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嘉兴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嘉興縣志卷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嘉慶]嘉興縣志三十六卷首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10003871
颗粒名称:
嘉興縣志卷九
分类号:
K29
页数:
27
摘要:
本章讲述了嘉兴县地方史志,收录于嘉庆嘉兴县志卷九。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内容
嘉興縣知縣司能任重輯
寺觀
嘉興寺觀城以内者今屬秀水應詳秀水縣志城以外者各
就所在坊鎭鄉都以次列敘唐宋元以前古刹及有名人碑
記題咏雖已廢者亦錄凡院若庵並附于後僧道寺廟創建
增造屢奉
諭旨嚴禁載在
大淸曾典其檀越等名色亦經
奏準革除著于學政全書舊志此門語多冗濫無關考証徒
益糾紛以此頗有芟削云
東塔講寺在角里坊縣東三里舊大聖塔院也宋政和六年因在
城壽聖教院額就塔院立之紹興三十二年改名東塔廣福
教院至元志相傳漢朱買臣故宅詳見愚宅有買臣墓詳見塚墓梁天監
中建寺名勝志案徐一菱詩云云是故賢宅異世居方卺葢據傳聞之說于古書無考又牛諒詩云逎登梁潮
塔是塔卽建于梁天監中而湯志又以爲隋仁壽建未詳何據歲久傾圯塔廢僅存二級淳
熙十五年僧淸雅重建永嘉製義叔記十年復開講堂聚衆千指置
常住田設度僧局以給之奏請爲賢首十方婁樓記有華嚴經
閣雷音海印二堂皆寧宗宸扁趙圓記作理宗寶慶三年寺圯僅存
古塔僧淸杲重建舍耶寶殿毀于兵元至元十六年僧懷寶
重建皇慶二年僧德處請賜東塔廣福教寺額至正十七年
復毀于兵一塔獨存十八年僧守良重建佛殿僧寮三十三
年守良與河東牛諒等六人同游登塔賦詩高邂志記明洪武三
年殿毀四年塔亦被災五年僧若允重建十五年定爲東塔
廣福教寺永樂元年僧智深重新舍利實塔十五年僧德祥
建普光明殿盧陵曽棨記洪熙元年僧正猷重修臨所王英記復建一
室于水之中央曰環碧山房吕原記景泰三年僧守倫重建華
嚴經閣吕原記成化五年僧文珵重建鐘樓詳見古蹟萬歷十五年
僧芳蕖重修靑白池亭知府龔勉記詳見古蹟并舍利塔三十九年攺
置禪堂于朱買臣墓後朱國祚記四十年知縣陸獻明給帖董其昌記
後有僧溥光書八大人覺經石刻詳見金石崇禎十年重修以上本湯
志
國朝乾隆間重修
鮑義叔東塔廣福教院記嘉禾郡之東偏距關五里而遙
有廣福賢首教院幽間僻左居無囂塵僕記少時偕伯仲
氏肄業于斯比竹茨草之室不支風雨魚鼓罷響齋厨弗
充並院西南相界之內僅有廢塔二級餘悉神林鬼冢蛇
虺所孕育汙萊不食多歷年所僕既長立宦學飄零二十
年間家居官居足跡未始一踵舊遊也側聆里開士女話
謂是院句歲典刹得人輪奐日新龍象雲集强僕往臨視
之至則寂照法師淸雅肅客而入外廠三門金篆高揭天
魔鎭守萬法之要關也門内卽塔院露盤匝地風鈴韻天
羣迷之標指也塔院直北建大悲寶閣浮空百尺俯瞰日
星淸淨之目母陀之臂具足妙相普現神通正覺之道場
也獻殿八楹枕閣前軒𨯳池引流芙蕖自然可以建齋行
道燒香散花精于佛事之宇也閣後飛橋跨空過華嚴堂
高廣宏曠金碧璀璨猊座巍峩荃廣周繞敷演聖言之所
也堂後輦土爲臺以建上方燕安身心瓶錫是寄東闢一
軒軒外鉅竹千挺扶疎畫陰人天尊仰之居也廊廡臂伸
齋房指列窗牖虛明巾單整潔諸教比邱體用雙修之地
也西則有大天龍背負踴起輪藏在焉東則有香積妙供
苾芻芬芳庫司在焉以至綱統之寮伊蒲之舍澡滌之室
溷湢之軒莫不重深壯麗甲乙于諸山其他小物細故動
欲垂示久遠未嘗苟且僕旣周遊觀覽乃慨歎而謂雅曰
昔黃太史有毀中民百家之産而成一屋奪農夫十口之
飯而飯一僧之語況受供于日中托宿于林下續禪床以
斷新號儀腹以三篾皆師宗門故事也向者敗屋數區不
猶愈乎雅炷香合爪言曰毗盧遮那宮殿樓閣充遍十方
無所分別一彈指頃三昧現前詎與夫人間世經紀究度
規畫主辦然後成就者之比哉是剎故其墝埆痺陋狸䑕
庭除蝸蚓几席誠不可與一朝夕雜處也況欲闡揚宗風
安集徒侶其可耶茲地爽塏高明故命工撤取之況棟楹
樑桷蓋瓦級塼之具皆長者自爲布金舍已愛樂無所靳
惜領徒以來檀施信入悉助其費不銖黍畱故能奮其憊
于創殘摧敗之餘而無厲民駭衆之舉適歲旱澇此方貧
弱不自存者厚以役直使食其力俱知心競不告勞亦吾
大雄氏慈憫方便之一也居士以斯言爲信其爲証明之
僕曰有是哉汝佛如來嘗示不誑語之戒僕倘未信而言
于心有負故摭實以爲之記至元志
婁機東塔寺置田度僧記吾鄉州近城有教院日賢首住
持僧曰淸雅院久傾圯風披雨沐僅支數橡雅不堪陋捐
施金一新之寶殿雕楹繍檐鏤楶次舍甲乙步櫊周流叢
林規模色色差備艱勤經始至矣又念歲入無銖粒寸產
僧供不瞻苦行相與精進佛事不祝髮受戒以繁其徒祖
印不傳無以善後于是置常住田置度僧局吾鄉州人往
來習聞其槩不深孰何一旦書來乞記反覆顚末信其言
尤詳日淸雅人院更十有八夏極力苦心辦緣爲鐘魚主
省帖舊以嫡支差次住持不容異泒旁睨雖吾祖師浮雲
太空受十方施無所執著吾去就非所計第院同貧陋堇
堇苟全非如名山大禪林施厚力豐可易置如傳舍院事
一失主監焚修不虎苴漏不補私所有以自膏瀾輕去迭
來則日就淪落故往年尚書郎王史君慨念之復理前語
丁寧申曉刻之堅珉以爲表經先是有持僧牒一道不著
姓氏欲以佐工役費淸雅不敢私轉以受吾徒則拖狹院
固貧自若因出意合干人各持緡錢幾千焚香探無以取
之以其爲求田根藥或相繼出力助施得租糧以斛計者
幾四百就以先所有鮑氏諸家田米歲二百餘斛歸度僧
局籍淨人氏名鱗以高下持帖爲據知事僧掌之給先出
局者披度禮本院爲師有羸金勿擅支與以濟私用不幸
有亡没則以次繼承取米十斛爲送終費院間有儉㐫或
公私百費弗得造爲名色耗用規隱不償設有是許持據
與所刋碑鳴之有司以請凡度僧局之贏金儲以増田足
十年則盡歸公以給僧供惟所用此淸雅所爲規式示山
門俾遵守者如此幸爲淸雅書之機憮然日自金仙氏入
中土老氏與吾儒之教鼎峙吾儒常貶釋氏謂其憑虛洗
洋無所考詰引繩批根縻使不得近吾于中常持衡焉世
變日久澆詭日滋吾聖人語不及怪不以幻異示人而後
釋氏禍福之說行蓋爲權以濟經之所不及指異而歸同
要使人遷善遠罪而已見不必偏況人居天地間孰不喜
生惡死釋氏獨以寂滅爲樂覺觀湛然不種愛根不渝慾
海其事爲甚難世人重財纖嗇倍力爲巧市價則爭分銖
饑丐在側靳一錢不與而精舍山立棊置備極莊嚴朱碧
煥爛率借資于人以廣費傾郡邑有餘貲者不命而獻力
不祈而薦貨輪運輻集色無畱難其致此必有道彼釋氏
納輕皆其徒致之無一切世間苦樂愛欲締歡喜緣宜無
毫疑固恡心而或者蝸旋蘭裹用財自衛一缽一衣之儲
植豐矜隆甚至割衆施利以肥已是謂無達識者雅淸刻
以大慧自奮孤立一意視所居院如世之欲持其家者務
使經久悠遠蠧衆無遺餘不顧也豈爲釋者難之世葢亦
鮮矣機與雅相習知自官中都譽言日聞每傾駭浮慕恨
不卽聳瞻磬折龕僧燈一道故舊爲笑樂因其有請于是
乎書同上
高遜志遊廣福寺記士之有志于斯文者蓽門蓬户而弗
陋穴衣襲食而弗恥書誦尊維服勤靡懈鑽研六藝以究
其說蒐獵百氏以成其能孜孜矻矻刓精竭慮錙積而銖
累之日儲而月盈之葢亦勞且艱矣于是協之以動靜張
施之道和之以藏修遊息之宜凡嘉時令節春秋淸明之
際則必相與良朋篤友相羊乎郊坰牧野間求幽遐奇絕
之槩瑰偉宏廓之觀而肆其登覽臨眺之勝以見夫堪輿
之無窮寒暑之相代洪纖之榮粹動植之屈伸所以聞聰
發明祛蔽抉滯疏淪其心宣通其氣擴其志而充其才也
豈若藝人逸士遊目騁懷流連光景羣嬉屬好之比哉甲
辰歲之九月九日河東牛憲使伊甫諒武林陳編修彥博
世昌天台徐教授大章一夔四明周教授致堯棐釋良琦
元璞興聖住持及遜志六人者同爲廣福寺之遊廣福距
城東三里許乃泛舟逰春波門擊檝鼓枻沿流而東未移
時已至其處咸連袂徐行遙睇旁矚涉荒蹊度危橋敗礎
殘號翳于榛莽而豐堂廣宇之存者數十楹而已獨浮屠
歸然兵燹之餘飛金湧碧芎凌丹霄因竚立瞻仰而圓頂
方袍之衆屣履出迎延憩西序適僧賈以香來貨薰而爇
之絪緼馥郁氣馨而韻遠披圓啜茗列坐以自休旣而主
僧玉田師導客登浮屠逎摳衣掎裳聚足連步傴僂榮寂
聲屬函道逮其二級而止時元霾畫鼎厲風西來繼以霢
霂皆循欄環楯徘徊四望洞庭羣山隱約微茫騰伏天末
而畎畞町畦衝亘從合禾稼之植芃芃穟穟連隰接畛莫
窮其涯至于村墟野茇之遠近風聡雨舶之往來農人行
旅之斷續一舉皆而盡得之已而層陰解駁陽景暫漏興
有未及盤桓忘返因濡毫書名氏及遊之歲月而降惟伊
甫疾趾弗克登促嬲久之而莫敢强焉乃爲具設醴殺蓛
難陳獻酢有序雄談故論出經入史歡平其相得邈平其
相忘超乎若脫埃氛而絕煩囂也遜志舉觴言曰諸君子
咸以中州之英炎墟之秀遭時釋騷適㟢茲土其緝學勵
行固非朝夕之所致或輔法風紀或載書華淸或職教庠
序而文章德業莫不流聞于時今逎伏聞隱隩視世之窮
達得喪不少易其志而存養踐履之久學成行尊方將入
仕王庭當大任發揮其所藴于以端本而整棼于以興教
面崇化豈得一遊一衍以自適而已乎元璞雖寄跡方外
而博通載籍善歌詩疎蕩超邁議論灑然故魁公碩儒多
與之遊若遜志之鄙陋誜聞麼學猷然不知其不足何足
以廁于諸君子之間哉然邂逅一日之樂則不可以不識
也于是咸引觴滿酌就醉而歸因用杜少陵玉山髙並兩
峯寒之句各取其一言爲韻以賦之湯志
牛諒分得玉字詩拏舟出東城秋高氣應肅雖無龍山境
華林亦不俗雙池水淸白于以灌縷足飛觴坐苔石寒泉
薦幽菊逎登梁朝塔觀海望天目諸賢伙先步嗟予苦踡
跼不及終雅興徙倚欄干曲分題紀游勝地磚引羣玉同上
陳世昌分得山字韻詩登彼城東塔殊勝逰龍山塞衣甫
二級頓覺小阘闠肩摩蟻攜集比屋蝸居繁田疇類龜坼
種稑於菟斑秦山翠屏列秀水練帶環逎知吾聖人登岱
觀海瀾眇焉視天下流水亦爲難微雨從西來寒風襲衣
單況遭禽鳥聒阻我相躋攀上人好儒雅展席花林間淸
酤泛幽菊新粢勸加餐緬懷運兔靈立侍中朝班遘屯離
怨水僑寫南湖灣初侬遂考槃菽水歡慈顏叨陪賢史君
盡此一日鉤詩寫靑竹日落方知還同上
徐一夔分得高字詩澤國豁平野何地堪登高蕩舟且出
郭踰彼東城濠夷猶六里塘悠然見林皐云是故賢宅間
世居方袍逎遵龍逰街鞠爲茂遂蒿摳衣歷層塔凭欄轍
秋濤講師雅知已採菊酤新醪懽餘發淸嘯屏息塵務勞
同遊漱珠玉白首徒自搔同上
周棐分得並字詩東住有高塔名與福城並九日陪諸賢
登臨期絕頂秋深木葉落不覺天地迥涼飚灑林霏咫尺
衣裳冷玉田好開懷何止供香茗幽軒賞佳菊竟夕忘酩
酊昔人畫遊此衣錦寧尚戮寥寥千載間視若空華等淸
境素情愜塵心未全屏感彼興我懷鉤詩記深省同上
高遜志分得雨字詩浮屠鬱嵯峨遙睇靑雲上跼茲城府
中間歲不一往今夕復何夕謝此塵務鞅侵展拉寓公登
高敘幽賞涼風起天末林霏發淸響簷靈瑣陰壑鐵馬精
神爽穿彼游龍窟容與巨鰲頸徙倚珠貝閩捫摘璿璣象
感此懷古人窮愁一滌舊嘉會難再期良辰應不雨上人
知誰意丈室豁宏敞沾酒宋芳菊忘情非放曠羣公中州
士遭世何極罔辟地僑寓此辭氣俱慨慷王師何日下恢
復舊翰廣仍趨淸朝列脫郤江湖網贊理新治化日月増
輝閑坐令瘡痍洗四海起瞻仰鉤詩寫房璧嶮題眞勉強
他日重遊覽于以動遐想同上
釋良琦分得峯字詩九日階諸賢來登文筆峯臨高四顧
開北坱無終窮洋海眇一勺羣山卷石同塞湖落浦陀行
雲瑣穹窿歷覽苦未能妻然灑溟濛下憩雜花林訪彼玉
田翁翁眞惠遠流開軒延寓公菊逕闢運社淸香來晚風
我本學禪人聖地住流虹愛景人並勝抗此塵世容憲使
固豪邁翰林詞亦雄徐周高廣文星斗羅心胸分題付老
迂不解文字工頹然醉眼橫搜索枯腸中母煩及言笑恕
我今龍鐘願言四海淸接武觀夔龍致君堯舜理盡使風
俗雍幸叨傑作間碧紗均被籠同上
釋守良分得寒字詩荒山苦寥落況値兵戈殘衰翁備講
筵愈覺興復難時維九日臨澤國稀林巒頼彼大塔存登
髙可盤桓縉紳諸貴遊恒思樂考槃流虹老禪伯追陪步
層欄未窮七級巔已覺天地寬涼霏阻佳興使我心目攢
僧家苦淡泊將何具盤餐黽從惠遠流開懷忘達官黃花
只野芳不中淵明看號傾當再致盡此今日歡題分杜公
句末後探得寒使君意高古諸翰膽波瀾區區樗散材也
廁居詩壇掃壁請紀遊一代儒衣冠同上
曾棨重建普光明殿記普光明殿者佛說華嚴經之地也
以其殿衆寶所成光明朗徹又謂佛于此說法普放光明
故其得名以此夫華嚴經爲釋典之冠所謂心華開覺衆
行敷榮曠劫精修莊嚴果德攝無邊之海㑹朗萬法之圓
融者也昔盧舍那如來爲菩薩四衆天龍八部于菩提場
逝多林曁忉利兠率諸天說是經凡九㑹而普光明殿獨
占其三焉嘉禾之東塔廣福講寺實梁天監中所建寺有
塔以儗福城東畔娑羅林之大塔廟遂有東塔之名前有
指南橋蓋取文殊指往南方之意也宋慶元間雅法師主
寺事日與其徒講說華嚴妙義四方緇流從之學者川滙
雲集一時富家貴室崇奉捨施道路相屬金帛充牣因剏
普光明殿以爲講經之所宏壯鉅麗雄于一方蔚爲五山
講刹之望元季兵興寺亦蕪廢其後草創遺基誅茅結茇
若融室行師時庵允師性海澄師雖克闡揚其法以承厥
宗而于營建之功有所弗逮洪武中併爲叢林住持居巖
力師與其師無際潤師捐施營泉庵始克叶謀首創法堂
懺室方丈以次畢舉一夕塔頂現五色瑞光輝映林木永
樂改元之初滄海深師以茲塔顯異撤而新之且欲重建
普光明殿經營凡六載溘焉示寂志弗果遂厥後幻庵潮
師繼之功未克就倐焉而化癸已雲谷祥師發念募衆奮
力繼述而又得鄉之善士姚叔眞相之庀材鳩工弗遑寧
息蓋五閱寒暑而功之將半多矣已亥祥師承召校讐藏
典乃舉元中猷師補其席師至遂奮然相繼其志又閱三
載始得完美其高七十五尺廣八十二尺前後用人之工
頗計一萬二千有奇瑰奇閦偉金彩照耀巍然煥然薄雲
漢而臨風雨東南諸刹莫有過焉茲因猷師書來屬金山
凱師謁于請爲之記惟佛氏之教本以開導誘掖使人有
所勸戒以趨于善然必宣揚經法以明禍福輪迴之說崇
飾棟宇以爲皈依瞻奉之地而其所以垂世立教者大率
不外乎此矧華嚴妙義實釋家釋典之權輿而普光明殿
又如來說經之勝處也抑烏得而遂廢哉猷師飭行純潔
持志堅定獨力殫慮以新其遺構而莊嚴殊勝無不具足
此何其盛哉故爲備書其事碑刻于石庶後之人有所考
焉并系以詩曰如來說經稱性宣揚圓融法界周徧十方
妙義始陳是爲九㑹三講于茲寶殿其最恒沙性德法相
無邊四華垂地五雲燭天西土翩翩馬鳴龍樹賢首承之
五教斯著粤若嘉禾浮屠在東寶殿維新華嚴是宗棟宇
翬飛上薄雲漢象馭其中衆寶交煥天龍八部罔不肅恭
智滿因國佛道攸隆鐘鼓幡幢莊嚴寶地於萬斯年有永
無替同上
屠爌積雪登城東浮圖詩晨起敞幽緖呼酒命朋儔寒色
在林莽千枝何糾樛石徑齒危屐躡頂意未休循欄騁所
墓川畎如刻鏤廢寺見丹堊鵲立隱朱樓中有楚死餘短
地頹荒邱層氷覆瓦礫恍惚精爽畱此外漸虛白天際疑
塵浮閻閣俯欲臨仰睇凝雲愁淸暉肖所象流覽羣變投
始覺靜可娛泠然泛虛舟嚴冬㑹凜冽明潔奚愆尤袁志
王士祿晚過東塔寺詩蘭若蕭梁古風流想六朝化城圍
綠水孤落上靑霄珠閣浮林影金園絕市囂依幡看刹近
緣響趁鐘遙樹偃時遮磵途紆屢過橋到門苔滑滑入寺
竹翛翛古碣何年失塵襟此際消皴痕迥側柏暮色隱甘
焦長史遺墳在諸天法界標跨虹通石逕對砌敞松寮居
士才還辨頭陀偈定超禪燈龍象黯佛日鼓魚銷洗鉢成
微尚長齋況久要劫波巾擬解屈眴服思蓮便好從初地
相依結一瓢滄洲仍有役白社欲無聊怖鴿棲將稳橋鳥
待尚遙前期須歲月客意向風飚支許應非忝宗雷倘見
招徘徊未能去仙梵晚萧萧十笏草堂集
錢載獨遊東塔寺詩毘魔閣轉夕陽虚複道平橋步正徐
百五雨收翁子塚雨三松覆雪庵書綻衣僧老黙窺牖啄
粒鳥輕紛躍除方丈十年前數過花枝應訝面生疎籍石齋集
漏澤教寺在春波坊縣東一里宋漏澤院崇寧三年賢良陳舜俞
孫捨宅爲之至元志明洪武二十四年定爲教寺柳志天順八年
僧通貞重建嘉靖三十三年倭變寺廢萬歷三十年秀水馮
夢植等同僧廣誠復建知縣鄭振先以承佃管地八畝三分
給帖歸寺鄭振光記天啟六年僧大賢建彌陀殿于禪堂之左西
南爲三賢祠以上本湯志詳見壇廟
國朝順治三年僧性琮重建天王殿大殿禪堂東西方丈浙江
楊循吉漏澤寺詩三載嘉興幾往迴背城古寺此方來門
前最好是黃葉可怪山僧都掃開鄒志
徐霖漏澤寺詩城外江流曲曲迴城東尊酒爲誰來白雲
滿地蒼苔古不爲尋常俗客開同上
鄭振先漏澤教寺承佃官地歸寺碑記今天下俱有漏澤
園蓋掩骼埋胔之所佛家謂之尸陀林亦曰逝多林此其
地稱至不淨而精藍在焉豈佛之徒類修白骨等觀卽境
注心三昧易就故耶世尊說華嚴七處九會逝多林其一
也他方漏澤園不爲寺獨嘉興爲寺而實非掩骼埋皆之
所别有義塚散在各坊寺始宋崇寧三年賢良陳舜俞令
舉捨宅建置舜俞舉制科有文名晚知山陰以不奉行靑
苗法謫監南康軍監酒脫到貶所日跨白艚窮泉石之勝
自號白牛居士嘗預坡公六客之列其人品可知已寺故
爲舜俞宅其非漏澤園明甚而以此爲額其意殆不可曉
或別有謂也竊意舜俞名士當時方外交遊不少豈無高
僧與之協謀共此勝圓且自宋歷元佛法方嚴龍象輩出
又豈無名緇住持其地今皆不可考已洪武開定爲天台
教寺載在舊志然地實近市煙火稠宻不減畝一金而寺
址袤延稍寬居民故利之㑹嘉靖倭變寺僧流亡其地半
爲居民所得餘悉没入官官爲置房取租以佐公費歲久
官房半圯而租入多爲奸民侵用官無錙銖利而有其名
先是余鄉先達毅所龔公守郡時業從寺僧性觀道梅之
請以額還寺恢復有漸矣嗣後僧廣誠住持寺正殿僅存
僧居惟西廡數椽湫隘不稱焚修于是大司成馮公麥禎
孝廉包君世杰沈君士龍王君蘭芳請于余曰寺廢興有
時漏澤幸在宇下有復興之機一二淨侶以紹隆爲事而
某等其匡護之卽化瓦礫爲金碧反復手之易得官地若
干畝以拓寺址幸甚余韙之杞令令王公儒捐佃價二十
餘金而官房五十餘間併基地八畝三分陞糧給帖歸之
寺以爲常住永業行且見僧寮參差殿閣層閎齋宇轟轟
千衆圍繞爲郭東巨刹以稱司成公與諸君子匡護雅意
自今日始矣余意更欲籍諸坊義塚悉屬本寺俗爲草庵
數橡令一僧職香火以任掩骼埋胔之役則于漏澤名尤
稱後之人必有舉而行之者惜余不逮也然余又有感焉
世間諸有轉眼歸空惟空門更久彼賢良宅千秋萬歲陵
谷遷變誰知之者惟爲寺而賢良之名至今彰炳雖有廢
興而司成公與二三君子則繼賢良之志者後之視今寧
不猶今之視昔而余以地方一日之寄附名不朽幸何如
耶因記官地歸寺顚末而併及之湯志
釋斯學漏澤寺詩一徑草蕭蕭山門歲月遙白雲非舊主
黃葉自前朝有法空高座無燈掩破寮朅來生感慨暮雨
作花飄何志
高承埏重建漏澤寺落成二首形勝依東閣山林紀宋年
斷碑畱日月古樹歷風煙鹿女擎花果天人繞法筵重開
幽敞地長此奉金仙蓮社中興日桑門自有人忽看初地
復轉憶劫灰新妙法歸支遁淸言共許詢虎溪精舍近早
晚得相親同上
高佑釲重建漏澤寺詩幽棲兵革後偶步法堂前山磬疎
秋色爐香接曉煙重開蓮社日得見雨花天我亦逃禪者
悠悠悠悠忘歲年同上
白蓮講寺在常豐坊縣東八里郡城南元有白蓮寺舊傳有知州
爲士人時過此求湯水寺僧不與後典是邦遂廢此寺後爲
趙倅雋之錦莊詳見園宅宋紹興二年郡父老請于朝因以是額
立于縣東八里爲白蓮接待院本至元志元末靑田劉基嘗假館
著述于此本趙圖記洪武二十四年定爲講寺趙圓記洪武初併東塔寺永樂初復
建文三年憎原性重修建永樂十一年僧宗鏡重修成化八
年僧永淸等重修二十一年僧道雲重建千佛閣姚綬記又于
殿東舊建香桐軒知府徐霖書福正德六年僧智果重建天啟三年
僧修恒重葺并建三寶堂是年知縣湯齊改爲法蓮寺未詳年年揠白蓮舊名以上見湯志
何寺卽東林施水院漁莊在其北寺壁有日本國人題名二
處見曝書亭集
國朝康熙初僧智解于寺東偏築橘鶴樓與屠廷楫周篔吟
詠其中廷楫有八景詩白蓮魏塘龍山鳳洲柳橋瓊流漁莊
煙市八景見連于草堂集又蔣岍得錢王金塗塔一版以施寺僧周
篔見而賦詩詳見金石以上見采山堂集
姚綬修建白蓮寺記嘉興郡城東五里許市闓之尾村落
之陽故有白蓮寺又名白蓮接待院沿革廢興不復論特
論請于朝以創始者乃宋紹興二年因父老請而有是額
也元季劉伯温先生甞館于寺國初洪武辛已僧原性重
開山建列殿宇房廡永樂癸已僧宗鏡増建後閣宣德間
僧德熙建山門等若干楹成化壬辰僧永淸重建前殿乙
已歲其徒道雲嗣之重建後閣葢皆撤新舊觀其友胡君
奎贊襄居多雲未祝髮時在京師從余讀儒書學詩作字
無蔬笋氣習以故爲僧居白蓮三十年爲人所重前太守
陽城楊公承芳金谿徐公用濟凡有送迎必來白蓮以蹔
息焉蓋亦以雲解文墨耳楊公徐公皆畱詩惟徐公見余
作必和多書以畱殿廡東偏有竹近水數十挺蒼翠可愛
雲搆一小軒以臨之軒西有一桐樹亦與竹映帶而立徐
公爲扁之曰香桐軒大夫士過輒畱題余亦徘徊其間者
屢矣嘗欲余數語以刻石余曰未可也汝輩主寺席者必
有所創建然後可以勒碑雲連當歉歲自出所業餘貲以
重建是閣仍舊以千佛名也閣成而請記雲解其住成化
癸丑再以碑文請余惟佛之像教欲化俗爲善朝暮焚修
以隂翊皇度中古迄今代所不廢者特以佛爲西方至人
寂滅爲教悟性爲宗樂靜無爲淡足萬物原其歷世自釋
迦鹿苑之後世不乏人所主惟一佛爾何千之有雖然一
一而十十十十而百百百百而千千千千而萬萬萬萬而
至于億兆億兆而劫劫塵塵不過一而已矣豈在多乎哉
雲之塑像至千者蓋欲竦動人敬信以從善也要之千佛
乃在一心明心見性性卽佛也獨不見萬法歸一之說乎
況一指餘卽墮第二義矣末爲白蓮作頌系之碑尾云西
方靑蓮弗能見此池白蓮聞妙香根非凡地所移植幻出
雪山之定光香風逆鼻不可當較之旃檀飄處長優鉢曇
花選佛場惟蓮一吸心淸涼彼至人兮在西方白馬馱經
稱法王歲折一枝時供養自不問花蓮子房蕊中藴價白
于玉月下傾蓋淸如霜千紅萬紫不敢雜彌年在水之中
央僧能悟徹坐花上合什可勝人贊揚願見白蓮永伴靑
蓮芳湯志
又白蓮寺詩琅玕滿院未全貧節下題詩意自新入社也
知須我輩逃禪不識是何人東樓獨倚千山雪北閣空飛
十丈塵淸曉春風吹棹發曹溪一派正無津同上
伍方遊白蓮寺寄敬上人詩巍巍白蓮寺雄峙雙溪東四
圍無高山一水春溶溶今日姜漳洲開筵宴羣公林鳥弄
春聲管弦雜歌鐘酒酣倚芳樹輕風落殘紅頼有如滿者
入我詩社中舒嘯振逸響高致廬山同同上
徐霖餞大理寺丞屠元勲于郊外日暮舟次白蓮寺詩名
山不分高憎占好句應畱過客嗟傑閣凌霄千萬佛短墻
臨水兩三家閒來攜我樽中蟻醉後看君臉上霞他日相
思是何處薰風亭館白蓮花同上
屠勲白蓮寺次韻詩不到東林今十載驅馳王事敢深嗟
最佳綠竹此時景無數白雲何處家野逸底須歌白石山
林聊復醉流霞布金卓錫空塵眼賓幙珠幡亂雨花同上
諸偁同都元敬白蓮寺小飲二首淸風來我白蓮寺醉讀
羣公滿卷詩高竹擁軒軒據水却慚幽坐不多時僧房從
此添佳勝南濠老人來賦詩燒筍一盂雲半榻水邊消受
綠陰時同上
周箇白蓮寺日本書歌撥櫂西江歸從遊白蓮寺古殿深
沉欄檻高霜飄木葉空中墜慘淡莓苔粉壁靑縱橫駭見
龍蛇字云是當年日本船乘風遠自扶桑至波濤失所歸
不能獸奔舄竄難深治千里東南戰血腥紛紛姦宄因爲
利城郭荊榛井邑墟可憐梵刹來屯次去日書畱寺壁間
蒼茫莫解其中意想見提刀握管時情難去住雙垂涙遠
人亦自有英豪力盡途窮衆無異我來觀此增惋傷反復
空論往時事同遊朱子工篆文蝌斗蟲魚悉皆識沈生好
古博羣書恠跡奇蹤尤酷嗜迥環莫辨一畫端體勢難尋
六書義歲久猶然墨未渝字雖不識形堪記摩挲其下心
恍然爲憐爾亦能文類重譯輶軒兩莫過千載憑誰諒斯
志吾徒落魄每去鄉到處新詩興常寄驛舍禪林爛澷題
經過但作尋常視此書壯偉今幸存爲語寺僧休掃棄誰
當摹勒作小碑得令好事相傳致采山堂集
屠廷楫秋日過宿白蓮寺納谅溪亭二首柳塘東去路漫
漫送盡征人說路難兩屐遊情收簞枕一天秋氣豁林巒
樽擎自笑朱顏暫扇郤渾疑白帖寬蓮社舊容元亮放龍
山夕照幾回看小坐茅亭略彴通人家煙火夕陽中香林
梵唄隔新雨遠浦吳飲逐晚風結習尚餘三宿戀忘言眞
得一杯功等閒四十七年事漢水南傾魏水東鹿于草堂集
又漁莊詩淺渚復深柳溪水流茫茫隔溪見茅茨歷歷漁
家庄春水生釣竿秋風落魚梁所羨得魚多理亂一以忘
柳塘天風吹隔岸聞滄浪倘有避秦人種桃此徜徉同上
朱彝尊權歌秋晚東林落木疎白蓮僧寺水中居昏鐘不
隔漁莊火古殿猶存日本書曝書亭集
陳忱櫂歌東林禪宇白蓮開魚版繼停午復催坐久雙溪
明夕照布帆一半鵡湖來附見矚書亭集
諸錦過白蓮寺谷隱山房詩去市亦不遠鐘聲出林疎水
流重繞戶松影直當盧雪徑間儔侶自注雪徑方丈額鹿干何處
居自注鹿下東冢所隱殿中榜聯具書也
春風無舊識猶見一行書絳跗閣詩集
會龍山寺在常豐坊㑹龍橋外漢魏二塘水中央相傳元時
建遭兵燬明嘉靖中重建復爲倭毀萬歷十三年知府龔勉
以風水攸關命僧宏棣募建二十年知縣鄭振先以寺基十
畝作爲公佔免稅糧天啟三年知縣湯齊捐俸贖田給帖作
常住贍俯湯志
國朝雍正五年重修高孝本記
殷仲春泛湖至白蓮寺因登㑹龍山詩暮春歷幽尋尋幽
興不輟停策憩遠坰亂流汎輕楫遙遜至叢林淸磬聲㵳
泬灌木蔭石梁渚篁婚渟澈振衣叩禪關復値同心哲晤
言析勝義蓮社欣復結沂洞登孤嶼䢑湍分流決野日澹
淸暉林薄暎嶻嵲幽禽響蔥淸狎鷗戲淸洌景落判中流
登驢望猶觖擬將學無生相隨味禪悅樓老堂集
靈源寺在王店鎭縣南三十六里卽期堂寺元至正二年翰林學士
王泉捨宅僧永輝開山鄒志寺前有天王寶殿左有觀音閣右
有禪觀堂南有放生沼香花橋東西有鐘鼓樓規模最爲宏
敞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僧一眞重建七年里人萬存善復
建殿廡嘉靖間知縣黃獻可拆去鐘鼓樓僅存殿宇萬歷初
燬以上湯志
國朝康熙七年里人王庭等重建僧心印號所居曰分柿山
房文士能詩者多與之遊梅里詩輯
李符過稷公分柿山房詩惜剩春三日招遊屐幾雙茗旗
消午盌芋火映脊釭殘月遲侵袂深花恰亞窗鄉僧詩筆
健好句歷淸江湯志
許燦梅里詞靈源寺古響鐘魚捨自元朝學士居今日伽
藍誰作記望中三十六精廬同上
登雲寺在新豐鎭之東縣東三十里舊名正覺期堂元至正三年
建明嘉靖三十三年倭燬四十四年僧一元重建王涇記湯志
妙峯寺在新豐鎭之西縣東三十里元至正間建後遭兵燹明太
祖吳元年寺僧重建後廢萬歷四十七年僧明預復建湯志歲
久殿圮
國朝乾隆五十年僧道山重建
圓通教寺在鍾帶鎮縣東三十六里原有荒廢寺基周顯德五年縣
民茅承翰申漢南王錢俶歸朱後封漢而王乞于寺基建立名寧國寺
宋治平元年十一月攺今名至元志明洪武二十四年定爲教
寺寺有銀杏二株歷唐宋至今柳志歲久傾圯成化十年僧景
塋重建宏治五年僧德旺重修八年僧德瑄建山門徐春記後
又圯天啟七年復建山門并地藏殿湯志
先福寺在德化鄉三都縣東一十八里唐乾元間創㑹昌間廢咸通
六年復立九年爲先福院長興三年有寧海軍僧栖法紹光
聞于吳越文穆王重立宋治平元年十月賜名惠寂院慶元
三年崇奉靈感觀音大士香火聖像得于杭人張嵩家藏元
末兵燬明正統三年僧道澄重建湯志德祐二年兵燬元至元
初寺僧了悟重建以上俱本至元志案志又云昔石晋天福問有繒道翊一夕見天竺山間光明得
竒木命匠者孔仁謙刻觀音像吳越忠懿王夜夢自衣仙人
末治其居左右曰天竺觀皆白衣像也乃一新道場此鄉書
舊相傳惠寂觀音大士與天竺同一本既聖像自杭得之則
不爲無所自矣邦人歲遇旱潦祈之必應與天竺均此靈感
宋慶元丁已沮淵王補之來牧是邦時適閔早嘗迎請大土
入州治未至而雨已霑星繼命僧師源寫相連記併刋諸石
又踏落花新冬〓詩鈔
高孝本慧日庵詩峯轉林深石路欹孤笻祇許白雲隨行
來竹隖山如畫中有苑庵人不知禪榻冷侵霜落早晴牕
香過菊開運卜隣欲就彌天釋乞與西嚴洗鉢池固哉叟詩鈔
慈竹庵
在自苧鄉萬歴三十八年僧慧參方歸省建庵奉母
沈思孝嘉其孝因名慈竹以表之湯志
李日華慈竹菴詩結菴宠無生不負生身處蕭蕭慈姥竹
何異菩提樹半間彌勒龕讓與耶輸住聞公精茗旗滴滴
皆法乳何日買舟過淸霜本葉雨何志
梅谿庵在白苧鄉明崇禎末孫肩祝髮于此更名詮勝
國朝順治三年僧通門開堂建造殿宇何志
諸錦梅谿庵詩邱壑情眞憶大山花宫小葢作煙鬟蒼涼
夜月平池裏寂寬荒墳叢竹間大山葬菴中喚雨春鳩嗁野水
談詩老衲掩空關我來憑弔多興感細雨莎燈悟八還吳志
芋香庵在自苧鄉五環洞橋之東竹木幽勝
國朝康熙間處士王蘭谷居此歿葬庵傍吳志
張劭題王楚香芋香庵詩無兒只播詩千首有碣能環花
萬株誰似楚香高臥穩回頭遺恨一毫無本威詩鈔
蓮社庵在鹽倉坊明萬歷間僧廣栻建廣栻吳氏子性至孝
事父母者終遂捨宅爲庵其門聯有棄家依白業結社種靑
蓮之句湯志
屠廷楫蓮社庵訪不遷上人不値詩煙邨西引屐野水繞
晴坡曲徑存松菊空庭鎖薜蘿僧持龍鉢去客向鶴林過
不淺幽尋興移牀向夕柯鹿干草堂集
選勝庵在白苧鄉
國朝康熙間僧坦所居
屠廷楫選勝庵詩坦公書屋古招提白苧邨南日未西巳
喜茶瓜符素約更期〓被展幽棲閒房靜書花侵帙野屐
斜陽稍滿畦去住總從無相有東林送客又過溪同上
右禪院及庵二十五見于至元志者一淨因院今廢巳外以
其爲古蹟也故仍載之鄒志又載觀音庵縣南三十六里東隱庵春波
門外一百步茅亭庵縣南三十六里智遠庵縣南三十六里董庵縣南二十七里西姚庵
縣南三十六里妙智庵縣西南二十四里存廢莫考雖稱建自宋元而碑記
題詠俱無日建置年代先後舛錯率屬僧徒里俗無稽之談
不足述也今志所載者皆近而有徵湯何二志及各家詩文
集多可考見以供禪林之品藻而遡風雅之流傳不惟爲伽
藍記而已其本無故實者姑存名目于後
積善庵湯志景德寺下院聞性庵湯志長濤庵何志以上春滅坊
草庵湯志北板坊
淨因庵湯志地藏庵同上詳見塚墓靑蓮禪院無志以上盥倉坊
祗園庵何志王家坊
靈光庵湯志中有井疾者飲水卽愈庵廢爲社約所僧性源塔院尙存圓明庵湯志古佛庵同上
航庵一作黃庵以上蔫搭坊
古峯庵何志甪里坊
香海庵何志松濤庵同上柴竹庵同上以上常豐坊
彌陀庵何志慈義庵舊武安祠詳見壇廟以上王店鎭
禪悅林何志新豐鎭
止水庵湯志在叚〓唐鍾帶鎭
太平禪院湯志有沸雪軒秀水吳鵬記浙行鎭
延壽庵湯志永康庵同上邱庵同上太平庵何志正法庵同上博山庵同上
以上德
化鄉
福田庵湯志元至元間名善住庵鲁天琪有記明萬歷間攺福田感化鄉
積慶庵湯志萬歷四十七年胡日華建舊名鮑塔菴詳見壇廟日華女常節婦年十九而寡于庵後築慈好堂奉
父母普濟庵湯志宋咸淳間憎仁良建仁良靑百二十歲大悲庵何志靈鷲庵同上耕善
庵同上以上里仁鄉
普度庵湯志幻景禪院何志以上新豐鄉
般惹庵何志永豐鄉
琦堂庵湯志天寧寺下院寶華庵湯志東塔寺下院一拾庵湯志眞際庵何志古
心庵何志作古新一航庵湯志福田庵吳志以上白苧鄉
正覺庵湯志長水鄉
右禪院及庵四十六凡見于湯何二志而確有地址可指者
今按坊鎭鄉都錄存其名目又湯何二志所載今隸秀水嘉
普者不錄外有佑聖庵縣東三里報本庵縣東三十六未詳所在姑附
記之
崇元道院在宣公坊縣東一里宋咸淳三年里人徐實甫捨宅道
士趙一休開山明洪武初地產靈芝建元瑞堂永樂元年道
士朱逍眞重修桺志成化十七年道士朱養中朱宗譽重修海鹽
張寧記嘉靖間廢湯志
玉〓道院在春波坊縣東二里元至正間里人張道貞捨宅建明
洪武二十四年併歸元妙觀永樂元年重建桺志嘉靖四十三
年燬萬歷十年道士李宗源重建湯日新記天啟元年道士俞逸
重修并建元帝前殿廡俗名天尊閣湯志
元眞道院舊在靈光坊詳見秀水縣志明嘉靖間移東門外北板坊
湯
志
鬱秀觀在放生坊縣東二里宋咸淳三年道士劉一淸創建元至
正二十七年燬于兵洪熙元年道士顧眞常徙建于白苧里
海鹽張寧記萬歷二十一年燬三十五年道士沈明德等重建乎湖
沙懋
孝記
國朝順治五年道士沈三錫等重建蔣薰記乾隆八年道士洪
振三重修
沈懋孝重建鬱秀道觀記浙西之水從天目來匯于鴛湖
馬塲二水間合流春波之上周而〓〓澂泓凝碧煙雨延
其勝于湖之中鬱秀鎭其勝于城之隅三吳諸水自西自
北自海上來者咸凝結于此矣先有沈道士寧者閉關十
年得五龍眞人召龍術仁宗聞之詔乘傳入會于太液池
頭試召諸海若䝉濛中似有頭角天日爲晦風雷起掌握
敕賜眞人道號寶軸牙章其徙世守焉沈道士旣還山謂
郡在浩海之隅必且世有蛟蜃颶母吞噴洪潮齧土析蕩
爲斯民大患特祠北方元武像以厭制之門殿皆東南向
適綰分水墩鹽官塘之水口所以世世鎭水物除民害也
鄉賢先生張給諫載沈道士應召事手蹟尙存住萬歷七
年鹽官塘大决在事者開裏湖于石塘南以便築運余曾
見一異人過此言海山鹵壤國初不召佃不開渠自有深
意將留此大塊以障非常潮患卽噴吸之不可動若開裏
湖鹹潮必内入殺稼海波如驟溢裏河必且大潰決而正
南直嘉興治之十八里橋決而又西直嘉興治之春波門
矣一時迂之不信次年潮果入殺稼郡城濱河旁皆生海
錯然竟不沁人春波門土人怪之以爲元眞元武之靈
耶余總丱誦讀于此頗聞道士范士芳逮事陽明王先生
言其避瑾璫之難潛跡此殿後者三載後江右定逆藩之
事還師過此經宿乃去道士錢志善等〓心任事曉夜募
建耆老夏鰲等協力助成葢其成之之難如此湯志
淸眞道院在鹽倉坊縣陳南二里宋咸淳三年經歷王仲堅捨地
道士俞虛中建明洪武二十四年併歸元妙觀永樂元年重
建柳志洪熙元年沈道寧重修御史姚綬讀書其中隆慶六年
三元殿燬萬厯元年道士俞養正重建湯志王家棟記畧日院有雙桂堂幽敝
可憇名日九霞丹室堂虛客坐對雙桂松老鶴來棲九霞姚
侍御〓書聘所篆也隆度壬申兵家治火藥具族居斯堂有
〓〓之焚道士俞養正重建始于
萬歷癸四三月落于丁丑十月
國朝乾隆間重修
車大任過淸眞觀詩江南春雨問桑麻偶見碧桃千樹花
不用仙壇勤卜築孤雲野鶴總無家渴志
李日華和詩春來雨脚散如麻零落元都幾樹花鶴塚只
今猶認識碧雲多處是仙家同上
太古道院在〓搭坊縣東北三里元至正間道士魯遠一創建洪
武二十四年併歸元妙觀永樂元年重建桺志成化八年道士
王本端重修正德元年道士金坦然建立山門湯志朱綬記畧日太古
道院歷世藏有拜章閻玉皇〓乃李唐名華
所化間朝廷取用古吻不畱而名則恒存
㕓隱道院在蒯搭坊縣東三里元至正二十一年里人陳伯誠建
正統四年燬于火其後道士潘本源等重建支立記今廢湯志
崇眞道院在常豐坊縣東四里宋宣和元年道士沈洞雲建明洪
武二年重建桺志嘉靖三十三年倭燬三十九年道士繆廷珂
重建湯志
國朝順治十六年建古聖樓何志
元眞觀在王店鎭元至正十二年里人徐普興捨宅建明嘉
靖四十三年道士戴廷虛重修李芳記俗稱南聖堂湯志
竹林廟在里仁鄉縣東南三十里宋初建明嘉靖中里人高文燈讀
書處吳志萬歷間道士高九淳重修何志高道素記
國朝乾隆十五年毀燬十七年道士陸丹峯等重建
高道素重修竹林廟記去郡城循大川望洋而東爲新豐
鎭稍南四里許有廟曰竹林踞水三方環則北則往來孔
道南跨大橋則諸方之水瀝焉東去當湖二十里而近南
抵鹽官三十里而〓北至郡城則四十里其諸鎭之錯壤
者則新豐最近南接新行東南届梅溪或十里或二十里
其寺廟之相整者則西南石佛東南淨相又南曹王俱精
藍崇觀游觀聚會勝地環廟而居者無慮數千百家桑麻
煙火實殷軫焉廟旣當都邑聚落之交游人士女商賈行
旅經是者必憩息其下然則廟之于諸邑諸鎭郵舍蘧盧
也于諸寺觀則滕薛邾莒也于諸聚落則畏壘之社蠻觸
之〓也廟前堂奉三元大帝主人間罪福中堂奉慈悲大
士水旱疾病禱輒盻蠁後院則符籙經懺于是乎出則又
諸方之化城福地也今堂湫底而像毀露有仰瞻而拜者
能讚歎莊嚴乎庭蕪穢無廊廡而人行于淖有摳攝而登
者能安稳帲幪乎淨院淸居鹿場而蛙塪有偃息而游者
能領略淸淨作殊勝想乎此道徙高允淳發是願直走白
岳謁北極君建此誓乞靈于諸方善信成此勝事也夫年
和穀熟民康悅而物蕃殖神貺昭矣假以崇報不㤀本也
破貪慳省奢汰作勝因種福田也不以地不以人與名山
崇刹破衲苦行同作如是觀不住於相布施也諸善信實
備有之因記而鑱諸石石刻本
高承埏過竹林廟詩市居久隔竹林廟一倍新稍抽翠煙
舟繫桺根蛙歇吠屐穿松下鶴驚眠石橋流水渾依舊苔
碣題名細認年爲間白頭高道士紫函瓊笈更誰傳稽古堂集
南涇道院在長水鄉縣西南三十六里濮院鎭之南元至元二十七
年里人張全眞建湯志
趙孟頫南涇道院記浙右之地水居十七其勢汪洋沮洳
往往而是水行之道可以通舟楫土人謂之爲涇嘉興城
西南五十里而遠日秀涇有張氏者居其地德祐之末燬
于兵火張君全眞迺改築于秀涇之南所謂南涇者也旣
而其妻死不復娶闢以爲道院脫儒冠著道士服翛然獨
處以頤性養神爲事凡田疇所入悉以給土木工估中爲
殿堂祠元武神其背爲延眞之閣講道之堂其左右爲栖
士之舍其陽爲迎仙之橋放生之池因池爲堤列樹松栢
梅竹又南數十百步有大朴數百年物作庵其下曰朴庵
陂塘環〓林木蔽翳境物潔盛淸人心目故遊方之士樂
其處而多至焉葢經始于至元丙戌歷有十餘年而後成
亦勤矣哉人之生也自非聖賢莫不有所役或役于名或
役于利大有所求則大役小有所求則小役總總如也割
去世累優游恬淡以求自適雖未爲無所求其視汲汲于
名若利匍匐顚仆于汙穢之途規毛髮衣食以嫗煦妻子
相去豈不遠哉初松江修竹胡氏事元武甚嚴其家火而
神像儼然獨存張君迎歸構殿以祠之上梁之曰雨幾不
克建張君禱焉俄有白鶴廿八從東北來翺翔其上良久
西南去雨隨已而大雨于西南三里之外何其異也上强
山僧靖達從吾遊道張君之爲人且道其意乞文記其始
末故采其言以爲記松雪齎集
右道觀二道院及廟九至元志惟載祟眞道院而不詳其創
建年代桺志以爲宋宣和者祇據傳聞之說于古無碑記可
考其他亦大率類此今姑仍之
嘉興縣志卷九
知识出处
《[嘉慶]嘉興縣志三十六卷首二卷》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共出版100册,所收嘉兴历代方志114种,基本囊括了自元《至元嘉禾志》到民国嘉兴现行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方志。本册为[嘉庆]]嘉興縣志三十六卷首二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