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府志卷之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康熙]嘉興府志十八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10002360
颗粒名称: 嘉興府志卷之六
分类号: K29
页数: 10
页码: 一----十九
摘要: 该地方志为袁国梓纂修,收录于康熙嘉兴府志。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史

内容

嘉興府志卷之六
  知嘉嘉興府事雲間袁國梓纂修
  學校附書院社學
  袁國梓曰學校之作自三代始所以明人倫勵民俗
  也制備于漢其後興廢不常至宋始令郡縣皆立學
  後世因之規畫盡美葢所由來遠矣先儒之言曰國
  之盛衰視乎學之興廢故易俗治民取善禮樂禮樂
  之用舍是何以哉明洪武初頒樂器嘉靖中定典禮
  易名易像駸駸乎度越前古矣洎乎末流講堂興鈎
  黨之獄鄉社䝉僞學之譏遂使文治衰息士習恠變
  二氏之說橫行于天下而爼豆付之劫灰宫墻鞠爲
  茂草其可嘆也巳
  今天子崇儒重道躬視辟雍圜橋觀聽莫不向化而又進
  宏博之彥大有事于著作菁莪棫樸之美卽遐陬僻
  壤敢自外焉嘉雖一郡亦東南聲教所權輿也志學
  校
  明洪武二年十月辛卯詔天下郡縣並建學校以作養
  士類定在京府學生員六十人在外府學四十人州
  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日給廪膳聽於民間選補仍
  免其家差徭二丁八年立社學十六年奏准天下府
  州縣學自明年爲始歲貢生員各一人二十年令増
  廣生員不拘額數正統元年令生員名缺許本處官
  員軍民之家及社學俊秀無過犯子弟選補六年令
  府學一年貢一人州學二年貢一人縣學三年貢一
  人遂爲定例十二年奏准令生員常額之外軍民子
  弟願入學者提調教官考選俊秀待補増廣名缺一
  體考送應試成化三年令衛學四衛以上軍生八十
  人三衛以上軍生六十人二衛一衛軍生四十人不
  及者不拘有司儒學軍生二十人正德十年奏准都
  司衛所學原定一年一貢者與設優等次等生員各
  四十名原定三年一貢者與設優等次等生員各三
  十名原定二年一貢者與設優等次等生員各二十
  名通行提學官考補以後於優等內照例考選充貢
  有多餘者俱作附學不堪者不必取足萬曆十一年
  題准各提學每歲考校入學務要不失原額間有他
  故巡歷不周次年卽行如數補足其地方果係科目
  數多就試人眾則於定額之外量加數名但不許倍
  於原數如乏才之處亦毋得因而一槩取盈
  皇淸初考試童生進學不拘額數順治四年定每考童生
  大學進四十人中學二十五人小學十二人十五年
  定六年內止許隨歲考進童生二次其隨科考停止
  十七年定大學進十五人中學十人小學五人武學
  如之十八年定科歲兩考歸併一考定貢例府三年
  貢二人州二年一人縣三年一人康熈十四年定復
  科歲兩考十六年以用兵需餉定捐納生員例不限
  額其考取之數定大學四人中學 人小學 人列
  名于案册之前與捐納者一體進學十九年定復考
  取原額大學十五人中學十人小學五人仍聽捐納
  不限額其府學比州縣取數例多四分之一如州縣
  四名則府學五名州縣十五名則府學二十名武生
  新舊取額與文生同康熈十五年定武生三年一考
  十九年定武生捐納例現行其歲貢康熈 年停止
  八年部議酌復十四年欽奉
  恩詔册立 東官本年歲貢攺爲恩貢陪貢攺爲歲貢又
  十 年定鄉試副榜前 名准作貢生此天下遵
  行之定例也嘉興府學及本府所屬嘉秀善海平石
  桐七縣均係大學其數可稽矣
  論曰學以育賢才也數之登降政之得失見焉時之
  消長教之舉廢徵焉顧志學校而不志取士與貢士
  之額是不若錢穀甲兵之可悉也土木采堊之宜知
  也所重在彼所輕在此毋乃顧末而遺本耶予故刪
  舊志之繁而特舉故明以來頒行功令綜叙于儒學
  之首俾後世有所考焉至
  國家右文盛典彪炳曰月亦旣載在簡策矣獨以滇氛未
  靖軍費孔艱暫開捐納之途未必永著爲令者也
  嘉興府
  儒學在府治西北一里唐開元二十七年於天星湖
  前建文宣王廟廟後有學五代廢宋太平興國二年
  錢氏納土知州安德裕卽廟右立學咸平四年詔州
  縣開設學校賜九經祥符二年詔修州縣學知州耿
  肱以廟學卑窄移于望雲門內之西其地後併天寧寺乾道
  二年賜田五頃崇寧元年詔頒學制知州錢遹如式
  攺建內有六經閣建炎二年金兵燬知州程俱移于
  州治之東紹興壬戌詔守臣興學校知州方滋請更
  于通越門內二百步建殿堂齋舍襄陽張〓記淳熈四年
  知州吕正巳建御書閣陸宣公祠吕祖謙記嘉定十一年
  知軍府岳珂攺建未就十三年知軍府鄭定成之六
  齋垣墉廪廥畢具待制袁燮記紹定二年知軍府莫叔益
  建觀頤堂郡文學黄夢高記端平二年知軍府趙與〓剏御
  書閣寶佑丁巳郡守謝瑩以廟學共門出入非宜乃
  另闢一門于廟之西疏鑿泮池増建講堂尚書張鎭記元
  至元丙子兵火廟學僅存丙戌四明陳紹在徐碩等
  請於省攺御書閣爲尊經閣大德三年總管府事辛
  仲寳重建廟學十一年教授孔演學正趙由漳學錄
  沈德華嗣葺海陵牟巘記趙孟頫書至順二年達魯花赤八扎
  崇建大成殿并戟門兩廡郡人張采記至元五年總管和
  元昇重修尊經閣廣學東地飭官署植名木明洪武
  二十七年參議議水李文華重建明倫堂于廟後卽宋建明德堂
  舊址宣德中巡撫胡概按部重修殿閣廊廡講堂四齋
  正統二年知府黃懋以學逼廟後殿邃堂卑復購東
  北慈恩寺址卽古曹刺史捨建寺址移建明倫堂堂之東西爲
  四齋曰進善曰致道曰日新曰時敏齋之後分列號
  房東號之南爲饌堂饌堂之東爲射圃學士陳循記後郡
  守楊繼宗修尊經閣并廊舍未果去任成化初郡守
  徐霖葺撤文昌祠于思樂堂左建鄉賢祠郡人張寧記通
  判陳寳廣櫺星門外地瀕河壘石護以石闌弘治初
  郡守柳琰重建思樂堂嘉靖中建敬一亭啓聖祠二
  十七年郡守趙瀛修萬曆三十九年郡守吳國仕修
  明倫堂崇禎十三年訓導吳祖稷捐修啓聖宮
  國朝順治十三年知府史載修大成殿并兩廡櫺星儀
  戟等門新文宣王像餙以紗橱郡人譚貞黙記康熙十六年
  知府盧崇興教授姜廷櫸重建明倫堂啓聖宮張天植記
  姜廷櫸序古養賢堂按堂在明倫堂東南儀門之左卽饌堂也廢巳久矣康熈十七年四明范
  光變訓導茲學出其地于榛莽中以更建來請相與
  謀于鄉士大夫各捐資集事光爕將顏之曰希聖以
  爲講學之所杜臻王庭張天植等有記又更建時掘
  地得古錢一其文面曰天開文運背作筆錠蓮燈之
  形人以爲瑞咏
  歌以傳之云
  按今廟制中爲先師廟前爲露臺左右爲兩廡前爲
  戟門左右爲翼室前爲櫺星門門內爲禮亭殿之西
  偏爲啓聖官廟後爲尊經閣東二十步爲神橱神橱
  左爲養牲所右爲宰牲所閣後爲名宦祠鄉賢祠
  按今學制中爲明倫堂左右爲四齋曰志道據德依
  仁游藝堂之前爲甬道爲儀門儀門東爲古養賢堂
  南爲泮池堂之北爲中堂爲思樂堂左爲公厨四齋
  之後爲號房號房南爲廥厨廥厨南爲靑雲樓樓之
  南爲教授宅東爲訓導宅
  射圃在聖殿西偏
  祭器
  大銅爵三十五隻 小銅爵八十六隻 銅豆七十
  七副 銅豆底〓十二件 大銅花瓶五件 大鼎
  爐二隻 銅簠二十二副 銅簠底五件 銅簋二
  十九副 簋底一件 銅犧罇五件 象罇六件
  大銅酒罇二件 小銅酒罇七件 瀾口花瓶二件
  盥洗銅盆二件 索耳爐四件 銅方玷三十五塊
  破銅花瓶一件 錫杓六件 鐵香爐一件 銅小
  龍頭一個 鐵龍頭一座
  樂器
  銅光鐘九口 銅花鐘十二口 小銅鐘一口 鐵
  鐘一口 石磬二塊
  按祭器樂器在聖宫左側見明景泰間碑記
  兵燹之後多所散失今據庫册志其存者
  書籍明洪武初頒今散佚
  大誥一册大明律一册性理大全三十册四書大全十册周易
  大全十二册書傳大全十二册詩傳大全十八册春秋大全
  十二册禮記大全十八册爲善陰隲八册孝順事實六册勸善
  書十册五倫書六十二册
  學田新舊共計一千二十畝六分九釐
  書院
  陸宣公書院府治北卽宣公祠舊有祠十所其一在府學西南宋知州李正巳建後廢明宣
  德中重建于此宋吕
  祖謙明金幼孜有記
  仁文書院一名天心三塔東百步明萬曆中推官曹光德建置義田今廢
  嘉興縣
  儒學縣治東按元嘉禾志舊經有夫子廟在縣西北
  二百步卽宋初縣學也後附於州而學址更爲郡社
  壝至宋咸淳五年縣令張汴以主學張夢吉狀請于
  知軍文本心卽城西舊驛爲縣學殿堂齋序門廡悉
  備元至元二年憲副楊某命總管撤其舊而新之十
  一年攺建大成殿明洪武六年縣丞魏誠重修宣德
  二年巡撫胡槩命郡守齊政縣尹趙良大建禮殿明
  倫堂廊廡齋舍正統十一年郡守黄懋廣其地嘉靖
  乙未縣令黄獻可請徙置治東興聖寺址卽宋孝宗
  流虹之所創制悉逾舊式又建敬一亭啓聖祠于殿
  之西偏三十三年明倫堂燬郡守劉慤更建萬曆二
  十四年縣令陳儒新大成殿泰昌元年縣令蔣允儀
  復修崇禎十一年明倫堂又燬縣令羅炌重建并修
  大成殿兩廡儀門十三年訓導孫肇元起聯奎樓于
  巽隅廣學前街道
  皇淸順治十三年知縣張厥修修東西兩廡文廟戟門康
  熈六年知縣金鏞攺修明倫堂儀門
  射圃
  祭器
  銅香爐九 銅爵四十二 銅簠簋四 銅籩豆三
  
  十六 銅花罇七
  書籍明崇禎五年頒今散佚
  四書 五經 通鑑 孝經 小學
  學田新舊共一千二百二十二畝一分四釐八毫
  按宋咸淳五年張汴申請立學時有圍蕩田制職
  田鹿苑等廢寺田數頃以繼廩粟後士民捐田至
  四十六頃元至正二十四年奉賢鄉人王氏復捐
  田一頃歷年旣久蕩廢無存至嘉靖問始置學田
  萬曆間監生沈文銳項穆各捨田若干知縣鄭振
  先問發金圻隱田若干申請爲義田分之三學天
  啓初令湯齊搜本縣絕戶田若干助學以
  供祭祀詳宫詹陳懿典尚書姚思仁記
  屠康禧書院虹涇橋西
  社學五一東津四各鎭常平倉側萬曆二十六年知縣鄭振先重建増置鍾秀蒯搭二坊社約所
  秀水縣
  儒學在治東一百五十步明宣德五年吏部員外郞
  李亨闢基于鍾架橋西七年教諭徐哲始領印蒞其
  事知府齊政選生徒入學是年冬戶部侍郞成均命
  同知孟廸建明倫堂及齋廡八年建大成殿櫺星戟
  門正統九年縣丞高謨塑先師四配十哲像十年知
  府黄懋修載門兩廡置文昌祠號房景泰二年知府
  舒敬建膳堂庖湢三年冬僉事陳永葺聖殿櫺星門
  置觀德亭天順二年知縣莊徹易櫺星門以石成化
  十九年知府徐霖闢學之東垣建鳴陽門取道東出
  嘉靖乙未知縣林應亮建敬一亭啓聖祠戊申知府
  趙瀛濬學前河廓釋氏所侵地屏以崇墉萬曆二十
  四年知縣李培增建尊經閣于巽方
  皇淸順治十四年知縣賈會重建大成殿明倫堂康熈四
  年巡道上官鑑捐俸建尊經閣攺建鳴陽門以迎巽
  峰康熈十二年知縣李見龍教諭管文華修葺兩廡
  濬學河四十丈建啓聖祠立射圃創觀德亭重修明
  倫堂攺造頭門儀門向巽十七年訓導袁日華葺復
  正誼齋搆軒曰鐸隱
  射圃學門南
  祭器與嘉興縣同
  書籍藏學庫今散佚
  四書大全 易經大全 書經大全 詩經大全
  春秋大全 禮記大全 性理大全 通鑑綱目
  文章正宗 明倫大典 大明會典 文章家禮儀
  節 小學史斷 五經旁註 儀禮註疏 書經註
  疏 禮記註疏 公羊註疏 資治通鑑 一統志
  射禮纂要 爾雅註疏 醫書 爲善陰隲 事文
  類集 龍飛錄 穀梁註疏 孔子祀典 孝經註
  疏 南溪書院記
  學田新舊共共一千一十八畝一釐二毫
  鹽院凌某置義田九十三畝三分九毫萬曆六年
  本縣問發錢鳌入官田六十畝九年縣問發眞良
  入官田一十五畝十年兵道詳發王冠王倫王儒
  入官田一十九畝十八年監生沈文銳義助田一
  百畝通共義田二百
  九十三畝三分九釐
  社學五一在北營四在四鎭常平倉側明嘉靖間郡守趙瀛增置七所並廢
  嘉善縣
  儒學在治西一里明宣德五年大理卿胡槩定基知
  府齊政募民陸垣捐貲建大成殿塑聖賢像後知縣
  鄭時繕葺正統六年知縣李遜建後堂門廡齋舍天
  順間知縣盧雲濬泮池易櫺星門柱以石成化初知
  府楊繼宗檄知縣畢神募富民建明倫堂并日新時
  習兩齋又建後堂十九年知縣汪貴新門廡厨庫饌
  堂號房并兩廡神庫神厨宰牲房弘治丙辰訓導王
  緒建聚樂堂嘉靖中建敬一亭啓聖祠萬曆十八年
  知縣章士雅修崇禎初知縣蔡鵬霄葺
  皇淸康熈十一年知縣莫大勲教諭任雲蛟增修
  射圃
  祭器
  銅爵一百六十一 銅酒杓三 銅簠十 銅簋十
  銅匣一 籩三十六 木豆三十六 銅花瓶二十
  銅香爐大小一十八 燭竿十 燭臺大小六十
  鐵香爐一 鐵花瓶四 錫茶壺一 黄絹幔并鈎
  二 紅絹幔六以上舊存 錫登六 錫硎二十六 簠
  二十六 簋二十六 竹籩一百二十一 木豆一
  百二十六 分牲木盤大小五十 銅犧尊一 象
  罇一 木爼四 紅絹幔二以上萬曆三十四年補
  書籍
  四書 四書大全 易經大全 詩經註疏 詩經
  大全 書經大全 春秋大全 春秋胡傳 禮記
  大全 左傳註疏 穀梁公羊註疏 周禮註疏
  儀禮 禮書 樂書 性理大全 朱子文集 魯
  齋全書 小學 孝經 通鑑 資治通鑑 漢文
  選 西漢三子司馬文 西漢書 唐宋名賢策
  大學衍義補 文章正宗 韓柳歐蘇文集 皇明
  啓運錄 高皇御製集 大明一統賦 聖駕重幸
  錄 明倫大典 問刑條例 折志 甘泉新奎錄
  玉髓眞經 崑崙圖 醫方選要
  學田新舊舊共四百二十四畝八分六釐二毫又天啓
  四年丁寶捐腴田百畝
  書院
  思賢書院縣治東明正德丁丑縣丞倪璣建內有淸風樓崇禎中禮部郎中陳龍正倡同善會
  捐貲重建并
  建五賢祠
  鶴湖書院北門外明崇禎中知縣李陳玉建
  戴氏義塾風涇鎭黃溍記
  陸氏義塾汾湖明宣德中陸垣建會鶴齡記
  社學六一在思賢書院一在慈雲寺四在各鎭常平倉側嘉靖甲午知縣徐榮創建十所俱廢
  海鹽縣
  儒學縣治西南二百五十步唐有夫子廟在縣東後
  圯宋太平興國中主簿石知一建文宣王廟景德四
  年令翁緯移建縣南嘉祐八年令褚珵又移縣東南
  紹興中令徐光實新之乾道二年令劉銓又移建縣
  南僅立宣聖廟講堂明年令魏汝功始葢廊廡庖湢
  易講堂曰傳道淳熈十五年縣丞李直養新廊廡紹
  熈元年寺氶李某遷令以俸錢修大成殿置書籍祭
  器元貞元中陞縣爲州設教授守趙孟貫以舊址湫
  隘攺建于此明洪武三年攺州爲縣學爲縣學知縣
  王文重葺永樂中知縣上官廉備明倫堂知縣秦恭
  修大成殿正統十二年知縣會昌建神厨宰牲房景
  泰四年教諭王恭攺建門樓于大門外之東南成化
  六年御史劉珂按邑命知府楊繼宗新講堂立儀門
  徙後堂爲二齋𢈔庾舍饌堂及宣公祠文昌祠弘治二
  年巡道伍性募富民粧塑聖像嘉靖中建敬一亭啓
  聖祠隆慶元年令李薦隹葺治萬曆五年知縣饒廷
  錫建會講堂攺建敬一亭于文廟後八年通判張繼
  芳攺修門向移闢泮池二十八年天啟初知縣樊維
  城修葺
  射圃櫺星門東南
  祭器
  大銅香爐一 中銅香爐一 小銅香爐九 鐵香
  爐三 大銅燭臺二 中銅燭臺四 小銅燭臺四
  木燭臺五十四 大銅花瓶四 帛匣一十三 銅
  爵一百三十八 銅酒壘三 銅酒杓三 銅簠簋
  一十六 銅籩豆九十六 木籩豆二百知縣喬拱璧修補
  書籍
  按海鹽縣圖經明永樂正
  統年有賜書其目錄無考
  學田新舊共四百二十三畝零
  按明萬曆元年知縣范梅學田記畧云海鹽學田
  萬畝見元編修陳旅記元社丘〓田没豪右明建
  學無田有田自隆慶間司訓高梓始又按萬
  曆十八年知縣李當泰増置學田有記
  馮氏義塾治東一十八里徐一夔記
  社學五一在城四在各鎭常平倉側
  小學宋紹熈中知縣李直養置有師無學施棐記
  平湖縣
  儒學縣東二百五十步瀕當湖明宣德五年吏部員
  外郞李亨相宅初搆講堂越四年縣丞孫華建文廟
  禮召義民陸珪并大姓沈氏共建大成殿東西廡各
  五間成化十年知縣郝文傑建戟門櫺星門鄉賢祠
  名宦祠嘉靖十六年知縣黎循典建敬一亭啓聖祠
  三十年教諭韋變建魁星樓三十九年知縣陳一謙
  建學倉四十二年知縣顧廷對增先師殿門廡建文
  明坊于東水門建龍吟閣高七十尺爲靑龍文峰今
  圯萬曆間一燬于火再傾于風知縣劉士瑗江寰黄
  熖先後修葺崇禎初颶風復作文廟兩廡盡圯知縣
  頼垓吳春枝相繼建修
  射圃南門外
  書籍縣志有教諭張蔚然藏書記
  四書 書經 詩經 春秋 易經 禮記 春秋
  大全 資治通鑑 少微通鑑 爲善陰隲 文章
  正宗 大學衍義 性理 六子書 群書 考按
  大明律 三蘇文 爾雅 宋元通鑑 五倫書
  洪武正韻 浙江通志 吾學編 管韓子評
  高皇御製集 宣公奏議 四書五經 傳註 莊
  列子全書 薛文淸要語 講堂日錄 孔廟禮樂
  考 鄉飲圖舊存易經註疏 詩經註疏 左傳註疏
  公羊註疏 穀梁註疏 周禮註疏 儀禮註疏
  孝經註疏 爾雅註疏 論語孟子註疏 四書
  集註 朱子節要 敬菴要語 東湖講義 湖黌
  政槪 察院條約新置十三經註疏 禮記註疏
  學田新舊共五百六十五畝二分八釐六毫
  書院
  崇文書院明嘉靖知縣陳一謙立卽報功祠今廢
  介菴書院治東南案山上摠督胡宗憲爲陸淞建
  天心書院〓宗〓後爲陸氏義塾莫如忠記在城四在各
  社學五一在城四在各鎭常平倉側
  石門縣
  儒學舊在縣南運河之西宋元豐八年令吳伯舉創
  成德堂致道據德二齋宣和中令黄揚徙建河東南
  嘉定中輔廣爲主學經理學田元至正丁酉燬陞爲
  州學知州王雍又移于萬歲橋東堂曰明倫齋曰興
  化曰集義建四先生祠魁星樓采芹亭明洪武六年
  知縣田慶原重葺宣德間巡撫胡槩命有司整修正
  統十一年知縣焦寬更葺明倫堂兩齋天順八年知
  
  縣郁倫修大成殿并兩廡號房易櫺星門以石成化
  庚寅知縣王輿重建明倫堂增築露臺戊戌知縣張
  超修兩廡裝塑聖賢像并祭品弘治辛亥知縣吳浚
  建大成殿移創號房于文廟之左嘉靖中建敬一亭
  啓聖祠萬曆六年知縣陳履建文峰三塔一巽一坤一離
  皇淸順治十二年署縣事通判韓範教諭周有亮及士民
  捐貲重建
  射圃尊經閣東南
  學田新舊共八十五畝九分六釐三毫
  嘉靖中吕希周捐田一百七十四畝五分萬曆中
  吕漢捐〓〓〓畝五分四釐又徐稷捐田地九畝
  九分八萬宗〓肇買田二十畝靳一泒捐俸置田
  五十九畝一分七釐四毫共三百一十四畝一分
  九釐四毫
  書院
  傳貽書院縣治東二百步宋輔廣號慶源先生講學之所文及翁記屢經興廢遺址尚存
  白社書院石人涇衛富益教授講學處今廢
  綠槐書院石門鎭東三里王龍溪之裔分栖于此
  社學五一在城四在各鎭常平倉側明弘治四年知縣吳浚重建于城隍廟東
  桐鄉縣
  儒學在縣東北一里明宣德五年巡撫胡槩太守齊
  政卜地得徐進
  宋文思院徐公綱之裔所居遺址衆水滙合形
  如半璧乃檄知縣趙中始築外垣建明倫堂至知縣
  范宣田玉梁敬相繼增建其制乃備嘉靖中建敬一
  亭啓聖祠四十二年義民沈瓚捐金建尊經閣知縣
  會士彥建文昌祠文奎閣
  皇淸康熈六年教諭閔圻申重建明倫堂
  射圃奎光樓後
  學田新舊共四百一十一畝八分四釐
  社學五一在縣西門市一在石門鎭
  論曰取士之法古者舉子鄉里後世變爲科目選舉
  之〓〓〓〓〓用者也科目之取士用而後擇者也
  用〓〓〓〓〓如擇而後用矣擇而後用又不如教
  而後用之爲善也然則學校之興烏可不亟哉近以
  國用不足教職廣選而又無重祿以養其廉卽有賢
  者亦衣食是慮何暇以仁義禮樂陶鑄人才如胡安
  定之于湖州乎故有心世道者每于宮墻之外別創
  書院社學于以講習討論作興而鼓勵之葢教之學
  校又不如教之鄉里之爲善也或有議其非古者不
  知三代之世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教士之
  處患其少豈患其多也况乎後世禪宮道院招集游
  惰幾遍國中而儒者之學僅一泮水道統何藉而不
  亡人心何藉而不壞耶先朝大儒廢寺觀攺建鄉學
  卽籍其田土入官以養士子崇正闢邪除害興利可
  謂一舉而兩得矣惜乎今日習染旣㴱勢殊事異尚
  未可與言此也
  按元書院山長之設最爲近古葢賢者旣不在位猶
  得行其教于鄉邦亦足稱爲世用而子弟有所矜式
  成者必多矣此先後知覺兼善之道倣而行之雖百
  世可也
  又按古人八歲皆入小學其教主于六德六行洒掃
  應對〓〓〓〓〓〓〓〓〓〓医師敬長之道漸漬
  旣〓〓〓〓〓〓〓〓〓〓〓〓之蒙師但借舘以
  餬其口其教子弟也少時不知士學養成〓驁之氣
  長則欺侮宗族陵奪鄉里以學道爲迂濶以守禮爲
  固陋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矣豈不㴱可惜哉嘉
  興無小學而書院僅存其名前守盧公會立社學未
  幾復廢有賢者起其必行古人之教矣昔明道先生
  嘗躬至村塾正其句讀愚意先將各鄉之先生子弟
  籍名于官授以教法課其勤惰而勸戒之遇有功者
  則爲之築室置田以示寵異庻幾得養蒙之正而爲
  作聖之基也與
  卷六終
  其湫隘移建府西招提寺側元末燬于兵明洪武
  初詔封府城隍爲監察司民威靈公秩正二品縣
  城隍爲監察司民顯佑伯秩四品明年詔更定神
  號止稱某府某縣城隍之神是年知府謝節卽天
  慶觀址立廟宣德間守齊政成化間守楊繼宗重
  修嘉靖中守趙灜増葺兩廊各飾祠三間以居嘉
  秀二縣城隍之神徙論祭碑亭于中道左
  右萬曆末大殿災署府同知劉可訓重建
  順濟龍王廟景德寺前舊本寺之伽藍祠祠右三塔灣宋嘉定九年旱邑人禱龍得雨禮部
  爵龍靈澤侯祠曰順濟淳化初令李時習舉太平
  廣記攪龍法行之雨立至刻石記其事明洪武間
  封順濟龍王宣德中守齊政構
  祠繪像府縣遇旱必致禱焉
  陸宣公祠府治北舊有祠十所其一在府學西南宋知州李正巳建廢重建于此明景泰二年
  嘉興守舒敬奏令有司春秋致祭
  宋呂祖謙明金幼孜薛瑄皆有記
  楊公祠府治西北卽招提寺址〓明太守楊繼宗
  徐太僕祠府治東明崇禎十一年徐世淳守隨州流賊張獻忠破城狥難贈太僕少卿賜特祠
  世淳子彬置祭田一百畝 皇淸康熙三年督學
  道胡某批府照例春秋致祭太傅金之俊有記康
  熈十一年廵撫范承謨
  手書祠額曰並列常山
  以上有祀典
  曹使君祠府治西北祀吳越曹信及其子珪信當錢氏時守嘉興慈惠及人珪爲嘉興都將淮
  人圍城珪與族人師魯拒之後以功授蘇州剌史
  卒嘉興民思慕之立祠祀焉舊經載邑人列狀祀
  之者曹信吳越備史以爲曹珪嘉興志則以珪爲
  信子而有祠者實信又云廟貌有三人碑漫漶不
  可考按唐季之亂信城嘉興珪與族人師魯守之
  有功兹土法皆得祀廟像三人卽信與珪及師魯
  耳
  三賢祠府治西北元大德間建祀漢朱買臣唐陸贄宋陳舜俞

知识出处

[康熙]嘉興府志十八卷首一卷

《[康熙]嘉興府志十八卷首一卷》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共出版100册,所收嘉兴历代方志114种,基本囊括了自元《至元嘉禾志》到民国嘉兴现行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方志。本册为[康熙]嘉興府志十八卷首一卷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国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