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20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养殖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0
页码: 332-351
摘要: 镇境传统养殖,以蚕桑为大宗,男耕女织为千古以来家庭生产方式。养猪、养禽、养鱼则为家庭副业,馀力而兼,不作正产。至于畜禽专业户,始于1987年之后,但也未能普及。
关键词: 乾元镇 农业经济 养殖

内容

镇境传统养殖,以蚕桑为大宗,男耕女织为千古以来家庭生产方式。养猪、养禽、养鱼则为家庭副业,馀力而兼,不作正产。至于畜禽专业户,始于1987年之后,但也未能普及。
  第一节 蚕桑
  镇境自古育蚕,《德清县新志》云:“湖郡蚕丝之利,清邑与焉。”“春夏之交,比户育蚕。”由于土种质量不高,故收成微薄,新志曰:“人莫不言蚕桑利厚,我以为其利不厚。”
  传统养蚕皆单家独户,丰歉自负。由于稚蚕最难侍侯,故民国十八年动员村民,组织各种生产合作社,相互帮助。民国廿六年抗日军兴,合作社停止。三十五年恢复,全县有养蚕合作社27个,入社社员3602人,开县内联户养蚕之始。
  解放后,政府于1953年组织互助组共育养蚕。是年,全县各乡皆筹建小蚕共育室,如瓜山乡9个行政村建室63个,除地主、富农及伪职家庭不允许参加外,840户农家都入室共育小蚕,参加率占91.2%。
  共育养蚕,既能节省劳力,又为缺乏养蚕技术者提供保障,大受蚕农欢迎。1955年,政府分区成立蚕业指导组,对城关区299个共育室适时引导,组织全程共育室204个,统一养蚕,统一卖茧,夏季分红时,按桑叶、劳力投入量结算。同时发动社员桑地捻泥11744亩,使蚕茧产量比上年增产527担(据1961年城关公社办公室编《德清城关公社历年资料汇编》P93)。
  人民公社后,共育养蚕定型。为减轻成本,1958年开展“城西大队联盟生产队蚕茧成本典型调查”:全大队全年配发蚕种1521张,总产量598担,总收入72895元,总成本72514元(其中桑叶10926担,折54630元,劳动日13555工,折6678元,药剂1000元,工具设备折旧1800元,蚕种及其他支出8400元),纯盈利381元。然后通报各大队,严格成本核算。
  1982年,集体共育养蚕终止,嗣后转为家庭饲养,但小蚕共育仍旧延续,1987年有联户共育室1217只,尔后渐减,目前已稀少。
  蚕种
  传统蚕种以批次分,《德清县新志》有“原蚕、晚蚕、春蚕、秋蚕、柘蚕、泥蚕、野蚕”等名称。并云:“春蚕有三眠四眠两种,同一茧量,四眠出丝重于三眠。秋蚕在三蚕之后,时入秋季,可育至五蚕为止。”
  清前蚕户均养土种,种由各乡蚕花户自制,名称繁多,质量参差。民国廿一年(1932),清溪蚕种场创办,生产西瓜牌蚕种,尔后大有蚕种场老虎牌,白虎圩蚕种场狮球牌等杂交种相继问世,兼之外地改良种流入,质量均优于土种,蚕户摘种自繁逐遭淘汰。
  解放后,蚕种均由原蚕制种场供应,春种先后有“正5×正8”、“东肥×华合”、“杭7杭8正反交”等,夏秋种先后有“华10正反交”、“浙农1号×苏12”等。由于专业研究,所产蚕种茧层克重和解舒丝长比解放前提高三分之一。
  饲蚕
  境内养蚕,素重春秋两季,1952年始养夏蚕,共饲1615张,收获3293担,张产20.14斤。1956年又提倡饲养晚秋蚕,是年全乡共养799张晚秋种,获茧1548.8担,单产19.4斤。
  1959年,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全年饲蚕增至6批,桑叶不足,代以榨树叶、蓖麻叶、米粉、糖汤,结果大批倒蚕。次年稍予收缩,但仍有20%蚕种因缺叶、发病绝收。
  1960年城关公社蚕种配发情况表
  1961年调整农村生产队规模,蚕桑生产趋于正常。1964年5月,接待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业厅园艺蚕桑处处长麻木提汗带队的蚕桑学习参观团一行25人,在信谊大队白虎圩生产队学习养蚕技术,历时1月,此后,蚕茧生产稳健发展。1980年起,因受氟化物污染,蚕茧产量常受影响,本镇严重遭灾有1982、1996两年。其中1996年出现饲养量、总产量、收购价三下降,导致蚕茧收入比上年减少24.54万元,下降42.3%。
  蚕桑生产择年统计表
  注:1949至1985年,计量单位为张、斤、担。1990至2003年,单位为张、公斤、吨。
  产茧
  民国前,蚕茧农家自缫,名曰土丝。《中国实业志》称:德清“以绸布业、洋广货、丝业为最盛。”其时,德清城区有丝行15家。抗日战争期间,茧丝控制贸易,以防资敌,丝行陆续停业。解放后,鲜茧由指定茧行统一收购,农户可留三至五斤双宫、黄斑制绵。1985年取消派购任务,改由供销社与蚕农签订收购合同。次年,各乡兴办小丝厂,遂与国营、社办丝厂争夺原料、市场,1988年引发蚕茧大战,相互抬价,囤积原料。至1990年春夏茧期,茧贩更趋活跃,各乡村丝厂非法收茧案频发,至7月初,全县查处非法收茧案17起,茧量4725公斤。为此,县政府发文,要求管好蚕茧市场,重申全县所有缫丝企业,须建立原料茧进出申报,
  为提高茧质,1992年,齐星、信谊两村试行方格簇,两村共购簇片99450片,参加农户278户,全年饲蚕14435张,出售上茧41391.2公斤,上茧款44.73万元,每户平均返利276.90元。经过试点对比,方格簇明显优于传统伞形簇和蜈蚣簇(如表):
  1992年春蚕方格簇试点比较表
  为稳定蚕茧市场,1993年春茧期间,由县蚕茧丝绸联合会统一收购经营,茧价以9.2公分干壳量为准级每担480元,并将以往斤茧斤肥补贴改为现金补贴,每担鲜茧12元。镇成立蚕茧收购领导小组及打击茧贩队,镇村干部实行包片、包村、包组、包户,引导农户继续凭售茧卡在指定茧站售茧,以防鲜茧外流,确保7634担收购任务。此后推行市场经济机制,蚕茧经营多元化,但茧价仍旧统一制订。
  培桑
  桑树寿短,如不精心护理,六七年内即便淘汰,故削草壅肥、剪枝养拳,四季不怠。桑园面积之增减,关系蚕种饲育之多寡,故镇境向以培桑视作育蚕之首务。明嘉靖《德清县志》云:“元有中国,首颁《农桑辑要》之书。国朝既定中原,农桑之诏,屡颁叠下。开垦树艺,日增月益。乃至邑无弃土,户鲜隙地,川原之间,黄青弥望。”“洪武二十七年,工部承旨,天下百姓,务要多栽桑枣,有司备将栽过桑株数具实回奏。宣德间,巡抚周侍郎忱间立农桑法则,下之郡县,俾各遵行。本县奉例旧栽桑枣等,起洪武廿七年,迄永乐十六年,凡奉例栽植桑26084929株。”
  桑叶乃蚕之粮,故育蚕必先栽桑。清康熙《德清县志》云:“栽桑一事,明洪武、永、宣年间,敕县植桑,报闻株数,以是各乡桑柘成阴,蚕缫广获。今邑中穷乡僻壤,无地不桑。孟春孟夏时,无人不蚕。男妇昼夜勤苦,始获茧丝告成。”可见明清之际,桑稻繁茂。及至民国,《新志》云:“湖郡蚕丝之利,清邑与焉。然以瘠地而广植桑,地力不足,故芟培之功,不遗馀力,偶一不谨,叶量顿减。又桑情恶湿,如逢水涝,桑根受浸辄死,此植桑之难也。”指出蚕农栽桑育蚕之艰难。
  解放后,桑树品种更新,栽种方式改变,桑叶亩产逐年提高,据1958年统计,单产比解放前夕递增3.7倍。
  解放初期桑叶产量表(亩、斤、担)
  传统桑地,株稀隙大,亩产仅七八百斤,解放后提倡密植精管,1956年城西乡幸福农业社以亩产鲜叶1646斤成为全县先进典型。据调查,幸福社桑地400亩,1956年平均亩产春叶1646斤,比上年1490斤增10.5%,比全县亩均产春叶740斤高出125%。是年养蚕1453张(春种799、夏种200、秋种400、晚秋54),平均亩桑饲蚕3.63张,比全县亩均饲蚕1.78张高出103%。全年生产鲜茧63914斤,亩桑均产160斤,创全县之最。
  幸福桑地高产,总结出培桑(品种更换荷叶白青桑)、密植(每亩种植748-850株,改变传统四步间距)、壅肥(8月捻泥每亩160至200舱,每舱8担)、削草(每月不少于2次)八字经验,推广全县。1958年12月下旬,蚕桑大队长高松泉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城关公社赴京,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荣奖国务院奖状。
  此后,蚕桑生产常抓不懈,1961年以来,全镇桑园面积稳定在七八百亩之间。
  城西乡幸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采用适量加温、稀匀蚕座、勤喂叶、勤换气方法,使龄期缩短10至15小时,全年亩桑产茧160市斤,获得农业部增产奖。次年,农业社545.3亩桑园,养种545张,产茧63914斤,亩桑产茧117.2市斤。社主任高松泉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列为大会主席台人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第二节 畜禽
  饲养
  猪羊鸡鸭为境内传统饲养动物,来客宰鸡为传统农家礼仪风俗。1954年前,所有畜禽均为家庭户养。1954年,城东乡明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猪舍17栏,年养肉猪50头,母猪4头,利用四糟(酒糟、酱糟、糖糟、豆糟)作饲料合理喂养,开境内集体饲养之始。尔后,1956年卫星农业社公养肉猪70头,以数量居先。1959年起,公社、大队竞相办场,据1959年年报统计,是年集体养猪3259头,其中公社279头,大队1230头,生产队552头,公共食堂472头,机关企业726头,比社员户养1255头高出2.6倍。为解决生猪集体饲养容易引发疾病,公社拨款创办兽医站,开展畜禽防治。此后,集体牧场稳步上升,1970年为138个,1975年为177个。粉碎四人帮后,集体饲养渐衰,至1980年剩35个(其中大队17个,生产队18个),1982年承包到户后,集体牧场解散。1985年,提倡集约经营,养猪专业户又悄然兴起,至2001年,年产商品猪100头以上大户125户,存栏生猪31930头,母猪3426头,年销售1.56万头。其中恒星村姚永佳养猪千头,成为专业户之最。
  猪 境内传统养殖品种以金华两头乌为主,间有龙游种、玉山种。解放后先后引进太湖猪、长白猪、约克猪、三元杂交猪等新品种。
  解放初饲量不多。据1953年城西乡统计,全乡1774户养猪442头,每4户拥猪1头。1958年提出“猪多肥多,肥多粮多”口号,饲量大增,1960年年末4366户,猪存栏4514头,户均饲养1头以上。至1980年,全公社全年出售8390头,自宰1248头,户均年养1.3头,超过解放初期5倍。
  农田承包到户后,畜禽饲养扶摇直上,1985年出栏32967头,自宰11249头,首次形成饲养高峰。1990年起,生猪除国家派购外,允许市场调节。是年出栏17551头中,国家5983头,占34%;市场10247头,占58.4%;自宰1321头,占7.6%。此后饲养稳定,2000年存栏31795头,出栏33922头,再次形成高峰。
  羊 境内主要家畜,自古婚礼吉庆,素有宰猪杀羊习俗。传统品种以纯种湖羊为主,山羊次之。1959年羊毛倍价于羊皮,始大量引进绵羊,是年存栏,绵羊占总52.6%,山羊占23.9%,湖羊占23.5%
  羊群饲养曲线发展,1965年至1980年间存栏最多时为1.7万馀头。为解决饲料,大河小港都放养水草,以致航道阻塞,舟楫不通。承包到户后,饲量骤降,1985年比1980年少养62%,此后一蹶不振,2003年存栏200头,仅占巅峰时期1.1%
  境内湖羊、绵羊大多出售,山羊大多自宰。1990年出栏618头中,售给国家10头,市场523头,自宰85头。1998年新市镇举办羊肉节后,活羊多数销往新市。
  牛 牛为力畜,非老弱病残从不宰杀。解放前夕仅2头,系殷实大户拥有。农村互助组后始集资买牛,1950年4头,次年增至10头,1953年又增至71头。尔后发展较快,1956年已有346头之多。后拖拉机渐增,耕牛逐渐淘汰,至1984年,境内已无户养牛。
  兔 民国期间有少量饲养,品种以草兔为主,1949年存栏70只。1955年引进力克斯皮兔,因皮毛有银灰、棕红、雪白、靛青、姜黄、天蓝等颜色,大受孩童欢迎,1958年发展到3300只。1960年起,因兔毛价格上扬,又发展西德长毛兔,1980年存栏7306只,其中长毛兔3853只,年产兔毛1173市斤。后因管理不易,饲养锐减。1990年降至1295只,年产兔毛0.34吨。2003年存栏300只,产毛0.3吨。
  驴 民国期间,惟城镇水作坊有二三头,用于牵磨,1958年后淘汰。
  家禽 家禽以鸡为主,次为鸭、鹅、番鸭。传统品种有芦花鸡、青脚鸡、三黄鸡、白洛克、萧山大种鸡,麻鸭、北京白鸭、黄部头,白鹅、灰鹅。1981年后,养鸡大户始养肉用型仔鸡,品种多为浦东鸡、罗斯鸡。
  民国38年,镇境养鸡8800羽。1952年增至21590羽,1958年又增至45100羽。1981年饲养肉用鸡后,出栏首次超过10万羽。此后,养鸡专业户蓬起,1985年出栏肉禽10.51万羽,禽蛋1241担。1995年跃至100.76万羽,禽蛋650吨。2003年,全镇养禽6000羽,其中肉禽2000羽,蛋禽4000羽,年产禽蛋37.5吨,禽肉10.5吨。2004年2月,因国内禽流感蔓延,政府办执行24小时值班制,然未发现疫情。
  蜂 饲养素少,1975年始养2箱。1993年火星村养蜂30箱,产蜜450公斤。
  2003年全镇有蜂150箱,年产蜂蜜5.8吨。
  其他 猫、狗为传统家畜,猫捕鼠、犬守门,迄今饲养仍多。1996年,狗肉成为商品,市场公开有售。而宠物犬品种兹后日繁,有藏獒、斑点狗、哈巴狗、京巴、哈士奇、博美、沙皮、撒摩耶、拉布拉多犬、苏格兰牧羊犬、斗牛犬等,均由外地引进。
  畜产品 以羊毛为大宗,1955年产毛25担,1965年产毛600担为最多。1990年为4.6吨,2003年为5.4吨,量均逊前。
  其馀有猪皮、猪鬃、肠衣、鸡肫皮、小湖羊皮等,量皆不多。
  产量
  第三节 鱼虾
  渔民
  解放前,水上渔民随意流动,向无固定地址。1951年首次登记,城关镇共有水上流动人口1355人,其中船民40人,渔民874人,半渔民441人,民船15艘,划船13艘,渔船112艘。同年筹组城关镇渔民协会,但因船只往来无定,协会徒具形式。次年,划区管理,定港捕捞,全区共有渔船1015艘,渔网1630顶,渔钓149567把,渔笼12900个,渔户4914户。全年生产青、草、鲢、鳙等家鱼9404担,捕捞杂鱼764担,虾330担。
  1954年,政府组织渔民成立渔民生产合作社,有161户参加(三角网23户,打网22户,围网14户,钓子84户,扒螺蛳2户,养外荡16户),计渔船144只,养荡960亩。因评分不合理,经营不善,年底涣散。次年2月25日,由集股、雇工养鱼形式,成立城关镇渔业生产合作社。凡在土地改革中分到土地渔民,全部动员参加农业社。经过渔农分化,至1956年初,城关镇以捕鱼养鱼为主渔民共204户750人,组建开荒(1个)、捕鱼(5个)、养鱼(1个)七个大队。翌年扩为高级社。
  1959年,城关渔业社实有渔户158户,分专业队4个,其中以养殖为主渔户50户,渔业劳动力228人,共有渔船142艘。本年放养成鱼4889亩(其中内塘2208亩,鱼种塘264亩,外荡2404亩,稻田13亩),年末围捕3975亩,总产11161担(内塘5679担,外荡5482担)。鱼苗生产5301.5万尾(本年放养2678万尾,年末存塘2623.5万尾),天然捕捞3316担。此后,渔业社在公社领导下稳步发展,1965年,又扩大养殖面积1540亩,比上年增产成鱼780担,新添尼龙网65张,全年捕捞杂鱼2036担,渔民户均收入520元,比1964年455元增长14%。
  1968年春,为支援东坡牧场水面养草,渔业社将幸福大队北漾至南漾水面250亩让给牧场,作为饲料基地。10月,贯彻中央“加速连家船渔民社会主义改造”文件,使水上渔民生产有基地,生活有居地,经与新盟大队石河港生产队协商,选址导流港西太平圩南侧花白地3.6亩,组建水产大队。从此,渔民告别以船为家漂流生活,实行陆上定居。
  养殖
  镇境水域除航道外,适宜养鱼河漾3750亩(半潭漾700亩、雁塘漾500亩、庙太漾60亩、西漾300亩、荡子漾200亩、山前漾100亩、六堡里漾80亩、观音漾150亩、赤豆漾70亩、内六家漾120亩、毫上港100亩、山前港20亩、朱古港60亩、渔大港60亩、黄沙塘港20亩、沈家埭港20亩、小港30亩、桥漾湾20亩、城西包围内港1140亩)。千百年来,人们利用港荡湖漾、兜浜池塘放养成鱼,从事渔业生产。
  1959年人民公社成立之初,试验稻田养鱼,是年放养13亩,总产4担。1985年公社制解体后,又在冷水山塘试养家鱼8亩,总产4担。为开发外荡水面,1992年推广网箱养鱼。是年设网箱35只,总面积1750平方米,饲养鳊、银鲫、草鱼、桂鱼,总产20担。
  家鱼饲养,解放以来增产甚速,1950、1958、1985年均超过1万担。1990年超过2万担,1995年超过3万担,2000年超过4万担。品种也日益更新,解放前以鲭、鲩、鲢、鳙为主,1959年起将传统野鱼鲫、编、鲤作为圈养鱼。1963年起又相继引进鲂鲂、白鲫、银鲫和罗非鱼。1990年后,特种养殖兴起,龟鳌虾蟹、鲶鳗鳝蛙相继登场,水产养殖结构全面更新。
  特种水产
  珍珠 河蚌育珠,早在明朝景泰年间,钟管、澉溪一带乡民便承传其艺。1967年,雷甸水产大队等单位赴苏州学习种珠技术,1971年三角帆蚌繁殖成功。此后,城关、洛舍、士林、下舍等乡相继养蚌育珠。城关水产村于1973年组织村民扒蚌养珠,但数量不多。1984年,培养小蚌80万只,插种4000只,首次获珠5斤。次年,乡生态场在恒星养蚌育珠。1986年,乡办珍珠养殖场在星星庙太漾建成,水域面积40亩,至1990年,收获珍珠663公斤。此后,珍珠场解体,养蚌种珠散入农家,1995年插种河蚌75万只,收珠2300公斤。2000年放养水面60亩,收珠5000公斤。后因市场珠价低迷,产量渐降,2003年收珠2150公斤。
  青虾 虾蟹原系野生,向靠捕捞。改田成塘、改稻为虾,1992年始于三合乡农户,因利润丰厚,次年风靡周边。城关农户养虾始于红星村,1993年养殖12亩,总产0.3吨。1995年养殖70亩,总产0.6吨。2000年发展到7490亩648吨。2001年,全镇591户经营虾塘8645亩,承包外地人经营455亩,总面积9100亩,年产青虾770吨。尔后市价下滑,养殖稍有减退,2003年有虾塘7000亩,总产556吨。
  花鳌 1993年,二都种猪场王根连在七里塘农场圩田中围田养鳖,开镇境人工养鳌之始。1998年,全镇有甲鱼养殖场7个,年产13吨,2000年增至31个130吨。其中以星火村发展最快,有养殖户50馀户,大塘面积200亩。同年8月,由23个场发起,成立城关镇甲鱼协会。2001年,大塘养殖1501亩,温室60250平方米,种鳖4875只,商品鳌145.1万只,年上市量110万只550吨左右,市价18-22元/斤。同时,星火村建立甲鱼养殖园区。2003年,全镇共有甲鱼养殖场124个,大塘2050亩,温室9.2万平方米,年产甲鱼1509吨。
  翘嘴红鲌 1999年始养于联合村蔡家里南塘,有亲鱼6条,水域7亩。2000年7月,人工繁殖首次成功,此项技术突破,于国内名列第三。至年末,拥有水塘200亩。2002年5月,成立前溪渔业专业合作社,此后发展甚速。至2003年末,共有鲌塘2300亩,年产266吨,每斤以21元市价计,年可获利1096.2万元。
  毛蟹 县内国营渔场人工放养始于1972年,以天然湖泊作养殖场。农户圈养始于1998年,2000年放养40亩,总产3吨。2003年1100亩,总产102吨。
  鲶鱼 1995年圈养10亩,单产500斤,总产2.5吨。至2000年发展到20亩,此后不再养殖。
  加州鲈鱼 1998年红星南舍圩和水产村试养。2000年有网箱17亩,2003年剩12亩,平均亩产3500斤至4000斤。
  牛蛙 1987年引进试养,1995年有网箱5亩,总产2.5吨。后红星西漾口一带发展迅速,2000年有大塘47亩,单产600斤。此后复转为网箱养殖,2003年有网箱40亩,单产可达1500斤。
  鳝鱼 2000年有72户农家从事网箱养鳝,总面积110亩,亩产1.5吨。至2003年,仅存幸福村网箱2亩,单产2吨。
  此外,尚有养殖鳗苗、水蛭等水生动物者,数量极少。
  鱼种培殖
  鱼苗向靠外地采购,1956年,国营德清瓜山渔种场派员,从事长江天然鱼苗采运培殖。1960年,辟出内塘298亩作为鱼种基地。1962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从此结束外购历史。镇境各大队鱼种培殖始于1972年后,历年生产如表:
  管理
  境内专业渔业劳力,1970年219人,拥有渔船108艘54吨位(其中水泥船2条6吨位)。1980年增至300人135艘110吨位。1987年,因市场开放,商品失稳,下达商品鱼基地上调任务,各村组采取集体场组集体销售,内部补交差价办法执行。
  同时制订乡规,凡本乡专业渔民,在增殖区捕捞作业,每船每天上交0.20元;在增殖区设种种网具,经主管部门批准者,上交兼业渔民的50%;承包鱼塘船户,全年上交每亩水面0.50元;无捕捞证进行耙蚌作业,上交资源费每天1.00元;无证捕蟹,每天上交2.00元。本乡兼业渔民设扳网,上交增殖费一类3元、二类2元、三类1元;兜网每天上交2元、1.50元、0.50元不等;钓捕作业每天0.50元;摸虾作业每天1.50元。外地区船只,经主管部门许可者,每天1.50元,钓捕每天2元;网目不超过2公分捕捞每天1.5元,耙蚌作业每船每天2元;机械吸螺吸蚌每天10元;黄梅季节打网作业每天0.50元。
  1990年,全乡渔业劳力254人,渔船163艘88吨位。此后渔农相兼,多种经营,2003年渔业劳力1252人。
  捕捞
  民国期间,外港鱼虾任人捕捞,水上渔民赖此谋生。解放后,外港水面虽划段筑簖,放养鱼蟹,但野生鱼虾仍以网钓捕捞。
  传统野鱼有鲫、编、鲤、鲶、鳜、鲈土、黄颡、鲤头、鳞鲏、鳌鲦、龟、鳌、虾、蟹、螺、蚌、鳝、鳗、鳅等,历年产量如表:
  历年捕捞产量表(担)
  清溪渔歌 清·章金奏
  溪流横溢万鱼集,渔舟上下翻腾急。黑云乱卷黄金条,登龟取鼋伐老蛟。惊涛寂然天一色,鲸鲵已尽沧浪碧。鲂■沿流鲲鲕生,锦鳞游泳馀不清。水槛芳樽还忆旧,年年风雨对江城。
  录自(康熙县志)
  逆鱼场 清·蔡书升
  溪城水涨时,小鱼逆水而上,群集南门外三里许,谓之逆鱼场,渔船千百从之。
  黄梅一月雨未休,逆鱼场前水倒流,十尺旋涡愁木鸭,夹岸烟渚叫秃鹜。老渔当头举网截,腥红犹带花猪血。瞥眼云榔催复催,万港千滨争早发。合拢散布圆忽方,历乱四角忙中央,谁家多得日满斛,今年击鼓迎家堂。后网沉沉前网起,银鳞雪鬐琉璃水。君不见,鲥鱼多骨恨前贤,又不见,饱食河豚直得死。临溪此种天下稀,缕细肌丰美无比。六寸七寸参差形,突过清明一点青。赤脚老妇提上市,煎熬不比凡鱼腥。生意不绝火不停,异味鲜洁若涵清。吁嗟乎,数罟有楚王道始,鱼若无知则已耳。有知敢恨舍微躯,只恨负此腹中千万子。
  录自(嘉庆县志)
  梅汛捕鱼歌 衡庐
  黄梅天气做黄霉,地生白毛墙生苔,苕水汹汹自南至,逆鱼济济从北来。清溪一夜河水涨,临溪户户摆罾网,有时起网六七斤,乐得爷孙一齐上。渔船丛聚竞鸣榔,此处自古称鱼场,桥上闲人争喝采,不知田家防洪忙。
  录自《苕阳唱和集》
  第四节 诸场
  县属
  德清县鱼种场 1952年,省属国营德清鱼场成立,外荡面积6900亩,年产成鱼9750担。1955年水域扩大至17250亩,总产成鱼19992担。1958年9月机
  构下放,改名德清县鱼种场,经营水域10100亩,是年总产成鱼14000担。次年,瓜山内塘下放并入县鱼种场,作为鱼苗培殖基地。
  瓜山内塘130亩,长年培育鱼种鱼苗。1985年生产鱼苗18009万尾,夏花1208万尾,春花52万尾,鱼苗生产在省内名列前茅。2000年后因公路建设,面积缩小。
  德清庆丰蚕种场 位于西门外百桌厅,前身为大有蚕种场,1956年改为省属德清县公私合营蚕种场。1966年改为全民所有制单位,用今名。现有专用蚕室2208平方米,簇室2400平方,贮桑室1400平方,蚕种保护室672平方,催青室200平方,其他生产用房7500平方。历年饲蚁最高纪录为1991年,三季总饲蚁量7008克,生产蚕种12.075万张,克蚁单产18.26张。1997年与水北、东衡、莫干三场合并,改称蚕种总场,择年产种如表。
  社办
  畜牧场 1960年择址乾元山南创办,有职工44人,养猪289头,羊14头,兼种粮油作物,1961年停止。
  养鱼场 1958年人民公社后创办,场址半潭漾口。职工568人,有外荡813亩,次年扩大荡面2261亩,内塘207亩。1960年总产成鱼5309担,1961年6月转由城关渔业社经营。
  养蜂场 1960年春,公社创办养蜂场,职工3人。养蜂16箱,当年收入105元,次年停办。
  养兔场 1960年,公社畜牧场附设养兔场,职工2人,饲养长毛兔10笼,种兔8只。次年停办。
  蚕种场 1959年2月创办于白虎圩,职工80人。当年养蚕199张,单产31
  斤,总产6169斤。次年饲养585张,单产23.5斤,总产13704斤。因设备过简,无法制种,1961年停办。部分桑地后移交农业中学,作为学生劳动基地。
  桑苗场 1960年创办于青山坞,固定人员150人,从事桑苗栽培,兼营农作物,当年总收入5.8万元。1968年改称农场。
  珍珠场 1986年创办,场址庙太漾,水域面积40亩,专营河蚌育珠,1991年停办。
  生态场 1984年冬创办于恒星东升堂,有鱼塘130亩,畜牧最盛时养猪2500头,1994年10月因转制停办。
  私营
  大有蚕种场 民国25年(1936),江苏大有蚕业制种场总部与县内士绅合资开办,址择西门外清远堂。有蚕室20间858平方米,上簇室19间674平方米,贮桑室25间849平方米,其它用房23间713平方米。民国26年春蚕开始制种,32年暂停,35年恢复,36年扩股,增资一倍。1950至1955年,饲养蚁量7000公分,生产蚕种132353张。其中春季养蚁最多年份1200公分,秋季养蚁最多年份560公分。1956年并改。
  白虎圩蚕种场 民国35年(1946)冬,邑人姚藻生、夏宝才等与余杭县塘栖镇同成蚕种场合股270万元,择址西门外白虎圩创办狮球牌蚕种场,用房蚕具大多租赁。次年生产一代杂交蚕种3000馀张,1950年并入大有第十蚕种场。
  清溪蚕种场 民国21年(1932),邑人张造时在南门城外试办清溪蚕种场,生产西瓜牌杂交种,开德清蚕业制种之始。四年后停办。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谈跃腾
责任者
陈景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