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2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统
分类号: F32
页数: 4
页码: 352-355
摘要: 内外俱白、多汁而甜。白者尤胜。销往塘栖以制蜜饯,香橼外皮香烈,皮肉纯绿。味甜而脆,西瓜有红瓤、黄瓤、白瓤三种。大而皮薄称着皮红,皮薄瓤白称三白瓜。甘蔗青皮紫皮两种,有馄饨菱、文武菱、水红菱、青菱等名称,外皮水蚀,又有野菱,壳薄味甜。叶质柔韧、香味浓厚,1985年前农户尚有麻布衫,有似薯粉。香油芸薹菜籽,榨油色泽金黄。烘豆秋初豆荚鲜嫩时,用红饭瓜和成称红圆子,传统有黄豆粉洗沙活糖馅、冬菜豆腐干馅、肉馅三种,香脆而甘甜。大饼内嵌以鲜肉、鸡蛋。盖鲜食难以久贮也,俗称麻条酥。水短味甜。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土特产 传统

内容

白桃俗称水蜜桃,又称小暑桃,内外俱白、多汁而甜。中初鸣一带最佳。
  枇杷有红白两种。白者尤胜,城南各村均种。
  柚小者称橘,大者称柚,俗叫香袍,大于香橼,皮极苦,味多酸。城东多种于隙地,销往塘栖以制蜜饯。
  香橼外皮香烈,味苦肉酸,镇境散种,用冰糖炖饮,可平肝消痰。
  香瓜海东青瓜,皮肉纯绿,今已绝种。雪瓜纯白,肉糯而甜,胜于他种。金洋瓜黄皮白玉,味甜而脆。每年夏初,长桥两侧瓜摊鳞次栉比,销于城镇及外销武康。
  西瓜有红瓤、黄瓤、白瓤三种。城北山坡普种。大而皮薄称着皮红,皮薄瓤白称三白瓜,消暑止渴最著名。
  甘蔗青皮紫皮两种,青皮心不空,渣无屑,润肺滋胃,城东城西皆种。
  菱外港水面普种,有馄饨菱、文武菱、水红菱、青菱等名称。九月酥蒂,落入河底,来年发芽时耙上,通体乌黑发亮,俗名乌菱。秋菱采集,晾摊风干,俗称风菱。用竹篱笆圈放水中,外皮水蚀,颜色转褐,俗称酱菱。菱肉可作果代粮,磨成菱粉,软滑和胃。又有野菱,四角而体小刺尖,采卖者多为渔家。
  栗金鹅山山弯里板栗,壳薄味甜,柔糯不蛀。南京博览会时,采呈展销。
  柿金鹅山铜盆柿、火柿均有小名,今仍散种不绝。
  烟叶民国《德清县新志》载,东门外乌山、西门外淡竹坞最著名。叶质柔韧、香味浓厚,销于江浙,每年数万斤。江苏省镇江、江北等处烟号,署曰乌山名烟。若制为雪茄,当可与吕宋齐驱,南京赛会时采陈之。”今香烟普及,境内已无栽种。
  龙瓜豆清前农家土特产之一,似刀豆,荚宽长,豆硬,民国时已稀种,今则绝迹。
  丝传统蚕家自缫,年产三丝,织成云绵,销往城市。1954年后农户废缫,但售鲜茧。
  绵绸以茧制绵,纺成绵纱,织为绵绸,民国时尚遍及乡村,解放后渐废。
  苎麻各村皆种,刮去粗皮,绩为麻线,可制衣衫、蚊帐,凉爽而透气沥汗。1985年前农户尚有麻布衫,今则绝迹。苎叶可制青粉料,苎根浸酒可安胎。
  黄草产于城西城北山中,学名卉,其色黄,其皮韧,可绩布制衣裤,爽身离汗。民国前农家多采集。
  葛藤其皮亦可纺织,制成葛巾,色白缕细,胜于黄草。葛根磨粉,可济荒年。细糯淡滑,有似薯粉。
  茶叶《湖州府志》云:“产东山岭者为最佳。昔人云:半月泉中水,东山岭上茶,即此。”今东山岭北有大友茶场,茶味清醇,然产量不多。
  桑芽桑树嫩芽如谷粒时,以火焙干,形与茶似,十分名贵。因农家惜摘,量极少。
  香油芸薹菜籽,榨油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千百年来,人赖以食。其粕壅瓜,瓜甜而大。
  烘豆秋初豆荚鲜嫩时,摘取剥煮,烘干,形似绿珠,久藏不坏。烘豆磨粉,老小咸宜。烘豆泡茶,礼客习俗。
  蕈春夏之交生者,名松花蕈、青苗蕈,色微绿;有鸡窝蕈、芝麻蕈,色灰褐;有梨子蕈,色姜黄,质稍硬。秋后生者,名寒露蕈,色黄。沃以菜油,柔嫩软滑,乃山家珍品,出方山者最佳。
  镬乳糯米饭用铲刀匀摊,薄不成块,香不粘齿。乡间惯作馈客佳品。孕妇坐产,老弱卧病,镬乳向为饮食佳品,擅和脾益胃之功。
  粉团俗叫圆子,用苎麻叶和成称青圆子,用红饭瓜和成称红圆子。传统有黄豆粉洗沙活糖馅、冬菜豆腐干馅、肉馅三种,四时八节,婚丧诸事均用。
  方饼城镇郑氏生产者,县内独一。以豆沙、猪油为馅,香脆而甘甜。民国中期已不再生产。
  大火烧德清县城传统名产。大饼内嵌以鲜肉、鸡蛋,油锅内煎氽。起于南宋之初,为附近城镇所无。故人称“大火烧”,必赞乾元。今生产量不多,盖鲜食难以久贮也。
  芝麻酥城镇茶食店制作精良,源自苏州稻香村,俗称麻条酥。
  乌山杜酿黄酒之出于乌巾山下村庄者。旧志云:昔乌山张乌巾善酿。然近百年来,酿业迁城,乌巾山下已无酒厂。
  甜自酒农村腊月自造,年头供客,水短味甜,多吃也不醉人,系纯糯米拌辣荭草天然发酵形成。色乳白,和糟挑卖,俗呼甜酒酿。
  土酱1965年前农村家家晒制,以备菜蔬不接。用黄豆、面粉发酵,于伏天制成。日晒夜露,至霜降后始收贮,俗称霜降酱。酱内盐少则鲜甜,称甜蜜酱。
  凉粉用薜荔果制成。夏日采揉果汁,用井水茄汁点化,形如豆腐。色泽晶莹透明,加糖醋薄荷沿街叫卖,俗叫凉粉,性寒,乃祛暑佳品。薜荔,俗称鬼肫部,鬼莲蓬,木莲部。
  豆腐干城镇南街张紫阳号所制特一,色泽乌黑发亮,韧卷不裂而有弹性,耐贮运。乾隆三十一年曾入贡京城,故称贡干。今失秘方,不如洛舍豆腐干有名。
  蚊烟俗称蚊香,用锯末、浮萍草、鳝鱼骨、鳌甲、硫黄、艾叶拌和后,纸条袋袋入盘成,驱蚊最效。镇上1965年前尚有制香业,今则绝迹。
  汉玉旧志载:“考宋高宗临安建都,德清为近畿首邑,时有玉器琢坊于此营业,后渐遗留于地中。”城南至中初鸣、下初鸣一带地中,出土尤多,形状有环有坠,有镯有圭,质坚硬,色红黄,俗呼汉玉。
  六棱石体六棱形,明似水晶,质地极坚硬,锋芒可划玻璃,出北门外杨家坞山坞中,有时大雨过后,浮出土面,孩童拾取,以为玩品。
  白石色洁白似玉,质松脆,中有条缕整齐,折之则断,出于瓜山。白石与六棱石在南京博览会时曾采呈展销。
  黑石多产于方山一带,色黑而坚,互击有石火进裂,乡人称为火石。
  芦帘石芦杆细而劲,出于金鹅山姬家湾,农家秋后割取,截尾编帘,用于蚕室摊桑叶,或涝年围鱼荡,其用甚广。
  土三七出于城北山中,旧志云:“玉塵山开元宫前后。”能止血去瘀。
  白术色白质重,根极柔细,香烈异常,为健脾上品,出于方山山中。
  金锁银开出于玉塵山、积谷山,根茎捣汁能治喉风。
  土人参色白味甘,形似党参,出城山、瓜山、方山,晒干蒸食,可补气益神。
  千里光蔓生药草,多生于北门外,煎汤洗浴,治湿疮,祛痒。
  松花松树三月开花,采摘晒燥,其粉可做米团,俗称松花圆子,色金黄,味略涩,久食延年。
  榆树皮水车辐板,船橹,非榆莫属。其皮苦,浸磨可食。太平天国时,乡村百姓磨浸为粉,杂以麦皮麸壳充饥。1961年前后,食榆树皮充饥者也复不少。性燥,食后粪便梗阻,甚者肛裂难下。民国新志云:与沙糖同食者皆死。因榆树皮与蔗饴之性相反。
  银杏旧志称,城镇曹孝子祠、戴侯庙、金鹅山均有百年银杏。其果实俗称白果,韧而甘。今则不产。
  长桥河蛏长桥河下、西门南门外溪中,皆出河蛏。因溪底多砂,故蛏味特佳。河蛏洁白如玉,软如羊脂,用竹竿沿溪刺探,及则上提,日可数十斤。堆垛墙阴,上覆稻草,浇以河泥,可久贮三四月。
  逆鱼盛夏黄梅,大水横流,太湖逆鱼溯水馀不溪,止于杨坟。旧志云:“此为清溪特产”。又云:“水初盛时,万千为族,渔者截流,举罾一网可数斤,列地守罾,以夜继日,乃至数百斤。”逆鱼身圆嘴钝,脊骨一痕,无纤微骨刺,鱼子香烈。油煎清炖皆宜,晒干久贮不坏。黄梅之后则不复见。
  白鱼民国县志称:黄梅前后,馀不溪中最盛,渔船百馀,竞此撒网。下杨湾以上,文明塔以下,则寥寥无几。
  鲂鮕背有青色纹点,俗呼一点青。三月间出于馀不溪,他处少见。
  小湖羊皮湖羊初生即取其皮称血羔,饲养两三月后再取皮称跑羔。血羔皮柔软如绵,花纹天然,扑之不散,号称软宝石,十分珍贵。跑羔次之,老湖羊皮再次之。民国前,农户有专以卖羔者,牟其利重,解放初仍为著名特产。1958年后,羊毛价格优于羊皮,镇境农户始大量引进绵羊,纯种湖羊逐渐淘汰。今则农不饲养、商不收购,特产之名,一蹶不振矣。
  传统特产中,城镇大火烧、清溪逆鱼、方山寒露蕈、城南枇杷、金鹅山火柿以及农家烘豆、镬乳、风菱,仍为镇境名产特产,然商品量不多。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景超
责任者
谈跃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白桃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柚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香橼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香瓜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西瓜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甘蔗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菱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栗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柿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烟叶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丝
相关专题
嗯嗯特产绵绸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苎麻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黄草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葛藤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茶叶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桑芽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香油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烘豆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蕈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镬乳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粉团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方饼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土酱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凉粉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蚊烟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汉玉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白石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黑石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芦帘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白术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松花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银杏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逆鱼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白鱼
相关专题
乾元镇特产鲂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