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69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426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德清县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北纬30°26′~30°42′,东经119°45′~120°21′之间,东西宽54.75千米,南北长29.75千米,总面积935.68千米2。东邻桐乡,南毗余杭,西界安吉,北接湖州市郊。杭宣铁路和104国道纵贯南北。1958年德清、武康两县合并,县治设城关镇,辖26个乡镇,总人口24万。1990年总人口增至40万,1994年县治迁至武康镇。1997年全县辖21个乡镇,30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2万人。德清县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竹之地”之称。东部盛产粮食、蚕桑、水产、畜牧;西部盛产毛竹、茶叶。县境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8%,平原田地占51%,水域占11%,有“四山一水五分地”之说。
关键词: 电力事业 德清县 电力公司 变电所 变压器

内容

德清县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北纬30°26′~30°42′,东经119°45′~120°21′之间,东西宽54.75千米,南北长29.75千米,总面积935.68千米2。东邻桐乡,南毗余杭,西界安吉,北接湖州市郊。杭宣铁路和104国道纵贯南北。1958年德清、武康两县合并,县治设城关镇,辖26个乡镇,总人口24万。1990年总人口增至40万,1994年县治迁至武康镇。1997年全县辖21个乡镇,30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2万人。
  德清县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竹之地”之称。东部盛产粮食、蚕桑、水产、畜牧;西部盛产毛竹、茶叶。县境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8%,平原田地占51%,水域占11%,有“四山一水五分地”之说。
  德清县东部新市镇地处桐乡、吴兴、德清三县交界处,早在明朝商埠就很发达,抗战时有“小上海”之称;西部上柏、三桥埠地处金(陵)杭(州)国道,交通方便,是西部山区与中东部平原商品交换的集散地。民国初期,当地的富商士绅开始酝酿集资办电。民国7年(1918年),新市仁记电灯公司、上柏电气公司先后创办,为发展电力事业初步奠定基础。其他如德清、武康、洛舍等地也先后办起小电厂,容量大至30千瓦,小至3千瓦,一般仅在夜间前半夜发电照明,白天兼营碾米。各电厂分散经营。自发自供。民国37年(1938年)日军入侵后,德清、武康电厂被毁,上柏电厂连年亏损而倒闭。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仅存新市才记电厂维持发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武康县办起人民永安电厂,1952年德清重建德清电厂,上柏重建益民电厂。
  1955-1956年对德清电厂、新市才记电厂、武康人民永安电厂先后实行公私合营,使德清县的电力工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50年代初,电厂容量小,仅以220伏电压供城镇照明用电。50年代后期,供电范围从城镇扩展至近郊农村,电压等级升压为2300伏,并由单一供照明用电,发展到供工、农业动力用电,人民生活用电已随之改供全夜电。1959年接通杭州电源后,实行昼夜连续供电。
  60年代初,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电力排灌的兴起,急需接通新安江大电网,德清县人民政府为加强电力建设的领导,成立德清县电力建设委员会。1961年7月德清全县第一座35千伏德清变电所诞生,一期工程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源从杭州良渚变电所引接,专门架设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长19.14千米。并于当年架通德清至新市、德清至武康2条10千伏主干线,供新市、武康两镇用电。新市、武康两电厂从此停止发电。1961年9月由德清电厂、新市电厂及武康农药厂发电车间合并,成立德清县供电所,统管全县电力建设和供电业务。1962年4月改为德清县电力公司。
  1962年5月,35千伏新市变电所建成投运,主变压器容量1000千伏·安,电源引接桐乡县石门变电所,专门架设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长16.45千米。以德清、新市两座变电所为中心,供电网络向全县26个公社、300个大队发展,共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400余千米,新建排灌机埠275座,安装配电变压器282台,容量为13450千伏·安。原有洛舍、雷甸等8个小集镇自备发电机全部停发,改由大电网供电,初步形成全县城乡统一电网,农田水利也基本上实现电力排灌化。
  全县改由大电网供电后,为适应电网统一管理的需要,在城关、新市、武康成立3个电力管理站,1963年又在德清与新市之间,增设东庄桥电力管理站,该站于1965年撤销并入城关电力管理站。1970年为完善全县35千伏电网布局,在武康镇又新建35千伏武康变电所(简易式),使西部山区5个公社用电得到较大的改善。
  70年代后期,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县供电量超亿千瓦·时,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紧张,35千伏等级供电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得到浙江省电力工业局的大力支持,把德清输变电工程纳入基本建设计划。1980年4月,110千伏德清变电所竣工投产,主变压器1台,容量为31500千伏·安。同时,进行35千伏武康变电所易地改造和增容。1983年新市变电所易地改造,扩建增容。80年代又相继在勾里、干山、三合新建3座35千伏变电所,投入运行后,德清变电所的电力送得出、用得上,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1989年110千伏新市变电所建成投运,主变压器1台,容量31500千伏·安,是完善德清县110千伏为网架的重要步骤。
  进入90年代,随着220千伏莫梁变电所的建设和莫干山经济开发区的形成以及德清县治迁至武康镇的客观需要,促使电力事业跨上新台阶。1996年新建110千伏武康变电所,主变压器1台,容量31500千伏·安。从1990年至1995年又有庾村、雷甸、钟管3座35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截止到1997年末,全县以110千伏为网架的德清电网全部建成。全县共有220千伏变电所1座,总容量270000千伏·安,有110千伏变电所3座,主变压器5台,总容量为1575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所7座,主变压器11台,总容量为63200千伏·安,35千伏直供用户26户,主变压器33台,总容量69080千伏·安。全县共有35千伏输电线路21条,计161.44千米,共825基杆塔。全县供、售电量双双突破5亿千瓦·时大关。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9亿元。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事业的超前发展,又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新中国建立后,德清县电力工业从公私合营到成立电力公司,从地方管辖到电力系统直管,变化较大。1961年成立德清县供电所,隶属德清县工业交通局。1962年改称德清县电力公司,隶属德清县水利电力局。1963年又划为部属企业,属嘉兴供电局管辖。1982年德清电力公司改为德清县供电局。1984年嘉兴地区撤地建市,嘉(兴)湖(州)分设2个电力局,德清县供电局属湖州电力局管辖,1986年划为省属企业,仍由湖州电力局管辖。
  从60年代初期成立德清县供电所起,供电部门内部机构设置经历了多次变革。1961年设生产技术、用电、财物、人事保卫4个办公室。“文化大革命”期间,职能机构撤销,管理人员下放,公司仅存管钱、管账、管物3个人。70年代才逐步上调充实管理人员,1979年才恢复健全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生产技术、用电管理、财务物资、人事保卫4个组。1982年改建供电局后,职能管理机构设5股2室1员,即生产技术股、用电管理股、物资供应股、计划财务股、人事保卫股、局办公室、调度室和局安全员。城关、新市、武康3个电力管理站改称供电所,另设电修车间。1983年又新组建大修班,于1985年撤销。1984年人事保卫股与办公室合并,成立人秘行政股,1985年改称办公室。同年撤销电修车间,成立变电工区。1987年增设行政股。1991年设立企业管理股,后于1993年撤销。同年,变电工区改为运行工区,同时成立运输队,增设农电股。1996年增设安监股。
  1985年成立德清县农电管理总站,加强了农村安全用电工作,健全农村管电组织,落实安全用电措施,建设标准合格村。德清县于1992年通过省级验收,并正式授牌,成为全省第8个大电网供电的农村电气化县。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线损率大幅度下降。50年代各地方电厂线损率均在15%左右。1960~1977年,也在10%以上。从1978年开始降至10%以下。1990年达到758%,1997年为4.99%,近8年间下降2.59个百分点。德清电力公司1980年以前为非独立核算单位,实行报账制。1981年始,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1981~1997年,共17年间,年年有盈余,1997年实现利润763万元。从1961年成立德清县供电所至1997年,37年间,共上交税收2794万元,1994~1997年4年上交增值税1363万元。
  德清县电业职工队伍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进步。1954年德清、新市、武康3家电厂共有职工26人。1997年末,全局共有职工246人(不含集体、农电),增加8.5倍,职工队伍中的党团员占职工总数60%。全局职工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70人,占职工总数28.4%。
  回顾德清县电力工业80余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才能使电力工业高速持续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清县供电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企业管理为重点,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强基础工作,健全规章制度,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经济责任制,创办第三产业,发展多种经营。各项工作步入快车道。编志为真实地记载历史,让后人了解前人创业的艰辛,启迪他们为电力事业的辉煌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德清县电力工业志

《德清县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电力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1918~1997年德清县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记载德清县电力工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