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物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6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物简介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2
页码: 475-476
摘要: 沈重,字德厚,南北朝时德清武康人。对儒学颇有造谐,尤精《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梁,历任王国常侍、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中书侍郎、江陵令等职。北周武帝称赞他“学冠儒宗,行标士则”,诏令讨论“五经”,校定钟律,后授骠骑大将军。著有《周礼义》、《仪礼义》、《礼记义》等。沈峻,生卒年不详,字士嵩,南朝德清武康人。少时随其舅太史叔明从师沈麟士,昼夜苦读,思睡时辄以杖自击。精通“五经”,尤通“三礼”。仕梁为国子助教,补四省博士、五经博士,设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许孚远,字孟中,号敬庵,德清人。热衷讲学,在任南京工部主事时因讲学为上官所恶,不惜托病辞官。卒赠南京工部尚书。莫善祥,字祥之,德清人。
关键词: 德清县 教育 人物简介

内容

沈重(500—583),字德厚,南北朝时德清武康人。对儒学颇有造谐,尤精《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梁,历任王国常侍、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中书侍郎、江陵令等职。北周武帝称赞他“学冠儒宗,行标士则”,诏令讨论“五经”,校定钟律,后授骠骑大将军。著有《周礼义》、《仪礼义》、《礼记义》等。
  沈峻,生卒年不详,字士嵩,南朝德清武康人。少时随其舅太史叔明从师沈麟士,昼夜苦读,思睡时辄以杖自击。精通“五经”,尤通“三礼”。仕梁为国子助教,补四省博士、五经博士,设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
  许孚远(1535—1604),字孟中,号敬庵,德清人。明嘉靖进士。热衷讲学,在任南京工部主事时因讲学为上官所恶,不惜托病辞官。他任建昌知府、应天府丞、福建巡抚时,随时接交士人,兴办学校,设帐讲学。与学生亲密无间,平等讨论学问,深得学生崇敬。卒赠南京工部尚书。著有《敬和堂集》。
  孙在丰(1644—1689),字屺瞻,德清人,居归安菱湖。清康熙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讲、侍读学士。孙在丰讲解以解义多见称,受康熙帝嘉奖,改任《明史》总裁。后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扈从笔记》、《尊道堂诗文》等。
  徐元正(?一1720),字子贞,一字静园,德清人。清康熙进士。授编修,任日讲官,与其父徐倬同列讲筵。平日闭门读书,不涉世事。后擢任侍讲学士、山东乡试正考官、吏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卒于家。著有《清啸楼存草》、《草鸾坡存草》。
  蔡升元(1653—1722),字方麓,德清人。清康熙状元。授修撰,历任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转左中允。又任经筵讲官,迁内阁学士、会试副考官。官至礼部尚书。
  戚蓼生(约1730—1792),字念功,号晓塘,德清人。清乾隆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四川副主考、河南正主考、云南学政、江西南康府知府、福建盐法道、福建按察使等。著有《竺湖春墅诗钞》。曾为《红楼梦》作序,人称“戚序本”。
  蔡之定(1745—1834),字麟昭,号生甫,晚号积谷山人,德清人。清乾隆进士。嘉庆初授编修,充高宗实录馆纂修,后任总纂官。嗣升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河南正主考等。后降职称病归里。晚年主讲钟山书院、蕺山书院,主张“主敬行恕”。
  沈春江(1837—1919),名汝楷,德清新市人。清光绪贡生,从商。热心于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六十寿辰时,要求诸亲友以现金作寿礼,事后移助建造校舍,创仙潭两等小学堂。同年,丝业公所将学堂外隙地即原义冢让作操场。适逢天花流行,谣言纷传,有人竟将小棺材抬进沈春江家中,进行讹诈。他挺身而出,说明兴学为子孙后代造福,并耐心解释平操场与天花无关的科学道理,事遂平息。沈春江直至晚年尚对学校关怀备至。
  俞箴墀(1875—1926),字丹石,号德孟,笔名天游,德清人。北洋大学毕业。历任无锡竞志学校教员、厦门集美学校教务长、江苏省立图书馆主任、燕京大学教授、汇文大学教授、驻韩国甑南浦副领事、国务院咨议等职。有《荒服鸿飞记》等多种译著。
  曹绪康(1876—1933),清末秀才。宣统元年(1909)入德清官立两等小学任教,后接任校长。
  民国十七年(1928)离校。他严于教人,严于律己,爱护学生,爱护人才。著名文学家夏衍(原名沈端先)肄业此学堂,毕业后保送入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曹校长曾每月寄大洋两元,支持他的学习。曹绪康在经济上公私分明,一清如水,平日节约开支,为学校共积余三四千元,离任时全数移交清楚。
  蔡远泽(1886—1945),字惠臣,号璋石,德清人。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采矿系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民国七年(1918)回国,历任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教授、教务长,辽宁省八道壕煤矿工程师。十八年(1929)任北洋工学院第一任院长。二十一年(1932)举家迁居上海。次年到北京就任盐务学校校长。二十五年(1936)去重庆,任财政部盐业研究所所长。后转营煤矿业。
  蔡镇瀛(1898—1978),初名镇海,字海观,德清城关人。民国十一年(1922)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任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教员。十五年(1926)10月进德国达姆城工业大学,后又到瑞士苏黎世大学任研究员,专攻造纸。十九年(1930)11月回国。次年任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教授,致力于造纸事业。解放后,首创用龙须草造纸法,曾两次赴京传授经验。1953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特等功臣称号。1956年负责筹建天津造纸学院,任教授。1957年任国营燕京造纸厂总工程师。1958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造纸系教授。1975年退休去上海。
  徐福保(1900—1969),女,德清余不镇(今城关镇)人。曾人湖州城西志义小学附设师范讲习班、吴兴县立女师、浙江省立女师(女中师范部)学习。民国十三年(1924)毕业,先后在德清女小、萧山一小、杭州米市巷初小、光明私小任教。二十二年(1933)起任海门东山中学、杭州明敏女中、杭州树范中学教师。抗日战争中先后在永康杭州树范中学、碧湖省立临时联合初中、昌化河桥浙西三临中任教。三十三年(1914)后,任浙西二临中、湖州中学初中数学教师兼女生指导。1950年当选为湖州市妇联筹备委员。195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3年当选为市人民代表。1956年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她在长期任女生指导中,住在女生寝室旁,对学生管理严格,爱护备至。她终身未嫁,自奉甚俭,但对祖国、对学生从不吝啬。20。世纪50年代购买国家公债,数量年年为全市教师第一。病危时,她将全部积蓄3000余元献给政府。
  莫善祥(1904—1984),字祥之,德清人。毕业于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长期从事教育和技术工作。195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工程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79年后,历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理论图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国工程图学的奠基人之一。1984年8月应国际工程图学会议的邀请,抱病往北京开会,因劳累过度,返沪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州医院。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德清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 古代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人物等四篇。

阅读

相关人物

沈重
相关人物
沈峻
相关人物
许孚远
相关人物
孙在丰
相关人物
徐元正
相关人物
蔡升元
相关人物
戚蓼生
相关人物
蔡之定
相关人物
沈春江
相关人物
俞箴墀
相关人物
曹绪康
相关人物
蔡远泽
相关人物
蔡镇瀛
相关人物
徐福保
相关人物
莫善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