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662
颗粒名称: 第四篇 人物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13
页码: 467-479
摘要: 沈麟士(119—503)。隐居吴羌山(乾元山)训经授徒,梁天监二年(503)卒,齐初”常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陆倕切磋诗文,出为宁朔将军、东阳(今金华)太守。征聘为五兵尚书。沈约与范云共劝萧衍称帝。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等职,天监十二年(513)闰三月卒于家,和谢朓、王融等人所作诗歌”所作乐府《临高台》、《夜夜曲》、《咏青苔》、《六忆》等。又据何承天、徐爰诸家宋史旧本,撰《宋书》100卷。早年参加诗僧皎然在湖州组织的诗会。次年赴长安应进士试。作《登科后》一诗云。出任溧阳县尉。
关键词: 德清县 教育 人物

内容

第一章 人物传略、简介、简表
  第一节 人物传略
  沈麟士
  沈麟士(119—503),字云祯,南朝德清武康人。好学强记,博通经史。家贫,以织帘为业。诵书织帘,口手不息,人称织帘先生。隐居吴羌山(乾元山)训经授徒,从学者数十百人,各自筑宅其侧,当时有“吴羌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之说。他拒入仕途,历经宋、齐、梁三朝,屡征不起,在家砍柴汲水,读书不倦,收藏手抄书籍8000余卷。后不幸遭火,烧书数千卷,是时年已八十,仍日夜抄写,又成书两三千卷。梁天监二年(503)卒。著有《周易·两系》、《庄子内篇训》等,曾注《易》、《礼记》、《春秋》等经典著作。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武康县余不乡(今德清县城关镇)人。13岁时,父璞被杀,家境贫困,但立志读书,昼夜不息。其母恐其积劳成疾,常减油灭灯,促其早睡,然灭灯后仍背诵不辍。南朝宋末,官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尚书度支郎等。齐初,任步兵校尉,迁中书郎、黄门侍郎等。常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陆倕切磋诗文,号称“竟陵八友”。隆昌元年(494),任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今金华)太守。曾登金华婺江北岸的玄畅楼,赋诗8首,时称绝唱,该楼后因此更名为八咏楼。齐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征聘为五兵尚书,调任国子祭酒。中兴二年(502),萧衍任相国,封梁王。沈约与范云共劝萧衍称帝,及衍即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等职。天监十二年(513)闰三月卒于家,谥曰隐,葬蔺村(今德清县下舍镇群益百子堂)。
  沈约平生俭朴,爱典籍,藏书两万卷,在南朝宋、齐、梁三代,堪称全国最大的藏书家。和谢朓、王融等人所作诗歌,句式工整,注重声律、对仗,时称“永明体”。与周额等创倡“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著《四声谱》(已佚),自称“入神之作”。所作乐府《临高台》、《夜夜曲》、《咏青苔》、《六忆》等,婉转动人,颇具情致。
  齐时,敕撰国史,兼著作郎,著《齐纪》20卷。又据何承天、徐爰诸家宋史旧本,撰《宋书》100卷。梁时,撰《梁武纪》14卷、《梁仪注》10卷。所遗诗文,后人辑为《沈隐侯集》。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故居在今武康西郊清河桥村。早年参加诗僧皎然在湖州组织的诗会,刻意吟咏。
  贞元七年(791)秋,在湖州举乡贡。次年赴长安应进士试,不中。九年(793)冉应试,又不中。十二年(796)第工次赴考,始中进士,作《登科后》一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六年(800)到洛阳参加铨选,出任溧阳县尉。任职期间,常乘驴带吏,遨游县南名胜投金濑、平陵城,放情山水,日落方归,公务多废。县令派假尉代职,分其半俸。二十年(804)毅然辞官,奉母寓居常州。
  元和元年(806),郑余庆为河南尹,荐郊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居洛阳立德坊。九年(814)二月郑余庆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荐其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八月十九日赴任,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友人张籍等私谥为贞曜先生。
  郊为人耿介,仕途失意,坚持操守,贫寒终身。其诗有盛名,人称苦吟诗人。所作乐府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后人传诵。韩愈称他为继陈子昂、李自、杜甫之后的优秀诗人。同代诗人李观曾说:“郊之五言诗,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二谢。”李肇《唐国史补》说:“元和以后,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可见孟诗在诗坛上的影响。
  北宋宋敏求编《孟东野诗集》10卷行世。
  管道异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元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后嫁赵孟,册封魏国夫人。延祐六年(1319)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今洛舍乡东衡村)戏台山。
  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兼工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陈霆
  陈霆(1477—1550),字声伯,号水南,新市镇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针对明孝宗被庸医误诊致死一案,上书要求严惩太监张瑜,遭张瑜同党刘瑾陷害入狱。五年(1510),刘瑾被杀,复官刑部主事。翌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家,隐居新市渚山,从事著述。嘉靖中屡次征荐,均辞谢。著有《德清县志》、《仙潭志》、《两山墨谈》、《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水南稿》等。
  骆文盛
  骆文盛(1496—1554),字质夫,号两溪,武康人。少年丧父,发愤读书。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严嵩掌权后,借病辞职,筑屋于石城山麓,读书自娱。
  善作文,尤擅诗,风格冲淡,时称“骆五言”。著有《两溪集》、《武康县志》。
  陈斌
  陈斌(17571820),字陶邻,号白云,清德清秋乡东度村人。童年随父耕种,后寄居县城蔡家半耕半读。23岁为县学生员,归乡设私塾。课余亲拳耕耜,为后来著写《蚕桑谱》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治学上,陈斌先投拜邑人米大樽门下习韵文,后到无锡秦氏门下潜心古文(散文)。31岁时父亡,返乡边教边耕,后被荐入衡溪书院任教。当时,院无功名者不得任主。4年后,主讲因故离席席,公推陈斌任书院代主讲,破例由秀才主持书院。他除教授传统的经学外,还从当地农事需要和实际生活出发,新增农学与理学这两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农学中开设农桑课,教授农家子弟。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撰成《蚕桑谱》讲稿,供学生讨少录,一时在浙北蚕区内竞相传抄,不胫而走。在伦理教育上,书院历来以《论语》、《朱子语录》为规范,传授儒家伦理道德。陈斌将自己的人生心得选辑成册,名曰《质言》,给学生训授。其中名言如:“事事先责己,则人乐从;时时与人善,则己日益。”“一启闭门户,即有勤俭意在。”“粮税二限,累大下之贫民,缓取之尚不及,况不缓乎?科目一途,屈天下之寒士,公取之尚有失,况不公乎?”“无可待之知识,无可非之世事,议论快者少阅历。”“近义则大,近利则小。”“乐道人之善,毋攻人之劣。”“君子有报仇无报怨,私惠不归德,故君子不报私德。”对于涉世不深的农家子弟很有启迪。
  清嘉庆四年(1799)陈斌中进士,离开衡溪书院。仕途中,他继续重祀典,兴学校,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开皖中养蚕之先风。著有《自云诗文集》。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日(公元1821年12月25日)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今城关乡金星村)。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三十年(1850)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授编修,举家迁北京南柳巷。五年(1855)充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次年二月主持岁考。七年(1857)七月,御史曹泽弹劾他所出试题割裂经文,被革职回京。八年(1858)春南归,居苏州、饮马桥,时与陈奂、宋翔凤切磋经学。十年(1850)返德清,辗转绍兴、上虞、宁波、上海等地。同治元年(1862)春抵天津。四年(1865)秋,经两江总督李鸿章推荐,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六年(1867)冬,任杭州州诂经精舍主讲。其间,先后至菱湖龙湖书院、上海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长兴箬溪书院讲学。从事教育31年之久,培养了不少人才,戴望、施补华、黄以周、章太炎、吴昌硕、崔适等均曾从学于他。十三年(1874),在苏州、马医科巷购地建宅,屋旁余地成曲尺形,叠石凿池,栽种花木,因称曲园。此后,往返于苏杭之间。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年老辞去诂经精舍讲席。二十九年(1903),乡举重逢(中举人满60周年),复任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1907年2月5日)卒,葬西湖二台山东麓。临终前作留别诗10首,代讣辞行。瑞安孙诒让在《哀世丈俞曲园》挽联中称“一代硕师,名当在嘉定高邮而上,方冀耄期集庆,齐算乔松,何因梦兆嗟叱,读两平议遗书,朴学销沉同堕泪;卅年私淑,愧末列赵商张逸之班,况复父执凋零,半悲宿草,今又神归化鹤,拈三大帙手墨,余生孤露更吞声。”
  一生著述丰富,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曲园杂纂》、《俞楼杂纂》、《茶香室丛钞》、《曲园自述诗》及《右台仙馆笔记》、《老圆》、《骊山传》、《梓童传》、《七侠五义》(改编本)等。全部著作汇集为《春在堂全书》,凡500卷。
  生平事迹,门人章炳麟著有《俞先生传》,周云青、徐澂、尤莹、陈乃乾等各编有《俞曲园先生年谱》。《清史稿》、《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书中有专传。
  戴望
  戴望(18371873),字子高,德清城区人。3岁丧父,从小孤苦,发愤读书。8岁师乌程程大可,授读《周易》、《尚书》》,正文字,明音读,奠定汉学基础。13岁得祖藏颜习斋书,读后惊叹,乃广求颜氏遗书。清咸丰七年(1857)至苏州请业于陈奂,得声韵、训诂经师家法。复从宋翔凤受《公羊春秋》,研究西汉儒说,专心治经。
  同治四年(1865),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南京设金陵书局,聘为编校,校勘周秦诸子。时会稽赵之谦以颜元、李塨书相赠,遂重研性理之学。后与瑞安孙诒让结为学侣,考订金文。孙氏云“治此学惟先生知之最早,亦爱之独深。”占字颇具根底,生平作书,点画画悉本小篆。
  同治八年(1869),著《颜氏学记》10卷。梁启超曰:“学派的专史,清代有两名著,其一为李穆堂之《陆子学谱》,貌象山之真,其二为戴子高之《颜氏学记》,表习斋之晦。可谓振裘挈领,心知其意者矣。”此外,著有《论语注》20卷,《管子校正》24卷,《谪麟堂遗集》4卷。
  戴治学严谨,不畏权势。在金陵书局与曾国藩论经学,意见不合,便拍案大骂,“曾涤生如此不通,也配谈经!”曾笑而避之,曰:“子高又发疯了!”他日又相争如故。
  一生颠沛流离,体衰多病,性情孤僻。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去世,归葬湖州仁王山东麓。
  傅范初
  傅范初(18671912),字公羽。9岁能文,13岁进国学,每逢考试都列高等。除学习经史外,对西洋物理、化学书籍颇有研究。毕业于同文馆,著《算学进阶》、《算学源流考》、《电化理解》、《地理杂志》等书。光绪十五年(1889),父云龙出使国外归,编著准备进呈的《游历图志》,傅范初任校对。一年后,考取会典馆绘图处誊录,著《会典图说》。十八年(1892)随办天津海运,著《海运利弊考》。二十一年(1895)充颐和园电灯委员兼库官,并充北洋机器局委员。二十三年(1897)获赐慈禧御笔“寿”字。“戊戌变法”时清廷下诏士民上书言事,傅上疏切陈治国利弊,语多中肯,不久以道员保用。二十六年(1900)父病,请假伴父到上海。在上海创办制皂厂,招收贫民做,浙江巡抚聂缉椝慕名,聘傅办理工艺传习所,参加学习的有400多人。傅还会精制罐头食品,卓有成效。著有工艺化学方面的文章,散见于工艺杂志。当时学部命令各县设立教育会,德清首先成立,举傅为正会长。在省城又发起用电提取矿质,组织公司。三十二年(1906)到北京任政治官报局印刷科长。时京师大疫,傅写了《自喉证》等药方,印刷分发,有疗效。又创办傅氏两等小学堂以造就人才。还发明有无线电报连缀附电式制电机。民国元年(1912)南归,染时疫病死。著有《许1学艺文志提要》》2卷、《经学韵斋文》4卷、《诗集》2卷。
  俞陛云
  俞陛云(1868—1950),字阶青,号乐静居士,俞樾孙。清同治七年三月十七日(公元1968年4月9日)生于苏州。光绪二十四年(1898)殿试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十八年出任四川副主考。翌年应经济特科复试,名列一等。
  民国元年(1912)任浙江省图书馆监督(馆长)。三年(1914)被聘为清史馆协修,移居北京,与爱新觉罗,溥仪私交甚厚。二十一年(1932)3月,溥仪任伪满洲国“执政”,邀请佐政,俞接书后怒不可遏,大骂“可恶”,撕信逐使,终生不与往来。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事变”后,居京郊寓舍,卖字谋生。
  著有《蜀輏诗纪》、《小竹里馆吟草》、《乐静吟》、《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清代闺秀诗话》等。
  1950年10月12日卒于北京。
  俞同奎
  俞同奎(1876—1962),字星枢,德清人。清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公元1876年11月10日)生于福州。光绪十八年(1892)毕业于福州英华学校。因父母双亡,赴苏州投靠叔祖父俞樾,攻读国文。二十八年(1902)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翌年派赴西欧,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化学,获硕士学位。后到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深造。三十三年(1907)十二月与李景镐、吴匡时、陈传瑚等留学生在巴黎成立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任临时书记、会长、评议员。
  宣统二年(1910)回国,被清廷选为格致科进士,授编修,任京师大学堂理科教授兼化学门研究所主任,主讲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民国三年(1914)改任北京大学教科书编委会化学主编,编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等大学教材。八年(1919),北大成立教授会,聘为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和教授会主任,对化学系课程设置、成绩考核等作出规划,并筹建化学实验室。次年调任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后改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兼北京大学教授,主讲定量分析等课程。十一年(1922)与陈世璋等发起成立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工学会),创办《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并任总编纂。后因患病,不适宜教育,调任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委员会主任。“七七事变”后,任液体燃烧管理委员会昆明办事处主任。
  解放后任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1956年改任文化部古代建筑修整所所长,对我国古代宫殿、园林、坛宇、寺庙建筑,亲自进行勘查,提出维修方案和保护措施。著有《略谈我国古代建筑的保存问题》、《谈万里长城》等。
  1962年2月28日病逝于北京。
  许炳堃
  许炳堃(1878—1965),字埏甫,号缄甫,别号潜夫,德清人。清光绪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公元1878年12月23日)生于县城溪东街许家宅(今柏树东弄东面)。童年父母双亡,发愤自学。二十七年(1901)在西邻戴侯庙设务本学塾,担任教师。二十九年(1903)一月赴日本留学。次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织科。三十三年(1907)七月结业。翌年九月回国,授工科举人。宣统元年(1909)参加殿试,考取一等,任内阁中书。是年夏,浙江巡抚增韫奏调回浙,办理教育和实业,任浙江劝业公所科长兼省立第一手艺传习所所长。次年十一月,浙江省立中等工业学堂成立,聘为监督(校长)。
  民国元年(1912)1月,任浙江省民政部实业科长。4月,省立中等工业学堂改名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任校长兼附设机织传习所所长,兼任杭州纬成丝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秋,当选为浙江省第一届省议员。民国六年(1917),因办理实业教育成绩卓著,被授予三等嘉禾勋章。九年(1920)秋,学校升格为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校长。冬,当选为浙江省教育会会长。十一年(1922)1月赴欧美考察高等教育和丝绸工业,翌年4月回国。十三年(1924)1月因病辞职。
  此后至抗战前夕,先后任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教育部、交通部简任秘书,中央政治委员会交通专门委员会委员。其间曾保释中共地下党组织德清县负责人许文谟等出狱,建议德清试行“五里方”教育计划。抗战胜利后,被聘为教育部上海特派员公署辅导委员会委员。二十五年(1946)任教育部上海区高教育甄审委员会顾问。次年改任上海市教育局顾问,并当选为德清县“国大”代表。
  解放后,1950年为浙江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7月被聘任浙汀文史研究馆馆员。1955年2月被特邀为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委员。1956年7月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2—1964年为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委员。1965年7月1日卒于上海寓所。
  黄郛
  黄郛(1880—1936),原名绍麟,字膺白,号昭甫,别字天生。原籍嘉兴(一说松江),生于上虞县。曾任陈其美沪军都督府参谋长。1923年出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次年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任上海特别市市长、外交部长。“五三惨案”后被迫辞职,隐居莫干山,在庾村创办私立莫干小学。学校宗旨是“耕不废读,读不废耕”。设农事、农作课,四年级以上的男学生至农场种植新引进的国外果蔬包心菜、西红柿等。工场教授编制花篮、行箧。设女工实习室,供女生学习缝纫、做鞋等。贫困学生半工半读,计工付酬,免费读书;初级部学生不收学费,供给书籍用具;高级部学生成绩列前茅者免交学费;成绩优良的毕业生,由学校保送深造。升学后成绩列第一、二、三名者,续发奖学金。学校设施、教室合乎标准,课桌椅全新,活动场地宽畅,大礼堂、办公室、会客室、学生寝室、教员住宅、贮藏室、图书室、劳作场、厨房、浴室应有尽有。教室用沼气灯照明。藏书楼收藏古籍及《万有文库》等图书万余册,供师生阅览;附设通谷书报室,供当地民众阅读。黄郛还为学校购置校产田300亩、荒山1600亩,植松杉树苗3万余株、桐树1万余株;还办了蚕种场和奶牛场,既作高年级学生实习之用,又能增加学校经费。附设邮政代办所和民众问字及代笔处。另设消费合作社为群众接种牛痘,注射防疫苗。
  赵紫宸
  赵紫宸(1888—1979),祖籍杭县,清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三日(公元1888年2月14日)生于新市镇。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民国三年(1914)入美国田纳西州梵德比尔大学,专攻社会学和哲学。民国六年(1917)毕业,获社会学硕士与神学士学位。回国后任东吴大学教授,十一年(1922)任教务长。十五年(1926)应司徒雷登聘请,任北京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授。十七年(1928)任院长,兼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青少年时1、代就读教会学校,受神学博爱思想影响较深。19岁受洗礼加入基督教。后孜孜矻矻致力于神学研究。曾作为中国基督教代表参加耶路撒冷、印度马德拉斯等地举行的基督教世界会议。民国二十一年(1932)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三十六年(1947)又去美国讲学,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聘为名誉教授。8月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大会主席之一。其间曾至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教务活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带领宗教学院学生到教会宣传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安定人心。9月,作为宗教界5位代表之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会议,并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常委。1950年5月,参加周恩来总理与中国基督教领袖的谈话。此后积极参加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的发起工作。1953年,华北区各神学院联合组成燕京协和神学院,受聘为研究教授。次年8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当选为常务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为吴晗、邓拓、廖沫沙和翦伯赞等申辩,遭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79年11月21日病逝于北京。
  他对西方古典哲学、东方古典文学深有研究,特别对美国尼勃尔神学和中国陶渊明、杜甫诗歌更具独见。此外,于词曲、书法也有较深的造诣。据德国格鲁厄博士所著的《中国的基督教神学家赵紫宸》一书介绍,生平著作达170多种,其中有诗集《玻璃声》、《打渔》、《南冠集》等。
  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原名铭衡,以字行,俞陛云子。生于苏州。民国八年(1919)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加入新潮衬、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社团,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十四年(1925)起,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三十五年(1946)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建国后,俞平伯先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出版论著《红楼梦研究》、《脂砚斋红楼梦辑评》。1953年,他的《红楼梦简论》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56年,俞平伯被定为一级研究员。“文化大革命”中,俞平伯受到批斗并下放劳动。1971年回京。1975年出席国庆招待会,由于过度兴奋和激动,患脑血栓而偏瘫。1980年被聘为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1988年1月20日,首都各界知名人士举行纪念会,庆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充分肯定了他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建树。
  俞平伯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下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全国文学工作协会委员。
  俞平伯晚年关心故乡的教育事业。1980年,为德清县教师进修学校题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987年,为故里所在地城关乡中心小学题写校名及“业精于勤”条幅,勉励家乡少年儿童刻苦学习。
  沈西苓
  沈西苓(1904—1940),原名学诚,笔名叶沉,德清人。民国二年(1913)随家迁居杭。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时结识戏剧家秋田雨雀等人,引起他在艺术上的兴趣,一方面学习美术,一方面参加进步戏剧活动。十七年(1928)回国。二十年(1931)进入电影界,先后在天一、明星等影业公司任职,编导《女性的呐喊》、《乡愁》、《船家女》、《十字街头》等影片。二十六年(1937)转入联华电影公司。为纪念鲁迅,曾计划把《阿Q正传》搬上银幕,但未能如愿。接着又将曹禺的《日出》改编成电影。于7月中旬开拍,因“八一三”抗战爆发而停顿。次年夏,加入中央电影场,任编导委员,拍摄以抗战为题材的《中华儿女》。编写电影剧本《神鹰》、《大时代的小人物》。
  其间,于民国十九年(1930)2月和许幸之等人发起组织我国第一个左翼美术团体——时代美术社。3月,与鲁迅等人联名发起并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二十二年(1933)2月当选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执行委员,并担任宣传部领导工作。二十六年(1937)7月当选为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常务理事。次年1月,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同时,他又是进步戏剧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从日本回国后,与夏衍、冯乃超、郑伯奇等人组织艺术剧组,演出《炭坑夫》、《西线无战事》等剧。二十二年(1933)参与轰动一时的《怒吼罢,中国!》的联合演出工作。二十五年(1936),在夏衍的协助下,将爱尔兰剧作家西恩·奥凯西的《求诺和孔雀》改编为《醉生梦死》,并亲自执导。他还积极从事国防戏剧运动,与夏衍、于伶、凌鹤等集体创作《撤退赵家庄》等。抗战爆发后,又集体执导《保卫芦沟桥》,在上海蓬莱大戏院演出,轰动全市。其间,还创作了《在烽火中》、《罗店夜战》等独幕剧。当上海成为“孤岛”时,他和姐姐沈兹九一道离沪赴汉,后迁居四川,在重庆、成都导演舞台剧《民族万岁》、《塞上风云》和《一年间》。
  民国二十九年(1940)12月17日病逝于重庆。
  沈学源
  沈学源(1909—1985),德清人。民国十六年(1927)于南洋大学肄业。次年7月赴日本留学。二十四年(1935)获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艺化学科硕士学位。同年6月回国,任江西省农学院农化组组长、技师。二十五年(1936)8月调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化系教授。三十一年(1942)起历任重庆上川工业公司、中国粮食工业公司农化厂、上海诚义油厂厂长等。
  解放后于1950年2月任上海水产学院教授兼无锡江南大学教授。1952年8月任南京工学院教授。1958年6月任无锡轻工业学院教授、粮油工程系主任。1962年任国家科委粮食组组员。1964年、1977年分别当选江苏省第三、第五届人大代表。1981年后任江苏省科协常委、江苏省食品及发酵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副理事长。
  毕生从事粮油科学研究,曾主持研究“脱水米饭”及“蒸谷米工艺和配套设备设计”,并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著译有《东三省物资资源与化学工业》、《酵母制造工艺学》等。
  施瑛
  施瑛(1912—1986),字慎之,民国元年(1912)9月15日生于新市镇。二十二年(1933)于南京金陵大学肄业,至嘉兴秀州中学任教。二十四年(1935)春入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担任英文助理编辑,参与《英汉字典》的编校工作。同时为启明书局撰稿,并为“世界文学名著翻译本”改译原稿。“八一三”抗战爆发,避居新市,执教谋生。三十四年(1945)11月任上海《新闻报》文书课副课长。其间,著有《奋斗史》、《简明近百年本国史》、《中华民族的故事》等。
  1950年任通联书店、启明书店特约编辑,编有《苏联小说通俗本》、《美帝侵华演义》、《太平天国演义》。1956年11月调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编辑,编著有《左传故事选》、《战国策故事选》及《孙子兵法》等普及读物。1958年调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任编辑,负责古典文学普及读物的编选与复审。编著有《左传故事选译》、《唐代传奇选译》等。
  1986年2月17日病逝于德清。
  第二节 人物简介
  沈重(500—583),字德厚,南北朝时德清武康人。对儒学颇有造谐,尤精《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梁,历任王国常侍、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中书侍郎、江陵令等职。北周武帝称赞他“学冠儒宗,行标士则”,诏令讨论“五经”,校定钟律,后授骠骑大将军。著有《周礼义》、《仪礼义》、《礼记义》等。
  沈峻,生卒年不详,字士嵩,南朝德清武康人。少时随其舅太史叔明从师沈麟士,昼夜苦读,思睡时辄以杖自击。精通“五经”,尤通“三礼”。仕梁为国子助教,补四省博士、五经博士,设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
  许孚远(1535—1604),字孟中,号敬庵,德清人。明嘉靖进士。热衷讲学,在任南京工部主事时因讲学为上官所恶,不惜托病辞官。他任建昌知府、应天府丞、福建巡抚时,随时接交士人,兴办学校,设帐讲学。与学生亲密无间,平等讨论学问,深得学生崇敬。卒赠南京工部尚书。著有《敬和堂集》。
  孙在丰(1644—1689),字屺瞻,德清人,居归安菱湖。清康熙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讲、侍读学士。孙在丰讲解以解义多见称,受康熙帝嘉奖,改任《明史》总裁。后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扈从笔记》、《尊道堂诗文》等。
  徐元正(?一1720),字子贞,一字静园,德清人。清康熙进士。授编修,任日讲官,与其父徐倬同列讲筵。平日闭门读书,不涉世事。后擢任侍讲学士、山东乡试正考官、吏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卒于家。著有《清啸楼存草》、《草鸾坡存草》。
  蔡升元(1653—1722),字方麓,德清人。清康熙状元。授修撰,历任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转左中允。又任经筵讲官,迁内阁学士、会试副考官。官至礼部尚书。
  戚蓼生(约1730—1792),字念功,号晓塘,德清人。清乾隆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四川副主考、河南正主考、云南学政、江西南康府知府、福建盐法道、福建按察使等。著有《竺湖春墅诗钞》。曾为《红楼梦》作序,人称“戚序本”。
  蔡之定(1745—1834),字麟昭,号生甫,晚号积谷山人,德清人。清乾隆进士。嘉庆初授编修,充高宗实录馆纂修,后任总纂官。嗣升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河南正主考等。后降职称病归里。晚年主讲钟山书院、蕺山书院,主张“主敬行恕”。
  沈春江(1837—1919),名汝楷,德清新市人。清光绪贡生,从商。热心于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六十寿辰时,要求诸亲友以现金作寿礼,事后移助建造校舍,创仙潭两等小学堂。同年,丝业公所将学堂外隙地即原义冢让作操场。适逢天花流行,谣言纷传,有人竟将小棺材抬进沈春江家中,进行讹诈。他挺身而出,说明兴学为子孙后代造福,并耐心解释平操场与天花无关的科学道理,事遂平息。沈春江直至晚年尚对学校关怀备至。
  俞箴墀(1875—1926),字丹石,号德孟,笔名天游,德清人。北洋大学毕业。历任无锡竞志学校教员、厦门集美学校教务长、江苏省立图书馆主任、燕京大学教授、汇文大学教授、驻韩国甑南浦副领事、国务院咨议等职。有《荒服鸿飞记》等多种译著。
  曹绪康(1876—1933),清末秀才。宣统元年(1909)入德清官立两等小学任教,后接任校长。
  民国十七年(1928)离校。他严于教人,严于律己,爱护学生,爱护人才。著名文学家夏衍(原名沈端先)肄业此学堂,毕业后保送入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曹校长曾每月寄大洋两元,支持他的学习。曹绪康在经济上公私分明,一清如水,平日节约开支,为学校共积余三四千元,离任时全数移交清楚。
  蔡远泽(1886—1945),字惠臣,号璋石,德清人。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采矿系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民国七年(1918)回国,历任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教授、教务长,辽宁省八道壕煤矿工程师。十八年(1929)任北洋工学院第一任院长。二十一年(1932)举家迁居上海。次年到北京就任盐务学校校长。二十五年(1936)去重庆,任财政部盐业研究所所长。后转营煤矿业。
  蔡镇瀛(1898—1978),初名镇海,字海观,德清城关人。民国十一年(1922)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任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教员。十五年(1926)10月进德国达姆城工业大学,后又到瑞士苏黎世大学任研究员,专攻造纸。十九年(1930)11月回国。次年任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教授,致力于造纸事业。解放后,首创用龙须草造纸法,曾两次赴京传授经验。1953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特等功臣称号。1956年负责筹建天津造纸学院,任教授。1957年任国营燕京造纸厂总工程师。1958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造纸系教授。1975年退休去上海。
  徐福保(1900—1969),女,德清余不镇(今城关镇)人。曾人湖州城西志义小学附设师范讲习班、吴兴县立女师、浙江省立女师(女中师范部)学习。民国十三年(1924)毕业,先后在德清女小、萧山一小、杭州米市巷初小、光明私小任教。二十二年(1933)起任海门东山中学、杭州明敏女中、杭州树范中学教师。抗日战争中先后在永康杭州树范中学、碧湖省立临时联合初中、昌化河桥浙西三临中任教。三十三年(1914)后,任浙西二临中、湖州中学初中数学教师兼女生指导。1950年当选为湖州市妇联筹备委员。195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3年当选为市人民代表。1956年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她在长期任女生指导中,住在女生寝室旁,对学生管理严格,爱护备至。她终身未嫁,自奉甚俭,但对祖国、对学生从不吝啬。20。世纪50年代购买国家公债,数量年年为全市教师第一。病危时,她将全部积蓄3000余元献给政府。
  莫善祥(1904—1984),字祥之,德清人。毕业于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长期从事教育和技术工作。195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工程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79年后,历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理论图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国工程图学的奠基人之一。1984年8月应国际工程图学会议的邀请,抱病往北京开会,因劳累过度,返沪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州医院。
  第三节 人物简表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德清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 古代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人物等四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