷锄农女、载途宾旅、归市工商,即如吏亦冰行、军犹犷挟,十一郡铭碑诔社,来就西湖山水,携扶童叟拜神旗。
  先皇宫傍九霄、昔年多名宦崇祠,如范公忠、李公勋、赵公惠,咫尺瞻天,恍见旌旗云际路;
  明圣湖留一席,此地本前朝胜址,有陈时柏、唐时竹、宋时梅,馨香终古,平分繁藻水边春。(以上全浙士民公颂)
  天覆无私,吴阖闾、越勾践、吾楚鬻熊,一时掘起东南,遂使衣冠通上国;
  地传有兹,宋武穆、明忠肃、熙朝果敏,到此须知景仰,奠徒风月揽西湖。(黄敦孝)
  述遗爱易代,犹歌俎豆联辉、平分一席;
  有功德于民,则祀湖山大好、式享千秋。(汪岭)
  楼外楼菜馆(洪楼)
  楼外楼(仿赵古泥摹曲园笔法,无款)
  楼外楼(赵朴初、沙孟海、尹瘦石、沈定庵)
  菜肴香四海,楼誉响五洲。(刘江)
  美酒佳肴迎挚友,名楼雅座待高朋。(郭仲选)
  名楼誉满三江水,佳话情连四海心。(马世晓)
  举杯邀明月,和曲舞东风。(杨西湖)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观山外山。(原三潭印月联 程茂全重书)
  闲开东阁索梅笑,坐对西湖把酒樽。(易铨撰题 谭以文重书)
  味中美味,馐中珍馐;山外青山,楼外有楼。(费孝通)
  饮食文化相长,美景佳肴共餐。(刘枫)
  楼外楼江南独秀,天外天再展宏图。(胡平)
  百年老店,誉满全球;精益求精,再展宏图。(姜习)
  西子湖滨,孤山之麓;名楼挹秀,佳肴芳馥。(顾廷龙)
  鱼羹美酒味中味,春色湖光楼外楼。(邓云乡)
  波光连天远,山色楼上多。(古联 唐明为重书)
  千百年西子,看尽盛衰枯荣;
  世纪半名楼,尝遍甜酸苦辣。(李若连)
  楼外揽西子,风情最爱花雕酒;
  坟前拜苏小,妒意难忘醋溜鱼。
  (陈芷汀撰题俞建华重书时写“西子”为“西施”)
  山岚花树云光彩,鲈脍莼羹齿颊香。(姚学缪)
  百年老店楼外楼原开设于西泠印社之西,与俞曲园纪念馆(即俞楼)隔广化寺里外相望。其历史最早见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892)的《曲园日记》,创始人为绍兴籍船工洪瑞堂,故民国初该馆一度又称“洪楼”,为杭城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声闻遐迩的杭帮菜“首席”(1952年,该店因生意萧条而一度歇业,1955年改公私合营。1973年因楼面被白蚁蛀蚀,迁于原太和园菜馆址)。据著名历史学家林正秋教授主编的《中国杭州楼外楼》称:“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先生的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楼成后,曲园先生应洪瑞堂之邀与彭玉麟作为首批“贵宾”光临,彭以“戎马书生”具名挥毫“一楼风月当酣饮”和“屈醒陶醉随酙酌”两副楹联,曲园先生也乘兴题写了“楼外楼”匾额。令人注意的是曲园所写的第一个“楼”字的间架结构,与彭玉麟书题“俞楼”的“楼”字相同(参见《俞曲园纪念馆》内照片),第二个“楼”字改用行楷落笔,用以表示酒楼乃系俞楼外侧之楼。于是,名楼命名源自名人,名人取典出自名句,百余年来,在杭城一直传为佳话。
  楼外楼历来以供应西湖醋溜鱼著名。按杭州人梁绍壬著于道光十七年(1837)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考证:“西湖醋溜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曲园先生入住俞楼的数年后,洪瑞堂在广化寺东侧设饭摊,专门烧煮西湖醋溜鱼,以供湖上游客及瞻仰俞楼的人士午餐,曲园先生也常命童仆采购佐膳。他有一首成于1880年的诗称赞:“宋嫂鱼羹好,城中客未尝。”由此可知,最早见于《梦粱录》的宋嫂鱼羹,已改称西湖醋溜鱼,而且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有正味斋日记》、杭籍文豪袁枚的著作中,都可找到醋溜鱼、醋熘鱼、醋缕鱼、醋柳鱼等物同、音近、字异的记述。换句话说,清代盛名的醋溜鱼,实际就是史载中宋嫂进贡南宋高宗品尝的鱼羹的演化(另所谓“叔嫂鱼羹”故事,仅见于《古今小说》,故不足以为史实)。但《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又称“近则工料简涩,真不见其佳处”的醋溜鱼,传至建国依旧兴盛不衰的缘故,据林正秋教授考证,是曲园以鲩鱼(即草鱼)代替河南人爱吃的鲤鱼烧制的结果。在杭州以烧煮醋溜鱼闻名的菜馆众多,如王润兴也为其中之一,而楼外楼则自创业伊始,就以烧制西湖醋溜鱼著名海内外,所以凡游人来杭州,必然要品尝醋溜鱼,并又以楼外楼为正宗。所以,解放前该楼悬挂的陈芷汀先生联中,有“妒意难忘醋溜鱼”句。
  西湖醋溜鱼在民间也偶称西湖醋鱼,分“醋溜鱼块”和“醋溜全鱼”两款。解放初,政府号召饮食界创制“新杭菜”,楼外楼名厨蒋水根在吸收王润兴菜馆烹调醋溜全鱼的基础上,烧制出新一代的“宋嫂鱼羹”,1956年由政府正式定名为“西湖醋鱼”。从此,西湖醋溜鱼的名字隐去,而西湖醋鱼不仅成为楼外楼的当家菜,更成为湖上接待各国元首和海内外佳宾时不可缺少的杭帮名菜。1979年,由诸名家合编的《西湖揽胜》书上说:“宋五嫂鱼羹这只名菜,后来又演变为‘西湖醋鱼’,一直流传到现在。”近年来有的书上说蒋介石甚至鲁迅先生都“爱吃西湖醋鱼”,其实此“西湖醋鱼”非彼“西湖醋鱼”,这是张冠李戴的大笑话。
  1958年,楼外楼菜馆因房屋被白蚁蛀蚀,迁至西泠印社东太和园菜馆址营业。现在矗立在孤山西南麓气势恢弘的楼外楼,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在1973年9月16日的指示,拆除朱熹祠(即外西湖28号美院宿舍)和蒋益澧祠(即西湖水上派出所址),于1978年动工,1980年10月竣工的新楼。这栋新楼成为湖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国杭州楼外楼》书上还引用俞平伯先生的文章称:“(俞楼)东面一小酒馆曰楼外楼,其得名固由于‘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但亦与俞楼有关。俞楼早建,当时亦颇有名,酒楼后起,旧有曲园公所书匾额,现在不见了……”据此推测,楼外楼的历史也应该有120多年了,能至今依旧兴旺,在杭州的“百年老店”中确属凤毛麟角。关于该楼的招牌,据笔者建国后所见,所悬与现挂的大致相似也无落款,说明已不是曲园原题墨宝。本人早年曾听管理俞楼的汪英明老伯(系跟着父亲于民国初年由吴昌硕介绍来管理俞楼的安吉人)说:“楼外楼老招牌听说是日本人偷走了,现所悬是赵古泥重写的。”这个说法是否确实,有待专家考证之。不过,在有的书上说其是“早期西泠印社社员张坚”的书法,可能性不大。一是张坚其名在印社创始人王福庵《西泠印社志稿》上所无,即使真有其事,也至少在曲园先生命名38年之后了;二是该楼曾将德高望重的赵朴老墨宝,一度作为小卖部的颜额,其中因故倒是令人费猜的。
  楼外楼(曲园俞樾)
  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
  屈醒陶醉随斟酌,春韭秋莼入话题。(以上彭玉麟)
  载酒来访,助话意诗情、歌声笛韵;
  引人入胜,有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佚名)
  闲思鲈脍客中客,买醉湖堧楼外楼。(陈无咎)
  推窗望,湖平水清柳翠,楼外风光好;
  举箸尝,鲢肥鳜嫩莼鲜,席间笑语盈。(木兰山人)
  葛岭丹成抱朴子,洪楼盘荐响铃儿。(王世襄)
  楼台晚映青山廓,罗绮晴娇绿水洲。(陶石篑)
  酒醉更移花下席,书多别起竹间楼。(金尔珍)
  饮酒有何可不可,买醉最宜楼外楼。(佚名)
  近年来,杭州供应一款与传统西湖醋溜鱼完全不同的“宋嫂鱼羹”,与历史上来自河南的宋嫂毫不搭界。有位号称“儒厨”的烹饪专家张先生,在1992年的《杭州日报》上发表的“宋嫂鱼羹原名赛蟹羹……用西湖产的肥壮鳜鱼作原料”的说法,完全是杜撰。一是来自黄河边上的河南人最习惯吃的是鲤鱼而不是鳜鱼,何况沿黄河地区也不产鳜;二是因为从唐朝开始,西湖一直作为养鱼荡及佛徒放生池之用,所以在《梦粱录》等书上就明白写有“鳜,独西湖无此种”记载;再三为“羹”字的古义是“肉谓之羹(《尔雅》)”,不是现代汉语解释的“糊状食物”。河南来的宋嫂不烧鲤鱼而爱烧“西湖产的鳜鱼”,以及八百年前的古人竟使用汉字现代义,与蒋介石吃“西湖醋鱼”一样,看来也是此“宋嫂鱼羹”非彼“宋嫂鱼羹”也。(参见拙著《杭州文史资料第25辑·杭垣旧事》)
  西泠印社(附:数峰阁联)
  西泠印社(吴昌硕张祖翼沙孟海) 中国印学博物馆(赵朴初)
  柏堂(俞樾)
  大好河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许奏云撰 琴斋书)
  旧雨新雨,西泠桥边各题襟,溯两汉渊源,藉征鸿雪;
  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前贤。(胡宗成撰题 沙孟海重书)
  印人印廊印人书廊(启功) 石交亭(赖少其)
  宝印山房(赵之琛) 东壁图书府(唐云)
  鹤庐(吴让之) 去驻随意室(王个簃) 竹阁(诸乐三)
  山川雨露图书室(翁方纲)
  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
  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方介堪)
  以文会友,与古为徒。(丁上左撰 聋丁书 王个簃重书)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邓石如)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聪颖持达,文而可儒。(吴让之)
  烟霞问讯,风月相倚。(徐三庚)
  猛志逸四海,奇龄迈五龙。(赵子谦)
  天帱地载,山高水长。(吴昌硕)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黄士陵)
  高会来,旧今雨;丹篆照,东西洋。(沙孟海)
  道义平生无捷径,风波随处有灵丹。(蒋仁)
  冰壶在怀清可濯,石泓为友交最深。(奚铁生)
  文章片石原东汉,诗律精深祖后山。(黄易)
  课子课孙先课已,成仙成道且成人。(陈鸿寿)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钱松)
  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丁仁撰 叶铭书)
  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
  峰有南北,月无古今,登山远览属骚人。(陶在宽)
  与古人为知己,集斯文之大观。(徐廉)
  八十春秋,力照艺苑;古今书史,誉萃钱塘。(吴小如)
  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清道人李瑞卿集文信国、谢康乐句)
  仰贤亭(叶为铭书赵朴初、王个簃、沙孟海重书)
  先生扇莲社清风,刻画六书负鸿博;
  此地是桃溪深处,渊源一脉溯龙泓。(金鉴)
  名重文章,在野辞朝为大隐;
  学宗秦汉,勒石刊金副同人。(丁不识集曹全碑字)
  印成秦汉一家,丁布衣归乎,斯文未坠;
  社邻梅鹤二轩,林处士去矣,吾道岂孤。(张维懋)
  商彝周鼎、汉印唐碑,上下数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
  酒胆诗肠、文心画手,先后廿八子,我于无佛处称觞。(张景星)
  心仪旧石,手刻白文,于斯为盛;
  大地咸安、成功及远,可乐其群。(丁立中集《碣石颂》字)
  诵印人传记,如龙泓之雄浑、鹤田之渊懿、完白之清奇;自子行铁笔后,各具丰裁,固不宥两浙专家,集同好讨论一堂,洵能绍秦汉先型、斯冰遗法;
  考西湖志乘,若君复作水亭、嗣皋作书楼、东坡作石室;于乐天竹阁侧,别开幽胜,更卜筑数椽精舍,继往哲重联八社,允足助林泉逸兴、唐宋风流。(丁立中撰楼卓立书)
  四照阁(刘庆蕃书谢稚柳重书)
  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金有麟集句 刘江重篆)
  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赵士鸿撰题 刘海粟重书)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叶翰仙撰 孙锦书)
  亚字栏、卍字墙、丁字箔、心字香,翼然井然,咸宜左右;
  东瞰日、西瞰月、南瞰山、北瞰水,高也明也,宛在中央。
  东西日月,南北湖山,俯仰中央宛在;
  坟典石渠,图画天禄,列陈左右咸宜。(以上丁不识)
  凉堂(张均衡) 缶亭(王震)
  金仙阅世,石室遁形。(王震)
  题襟馆(金尔珍)
  宜雨宜晴,静观自得;
  尽美尽善,为乐至斯。(丁上左集东坡句 高丰书)
  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
  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观津老人撰题 朱纪瞻重书)
  登高一呼,万山皆应;
  得少佳趣,众宾与欢。(杨天禄集句 陆俨少重书)
  汉三老石室(冯煦)
  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丁上左撰 黄葆戊书)
  我思古人,有扁斯石,
  其究安宅,莫高匪山。(张钧衡集《葩经》句)
  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朱景彝撰题 刘江重篆)
  西泠印结千秋社,东汉石传三老碑。
  石交几辈共晨夕,山色两湖无古今。(以上童大年)
  社筑西泠,看山影湖光,皆可作八家心法;
  印传东汉,征莆宗皖北,不仅求两浙渊源。(胡宗成)
  长忆数峰商略,开西泠印学一代宗风,何止湖山归管领;
  共邀四照登临,接东晋读书千年叙雅,更将文藻续春秋。(王翼奇)
  观乐(佚名)吴昌硕纪念室(沙孟海)
  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敢何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吴昌硕撰题 诸乐三重书)
  合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
  萃东浙西浙人文,秀气独有千秋。(许炳傲撰题 程十发重书)
  〓云起高阁,叠石疏流泉。(靖庵)
  趣洽情自超,信知翰墨有真乐;
  造极境忽辟,漫从书画记因缘。(丁上左)
  鉴亭(朱祖谋)
  乐石吉金以为鉴,苍官青士伴斯亭。(叶为铭)
  揽景鉴湖同,鸥鹭尽堪寻旧侣;
  成仁泰山重,松筠犹自仰清风。(吴隐撰 吴昌硕书)
  还朴精庐(吴昌硕) 纂籀簃(罗振玉)
  君子好遁,弥勒同龛。(石潜撰 吴昌硕篆)
  既遁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张祖翼)
  佳游惬素愿,胜侣同素心。(吴昌硕)
  湖山最胜(康有为)
  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无款)
  印传东汉今犹昔,社结西泠久且长。(叶舟)
  印传东汉,社结西泠。(胡然)
  倪迂清闷云林阁,米老英光宝晋堂。(何绍基)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叶铭)
  刊石惟余,西汉文字;行歌好约,高阳酒徒。(吴昌硕)
  到处溪山如旧识,此间风物属斯人。(郭尚先)
  四面有山皆入画,一生无日不看花。(王锡荣书 董师白句)
  笔下文章润,人间雨露浓。(吴宝)
  一角湖山,藉留真相;八家篆刻,俾识正宗。(何颂华)
  斯邈造篆隶,降文为字;禺约作反切,立韵于音。(胡震)
  筑数椽在柏堂、竹阁之西,讲艺论交,岂仅湖山供眺览;
  树一帜于文坫、词坛而外,抗心希古,更欣风雨共摩挲。(钟以敬)
  卜筑明湖,坡邻玛瑙;刻画乐石,珍比琼琚。(徐新华)
  把臂入林,呼吸湖光饮山渌;
  抗心希古,网罗秦汉近唐虞。(丁仁)
  冶铜刓玉,拨蜡销金,解得汉人成印处;
  揉艾研砂,封泥署纸,流传谱录任君参。(吴隐集句)
  此屋历沧桑,幸比邻竹阁柏堂,劫火犹留一净土;
  同人寿金石,愿追溯秦符周鉥,瓣香岂仅八先生。(王福庵)
  东鲁诗书,胥归朴学;延陵俎豆,长保名山。(吴颐)
  万家犹是祝生佛,一日何可无此君。(佚名题竹阁)
  时局犹艰,公须有诸葛后身,血性去当天下事;
  人心不死,我曾佐令狐记室,湖山亲见昔年游。(潘文皋)
  卜筑湖山占胜处,合参宗教继前贤。(戴书龄)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邓石如)
  与古人为知己,集斯文之大观。(徐三庚)
  书榻天然邱壑,研石小有陂阤。(陈鸿寿)
  逶随乎乘经之府,相萃于众艺之区。(巴慰祖)
  金石贞吉知天命,沈潜高明乐大年。(胡宸成)
  得无官失求夷日,尚有闻歌识雅人。(任堇)
  浩劫忍重论,经五十年尘世沧桑,韵事流传,犹有图书开浙派;
  昔贤今不作,模二百家印人翰墨,香瓣宗仰,可容衣钵倡瓯风。(叶鸿翰)
  彝鼎图书自典重,金石刻画臣能为。(童大年集句)
  西泠印社是我国近代专业研究金石印学历史最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金石书画学术团体。
  清光绪三十年(1904),浙派金石家丁仁(辅之)、叶舟(为铭)、王禔(福庵)、吴隐(石泉)聚于孤山,发起创建探讨治印艺术的学术社团,并选定孤山西麓六一泉上的数峰阁为创作基地。该处地傍西泠,于是“人以印集,社以印名”,定名为“西泠印社”。民国2年(1913),正逢东晋大书画家王羲之“兰亭修禊雅集”的第二十六个癸丑年,公推浙籍旅沪书画金石家吴昌硕为社长,并在重阳节举行建社十周年活动。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卿,又字仓石,别号缶庐、善铁道人,两度投俞曲园先生为诂经精舍门下。曾任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因不满政坛俗腐,仅任职一个月即弃官侨居沪上,专摹徐渭、朱耷、石涛、赵之谦、任颐等名家绘画出售,最后融各家之长,独创别具新意一派。吴又擅长书法篆刻,所作篆书规模石鼓文、治印宗秦汉,均不泥古,下笔皆有变化,落刀朴茂健雄,无论书、画、刻石作品皆尚气势、重整体,成为沪上巨匠。曲园公晚年所钤用“俞樾之印”(边款:“曲园夫子大人海正,门生吴俊卿谨刻。”该印后传予为他代笔的侄孙俞同元使用)、“臣樾之印”及“曲园六十以后作”、“曲园居士”、“俞楼游客”、“右台仙馆主人”等印,皆为吴昌硕镌刻。印社由于有吴昌硕摄椽,诸多金石书画人杰纷纷加入,顿时名振海内外,日本国汉学金石家长尾甲、河井仙郎等人,也远渡重洋来杭州入社。继任社长如哈麐、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及启功等,均为国内金石书坛的泰山北斗。
  1963年10月,西泠印社庆祝建社六十周年时,国内第一流名家如余绍宋、潘天寿、吴作人、李苦禅、郭绍虞、黄宾虹、沈尹默等大匠,均先后为西泠社员,董必武同志曾专门撰诗祝贺,郭沫若、沈雁冰、陈叔通、周建人等杰士也为印社题字、赋诗道喜。
  竹阁和柏堂,原在南陈时的孤山寺(即广化寺)内,早已废圮不存,清光绪初在兴造蒋益澧祠时重建,民国13年(1924)印社二十周年庆时划入社内。竹阁初建于唐,为大诗人白居易所造,白翁守杭期间,每次畅游湖山,总爱在阁内小憩,有“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诗记述。柏堂位于竹阁东北,传说南陈(557-589)时,有人于其地植柏树两棵,到北宋时一株枯萎,孤山寺僧人志诠叩木质时闻有“金声”,就在另一株柏树旁筑“柏堂”以贮枯木。苏东坡有诗赞曰:“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化物,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掠华构依岩出,乞与嘉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文革”初,竹阁被拆除,柏堂前的小水池也堙填一平。现在的竹阁和池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新建和重挖的。
  印社最上部原有建于北宋间的四照阁(原址为今华严经塔处),清康熙皇帝巡杭时,曾登临赐题“云峰四照”匾额,雍正间浙督李卫重修。民国13年(1924)为建筑华严经塔,四照阁移置今址。其下有“凉堂”,传为宋高宗赐酒画家萧照作画处,久已不存,现在的“凉堂”,为印社二十周年庆时重建。观乐楼前的“文泉”,系孤山地区除“西湖天下景”的停泉之外最早且有年代可证的水泉。
  许多游客以为柏堂前楹联“大好河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的含义,是因印社地处平湖高台,湖山景色一览尽收眼底,此理解当然也无不可,但其实际出典是王国维的“踏弩飞云事事新,行都社事纪纷纷;而今百技都销歇,管领湖山属印人”诗句,意思金石篆刻学博大精深,应列“百技”之首。此外,印社楹联中多处有“图书”二字,按古义就是印章,与现代概念完全不同。旧时有联: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佚名集白居易句)
  两丛却似萧朗笔,千亩空怀谓上林。(佚名集东坡句)
  双干一先神化物,九朝三思太平年。(佚名集东坡句)
  诚意所加,国论所依;前峰如璞,后垅如屏。(佚名)
  藻泳溯眉山,鹤首龙姿化神物;
  棠荫同手泽,翠旗羽葆想军容。(濮诏荪)
  坡老书成无继笔,阜陵书此有遗碑。(董嗣杲)
  与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佚名)
  环水抱山,眼底天然图画;吉金东石,座中自有周泰。(金尔珍)
  许吾为金石精神,自愧衰年,有道乃先书墓碣;
  救世曰棉铁政策,纵经世变,此语可长悬国门。
  小印初刻成,遐者皇右;长城攻不克,突起异军。
  尤两耳,夔一足;缶无咎,石敢当。(以上吴昌硕)
  神州最宜楚辞右,明湖可惜蒋山遥。(佚名)
  社结西泠,看山影湖光,皆可作八家心法;
  印传东汉,证莆宗皖北,不仅求两浙源渊。(胡宗盛)
  摭仓史遗文,鼎彝碑碣、骨甲戈符成印学;
  参天地造化,山川草木、鸟兽鱼虫为文章。(沈光莹)
  臣请刻石,臣请刻金;史大书言,史大书诏。(聋丁)
  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
  元明清以来,及至民国,风流占尽百名家。(于右任)
  此外,西泠印社还有摩崖石刻:
  芋禅(俞樾) 印藏(叶舟) 湖山最胜(康有为)
  人间何处有此境(吴圣俞) 小龙泓洞(叶为铭)
  闲泉(张均衡) 留云(李黼堂) 印泉(长尾甲)
  潜泉(吴昌硕) 岁青岩(吴昌硕)
  另有弘一法师所题经幢。其中“印藏”系当代大艺家李叔同在祝发为僧之前,将所有个人印章93方贮藏于此,故名。(参见《李叔同纪念馆》条)
  在印社之上有一石亭,内珍贮清咸丰二年(1852)在余姚发现的汉代古碑,因碑文最前两字为“三老”,故称之为“三老碑”。曲园先生根据碑上所注干支,所以肯定成于东汉光武年代,即公元41年至52年之间,距今已有1950多年,堪称为国宝。民国初,由西泠印社同人集资赎回,并筑亭竖于社内,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年代最古的石碑。
  附:数峰阁联
  数峰阁阁原在六一泉上,清光绪三年丁丑(1877),郡人丁丙移建。五年己卯,梅启照撰碑记。印社创立之先,同人每集会于斯,探讨篆刻之学,数峰阁实为印社发创之地。己未(1979)秋七月,钱君匋书并记。
  劲节风高百尺楼,丹心土化千年碧。(朱达)
  白马银河走越州,赤虹白剑埋燕市。(吴梅村)
  抗珰就义,殉国成仁,大节本无殊,积血尚留燕市碧;
  竹阁同登,柏堂小憩,忠魂应未远,数峰重见越山青。(秦湘业)
  数峰阁又名表忠祠,原在六一泉之东,系某茅姓官员别业,后被改作祠祀被阉宦魏忠贤所害诸烈,所以联中有“抗珰就义,殉国成仁”句。所谓“珰”,本意是屋檐上的装饰,后引作太监的代称,这里指的就是魏忠贤。清初废圮,光绪间由杭人丁丙移建在蒋益澧祠之北,即今西泠印社外宾接待室所址。
  广化寺(六一泉)
  广化寺原在今俞曲园纪念馆之东,初建于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原名永福寺,由印度僧人持来辟支舍利供奉。唐朝时称孤山寺,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孤山寺北贾亭西”句中的古寺。又因白翁诗中有“柳湖松岛莲花寺”句,故也名莲花寺。北宋真宗间改名广化寺,南宋时废为延祥观部分。清咸丰间太平军的一场大火,把广化寺烧得仅剩一间破僧舍和一尊铁佛。光绪六年(1880)重建时,大雄宝殿西山墙与俞楼东墙相重合,而铁佛则不知所往。从此,广化寺便成为春季香客公寓。民国初,朴学大师马一浮曾居此读完《四库全书》,杭州解放后,这里一度作为培养春兰的基地,称杭州兰苑。1957年,广化寺因大梁被白蚁蚀空而拆除。
  寺内有“六一泉”,系苏东坡会同惠勤和尚凭吊欧阳修处(欧阳公以“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文字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局,并常置酒一壶以娱吾一翁”,故自称“六一居士”)。苏东坡曾撰有《六一泉铭》,用以讲述该泉的命名来历,并于泉后建茅庵自寓。南宋理宗时,寺僧在泉上筑石亭至元代又遭兵燹,亭毁泉湮。按明冯梦祯《仆夫泉记》:“六一泉在平地,但确未指所在。明洪武初,僧行升锄荒涤垢,以复旧观。”此外,寺内还有一口金沙井,白居易常来汲水泡茶。现在金沙井早湮,竹阁、柏堂也划入西泠印社,广化寺则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拆除。又按清张仁美《西湖纪游》称:“乾隆己卯春(1759),至六一泉访欧阳故迹,有小方池,覆以石亭,一泓澄碧,味极清甘。”连同苏东坡《六一泉铭》和冯梦桢《仆夫泉记》所载,均与现在所见的六一泉位置、形状大不相同。笔者军旅北京时,曾为现在石崖下的半月形水池,是否为当年之六一泉而征询俞平伯先生。平伯父说:“俞楼初建时广化寺仍未恢复,但六一泉已如此,史说又不一,恐是后人所凿。”所以,现在游人所见是否为历史上的六一泉,有待专家考证之。
  六一泉(乾隆)
  建刹傍孤山,溯永嘉天福初基,试与寻长庆残碑、读微之遗记;
  题楣仍广化,还大中祥符旧观,愿重立辟支古塔、刻法华真经。(俞樾)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阁参差倚夕阳。(谭松坡集白居易诗句)
  湖两山孤,此地有泉可嗽也;
  天一地六,先生自号无说乎。(佚名)
  白公睡阁幽如画,张祜诗碑妙入神。(佚名集林和靖句)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佚名集张祜句)
  和靖久居勤赋咏,乐天临别叹勾留。(佚名集赵抃句)
  俞曲园纪念馆(俞楼)
  俞曲园纪念馆(钱君匋)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成矣;
  傍山南山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何如。(曲园自撰周谷城重书)
  益稷陈谟,经纬区宇;颜谢重叶,性综述灵。(荫甫二兄亲家馆丈大人法鉴,姻悬弟许乃普时年七十有八。)
  千古一诗人,文章有神交有道;
  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荫甫前辈主讲诂经精舍十余多年,所成就门下徐花农庶常等,为筑俞楼于精舍之西,一时文人题咏满堂。偶集四语书呈粲正。馆侍谭经麟并识。)
  俞曲园纪念馆位于孤山西麓,系清末大儒俞樾先生在诂经精舍讲学(后期)时的居舍。
  俞樾(1821-1907),字荫甫,浙江德清人。曾承友人集资在苏州马医科巷建寓所名“曲园”,因之自号“曲园居士”或“曲园老人”,人尊称“曲园先生”,毕生著有《春在堂全书》约500卷。研究广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楹联、历史考证、小说传奇以及戏曲、医学甚至现代科学之人类航天幻想,皆创独见。
  清同治六年(1867)冬,曲园先生应浙江巡抚马新贻邀聘,辞苏州紫阳书院来杭州,出任孤山诂经精舍山长(校长)兼绾(总编纂)浙江书局。此前,曲园主讲苏州紫阳时,陆润庠、吴大澂、张佩纶、潘和甫等名士均仪列门下,再加上所著《诸子平仪》和《群经平议》早已被中外学人奉为经典,所以名播海内外。同治九年(1870),诂经精舍有24名生员参加秋闱乡试,共中举19人,其中优贡5人,业绩之优为江南学坛罕见,一时声名全国。
  曲园在杭州讲学时,家眷仍留居苏州,仅每年春秋只身莅孤山授课。
  先生居诂经精舍“第一楼”内(遗址在今浙江博物馆瓷器馆附近),诸弟子呼第一楼为“俞楼”。光绪三年(1877)九月,以徐琪(花农)为首的精舍学生,为挽请曲园夫人来杭州居住,发起集资为老师构筑杭州寓所。先是择址广化寺东部空地(今西泠印社西墙外空地,即楼外楼菜馆原址处),后定于广化寺西。经曲园好友彭玉麟资助,光绪四年(1878)冬,俞楼建成,成为轰动杭州的大事,元宵节上市民以《四书》中“徐始彭更”句为谜面,射答案“俞楼”,一时引为佳话。次年春,曲园先生偕姚夫人入住俞楼。
  民国初年,俞楼由曲园外孙许汲侯(即平伯先生岳父),将中式二层改为西式三层,成为西子湖上第一幢三层楼房,杭人称之为“西湖第一楼”。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时,俞楼连同东邻的广化寺等均辟作“卫生馆”,原来濒湖的墙门也后退至今导游碑处,用以开拓马路。抗战前,俞楼已呈蓼落,但堂前悬挂的曲园小像依在,目光奕奕、须眉浩然(后园之“小蓬莱”、“灵松阁”及楼内楹联大都存在),二楼以上保持原样不变。抗战中虽一度沦为日寇高级军政机关,山于曲园先生在日本国文坛的威望,侵略者除打开曲园书藏盗走全部藏书外,对园内其他未敢破坏,直至抗战胜利基本保持原样(楼内所有匾额楹联,直至“文革”中被散佚)。胜利后,受托代理俞楼的劳某,擅自将房舍出租开设“杏花酒家”(西墙外原盛公祠故址则为“西泠夜花园”),经先君子字铭铨(海筹)公交涉,提前至1947年收回,惜石库门上原有彭玉麟的“俞楼”题额,已被酒家破坏,现在只能从纪念馆陈列和《西湖老照片》集中见到(馆内的另一张“俞楼”照片,系笔者于1956年所摄)。旧时有匾联:
  左云右鹤之轩 碧霞西舍
  越山吴水随所适,布衣蔬食了余生。
  求此人之仿佛,抚孤松而盘桓。
  只谈风月,不具衣冠。
  湖山恋我,我恋湖山,然老夫耄矣;
  科第重人,人重科第,愿吾孙勉之。(以上曲园自撰题)
  俞楼
  邵子行窝,丹崖花满;谢公别墅,绛帐风高。
  蓬瀛旧籍三朝远,云水闲身二品荣。(以上彭玉麟)
  伴坡亭(吴叔和)小蓬莱(徐琪)小曲园(梅筱岩)
  前有王氏、后有俞氏,同为昭代经师,争并世千秋,吴越他年分俎豆;
  昔之随园、今之曲园,具足邻邦文献,赖此楼一筑,湖山本地借风光。(佚名)
  天开图画,人在蓬莱。(屈元羲)
  园中草木春无数,湖上山林画不如。
  坐曝书台、登小仓山,文采风流,二百余年无此盛;
  对退省庵、近巢居阁,勋名德业,两三间屋并生春。
  小筑几间楼,集成难得二三子;
  比邻半潭水,清话长临六一泉。(以上徐琪)
  硕学宏文、照耀百世,雁行服郑、抗手班张;
  覃思阐学、遂有成书,希踪古人、嘉惠来者。(佚名)
  天上人间,谪仙无恙;山高水长,先生之风。(徐金缓)
  俞楼风月、曲园画书,往来吴山越水,盛春常在;
  月出明硕学、方虎高文,陶养寻经诸学,以寿共身。(佚名)
  楼以姓传,万里关山来后学;地因人杰,一湖风月属先生。
  厦庇万间,幸西子湖头分来一席;
  楼高数仞,在东坡庵内俯视群山。(以上王崇鼎)
  招玉局为邻,依旧吟庵筑山上;
  比元亭载酒,长留雅坫在壶东。
  四围花木多于屋,万卷文章著等身。
  登斯堂也高其行,游于门者难为言。(以上王廷鼎)
  归学郑康成,书带丛生,掩映湖堤添草色;
  前身陶句曲,角巾高隐,徘徊楼上听松声。(沈灿)
  想见东坡旧居处,为我佳处留茅庵。(魏汝弼)
  一苇可杭,却好蓬莱相对峙;
  数弓小拓,重教风月尽翻新。(吴寿藏)
  家有百旬老母,
  身为一代经师。(梁敬叔曲园在收录时将第二句改为“春在一曲小园”)
  已烦海内推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恩竹樵)
  著述至二百卷外,逍遥于一曲园中。(勒少仲)
  群经诸子平议两,吴门浙水寓庐三。(冯听涛)
  持甲乙丙丁四部之平,酌古济今,百代名贤归准率;
  后白苏欧林数公而隐,饭蔬衣葛,万峰晴翠拥楼台。
  数千年古义钩沉,毛氏诗、伏氏书、荀氏易、郑氏礼,赖先生朝夕稽求,佑启后人敩学半;
  三十里圣湖集瑞,赵公祠、阮公墩、彭公庵、薛公庐,与此楼东西辉映,乐只君子邦家光。(以上冯一梅)
  白云卧松影,先生有才过屈宋;
  茅亭宿花荫,故乡无此好河山。(邹宝德)
  把酒贺湖山,喜六一泉旁,又有名流分半席;
  研经多岁月,看三百卷后,更传杂纂到千秋。(魏汝弼)
  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合史传百家力排众议,此外,稽掌故、论词章、订金石,洋洋万卷,诵遍瀛寰,无非沧海余波,聊为山林娱暇日;
  庠序有人、贤书有人,游木天粉署更不乏人,其间,说礼乐、习兵农、商道德,雍雍一堂,各承衣钵,看取数椽小筑,早知栋梁寓奇才。(陈璚)
  一样著书庐,平分吴郡新诗、杭州旧酒;
  数间枕山屋,认取南屏对渡、西爽闲亭。(张大昌)
  神迹偶经行,不知何去何来,当为斯人钟瑞气;
  群材归振拔,即此一花一叶,也如我辈坐春风。(吴寿藏)
  云思遐想凝三岛,花影湖光汇一亭。(俞陛云题伴坡亭)
  解放初,俞楼除三楼自用外,其余均以“公私合营”租予浙江美院作为潘天寿、莫朴、金冶、史岩、章子曼、赵延年等知名教授居所,后转为浙江博物馆用作宿舍及仓库,1957年,俞楼围墙拆除。“文革”中,俞楼全部“充公”(连三楼自用房屋也得向“国家承租”),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经笔者多次向房管部门请求,80年代才落实政策归还。1998年5月,市园林部门拆除被白蚁蛀蚀的旧楼,改建“俞曲园纪念馆”,同年9月竣工[据报导:(俞曲园纪念馆是)根据“(俞楼)有关史料格局改建”的说法不实,除楼房位置稍作后移之外,其他均完全是重新布局]。遗憾的是原楼前的一株120多年树龄的古桂树被砍去,楼后原有曲园先生奉为生活座右铭的“瓢池”也被填塞,使新建的俞曲园纪念馆不仅无一原俞楼遗物,而且使俞曲园纪念馆溯源“俞楼”,也变得杳无依据了(据笔者所知,俞楼原物尚有彭玉麟画的《红梅碑》、曲园自题的《曲园书藏》刻石和《左云右鹤之轩》匾等三件原物,均由西泠印社收藏)。
  光绪五年(1879)春,曲园先生偕姚夫人入住俞楼,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辞席诂经精舍回苏州的近二十年中,曲园先生曾在俞楼为“中日友好大厦”增添过硕砖巨瓦,接待由东瀛来访的诗人、学者、史官、画家、僧侣……有的日本友人还成为精舍门下居住俞楼内,并受委托编著日本国史和诗集,为扩大中华在日本的影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曲园著作近500卷的《春在堂全书》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俞楼完成的,诸如《茶香室丛钞》、《曲园杂纂》、《俞楼杂纂》《慧福楼幸草》、《东瀛诗选》、《诂经精舍(5-8辑)》、《茶香室经说》等等,所以了解俞楼历史对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俞楼竣工后不久,曲园以已刊行著作藏于后山崖下(现已封闭),外罩题石“曲园书藏”(碑存西泠印社三老碑亭)。某日,发起建造俞楼的曲园门下徐琪,忽然做梦变成一鹤守于书藏之前,故崖上有刻字:
  鹤守岩余梦为曲园先生守书之鹤,因以名岩。辛巳(光绪七年,即1881年)闰七月元和徐琪题。
  一段短文文字,却是表达了浓厚的师生之情。
  孤山西爽亭
  西爽亭为“西湖十八景·海霞西爽”所在,原址在今西泠印社之“还朴精庐”附近,由清雍正间浙江总督李卫建筑,取诗句“西山朝来有爽气”之意。因地处南宋西太乙宫遗址之西和新筑俞楼之北,故曲园先生门下徐琪联中,有“太乙光分处士庐”句。“东坡古庵”则指俞楼东侧的南陈广化寺。
  小筑一楼,存西爽遗迹;相离数武,即东坡古庵。
  孤山树合仙人宅,太乙光分处士庐。(以上徐琪)
  盛杏荪家祠
  盛杏荪家祠位于俞曲园纪念馆西侧,系清末邮电部尚书、中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盛宣怀家祠,民国元年,改为纪念辛亥先烈陶成章的“陶社”。1928年,为举办西湖博览会,陶社拆除作为饮食场所。抗战胜利后,此地一度作为“西泠夜花园”,现仅存曲柏一株,太湖石两块。2002年,市政府在开发西湖南线景区工程中,保留了湖滨一公园东南处的“澄庐”,其系盛宣怀四子盛恩颐的别墅,民国后曾为蒋介石、宋美龄在杭度蜜月之居所。旧时有联:
  先辈在望,若父子、若弟昆,伟烈著前朝,享祀安能区异代;
  后人佑启,治外交、治内政,丰功论吾浙,斡旋最是感三衢。(浙省士民)
  锡山争比惠山峻,江水流同湖水清。(西泠印社同人)
  循声为华阀之光,旌德表忠,各有勋名垂两浙;
  亮节与清波共永,前辉后映,岂徒文采并三苏。(钟元棣)
  策名棘院、幸立程门、衣钵忝传薪,卅载渊源,沧海桑田时新易;
  留爱棠疆、尚依台舍、湖山曾驻节,千秋俎豆,世臣乔木荫长绵。(查济元)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江苏武进人。初任李鸿章幕僚,后任中国轮船招商局会办、督办与中国电报局总办,为创建中国海运和电信事业作过贡献。历任天津、山东东海等处海关监督,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后经张之洞推荐,经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芦汉铁路与萍乡煤矿,继任汉冶萍钢铁厂矿公司总理。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时,升任邮电部大臣。鉴于盛宣怀曾参与签订《东南保护条约》,协助袁世凯恢复帝制,因此,在现代史上是个有褒贬毁誉的人物。
  鉴湖女侠秋瑾墓(附秋社)
  巾帼英雄(孙文) 风雨亭(叶圣陶)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陶浚宜撰题魏传统重书)
  丹心应结平权果,碧血长开自由花。(冯玉祥撰题驾沧重书时改“长开自由花”为“常开胜利花”,在其他书上又讹作“常开革命花”)
  秋瑾(1876-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1900年,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机,决心以“置生死于不顾之志”,献身救国。1904年,突破家庭阻力,自费留学日本,由徐锡麟、黄兴先后介绍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回国后提倡女权自由运动,创办我国史上第一本妇女刊物——《中国女报》。1907年春,秋瑾主持绍兴大通学堂,以“为清政府训导各县地方自持骨干”为公开宗旨,实则是培养和发展反清武装力量并暗地组建光复军。7月15日,受徐锡麟安庆举事失败牵连,被捕杀在绍兴市中心轩亭口,死时年仅32岁。
  秋瑾就义后,遗体先由慈善机关厝葬府山,20多天后由其兄移葬于龙山家墓。1908年,挚友吴芝瑛、徐自华及《中国女报》编辑陈去疾,按秋瑾生前有“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遗言和“羞写平原乞米书,月明如镜夜窗虚。为栽松菊开三径,门对西湖此地居”遗诗,移灵于西泠桥西北凤林寺之南,坟前立吴芝瑛手题“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碑,并借今“镜湖厅”附近屋舍,开会商讨筹建“秋瑾纪念祠”事。不幸为清政府获悉,并欲下令平去茔葬不久的秋墓,吴、徐等人得讯息,连夜将秋瑾灵柩秘密迁回绍兴龙山。第二年秋,秋瑾的儿子将灵柩再迁至湖南湘潭韶山,与父亲王子芳合葬。1912年,徐自华、吴芝瑛申呈国民政府批准,为秋瑾遗骸举行“国葬”,灵柩再度迁葬凤林寺前,并由大总统孙文亲题“巾帼英雄”以褒奖。并于1927年在苏堤跨虹桥东北侧兴建“秋社”(在今“风雨亭”前大草地,并附祀李钟岳、程毅及杨侠等辛亥先烈)。解放前,因秋社移作西湖小学校舍,每年的纪念活动仍在今镜湖厅处举行(秋社与社内风雨亭,于1959年拆去改成草坪)。(参见“镜湖厅”条)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孙文)
  墓表千秋,沉冤七字。(陶浚宜)
  岳麓青磷垠一丘,轩亭碧血足千古。
  江汉秋阳,媲列罗苏三鼎峙;黄鲈碧血,低回肝胆一昆仑。(以上虞廷 “罗苏三鼎峙”指秋瑾与法国罗兰夫人和俄国苏菲娅)
  浙东西冤狱成三,前岳后于,浩气英风侠女子;
  湖南北高峰有两,残山剩水,惊魂血泪葬斯人。
  六月六日,秋雨秋风。(以上张长)
  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佚名)
  留芳千古仍遗憾,现侠当时一郡惊。
  七尺遗骸,魂归故土;一腔热血,泪滴中原。(以上武问梅)
  秋菊有佳色,社会惜斯人。(徐自华)
  化身为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呕心作长吉语,龙鸾并啸,诗草还让君留。(胡君复)
  韵事话六桥,欲唤璿卿语越恨;
  沉怨埋七字,应教贵福跪秋坟。(林典)
  与君四月里谈心,迄今六月,首尾不过六十天,忽惨闻头断血流、遗人痛恨;
  聿我八府中同志,下连三府,东西共有七五县,来纪念秋风苦雨、栗主馨香。(丁静兰撰 诸铁华书)
  哀哉秋雨秋风,东浙暗无光,女豪杰含冤七字;
  好是元年元月,西湖灵不昧,后英雄追悼孤魂。(吕兆熊撰朱史书)
  共和五载竟前功,英名直抗罗兰,欧亚东西、烈女双烈;
  风雨一亭还慧业,抔土重依武穆,湖山今古、秋社千秋。(朱瑞)
  大通讲学、光复联盟、按剑说同仇,不图三十二龄弱女子,成仁就义、血腥先埋,抱沉痛四年余,竟英灵旋转乾坤,试想贵福奸奴而今安在;
  春社留题、西泠感旧、拈花谈慧果,长作六月六日新纪念,崇德报功、丰碑重树,垂令名千载后,使缙党眷怀风雨,当并柏森诸烈终古鹣忘。(陶浚宜)
  秋风塞天地,春社开湖山。(王艺)
  心死十年前,湘水波浪成血泪;
  祠成绝命后,孤山月影吊贞魂。(李鹤皋)
  一死殉盟言,麦饭招魂认湘水;
  百年留侠誉,梅花挺节傍孤山。(周新济)
  秋风秋雨,女豪杰为国殉难;
  新元新纪,革命党立庙昭忠。(王时泽)
  一身不自保,千秋有雄名。(吴芝瑛)
  秋不必清节为、瑾不必怀瑜见,到今朝颈血飞红,珍博得合口呼冤、同声诅满;
  竞什么新中华、雄什么女世界,叹当局良心透黑,有演出衣冠涂炭、豺虎纵横。(惊秋女士)
  悼我神州,竟任斯禽兽衣冠,肆意妄行凶手段;
  嗟尔弱质,居然有党魁名号,与人同上断头台。(永贞)
  巾帼女英雄,竟遭党狱株连,爱国徒增亡国痛;
  须眉大丈夫,莫敢讼冤伏阙,生人实愧死人多。(梁爱菊)
  头颅报国,屈指已廿载流光,喜东浙湖平,新庙再看祠女侠;
  风雨愁人,临命有七言佳话,怅湖南客去,高楼何处觅悲秋。(钟毓龙)
  1954年,市政府为清理沿湖墓葬,将秋墓移至龙井寺北之里鸡笼山,经周恩来总理指示,不久回移凤林寺前原址。1964年冬,秋墓再度夷平,骨殖葬里鸡笼山。1981年,经省、市人民代表提议,将秋瑾遗殖移回葬在西泠桥南堍,墓前的孙文题款、墓碑及由徐自华、吴芝瑛所撰书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均系秋墓原物。可怜女侠遗骨先后累遭十次迁移,至此总算“安息”矣。
  秋瑾留下诗篇很多,字字慷慨激昂,句句铿锵坚毅,充满强烈的民族意识。现仅敬录女侠遗作《满江红》词以供读者欣赏:
  岁月如流,秋又去,壮志未歇。难收拾,这般危局,风潮
  猛烈。把酒痛谈身后事,举杯试问当头月。奈吴侬身世太悲凉,
  伤心切。亡国恨,终当雪;奴隶性,行看灭。叹江山已是金
  瓯残缺。蒿目苍生挥热泪,感怀时事心喷血。愿我侪炼石效女
  娲皇,补天阙。
  放鹤亭(林和靖墓附:巢居阁)
  放鹤亭(杨学洛)
  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林则徐撰题 林散之重书)
  华表千年,遗蜕可闻玄鹤语;
  孤山一角,暗香先返玉梅魂。(吴棣华撰题 吴丈蜀重书)
  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孤。(范松上撰题 陈叔亮重书)
  放鹤亭位于孤山东北麓,系纪念北宋隐士、诗人林逋而建,康熙三十五年(1696)定名“梅林归鹤”,为“钱塘十八景”之一。
  林逋(967-1208),字君复,死后受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故世称林和靖。按《宋史》载:“(和靖先生)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一生孤高自好,不愿出仕,终生不娶。年轻时,曾遨游江、淮,归来后在孤山结庐巢居阁隐居,以吟咏与豢鹤自适,依植梅、鬻字画为生,二十年间不涉足杭城,人称‘梅妻鹤子’,遗著有《林和靖诗》三卷及《西湖纪逸》一卷。”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读了林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清水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盛赞“世上咏梅者多矣,未(见)有此句也”。但也有人对欧阳翁语不以为然,认为“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东坡闻后驳之:“可则可,恐杏与桃李不敢承当耳。”足见林和靖的咏梅诗别具境界,无人可与之比肩。和靖先生墨宝流传不多,但据见过原件的南宋陆游称:“和靖先生书法自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足见放翁对和靖先生的佩服。
  关于和靖先生的爱梅和择孤山隐居的原因众说不一,大都认为是受白居易对梅花的崇高评价的影响,特别是白太傅在洛阳写成的《赏梅忆杭州梅花园》(这是至今所见杭州最早的颂梅诗,其中已明白点出孤山赏梅的雅韵),恐是重要因素。白诗全文是: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因梅花辞几场。
  伍相庙前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塌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歌伴酒徒零碎尽,唯残白头老萧郎。
  林和靖死后,杭州太守李谘为之服孝,集资葬其于孤山原隐居庐附近。不久,他豢养的鹤也在号泪中死去,人们瘗鹤冢于和靖墓侧,并在墓的四周重植360株梅树,在先生放鹤处筑“鹤亭”纪念。元代僧官杨琏真伽发盗林墓,仅得玉簪一支,有人以“生前不系黄金带,死后空余白玉簪”诗句,赞美和靖先生的乐志清贫。此后,梅枯冢毁亭圮,原本冷静的孤山,更显一片荒凉。元代至元(1335-1340)间,杭州儒学提举余谦、李祁发起,先后两次重筑林墓与鹤冢,在山麓补植梅树,重建巢居阁并撰写《巢居阁记》悬之。明嘉靖(1522-1566)间,钱塘令王弋又添建了放鹤亭。清康熙帝玄烨巡杭,临摹明代董其昌书写南朝大诗人鲍照的《舞鹤赋》,刻碑置于亭中,成为西湖园林中一绝。
  鉴于“孤山不孤”原是因此地有和靖先生隐居而出现的俚语,但史上也有人以为是南宋在孤山兴造四圣延祥观和西太乙宫的喧闹所起。明朝时,经人发起建筑放鹤亭之后,使“已孤”的孤山竟又成为“不孤”,因此,有古人诗“一水空意随意度,双峰高髻宛堪呼;更将放鹤亭扶起,始信孤山转不孤”可证。其中“一水”和“双峰”是隐指苏东坡、岳飞和于谦。
  巢居阁早在南宋末已衰败,经元代李祁复建后,明、清两代也多次重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民国18年(1929),是为适应西侧建博览会桥需要而修。抗战胜利后,该楼一度用作中国童子军总会浙江省分会办公用,解放初拆除。阁西平台名“空谷传声”,游客立此面对葛岭引吭高歌,能引来四山环响,良有情趣。旧时有匾联:
  放鹤(康熙)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佚名集林和靖句)
  湖山隐后家空在,烟雨词忘草自青。(张小野集林和靖句)
  雪后园林才丰树,水边篱笆忽横枝。(佚名集林和靖句)
  我忆家风负梅鹤,天教处士领湖山。(林则徐)
  香掬冷泉,曲院孤山藏处士;
  青逢巢鹤,秋月平湖照先生。(虞文桂)
  泉冷古梅花,可与盟心唯白水;
  亭空孤鹤影,居然埋骨共青山。(沈景修)
  梅横孤影自绝俗,山附高人亦可传。(武曾保)
  孤屿含光,千秋高隐;巢居潜德,百代清标。(李光泰)
  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张岱)
  祠旁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迹;
  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陈若霖)
  公生几何年,长留半角闲亭,权与寒梅成眷属;
  我来数千里,凭吊孤山抔土,好从明月认前生。(林鹤年)
  第三桥是苏学士堤,问束蒲垂杨,可似老梅冷淡;
  不数武有岳鄂王墓,慨中原战马,何如野鹤逍遥。(王家治)
  终古吟魂恋,空山梦归迹。(秦锡田题鹤冢)
  水清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郭文凯)
  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赵祖望)
  伊人亦云逝,寒华徒自荣。(吴芝瑛)
  风月无边,笑栗碌劳人,侣水上闲鸥不得;
  湖山大好,问孤高处士,比我家携鹤何如。
  大义秉纲常,千秋浩气昭云汉;
  德星辉翰墨,千古文章灿斗牛。(以上许炳傲)
  山冷好教梅伴读,巢新应有鹤归来。(方应瑜)
  梅鹤寄高闲,遗稿千秋笑司马;
  湖山写清冷,寒泉一掬拜坡仙。(朱上林)
  苍柳野亭开,居士身闲来放鹤;
  湖山行处好,圣朝恩重莫骑驴。(彭玉麟)
  梅鹤归家风,抔土丛祠,香分一席;
  湖山祀新典,忠魂毅魄,足并千秋。(戴槎)
  林社(林启纪念祠、墓附:普救寺联)
  林社(潘云鹤)
  两浙展宏图,桃李争妍怀太守;
  孤山留片席,鹤梅对舞迓先生。(张学理撰 姜东舒书)
  开两浙新学,启发民智功垂千秋;
  继求是精神,再创伟业大展鸿图。(敬庐撰 庭樵书)
  旧枝新干,晨夕写梅,欲从山外青山、更长双峰撑劲节;
  诗梦酒痕、苔芩结契,争羡阁边高阁、永留半壁起层峦。(吴廷康撰题 蒋北耿重书)
  社结湖山,开两浙新学;
  情同梅鹤,伴一亭春风。(敬庐撰 石雨书)
  窗含塔影,楼中饮兴点桃李;
  帘卷梅香,湖上诗情印名贤。(黄君孟撰 沈立新书)
  林启(1839-1900),字迪臣,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十五年(1889)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因上书谏请停止以重建海军款兴建颐和园,遭慈禧贬降为衢州知府。光绪廿一年(1895)升任杭州知府,廿六年(1900)卒于涌金门外寓所。林启在浙期间,提倡清政治、兴农桑、办教育。特别是第二次来杭任太守后,先后创办求是中西书院(后改名为求是书院,即今浙江大学最早前身)、浙江蚕学馆(解放前称“省立蚕校”,即今绍兴农业学校前身)和养正书塾(今杭州第四中学前身,解放前称“省立杭初”)。杭城士民赞颂他:“守杭五年,刚正不阿,精明笃实,政平人和”,“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匹夫匹妇得其利”。
  林启逝世后,杭州人民敬怀恩举,根据他生前钦慕和靖先生,曾在放鹤亭畔植梅树数百株和1900年春陪友人孤山赏梅诗中,有“为我名山留一席,看人宦海渡云帆”句,明确表达了他有长眠孤山作伴林和靖的愿望。经商求家属同意,林公遗体被安葬在放鹤亭东南处,坟前建祠“林社”祭奠。现在所见的三层楼林社,是1947年经杭州蚕丝界人士沈九如、蚕校校长缪祖同等人发起,由省教育厅技正顾恒(解放后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筑学教授,曾参予湖滨刘开渠先生所创作《淞沪阵亡将士纪念碑》塑像底座及原省人民大会堂和原杭州饭店总体规划)设计重建的。其后,由原蚕校、杭初、浙大、杭高、原浙大附中(解放后并入杭二中)、安定(今杭七中)、树范(今杭九中)、宗文(今杭十中)等学校和蚕丝界代表组成“林社管理委员会”,由蚕校牵头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即林启逝世忌日)祭祀。解放后,林社房屋长期移作他用,林启及其幕僚高啸桐的像被毁,墓葬也被迁鸡笼山。1980年后,省人大及省政协多次收到请求重建林社的建议,1997年,浙大举行百年校庆时,林社正式恢复。但林启遗骸早在1964年就已移葬于马坡岭(今吉庆山隧道附近)。旧时有匾联:
  古之遗爱(佚名) 没世名偁(佚名)
  为我名山留一席,看人宦海渡云帆。(林启诗句,吴鸿宾书题时改“一席”为“片席”,“宦海”为“沧海”)
  教育及蚕桑,三载贤劳襄太守;
  追随有梅鹤,一龛香火共孤山。(陆元鼎)
  官余长物,冷树千枝,胜地平分高士席;
  眼底旧都,炊烟万户,苍生来往我公心。(邵章)
  债课蚕丝,担簦趋太守仁风,乐土更宏衣被利;
  封崇马鬣,埒酒对西湖明月,梅花永荐墓门香。(佚名)
  风流儒雅亦吾师,好作祠堂傍修竹;
  神清骨冷无由俗,一生知己是梅花。(李恂集句)
  林下有宗风,终古梅花两知己;
  薛庐共明水,吾杭太守一传人。(杨临)
  一片土本属通家,尚友古人,继绝世高踪,曾为补梅写韵;
  八百年预留此席,流水今日,想入林把臂,应偕舞鹤同归。
  树谷一年、树木十年、树人百年,两浙无两;
  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以上程钟瑞)
  清福几身修,伴逋仙高隐、少尉孤忠,一岭梅花寻冷趣;
  遗风三代上,继白傅呼宾、苏公判事,两堤杨柳系讴思。(周锡蕃)
  岩岩高山,偶相见、长相思,纵生平祗一面;
  堂堂上国,以实心、行实政,如大夫有几人。(日本国友人)
  附:林社碑刻
  古来杭守贤者多,死葬西湖公乃独。从民之请公也先,佳城不用宝龟卜。九泉典史关相迎,导见吾宗老君复。在山出山志或殊,乘时要不负初服。惟公来仁恂恂儒,承明出守坐时穆。殖民有导农桑先,创兴蚕馆宏教育。文襄督闽未竟功,公以闽士造浙福。惜哉天夺循吏年,措施未逮十五六。涌金门夕哭声多,一官易得泪万斛。向来文采苏白矜,而今治谱龚黄读。迩后家兄示遗爱,古道照人肃心目。琳琅题咏偏名贤,如披家传光合族。生人势力为可市,盖棺定论透老秃。恙无功德系人思,一丘狐貉谁肯哭。栾公社复垂千年,馨香有道兹山麓。梅花不涂作家春,福生合爱多士祝。拿舟倘有再来缘,愿从社祭分祚肉。(光绪丙午荷月,乡宗后学孝颖敬题)
  苍生不可赎,此老亦已葬。区区身名后,未足塞众望。杭人悲太守,作社寄湖上。千秋姓林者,山水擅佳藏。平生不逐波,吾气一何壮。缘何见颜色,隔岸耸秋嶂。文章易朽耳,在日见行状。为我问孤山,年来谁续唱。(郑孝胥)
  1997年由浙江大学发起重建林社时,在墙上嵌有由胡××撰文的《重建林社记》碑,上面写有“养正书塾(即今××高级中学前身)”等不实文字,室内多处布置××高级中学的历史照片。按××高级中学与养正书塾固然存有渊源,但因在蒋梦麟《浙江省立高级中学(即××高级中学前身)周年纪念册序言》和该校直至解放初的校志,以及原省教育厅于1948年纪念养正书塾创建50周年活动时,并没有认定养正是该校的“前身”(据查,此说系出自董××、高×两位教师的臆造),故不被1998年的《杭州市志》认同。因此,2003年市园文局在重新整理林社布置时,按史实将有关××高级中学的照片去除。中堂悬挂由浙江省原副省长翟翕武撰文,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书写的“林社介绍”,其中明确写有“养正书塾即今杭州第四中学前身,开浙江近代中等教育之先河”等文字。
  附: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所址,原为佛教普慈禅寺,遗址在今大学路北口,并存有柱联两条:
  净土接蓬莱,费煞神工,结构精严成乐土;
  梵天超法界,全凭佛力,巍峨妙相赛诸天。(俞樾)
  胜地法筵开,看神运重新,普陀归元西竺;
  精蓝接莲社,仗佛光朗照,慈悲说偈东林。(钱清颢)
  净园亭
  净因亭(王永明)
  孤屿照栖霞,疏影暗香留处士;
  绝艺渡东海,梅妻鹤子得传人。(施奠东)
  净因亭在孤山放鹤亭直南处,1994年,由自认是和靖先生“后裔”的日本国女企业家川岛英子建立。
  按,某学者根据日本人撰写的《日本文化交流史》中,有“(日本和尚)龙山德见在元朝(去普陀山朝佛)时,认识了一个名林净因的世俗弟子,后随龙山去日,改姓盐濑。林净因住在奈良,中国式的馒头是他开始制作的,称为奈良馒头”。因为林净因姓林,这位学者经“考证”认定其是“林逋的后裔”。理由是和靖先生曾撰有“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长相思》词,说明他生前有非婚生的“子嗣”。去日本的林净因,就是这位未婚生子嗣的后代。并竭力协助川岛英子疏通有关方面,在放鹤亭附近建造“净因亭”,还请时任杭州市长的王永明先生题额和市园文局原局长施奠东先生撰联,肯定林净因确系“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的“传人”。
  其实,早在1986年10月24日,川岛就曾在柳浪闻莺公园内就树立过石碑(见新《西湖志》530页),具体文字如下:
  日本馒头创始人盐濑始祖——林净因纪念碑(蒋北耿书)
  林净因系浙江人。一三四九年(元至正九年)去日本,并将中国做馒头的技术传到了日本,从而成为日本馒头和点心的始祖,其子孙称店号为“盐濑”,勤于制馒头以至今日。为了表彰林净因对日本食品文化的贡献,以促进中日友好,特建此碑以示纪念。日本第一馒头所、盐濑总本家、三十一代当主川岛英子建立。一九八六年四月。(沈立新书)
  纵观碑文,并无林净因与林逋挂钩的含意(在净因亭前也立有同样文字的刻石),八年后突然冒出为“林和靖后裔”的说法,颇令杭人惊讶。据和靖先生近支族裔、浙江大学原土木系林××教授(尊重本人意见,隐名)告知:“我林族自宋前世居奉化黄贤,至今谱牒完全。因和靖公只身远游,来历不为人了解,归来后隐居孤山,故史书称之为钱唐人,但在历代《宁波府志》、《奉化县志》清楚载明为奉化黄贤人。上世纪90年代初,某著名宋史专家来舍说,元代去日本的浙江人林净因,据他考证是和靖公后人,今其裔川岛女士来杭寻祖,请我为他去奉化原籍访问提供方便。据家谱记载,和靖公终身不娶,当然也不会出现元朝时有子孙去日本事。即使稗史有记,我们也以为不足为证。但出于中日两国友好,我还是为他们去奉化黄贤提供了方便。”
  据查《黄贤林氏宗谱》:林逋父名林钱,有兄名林镮,其子名通,字君明。君明子名林彰、林彬。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号时,因林逋无后,由彰、彬兄弟以“嗣祧侄”身份赴钱塘谢恩。所以,《杭州历史名人》书中“林净因系林逋侄儿林育之子林大年的后裔”的记述,也系出于讹传。(参见“放鹤亭”条及《宁波晚报》2005年6月12日第九版)
  关于日本史家的文字,有许多看来虽似有根据,但其真实性仍是个问号。比如在日本国《美浓市史》上,明白记有先曲园公曾赴日本访问事,但查遍《春在堂全书》竟无只字述及,而且在家族中也无此传闻,足证有些源自日本国的资料,看来“言之凿凿”,实则不可轻易凭信。
  范公(仲淹)亭
  范公亭(张继)
  慕子陵和靖之高节,贻百世千秋之美文。(吴亚卿撰 姜东舒书)
  范公亭在孤山东段,背对敬一书院。建于2005年,用以对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范仲淹治杭的缅怀。
  范仲淹(989-1052),北宋皇祐元年(1049)从苏州调任杭州知州。此前,他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在杭州广泛传诵。据新《西湖志》载:“范仲淹出知杭州时,江浙一带正逢大饥荒,便有意鼓励百姓举行竞渡,又谕示各寺院度势大兴土木,于是刺激各行业隆盛。”笔者以为范公这个举措很有远见,知道“靠湖吃湖”,以“湖上竞渡”和寺院“大兴土木”的办法吸引游资来解决地方经济困难。有人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不恤荒政、嬉游不节”而要严惩,范公说他的做法是“欲以发育有余之财以患贫者”。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第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唯独杭州晏然,民不流徒”;“使工技佣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不致能徒沟壑”。
  据了解,国际上以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文化事业,始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人库克,但与我国宋朝的范仲淹的业绩相比,则已晚了800年了。又据志载,范公的举措竟使“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毋虑数万人”。范公守杭仅及半年,他鼓励有真才实学的人出仕,反对官场裙带恶习,拒绝别人为他在湖上举造别墅,深受杭人爱戴。他对西湖很有感情,于离杭后的第二年,写下《忆杭州西湖》诗:
  长忆西湖肢鉴湖,春波千顷绿如铺。
  吾皇不让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
  吐露朝廷能够像唐玄宗赐贺知章归宿绍兴一样赐他告老的愿望。次年,范公逝世。
  敬一书院(赵士麟祠 附:西泠财神殿联)
  瀛屿芬馨(周谷城)
  阑槛倚晴空,俯看绕廊湖山,勾留座上聊中隐;
  画图收胜概,回忆故乡云水,浩荡樽前得大观。
  (龚嘉隽撰题周谷城重书)
  香萃名湖(沈定庵)
  故宫寥落认前朝,天下为公,莫忘怀四部图书、一园林木;
  胜迹登临容我辈,人间何世,试极目东西浙海、南北峰云。(原中山公园联沈定庵重书)
  敬一书院在孤山后背东麓,系浙江巡抚赵士麟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创立。旧时有联:
  德望重东南,想当年恩周万井,泽被六师,知滇水钟灵不偶;
  功勋垂宇宙,看今日庙貌一新,馨香千古,与孤山屹立俱崇。(德馨)
  抚浙有遗规,蘋藻馨香怀旧德;
  守杭无善状,粉榆祀社愧先生。(龚嘉隽)
  耆旧忆前型,缅澄水一隅,著论鸿篇传洛社;
  抚绥留实政,看湖山千里,共怀明德祀同乡。
  华木春秋,祀岳柏林梅而后;
  湖山金碧,写苍诗檐画之间。(以上张沄卿)
  址旧建维新,依然绕郭芙蓉、幂堤杨柳;
  居高心自远,最忆佛岩翠霭、华浦晴波。(周李燮)
  小集借湖山,宦辙聚滇黔万里;
  大名仰天水,崇祀共苏白千秋。(张培基)(以上题敬一书院)
  西泠福主(佚名)
  有道生财,不必压残金坞;
  无私惠我,何须铸尽铜山。(佚名)
  梅鹤也洗寒酸,且教老逋扬眉、葛仙生色;
  莺花未添窗丽,恰称金牛湖上、宝石山边。(佚名)
  富尔可求,求人莫如求己;
  物惟其有,有德自而有财。(佚名题东泠亭)(以上题财神殿)
  赵士麟,字玉峰(生卒不详),云南河阳(今澄江)人,清康熙进士,任浙江巡抚期间能疏浚城内河道、重振舟楫之便,又办学、兴农、革除陋弊,杭人念其善政,在书院内立像祭祀,人称赵公祠。清末祠败,仅存屋宇,有人误为赵公明祠,改祀《封神榜》小说中被姜子牙封为财神爷的黑虎赵公明元帅,称为“西泠财神殿”。祠东墙上有“孤山一片云”擘窠大字,书者为朱致堂。
  林典史(汝霖)墓
  林典史墓又称林少尉墓,葬仁和县典史林汝霖(字小岩)全家主仆,原址即今杭州园文局岳庙管理处办公区域。
  林汝霖,福建侯官人,生年不详。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入杭州时烧杀无节制,林自知无法匹敌,命家人及婢仆均自缢尽节,自书“未能矢志勤王事,惟有捐躯答圣朝”14个字,并“朝服坐堂皇”,最后被太平军所杀。杭人念其虽为位卑的“九品官”,竟能杀身成仁,又因与林和靖同姓,收其尸骨葬于放鹤亭之南。坟墓共两个,西部高处坟葬林汝霖家人,东坟葬全家婢仆(1994年,笔者随原浙江省艺校陈幼亭、刘福祥、葛更生等艺术家进入时,见高阜大坟仍在,在上世纪末才毁去)。后来,连同放鹤亭和林社,被杭人称为“孤山三林”。解放后称孤山路1号,曾作为省文化厅幼儿园及省艺校培训基地。旧时有联:
  劲节冷梅花,丛祠抔土足千古;
  芳邻结孤屿,处士忠臣是一家。(彭玉麟)
  荷圣代褒荣,祭有祠、葬有墓、史亦有书,十里湖光,傍苏白堤前,魂归有所;
  为吾朝冠冕,夫死忠、妻死节、碑复死义,一门血泪,继岳于庙后,神对无惭。(蒯士芗)
  阖室挺孤忠,我亦临风悲县尉;
  丛祠邻处士,天留此地厚林家。(杨昌浚)
  大节允无亏,鼎峙湖山两少保;
  宗风同不朽,魂依梅鹤一先生。(刘克成撰 尹钟骏书)
  眷属尽忠贞,碧血当年同藁葬;
  先生真节烈,丹忱千古媲梅芳。(赵定邦)
  大节继高风,光耀一门俎豆;
  小臣知死所,香分万树梅花。(朱伯仁)
  大节匹关公,取义成仁,青史从今尊县尉;
  忠魂依处士,补梅招鹤,孤山终古属林家。(薛时雨)
  异时仙冢双传,九品官竹帛常垂、何惭处士;
  同是林家一脉,三百树梅花无恙、足慰文忠。(筱轶撰王坤书)
  泉冷古梅花,可与盟心惟白水;
  亭空鹤孤影,居然埋骨共青山。(沈景修)
  莫道官卑,能守纲常伸正气;
  深明义重,恰从朝野鉴孤忠。(吴清鹤)
  惟嗜酒,克发天真孝友为怀,生死终身全骨肉;
  好读书,深明大义慈祥秉性,妇孺咸识殉忠贞。
  亘古气节、常在人间,两少保立地擎天,跻昔贤坐位可争,直教冷署留祠、明湖建庙;
  旷览名山、幸埋忠骨,一家人捐身报国,对圣主纲常无忝,足壮清臣大义、处士先声。(以上吴廷康)
  梅鹤旧家风,抔土丛祠分一席;
  湖山新祀典,忠魂毅魄足千秋。(戴槎)
  上下五百年,处士忠臣各今古;
  回环三十里,于祠岳墓共湖山。(明惠)
  一命重朝官,烈日严霜终树节;
  千秋依处士,寒梅孤鹤与招魂。(朱励金)
  劲节抗冰霜,千树梅花皆玉照;
  从祠傍林墓,四山鹤唳即神弦。(董慎行)
  夫全忠、妇死节,稚弱尽捐躯,千古传名著青史;
  战无责、守无备,身家如弃庭,一生报国答苍天。(文朴)
  俎豆重湖山,孤屿千年邻处士;
  心肠坚铁石,寒梅一掬荐忠魂。(程种瑞撰吴铃书)
  先生有灵,应喜异代云礽、独完劲节;
  百世而下,视此名山俎豆、敢薄微官。(张景祁)
  忠臣处士扼腕愤,君子仁人掩泣谭。(林惠臻)
  小臣一死便千古,大义全家有八人。(杨叔怿)
  钱江际吴越名区,跻公祠而敬仰公忠,大节凛然,摄百千盛世人心,长留砥柱;
  县尉亦朝廷典秩,瘁臣身斯属恭臣职,全家如在,树七十八城僚范,首振缙绅。(程忠瑞)
  保国属微臣,况是阖户殉节;
  碎尸怜弱婢,期同永世流芳。(梁敬叔)
  典史为元明清时期知县属官(从九品,为最低行政级),掌缉捕、监狱职责。自宋朝开始,凡执刑狱、军事的官员均称“少尉”(据说我国军衔中最低级军官称少尉,也溯源于此)。后人因林汝霖职权相似,仿古制称该墓为林少尉墓。
  云亭(许炳傲墓)
  云亭
  斯世竟何之幸,旁孤屿寒梅、岳坟忠柏;
  此心无所恋却,舍钱江夜月,珠海风云。
  无怀葛天以上,美人名士之间。(以上许炳傲自题)
  青山有例归高士,素月对人似古禅。(陈辅臣撰 陈炳谦书)
  千年老鹤三生石,万树寒梅四照亭。
  十亩苍烟秋放鹤,一亭香雪夜横琴。(以上崔永安)
  有客梦中来,为说二百年因果;
  待君天上去,更栽三万树梅花。(张其淦)
  云亭系清末民初岭南诗人许炳傲生圹,东邻放鹤亭,建于民国9年(1920)。因其侧后为冯小青墓,故撰联有“美人名士之间”语。云泉在云亭稍东处,许字奏云,故名之“云亭”、“云泉”。现亭仍在而墓已不存。旧时云亭还有联:
  梅花小寿一千年(康有为)
  泉边青山伴回音,湖畔石亭读书经。(许炳傲)
  西湖荷花香,南海荔枝熟。(张权)
  棠荫纪巡方随侍,廿年笠履重来,秋色麓庐如故里;
  岩阿招隐士深情,一幅方巾归去,孤山梅鹤证前生。(郑滋标)
  此地擅湖山之胜,其人与梅鹤有缘。(陈辅臣撰 陈炳谦书)
  云亭后有摩崖石刻:
  岁寒岩(佚名) 玛瑙坡(吴昌硕) 一片云(佚名)
  云泉(奏云集字)
  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
  寿同广成子,住崆峒万八千年。(传为苏东坡撰题)
  关于“爵比郭令公”联,据有关专家认定,若真为坡翁撰句,则恐是西湖最早楹联。据笔者知道,福州鼓山也有此联,但不知孰为先后。
  冯小青墓
  冯小青墓位于巢居阁之西,与岭南诗人许奏云的“云亭”相邻。
  冯小青,明末广陵(今扬州)人,天姿聪颖静丽,自幼精音律与书词。十六岁嫁于杭州富商冯云锵为妾,遂携来杭州。后因受大妇妒虐而迁居孤山,从此不再与丈夫见面。小青在孤楼生活中,唯以咏诗排遣,不久抑郁而亡,死时年仅十八岁。所遗诗篇凄楚悱侧,哀婉动人,大都诉述个人身世,因多数被大妇焚毁,故至今留传不多。明代杂剧《春波影》,即以小青故事为原型。《西湖佳话》中有则《梅屿恨迹》,也是描写冯小青悲惨爱情生活故事的。
  志载,小青墓前原有屋舍,清末,屋舍倾圮荒芜。旧时有联:
  明女士广陵冯小青之墓(柳亚子)
  佳话今同处士传,贞心洵若孤山静。(长白女史纳拉氏)
  一日香雪夜横琴,千秋苍烟晨双鹤。(佚名)
  冯小青墓为民国初年南国伶人冯春航补筑。1915年,柳亚子偕南社诸诗友来孤山吊小青墓时,称她是“江南文化中的文学女神”,并立由诗僧曼殊大师撰文、艺术家李叔同书写的碑于墓前,用以赞叹冯小青哀怜生平,有人称之为“三绝碑”。但1954年小青墓被平,碑也不知去向。
  近据有人考证认为,冯小青留有遗诗四首,现仅择其二以志作者才华和坎坷凄凉的一生: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先说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

知识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西湖楹聯與景典》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本书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组成,辑录湖上共计287处景点的掌故简介及古今楹联近2800余副、匾额(题字)约1200幅(处),其中包括了孤山线、北山线、西山线、南山线、湖滨线、凤凰山及之江路、吴山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