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211
颗粒名称: 产茧
分类号: S886
页数: 2
页码: 336-337
摘要: 民国前,蚕茧农家自缫,名曰土丝。《中国实业志》称:德清“以绸布业、洋广货、丝业为最盛。”其时,德清城区有丝行15家。抗日战争期间,茧丝控制贸易,以防资敌,丝行陆续停业。解放后,鲜茧由指定茧行统一收购,农户可留三至五斤双宫、黄斑制绵。1985年取消派购任务,改由供销社与蚕农签订收购合同。次年,各乡兴办小丝厂,遂与国营、社办丝厂争夺原料、市场,1988年引发蚕茧大战,相互抬价,囤积原料。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茧 乾元镇

内容

民国前,蚕茧农家自缫,名曰土丝。《中国实业志》称:德清“以绸布业、洋广货、丝业为最盛。”其时,德清城区有丝行15家。抗日战争期间,茧丝控制贸易,以防资敌,丝行陆续停业。解放后,鲜茧由指定茧行统一收购,农户可留三至五斤双宫、黄斑制绵。1985年取消派购任务,改由供销社与蚕农签订收购合同。次年,各乡兴办小丝厂,遂与国营、社办丝厂争夺原料、市场,1988年引发蚕茧大战,相互抬价,囤积原料。至1990年春夏茧期,茧贩更趋活跃,各乡村丝厂非法收茧案频发,至7月初,全县查处非法收茧案17起,茧量4725公斤。为此,县政府发文,要求管好蚕茧市场,重申全县所有缫丝企业,须建立原料茧进出申报,
  为提高茧质,1992年,齐星、信谊两村试行方格簇,两村共购簇片99450片,参加农户278户,全年饲蚕14435张,出售上茧41391.2公斤,上茧款44.73万元,每户平均返利276.90元。经过试点对比,方格簇明显优于传统伞形簇和蜈蚣簇(如表):
  为稳定蚕茧市场,1993年春茧期间,由县蚕茧丝绸联合会统一收购经营,茧价以9.2公分干壳量为准级每担480元,并将以往斤茧斤肥补贴改为现金补贴,每担鲜茧12元。镇成立蚕茧收购领导小组及打击茧贩队,镇村干部实行包片、包村、包组、包户,引导农户继续凭售茧卡在指定茧站售茧,以防鲜茧外流,确保7634担收购任务。此后推行市场经济机制,蚕茧经营多元化,但茧价仍旧统一制订。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景超
责任者
谈跃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