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42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宗教
分类号: B920
页数: 19
页码: 778-796
摘要: 我国为多宗教国家,既有传统宗法性儒教和道教,又有民间秘密宗教和邪教。还有国外传人的佛教、基督教(耶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与宗教信仰对峙者,则为无神论。
关键词: 乾元镇 文化 宗教

内容

我国为多宗教国家,既有传统宗法性儒教和道教,又有民间秘密宗教和邪教。还有国外传人的佛教、基督教(耶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与宗教信仰对峙者,则为无神论。
  信仰宗教属个人自由,否定宗法教义也属个人自由。故本章所列,两者并存。
  第一节 无神论
  摆脱神权束缚,必具大智大勇。故自古以来,倡导无神论者,皆为饱学明智之士。
  先秦,郑国子产力排众议,否定星象与人事有关。晋国士弥牟注重人事,宣判以鬼神胁人有罪。荀况号召民众,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理论。鲁国臧文仲认定,求神鬼不如求人民。魏国西门豹杀巫婆,蔑视河神。鲁国申繻认定,“妖由人兴,妖不自作”。
  汉朝,杨王孙撰写《裸葬论》,阐述死后无神魂。王充撰写《论衡》,否定天人相应,圣人先知。第五伦禁止宰杀幼畜,取消民间淫祀。应劭宣扬神灵虚假,祭祀乃徒劳之举。
  三国时,曹操禁止官民,祭鬼祀神。曹植认清时疫,驳斥神鬼保佑。
  两晋六朝,陶渊明主张形神俱灭。阮修否定神鬼存在。范缜批判佛教,撰写《神灭论》。
  明清以来,持无神论之说更趋普遍。如明朝霍州学正曹月川驳斥阴阳风水曰:“葬家风水果何由,举世滔滔苦信求,我道如何风水说,阴阳个个不王侯。”清朝至田医生王清任解剖胸腔头颅,观察心肺大脑,提出脑死人亡,抨击精神不灭。谢应芳诗赞捣寺毁庵曰:“梁公毁淫寺,真是霹雳手,胡公能打鬼,近代亦稀有。”夏竦力行砸神赶巫,任职期间,烧毁神物1000件,命令巫觋改行1900人。
  近代龚自珍否定上帝造人,严几道否定上帝创世,章太炎揭露神学荒谬,陈独秀质疑灵学、批判鬼神等,认识更进一步。
  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1951年封庙毁神,僧尼还俗,1966年破旧立新,打击
  巫觋。间期,南下于部及共产党员,大多不信神佛。
  1984年后,恢复宗教活动,迷信活动也随之泛滥。1996年,为制止非法建造寺观教堂,凡未经批准擅建小庙小庵一律拆除,神汉巫婆及场所取缔,反动会道门和不法分子依法打击。2003年,根据德委办《关于开展全县清理整治非法宗教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全镇41处非法宗教场所,作出“向县申报要求保留5处,转老年活动室12处,封存23处,拆除1处”的决定。
  第二节 儒教
  儒为三教之首,祀奉正神有庙有祠。今准予开放惟戴公祠。
  戴公祠,原名显佑侯庙。康熙《德清县志》卷三云:“庙在县治溪东街。侯姓戴,讳继元,字承祖,邑之焦山人。生于宋嘉定间。历落权奇,直而好义。延佑二年(按:宝佑之误)(1254),邑人以清明祈年张水嬉,时溪流湍涨,舟竞而覆。侯奋身援之,人皆获免,而侯溺矣。逾日,尸忽逆流浮于所居之地,里人神异之,即其遗蜕塑像立庙,威灵大著。元封为显佑侯、湖州路总管。没时年四十四,历岁滋久,牲血未尝一日干也。明嘉靖间,倭寇将抵邑,望吴羌山巅,旌旗浮空,遂惊逸。万历戊申(1608),洪水稽天,人忧胥溺,遥见侯若排决状,水势稍缓,邑赖以全。迄今有祈辄应,奉祀甚崇。入国朝,里人屡加缮葺。康熙十二年(1673),邑令侯复捐,鼎新规制,视昔有加。相传旧碑石浮水,且有白镪数笏嵌石中,即以为构庙资,至今镪痕宛然。计基地共一亩三分零。”民国《德清县新志》卷三云:“清雍正八年总督李卫疏,言神有护卫漕艘之功,奉旨加封保济,春秋致祭(前清会典)。嘉庆七年(1802),饬有司防护(两浙防护录)。嘉庆九年加封惠安。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至,里人异神像于东城外之何家埭。同治三年(1864)事平,迎神像返。山巅祠屋三间已被毁弃,正殿、真身楼、仪门、头门,仅存屋架。邑绅许士奇、蔡骧募修正殿。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陈凤诰修葺仪门。又经里人募建戏台并头门而聿新之。”
  解放初,破除迷信,神毁庙空,收为公房。1956年改为粮食机械厂,拆去庙宇前殿及戏台,1978年扩厂,复拆去后殿真身楼。1998年6月,当地善众发起重建。2000年7月2日,经县府批准,筹资300万元恢复旧观,计正殿(侯王殿)5间,宽18米,进深19米,高20米。真身殿3间,宽15米,进深105米,高11米。众生桥
  长3米,宽2米。放生池长10米,宽3米。此外,有头门、碑亭、长廊、戴墓等辅房,总占地面积3.6亩,已建1.65亩,2001年12月竣工。
  戴公祠收支自营,年香火收入13万元,上缴2万。
  解放前,镇境儒庙有:
  稷谷祠 祀谷神,祠在西门城上凤凰山。
  先蚕庙 祀蚕神,庙在三里塘。
  太岁庙 又称迎春庙,祀土神。庙在三里塘先蚕庙前。
  孔庙 中殿供孔子。东配殿供颜回、孔伋。西配殿供曾参、孟轲。东序供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六人;西序供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颛孙子师、朱子熹六人。东庑供公孙侨、林放、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漆雕哆,司马耕、梁䱇、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夫、宰父黑、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儒、公肩定、邬单、公西舆如、邽巽、陈亢、荣旂、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仲会、颜何、县亶、牧皮、琴张、步叔乘、秦非、颜哙、程颢、乐正克、万章、周敦颐、邵雍四十先贤。西庑供蘧瑗、澹台灭明、宓不齐、公冶长、公哲衷、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恤、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竹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葳、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兹、燕伋及、乐欬、狄黑、孔忠、公西葳、颜之仆、施之常、申枨、左丘明、秦冉、公明仪、公都子、公孙丑、张载、程颐三十九先贤。东庑供公羊高、伏胜、毛亨、孔安国、毛苌、杜子春、郑玄、诸葛亮、王通、韩愈、胡瑗、韩琦、杨时、谢良佐、尹焞、胡安国、李侗、吕祖谦、袁燮、黄干、辅广、何基、文天祥、王柏、刘因、陈■、方孝孺、薛瑄、胡居仁、罗钦顺、吕枬、刘宗周、孙奇逢、黄宗羲、张履祥、陆陇其、张伯行、汤斌三十八先儒。西庑供谷梁赤、高堂生、董仲舒、刘德、后苍、许慎、赵歧、范宁、陆贽、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游酢、吕大临、罗从彦、李纲、张栻、陆九渊、陈淳、真德秀、蔡沈、魏了翁、赵复、金履祥、陆秀夫、许衡、吴澄、许谦、曹端、陈献章、蔡清、王守仁、吕坤、黄道周、王夫之、陆世仪、顾炎武三十七先儒。庙位县东街上街,右有仪道,通羊皮兜。
  名宦祠 祀县内历代名宦:晋·孔愉,唐·庆澄,宋·孙载、王彀、赵嵎、李芾,元·曹宗辅、仇治,明·陈景隆、王良臣、梁材、陶廉、史朝禄、陈效、宋兴祖、熊德阳、高倬、谭元礼、杨大宾、邵圭洁、王志宏二十一人。后又增范承谟、朱昌祚、李之芳、王骘、颜光教、杨宗仁、冯壮、孟士模、安九埏、侯元棐、唐执玉、李卫十二人、祠位文庙戟门外右侧。
  乡贤祠 祀县内历代乡贤,南朝宋·沈麟士,唐·沈传师,宋·沈严、卢革、卢秉、沈珰、沈馆、沈畸、沈与求、沈介、沈诜、沈复、李彦颖、李浃、李澄、吴潜、邹樗、方淑、王洋、游汶、徐俊,元·林静,明·闻良辅、车昭、王升、张宁、沈师贤、蔡圮、蔡汝楠、许孚远、蔡中孚、胡友信、沈松、陈霆、章谟、胡咸宾、胡子晋、徐尚勋、徐彦登、夏德徽、蔡见龙、章嘉祯四十二人。后又增明·方应时,清·蔡启僔、蔡启晟、徐倬、胡会恩、孙在丰、蔡凯、蔡演衷、蔡奕琦、谈一第、谈慎、金澥、徐文炅、戚维蕃、蔡演图、蔡启贤、胡公胄、蔡奕琛、胡麒生、傅羹梅二十人。祠在文庙戟门外左侧。
  忠义孝悌贞节祠 原为忠孝、贞节两祠,祀县内忠臣徐尚介、车君乘,孝子周国瑙、杨汝钦及为国靖难忠义烈士和教悌贞节妇女。祠位乡贤祠西棂星门右侧。
  织帘先生祠 祀南朝·宋沈麟士,原在吴羌山阴,战后未复。
  东莱先生祠 祀宋朝吕祖谦,祠位慈相寺上方。
  赵文敏祠 祀元朝赵孟頫,祠在北门外戴湾兜。
  土神祠 祀汉朝萧何,祠位县署左侧看守所内。
  巧仙祠 又名张鲁二仙庙,祀张衡、鲁班,祠在北门外关帝行宫左侧。
  尧皇祠 又名乌山庙,祀尧帝。另有配殿祀戴、柳、叶三侯。祠在城东乌牛山阳。
  柳侯祠 祀唐朝柳察躬,祠在西门城上。
  高侯祠 俗称高王庙,祀明朝高倬,祠在白象圩村。
  馀不土主祠 祀晋朝孔愉,祠在南街紫阳观头门内西侧。
  清溪古祠 俗称清溪庙,在仁德陡门下游,系戴继元神像出巡险塘时行宫。
  神林祠 祀明朝邵圭洁,祠在城南神林村。
  威武侯 祠俗称横街头土地庙。祀宋朝名将杨再兴,祠在乾元山南麓。
  城隍庙 祀明朝湖州太守劳钺,庙在县东街上街,清河桥北堍。
  上馀不庙 祀晋朝孔愉,庙在南门外峻明桥南堍。
  下馀不庙 祀晋朝孔愉,庙在务前街下街,清河桥南堍。
  关岳庙 正殿左祀关羽,右祀岳飞。东配殿祀张飞、王濬、韩擒虎、韩世忠、旭烈兀、李靖、苏定方、郭子仪、曹彬、徐达、冯胜、戚继光十二人。西配殿祀赵云、谢玄、贺若弼、李光弼、狄青、刘锜、郭侃、蓝玉、尉迟敬德、王彦章、常遇春、周遇吉十二人。
  关帝庙 祀三国关羽,边配周仓、关平。一在县东街,一在城南清溪庙右侧。
  昭应侯庙 祀曹清,庙在市亭山。
  刘王庙 祀南宋刘锜,庙在城山之阳。
  东岳庙 祀宗,庙在城山南麓刘王庙右侧。
  大王庙 祀南宋谢绪,庙在东门外小虹桥东北。
  关帝行宫 祀关羽,在西门外装驾桥东堍。
  昭应侯行宫祀曹清,在金鹅山北麓。
  戴侯行宫 祀戴继元,一在清溪庙,一在城东尧皇祠。
  1984年后,民间自行恢复儒家祠庙34处,其中规模较大,建筑良好者3处。
  乌山庙 位于金星村乌牛山南麓,原名尧皇祠。清代俞樾以为祀晋朝张宏。现有正殿3间4进,边楼6间,庙台1个,辅房3间,其中大殿巍峨。
  清溪庙 位于星星村许家墩,初建于宋,为清明期间赛社踏险塘时,抬神游行息歇之所,俗称戴老爷行宫。现有正殿5间3进,斋房30间,辅房12间,均为平屋。
  神林祠 位于齐星村金龙坝西侧神墩,初建于明,为纪念县教谕邵圭洁启蒙孩童业绩斐然而奉为地方神。1993年重建,现有正殿5间3进,辅房6间,皆为平屋。
  拜织帘先生祠堂 明·方日乾
  第一溪山里,先生半亩宫,石泉馀古色,松韵想高风,钟鼎名安在,山林道未穷。织帘良独苦,相慰有鸣虫。录自明嘉靖《德清县志》
  祠织帘先生感赋 清·朱万锜
  晓风郊外泠然来,古道荒祠远绝埃,一片野烟笼止水,千山秋色照幽台。齐梁往事皆尘土,帘簿馀清只藓苔。即欲寨裳何所及,不知神在可衔杯。录自清康照《德清县志》
  织帘先生祠 清·戴天彝
  高门寄迹薜萝边,屈指齐梁有几贤,歌舞尽从流水逝,声名独让隐君传。祠堂岁久无生色,学市人空只冷烟。皎皎吴羌山际月,夜深仍向垅头圆。
  织帘堂谓沈织帘先生也 清·章金牧
  樽酒一杯暖,春田五亩徐。欲寻高士传,近得织帘居。石路峰云细,阴崖谷树疏。当时诸沈贵,门外满轩车。
  以上录自嘉庆《德清县志》
  织帘先生旧斋晚望,时顾伊人属和
  清·宗渭
  隐几淡无虑,日斜偶启关。鸟声寒过竹,树色静凝山。世藉六经重,天留一老闲。落霞江岸远,如为映苍颜。
  录自《清诗别裁集》
  柳侯祠 清·俞樾
  吾邑论祀典,莫古于孔侯,至今馀不庙,赩然临溪流。次之莫如柳,旧有惠政留,是为德清君,闻之柳柳州。遗迹不可考,荒祠谁与修,厥后戴侯出,四境蒙其庥。祀戴兼祀柳,名位微不侔,虽与戴并列,乃与叶为俦。至今称三社,庙貌盈山陬。每当春赛社,奔走来童叟。区分红与绿,夫乃为神羞。同治十年冬,我此维扁舟。有客来相访,问姓似是刘。乃云是木旁,则又疑为楼。吾邑无楼姓,此疑将谁诹。惜我不相值,未得穷其由。录自民国《德清县新志》
  题乌山庙壁清·俞樾
  吾邑乌巾山,乌巾氏故迹,借问乌巾谁,父老无能核。吴兴之乌亭,相传在升山,亦云乌巾氏,寄迹于其间。乌亭谁为之,右军王逸少,吾以右军故,偶忆张宏号。张宏号乌巾,三国孙吴人。篆隶皆擅场,飞白尤入神。右军为斯亭,必为斯人筑,当以工书故,羲献皆私淑。吾邑与接壤,地无百里遥,安知张乌巾,不于此逍遥。兹山名乌巾,名当从此始,广韵乌字下,不载乌巾氏。可知乌巾氏,唐前未有闻,奈何沿俗说,不知有张君。吾拟筑乌亭,即于兹山麓,先出此一篇,敬为父老告。
  录自民国《德清新志》
  过戴庙 衡庐
  淘尽狂沙七百春,只馀古柏铁铮铮,承传父老朝朝说,记得奇男阿大名。
  录自《心花集》
  民间祠庙2003年
  续上表
  第三节 道教
  镇境道教流布较早,文墅山南麓紫极观,初建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尔后,历朝皆有宫观营建,其中规模大、影响远者,以西门外开元宫居首。
  境内道教宗派,龙门宗以紫阳观为主,道徒较多;金丹宗以吕祖殿为主,声势较弱。平时打玟扶乩,降妖禳灾。每逢打醮,龙门宗以梵云坛为阵地,金丹宗以溪秀坛作帷所,各宣教义,较劲激烈。
  道教机构,明清各设道会司,址驻紫阳观。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县成立道教会,址迁澉山碧云坛。
  解放前夕,镇境有道士19人,其中女道士3人。道观、宫、殿8所,分布如下:
  紫阳观 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真君,太清太上老君画像。位于市亭山南麓,大南门街边。初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淳佑间(1241-1252)重
  建。有斗姥阁、吕祖殿、梵云坛等建筑。
  元峰观 在乾元山南麓。南宋淳熙间(1174-1189)初建,光绪末叶(1901-1908)重建,平厅三间。
  紫极观 供玉皇太帝、吕纯阳等。位于太堡堂文墅山之阳。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初建,历经兴废,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有山门、前殿、厅楼、厢楼及鸾坛,为境内最古道观。
  佑圣观 供北极佑圣真君,位于溪西街小南门内。明朝洪武间(1368-1398)初建,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有大殿五间,墙圈围护。
  得一观 在县西门外赤岗山。南宋建炎间(1127-1130)初建,绍兴末叶(1152-1162)重建。民国时,存圣堂三间。
  开元宫 供玉皇大帝、三王五帝等像。位于西门外百寮山西麓。元朝至元初(1271-1280)创建,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重创。有玉皇殿、轩辕殿,斗姥阁等建筑。
  玉皇宫 供吴天上帝,位于金鹅山山顶,初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
  吕祖殿 供吕纯阳祖师,在市亭山北麓。初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有大悲阁、放生池、溪秀坛等建筑。
  解放后,道士还俗,观宫皆废。金鹅山顶玉皇宫由民间恢复,2003年有殿屋、辅房共24间。
  开元宫 元·黄缙
  谁使藏舟一夕移,红楼翠幕未全非。曾闻帝子乘鸾去,疑有仙人化鹤归。烟迳月明瑶草歇,石坛露冷碧桃稀,赤栏桥畔多时立,闲看杨花作雪飞。
  录自《元诗选》
  出德清西门,看梅宜园池上,遂过麈麓斋,复至清溪堂。上百寮山脚,坐蔡家墓松下,入开元宫,得绝句七首(选五)
  清·徐以升石街苍藓入村斑,帽影筇声此最闲,老树着花疏亦得,只教看竹更看山。假山崩处数株斜,人道南朝宰相家,荒水一湾留底用,熟梅时节叫虾蟆。清意亭芜落照疏,
  漫将梅堞比梅墟,明朝郭笑山中屐,六瓣寻他腊雪如。
  范老龙梅意绝怜,中丞堂外见来然。种花人去春风在,却数潼关辨贼年①。屈铁为身玉长芽,灵光谁并阅恒沙。眼明小县无多恋,四面青山一本花。
  自注:清远堂,明蔡中丞官治宅。中丞,崇祯末败流寇于潼关。
  录自《嘉庆县志》
  元峰观咏明·陈霆
  石壶泉冽
  飞声夜作秋雨鸣,濑影晓看冰壶清,鉴人毛发净可数,漱我齿颊寒欲惊。我昔都梁弭行节,醉酌玻璃读残碣,道人试为出大飘,待看如前吸苍月。
  夏漾流清
  虹稍一片白云收,鸥边万顷苍波流,京尘不障蓑笠梦,海月独钓溪山秋。东归便作黄冠客,一曲还同鉴湖碧,请君抖擞脚底泥,陪我沧浪弄长笛。
  西阁云横
  夕阳半敛山翠收,野云归宿茅檐头,书龛润逼不成雨,卧榻温护谁知秋。屏间爽气朝还暮,坐对西山颊频拄,长松全暝苔径迷,双鹤飞寻旧巢路。
  织帘祠古
  青山落日今古情,荒祠千载留高名,朝哦久绝瘴猿哭,夜织还假寒蛩鸣。云林散发呼不起,剩有清风激颓靡。荆榛满眼时独过,一盏松花荐溪水。
  录自《康熙县志》
  第四节 佛教
  境内宗佛,以释为盛,民国期间,寺院林立,规模小者称庵称堂。解放初破除迷信,僧尼还俗,寺庵皆废。今批准佛教活动场所惟裴坟庵。裴坟庵,原名栖霞庵。顺治十三年(1656),云鉴和尚于丁山之阳创建吉祥寺,
  寺分上院、下院,下院即栖霞庵。因庵前有裴休墓,故当地民众俗称裴坟庵。乾隆间,了源法师继方丈,因寺遭焚,遂于乾隆廿二年(1757)募建。民国《德清县新志》云:同治初,比丘了义重建,可见红羊遭劫。至解放(1949),仅存头门平殿六间及罗汉松一株。
  1974年,庵屋调供德清绸厂使用,宅基558平方米。1992年划归恒星村整修。次年4月恢复佛事。1997年5月成立筹建小组规划修缮,9月破土平基,开山凿岩,营建大雄宝殿。殿长23.5米,宽17米,高15.7米,1999年12月30日竣工,集投资53.8万元。2000年6月,经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并聘比丘尼敷莲任住持。至2003年末,有平屋6间,大殿5间,斋房念佛堂楼房21间。
  解放前,镇境禅寺、禅院、庵、堂尚有32处:
  绿瓢禅院 在城西瓜山郎。
  西莲禅院 在城东连山马回岭下。
  宣化禅院 在乾元山顶。
  真常妙觉禅院 在城北赤岗山。
  瞻紫禅院 在乾元山之阴半山间。
  慈报禅院 在西门外积谷山之阳,开封寺西半里。
  慈相寺 在城北石壁山上。
  大中乾元寺 在吴羌山之阴。
  保庆寺 在西门外积谷山东麓。
  华藏寺 在乾元山南麓。
  妙严寺 在西门外大壮岭东侧。
  越山寺 在城东乌牛山之阳。
  宝觉慈光禅寺 俗称城山寺,在城山之上。
  开封寺 在西门外积谷山之阳。
  保宁寺 俗称梅坞寺,在大壮岭之阳官庄村。
  永兴寺 在平阳岭南麓。
  吉祥禅寺 在丁山之阳。
  长庆寺 俗称东山庵,在西门外玉岗山之阳。
  集圣寺 在北门外杨家坞。
  琴山寺 在平阳岭山麓南坡。
  贵正禅寺 在城南十八都。
  高士庵 又称宣化院,在吴羌山之巅。
  五石庵 北门外东主山东麓。
  紫金庵 在市亭山北麓。
  万寿庵 在城南神林村。
  大悲庵 在大南门外赤土山南麓。
  清溪庵 在城山之左麓。
  庆云庵 在吴羌山之阴乾元寺右侧。
  金莲庵 在吴羌山之阴涧边。
  无思庵 在城南无思坝。
  观音堂 在阜安桥南堍,原为大中乾元寺山门。
  地藏殿 在峻明桥西,城山脚下东岳庙左侧。
  1988年后,宗教活动允许自由,各村寺院庵堂陆续兴建,至2003年,全镇共有十六处,其中卫星狮子庵已拆外,馀均存在。在诸多寺庵中,以琴山寺规模最大。
  琴山寺 位于城西平阳岭。据康熙《德清县志》载,原名崇福庵,宋朝淳熙五年(1178)初建。清朝顺治五年(1648)重建,改名琴山庵。民国《德清县新志》又载:“在平阳岭北,兵燹毁,清光绪廿七年里人募建。”今寺移野山头南麓,有寺山80亩,殿堂两进13间,楼房3间,辅房8间,占地1056平方米。其中二殿仿古建筑,结构精良。
  游慈相寺 明·王淮
  我游吴兴二十载,足迹不到馀不溪,饱闻慈相古名刹,境界不比他招提。今年七月天气好,买舟南下菁山道。黄昏才到寺门前,月里云深路难晓。樵夫指我入松间,暗转苍苔登几弯,野桥东畔见灯影,急呼稚子开萝关。元师见我欢意足,邀我归房解衣浴,焚香啜罢赵州茶,帐卷梅花眠石屋。明朝相见月庵师,同看灵泉阁下碑,品题石上半轮月,壁间总是前朝诗。青山四面围殿阁,东院西堂架岩壑,观心堂上坐谈经,无数天花眼前落。北窗胜集何处求?子瞻七客曾同游,东莱书院掩清昼,疏竹小窗烟雨愁。披云阁上云归席,拱眺楼头
  览秋色,鸟声帘外巧如人,解唱清歌劝游客。相携同步邑城中,落叶处处皆秋风,今朝长揖下山去,百里烟波送短篷。金鳌玉塵皆回首,看我飞帆度衰柳,他年我若过龟溪,还向山中问安否?
  偕客游慈相寺 明·方日乾
  长松出膏沐,叠嶂过新雨。登携带微醉,斟泉漱牙齿。留题石壁云,照影野桥水。归舆未妨晚,东岭月才起。
  以上《康照县志》
  偕胡漪■慈相寺面壁窝看桂
  次东坡游法华寺韵 清·沈朱点
  鼓勇直探华严界,一滴试寻曹溪派,静中领取木樨香,鼻观徐收恣清快。朅来古寺宿雾开,石仄流泉鸣渀湃。径从高阁面虚空,眼宽不知身世隘。氤氲消息凑单微,轮囷老桂未朽坏,坐久心清香妙忘,疑入广寒诧幽怪。老僧酌我珍珠红,自云麴蘖亲焙晒,玉擘蟹螯金切橙,检点紫葵与绿薤。安定斋居善著书,且拨牢愁脱世械,举杯白眼望青天,如从痒处爬疮疥。尘网功名若醯鸡,鸾鹤飘坠翻已铩。细参无隐绎禅味,酌酒嚼花偿逋债。
  同徐新田养原、严九能元照、游慈相寺
  清·许宗彦
  步入招提去,缘山石路平。佛龛何太冷,松盖独孤撑。阁圮钟犹挂,泉空月未生。摩挲认碑字,诗客爱留名。
  面壁窝 清·谈祖佑
  可惜花时我未过,中秋以后落花多,山僧留得馀香在,锁住三间面壁窝。以上《民国新志》
  重阳游北郭慈相寺(二首) 民·程森
  偶来北郭挹秋光,野菊畦旁熠熠黄,山剩残妆含睡意,扰他迓我度重阳。半村深处笼孤烟,带郭人家乐有年,打稻声随樵唱韵,夕阳影里驻吟鞭。
  游慈相寺和敬之韵(五首) 前人
  约趁新晴作胜游,野桥坐听涧泉流,他年预结深山隐,
  竹屋柴扉此处幽。寻幽乘兴发高歌,幽到寒泉静不波,怪道僧家堪入定,原来清福在山多。淫霖忽霁尽人夸,野色平林望眼赊,听得归途樵唱晚,半肩红树夕阳斜。
  胸襟磊落率天真,傲骨嶙峋不染尘。直把浮云视富贵,笑他忙煞梦中人。山径纡徐野草删,钟声隐隐度禅关,尘襟到此多消尽,泉自清流山自闲。
  录自《民国新志》
  宝庆寺 明·蔡官治
  萧条愁极目,杖履幸追踪。觅径穿危磴,攀萝上逸峰。夕阳寒橘抽,秋水散芙蓉。山带孤城迥,溪回远岸重。黄花青草合,红叶白云封。古寺馀苍藓,前岩寄老松,漫看初地衲,遥识故时宫。落日牛羊下,深林麋鹿从。烟荒时霭霭,泉咽自淙淙,行喜邀新月,归途出晓钟。录自《康焦县志》
  九日,游淡竹坞,度大壮岭,至妙严寺。饭归,转入保庆寺小憩
  清·徐以升
  此日例登高,有客偕以行。行行玉塵下,已远溪边城。坞中田半割,打稻家家声。识是永和乡,翠岭松隐横①。松阴复松阴,岭北峰峥嵘。盘岗拥孤寺,数里穿松平。沙门解揖客,款款乡人情。东林不设酒,兹岂为渊明。沈公读书处②,修竹风泉鸣。偶来非访古,境亦随心生。还循旧路眺,采折黄花茎。黄花积谷阴③,未到残钟砰。乾符记唐代,庭荒殿仄倾,试问东西峰,略不知其名。缘崖接归
  翼,雅舅株株晴,雨点忽稀疏,芒鞋相逐轻。
  自注:①范文正沈君墓志铭云:葬于德清之永和乡大壮岭。
  ②忠敏与求。
  ③保庆寺在积谷山之阴。
  录自《嘉庆县志》
  宝庆寺 清·俞樾
  德清西门外有宝庆寺,亦古刹也。寺前松径里许,旁有石,可坐十许人,奇古可喜。相传建文帝曾憩此,故名蟠龙石。寺中有僧像,方颐广颡,云即建文帝也,因以诗识之。
  命舟出西门,舟穷继以屐。但喜山寺深,不嫌村路僻。松阴一径青,云气千岩白。望蠡已无亭,蟠龙犹有石。相传建文君,曾此留遗迹。至今老佛像,犹在梵王宅。巍然天人姿,修髯可半尺,祝发头不冠,趺坐足不舄。我思明惠宗,守成亦令辟,削藩议未成,靖难师已迫。可怜一炬火,坐看六宫赤,忽忽鬼门启,草草神器掷。度牒奉先皇,袈裟换宫掖,君臣虽偕行,姓名已潜易。但觉僧腊高,都忘年号革。间关蜀道行,辛苦滇南适。谁知此一丘,亦来分半席。我今瞻遗像,历年逾数百。残碑尚可扪,斗室不嫌窄,冷冷钟磬清,落落尘氛隔。寄语好事者,应题大喜额。
  蟠龙石清·俞樾
  两龙夭矫戏宫柱,一龙飞上九天舞,一龙不胜堕泥土。何时蜿蜒来此山,山中之石遂千古。我思劫运当年遭,骨肉竟尔干戈操,雨中羊毛打更湿,城上燕子飞逾高。燕子飞来龙遁去,莽莽风云竟何处。金陵形势空复雄,白龙之庵一炬烬。龙兮龙兮何不长此留,云冥冥,风谡谡,怒卷松涛满山谷。龙虽失水尚有神,长使蚊雷静三伏①。我来问石石不知,但惊此石何离奇,至今父老石边坐,犹话龙衣拂地时。
  自注①:相传石旁数十式内,夏日无蚊。
  录自《民国新志》
  过宝庆寺旧址 陈景超
  嘉树纳春阳,山花沿路香,当年存宝殿,今日见林场。炮毁蟠龙石,灰弥穴鼠墙,同人莫轻叹,正道是沧桑。
  妙严寺杂诗 清·蔡环黼
  种缘庐
  碧玉涂金地,明星朗月天。上乘频演畅,小径亦因缘。兴属聊题句,心安即悟禅。于今谁秉拂,莫是橘中仙。
  容膝斋
  恰喜无多屋,居然画舫斋,年华杯酒度,时刻寸香排。月影能窥牖,花光亦照怀,姚黄并魏紫,添得牡丹牌。
  卓锡泉
  沧海一杯小,移来注此泉,谁知今日水,曾照古时天。洗手盛将钵,无根咒出莲,品题谁甲乙,应列虎跑泉。
  环绿池到此经三月,何尝见此池,那知修竹茂,遮断碧涟漪。曲径逶迤人,芳萍点缀宜,揭来幽兴极,消得浣花诗。
  录自《嘉庆县志》
  孟春重经妙严寺 清·蔡锡熊
  握别冬方暮,重过雪未消。岩花如有待,林鸟更相招。地僻门庭古,人闲兴趣饶。山僧殊不俗,长拟共逍遥。
  录自《民国新志》
  题宝觉寺(城山) 宋·韩元吉
  泽国富烟波,旷达无丘陵。兹地惊见晚,苍岩正峻增。翠篆森野蔓,乔松挂枯藤。刳山出古殿,映水明青灯,蜡屐从吾侣,应门走残僧。旅怀百忧煎。得酒如饮冰。谁能插羽翰,去作孤飞鹰。徘徊候佳月,晚风凉可乘。云间几丈塔,栏槛思一凭,会看雨径干,来登最高层。
  录自《嘉靖县志》
  吉祥寺牡丹 清·蔡赓飏
  今年花时连月雨,繁英飘落都成烟。绿阴满地春已暮,鼠姑风紧催晴天。吉祥禅院花事好,贤侯招客开琼筵。人门但觉香气袭,纷纷蜂蝶声喧阗。玉楼春色数十本,枝枝叶叶争鲜妍。更有魏紫态殊绝,迎风绰约凌飞仙。忆昔何侯政清暇,公馀课士心拳拳。手栽此本经十载,遗恩并与甘棠传。我公惠政同雨露,泽及草木无私偏。催科不扰四境谧,采桑共乐蚕三眠。琴堂讼少吏无事,到此公亦心怡然。飞觞倒擘敢辞醉,豪饮独让袁宏先。燕台此去四千里,当歌令我离情牵。他时花发寻良会,无限相思玉砌边。
  高士庵 清·吴绮
  去年曾扫莓苔迹,今来又著登山屐。木叶犹馀宿雨斑,
  溪光故绕秋烟白。老僧开阁为传茶,依稀记得留题客。凭栏遥望郡楼遮,落日徒怜飞鸟疾。
  以上录自《民国新志》
  己未冬杪五石庵杂咏 清·戴天彝
  回阿成小坞,疏凿自东兴,涧草寒能碧,岩泉冻不冰。名犹著青史,迹岂晦山林,试问萧家事,凄凉一梵灯。
  录自《嘉庆县志》
  秋日游五石庵清·沈朱点
  由来性癖常耽静,野寺清凉恰可游,浊世难将交道论,达人还向醉乡求。风来竹院炉烟袅,雨过松窗径草幽。回首与君穷谷里,几番相对笑谈留。
  录自《民国新志》
  访德清裴坟庵 卢前
  丁山结小庵,寂寞古城南。云细炉烟袅,风清梵呗酣。裴公泯旧冢,殿宇灿层岚。联袂趁秋爽,诗禅同一参。
  录自《万竿晴雨楼吟稿》
  陪沪上文友游裴坟庵 衡庐
  下院栖霞古,裴坟俗叫名,奇松四百岁,大殿两三春。曲水黄中绿,平山雨后晴,炉烟袅绕处,梵唱入钟声。
  录自《藕花集》
  民间寺庵
  第五节 基督教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基督教由新市传入县城,并在戚家弄建教堂。至民国廿三年(1934),全县有教徒572人,其中馀不镇及周边农村有教徒94人。解放后,教堂陆续关闭,1958年,城关镇有教徒13人,已不公开活动。1982年恢复,在溪东、溪西、医东等街民宅做礼拜。1984年,县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城关教务由牧师陈志良负责。1986年,教徒增至56人,择址小马山南麓建教堂一座,平房6间,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后因教徒骤增,场所嫌窄,乃于2002年择址城山北麓建新教堂,总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教堂310平方米,辅房290平方米,2004年10月迁入。现有牧师1人,堂务委员会委员7人,常做礼拜教徒250人。
  天主教
  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新市传入县城,民国十二年(1923)建教堂于县西街,城区有教徒26人。解放后,新市天主教神甫因组织圣母军,被人民政府取缔,各地教堂关闭。此后至2003年,城关尚有天主教徒4人,但已停止活动。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谈跃腾
责任者
陈景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