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果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638
颗粒名称: 三、成果介绍
分类号: G40-03
页数: 3
页码: 423-425
摘要: 1988—2005年,德清县获省级奖的部分重大教育科研成果介绍如下。本课题是德清县进行区域性教育改革实验的一项省级规划课题,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2001年4月19日,在杭州举行了由来自省教委、浙江大学教育系、省教科院、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的课题立项论证会。成果获湖州州市2004年度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乡镇成校最大的特点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教学、实验、推广、服务和经营”一条龙。其培养人才的特点是实用性和针对性。乡镇成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教学实体,又是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充分发挥了学校的综合服务功能。
关键词: 德清县 教育科研 成果介绍

内容

1988—2005年,德清县获省级奖的部分重大教育科研成果介绍如下。
  1.《构建农村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本课题是德清县进行区域性教育改革实验的一项省级规划课题,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2001年4月19日,在杭州举行了由来自省教委、浙江大学教育系、省教科院、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的课题立项论证会。实验一年后,于2002年5月又被省课题规划领导小组确定为省级规划重点课题。2004年5月完成课题研究。成果获湖州州市2004年度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4月19日至2()日,由湖州市教育局主办,德清县教育局承办,在武康隆重举行成果推介会议,省、市、县领导以及湖州市全市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到会,成果在全省推广。本课题研究内容为农村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点、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布局调整、技术装备、资源利用、师资培养、班子建设、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等,通过研究构建农村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课题实施策略:一是县教育局提供人事、财物、评估的支持系统。具体策略为:(1)人事制度政策实行聘任制并向聘用制转变;(2)加大全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3)建立农村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评估体系;(4)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师资培训。二是学校内部构建九年一贯制管理模式。具体策略为:(1)搭建一体化管理网络;(2)健全系列化管理制度;(3)实行“二段小循环”教育格局;(4)学科内容一体化考虑;(5)合理利用教育资源;(6)引进和培养教师人才;(7)一体化的德育;(8)校本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建设。课题理论成果:构建了农村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形成“理念先行、行政引领、班子精干、三段循环、教学一体、资源共享、德育领先、制度系列”办学新格局。
  2.《利用孟郊故里人文和自然资源区域性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再实践研究》
  本课题是德清县教育局2005年为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县域范围内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针对全县可用社会、自然等教育资源以及基层中小学校自身办学条件而建立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以“校本课程特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开发一批具有本地人文、自然等特点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培养,校本课程建设理论”为研究内容。在对全县中小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系统总结利用本地可用人文、自然等资源,区域性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在实践中探索校本课程的概念、特点、呈现形式、资源分类、操作程序、师资培训途径等问题。本课题研究以形成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为辅。课题提出“建立组织、精心策划、注重培训、开发利用、形成特色、总结反思”24字区域性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本研究有力推动了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县内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同时也提高了本县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成果已获2004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为浙江省重点规划课题,仍在继续研究之中。
  3.《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导航式”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导航式”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是武康成校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果,于2004年3月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成教事业主体的乡镇成校,应该把学校真正办成培养决策型、管理型、经营型、操作型等人才的教学实体。学校要因地制宜,在办好主体专业——学历班的基础上,抓好其他各种各样培训下作,形成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的格局。
  乡镇成校最大的特点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教学、实验、推广、服务和经营”一条龙。其培养人才的特点是实用性和针对性。其培养力法一般以学校自办实习基地为主阵地,以校外实验基地和联系点上的示范户、专业户、重点户为结合点,并主动联系农委、科委、农技推广站,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项日、统一实施。从1992年起的《早园笋早出高产覆盖技术的实验与推广》到《早园竹多年覆盖衰败林地的复苏改造》冉到《绿色早园笋的开发及产业化》的一系列项目实施,充分体现了”实验、推广、培训、服务”一条龙的教育体系和办学模式的特征。为了推广早园竹早出笋高产量技术,确定了有一定科技意识的农户27户进行推广试验,对农户进行栽培技术培训,以不范户带动周围群众。“早园笋早出高产覆盖技术”在全县乃至周边县市推广应用,应用面积从1992年的0.22亩发展到目前2.8万余亩,促使德清县每年早园竹收入增加1.5亿元以上。乡镇成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教学实体,又是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充分发挥了学校的综合服务功能。武康成校经过十儿年艰苦不懈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德清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 古代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人物等四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