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176
颗粒名称: 第一篇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63
页码: 299-361
摘要: 镇境种植业以粮食为大宗,馀为油料、蔬菜、瓜果、竹木之属,门类皆全。明嘉靖《德清县志》云:“五谷类,稻、黍、稷、穄、粟、麦、麻、豆,各色诸种,凡浙中所产者皆全。”邑自洪杨之劫尔来,战事频仍,农耕凋敝;田地抛荒,各村皆有。民国期间,仅城南、城西圩田,荒芜失耕就达2500馀亩。民国《德清县新志》卷四《食货》云:“夫食之原料,清邑所需者全赖于米,而麦与杂粮无恃焉。全县产米不足半年之需,馀大半年须仰给于外来。”解放初,为使农民均衡田赋,所有耕田分乡估产。1951年,政府引导农民成立生产互助组,次年,城东乡潘阿毛等人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互助合作,劳资互通有无,种植业勃兴于前。
关键词: 乾元镇 农业 经济

内容

第一章 种植
  镇境种植业以粮食为大宗,馀为油料、蔬菜、瓜果、竹木之属,门类皆全。明嘉靖《德清县志》云:“五谷类,稻、黍、稷、穄、粟、麦、麻、豆,各色诸种,凡浙中所产者皆全。”邑自洪杨之劫尔来,战事频仍,农耕凋敝;田地抛荒,各村皆有。民国期间,仅城南、城西圩田,荒芜失耕就达2500馀亩。民国《德清县新志》卷四《食货》云:“夫食之原料,清邑所需者全赖于米,而麦与杂粮无恃焉。全县产米不足半年之需,馀大半年须仰给于外来。”
  解放初,为使农民均衡田赋,所有耕田分乡估产。城东、城南分为圩田八等,城西分为圩田六等。肥沃圩区一类田估定390-360斤,瘠劣圩区末类田估定150-120斤。如农户垦荒成熟,则可免交三年公粮。
  1951年,政府引导农民成立生产互助组,次年,城东乡潘阿毛等人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互助合作,劳资互通有无,种植业勃兴于前。
  1955年,国家实行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规定农民口粮由县定标准执行;农业税由社员晒干扬净,集中上缴;馀粮统一由合作社集体出售。其时,城东乡常年平均产量310斤,,分配任务360斤,实际执行371斤,出现定产高于常产16%而导致国家超购,农民口粮、牲畜饲料粮、储备种籽粮造成三不足。
  人民公社化后,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制度。按照一大二公要求,生产资料、资金、粮食实行公有制。同时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大办钢铁、大办福利等口号。种植业因受到瞎指挥影响,造成部分圩田有种无收,有劳无果。
  1960年推行三包一奖制度(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鼓励社员利用七边(田边、地边、山边、荡边、路边、屋边、河边)扩大种植面,至1963年始扭转“人饥俄,地荒芜”状况。此后至1980年,种植以稻麦为主,瓜果茶笋之类产量甚微。
  1981年,镇境农村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春粮、水稻、油菜、蕃薯、蕉藕、黄豆、鱼塘联产到劳;桑地、竹地包工不包产;养蚕划班分组联产计酬;矿、窑定人员、定成本、定利润专业承包。次年全面推广承包责任制,此后,种植业渐趋多元化。
  1990年,不少村组将承包田分为口粮田、工分田两类,前者种水稻,后者多种经营。是年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组226个,面积34341亩。双田区分经营生产组182个,面积19745亩,占总36.5%。次年1月,各村成立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设社长、副社长及委员若干人,对统一布局、合理轮作进行指导管理。
  为解放农村劳动力,1992年起,鼓励农户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至1994年,全镇涌现种粮大户14户,总承包面积563.4亩,其中规模经营521亩。种植单季稻207亩,承担国家粮食任务2209百公斤。
  1995年,政府推行双田制(详见《土地》章),次年,各村双田制流转20200亩,种粮大户增至81户,规模经营2891.4亩,承担国家粮食任务12978.7百公斤。1998年,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镇成立粮食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促进粮食购销流通,此后,稻谷抵农业税取消,农户只缴代金。农田种植更趋自由,除稻麦豆菜外,花卉、苗木、草皮、饲料、瓜果、药材,品种更多。
  为使耕田种植节能高效,1998年,湖州市燎原计划将星星村列为优质米基地,面积1万亩。次年推广农业园区,联星、恒星项目区规划耕地4500亩,金星项目区1217亩。
  2000年7月,为稳定粮食生产,各村建立农田保护区,同时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次年3月,镇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指导农户多种经营。然稻麦菜豆种植萎缩,已成定势。
  第一节 水稻
  镇境种植以水稻为主,民众赖稻米而生存。然长期以来,天灾人祸,水稻栽培,产量不高。究其因,一曰土质欠佳,二曰稻种不纯。故民国《德清县新志》云:“山多砂石,近山田地皆硗确,水势流滥少停蓄,故近水田地皆粘埴……至收成之薄,一亩石许者,幸矣!甚者仅数斗耳。”
  品种
  清朝,镇境水稻品种有雀不知、三穗千、师姑粳、铁杆糯、乌香糯。民国期间,早籼有六十日、八十日,中籼有百日籼、龙凤尖,糯谷有白壳糯、红须糯。民国三十六年成立县农业推广所后,城东、城南率先推广早籼2065、中籼1号、晚籼9号,然数量甚微。
  解放后,1952年推广中籼10号、10509、次年推广6506。1955至1958年,相继推广晚籼9号、嘉兴白皮、团头天花落、老来青、太湖青、南特号、西洋糯。人民公社后,自建种籽场,贯彻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方针,辅以分配,逐年更新。
  镇境农田自提倡二熟制(早稻、晚稻),三熟制(油菜、早稻、晚稻)轮作后,早稻种植长盛不衰,先后引进推广优良稻种有1962年前的莲塘早、陆才号、有芒早粳,1962年后的矮脚南特号、二九青。1970年起引进原丰早、双科1号、先锋1号、广陆矮4号。1982年引进浙辐802。其中矮脚南特号、广陆矮4号杆矮耐肥抗倒伏,长期成为当家品种。
  晚稻品种原以老来青,太湖青为主。1963年引进农垦58,1969年又引进农虎6号,相继成为当家品种。1976年,农虎6号提纯复壮,更名农虎3-2,推广后种植广泛。其间桂花黄、荔枝红、新太湖青、金垦18、京引15、嘉湖5号、秀水06、秀水48、秀水55等品种,虽有种植,面积不广。1990年后引进嘉兴香稻、丙1067等新品种,其中丙1067成为镇境种植当家品种。
  杂交稻始种于1975年,稻种有汕优6号,汕优64。
  糯稻品种有西洋糯、双糯4号、祥湖47等。
  育秧
  传统育秧,将催芽后稻谷散播于秧畈,然秧苗易烂,故1953年推广晒种、筛选、盐水浸、药剂消毒方式。1955年,城东、城南全部采用盐水选种、稀播(每亩净秧田下种80-100斤)、密植(连作5×6寸、间作横9×11、竖5×6)。1956年推广半旱畈育秧,减少烂秧。次年更有燥畈育秧,播谷白地之举,然拔时易断。1964年,卫星大队尼龙薄膜遮盖育秧试验成功,成熟期可提前4-5天,尔后普及全县。1976年,提倡育秧工厂化,次年推广温室无土育秧(又称蒸气浴育)。然一二年后即废止。1982年,地膜取代尼龙薄膜,因省工省本,不胫而走,直至早稻不种。
  种田
  传统种田间距1×1.2尺,便于锄耙耥田。1955年推广小株密植,丛插6株,亩插4万丛,为解决农民弯腰面水之苦,1994年提倡抛秧,先将种谷育于塑料秧盘,长后若羽毛球,种时散抛于田,然零乱不匀,除草收割麻烦,未能推广。1997年推广直播,不再莳秧,此后农民不再弯腰种田。
  传统秧田播种每亩120-140斤,移栽大田6-7亩。直接播种于大田,每亩8至10斤即足。而杂交稻每亩仅需1.5斤,直播省种,倍于移秧矣。
  植保
  稻田虫灾,自古有之。民国新志云:“害稼之虫,种类不一,驱除为难。或油泼其翼以铩之,或渍烟水遍洒以杀之,或视苗有萎状,亟剪拔之,俾无蔓延,或用治虫新法,分别护之治之。”
  啮稻之虫,民国期间以螟虫、臭虫、蚜虫居多,农家多用石灰粉、草木灰、烟筋水等土法防治。解放初,虫暴发,1951年发动群众刮卵块,拔枯心苗,捕幼蛾,掘稻根,晚上点灯诱杀。1955年推广双季稻后,三化螟为害尤烈。据城南乡报表,一盏汽灯一夜引杀飞蛾1000馀只,一盏美孚灯引杀100馀只,一盏洋油灯引杀20馀只。其时,六六六粉等农药十分稀有,防治仍以人工捕杀为主。1960年后,卷叶虫、褐稻虱渐多,1963年首次发现稻蓟马,均赖农药防治。
  害稼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穗颈瘟等。防病农药以稻瘟净、井岗霉素为佳。治虫农药则经常更新,先后有六六六、DDT、敌敌畏、杀螟松、乐果、敌杀死、呋喃丹、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30馀种。由于病虫抗药,成本日增,1958年亩均均元,1982年已增至8元。1995年则需32元,甚者43元。可见虫口夺粮,依旧任重道远。
  产量
  解放以来,如无天灾人祸,产量基本稳定。1954年比上年减产41686担,此系洪涝灾害。2001年比上年减产1482.5吨,此乃改稻为虾,多种经营所致。
  1958年,瞎指挥、浮夸风盛行,干部带头虚报产量。各生产队实绩分火箭、飞机、黄牛、乌龟四类上墙公布,一时竞相攀比,从实际400多斤虚报至3000馀斤。各类报表严重失实。
  复种
  民国期间,稻菽麦菜一年一熟,收获后耕地闲置。1955年始种双季稻,复种指数102%,春花水稻轮作复种132%。1958年全面推广双季稻,指数升至151.7%,春花连作稻复种指数128.7%。1969年改二熟制为三熟制。此后至1992年,最高复种指数达223%。
  第二节 春粮秋粮
  春粮
  传统春粮以小麦、蚕豌豆为主,种籽自留或邻近交换,产量不高。
  大麦始种于1955年,意在涝灾后填补青黄不接。全境共播473亩,单产82.9斤,但因麦壳不易脱落,次年降至14亩,1957年无人再种。
  春粮品种,小麦长期沿用光头麦。大麦初种时为二棱麦,1958年后推广立夏黄757、浙农12、无芒六棱。1971年引进早熟3号,取代浙农12、757。1980年后,以67-11新品种为主。
  蚕豆以踏扁青、白皮豆为主。豌豆有软壳、硬壳之分。
  自1958年起,因大小麦可抵农业税,故常年种植。粮食市场放开后,小麦受啤酒业左右,大麦随饲料业起伏。近年多种经营,种植骤减。
  蚕豌豆长期以来供自食外,仅少量上市。
  马铃薯始种于1953年,初名洋芋艿。三年困难期间充作主粮。
  2003年,全镇春粮种植1342亩,与1955年4680亩,1975年6930亩,1995年5544亩相比,分别下降71.3、80.6、75.8个百分点。
  秋粮
  镇境秋粮有番薯、芋艿、黄豆、杂豆、玉米等,尤以番薯工本省、产量高而多栽。
  民国期间,红皮白心土种番薯以津多汁甜受人欢迎。解放后引进胜利百号,长期成为当家品种,1983年又引进徐薯18,种植至今。
  番薯产量,民国期间亩产鲜薯约750斤(折原粮150斤)。1958年,西门外王步仪种植13.97亩,总产358.5担,创单产2566斤最高记录。尔后,各大队竞办试验田,番薯单产从5000斤跃至3万斤,实为虚报。
  1962年,恒星何家山亩产3674斤,再次刷新单产记录。
  黄豆又称大豆,鲜嫩前作菜肴(青毛豆),烘干后称特产(烘豆),老熟则可做豆腐,磨豆粉,旧时农家多用于制酱。
  黄豆不占整地,多播隙地边缘,俗称镶边豆。早熟有五月拔、六月拔,迟熟有大青豆、大黄豆、相思豆。此外有绿豆、赤豆、扁豆(羊眼豆)、豇豆、刀豆、四季豆等。统称杂豆,量少而种全。
  芋艿丰年当菜,荒年代粮,镇境自古以来皆利用田边种植。1959年种172亩,单产1740斤,总产2993担,此后三年内充作主粮。后因粮食挤压,种植渐少,1975年29亩,1980年31亩,仅供盘蔬。1985年农田自主经营,种植跃至250亩,总产5363担,单产2145斤,至今犹盛。
  玉米又称黍,六谷子,传统种植品种为黄玉米,粒小而糯甜,种量不多。1995年后因饲料需要,始有批量种植,品种有马牙玉米、金黄后,粉碎后用作鱼鳌禽畜饲料。
  第三节 经济作物
  镇境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芝麻、花生、烟叶、苎麻、棉花、花草籽等,以油菜籽为大宗。
  油菜
  油菜为传统作物。民国期间,因圩田排水不畅,常常造成老熟时根烂倒伏,故产量不高。据民国37年统计,单产仅37斤,解放后,种植扩大,产量渐增,2000年单产比1949年递增4.15倍。但近年因多种经营,2001年比上年减产244吨,2003年比2000年减产43%。
  菜籽品种,向以白菜型灯笼种和金菜籽为主。1956年引进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甘蓝型胜利油菜,1959年后成为当家品种。1980年又引进甘蓝型92-13系,单产比胜利油菜高一成以上。1995年又推广双低油菜新品种双72和沪油15,每年下达种植任务8600亩,实际种植则有伸缩。
  油菜种植密度,解放前采用拷潭种,每亩150至200株。1955年后提高到4000至5000株,至今产量稳定在200市斤以上。
  其他
  芝麻种植向来不多。最多为1963年,全公社共种201.9亩,单产159斤,总产321.1担。此后均为零星播种,自产自食。
  花生适宜于黄壤,故仅城北一带农户多栽。1960年种0.2亩,单产200斤,总产40斤。1975年栽种量最多,也只6亩10担,单产167斤。此后虽有少量种植,均不形成商品。
  烟叶向为传统作物,解放前农民吸烟均靠自种,民国时列为土特产,在南京博览会上展示。1955年除自吸外,投售国家252担,1958年大种粮食后减少,1963年全公社尚种151.1亩,总产183.13担。1965年后因香烟畅销,种植渐减。1979年城关供销仅收购0.3担,此后无人种植。
  麻有白麻、络麻、苎麻三种。解放初络麻普种,1952年总产5830担,1956年减少种植,1963年后因国家停收而告绝。苎麻多栽于房前屋后,河滩地墩,一年三获,不花工本,昔为搓线纳鞋底、缝山袜必需品,1963年零星尚种27.5亩,总产81.7担。苎麻叶掺石灰后可做苎麻青,用以做糕点圆子,至今不衰。而沤麻搓线,今已绝迹。麻墩虽多,任其生灭。
  棉花素不种植。因镇境民众御寒。均靠丝绵。1962年试种2分,总产20斤,1965年扩大至5.3亩,单产60斤,总产3.1担,此后无人再种。
  花草籽作为绿肥,1959年从海盐引进,次年播种3907亩,总产鲜草87677担,留种160亩,此后年年播种,面积最多为1970年17421亩,留籽1390亩。后逐年下降,1980年剩10897亩。土地联产承包后,播种量大跌,1990年已不满千亩,2000年为100亩,2003年为200亩。
  花草籽不仅肥田,更为上佳饲料,近年种植均用于饲料加工。
  第四节 瓜果蔬菜
  瓜果蔬菜为民生所必需,故自古以来皆有种植,品种繁多而上市量甚少。
  瓜果
  传统果用瓜有黄瓜、香瓜、雪瓜、绵瓜(老太婆瓜)、青皮瓜、黄金瓜。西瓜始种于1983年,因单产可观,故发展较快。近年种植均在250亩以上,亩产3000斤,经济效益可比水稻增长2.5倍。
  传统草类水果有菱、藕、甘蔗、荸荠。1962年前,尤以河菱为大宗,每年种植均在六七百亩以上。河菱品种有两角菱、四角菱。此外有野菱与芡实,旧时港湾随处可见,今则稀少。藕塘向来不多,甘蔗、荸荠也属零星种植。
  木类水果以桃子、枇杷为大宗。桃有小暑白桃、一点红、油桃、水蜜桃、蟠桃、黄桃,历史最少年份总产380担,2000年总产3600担。批杷多栽于城南,有平头红种、软条白沙等品种,1975年多达1002担。
  其次为梨,传统零星种植为草梨,1968年大友大队引进雅梨,至今已有山花、花红、黄花、秋白等品种。2000年种植200亩,总产57吨。
  金鹅山柿子素有名气,但面积不大。其馀尚有栗、梅、榴、李、杏、花红、枣、柑橘、苹果、橙、香橼等,皆属零星种植。
  葡萄、草莓均从1983年引进,但产量不高。
  蔬菜
  农家蔬菜品种甚多,瓜类有南瓜、冬瓜、丝瓜、蒲瓜、匏瓜、葫芦,果类有番茄、茄子、辣椒,花类有花菜、黄花菜,叶类有菠菜、蒿菜、苋莱、青菜、白菜、韭菜、包菜、茭菜、芥菜、香菜、瘤香芥、甜菜、黄芽菜,根类有马铃薯、慈姑、芋艿、萝卜、洋葱、大蒜、洋姜、大头菜、胡罗卜,茎类有茭白、芹菜、莴苣笋,豆类有青毛豆、四季豆、羊眼豆、豇豆,以及早园笋、毛笋等,大多自种自吃,极少形成商品。
  农村种菜以1960至1962年最多,其时粮食短缺,政府号召瓜菜代主粮,种植面积比常年跃增百倍。
  农村土地承包后,提倡效益农业,种菜大户应运而生,至1995年,有恒星祝永明(7亩)、联星姚凤根(15亩)等,经营多在5亩以上。2003年末,全镇农村蔬菜种植6344亩,总产4980.2吨。
  蔬菜场
  1959年,城关公社将城北施家兜、羊皮兜44户农民划为蔬菜场,开荒扩地10亩,种植各类蔬菜40种。次年划归城关镇管辖,地域扩大至上兰山周围6个自然村110多户,是年提供商品菜1945.75担,咸菜434.1担,使市场青菜价从0.13元/斤降至0.035元/斤,萝卜价从0.1元/斤降至0.04元/斤,深受居民欢迎。
  由于政府扶持,菜民得益,蔬菜生产扶摇上升,至1965年,全年可提供鲜菜50万斤,咸菜600担。随着城镇人口日渐稠密,至1976年,城关镇居民每天需要蔬菜1万斤左右,而东风蔬菜场全年总产为86.4万斤。为此,县革命委员会于1977年9月决定,将恒星大队工农生产队划归集镇。建立蔬菜基地。
  工农蔬菜场有地104.3亩,田75.2亩,年产蔬菜7700多担。1978年7月,两场合并成立城关蔬菜场,辖9个生产队194户,总菜地377亩,其中菜田168亩,平均每天生产蔬菜4200斤。1982年实行粮菜挂钩,由于供销社收购价青菜每担2元,大蒜每担12元,而农贸集市青菜每担8元,大蒜每担45元,故镇政府每人全年以1.5元差价直接拨转蔬菜办公室补贴菜农。
  此后因基建征地,蔬菜场土地日益减少。为解决菜篮子工程,1994年将恒星170亩、联星109亩划为蔬菜基地,次年,又将星星村250亩大田划为示范基地。
  1998年,恒星大棚蔬菜基地形成,有大棚500只,占地600亩,年产蔬菜1000吨。至2001年,以恒星、联星蔬菜园区为主,幅射周边金星、明星、齐星、新盟、胜利等村,面积扩至1550亩,其中园区1000亩,大棚600只,每季亩产量约3000至6000斤。2001年7月,镇政府实施放心菜工程,菜农挂牌出售。
  至2003年末,蔬莱园区年产蔬菜225万斤,平均每天上市鲜菜6250斤。
  第五节 林茶竹笋
  林地
  镇境城北属丘陵低山区,城东、城南、城西间有零星山丘,林业用地共27649亩,其中有林地24552亩(用材林16544亩,经济林8676亩),疏林地652亩,无林地1665亩,苗圃及未成林造林地780亩。
  在全部林地中,属大队集体所有24735亩,属县林场所有2914亩。1982年5月,集体山权林权落实到户,共分出563块15847亩。
  造林
  解放前,林木自然生长,荒山仅长柴草。民国十七年(1928),县长黄人望亲自带队,在城山种植马尾松、油桐、枫杨、合欢等树苗。次年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县政府官吏每年均到百凉山栽树。民国三十七年,全镇发动民众在乾元山植树造林20亩。
  解放后,1959年首先提出大办林业,是年造林4430亩。此后造林由各大队负责。
  封山育林管理始于1963年,各大队制订禁约,封山期间一律禁止上山倒树砍柴,并落实专管人员,建立护林防火制度,不准在山地烧土灰、烧纸锭、丢烟蒂,不准儿童上山玩火。1979年起开禁利用,但仍管理不懈。1981年3月,城北片成立联防护林小组,制订护林公约,确保山林有序砍伐。
  山林病虫害主要为松毛虫。1970年发生1510亩,经药剂喷杀后逐年减轻。1975年虫害1010亩,1980年620亩,此后群防群治,未酿大灾。
  林产品
  林产品向来不多,1955年,城关供销社收购鲜笋657担,树柴13990担,早园竹115担,茶叶117斤,为解放后林产品投售最早记录。
  1970年前,山产以树柴为主,城镇燃料供应每年有包干任务。如1961年官庄大队树柴包干30092担,落实生产队任务为:仙童坞1636担,下窑4243担,方山1954担,上官庄7794担,下官庄路东6959担,路西7515担。茅柴任务14286担,分解到队分别为3000、3286、2286、2000、1786、1926担。
  1970年始从三桥引进油茶,当年栽种163亩。1975年生产茶籽24担,1980年后因经济效益不佳而停种。
  早园竹大量种植始于1982年,以新盟195亩、金鹅193亩、联谊106亩最多,其馀各大队均在百亩以下。1991年,大友、官庄、胜利等村连年发展1500馀亩,至2001年,全镇园笋面积3600亩,其中投产3000亩,年产春笋2250吨,产值4000万元。
  春笋生产,1998年采用砻糠保温复盖,亩产增至二三千斤。春笋提早面市,价格跃至2至7元,亩获利润4000至7000元。
  茶叶
  镇境平地茶丛旧多分布田墩地滩,抗日战争前,零星折合30亩,抗战后锐减分之一,年产量约在10担左右。
  山地茶以城北东山岭野茶最著名,向称特产(详见《特产》),然数量不多。
  解放后,历年下达茶叶派购任务,但均未完成。
  1988年起大种茶树,以大友村60亩最多,次为官庄50亩,联谊32亩,明星、信谊各30亩,林场28亩,胜利18亩,幸福16亩。此后面积基本稳定,产量以2000年62.3吨最高。
  古树
  柏 城镇溪东街戴侯庙前1株,胸径0.8米,干已空,相传栽于南宋宝佑二年(1254),今已750馀年。信谊村导流港边1株,地名枯柏树,也系明朝古树,近百年来枯枝复荣,干耸翠,略小于溪东街古柏,树龄不小于500岁。
  樟 城镇西门城桥南堍1株,腹已中空,皮坚枝茂。相传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推官方敏率众筑城时所植,今已450年。城镇大家山北麓公园路口1株,也明季清初之物,今已360馀载。
  罗汉松 城镇裴坟庵前1株,乾隆中叶栽(约1780年),今已220馀年。
  馀见《环境保护》第三节 《绿化》。
  慈相古松
  清·金渐邕
  梵阁空山里,孤松倚碧岑,寒声千涧落,雨色万峰深。
  贝叶分青霭,疏钟度夕阴,秦封如可并,长护小祗林。
  咏慈相古松
  清·徐尚纶
  阴崖时啸鹘,老树欲吞虹,黛色千山翠,涛声半壑钟。
  名原收禹贡,意实傲秦封,但使逢黄石,何难问赤松。
  以上录自康照《德清县志》
  清远堂古梅 清·徐以升
  吴兴会稽古梅伙,我往闻诸石湖仙。石湖亦买武康本,我今亦泊馀不船。一枝未见见峰碧,玉麈横斜胜梅格。腊前记说蔡家花,溪友敲门导生客。墙阴半亩、鹿角鼠尾梢,万花平视、才及人身高。岂知寒光中间、惨裂铁骨一倒卧,肆突十丈双瘦蛟。轻阴面齐仰,南谷说可嘲。急风心半侧,颇笑彝齐描。求伸于屈谁玉女,局蹐阶砌春无憀。主人为言百年事,大雪宵昏压垂地。擘山欻遭掌,破竹顿成势。厄甚群阴仗一阳,抱来白璧呼苍帝。并言结实青青时,攀摘恐蹋童儿摧。篆竿击使尽,不惜千玫瑰。繇来奖护要有策,宝物岂听神扶持。盘陀净扫苔纹坐,短帽何妨簪数朵,纵虚琴鹤尚馀茶,明月今宵定留我。呜呼!此树不独吴兴无,安得舜举为作观梅图。
  录自嘉庆《德清县续志》
  戴侯祠古柏歌
  清·蔡镇璠
  戴侯庙,临溪曲。戴侯墓,焦山麓。门前柏荫何萧森,
  故老相传宋至今。手植不辨是何人,海中几见飞红尘。
  郁蟠元气山川古,乱后归来喜摩抚。凌秋傲骨撑风霜,
  入夜寒声作雷雨。我闻新甫山头列数百,大者十围小千尺,
  又闻孔明祠前枝于长,上天下地流清芳。嘉树由来自珍重,
  何须定作栋梁用。戴侯之德人所思,恍忽疑有神灵随。
  柏兮托根既得所,我歌聊当甘棠诗。
  录自民国《德清县新志》
  枯柏树古渡古柏
  衡庐
  此地人称枯柏树,要知古柏枝曾枯。吾今瞻仰溪滨柏,郁郁苍苍龙骏图。
  晨烟夕雾吐生气,铁骨霜皮记鲠毅。虫姿照水一团青,树也有神潜化灵,
  精华采集乾元秀,探取彤廷日与星。
  录自《松花集》
  裴坟庵罗汉松
  卢前
  瘦影立青葱,山门罗汉松,栽来应是佛,看去已成龙。
  万劫经生死,千年历夏冬。瞻兹多感悟,顿渐两从容。
  录自《万竿晴雨楼吟稿》
  第六节 多种经营
  人民公社以来,农村产业分为农林牧副渔五种。公社制解体后,土地经营自主,富馀劳力渐多,规模经营和多种经营应运而生。
  规模经营
  通过转包形式集中耕田,形成种植养殖大户。至1995年,全镇有规模经营农民72户,创收454万元。
  多种经营
  农民除种植水稻、养殖猪羊外,或办家庭工厂兼营纺织刺绣服饰,藤柳竹木器具;或狩猎捕捞野生动物;或养殖青虾、河蟹、鳗鲡、牛蛙、花鳖、乌龟、全蠍、蜜蜂;或种植花卉、苗木、蘑菇、药草;或从事运输、采购、营销;或开采砂石、粘土、黄泥。各逞所能,各渔其利,总称多种经营或效益农业。至1993年,全镇涌现典型户18户。养殖如火星村陆森华,1988年起养鸡,五年内共出售3万羽,雏鸡成活率95%以上,盈利5万馀元。星星村徐文初,年养鲶鱼20000尾(1.8亩内塘)和罗氏沼虾3亩万只,人均收入5775元。齐星村张新根饲养牛蛙1.6亩,放养蝌蚪2万尾,年获净利3500元。同村张汉文租用水田放养螃蟹8700只,亩获利润3365元。种植如新盟村费阿田,垦种早园竹2.6亩,共产竹笋5000斤,单产1920斤,净利5500元。家庭工业如火星夏正华,1988年起在雷甸开设家具厂,后更新产品,以制造大理石桌子、席梦思床塾、真皮沙发等家具为主,1993年获利2万元。
  1993年7月,镇政府为促进农业“一优二高”,成立农业开发服务部,在产供销之间营搭桥梁。是年,室内蘑菇、金针菇采摘5吨,野外芦苇收割27吨,为传统种植业拓宽了门路。此后,特种种植有饲料草、花卉、苗木、草皮、蘑菇等,特种养殖有花鳌、鳗鱼、牛蛙、青虾等。至2003年,特种种植753亩,特种养殖13100亩,家庭兼营工业门类11种,使传统单一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第七节 农场林场
  农场
  清朝宣统元年(1909),镇人闻毓璇、徐师善在南门峻门桥外合资试办农业试验场,开镇内农场之首。
  民国廿三年(1934),镇人蔡春帆在西门外东山岭创设培森农场,山地102亩,种植油桐为主。次年,镇人徐景韩在西门外陈墩村创办互益农场,经营畜养种植。抗战期间,两场损毁,民国三十七年重振申报。7月16日,中央农林部准予德清私立培森农场登记,有田50亩,地50亩,山102亩。10月9日,私立互益农场也登记注册,计田100亩,地60亩,山220亩,荡20亩。次年春,县属农场在三里塘创办,有田469亩,桑园18亩,旱地4亩,荡142亩。解放后以开垦荒田、种植水稻为主。1958年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改名德清县良种繁育场。场分三里塘、七里塘两部分,三里塘以繁育良种猪为主,七里塘以繁育粮食种籽为主。
  三里塘牧场年均饲养母猪146头,公猪19头,肉猪2600头。1972年与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协作,开展优种杂交,育成“浙江中白Ⅰ系”新猪种,开创浙江省瘦肉型猪种新品系,成为外销优质产品。据1980年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统计,瘦肉猪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53.4%,每司马担(折合121市斤)港澳售价536元,较内地市价482元高出11.2%。香港五丰商行1979年畜禽字第0298号函称:“浙江中白Ⅰ系中猪品质规格很好,优点是腩小,下肉少,皮薄,肌肉丰满结实,肉色鲜红。”1981年列为浙江省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耕地年产粮食56.39万斤,其中良种42.76万斤。水稻良种“农选7号”从“农垦18号”中分育育成功后,增产效果显著。广陆矮4号、农虎3号、双糯4号等稻种,县内农村屡种不衰。1979年,新育出大麦良种“早熟3号”,因成熟期提早,有利于三熟制早秧插种,深受农户欢迎。
  1995年,良种场解体,土地除有偿转让外,收归县国土资源局所有。
  公社农场始办于1959年,初名试验场,有职工11人,从事水稻、春粮、油料和畜牧、渔业生产。1960年生产粮食1334担,油菜籽236担,成鱼10担、猪羊23头。1965年移交给农业中学,作为学生劳动基地。
  林场
  民国四年(1915),县知事吴鹤翯在大南门峻明桥外演武场和西门外社稷坛创设林场两处,栽种松杉,提倡植树。为镇境公有林场之始。
  1975年,城关公社在方山建立林场,同时将官庄大队方山生产队16户农民划归公社林场管理,藉此营建杉木基地,至1999年始撤销机构,划归官庄村管理。
  村办林场4个。官庄村林场固定劳力16人,经营面积850亩,林木蓄积量2500立方米。明星村林场固定劳力25人,山林1052亩,林木蓄积量950立方米。另有幸福、信谊两场,林木蓄积量不多。
  附:县农业推广所
  民国三十六年(1947)成立,借址竣明桥侧上馀不庙,平房三间,引进推广早籼籼2065、中籼1号和晚籼9号等优良稻种。三十八年春,与县属农场合署办公,1951年农场办公室搬迁城东姚家村,推广所随之解散。
  第二章 养殖
  镇境传统养殖,以蚕桑为大宗,男耕女织为千古以来家庭生产方式。养猪、养禽、养鱼则为家庭副业,馀力而兼,不作正产。至于畜禽专业户,始于1987年之后,但也未能普及。
  第一节 蚕桑
  镇境自古育蚕,《德清县新志》云:“湖郡蚕丝之利,清邑与焉。”“春夏之交,比户育蚕。”由于土种质量不高,故收成微薄,新志曰:“人莫不言蚕桑利厚,我以为其利不厚。”
  传统养蚕皆单家独户,丰歉自负。由于稚蚕最难侍侯,故民国十八年动员村民,组织各种生产合作社,相互帮助。民国廿六年抗日军兴,合作社停止。三十五年恢复,全县有养蚕合作社27个,入社社员3602人,开县内联户养蚕之始。
  解放后,政府于1953年组织互助组共育养蚕。是年,全县各乡皆筹建小蚕共育室,如瓜山乡9个行政村建室63个,除地主、富农及伪职家庭不允许参加外,840户农家都入室共育小蚕,参加率占91.2%。
  共育养蚕,既能节省劳力,又为缺乏养蚕技术者提供保障,大受蚕农欢迎。1955年,政府分区成立蚕业指导组,对城关区299个共育室适时引导,组织全程共育室204个,统一养蚕,统一卖茧,夏季分红时,按桑叶、劳力投入量结算。同时发动社员桑地捻泥11744亩,使蚕茧产量比上年增产527担(据1961年城关公社办公室编《德清城关公社历年资料汇编》P93)。
  人民公社后,共育养蚕定型。为减轻成本,1958年开展“城西大队联盟生产队蚕茧成本典型调查”:全大队全年配发蚕种1521张,总产量598担,总收入72895元,总成本72514元(其中桑叶10926担,折54630元,劳动日13555工,折6678元,药剂1000元,工具设备折旧1800元,蚕种及其他支出8400元),纯盈利381元。然后通报各大队,严格成本核算。
  1982年,集体共育养蚕终止,嗣后转为家庭饲养,但小蚕共育仍旧延续,1987年有联户共育室1217只,尔后渐减,目前已稀少。
  蚕种
  传统蚕种以批次分,《德清县新志》有“原蚕、晚蚕、春蚕、秋蚕、柘蚕、泥蚕、野蚕”等名称。并云:“春蚕有三眠四眠两种,同一茧量,四眠出丝重于三眠。秋蚕在三蚕之后,时入秋季,可育至五蚕为止。”
  清前蚕户均养土种,种由各乡蚕花户自制,名称繁多,质量参差。民国廿一年(1932),清溪蚕种场创办,生产西瓜牌蚕种,尔后大有蚕种场老虎牌,白虎圩蚕种场狮球牌等杂交种相继问世,兼之外地改良种流入,质量均优于土种,蚕户摘种自繁逐遭淘汰。
  解放后,蚕种均由原蚕制种场供应,春种先后有“正5×正8”、“东肥×华合”、“杭7杭8正反交”等,夏秋种先后有“华10正反交”、“浙农1号×苏12”等。由于专业研究,所产蚕种茧层克重和解舒丝长比解放前提高三分之一。
  饲蚕
  境内养蚕,素重春秋两季,1952年始养夏蚕,共饲1615张,收获3293担,张产20.14斤。1956年又提倡饲养晚秋蚕,是年全乡共养799张晚秋种,获茧1548.8担,单产19.4斤。
  1959年,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全年饲蚕增至6批,桑叶不足,代以榨树叶、蓖麻叶、米粉、糖汤,结果大批倒蚕。次年稍予收缩,但仍有20%蚕种因缺叶、发病绝收。
  1961年调整农村生产队规模,蚕桑生产趋于正常。1964年5月,接待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业厅园艺蚕桑处处长麻木提汗带队的蚕桑学习参观团一行25人,在信谊大队白虎圩生产队学习养蚕技术,历时1月,此后,蚕茧生产稳健发展。1980年起,因受氟化物污染,蚕茧产量常受影响,本镇严重遭灾有1982、1996两年。其中1996年出现饲养量、总产量、收购价三下降,导致蚕茧收入比上年减少24.54万元,下降42.3%。
  产茧
  民国前,蚕茧农家自缫,名曰土丝。《中国实业志》称:德清“以绸布业、洋广货、丝业为最盛。”其时,德清城区有丝行15家。抗日战争期间,茧丝控制贸易,以防资敌,丝行陆续停业。解放后,鲜茧由指定茧行统一收购,农户可留三至五斤双宫、黄斑制绵。1985年取消派购任务,改由供销社与蚕农签订收购合同。次年,各乡兴办小丝厂,遂与国营、社办丝厂争夺原料、市场,1988年引发蚕茧大战,相互抬价,囤积原料。至1990年春夏茧期,茧贩更趋活跃,各乡村丝厂非法收茧案频发,至7月初,全县查处非法收茧案17起,茧量4725公斤。为此,县政府发文,要求管好蚕茧市场,重申全县所有缫丝企业,须建立原料茧进出申报,
  为提高茧质,1992年,齐星、信谊两村试行方格簇,两村共购簇片99450片,参加农户278户,全年饲蚕14435张,出售上茧41391.2公斤,上茧款44.73万元,每户平均返利276.90元。
  为稳定蚕茧市场,1993年春茧期间,由县蚕茧丝绸联合会统一收购经营,茧价以9.2公分干壳量为准级每担480元,并将以往斤茧斤肥补贴改为现金补贴,每担鲜茧12元。镇成立蚕茧收购领导小组及打击茧贩队,镇村干部实行包片、包村、包组、包户,引导农户继续凭售茧卡在指定茧站售茧,以防鲜茧外流,确保7634担收购任务。此后推行市场经济机制,蚕茧经营多元化,但茧价仍旧统一制订。
  培桑
  桑树寿短,如不精心护理,六七年内即便淘汰,故削草壅肥、剪枝养拳,四季不怠。桑园面积之增减,关系蚕种饲育之多寡,故镇境向以培桑视作育蚕之首务。明嘉靖《德清县志》云:“元有中国,首颁《农桑辑要》之书。国朝既定中原,农桑之诏,屡颁叠下。开垦树艺,日增月益。乃至邑无弃土,户鲜隙地,川原之间,黄青弥望。”“洪武二十七年,工部承旨,天下百姓,务要多栽桑枣,有司备将栽过桑株数具实回奏。宣德间,巡抚周侍郎忱间立农桑法则,下之郡县,俾各遵行。本县奉例旧栽桑枣等,起洪武廿七年,迄永乐十六年,凡奉例栽植桑26084929株。”
  桑叶乃蚕之粮,故育蚕必先栽桑。清康熙《德清县志》云:“栽桑一事,明洪武、永、宣年间,敕县植桑,报闻株数,以是各乡桑柘成阴,蚕缫广获。今邑中穷乡僻壤,无地不桑。孟春孟夏时,无人不蚕。男妇昼夜勤苦,始获茧丝告成。”可见明清之际,桑稻繁茂。及至民国,《新志》云:“湖郡蚕丝之利,清邑与焉。然以瘠地而广植桑,地力不足,故芟培之功,不遗馀力,偶一不谨,叶量顿减。又桑情恶湿,如逢水涝,桑根受浸辄死,此植桑之难也。”指出蚕农栽桑育蚕之艰难。
  解放后,桑树品种更新,栽种方式改变,桑叶亩产逐年提高,据1958年统计,单产比解放前夕递增3.7倍。
  传统桑地,株稀隙大,亩产仅七八百斤,解放后提倡密植精管,1956年城西乡幸福农业社以亩产鲜叶1646斤成为全县先进典型。据调查,幸福社桑地400亩,1956年平均亩产春叶1646斤,比上年1490斤增10.5%,比全县亩均产春叶740斤高出125%。是年养蚕1453张(春种799、夏种200、秋种400、晚秋54),平均亩桑饲蚕3.63张,比全县亩均饲蚕1.78张高出103%。全年生产鲜茧63914斤,亩桑均产160斤,创全县之最。
  幸福桑地高产,总结出培桑(品种更换荷叶白青桑)、密植(每亩种植748-850株,改变传统四步间距)、壅肥(8月捻泥每亩160至200舱,每舱8担)、削草(每月不少于2次)八字经验,推广全县。1958年12月下旬,蚕桑大队长高松泉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城关公社赴京,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荣奖国务院奖状。
  此后,蚕桑生产常抓不懈,1961年以来,全镇桑园面积稳定在七八百亩之间。
  附:全国养蚕模范单位
  城西乡幸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采用适量加温、稀匀蚕座、勤喂叶、勤换气方法,使龄期缩短10至15小时,全年亩桑产茧160市斤,获得农业部增产奖。次年,农业社545.3亩桑园,养种545张,产茧63914斤,亩桑产茧117.2市斤。社主任高松泉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列为大会主席台人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第二节 畜禽
  饲养
  猪羊鸡鸭为境内传统饲养动物,来客宰鸡为传统农家礼仪风俗。1954年前,所有畜禽均为家庭户养。1954年,城东乡明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猪舍17栏,年养肉猪50头,母猪4头,利用四糟(酒糟、酱糟、糖糟、豆糟)作饲料合理喂养,开境内集体饲养之始。尔后,1956年卫星农业社公养肉猪70头,以数量居先。1959年起,公社、大队竞相办场,据1959年年报统计,是年集体养猪3259头,其中公社279头,大队1230头,生产队552头,公共食堂472头,机关企业726头,比社员户养1255头高出2.6倍。为解决生猪集体饲养容易引发疾病,公社拨款创办兽医站,开展畜禽防治。此后,集体牧场稳步上升,1970年为138个,1975年为177个。粉碎四人帮后,集体饲养渐衰,至1980年剩35个(其中大队17个,生产队18个),1982年承包到户后,集体牧场解散。1985年,提倡集约经营,养猪专业户又悄然兴起,至2001年,年产商品猪100头以上大户125户,存栏生猪31930头,母猪3426头,年销售1.56万头。其中恒星村姚永佳养猪千头,成为专业户之最。
  猪 境内传统养殖品种以金华两头乌为主,间有龙游种、玉山种。解放后先后引进太湖猪、长白猪、约克猪、三元杂交猪等新品种。
  解放初饲量不多。据1953年城西乡统计,全乡1774户养猪442头,每4户拥猪1头。1958年提出“猪多肥多,肥多粮多”口号,饲量大增,1960年年末4366户,猪存栏4514头,户均饲养1头以上。至1980年,全公社全年出售8390头,自宰1248头,户均年养1.3头,超过解放初期5倍。
  农田承包到户后,畜禽饲养扶摇直上,1985年出栏32967头,自宰11249头,首次形成饲养高峰。1990年起,生猪除国家派购外,允许市场调节。是年出栏17551头中,国家5983头,占34%;市场10247头,占58.4%;自宰1321头,占7.6%。此后饲养稳定,2000年存栏31795头,出栏33922头,再次形成高峰。
  羊 境内主要家畜,自古婚礼吉庆,素有宰猪杀羊习俗。传统品种以纯种湖羊为主,山羊次之。1959年羊毛倍价于羊皮,始大量引进绵羊,是年存栏,绵羊占总52.6%,山羊占23.9%,湖羊占23.5%。
  羊群饲养曲线发展,1965年至1980年间存栏最多时为1.7万馀头。为解决饲料,大河小港都放养水草,以致航道阻塞,舟楫不通。承包到户后,饲量骤降,1985年比1980年少养62%,此后一蹶不振,2003年存栏200头,仅占巅峰时期1.1%
  境内湖羊、绵羊大多出售,山羊大多自宰。1990年出栏618头中,售给国家10头,市场523头,自宰85头。1998年新市镇举办羊肉节后,活羊多数销往新市。
  牛 牛为力畜,非老弱病残从不宰杀。解放前夕仅2头,系殷实大户拥有。农村互助组后始集资买牛,1950年4头,次年增至10头,1953年又增至71头。尔后发展较快,1956年已有346头之多。后拖拉机渐增,耕牛逐渐淘汰,至1984年,境内已无户养牛。
  兔 民国期间有少量饲养,品种以草兔为主,1949年存栏70只。1955年引进力克斯皮兔,因皮毛有银灰、棕红、雪白、靛青、姜黄、天蓝等颜色,大受孩童欢迎,1958年发展到3300只。1960年起,因兔毛价格上扬,又发展西德长毛兔,1980年存栏7306只,其中长毛兔3853只,年产兔毛1173市斤。后因管理不易,饲养锐减。1990年降至1295只,年产兔毛0.34吨。2003年存栏300只,产毛0.3吨。
  驴 民国期间,惟城镇水作坊有二三头,用于牵磨,1958年后淘汰。
  家禽 家禽以鸡为主,次为鸭、鹅、番鸭。传统品种有芦花鸡、青脚鸡、三黄鸡、白洛克、萧山大种鸡,麻鸭、北京白鸭、黄部头,白鹅、灰鹅。1981年后,养鸡大户始养肉用型仔鸡,品种多为浦东鸡、罗斯鸡。
  民国38年,镇境养鸡8800羽。1952年增至21590羽,1958年又增至45100羽。1981年饲养肉用鸡后,出栏首次超过10万羽。此后,养鸡专业户蓬起,1985年出栏肉禽10.51万羽,禽蛋1241担。1995年跃至100.76万羽,禽蛋650吨。2003年,全镇养禽6000羽,其中肉禽2000羽,蛋禽4000羽,年产禽蛋37.5吨,禽肉10.5吨。2004年2月,因国内禽流感蔓延,政府办执行24小时值班制,然未发现疫情。
  蜂 饲养素少,1975年始养2箱。1993年火星村养蜂30箱,产蜜450公斤。2003年全镇有蜂150箱,年产蜂蜜5.8吨。
  其他 猫、狗为传统家畜,猫捕鼠、犬守门,迄今饲养仍多。1996年,狗肉成为商品,市场公开有售。而宠物犬品种兹后日繁,有藏獒、斑点狗、哈巴狗、京巴、哈士奇、博美、沙皮、撒摩耶、拉布拉多犬、苏格兰牧羊犬、斗牛犬等,均由外地引进。
  畜产品 以羊毛为大宗,1955年产毛25担,1965年产毛600担为最多。1990年为4.6吨,2003年为5.4吨,量均逊前。
  其馀有猪皮、猪鬃、肠衣、鸡肫皮、小湖羊皮等,量皆不多。
  产量
  第三节 鱼虾
  渔民
  解放前,水上渔民随意流动,向无固定地址。1951年首次登记,城关镇共有水上流动人口1355人,其中船民40人,渔民874人,半渔民441人,民船15艘,划船13艘,渔船112艘。同年筹组城关镇渔民协会,但因船只往来无定,协会徒具形式。次年,划区管理,定港捕捞,全区共有渔船1015艘,渔网1630顶,渔钓149567把,渔笼12900个,渔户4914户。全年生产青、草、鲢、鳙等家鱼9404担,捕捞杂鱼764担,虾330担。
  1954年,政府组织渔民成立渔民生产合作社,有161户参加(三角网23户,打网22户,围网14户,钓子84户,扒螺蛳2户,养外荡16户),计渔船144只,养荡960亩。因评分不合理,经营不善,年底涣散。次年2月25日,由集股、雇工养鱼形式,成立城关镇渔业生产合作社。凡在土地改革中分到土地渔民,全部动员参加农业社。经过渔农分化,至1956年初,城关镇以捕鱼养鱼为主渔民共204户750人,组建开荒(1个)、捕鱼(5个)、养鱼(1个)七个大队。翌年扩为高级社。
  1959年,城关渔业社实有渔户158户,分专业队4个,其中以养殖为主渔户50户,渔业劳动力228人,共有渔船142艘。本年放养成鱼4889亩(其中内塘2208亩,鱼种塘264亩,外荡2404亩,稻田13亩),年末围捕3975亩,总产11161担(内塘5679担,外荡5482担)。鱼苗生产5301.5万尾(本年放养2678万尾,年末存塘2623.5万尾),天然捕捞3316担。此后,渔业社在公社领导下稳步发展,1965年,又扩大养殖面积1540亩,比上年增产成鱼780担,新添尼龙网65张,全年捕捞杂鱼2036担,渔民户均收入520元,比1964年455元增长14%。
  1968年春,为支援东坡牧场水面养草,渔业社将幸福大队北漾至南漾水面250亩让给牧场,作为饲料基地。10月,贯彻中央“加速连家船渔民社会主义改造”文件,使水上渔民生产有基地,生活有居地,经与新盟大队石河港生产队协商,选址导流港西太平圩南侧花白地3.6亩,组建水产大队。从此,渔民告别以船为家漂流生活,实行陆上定居。
  养殖
  镇境水域除航道外,适宜养鱼河漾3750亩(半潭漾700亩、雁塘漾500亩、庙太漾60亩、西漾300亩、荡子漾200亩、山前漾100亩、六堡里漾80亩、观音漾150亩、赤豆漾70亩、内六家漾120亩、毫上港100亩、山前港20亩、朱古港60亩、渔大港60亩、黄沙塘港20亩、沈家埭港20亩、小港30亩、桥漾湾20亩、城西包围内港1140亩)。千百年来,人们利用港荡湖漾、兜浜池塘放养成鱼,从事渔业生产。
  1959年人民公社成立之初,试验稻田养鱼,是年放养13亩,总产4担。1985年公社制解体后,又在冷水山塘试养家鱼8亩,总产4担。为开发外荡水面,1992年推广网箱养鱼。是年设网箱35只,总面积1750平方米,饲养鳊、银鲫、草鱼、桂鱼,总产20担。
  家鱼饲养,解放以来增产甚速,1950、1958、1985年均超过1万担。1990年超过2万担,1995年超过3万担,2000年超过4万担。品种也日益更新,解放前以鲭、鲩、鲢、鳙为主,1959年起将传统野鱼鲫、编、鲤作为圈养鱼。1963年起又相继引进鲂鲂、白鲫、银鲫和罗非鱼。1990年后,特种养殖兴起,龟鳌虾蟹、鲶鳗鳝蛙相继登场,水产养殖结构全面更新。
  特种水产
  珍珠 河蚌育珠,早在明朝景泰年间,钟管、澉溪一带乡民便承传其艺。1967年,雷甸水产大队等单位赴苏州学习种珠技术,1971年三角帆蚌繁殖成功。此后,城关、洛舍、士林、下舍等乡相继养蚌育珠。城关水产村于1973年组织村民扒蚌养珠,但数量不多。1984年,培养小蚌80万只,插种4000只,首次获珠5斤。次年,乡生态场在恒星养蚌育珠。1986年,乡办珍珠养殖场在星星庙太漾建成,水域面积40亩,至1990年,收获珍珠663公斤。此后,珍珠场解体,养蚌种珠散入农家,1995年插种河蚌75万只,收珠2300公斤。2000年放养水面60亩,收珠5000公斤。后因市场珠价低迷,产量渐降,2003年收珠2150公斤。
  青虾 虾蟹原系野生,向靠捕捞。改田成塘、改稻为虾,1992年始于三合乡农户,因利润丰厚,次年风靡周边。城关农户养虾始于红星村,1993年养殖12亩,总产0.3吨。1995年养殖70亩,总产0.6吨。2000年发展到7490亩648吨。2001年,全镇591户经营虾塘8645亩,承包外地人经营455亩,总面积9100亩,年产青虾770吨。尔后市价下滑,养殖稍有减退,2003年有虾塘7000亩,总产556吨。
  花鳌 1993年,二都种猪场王根连在七里塘农场圩田中围田养鳖,开镇境人工养鳌之始。1998年,全镇有甲鱼养殖场7个,年产13吨,2000年增至31个130吨。其中以星火村发展最快,有养殖户50馀户,大塘面积200亩。同年8月,由23个场发起,成立城关镇甲鱼协会。2001年,大塘养殖1501亩,温室60250平方米,种鳖4875只,商品鳌145.1万只,年上市量110万只550吨左右,市价18-22元/斤。同时,星火村建立甲鱼养殖园区。2003年,全镇共有甲鱼养殖场124个,大塘2050亩,温室9.2万平方米,年产甲鱼1509吨。
  翘嘴红鲌 1999年始养于联合村蔡家里南塘,有亲鱼6条,水域7亩。2000年7月,人工繁殖首次成功,此项技术突破,于国内名列第三。至年末,拥有水塘200亩。2002年5月,成立前溪渔业专业合作社,此后发展甚速。至2003年末,共有鲌塘2300亩,年产266吨,每斤以21元市价计,年可获利1096.2万元。
  毛蟹 县内国营渔场人工放养始于1972年,以天然湖泊作养殖场。农户圈养始于1998年,2000年放养40亩,总产3吨。2003年1100亩,总产102吨。
  鲶鱼 1995年圈养10亩,单产500斤,总产2.5吨。至2000年发展到20亩,此后不再养殖。
  加州鲈鱼 1998年红星南舍圩和水产村试养。2000年有网箱17亩,2003年剩12亩,平均亩产3500斤至4000斤。
  牛蛙 1987年引进试养,1995年有网箱5亩,总产2.5吨。后红星西漾口一带发展迅速,2000年有大塘47亩,单产600斤。此后复转为网箱养殖,2003年有网箱40亩,单产可达1500斤。
  鳝鱼 2000年有72户农家从事网箱养鳝,总面积110亩,亩产1.5吨。至2003年,仅存幸福村网箱2亩,单产2吨。
  此外,尚有养殖鳗苗、水蛭等水生动物者,数量极少。
  鱼种培殖
  鱼苗向靠外地采购,1956年,国营德清瓜山渔种场派员,从事长江天然鱼苗采运培殖。1960年,辟出内塘298亩作为鱼种基地。1962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从此结束外购历史。
  管理
  境内专业渔业劳力,1970年219人,拥有渔船108艘54吨位(其中水泥船2条6吨位)。1980年增至300人135艘110吨位。1987年,因市场开放,商品失稳,下达商品鱼基地上调任务,各村组采取集体场组集体销售,内部补交差价办法执行。
  同时制订乡规,凡本乡专业渔民,在增殖区捕捞作业,每船每天上交0.20元;在增殖区设种种网具,经主管部门批准者,上交兼业渔民的50%;承包鱼塘船户,全年上交每亩水面0.50元;无捕捞证进行耙蚌作业,上交资源费每天1.00元;无证捕蟹,每天上交2.00元。本乡兼业渔民设扳网,上交增殖费一类3元、二类2元、三类1元;兜网每天上交2元、1.50元、0.50元不等;钓捕作业每天0.50元;摸虾作业每天1.50元。外地区船只,经主管部门许可者,每天1.50元,钓捕每天2元;网目不超过2公分捕捞每天1.5元,耙蚌作业每船每天2元;机械吸螺吸蚌每天10元;黄梅季节打网作业每天0.50元。
  1990年,全乡渔业劳力254人,渔船163艘88吨位。此后渔农相兼,多种经营,2003年渔业劳力1252人。
  捕捞
  民国期间,外港鱼虾任人捕捞,水上渔民赖此谋生。解放后,外港水面虽划段筑簖,放养鱼蟹,但野生鱼虾仍以网钓捕捞。
  传统野鱼有鲫、编、鲤、鲶、鳜、鲈土、黄颡、鲤头、鳞鲏、鳌鲦、龟、鳌、虾、蟹、螺、蚌、鳝、鳗、鳅等。
  清溪渔歌
  清·章金奏
  溪流横溢万鱼集,渔舟上下翻腾急。黑云乱卷黄金条,登龟取鼋伐老蛟。
  惊涛寂然天一色,鲸鲵已尽沧浪碧。鲂鱮沿流鲲鲕生,锦鳞游泳馀不清。
  水槛芳樽还忆旧,年年风雨对江城。
  录自(康熙县志)
  逆鱼场
  清·蔡书升
  溪城水涨时,小鱼逆水而上,群集南门外三里许,谓之逆鱼场,渔船千百从之。黄梅一月雨未休,逆鱼场前水倒流,十尺旋涡愁木鸭,夹岸烟渚叫秃鹜。老渔当头举网截,腥红犹带花猪血。瞥眼云榔催复催,万港千滨争早发。合拢散布圆忽方,历乱四角忙中央,谁家多得日满斛,今年击鼓迎家堂。后网沉沉前网起,银鳞雪鬐琉璃水。君不见,鲥鱼多骨恨前贤,又不见,饱食河豚直得死。临溪此种天下稀,缕细肌丰美无比。六寸七寸参差形,突过清明一点青。赤脚老妇提上市,煎熬不比凡鱼腥。生意不绝火不停,异味鲜洁若涵清。吁嗟乎,数罟有楚王道始,鱼若无知则已耳。有知敢恨舍微躯,只恨负此腹中千万子。
  录自(嘉庆县志)
  梅汛捕鱼歌
  衡庐
  黄梅天气做黄霉,地生白毛墙生苔,苕水汹汹自南至,逆鱼济济从北来。
  清溪一夜河水涨,临溪户户摆罾网,有时起网六七斤,乐得爷孙一齐上。
  渔船丛聚竞鸣榔,此处自古称鱼场,桥上闲人争喝采,不知田家防洪忙。
  录自《苕阳唱和集》
  第四节 诸场
  县属
  德清县鱼种场 1952年,省属国营德清鱼场成立,外荡面积6900亩,年产成鱼9750担。1955年水域扩大至17250亩,总产成鱼19992担。1958年9月机构下放,改名德清县鱼种场,经营水域10100亩,是年总产成鱼14000担。次年,瓜山内塘下放并入县鱼种场,作为鱼苗培殖基地。
  瓜山内塘130亩,长年培育鱼种鱼苗。1985年生产鱼苗18009万尾,夏花1208万尾,春花52万尾,鱼苗生产在省内名列前茅。2000年后因公路建设,面积缩小。
  德清庆丰蚕种场 位于西门外百桌厅,前身为大有蚕种场,1956年改为省属德清县公私合营蚕种场。1966年改为全民所有制单位,用今名。现有专用蚕室2208平方米,簇室2400平方,贮桑室1400平方,蚕种保护室672平方,催青室200平方,其他生产用房7500平方。历年饲蚁最高纪录为1991年,三季总饲蚁量7008克,生产蚕种12.075万张,克蚁单产18.26张。1997年与水北、东衡、莫干三场合并,改称蚕种总场。
  社办
  畜牧场 1960年择址乾元山南创办,有职工44人,养猪289头,羊14头,兼种粮油作物,1961年停止。
  养鱼场 1958年人民公社后创办,场址半潭漾口。职工568人,有外荡813亩,次年扩大荡面2261亩,内塘207亩。1960年总产成鱼5309担,1961年6月转由城关渔业社经营。
  养蜂场 1960年春,公社创办养蜂场,职工3人。养蜂16箱,当年收入105元,次年停办。
  养兔场 1960年,公社畜牧场附设养兔场,职工2人,饲养长毛兔10笼,种兔8只。次年停办。
  蚕种场 1959年2月创办于白虎圩,职工80人。当年养蚕199张,单产31斤,总产6169斤。次年饲养585张,单产23.5斤,总产13704斤。因设备过简,无法制种,1961年停办。部分桑地后移交农业中学,作为学生劳动基地。
  桑苗场 1960年创办于青山坞,固定人员150人,从事桑苗栽培,兼营农作物,当年总收入5.8万元。1968年改称农场。
  珍珠场 1986年创办,场址庙太漾,水域面积40亩,专营河蚌育珠,1991年停办。
  生态场 1984年冬创办于恒星东升堂,有鱼塘130亩,畜牧最盛时养猪2500头,1994年10月因转制停办。
  私营
  大有蚕种场 民国25年(1936),江苏大有蚕业制种场总部与县内士绅合资开办,址择西门外清远堂。有蚕室20间858平方米,上簇室19间674平方米,贮桑室25间849平方米,其它用房23间713平方米。民国26年春蚕开始制种,32年暂停,35年恢复,36年扩股,增资一倍。1950至1955年,饲养蚁量7000公分,生产蚕种132353张。其中春季养蚁最多年份1200公分,秋季养蚁最多年份560公分。1956年并改。
  白虎圩蚕种场 民国35年(1946)冬,邑人姚藻生、夏宝才等与余杭县塘栖镇同成蚕种场合股270万元,择址西门外白虎圩创办狮球牌蚕种场,用房蚕具大多租赁。次年生产一代杂交蚕种3000馀张,1950年并入大有第十蚕种场。
  清溪蚕种场 民国21年(1932),邑人张造时在南门城外试办清溪蚕种场,生产西瓜牌杂交种,开德清蚕业制种之始。四年后停办。
  第三章 土特产
  民国德清县新志云:“物产不贵珍异,求适民生。”成《乡土物产志》一节。时过境迁,物种变更,爱择而述。
  第一节 传统
  白桃 俗称水蜜桃,又称小暑桃,内外俱白、多汁而甜。中初鸣一带最佳。
  枇杷 有红白两种。白者尤胜,城南各村均种。
  柚 小者称橘,大者称柚,俗叫香袍,大于香橼,皮极苦,味多酸。城东多种于隙地,销往塘栖以制蜜饯。
  香橼 外皮香烈,味苦肉酸,镇境散种,用冰糖炖饮,可平肝消痰。
  香瓜 海东青瓜,皮肉纯绿,今已绝种。雪瓜纯白,肉糯而甜,胜于他种。金洋瓜黄皮白玉,味甜而脆。每年夏初,长桥两侧瓜摊鳞次栉比,销于城镇及外销武康。
  西瓜 有红瓤、黄瓤、白瓤三种。城北山坡普种。大而皮薄称着皮红,皮薄瓤白称三白瓜,消暑止渴最著名。
  甘蔗 青皮紫皮两种,青皮心不空,渣无屑,润肺滋胃,城东城西皆种。
  菱 外港水面普种,有馄饨菱、文武菱、水红菱、青菱等名称。九月酥蒂,落入河底,来年发芽时耙上,通体乌黑发亮,俗名乌菱。秋菱采集,晾摊风干,俗称风菱。用竹篱笆圈放水中,外皮水蚀,颜色转褐,俗称酱菱。菱肉可作果代粮,磨成菱粉,软滑和胃。又有野菱,四角而体小刺尖,采卖者多为渔家。
  栗 金鹅山山弯里板栗,壳薄味甜,柔糯不蛀。南京博览会时,采呈展销。
  柿 金鹅山铜盆柿、火柿均有小名,今仍散种不绝。
  烟叶 民国《德清县新志》载,东门外乌山、西门外淡竹坞最著名。叶质柔韧、香味浓厚,销于江浙,每年数万斤。江苏省镇江、江北等处烟号,署曰乌山名烟。若制为雪茄,当可与吕宋齐驱,南京赛会时采陈之。”今香烟普及,境内已无栽种。
  龙瓜豆 清前农家土特产之一,似刀豆,荚宽长,豆硬,民国时已稀种,今则绝迹。
  丝传统蚕家自缫,年产三丝,织成云绵,销往城市。1954年后农户废缫,但售鲜茧。
  绵绸 以茧制绵,纺成绵纱,织为绵绸,民国时尚遍及乡村,解放后渐废。
  苎麻 各村皆种,刮去粗皮,绩为麻线,可制衣衫、蚊帐,凉爽而透气沥汗。1985年前农户尚有麻布衫,今则绝迹。苎叶可制青粉料,苎根浸酒可安胎。
  黄草 产于城西城北山中,学名卉,其色黄,其皮韧,可绩布制衣裤,爽身离汗。民国前农家多采集。
  葛藤 其皮亦可纺织,制成葛巾,色白缕细,胜于黄草。葛根磨粉,可济荒年。细糯淡滑,有似薯粉。
  茶叶 《湖州府志》云:“产东山岭者为最佳。昔人云:半月泉中水,东山岭上茶,即此。”今东山岭北有大友茶场,茶味清醇,然产量不多。
  桑芽 桑树嫩芽如谷粒时,以火焙干,形与茶似,十分名贵。因农家惜摘,量极少。
  香油 芸薹菜籽,榨油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千百年来,人赖以食。其粕壅瓜,瓜甜而大。
  烘豆 秋初豆荚鲜嫩时,摘取剥煮,烘干,形似绿珠,久藏不坏。烘豆磨粉,老小咸宜。烘豆泡茶,礼客习俗。
  蕈 春夏之交生者,名松花蕈、青苗蕈,色微绿;有鸡窝蕈、芝麻蕈,色灰褐;有梨子蕈,色姜黄,质稍硬。秋后生者,名寒露蕈,色黄。沃以菜油,柔嫩软滑,乃山家珍品,出方山者最佳。
  镬乳 糯米饭用铲刀匀摊,薄不成块,香不粘齿。乡间惯作馈客佳品。孕妇坐产,老弱卧病,镬乳向为饮食佳品,擅和脾益胃之功。
  粉团 俗叫圆子,用苎麻叶和成称青圆子,用红饭瓜和成称红圆子。传统有黄豆粉洗沙活糖馅、冬菜豆腐干馅、肉馅三种,四时八节,婚丧诸事均用。
  方饼 城镇郑氏生产者,县内独一。以豆沙、猪油为馅,香脆而甘甜。民国中期已不再生产。
  大火烧 德清县城传统名产。大饼内嵌以鲜肉、鸡蛋,油锅内煎氽。起于南宋之初,为附近城镇所无。故人称“大火烧”,必赞乾元。今生产量不多,盖鲜食难以久贮也。
  芝麻酥 城镇茶食店制作精良,源自苏州稻香村,俗称麻条酥。
  乌山杜酿 黄酒之出于乌巾山下村庄者。旧志云:昔乌山张乌巾善酿。然近百年来,酿业迁城,乌巾山下已无酒厂。
  甜自酒 农村腊月自造,年头供客,水短味甜,多吃也不醉人,系纯糯米拌辣荭草天然发酵形成。色乳白,和糟挑卖,俗呼甜酒酿。
  土酱 1965年前农村家家晒制,以备菜蔬不接。用黄豆、面粉发酵,于伏天制成。日晒夜露,至霜降后始收贮,俗称霜降酱。酱内盐少则鲜甜,称甜蜜酱。
  凉粉 用薜荔果制成。夏日采揉果汁,用井水茄汁点化,形如豆腐。色泽晶莹透明,加糖醋薄荷沿街叫卖,俗叫凉粉,性寒,乃祛暑佳品。薜荔,俗称鬼肫部,鬼莲蓬,木莲部。
  豆腐干 城镇南街张紫阳号所制特一,色泽乌黑发亮,韧卷不裂而有弹性,耐贮运。乾隆三十一年曾入贡京城,故称贡干。今失秘方,不如洛舍豆腐干有名。
  蚊烟 俗称蚊香,用锯末、浮萍草、鳝鱼骨、鳌甲、硫黄、艾叶拌和后,纸条袋袋入盘成,驱蚊最效。镇上1965年前尚有制香业,今则绝迹。
  汉玉 旧志载:“考宋高宗临安建都,德清为近畿首邑,时有玉器琢坊于此营业,后渐遗留于地中。”城南至中初鸣、下初鸣一带地中,出土尤多,形状有环有坠,有镯有圭,质坚硬,色红黄,俗呼汉玉。
  六棱石 体六棱形,明似水晶,质地极坚硬,锋芒可划玻璃,出北门外杨家坞山坞中,有时大雨过后,浮出土面,孩童拾取,以为玩品。
  白石 色洁白似玉,质松脆,中有条缕整齐,折之则断,出于瓜山。白石与六棱石在南京博览会时曾采呈展销。
  黑石 多产于方山一带,色黑而坚,互击有石火进裂,乡人称为火石。
  芦帘 石芦杆细而劲,出于金鹅山姬家湾,农家秋后割取,截尾编帘,用于蚕室摊桑叶,或涝年围鱼荡,其用甚广。
  土三七 出于城北山中,旧志云:“玉塵山开元宫前后。”能止血去瘀。
  白术 色白质重,根极柔细,香烈异常,为健脾上品,出于方山山中。
  金锁银开 出于玉塵山、积谷山,根茎捣汁能治喉风。
  土人参 色白味甘,形似党参,出城山、瓜山、方山,晒干蒸食,可补气益神。
  千里光 蔓生药草,多生于北门外,煎汤洗浴,治湿疮,祛痒。
  松花 松树三月开花,采摘晒燥,其粉可做米团,俗称松花圆子,色金黄,味略涩,久食延年。
  榆树皮 水车辐板,船橹,非榆莫属。其皮苦,浸磨可食。太平天国时,乡村百姓磨浸为粉,杂以麦皮麸壳充饥。1961年前后,食榆树皮充饥者也复不少。性燥,食后粪便梗阻,甚者肛裂难下。民国新志云:与沙糖同食者皆死。因榆树皮与蔗饴之性相反。
  银杏 旧志称,城镇曹孝子祠、戴侯庙、金鹅山均有百年银杏。其果实俗称白果,韧而甘。今则不产。
  长桥河蛏 长桥河下、西门南门外溪中,皆出河蛏。因溪底多砂,故蛏味特佳。河蛏洁白如玉,软如羊脂,用竹竿沿溪刺探,及则上提,日可数十斤。堆垛墙阴,上覆稻草,浇以河泥,可久贮三四月。
  逆鱼 盛夏黄梅,大水横流,太湖逆鱼溯水馀不溪,止于杨坟。旧志云:“此为清溪特产”。又云:“水初盛时,万千为族,渔者截流,举罾一网可数斤,列地守罾,以夜继日,乃至数百斤。”逆鱼身圆嘴钝,脊骨一痕,无纤微骨刺,鱼子香烈。油煎清炖皆宜,晒干久贮不坏。黄梅之后则不复见。
  白鱼 民国县志称:黄梅前后,馀不溪中最盛,渔船百馀,竞此撒网。下杨湾以上,文明塔以下,则寥寥无几。
  鲂鮕背有青色纹点,俗呼一点青。三月间出于馀不溪,他处少见。
  小湖羊皮 湖羊初生即取其皮称血羔,饲养两三月后再取皮称跑羔。血羔皮柔软如绵,花纹天然,扑之不散,号称软宝石,十分珍贵。跑羔次之,老湖羊皮再次之。民国前,农户有专以卖羔者,牟其利重,解放初仍为著名特产。1958年后,羊毛价格优于羊皮,镇境农户始大量引进绵羊,纯种湖羊逐渐淘汰。今则农不饲养、商不收购,特产之名,一蹶不振矣。
  传统特产中,城镇大火烧、清溪逆鱼、方山寒露蕈、城南枇杷、金鹅山火柿以及农家烘豆、镬乳、风菱,仍为镇境名产特产,然商品量不多。
  第二节 新兴
  土特产时尚,因时而异。有原本不吃而今捧为时鲜者,有本属常菜而今礼作特产者。
  南瓜藤 掐取嫩茎,撕去外皮,入锅轻炒,色绿质脆,清香爽口,不特农家近年常食,街店也视作时鲜新蔬。
  蕃薯茎 叶柄去皮弃叶,炒熟后清脆可口,近年视作时蔬。
  野芹菜 多生于水田溪涧旁边,气香烈,味微苦,素不食用。近年开发作菜,市价高于家芹。
  鱼腥草 原为药草,多生于水湿阴暗地面,叶有腥臭气,能治寒嗽。近年各饭馆推出野菜席,视为珍品。入口软滑,老年更宜。
  豌豆苗 长至二三寸长时食全株,亦别有风味。
  瓜蒌 又称天瓜,其根、皮、子均可入药。今采其嫩瓜炒食,似丝瓜而味鲜。
  青椒 邑人素不嗜辣,辣椒入菜,仅为解腥去臭。近10年中引进青椒种植,有灯笼椒、钉头椒等品种,鲜嫩时并无辣味,充作时蔬。
  田螺 清明至白露间产于圩田,传统多清炖。今菜馆沸水煮后,用针挑出螺肉,与猪肉共剁成糜,嵌入螺壳,复用螺盖封口,然后糖酒锅蒸,香美无比。
  螺蛳 多产于河池旁边,清水养净,油炒清炖皆宜,以清明期间最肥。
  河蚌 河蚌自人工育珠后,养殖量大增,剖杀蚌肉,和冬瓜共煮,其味鲜美。镇内酒家,河蚌冬瓜已成名菜。
  南瓜饼 南瓜煮烂,和以面粉油煎作饼,以供盘食。酒家饭馆多有此菜。
  甜果冻 为食品行业中新产品,凝固有似凉粉,甜韧多汁,儿童最喜。
  青虾 又名河虾,因其壳略带青色而有别于太湖白虾。原属野生,1993饲养以来产量大增,近年均在1000担以上,属新兴特产之一。
  鲌鱼 鲌鱼头小肉嫩,向来属于鱼中珍品,县内他乡虽有养殖,均不如镇境量多,已为酒家晏席所必备。
  鲶鱼 原为野鱼,今养殖,肉肥而嫩。惟腥气较重,须用酒烩。
  鳗鲡 鳗肉最肥,入口酥化,清炖油烹均佳。其尾巴似橹板者有毒。
  鳝鱼 性凉甘滑,可除痱子,素属肴馔珍品。切段红烧称段头鳝;剔去脊骨称鳝丝;仅取背上一片称鳝背,用大蒜头或洋葱同烧,可解腥味中和寒气。民国期间,酒家鳝丝面和虾爆鳝均属高档菜。
  牛蛙 境内农民,向有捕食青蛙俗习,近年宣传青蛙有益于庄稼,捕者渐稀。而牛蛙自1987年引进养殖后,因其体大肉多,深得美食家青睐。冬菜烧蛙肉属传统名菜之一。
  河蟹 九月河蟹,鳌丰脐满,镇境河港自1972年放养以来,渐成特产,。河蟹脂肥肉嫩,优于海蟹。但蟹性至寒,容易动风发气,故食时宜佐姜酒。病家宜忌口。不可与柿子同食,否则易生胃结石。
  熟藕 鲜藕内灌糯米,放入白糖桂花煮卖,长桥堍下鳞次栉比。熟藕香糯,可代饭又可代菜,为镇境著名土产。
  糖炒栗子 九月秋高,长街开锅炒栗,鲜甜可口,也土产之优者。
  野苋菜 叶如苋菜,茎有刺,原属野菜,近年开发。其梗剪断置清水中浸一二日,梗芯酥软,俗称臭卤梗,其味特鲜。
  荠菜 清明前后遍野散生,农家剪取提篮小卖。炒成菜肴口感略糙,但清香爽口。能发痘疹,宣肺气。其花簪发,可预防赤眼。
  清溪花鳖 原产太湖流域,1993年始在本镇三里塘农场租圩放养。池塘水深1米以上,塘底淤泥柔软,便于藏身越冬。初起时,鱼鳌、虾鳌、稻鳌轮作,后转为单一养殖。
  花鳌乌鳌饲料均以鲜活饵料为主,辅以深海鱼粉。为使鳌体无腥多鲜、无病肥嫩,饲料掺入黄芩、黄连、陈皮、益母草等多种中草药。经检测,清溪鳌无抗生素、激素药物残留。
  清溪鳌繁育科学谨严,制有《清溪鳌繁殖、养殖技术标准》手册,2000年注册“清溪牌”商标,2400亩生产基地列为省级优质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园区。2001年,评为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连续两年评为杭州市名牌甲鱼。
  东立风鹅 东立白鹅繁育始于1998年,基地位于三里塘,鹅种分别采自太湖、浙东、四川、江山。以黑麦草、小米草、俄罗斯菜、凌云竹为天然饲料,70日龄体重可达3-3.5公斤。东立鹅羽毛洁白,喙胫蹼呈橘红色,肉瘤姜黄,眼睑淡黄,虹彩灰蓝。体态高昂,羽毛紧贴,肉瘤光滑,颈无咽袋,细曲似弓。风鹅用精盐、花椒、肉桂、茴香等佐料制成,真空包装后畅销市场。近年与清溪花鳌、水晶灵青虾同为德清外销驰誉品牌。
  马蓝头 叶似车前而小,茎微红。野生于田塍地边,能清凉退火,明目清心。沸水一捞,其汁靛蓝,故又称板蓝,根可入药。马蓝头凉拌炒食皆宜,与豆腐干丝作馅,可入馄饨、圆子,其价高于青菜10倍。
  芝麻菜 本属野菜,各地都有,叶似芝麻,五六月开小黄花。近年采其嫩茎叶开发入菜,气香而质软。
  香椿头 椿树嫩芽叶,清明长及三四寸时采摘,香嫩细软。
  拘杞头 枸杞子之嫩茎,清明前后采食,逾时则老。
  第三节 吟咏
  德清土特产,声誉远播,文人向多吟咏,辑录以供輏轩之采。
  钓鲂
  清·徐倬
  清溪于清明前后出小鲂鱼,仅盈寸,肥白而骨脆,背有丝一缕,缥色,俗名一点青,佳品也。潜于溪之最深处,非用钓车垂长纶,则不可得。
  百尺柔丝下绿汀,钓车响处瘦蛟听,猩红熊白从馋口,自爱溪边一点青。
  录自嘉庆《德清续志》
  食鮆鱼(四首) 清·章濬
  俗名逆鱼。考邑志,五月溪水暴涨,时太湖鱼逆流而上,大不逾二三寸,鳞纹细白,名曰逆鱼。至夏至日即止。《山海经》谓苕水中多鮆鱼,即此是也。
  黄梅雨过鮆鱼肥,逆水来游傍钓矶。三两寸长菖叶小,百千头聚藻蒲依。一灯乍罨清溪艇,双扇如撑白板扉。料得老渔乘夜去,半钩凉月浸蓑衣。溯流而上太湖东,薄比银刀一望中。诗咏苏仙夸美似,注传郭璞释名同。鳞纹细白供杯酒,溪水深青系钓篷。刚值乡村蚕事罢,半街晓市趁腥风。检点山经读异书,闲披尔雅释虫鱼。地当苕水缘溪上,影乱萍丝聚族居。一阵雪翻风定后,数枝桨打月来初。劝君莫作江湖想,不待莼鲈忆故庐。南苕新涨滑如油,逆水鱼肥溯上流。粉板影摇微雨后,筠篮声唤晓风柔。闲披志乘添诗料,列入盘餮佐酒筹。记取一阴逢夏至,具区万顷任悠游。
  录自《民国新志》
  逆鱼清·徐本璇
  梅黄水涨逆鱼肥,美胜春鲈是也非,见说薰笼传食谱,恰当赋罢隧初归。
  录自《民国新志》
  逆鱼衡庐
  志苦身疲逆水行,不图超脱跳龙门,杨坟为有先人骨(逆鱼溯水,止于杨坟),故向天涯访祖根。
  录自《菜花吟稿》
  沁园春·德清逆鱼卢前济济人头,阵阵欢声,倚立石桥。正黄梅雨歇,霾云乍敛;清溪暴涨,急浪长嚣。戗水鱼群,如期渔汛,叶叶扁舟竞奋桡。船头上,看渔翁撒网,身手堪豪。银鳞舱底翻跳,数尾尾匀称柳叶刀。用香油略炸,酥连骨鲠;良朋或至,佐以花雕。野味之鲜,自然之赐,小镇之人口福饶。无多日,再尝新得等,明岁今朝。
  录自《万竿晴雨楼吟稿》
  《抱春堂竹枝词》
  河蛏
  族居沃土吸精华,性喜溪床枕软沙。乳白韭黄新剖玉,河鲜滋味惠唇牙。
  逆鱼
  冲簖跳篱逆水来,闲家罾网趁黄梅,柔脂软骨真佳品,清炖油煎佐酒杯。
  羔皮
  一张百贯血羔皮,轻似云霞软似脂。莫笑洋商争待贾,天然纹理胜湖丝。
  绵兜
  清水扯绵上大环,双宫鹅口与黄斑。一绡蔽体轻如纸,腊月御寒渡难关。
  珍珠
  蚌舌鱼鳞捻小丸,轻藏唇颊挂池看,月华留得涎津裹,宝气霓光耀项端。
  乌鳌
  轻盔软甲守龙宫,大补元阴振聩聋。除罢骨蒸还退疟,培精养血祛祟虫。
  石芦
  杆细茎坚傍小湖,秋风秋雨伴云凫,编成帘子遮炎暑,摊叶圈鱼多用途。
  火柿
  绿叶泛黄树缀丹,铜盆似火爱观看,从来霜降收坚果,独此甜津上供盘。
  板栗
  树头老熟近重阳,碾刺蜕皮色泽黄,糖炒当街论碗卖,山湾栗子胜良乡。
  蜜桃
  小暑将临采白桃,长桥两堍聚儿曹,甜浆吸吮留皮核,珍品名声自古高。
  栗糕
  栗肉和糕色泽黄,采呈敬老度重阳。坡仙有句称佳品,腰脚轻松臻寿康。
  贡干
  红糖乌酱沸铜锅,皮韧肉柔入口酥。莫道小技都会制,还看贡品列名无。
  镬乳
  晒变陈糯如乳白,摊成薄片若云轻,火候刀力功夫在,赢得清溪特产名。
  油饼
  奇怪名称大火烧,香葱精肉蛋和调,平锅油氽松而脆,南宋官员传北朝。
  麻酥
  素油擦粉桂花加,赢得翁孙交口夸,不独价廉还物美,粘唇香烈是芝麻。
  甜酒
  锅蒸糯米赛珍珠,荭草拌和入小橱,沥取浆头甘似蜜,年头岁尾乐屠苏。
  烘豆
  盐汤捞出炭盆烘,色翠气香滋味浓。九月家家忙剥煮,和茶待客是乡风。
  山茶
  东山岭上绿萋萋,簇簇野茶傍树低,采得新鲜炒得好,百年虽过有人提。
  枇杷
  丛丛翡翠映黄金,北国园林不可寻。贵在冬花孕夏果,文场代代有诗吟。
  甘蔗
  鲜甜爽口乐孩童,润肺滋喉悦老翁,自古盛盘行吉礼,青皮似筷两头红。
  芡实
  贴波皱叶绿油油,疑是莲花枕碧流,敛气涩精宜药用,消闲炒食号鸡头
  菊花
  每到秋来菊似霜,风中淡淡是清香。采蒸烘晒泡茶饮,明目醒神益寿长。
  鳑鲏
  忆得童年乐趣多,河埠蒸箪拦鳑鮕。贫家自是荤腥少,半碗鱼汤胜鸭鹅。
  月饼
  素油擦粉粉层加,可口红糖拌洗沙。精肉果仁随手嵌,中秋送饼遍人家。
  蛋糕
  高如宝塔大如盘,牛奶雕花真好看,本是西方超市食,欧风一刮遍江南
  马蓝头
  天赐农夫野菜鲜,清明前后满郊原,村姑剪取长街卖,近价论斤四五元。
  桑果籽
  桑椹四月醉南风,碧叶微翻露紫红。吃饱采多不用买,天生佳果供村童。
  青苗蕈
  黄梅白鹭耘青苗,松下鲜蕈嫩且娇。认准容颜苔绿色,山珍美味胜江瑶。
  乔蒲葱
  枝绽绿芒谷雨天,野葱如韭遍田边。天香暖胃能舒膈,大快朵颐不费钱
  香椿头
  三月阳春椿发芽,淡黄嫩绿若鲜花,掐来茎叶炒鸡蛋,汤润枯肠香满牙
  鱼腥草
  乡中鸡矢鄙爽甚,本草鱼腥疗肺疡,重返自然新认识,盘盘野菜上厅堂。
  野莓果
  乡村俗喊蘑菇子,盛产郊原四月中,人羡桑椹如紫玉,甘鲜那及珞璎红。
  录自《抱春堂竹枝词》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谈跃腾
责任者
陈景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