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23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门类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17
页码: 385-401
摘要: 第一节 缫丝纺织;缫丝;丝织;纺织;化纤;针织;印染;第二节 食品酿造;粮油;糕点
关键词: 乾元镇 工业经济 门类

内容

第一节 缫丝纺织
  缫丝
  辛亥革命以前,蚕农单家独户缫丝。故《德清县新志·食货》云:“清邑为产丝之区,是有原料矣。然因境内无丝织工厂,故不能成织物。甚者以急需变价,采鲜茧以售之罄,仍无以织物而衣被也。其偶有衣之者,购之外籍,与不产等耳。”
  民国三年(1914),德清县知事林典借用清溪书院第一进平厅至第四进平房,创办浙江第四模范缫丝厂,设脚踏木车20具,再缫车4具。次年,再缫经丝获农工商部展览会优等奖,开德清县缫丝厂之首,乐嗣炳《中国蚕丝》载:“职工,制丝全部女工;为做重活,另用一二个男工。工资,每日0.15~0.25元,每月平均7元(膳食在内)。丝额,每人每日5-10两。”民国五年(1916)12月,因原料不继,丝厂停办。
  民国十三年(1924),武林头开办祥纶丝厂,资本8万元,工人730名,经理吴苍。民国三十年(1941),全县茧行因战停业,乡农鲜茧全部自缫,祥纶丝厂关闭。
  民国廿五年(1936),菱湖沈扬生在大南门外白米塘创办天纶丝厂,次年7月开工,有意大利坐缫80台。廿九年被汪伪36师敲诈勒索,烧毁厂房,被迫停业。抗战胜利后,沈扬生于三十五年(1946)5月集股重组,振兴旧业。有日式坐缫车126台,改名天纶丝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季收茧796担。然因设备陈旧,日产丝仅100市斤左右,4个月后宣布破产。
  民国三十六年(1947)5月,张嘉粉、范志澄合股接收天纶丝业,更名裕纶丝厂,备有坐缫车144台,扬返车72台,卧式锅炉1台、16匹马力蒸气引擎和70笼千叶式煮茧机各1台。男工18人,女工283人,年产白厂丝600担,以裕纶为商标,至三十八年(1949)3月停产。
  民国三十七年(1948)6月,武林头祥纶丝厂筹备复工,合资资金30亿元,备有缫丝机132台,扬返车78台。有男工17人、女工159人、童工104人,日产生
  丝150斤,直至解放前夕。
  解放后,裕纶丝厂于1950年8月复工,1954年公私合营,文革期间一度改名红旗,1980年后改名德清丝厂,设7个车间,有职工614人。1990年,有立缫车172台,自动缫车80台,2000年转资,改名华宝丝业有限公司。次年投资1000万元整改,有工人516人,年销售收入14980万元。
  利农丝厂迁址后于1950年更名顺丰丝厂,1954年转为国营,文革期间一度改称红卫丝厂,1980年后,常年固定职工826人,生产梅花牌白厂丝远销欧美日本,1993年总产值4413万元,属县内4家国营丝厂之龙头。
  社办丝厂始于1958年,次年停办。1968年,全县发展5个社办丝厂,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全年提供白厂丝155.81吨,农工丝113.28吨。此后,城关公社多次申请报告,要求办厂。1974年批准,选址白虎圩筹建城关丝厂,次年3月投产。至1990年,厂房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设备254台套,固定职工720人,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产白厂丝120吨,1992年评为国家中型企业,省级乡镇重点骨干企业。1993年,投资30万元,改造丝厂缫丝水质,提高白厂丝质量,同时新建精纺绢丝设备5台套。1997年企业转制后,改名嘉伟制丝公司。2001年有职工132人,全年营业收入1446.8万元。
  村办小丝厂起步较迟。1992年8月,齐星率先办起小丝厂。12月,卫星集资40万元购缫车48台办厂。次年2月,联星投资50万元,新建金联达丝厂。幸福投资45万元,新建福利来丝厂,年产白厂丝各20吨。1998年3月贯彻中央压台拆机指示后,9月全部关闭。
  蚕丝委开办双益丝厂位于三里塘茧站,1993年11月开车,年产白厂丝160吨。2000年转为股份制企业。2004年有自动缫车90台,扬返车100台,车间5个,常年固定职工206人。
  丝织
  以国营德清绸厂规模最大,创建于1974年2月,厂址小南门外丁山坝。厂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常年固定职工647人。初建时,仅丝织机30台,1975年1月产出第一匹素织11102绝缘纺。1977年增机30台,1986年生产丝绸211万米。1989年新建第二车间,扩机82台。1993年又建第三车间,增机72台。全厂形成200台丝织机以上生产规模,年产各类绸缎200-230万米。主产品集中于绉、纺、缎、纱四类。有双绉、电力纺、桑波缎、冠乐绉、乔
  其纱等。其中炼白真丝双绉1991年被评为省优产品。12102双绉被省丝绸公司定为专业产品。1983年起,兼办丝绸服装厂、湖德丝绸经营公司、职工服务部、战河楼酒家等企业。1989年合资在深圳开办隆德兴丝绸服装有限公司,年产高级服装40万件,主销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国。在管理上,先由湖州绸厂租赁,尔后改为承包,2000年12月破产,次年由香港五华实业公司整体收购。
  二轻所属丝织企业有1980年创办的丝织厂,厂址广场路,1985年生产被面22477条,尼龙纺12.93万米,华达呢1万米,电力纺1.77万米,销售收入66.57万元,1990年处于半停产状态,不久歇业。厂房售给中石房产公司。
  社办绸厂始于1979年11月筹建的城关绸厂,先址白虎圩,继迁东山岭。1987年改名城关福利织锦厂,以生产真丝产品为主,是年末,生产11205#电力纺14.48万米,11210#电力纺16.44万米,11216#电力纺19.32万米,1990年产值378万元。1993年12月新增喷水织机104台,年产涤丝纺、尼龙塔夫绸750万米,转制后改名润德宝。
  1984年秋,原明星村办绸厂由乡接管,更名第五绸厂,1987年并入城关福利织锦厂。
  1992年,于恒星村创办乾龙绢纺厂,次年生产绢纺53.6万米,1997年后因连年亏损,资不抵债771万元,2000年宣告破产,资产重组后并入润德宝集团。
  村办绸厂兴起于1984年,当时遍地开花,人称朝阳企业。是年,本镇先后有胜利轻纺工艺厂、幸福丝织厂、明星绸厂3家,次年,联星绸厂、恒星绸厂继起。1993年,联盟绸厂、星星丝织厂殿后。规模均不大,织机最多为16台,最少10台,生产被面、电力纺为主。平均年产被面11800条,丝织品1.5万米。至1994年全部歇业。
  2001年,镇区丝织行业共生产丝织品171万米,丝织料195万平方米,其中90%产自个私企业。
  纺织
  民国四年(1915),知县吴鹤皋在溪东街创立贫民习艺所,置织机生产棉布,开城区纺织业之始。民国十四年(1925)停办,改为缫丝传习所,十七年(1928)12月恢复,生产线呢、格子布。解放后,城关镇25名妇女于1958年6月自筹资金,创办五一合作棉纺织厂。次年末,生产各种棉布9605米,皮浆8670斤,人造棉7592斤,棉胎10049斤,手套349打,袜子43打,绒线加工173斤。1960年,工人
  增至162人,设织布、纺织、针织、皮浆、棉胎、染印、化工7个车间。1973年生产棉布98万米。1995年后转为私营。
  国营纺织业以德清纺织厂规模最大,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国营德清砖瓦厂,厂址北门外馀不溪滨,以生产棉纱、纯化纤纱为主,1985年年产294吨。2000年后更名三江纺织有限公司,目前仍属国营企业。
  村办纺织业有金鹅纺织厂、大友无纺布厂、官庄毛纺厂,初创于1984年,1992年全部转产。
  2000年,全镇纺织业3个,304人,总产值2894万元。生产化纤布1270万米。次年,规模较大的纺织业有润德宝、宝马、高络、源中4家。其中润德宝主产涤塔夫绸,年终职工103人,营业收入2242.3万元。宝马主产电力纺,年终职工71人,营业收入660.7万元。是年末,纺织业共生产化纤布1468万米。
  化纤
  1970年,由省定点在县城仓前路筹建首家国营德清化学纤维厂,1974年建成。1979年涤纶短丝车间投产,1985年投资513万元,扩建涤纶长丝车间,年产涤纶长丝2000吨。此后,涤纶异型纤维、有色纤维,获省四新产品奖。1993年从香港、芬兰等地引进外资,组建亿达化纤有限公司,贝维尔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图丽奥时装有限公司3家合资企业。1994年更名德清轻纺实业公司,有固定职工821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097.3万元。年生产能力为:涤纶短纤1400吨,涤纶毛条600吨,涤纶长丝4000吨,涤纶弹力丝2000吨,年总产值8518万元。
  针织
  传统针织为个体手工,仅代客户加工。解放初引进编织机,加工毛线衣等针织服装,但未形成商品量。1958年,粮油厂创办针织厂,次年并入五一棉纺厂。1977年7月,城关镇创办皮件针棉厂,有职工42人,生产锦纶袜、丙纶毛巾袜、手套等产品,1979年产值5.07万元,利润0.14万元,次年停办。
  1986年,幸福村开办毛巾厂,职工33人,年产砂皮布13.2万米,毛巾1.06万条。
  印染
  光绪三十一年(1905),土布染色风行一时,染匠分为南京、绍兴两帮。染色以蓝底白花浇花布、浇花绸为主。尔后,县内乾大成、利大两家染坊,专为客户染色。
  解放后,绸厂都自备染印车间,自炼自染,以省成本。而街头染坊,基本慝迹。
  目前,小商品市场有染料货柜,可供自染。
  第二节 食品酿造
  粮油
  粮食加工向依石臼木砻,光绪年间始有机械油坊。民国十一年(1922),洛舍碾米厂开全县机械碾米之始。次年,城区袁松藩、徐荻渔创办电气公司,附设“德记米行碾米厂,代农碾米,兼营代销。民国十八年(1929),许逸轩、仲伯勋在三里塘创办大丰碾米厂,因经营不善,两年后被德记碾米厂并吞。
  抗战期间,德记碾米厂遭日寇毁坏。民国三十五年(1946)九月,私营阜康机器砻谷碾米厂在小南门佑圣观开业。不久,和丰碾米厂继起,两家各有职工六七人,直至解放。
  1950年9月,德清县政府财粮科于城关创办公私合营生产加工厂,职工17人,月加工白米125吨。1954年改名国营德清县第一稻谷加工厂。与此同时,申生、和丰、阜康3家碾米厂关停转业,此后至1958年6月,全县剩第一(城关)、第二(新市)、第三(上柏)、第四(武康)4家碾米厂。
  1961年,第一碾米厂与德清油厂、县粮食局修配厂合并,成立德清粮油厂,集碾米、榨油于一体。1996年更名天义油脂公司,2002年破产。
  菜籽榨油,民国期间馀不镇无机械榨床,附近农村榨油,都流向洛舍、塘栖。1959年,下柏油厂迁入城关,改名国营德清油厂,始营菜籽加工业务。1961年与碾米厂合并,1980年析出,1988年9月改名德清植物油厂,日产浸出油30吨,次年11月正式投产。1995年,植物油厂与台方保资,组建方圆油脂有限公司,但经营不善,1997年并入天义油脂公司。
  榨油业向由牛牵石槽,菜籽碾碎,然后由人力打夯,木榨取油。1956年工艺改革,采用轧筒碾粉,1958年革新为升降吊锤迄今。
  粉业向来不多,糕点茶食所设粉坊都属自营加工。代客加工惟民国廿五年(1946)开设的施双卿骡磨坊,专业加工米、麦、豆类粮食,代客磨粉。民国三十六年起,机器制粉和手摇粉机进入市场,原切面店均改为机面店,解放前夕,骡磨坊倒闭。
  地方国营饲料加工始于1957年,碾米厂采用锤片式粉碎机加工饲料。1974
  年,德清粮油厂建立饲料车间,采用450#粉碎机生产饲料,至1978年,年均饲料加工量已达13253吨。1979年,县饲料公司建立,代客户委托加工混舍饲料130吨。同时研制配合饲料,1984年大量生产,是年产出1935吨,1986年增至5568吨,此后形成规模生产。1990年后,因货源渠道畅通,产量日减,1994年降至2244吨,1998年仅506吨。
  德清粮油厂为城关地区规模最大地方国营企业。1973年有4个车间,年加工大米1万吨,菜油700吨,糠油80吨,饲料2200吨,脂肪酸60吨。年均职工71人,全年总产值473万元,利润5.2万元。
  公社(乡镇)办粮油企业始于1958年10月,用柴油机作动力代农碾米,同时试用黄豆榨油320吨,利用清榨油,复制太古油76吨,用酒糟制饲料170吨。次年,社办加工厂全年加工大米4725吨,食油320吨,太古油厂生产太古油76吨,糠■化工厂生产高级酚油154吨,饲料厂生产饲料1020吨。1960年,社办企业纷纷下马。两年后,各大队先后建造电灌机埠,配备碾米机械,社办粮油加工业告停。
  1988年,乡办生态综合实验饲料厂建成投产,年产饲料855吨。1990年开办榨油厂,但盈利甚微,不久转产。又开办稻谷加工厂,1995年嘉兴专区厂际竞赛中评为先进。歇业后地基转给成校。
  村办碾米厂又称加工厂,大多附设于大队机埠。1975年,农村碾米87318担,1980年增至205431担。榨油属季节性作业,每年芒种后开车,1975年榨油446担,1980年4880担。此后至1991年,城关乡火星、金星、明星、红星、卫星、星星、齐星、恒星、联星、新盟、金鹅、联谊、联盟、幸福、信谊、胜利、青山坞、官庄、大友等19个村均有稻谷加工厂。年加工大米4940吨,饲料910吨,粉17吨。联盟村有榨油厂。
  饲料加工厂勃兴于1987年,星星、卫星先后办起饲料厂,年加工饲料1336吨。1993年,卫星饲料厂销售收入341万元,星星49万元。同年,明星开办预混饲料厂,年销售收入46万元。
  个体私营饲料加工企业始于1996年,规模较大的有康力神、利力、鸿利三家。2000年,鸿利年产配合饲料50880吨,次年增至64797吨,销售收入1500万元。
  糕点
  传统食品指糕饼,产品有芝麻饼、金钱饼、干菜饼、杏仁饼、腰子饼、广饼、雪饼,寸金糖、酥糖,黑麻片、白麻片,眉毛酥、冰雪酥,云片糕、香糕、玉带糕、鸡蛋糕、绿豆糕、橘红糕,雪饺、枇杷梗等。民国期间,战前馀不镇有糖坊6家,均前店后坊,自制自销,兼营批发。
  1951年,城关镇私营糖坊4家,公私合营后并为1家。1958年筹建德清食品厂,次年7月,鼎大糖坊并入,下设3个车间:(1)糕点车间。初建时使用链条炉,1959年改用煤炉。1982年改为电炉,1984年改为电烘箱。生产品种有腰子饼、薄脆饼、月饼、云片糕、玉带糕、椒桃片、蛋糕、冰雪酥等。1985年生产491.4吨。(2)糖果车间。生产纸包糖、冬瓜糖和罐头食品,加工鲜笋、批杷、黄桃、肉松。1985年生产1848.2担。(3)棒冰车间。年产棒冰240.4万支。1994年供销社转制,由承包经营化整为零,转为个私企业。
  社办食品企业始于1958年,有淀粉厂、面粉厂、葡萄糖厂、味精厂、拷胶厂、糖果饼干厂、豆酪素厂、罐头食品厂等,一哄而起,产量浮夸,次年先后落马。惟有淀粉厂利用番薯、荸荠、藕、菱等原料加工淀粉,1958年生产170吨,1968年生产240吨,1973年生产320吨为恒久。1985年,淀粉厂有职工35人,年产值42万元。
  1984年,乡办德清蜂乳厂开业,但原料不继,不久转产。1988年开办乳品厂,年产糕点22.1吨,月饼17.9吨。
  单位办食品企业以1958年粮管所开办面粉厂为最早,但翌年停办。此后,1960年开办淀粉厂,1980~1984年开办年糕厂,均历时不久。1980年,砂辊厂炒货车间生产“吃想吃”葵瓜籽,风靡一时,1984年停产。1985年,商业局开办卫民食品厂,生产糕饼、棒冰,参予市场竞争。
  村办食品企业始于1984年。是年,齐星村开办利民食品厂,次年,官庄、联盟、胜利3村先后办起淀粉厂,建星开办牛奶厂,胜利开办棒冰厂。1993年,金星开办蜜饯厂,为时均短。
  私营食品业始于1995年,至2000年,全镇食品加工业162家,职工396人,年总产值3610万元。饮料制造业4家,职工402人,生产饮料36535吨,年总产值8595万元。次年,食品加工业增至237家534人,全年销售收入8280万元。其中乐源食品和嘉辉食品规模最大,各有员工100多人,生产果冻、汽水、饮料等产品,年销售收入均在500万元以上。
  酱酒
  农村向有制酱酿酒,所产甜蜜酱、甜白酒鲜美可口,但不能形成商品量。城区酿造业起源无考。清朝同治九年(1870),修道堂徐氏在溪东创办德丰酱园,生产酱醋黄酒,兼营腐乳、卤瓜。民国后,酱酒自制商号有祥泰、甡泰、协和、鼎丰、鼎和、元隆协、松记7家。其中松记分南号、北号,专卖黄酒。
  解放后,城关公社于1958年创办白酒厂,以马铃薯、金刚刺为原料,年产白酒2500吨,同时开办酒精厂,次年冬停产。此后,县城商品酱酒,均由新市酒厂调运。1984年,金星村创办酿造厂,生产酱油、酸醋、酱瓜等产品,1990年生产酱油169吨,酱菜53吨。1997年承包到户,每年上缴村委6万元。
  豆制品
  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南街张紫阳生产豆腐干因光洁丰韧、味鲜耐贮,列为贡品。此后水作众多,民国期间有义兴、聚兴、合记、泳记等12家。解放初计17家,产品有嫩豆腐、老豆腐、油豆腐、豆腐干、千张、腐竹、素鸡等。1971年,城关镇开办豆制品厂,职工37人,设2个车间,年总产值8万元。目前,豆制品生产共21家。
  第三节 电力机械
  电力
  民国十二年(1923),袁松藩、徐荻渔、蔡谅友等人合股集资2.4万元,创办德清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置20、30、50匹马力引擎各1座,德国西门子产46千伏安发电机2台及碾米机2台,白天碾米,夜晚照明。至十七年(1928),供应25瓦电灯400馀盏。民国二十六(1937)年,日寇侵入县城,德清电灯公司遭毁。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动员工商界人士筹资39200万元(旧人民币),在南门外金华会馆附近安装50马力卧式动力机1台,25千瓦发动机1台,次年5月正式发电,至年末,总发电量13730度。1953年,用电营业户日增,发电机容量增至40千瓦。次年进行工商业改造,转为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电厂新建发电车间,安装156马力卧式动力机1台,发电容量80千瓦,10月竣工投运,是年末,共发电48960度。1957年,电厂首先用2.3千伏单相高压线输电,近郊
  金鹅、新盟、胜利3个农业社蚕忙季节得以照明。年末,156马力柴油机改烧煤气获得成功,次年底,电厂发电191820度。
  1958年人民公社后,试办电厂,从武林头顺丰丝厂调入80马力立式柴油机发电机组。翌年,因机械事故停用。
  1959年12月,德清电厂引接杭州电源,架设塘栖水北至城关10千伏线路,总长12公里,采用木杆木横担,安装180千伏安变压器1台,供城关镇用电。德清电厂发电机组退出历史舞台。
  农机
  民国前,县城无机械企业,竹木铁手工业工匠,以生产小农具(如谷箪、土箪、捻竿、叶篰,风车、水车、谷桶、木犁,铁耙、锄头、草刀,耖齿)为主。抗日战争胜利后,馀不镇有篾作1家、木作2家、铁作6家、铜作3家、白铁作1家。解放后,竹木铁工匠分别组成竹器、木器、铁器联社。至1957年,各有产值35125元(竹)、28570元(木)、41240元(铁)。1958年,三社联合,在东门迎春桥外创办德清农机厂。是年,贯彻“先生产,后生活,先急需,后一般,先修理,后制造”的三先方针,全年生产打稻机74台,农船23只,风车10部,稻桶20只,以及各种小农具271种13648件。1965年,为保证农田排灌,农机人员下队修理机械电气设备。1971年,造出德清机械史上首台拖拉机。此后两年中,共生产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500台(其中1973年226台),吸泥机可变螺旋桨150台,青饲料打浆机2000台,100-3#型稻麦两用收割机10台,C618车床30台,670#饲料粉碎机40台,拖拉机配件1.3万件。是年末,职工242人,车间6个,全年总产值110万元。
  后改名德清机械厂,生产插秧机、打稻机、水泵、喷雾器等农用机械以及离子减薄仪、镇流器等电器产品,1985年产值324万元。此后,生产胶印机、自动浮球式蒸汽疏水阀、纺织纤维开松机等产品。拥有各种设备170台套,其中金属切削机床82台。
  工厂占地面积51.35亩,1995年职工333人,总产值1580万元。2002年,整体出让给温州商经营,改名飞云机械有限公司。
  城关镇办农机企业始于1977年,是年开办星火五金农机厂,生产立式电风扇底座、电风扇罩等产品,职工64人,年产值16.75万元。1980年转产,改名民生电风扇厂。1990年电风扇厂因产品积压滞销倒闭,转办农用机电设备厂,为上海潜水泵厂加工部件,并生产低压开关等产品。1998年,被湖州原丰潜水泵厂并
  吞,2003年3月,整体转让个体经营。
  公社农机企业始于1958年,初址三里塘,后迁德清大桥旁,全称城关公社农机厂,以修理农用机械为主,俗称机电站。1990年与烟机厂联营,尔后关闭。烟机厂,1984年与航空航天部合资创办,占地面积9150平方米,职工66人,当年生产烟机1台,无缝变速器90台,机轴147支。乡镇合并后,于1995年并入农用机电设备厂,是年生产发动机、潜水泵等机电产品2.6万台。
  农具
  1965年,城关镇开办铁制农具厂,是年生产铁耙、蕴叉、斫斫刀、锄头等铁制小农具34814件,产值32097元。1973年改名东方红农具厂,工人25人,全年生产铁制小农具2.6万件。
  公社农具修配厂,1958年建,职工最多时达218人。1965年生产沙发306只,木器45件,年末停产。公社造船厂亦建于1958年,工人86人,1960年停办。
  大队办农具企业始于1980年,是年,信谊办锯板厂,建星办冶炼厂,生产木器铁器。1984年,火星办竹器厂,年产方篇1.25万只,砖篷2.3万张,竹帘5300条。1988年,明星办浙北船厂,年修农船53艘。
  其它
  粮食系统开办有1958年的机械修配厂,次年并入粮油厂。
  1971年4月投资47万元,在文明塔畔建造砂辊厂,生产砂制磨具,1974年投产,设4个车间,职工84人,后因销路不畅,1988年转产。
  1971年12月在溪东建粮食机械厂,主产横式米机,后因滞销,于1979年12月转产纺织机械,年产168至336台。1988年因产销渠道不畅,转产保险安全门。
  电力系统开办有1979年的德清电气安装修配厂,修理安装电器设备。当年生产第一块BSL低压配电屏,次年批量生产低压开关柜。1984年改名德清电气成套厂,职工44人。1993年5月厂部迁址武康。
  商业系统开办有冷藏船修配厂。厂址新民桥,1979年10月创办,有固定职工43人,厂房2940平方米。船厂担负全省食品冷藏船修理,同时生产各种机动船。至1985年末,共生产机动船99艘,其中10米机动驳52艘,12米登陆式机动驳40艘,35客位客轮1艘,80马力机动驳2艘,浅水渡轮1艘。修理各种冷藏船舶52艘。形成登陆式机动驳、机动船、中小型客轮、交通艇四个系列。1990年
  停产。
  二轻系统有1984年开办的制冷设备厂,经营维修冰箱、小型冷库、空调机等。
  乡办有1984年的金属轧丝厂、制冷机械厂、新艺模具厂。
  镇办有汽车修配厂、自行车配件厂,1993年关闭。
  村办有1989创建的建星矿山机械厂,年产机械零件1.9万件。
  个私有2001年的腾云轻工机械厂。
  第四节 电子化工
  电子
  以国营德清电子器材厂规模最大。1978年,德清砖瓦厂转产,设电子车间,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1983年正式投产,拥有从瑞士、美国引进的切、磨、抛大直径晶片加工生产线。主要产品有铌酸锂、钽酸锂、钼酸铅等多功能晶体材料,年产能力1500公斤。■3″铌酸锂晶片、石英晶片等晶片和光学器件,年产6.8万片,电视接收机用中频声表面波滤波器、150系列BP机用谐振滤波器、480MH2卫星接收机用声表滤波器和500MH2频率以内的各种声表器件,年产300万只。销量占全国1/3,应用于激光、航天尖端科技,产品远销美、荷、英等国。1993年总产值756万元,职工212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839万元。厂址初在北郊路,后迁西郊路,更名华莹电子公司,县府搬迁后,总厂迁徙武康,城关仅剩2个车间。
  村办电子企业有1984年开办的幸福无线电厂、胜利光学元件厂,均属部件加工。
  私营合伙有1984年创办的电视机厂,厂址直街。次年起,月产高频头500只。
  化工
  镇办化工企业以氧化铁颜料厂和争光化工厂规模最大。1988年,城关镇在上兰山创办氧化铁颜料厂(简称铁红粉厂)。1993年5月征地49亩,进行二期技改,总投资200万元。项目竣工后,年增氧化铁红2000吨。1997年改称乾元集团,年产铁红粉3356吨,产值1260万元。1993年,城关镇利用原金星村砖瓦厂
  场地,与余杭争光化工厂联办争光化工二厂,总投资592万元。竣工后,年产离子交换树脂600吨,产值160万美元。1997年转为外资企业,改称漂莱特公司。
  镇办小型化工企业先后有1978年创办的塑料制品厂,当年产值12.83万元,次年转产,改名印刷塑料厂,1980年产值15.07万元。1984年创办的日用化工厂和1990年创办的硅酸铝纤维厂,纤维厂年产硅酸铝制品55.83万公斤,产值420万元。
  社办化工企业有1958年创办的化肥厂、化工厂、农药厂、炸药厂等,次年停办。1990年,开办乡联营化工厂,职工33人,不久转产。
  村办化工企业始于1984年,先后有官庄塑料制品厂、建星清溪联营化工厂、红星玻璃纤维厂、水产塑料加工厂、恒星塑料厂、胜利氟塑化工厂、金星玻璃钢纤维厂、星星化工厂等,为时不久即关停并转。较长者为建星清溪联营化工厂,1988年创办,年产氯化锌100吨,硫酸铝57吨,1990年3月关闭。
  五金
  1979年,镇办星火农机厂转产电风扇,次年投产,生产民生牌电扇,并名德清电扇总厂,当年产值131.27万元。1985年生产台扇24190台,落地扇37560台,吊扇9529台,农用扇100台。后因积压滞销,拖欠债务19万元,于1989年10月将全部资产抵押给中国工商银行德清支行。
  乡办五金企业有1984年开办的五金节能厂。村办有胜利时代五金工艺厂、官庄家用五金厂,为时均短。
  电器
  镇境电器生产以漆包线、电线电缆、拉杆天线、灯具、电视机组件、低压电容器等产品为主。村办企业有联盟城关灯具厂、水产新华电热器厂、联星电热线厂。联营企业有明星电热褥厂、联盟虹光家用电器厂、恒星电器厂。
  电光源
  以二轻企业特种灯泡厂为最早,1985年改名占字光电。是年,新明辉公司创建,两家企业生产家电指示灯泡,向松下、春兰、格兰仕、伊兰克斯等冰箱、微波炉厂家供货。2000年7月,华宝玻璃公司从广东总公司引入开发区,灯泡自产。至2002年,鼎辉、美多乐、华进、豪合、丰润、东阳玻璃、华阳工业社等电光源生产厂家跃至11家。
  第五节 矿产建材
  矿产
  1958年6月大办钢铁时,何家山、乾元山、乌鸢山、板庄山等地盲目开采铁矿、白泥矿,次年下马。1974年7月,方山磷石矿勘探储量较丰,工业局拨款2000元启动,不久停产。1984年金星、信谊、联星、幸福、大友5个村相继开采矿山,至年末,生产石子、石块27046吨。尔后,新盟、官庄、联盟、金鹅先后开矿,幸福除瓜山外,又新辟东山石矿,大友增辟转水湾石矿。至1988年,全乡10个行政村共开办石料厂11家,年产石料148963吨。1990年后,除方山、联谊新办石料厂外,大友官庄等村均新辟开采点,扩大规模。1992年后,矿业大兴,石料石子供不应售,至1995年发展到22只。1999年,新盟、金鹅、联星、金星4矿因址傍公路,有碍美观,停矿复绿。2003年,全镇11个村有石料厂20家,其中12家推行中深孔爆破作业,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年产石料208万吨,工业总产值1065万元。
  砖瓦
  魏晋时期,土窑较多。六朝鸡头壶,以小马山窑址出土为代表。1952年,城关镇成立砖瓦生产合作社,后因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而关闭。
  国营砖瓦厂址位北郊馀不溪侧,1957年建,次年总产值30430元。1965年生产青砖392万块,平瓦52万张。1971年改为轮窑,1974年生产红砖1736万块,平瓦112万张。1978年逐步转产,1983年停办。
  公社办砖瓦厂始于1958年,厂址八八农场,次年销售收入13480元,年终盈馀604元上交公社。1979年转产耐火器材。1985年再次投产,年产8.5红砖500万块。1986年,又择址大塔圩创办联星砖瓦厂(第二砖瓦厂),年产8.5红砖182.6万块、9.5红砖1254万块。
  大队办砖瓦厂始于1975年,明星、联星、金鹅、新盟、大友、官庄、东风7个大队先后建造砖瓦土窑,年产青砖215万块,瓦292万张。1985至1986年,金星、红星、大友、联谊办起砖瓦厂,东风、明星、官庄土窑则先后关闭。是年末,7个砖瓦厂年产砖332万块,瓦342万张。尔后,因氟化物污染影响家蚕饲养,联谊砖瓦厂迁址笠帽山,又因市场饱和,红星、金星、大友等厂先后成为亏损企业。1993年,金星、联星、红星3厂转产,稍后,金鹅、新盟砖瓦厂关闭。至2003年,全镇尚有红星、火星、大友、联合4家,年产砖5278万块,销售收入700万元。
  水泥
  德清水泥厂位于上兰山,创办于1958年,投产后,因标号低,质量差,于1961年停办。1970年恢复,引进设备,扩大规模,分4个车间,年产水泥7000吨,后不断扩产,至1985年,年产量已达7万吨。尔后技改更新,至1993年,厂区占地34000平方米,拥有■3×11m和■2.7×9.8m机立窑生产线,年产水泥18万吨。1995年后,回转窑生产线及馀热发电配套竣工。目前,年产高标水泥23万吨,馀热发电2200万KWh,有专业技术人员39名。转资后,改名“中利达”。
  水泥预制品
  1975年,城关镇率先创办水泥预制品厂,场址上兰山,占地3263平方米。生产五孔板、条等预制件。1980年,幸福大队和八八农场先后开办预制品厂,是年生产五孔板4475块,水泥桁条3390根。1990年,3家预制品厂共产五孔板1103万平方米,桁条28.8万平方米。1995年后转产。
  彩瓷
  1987年,城关乡在上兰山创办彩釉瓷砖厂,不久即转产。
  耐火纤维
  1976年,城关镇在德清大桥南侧创办耐火纤维厂,次年有职工53人,年产值51.86万元。1981年,对船用硅酸铝耐火纤维及制品进行技术鉴定,达到不燃性材料要求,同年10月颁发合格证书。1985年,生产硅酸铝棉123.5吨,硅酸铝制品89.8吨,超细玻璃品52.3吨,硅酸铝绳1.5吨。1993年转产,生产金刚石。后因亏损无法挽回,于1997年6月将固定资产原值328.5万元作有偿转让。
  公社耐火制品厂筹办于1978年,系由原砖瓦厂转产,次年产值69.13万元,后改名节能材料厂。1990年生产耐火制品23.5吨,耐火纤维49.5吨。1993年与上海舰船厂成立联合体。
  村办耐火厂始于1985年,水产、明星两村均有小厂,生产石棉。其中明星村特种耐火材料厂创办于1987年,年产硅酸铝制品68.5吨,石棉359吨。
  集体企业转制后,全镇私营耐火器材厂有唐氏、浦森、红光等8家,2000年生产耐火器材1776吨。
  第六节 服装领带
  服装
  传统裁缝手工作坊,代客裁衣,数量不多。民国期间虽有成衣铺,但规模不大。解放初,城关镇组织服装加工生产合作社,开规模生产先河。1963年成立德清服装加工厂,加工中山装、中装、衬衫等,1980年职工23人,产值12.55万元。国营德清丝绸服装厂成立后,镇设丝服一厂,1985年生产滑雪衫228件,马夹962件,南极衫6158件。后改名工农服装厂,1992年与日本大越刚、国营德清丝绸服装总厂三方合资,由丝服总厂一方承包,扭亏增盈,改称大丰丝绸服装有限公司。由于丝绸行业疲软,1995年11月解体清盘。
  1992年,镇办中外合资港德制衣厂创办,次年,由80台高速缝纫机扩至250台,新建4层12间生产大楼,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1993年向美国加利福尼亚丝绸中心出口各类服装10万多套,创汇44.1万美元。
  国营德清丝绸服装厂成立于1981年,省县合资,址位德清大桥南侧。生产滑雪衫、绣服、连衣裙、套装裙西装等,产品畅销京津沪市场,其中“丽的”牌滑雪衫风靡一时。1995年后,产品滞销破产。
  二轻系统服装业以工艺美术厂规模最大,厂址西郊路。主产和服腰带、缂丝产品,1998年转产。
  村办服装厂以1985年初创的福利服装厂历时最久,年产服装23500件。
  村户服装领带加工勃兴于1984年,是年末,经县乡镇企业局注册的服装领带厂共92家,次年生产服装17338件,领带100馀万条,经过市场角逐1986年全部歇业。
  私营服装业于1997年后发展迅速。2001年,全镇私有服装纤维制品216家,从业1703人,年产服装240万件(其中衬衫127万件,针织服装6万件)。规模较大有高络纺织制衣、海龙制衣、久兴和服、伊利达制衣、宏达利制衣、飞时马服装、职业服装、力天服饰、源中制衣、天秀制衣、三和服饰、锦凯利服饰等公司。其中海龙、天秀、三和、锦凯利4家属镇重点企业。
  鞋革
  1984年,官庄创办制鞋厂,生产布鞋、皮鞋,翌年转产。
  第七节 印刷包装其他
  印刷
  民国期间,县城馀不镇无印刷厂,政府文书均手刻油印,布告公告,由新市镇东南印刷所承印。解放后,于1950年在城关大闸路创办德清印刷厂,次年转为地方国营。1958年,新市、武康印刷厂并入德清。1970年重建厂房,增添自动对开、立式平台、彩色胶印、烫金铸字、照相制版等专用机械。1985年试制PS版成功,年产值158万。1993年,全厂职工252人,固定资产原值568万元,主要从事书刊、商标包装、零件印刷及PS版生产,年生产凸版印刷11047万印张,平版印刷9045万印张,特种印刷2201万印张,PS版40万张,激光彩虹玻璃2万平方米,企业转制后,改名金盾印刷厂,2001年资产重组,由香港制版集团整体收购,同时,PS版车间析出,另建新华印刷版材厂,2001年营业收入159万元。
  镇办印刷厂先后有3家。1971年在东风路创办城关印刷厂,1980年后更名胶印纸箱厂、人民印刷厂,年均销售收入34万元。1990年职工25人,年胶印5349色令,产值17.2万元,机印2344万张,产值27.5万元。1995年由洛舍印刷厂承包,尔后转为个体私营。
  1971年创办印刷塑料制品厂,以塑料印刷为主,1979年职工25人,产值8.8万元。1988年转产。
  1984年创办文教印刷厂,生产纸盒、纸袋。1990年共印纸袋、塑袋130万只,年产值1.65万元,负债0.15万元,是年关闭。
  村办城关彩印厂初创于1988年,1991年转产。胜利印刷厂创于1989年,以零印为主。2000年歇业。
  2003年,全镇印刷业3家,销售收入2389万元。
  包装
  1971年,城关镇开办纸制品厂,职工20人,1979年产值5.02万元。1990年生产纸19800只,产值3.56万元。1981年,印刷厂设纸箱车间,按客户要求规格生产纸板箱。
  1993年,水产村筹资30万元,创办医药包装公司,生产医药器材包装盒和包装箱。
  其他
  1970年创办城关福利厂,生产棉花毯、卷花、扎底线。
  1971年创办礼品厂和小商品加工厂,生产花圈、锦旗和竹制品。
  在能源服务上,先后开办过清溪煤饼厂、煤球厂。
  在农业服务上,以东立兽药厂总资产6792万元最大,2001年产值4028万元,所产兽药禽药,远销全国各地。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谈跃腾
责任者
陈景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