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社学 学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48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社学 学塾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9
页码: 26-34
摘要: 唐武德七年武康始建县学,在县治东二十步。宋天圣四年,县令何迁县学于余英溪南。元末毁于兵,明洪武三年重建。宋大中祥符三年,县令刘洞创建德清县学,在县西南。明道年间,县令窦充迁县学于阜安桥北。县学又称儒学,为县办地方学校,设教谕、训导,由举人或贡生充任。教室称“斋”,为诸生授业之所。廪膳生与增生是县学的正式学员,名额有所规定;附生在名额外。其中廪膳生是生员中成绩优秀者,成绩一般者为增生。廪膳生每岁由公家供给膳食(膏火费)。明代曾颁禁例8条,刻“卧碑”置于学宫明伦堂,令严格遵守。学塾的经费来源于办学者自筹、私人捐资和塾师每年分四季向家长收取学米学费等,家塾一律供膳。
关键词: 德清县 教育 书院

内容

第一节 县学(儒学)
  唐武德七年(624)武康始建县学,在县治东二十步。宋天圣四年(1026),县令何迁县学于余英溪南。元末毁于兵,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县令刘洞创建德清县学,在县西南。明道年间(1032—1033),县令窦充迁县学于阜安桥北。
  县学又称儒学,为县办地方学校,设教谕、训导,由举人或贡生充任。教室称“斋”,为诸生授业之所。入学者为生员,分廪膳生、增生、附生三类。廪膳生与增生是县学的正式学员,名额有所规定;附生在名额外。其中廪膳生是生员中成绩优秀者,成绩一般者为增生。廪膳生每岁由公家供给膳食(膏火费)。
  县学以儒家经书为主要学习内容。明代分礼、射、书、数四科,至清代主要教读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易》、《诗》、《书》、《礼》、《春秋》,并教做八股文。教育宗旨以忠孝为本,以史为基,培养心术纯正的人才,以输送科举考试合格生员为主要任务。
  县学在管理上奉行朝廷颁行的学规(相当于现在的学生守则)。明代曾颁禁例8条,刻“卧碑”置于学宫明伦堂,令严格遵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颁圣谕16条,内容为:1.敦孝弟以重人伦。2.笃宗族以昭雍睦。3.和乡党以息争讼。4.重农桑以足衣食。5.尚节俭以惜财用。6.隆学校以端士习。7.黜出异端以崇正学。8.讲法律以儆愚顽。9.明礼让以厚风俗。10.务本业以定民志。11.训子弟以禁非为。12.息诬告以全良善。13.戒窝逃以免株连。14.完钱粮以省催科。15.联保甲以弭盗贼。16.解仇忿以重身命。
  县学的教育经费来源于学田地租,不足之数每岁由地方政府拨给官银补助。
  第二节 书院
  德清书院之兴建始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县令章鉴创东莱读书堂于慈相寺东,后设东莱书院,明清时期延续发展。德清县有织帘书院,明嘉靖四年(1525)知县方日乾建;清溪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李方榕建;仙潭书院,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仙潭文社更名。武康有开元书院,明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王懋中建;名贤书院,清顺治九年(1652)知县吴道煌建;周公书院(又名前溪书院),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刘守成建。
  书院为儒者讲学之所,但不同于县学,它是民间私立或当地官吏兴学创建的,主持者均为地方名师宿儒。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学史书诗文。办学宗旨沿袭古代封建教育制度,以忠君、孝悌、尊孔为主,以应举取士之需。订有学规、学则,入学者必须遵守。书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院田租金收入,院田是私人捐赠或由当地政府拨给的;但亦有清廉而自给的,例如:“南齐沈麟士,在此吴羌山聚徒授经,四方来学者数十百人。先生于世无所取受,鬻帘自给而已,口诵手织,夜旦不辍。既其殁也,门人尸而祝之,称‘织帘先生,。”(《德清县志》)明嘉靖四年(1525),知县方日乾表其高节清行,建立织帘书院。
  县学与书院的设置,为本县广育了人才。据县志记载,武康、德清两县从晋代至明清,重臣名宦、名流大家辈出,如沈约、姚察、姚思廉、沈既济、孟郊、赞宁、吴潜、游侣、管道昇、陈霆、骆文盛、蔡汝楠、许孚远、方从哲、章嘉祯、蔡官治、沈戬谷、蔡启尊、蔡升元、徐倬、胡渭、唐靖、韦人凤、陈之群、沈铨、蔡之定、诌宗彦、俞樾、戴望、傅云龙等。翰苑名流,文风之盛,列朝不衰。
  第三节 社学
  明清时期设置的社学,是地方基层教育机构,由地方政府兴办。明洪武元年(1368),武康县创建社学,岁久湮废。正德间,武康知县桂萼毁淫祠,于县治南北界各设社学一所。德清县社学在儒学门之左,嘉靖年间移置射圃。社学每月朔望为诸生教读。
  社学的教育内容以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古代男子20岁要戴冠,行冠礼)、婚、丧、葬、祭等礼节为主。社学的教育经费来源,由义田义地的租课付给。
  第四节 学塾
  学塾(私塾又称蒙馆),为学童启蒙识字之馆,属小学性质。据《浙江官报》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德清有识字学塾10所,武康8所。清末民初,学塾遍及全县城乡,盛极一时。据史料记载,当时德清全县共有私塾40余所。
  学塾分村塾(一村延师设馆教读子女)、家塾(富裕之家聘请塾师,在家教读子弟)、祠塾(合族延聘塾师,在宗祠设馆教读族中子弟)、义学(当地热心教育人士创办,贫苦子女免费入学)、坐馆(塾师设馆招收学童就读)等。各学塾入学的人数不等,有的有数十学生,也有的只有三四学生,学童的年龄大小不一,程度参差不齐,教育内容各异。初入学者以识字、写字、读书为主,继之循序渐进,教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神童诗》等,年龄较大的也有教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的。不分年级,采用个别教学方法。注重熟读、背诵,很少讲解。学规严厉,实行体罚,学习无年限。
  学塾的经费来源于办学者自筹、私人捐资和塾师每年分四季向家长收取学米学费等,家塾一律供膳。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德清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 古代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人物等四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