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41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卫生
分类号: R19
页数: 9
页码: 769-777
摘要: 第一节 医院;模范医院民国四年(1915)初创,址设城区赵家弄。;第二节 防疫;烈性传染病古称时疫,民间称为瘟病。一旦发病,蔓延人畜,灭绝村庄。境内最大疫灾流行于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其时,太平军在北郊滥杀无辜,腐尸遍野,苍蝇蚊子,几遮日光,由此引发瘟疫。白象圩山田坂除七人外逃幸免于难,其馀全部染疫而死。由于无人埋葬,猪羊饿毙,水源污染,两三个月无人进村。;第三节 医务;民国前,镇境医生以中医为主,有内、外、妇、儿、伤、牙、针灸等专科。解放后联合开诊,配合行政中心任务。
关键词: 乾元镇 文化 卫生

内容

第一节 医院
  模范医院 民国四年(1915)初创,址设城区赵家弄。
  清诚医院 民国六年(1917),医学博士盛清诚在城区溪东街许宅开设。
  救济院民 国十五年(1926)创设于忠义祠内,设赈济、施药两室,十七年改为医疗诊所。
  牛痘局 民国十七年(1928)3月创办,为城区最早官办防疫机构。
  戒烟医院 民国十七年(1928)8月成立,旨在劝戒鸦片,染瘾者强制戒烟。
  德清县卫生院 民国廿八年(1939)9月1日,县政府接管洛舍贫民医院,改名县卫生院,迁址馀不镇馀不弄,其时有内、外、妇科医师各1人。民国三十年(1941)起,因战乱流动于戈亭、泉溪、瓜山、新市等地,由于医疗器械简陋,民众戏称提篮医院。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县城馀不弄2号。三十七年(1948)迁址敏仁弄3号,设中医、环卫、总务3科,有简易病床6张,产床1张。下设乡镇卫生诊疗所4处,分治11乡4镇。三十八年(1949)9月,德清县人民政府接管,更名德清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设内、外、中医3科,有院长、医师、药剂师、护士等医护人员14人。1953年,门诊分设内、外两科,1955年增设中医内科。次年5月改称德清县人民医院。
  德清县人民医院 前身德清县卫生院,1956年5月定今名。1958年6月,院址从敏仁弄迁德清长桥南堍乾元山麓,更名德清县第一人民医院。是年增设针灸室,建立注射室、手术室,成功施行首例阑尾切除术,次年建立放射室。1960年医药合并,南山堂药店并入医院。至1962年底,医院有内、外、儿、妇、五官、中医、针灸等临床科室。尔后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县内主要医疗单位。
  馀不镇卫生诊疗所 民国三十七年(1948)设立,所址务前街,分管曲园、白云、双溪3乡防疫和医务。
  健民中西医联合诊所 1951年组建于城内溪东街。次年,有中医4人,西医1人,助产士1人。
  城南乡联合诊所 1952年联合个体医生组建。
  城东乡联合诊所 1952年组建。
  城西乡联合诊所 1952年组建。
  城郊乡联合诊所 1956年11月由城东、城南两诊所合并组建。
  城郊乡人民医院 1958年7月两县合并后,原诊所改今名。
  城西乡人民医院 1958年7月由联合诊所改称。
  城关人民公社医院 1958年11月,城郊、城西两人民医院合并改名。院址西门外施家园。
  城关公社联合诊所 1961年由城关人民公社医院改称。
  城关公社卫生院 1972年由公社联合诊所改称。
  德清县中医院 1981年12月由城关公社卫生院改建,1990年有建筑面积3073平方米,医务人员75人,病床50张。门诊设医疗科室9个,医技科室5个。住院设内、外、妇3个病区,有X光机、心电图、超声波等重要器械25件。1999年12月,主体迁武康群益街,本镇改为分院。
  临时机构
  公共卫生委员会 民国十八年(1929)1月成立,由医生、警察组成,负责城区垃圾清运、河道清洁诸工作。
  红十字会德清分会 民国廿六年(1937)建立。曾组织各界妇女成立抗日战争前线救护队。
  城关镇卫生委员会 1950年,镇政府聘中医4人,西医3人,肥料公司1人及5个居委会居民组长各1人组成,整治环境,大搞卫生。
  医务工作者协会 1951年6月成立,次年11月,改组为卫生工作者协会。
  防疫委员会 1952年成立。
  县人民政府卫生科 1953年成立,址设县政府大院内,管理各乡镇联合诊所。
  血吸虫病防治中心组 1954年成立,由县卫生院医生组成。
  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 1957年由县政府组建,址设县卫生局内。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58年由县政府组建。
  第二节 防疫
  烈性传染病古称时疫,民间称为瘟病。一旦发病,蔓延人畜,灭绝村庄。境内最大疫灾流行于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其时,太平军在北郊滥杀无辜,腐尸遍野,苍蝇蚊子,几遮日光,由此引发瘟疫。白象圩山田坂除七人外逃幸免于难,其馀全部染疫而死。由于无人埋葬,猪羊饿毙,水源污染,两三个月无人进村。
  民国期间,境内流行主要传染病为天花(俗称出野痘子)、霍乱(俗称绞肠痧)、疟疾(俗称发寒热)、痢疾(俗称屙刮结)、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膜炎、白喉(俗称锁喉风)、百日咳(俗称蠔蚂呛、破伤风、伤寒病、肺结核(俗称痨瘵病)。其次为梅毒、淋病、麻风、疥疮、麻疹(俗称出瘄子)。
  解放后,镇境发生过狂犬病(俗称癫狗咬伤)、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而麻疹在1985年前,几乎年年发病。1985年春,县内暴发伤寒18例,本镇4例。此外,城关生猪仓库在1964年、1970年、1981年发生猪瘟、2号病、5号病,食品公司采取急宰措施,各宰100馀、200馀400馀头,控制蔓延。
  生物制剂 疫病防治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是年接种天花疫苗34人。
  解放后,防疫与环境卫生、除害灭病相结合,多管齐下,功效显著。
  除四害
  1956年,中央将苍蝇、蚊子、麻雀、老鼠定为四害后,各地发动群众掀起热潮,据1959年8月刻印《城关人民公社历史资料汇编》,四年除四害成果如表:
  此后,根据中共嘉兴地委“农村五年内消灭老鼠、苍蝇,七年内消灭蚊子、麻雀”规划,于1963年悄然收场。
  2002年春,镇爱委会发动居民灭鼠灭蟑,共用去药饵400馀斤。
  传染病防治
  1950年,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开展全民免费种痘。1953年起,每年春、秋两季对初生儿和漏种者进行牛痘补种。1959年,因煮粪积肥等多种原因,镇境传染病猖獗,全年发生麻疹547例(死亡21人),乙型脑炎55例(死亡2人),白喉9例(死亡2例),百日咳165例。采取稻根汤、紫草汤、贯仲汤、芦根汤、黄豆汤、尿浸蛋等土方土法,土洋结合、中西结合防治。同时生物接种疫苗3000多人次。1962年,全民普种牛痘,境内复种567人。同时接种霍乱疫苗13158人,乙脑疫苗333人,百白破三联疫苗392人,卡介苗102人,02疫苗3万人次(其中初种1.2万人,复种1.8万人)。
  此后,疫苗接种人数逐年增多。1975年再次牛痘普种,公社与镇同时发动医务人员、赤脚医生、卫生保健员、小队记工员等在1个星期之内突击接种。应种21616人,实种19913人(其中初种392人,复种19521人。男10365人,女9548人。二岁以下528人,以上19385人)占92.12%。次年开展计划免疫,规定每月20日为接种日,同时开展三次普种。
  1976年城关公社疫苗普种情况表
  同年开展麻风普查,应检25510人,实检24731人,查出可疑病人47人,复查确诊阳性(十型)麻风1人,重点观察4人,排除42人。全公社目前实有麻风病患者32人,其中新查出1人。
  1978年后,对重点疫病,根据流行程度、时间、区域和职业人群分布,进行重
  点防治。
  1989年7月,为制止狂犬病发生和恶犬伤人事故,城关镇发出布告,凡6月20日前未经批准登记、挂牌或注射狂犬疫苗的外蹿犬,概入捕杀范围。经排摸情况,发现违章犬150馀条,共捕杀99条。
  2003年4月,接省卫生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公告,广东发生流行性非典型肺炎,要求各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公布全国统一防治“非典”咨询电话,德清县为8081047,13967268906。全省指定非典患者收治定点医院13家,其中湖州市为红旗路104号市中心医院。德清县人民政府指定德清县人民医院城关分部,原收治传染病患者楼群作为非典疑似病例收治处。
  地方病防治
  血吸虫病 1952年,德清县卫生局在城南乡试点,填埋水沟,抛撒石灰,杀灭钉螺,1955年开展普查。次年,掩埋钉螺孳生场所3300平方米。1972年6月,镇、公社联合开展血防大检查,巩固成果。
  钩虫、丝虫病 1958年,中央提出消灭四病后,城关乡、镇根据地方病特点,宣传五病防治(血吸虫、丝虫、钩虫、蛔虫、疟疾)。共检查18970人,治疗18337人(其中乡17400人、镇937人)。次年5月全民普查,血检19463人,便检16742人,查出钩虫病患者1029人,丝虫病患者1189人,蛔虫8073人。分别给予治疗。
  1974年,城关公社卫生院自6月份起开展钩虫、丝虫病复查,发现丝虫病患病率占总9.5%,微丝蚴蚴阳性也达5.98%。采用大队为单位集中治疗、个别送药上门方式,治疗丝虫病患者937人(其中男638,女299。0-7岁24、7-17岁124、18-60岁734、60岁以上55人)。患者先服驱虫净,再服海群生,成人1.5克一次顿服。反应大多为发热呕吐,次为头痛头晕,偶有脱水、低血糖。
  1975年,再次对钩、丝虫病患者进行复检。其中钩虫受检19755人,发现阳性3743人,治疗3443人。丝虫受检24124人,全部集中治疗。经过两次普查,四次治疗,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
  疟疾 1956年开展预防,发放乙烷密啶,并发动群众点艾驱蚊,整治环境。经多次防治,发病率日益下降,1980年后,疟疾在医院门诊中基本绝迹。
  公共卫生
  环境 环境状况,与时疫病源密切相关,故民国伊始,城区店铺就捐资集款,雇清道夫整洁市容。民国三十六年(1947),城区有垃圾箱10只,清道夫5人。解
  放初,发动群众大搞卫生,仅城西乡就掩埋露天棺材2806具。此后,疏浚河道,削草、填坑,每年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1959年提出大积肥料口号,各农业社共削路边草1.5万平方米,积肥2300担。人造垃圾肥2万多担,疏通明沟120米,捣毁鸟窠120多个,有效抑制了蝇蚊孳生。1962年,集镇与公社同时开展清洁户活动,将民居分为清洁、尚清洁、不清洁三类,相互评比,督促改善环境。
  1965年,城镇设卫生保健员,每街道1人,月支20元,负责街道卫生。
  1982年起,每年3月定为“全民文明礼貌服务月”,以城镇为重点整顿市容,治理脏、乱、差。而城镇环境卫生,自1951年建立清卫所后,设施不断增多,至1985年,街头垃圾箱增至200多只,果壳箱44只。清卫人员划地包干,使镇区面貌日现新容。1993年,镇政府制订镇规民约,要求居民垃圾入箱,禁止市河倾倒污物,严禁放养禽畜。各单位建立责任制,门前实行三包。同时,居委会加强宣传并经常组织居民突击搞卫生。如2002年冬,就组织24人疏浚县桥河,清除漂浮物9吨。
  厕所 民国前,城区居民向无茅坑,家庭马桶每日清倒。街侧巷尾方便处,大多简陋不洁。农户大多后屋设坐坑、圈猪羊。贫困人家坑埋户外,俗称露天坑。解放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取缔户外粪缸。至1956年,镇境共取缔茅坑383只,其中露天坑157只,清运粪便垃圾817担。1975年推广沼气池,农户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1991年8月,农村家庭卫生厕所改造,完成3400户。1998年后,农村新居均设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城镇见《环卫》。
  食品 1991年9月,镇首次举办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班,凡从事粮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各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从事餐饮、食品生产个体商贩,分批集中学习。共组成8班,每班80-90人。内容以《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培训教材》为主,辅以湖州市制作录像资料。1993年,对镇区饮食商店、商贩发送《卫生管理条例》,要求遵守“防鼠、防蝇、防尘、防腐”守则。此后每年夏令,发放药物灭蝇灭蛆,漂白粉饮水消毒,预防肠道传染病。
  饮水 传统饮用河水,大户人家院内有井。1963年,城区首建自来水厂,至2000年,水厂日供水能力已达4万吨,总管长152公里。
  农村于1975年提倡灶边井,是年开挖37口,次年继挖73口,同时新开大型公用井5口。1989年,金星大队首建自来水塔。此后至1991年,城关乡投资179万元,共建水塔25座,使85%以上农民饮用洁净水。
  第三节 医务
  民国前,镇境医生以中医为主,有内、外、妇、儿、伤、牙、针灸等专科。解放后联合开诊,配合行政中心任务。
  1953年,城区中医7人。1956年撤区并乡,全区中医14人。西医较少,仅医士3人,护理6人。
  1958年,城关地区医务人员全部下乡,组织城郊、城西、雷甸、塘北4个公社医院。次年医药合并,城关公社中心医院在中药门市部附设针灸门诊部,并在幸福大队设保健站,方便社员就近诊疗。此后,医院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仅1962年,就开展巡回医疗16350人次,下乡治愈痢疾41人,肠炎87人,疟疾15人,麻疹7人,百日咳2人,疖疮150人,手指霉烂108人,一般外伤200馀人。
  1960年冬至1961年春,因普遍食用代食品“金刚茨”,浮肿病和便秘病人增多。城关公社医院日均门诊23人,1月5日至15日为高峰期,日均59人。医院采用甘油肥皂水灌肠,并配服泻药。浮肿严重者,经大队证明属于贫下中农,配给“营养粉”半斤(由清糠85%、黄豆粉13%、义乌糖2%组成),艾罗补汁100CC。
  1965年,医院开展药材收购,部分大队鼓励社员采集土牛膝、车前草、野菊花等。1969年创办合作医疗,每大队设赤脚医生一二人,同时提倡“一支银针一把草”治疗方法,推广针灸疗法和草药种植。
  1985年,允许医生个体开业,牙医、草药医生率先单独开诊。此后,集体个体并存,各具优势。
  2003年,镇境集体医院3所,如表:人民医院1958年改称德清县第一人民医院后,是年外科施行首例阑尾切除术。次年,
  省卫生厅拨入X光机1台,于7月1日开展透视业务。1960年,妇产科施行首例宫外孕手术,次年,购入第一台电子管心电图仪。
  1962年,医院开设内、外、妇、儿、五官、针灸、中医7个临床科室。此后,于1964年开展胃、胆囊手术,1965年施行首例甲状腺手术。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室工作停滞,1975年9月,由翁方纪主刀,朱惠芬、陆金龙任一、二助手的首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施行成功。此后,医院秩序渐趋稳定,1980年开展骨折固定术,1981年开设神经科。1982年,由翁方纪主刀的首例门静脉高压症、脾腔静脉分流术施行成功,并于1984年6月首建血库。
  1985年起,开设病理科和B超诊断室,西医开设精神、泌尿、肝炎、脑外科专科,中医开设痔科、妇科专科。1988年,由姚杏荣主刀首例脑外科手术施行。1990年后,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急诊大楼竣工,重症监护室设立。高压氧舱、CT机、G1F-V电子胃镜、TU-41型肠机、PN-2000型呼吸机、惠普心电除颤监护仪、快速血糖分析仪、床边吸引器、微量注射泵等仪器,先后购入。医技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首例多脏器严重复合型损伤病危儿童抢救成功,1998年,首例心源性猝死病人抢救成功。在科室设置上,先后开设肛肠外科、肺结核专科、感染管理科、脑瘤外科等门类,标志着医技的细化和日益精进。1998年,全院在编医护人员377人(不包括离退休),中央卫生部先后授予“全国免疫质控优胜单位”、“爱婴医院”等称号。
  中医院
  1980年由城关公社医院改建,现设内科、妇科、外伤、针灸理疗、口腔等9个科室,内科潜心研治肾脏、肝胆、肠胃等疾病,尤对支气管炎冬病夏治,具有简、便、廉、验特点。妇科擅长治疗痛经、急慢性盆腔炎、宫外孕、药流不全及产后症。伤科擅长急慢性颈腰挫伤、肢体关节扭伤及岔气。针灸推拿对神经麻痹、颈椎、腰椎紊乱、骨质增生及关节炎有一定效验。2001年迁徙武康群益东街,城关留分部,有X光机、心电图、超声波、万能手术床等设备。是年,在编医护人员109人。
  历代名医
  陈贵 字南金,城南黄墓圩人。明永乐年间任德清县医学训科。其时,文皇帝患背痈,诏征天下名医,进京治疗。陈贵应诏进呈秘方,服后效验。赐一品服及尚方御物、车马而归。及卒,翰林官华亭张益撰文祭奠,寿八十三。
  邱圭(1407-1474)字廷用,生于明朝永乐五年。景泰间(1450-1456),因
  医术超群诏选入京,就职太医院,时宫掖宸垣之间凡有疾病者,经治无不见效。于是名动辇下。成化三年(1467),因年逾六十回乡,皇上赐予冠带,并令本籍县官羊酒慰问。归籍后,县令奏任为“医学掌学记者”,成化十年卒于家。
  蔡纲 字彦常,号梅竹,城区县东街人。秉性仁慈,乐予施舍。年四十馀,专研岐黄之术,自开药局,济世救人。
  徐本麟 字衫,精通医理。庚子(1900)国变时,慈禧太后移驾西安,身体不适,相国瞿鸿机、王文韶推荐本麟至行在诊视。适荣禄请安问疾。本麟对曰:“无大恙,只是忧结郁怀。”后又为光绪帝诊疗,均报大安。皇上赐赏帑银、珍物甚多,并授知府衔候用。
  蔡与龄 字伯勋,号嵩生,城区人,附贡生。善诗赋,精绘艺。花卉画得元山遗意,尤精兰竹。精通医理,光绪间以医术驰声。晚年门诊繁忙,文艺为医所掩。《蔡氏宗谱》称其为“清末名中医”。
  盛清诚(1893-1974) 南京金陵医科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民国六年(1917)在城区溪东街开业,开镇境西医诊疗之始。
  马最嘉(1900-2000) 字乐知,镇区人,盛清诚门生。擅长小儿科,民国十一年(1922)在务前街开设惠黎医院,抗战期间兼任县戎烟医院主任。解放后,历任德清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卫生院副院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县妇幼保健站站长等职。76岁退休后,犹经常为疑难病诊参加会诊,指导临床治疗。2000年逝世,享年101岁。
  金彝叔(1883-1968) 又名梅卿,徐家庄人,大麻金子久门生。1955年由德清县人民政府特邀至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室主诊。辨症论治博综时方,理法方药丝丝入扣。诊脉投汤,效收桴鼓,声誉播越百里乡间。期间培养门生两人。
  毛志泉(1915-1996) 余姚人,民国十七年(1928)师从李春阳,熟谙四大经典,后又转师谷镜环。1965年到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诊。曾参予编写《中医儿科手册》。并在《浙江临床中医专辑》上发表《椿根散治胃痛》等文章。1986年返聘门诊,晋副主任中医师。
  陈孝焕(1936-1995) 诸暨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内科、放射科临床,经验丰富,尤精消化道疾患诊治,曾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1994年晋主任医师。曾任县政协委员、常委。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谈跃腾
责任者
陈景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