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嘉兴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詩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10000848
颗粒名称:
詩文
分类号:
I05
页数:
32
摘要:
本章讲述了嘉兴府诗文作品,收录于弘治嘉兴府志卷之七。
关键词:
诗文
作品集
内容
夫文者道之華詩者文之精嘉興為三
吳要郡文人騷客叢見迭出著於古昔
無代無之惜乎故老凋謝罔所考證間
得一二用著千篇
贈嘉興許明府 方干唐人
檇李傳聞風俗好重門夜不上重關腰懸
墨綬三年外身在青雲一步間勤苦字人
酬帝力從容對客問家山昇沉路別情猶
在不忘鄉中舊徃還
送陸澧還呉中
劉長卿
瓜步寒潮送客揚栁暮雨沾衣故山南望
何䖏秋草連天獨歸
送陸澧倉曹西上 前人
長安此去欲何依先達誰當薦陸機日下
鳳翔雙闕逈雪中人去二陵稀舟從故里
難移棹家在寒塘獨掩扉臨水自傷流落
久贈君空有淚沾衣
送丘為下第歸江東戴叔倫
憐君不得意况復柳條春為客黄金盡還
家白髮新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知爾
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贈錢端公安道兼寄其弟惠山山人
時錢以䑓官為秀州監稅 蘇軾宋人
鴛鴦湖邊月如水孤舟夜傍鴛鴦起平明
繫纜石橋亭慚愧冒寒髯御史結交最晚
情獨厚論心無数今有幾寂寞花關歎蕭
生耆老執戟哀揚子恠君顏采却秀發無
乃遷謫反便美天公欲困無柰何世人共
抑真踈矣毗陵髙山錫為骨陸子遺味泉
冰齒賢哉仲氏早拂衣占断此山長洗耳
山頭望湖光潑眼山下濯足波生指儻容
逸少問金堂記與稽康留石髓
和錢安道寄惠建茶韻 前人
我官于南今幾時甞盡溪茶與山茗胸中
似記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為君細說
我未暇試評其略差可聽建溪所產雖不
同一一天與君子性森然可愛不可慢骨
清肉膩和且正雪花雨腳何足道啜過始
知真味永縱復苦硬終可録汲黯少惷寬
饒猛草茶無頼空有名髙者妖邪次頑礦
體輕雖復強浮泛性滯偏工嘔酸冷其間
絕品豈不佳張禹縱賢非骨鯁葵花玉〓
不易致道路憂嶮隔雲嶺誰知使者来自
西開緘磊落枚百餅嗅香嚼味本非別透
紙自覺光烱烱粃糠團鳳友小龍奴隸日
注臣雙井收蔵愛惜待佳客不敢包褁鑚
權倖此詩有味君勿傳空使時人怒生瘿
寄劉秀州 楊大年
騎置迢迢阻玉音鱸魚江海遂初心朱絃
道直消浮謗春草多才動苦吟震澤祈醒
千樹橘華亭驚夢九皋禽郡樓晴日東西
望㡬䖏甘橖接翠隂
送丘公宗卿愽士守嘉禾以視民如
傷為韻 吕祖謙宋人
訟庭人摩肩客舘舟衘尾凉燠變湏臾怵
聽復駭視心平理自見周道本如砥檇李
國西門道里去天咫
堂下萬休戚堂上一笑嚬是心茍不存對
面越與秦豚魚尚可孚况此能言民君看
津頭柳葉葉皆相親
奮髯疾抵几解衣徐探雛古来多快士氣
吞两輪朱簿書髙没人迎筆風摧枯自許
豈不豪歲晏終何如
折肱稱良醫識病由身傷開府事如麻豈
盡昔所甞平生老農語易置復難忘麥黄
要經雪橘黄要經霜
謁陸宣公祠于嘉興府學門外二首
黄幹宋人號勉齋
年来風俗軟如綿再拜公祠氣凛然莫是
平生太忠鯁只今猶斥學宫前
徘徊無䖏謁精廬義膽忠肝一卷書昏主
亂時公尚爾清朝平世合何如
月波樓 鄭獬宋人
古城鑿出明月具樓閣飛来毫影中野色
更無山隔断天光直與水相通溪蔵畫舫
清紋接人在荷花碧玉叢欲解金魚避炎
暑晚雲深䖏待歸風
嘉禾墩 張堯同宋人以下三十首
寂寞黄龍後紛然壠上碑廢興無䖏問空
咏草離離
檇李城
螳螂方捕楚黄雀遽乘吳交怨終亡國君
王到死愚
何城
報國心雖壮貪齊計已輕忠言殊不聽何
用築斯城
劉伶墓
荷鍤從吾後叮嚀死便埋人皆譏嗜酒我
獨愛忘懷
嚴夫子墓
有子如君少終縁叛國亡冢前無後嗣切
勿怨張湯
古戦場
自昔干戈地城空早自荒漁樵懐舊事何
敢議興亡
河内亭
掾死縁非命見来哭未休舊時亭下淚徒
與水長流
月壕
入徑深於塢滄波近馬蹄每尋蓮社友咫
尺走東西
四城
吳越争雄日區區在用兵空餘戦争地無
䖏不髙城
蘇小小墓
泉下骨應朽幽魂獨未消幾畨清夜月孤
影度南橋
射㐮城
此地連江海曽經古戦争干戈今不見空
有射㐮名
宣公橋
秪應裴少保功業敗垂成徃徃橋邊客今
猶恨未平
周都官墓
不識君名字應難問子孫一丘浮水際神
怪欲誰論
月波樓
天闊冰湖淨溪平玉鑑寒捲簾看晚色鷗
鳥傍欄干
列岫亭
吾州風物好唯是欠青山忽有洞庭色来
從一笑間
樂郊亭
竹下清風好時来掛幅巾待逢田叟問誰
是樂郊人
寥陽殿
人歸天上去空識舊元冠祕錄蔵金匱清
風滿殿寒
嘉禾亭
五馬来何暮經營指一弹石碑書近事留
與後人看
由拳故城
故城人不見擊劔淚空霑一絕悲聲逺今
猶說孝廉
靈光井
玉甃祥光發難蔵世上名定多神佛護一
飲百痾輕
目紋觀音
目一作木
雙瞳分日月眉際一星懸照見人間苦三
辰不在天
徐偃王廟
王有岐夷德千年貌亦存我懷三剌史誰
是後来孫
滮湖
四境田相接煙瀾自渺瀰客来吟此景無
或比滮池
朱買臣墓
世事春風轉榮枯一夢間绣衣人不見孤
冢舊家山
真如寺
家田輕脫屣聊結净人縁影外香燈寂清
風百世傳
曹史君廟
笑淮兵却功成未易論豈慚顏剌史詩
酒在平原
雲門家舎
滿篋蔵鋒句家傳世幾何逺孫無悟解却
笑葛藤多
寂照庵
寂滅跏趺地燈光照四時髙僧穿地脉此
意少人知
天心湖
拍岸浮春绿菰蒲四逺生網羅人不見魚
鳥亦忘情
景德禅院
白毫光未滅勝事百年中好是傳燈地林
泉有古風
符姥瑞竹
媎修梵行一日觀音燈上
有竹一枝宛如生出故人
以瑞竹
名之
一幅霜缣外青青出自然天機何敢議珎
重白衣仙
嘉禾八詠
邑宰陸蒙老
披雲閣
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雲煙
断䖏滄江闊一簇樓䑓十萬家
月波樓
月移宫闕下銀潢碧碧轉瀾干萬頃光我是
水精宫裏客𠋣楼猶自羨滄浪
金魚池
池上春風動白蘋池邊清淺見金鱗新波
巳縱游魚樂調笑江頭結網人
宣公橋
當時倉卒𠋣鴻籌清白堪封萬户侯陵谷
巳非家世逺畫橋依舊水東流
五柳橋
五柳先生倦折腰孤眠千載仰風標青衫
令尹頭如雪不厭朝昏過此橋
㑹景亭
清入闌干酒易醒春風楊柳幾沙汀平波
抵得潇湘闊秪欠峯螺數點青
蘇小小墓
瑶䑓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間秋雨
幾畨黄葉落朝雲應欠到香山
羞墓
玉顏羞見錦衣侯草木煙村雨鎖愁不似
田文門下客一貧一富不知羞
通越門外八九里臨水多佳木茂林
以便風不得停舟一賞愴然為詩
蘇舜欽宋人
宻樹重蘿覆水光珍禽無數語琅琅驚帆
瞥過如飛鳥回首風煙空断腸
城外九里有竹構小橋予十八年前
與友人鮮晦叔飮別于此今過之景
物依然而解生已亡悲歎不足復成
小詩 前人
當年共醉此橋邊道舊狂歌至暮天得句
旋題新竹上移舟還傍亂花前君埋塵土
骨應化我逐風波心欲燃落日長號感人
事沙頭寂寞上漁船
先福寺二首 朱士麟宋郡守
不辭暑汗透官裳亟拜靈祠為亢陽與佛
有縁憑佛力於心無愧爇心香崇朝霶霈
施霖雨千里歡欣飽稻梁老吏兩年蒙潤
澤詩成借筆記僧房
乍和便覺怯衣裳且駐歸舟傍夕陽連日
雨花多聽雨今年香積又炊香幸憑佛力
成因果消得詩人詠稻梁殽核巳無樽有
酒就溪帶水擘蓮房
煙雨樓 方萬里
輕煙漠漠雨踈竦碧瓦朱甍照水隅幸有
園林依燕第不妨蓑笠釣鴛湖漁歌款乃
聲髙下逺樹冥濛色有無徙𠋣欄干衫袖
冷令人歸興憶蓴鱸
同前
樓壓重湖壯矣哉樓前圖畫若天開鷗從
沙際衝煙去燕在花邊捲雨来傍柳一橋
相掩映隔林雙塔共崔嵬欄干倚盡詩無
盡晴日湏来三四回
同前 葉隆禮
傍家亭舘占湖東寂寞為鄰秪陸公竹樹
一堤如有礙乾坤萬象自無窮棹歌逺入
秋波緑塔影中分晚照紅樽酒待遊煙雨
景畫圖着我笠蓑翁
同前 朱南杰
錦綉囊開城角東規模綿亘境相通一亭
舊占梅邊月两徑新添竹外風山色有無
煙變態湖光濃淡雨收功凭欄正好催歸
去橫笛數聲蘆葦中
同前 唐天麟
百尺樓髙足賞心我来猶記舊登臨四時
天色有晴雨一片湖光無古今逺塔連雲
知寺隱小舟穿柳覺村深凭欄多少斜陽
景分付漁歌替晚唫
同前水調歌頭 吳潜宋郡守
有客抱幽獨髙立萬人〓東湖千頃煙雨
占断幾春秋自有茂林脩竹不用買花沽
酒此樂若為酬秋到天空闊浩氣與雲浮
歎吾曹縁五斗尚遲留練江亭下長憶閑
了釣魚舟矧更飄搖身世又更奔騰歲月
辛苦復何求咫尺桃源隔他日擬重遊
宣公祠四首 李曾伯宋人
凛凛清規百世師功名僅見奉天時忠謀
任起姦諛忌感涕寧無士卒思落日桑榆
存舊蹟西風蘆葦護荒祠忠南流落何遺
恨留得良方遺後醫
公不生唐世貞元事若何主恩思報切臣
罪忤時多佞舌攻何忍剛腸死不磨𠋣欄
凝竚久一鷺鷺點滄波
相唐德業復興隆仁義條陳百奏中正欲
諫君令別駕延齡更不念孤忠
雙湖真澤國千載相公祠中有釣魚者問
之俱不知
同前二首 林逢子
仁義百篇唐孟子排姦勁節凛秋霜人生
一死固不免死落忠州骨也香
千年舊事隨流水一縷香煙弔蜀魂門掩
落花人不到野風邀月照黄昏
同前 許棐
一編奏議從頭讀之字字冰聮玉綴成不是
德宗嫌切直自縁唐室未升平謟魂盡逐
殘星滅義魄長隨霽月明我亦愛君憂國
者年年来一拜先生
嘉禾十詠
春波漁市 陳銘元人
濒溪有居廛並岸舟競艤風含水氣腥曉
作漁人市魚羮何䖏無無錢買金鯉
西驛停橈 沈鉉元人
帆收麗橋邊瞑色已帶浦臨波據胡床且
聽官船皷
苧村煙雨 周棐元人
鳬鴈人家春水多淡煙踈雨暗漁蓑分明
記得南塘路何處行舟白苧歌
三塔晨鍾 陳銘
浮圖枕龍湫飛觀出雲杪鏗鍧吼華鯨聲
震禪林曉渊靈歛隂氣扶桑日将杲
鴛湖秋月 髙巽志元人
雙湖偃長虹月出微瀾静鼓枻獨沿洄流
光蕩空影
東墅歸鴉 王峪元人
别墅荒凉落木秋寒鴉授瞑客歸舟斜陽
流水孤部路不是離人不解愁
雙溪夕照 陳銘
溪分燕尾流中洲吐龍舌落日颷彩虹飛
梁影橫截憑欄且遲留東望待出月
秀水飛帆 髙巽志
掛席晚煙收忽與天風遇誰唱秀州謡恐
是南塘路
秦山逺翠 沈鉉
出門無寸巘凝望立溪灣脩眉在天際料
得是秦山
真如雪霽
祇園雨瑶花窣堵削寒玉峥嶸聳層霄皓
彩炫晴旭變幻境非真忻然寄逰矚
秀州秋日 沈括宋人
草滿池塘霜送梅林踈野色近樓䑓天圍
故越侵雲盡潮上孤城帶月回客夢冷隨
風葉断秋心低逐鴈聲来流年又喜經重
九可意黄花是䖏開
過嘉興 劉仙倫
惆悵禾興路三年幾度經雲帆連夜發更
皷隔城聽落月低煙樹秋風冷露螢客懷
容易感冝醉不冝醒
保聖院 陳舜俞宋人
門深鎖蒼苔地靈育嘉樹寂然煙雲宅不
接市朝路苟能灰心居即是古樂䖏
又 契元
院僻摽幽勝清虚絕四鄰門開臨碧沼路
断息紅塵客到應忘慮僧居稱養真杉檉
涼退暑花葉暗先春講席人圎集生䑓鳥
下頻經窓蒙雨潤詩板待雲新鍾韻沉銀
漢茶煙出緑筠我来尋舊友吟賞勿因循
真如劭農二首 吳潜宋郡守
聖主垂衣坐九重不才假守劭農功周家
永命由忠厚湯后存心在困窮安得田租
成歲减且將人事召年豐守宰監州民最
近相期清白紹家風
百尺髙樓鎮古丘乘閑莫惜小夷猶新楊
受日春無際宿麥翻雲歲有瘳鷹隼圖南
天外意江山遶北望中愁世事難知人易
老一杯聊復寄沉浮
效東坡作醉翁操
吾甥法真禪師以子瞻内相所作
醉翁操見寄予以謂未工也𠋣其
聲作之寫呈法真知可意否謝山
醉吟先生書
冷冷潺潺寒泉瀉雲間如弹醉翁洗心迯
區寰自期猿鶴俱閑情未闌曰暮造深原
異芳誰與搴忘還泛同聲瓊樓玉闕歸去何
年遺風餘思猶有懷吟鶴怨花落溪邊蕭
然鸎語林中清圎空山春又殘客懷文章
仙度曲響消消清啇回徵星斗寒
宣公祠 林傑瓊䑓人
當年胡寇共揚塵百萬人中獨此人半紙
絲綸廻叛卒幾章䟽議表純臣直將忠義
明匡國不怕姦諛暗殺身千載英靈如有
在至今烱烱照蒼旻
又 沈義廣陵人
関河萬里暗風塵捧日雲霄有幾人共說
奸邪多負國獨憐内相是忠臣中興奏議
生前稿遺廟丹青死後身一寸葵誠何似
者清霜白日照秋旻
又 陳述姑蘇人僉事
乘輿遷播奄蒙塵翊載公為第一人建議
有功唐社稷中興無媿漢君臣感孚虎旅
皆垂涕逆犯龍鱗不顧身相業當時雖未
久至今忠節照蒼旻
又 黄鎬三山人尚書
匡時有策竟〓陳宰相謨謀豈為身瓜果
去官名器 奸諛誤國諫章頻責躬引咎
山東詔馭将安邊社稷臣扶得中朝平𠁅
賊只今忠義耿蒼旻
又 徐霖郡守
讀公封事為公悲海嶽精靈鑒我私天地
斯文是元氣江山故國有新祠同時黄閣
何人在此老丹心萬古知寂寞忠州一坯
土夜深明月泣湘纍
重建州學記
宋有天下遂以文治至慶暦中仁祖始
郡國立學官聖聖相授逮崇寧初徽宗皇
帝因故業而大之學校始徧天下遐方僻
郡莫不興行仁義循先王之業遵前世之
軌與中州之士校功争能既更兵火郡縣
之學率皆湮替不振聖上閔焉乃紹興壬
戌二月丁亥制詔諸路守臣興學如故事
於是右奉議郞直祕閣知州方滋言郡舊
有學在望雲門之西偏建炎中本郡因仍
簡陋即州治之東故賓舘以為學規模湫
隘不足以贏来學之士前臨河渠旁迫治
所諠囂混淆大失古人䖏七於閒燕之義
請更諸舊基以詔令從事四月壬午上尚
書省禮部以為宜是年壬戌下其事于州
乃審靣勢計間楹量功庸慮財用練日庀
事賦諸任職之吏而時視之取財於興利
之餘積訾於經用之外屬徒於復作之隸
凡百工之用售直于官者皆厚於私家上
不諗有司下不煩民力功甚大而人得以
食其業後踰時而衆無所病其勤作殿於
前以奉聖師築堂於後以講術業齋宿有
所弦誦有舎步欄周垣門庖湢浴莫不備
具先是學無典籍乃市書於四方略備貯
之以庫而謹其出内為屋凡七十有三間
髙明輪奐無恨厥初以六月乙亥始事以
十月庚申告成邦士大夫群儒游士耆稚
畢㑹仰視歎息咸多
太守之義曰是能欽
天子之詔而承之以敏矣其將以是為風
化之原接邦人於道也可不有載乎於是
太守重違其意以書具其事来告願有以
記之予辭不能復謂予再寓於秀出入四
年其獨無情乎因為之記曰夫仁義治化
之本禮樂所以文仁義也而學校所以寓
禮樂也故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民而終
之以六藝則所以文仁義者有其具矣以
六禮六樂為教而必肄之於學則所以寓
禮樂者有其所矣仁義無以文之則人不
知孝弟之可樂禮樂無以寓之則方且蔵
在有司掌於容官何以習民之視聽哉故
古者行禮必於學是以鄉大夫旣登賢能
之書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衆庶曰和
曰容曰主皮曰和容曰興舞說者以為和
謂其閨門之内行也容謂其容貌也杜子
春以和容為和頌謂其能為樂也盖庶民
無射禮獨有主皮之射故鄉大夫因行鄉
射之禮而覽視之夫旣登其賢能而使之
有所勸又詢之以禮樂而使之有所慕斯
民之從之也無難矣然則學校之教豈獨
逮於學士弟子哉雖庶民亦與也為治者
可不務乎今太守既能承天子之詔興起
黌舎以崇鄉里之化是當有載也太守字
務德世家桐廬賢而有文理其為秀治迹
甚衆興學校其一事云紹興癸亥十月辛
酉襄陽張嵲記
増建府學記
嘉禾今三輔郡竒才秀士輩出四方逢掖
遠走是邦輻輳鱗襲按圖牒學自始創三
遷汔定兹地然廟學混并出入學宫者咸
取路廟門憧雜弗肅而口講指授之所因
陋莫治士心胥鬱寳祐丁巳郡守天台謝
侯堂與愽士周君應復議廣而新之於是
捐郡帑為緡錢二萬八千有竒米斛六百
餘屬役幕寮張助趙崇傕學職沈㝱龍闢
大門于廟西偏更造廟門䟽鑿璜池増剏
講堂又攺為觀頥堂於東以便都養自始
役至畢月凡二棟宇堅完赤白炳明行不
囂湫而貌像翼嚴居不迫阨而衿佩濟蹌
旣成又輟公田若千畝以羡廪計邦之人
士咸頌侯德曰不可無述因紀為圖授筆
於余教思余職也誼不容辭嘉禾自前代
郡縣置扶輿鍾英或以才略顯或以詞藻
稱㝡後而陸宣公以忠言嘉猷康時正主
至今芳史牘嚴祀典皆邦人之所侈談而
樂道也然騖外立功者麤鄙不足以觀其
内逐末成名者輕衒不足以進其本若夫
識謀國大體於謨訓寂寥之餘持愛君一
意於仁義衰歇之後秦漢以来一人而巳
道非不存也而時自顯晦學非有異也而
人自離合盖自聖賢不生分裂厖聒為害
日甚以浮詞詭辯而惑衆以俚箋臆說而
談經異端淆亂科舉沈溺是心之戕賊無
幾天右斯文諸儒接踵交闡互明幽探微
討然後知天之予我者渾全而無虧我之
事天者奉承而勿失言體必達用致知必
力行審輕重於人己之分辨毫芒於理欲
之界燭火闇室表木岐路周程數君子金
聲於前朱夫子玉振於後也盖甞謂孔孟
顏曽有聖賢之業而不遭唐虞三代之時
荀楊王韓有聖賢之志而不盡得聖門師
友之學我國朝垂統以道立國以儒學校
之官與法守特異仁義之澤與治體相維
此前世所無者而况精粹之有原授受之
有宗徃訓具存景行可仰士生斯時誦其
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故學而不知統
緒非學也言而不關教事非言也寧拙母
巧寧訥母辯昔賢之所以造道也流必㑹
源華不勝實後儒之所以明理也棄德性
之真知以事詞藻之末剽儒先之緒論以
為利禄之資此近世學者之通患而侯作
新斯學之意所望於講論渊源之功也可
不勉歟侯丞相魯王曽孫在郡有善政以
選表召今為大司農周君三山人開慶改
元六月望日通奉大夫尚書吏部侍郞兼
國子祭酒兼直學士院時暫兼權給事中
通攝吏部尚書兼同修國史實録院同修
撰兼侍讀張鎮記
嘉興路重建廟學記
孔聖之道集厥大成故其德配天地教浹
遐邇歷代崇封至聖文宣王號春秋仲月
上丁日釋奠禮盛樂備雖社稷弗及聖朝
至大元年詔曰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
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王號
之上加以大成辭隆義正洋洋乎其盛哉
嘉興古檇李郡學大成殿創宋紹興間歷
今余二百禩卑陋陿隘傾圯幾墜前守未
及改作監郡中大夫八扎公来守奠薦神
位禮弗克施慨然欲新之衆以歲旱且澇
民荐饑請候急箴公曰殿苟壓則神位毀
豈曰不𫝹且學校所以養育人才美厚風
俗関乎教化之大事不可緩學前有羡楮
幣二萬五千緡寄諸公帑計用不給復割
奉議興造會部使者霍公巡郡亦割奉以
振起其志於是掄材運石畚土陶瓦斵礱
塗暨並手偕作寮佐贊其勞曹史叶其能
而富者贈財儒者𦔳稍百工趨事不誡用
勸殿基視舊宏廓而崇髙之規模壯偉赫
赫奕奕黝堊丹雘奐輪炳燿視他郡為盛
戟門两廡翬飛跂翼完美畢具又繪塑先
聖四配十子洎從祀諸先賢像殿後尊經
閣正禮堂尚堅正則潤飾之辛未春二月
經始夏六月告成来遊来觀者無不稱其
大而詫其成之亟也采謂大成之論肇自
孟氏以金聲玉振始終條理倡明孔聖所
以集群聖而致然者後世尊之信之其樂
其殿咸載厥名今大成之號彰彰益著遐
荒絕徼莫不歡欣鼓舞惟禮樂是式教化
是遵矧此郡唐陸宣公宋傳貽輔先生之
所出文物衣冠號稱多士朝廷賓興舉不
乏人可見也已公新斯殿盖将嚴閟祀之
所且俾學者有所觀感而興起斯文則人
才盛風俗厚矣公朔方世族天性渾渾出
乎自然敭歷風憲知勵學校為明倫出治
之本及監守是郡汲汲乎以建造學宫為
務可謂能屈力殚慮祗順德音者其所成
就豈不大哉故力為之書以為郡守者式
至順二年八月十有五日記
嘉興路重修儒學記
嘉興教授孔君演既新其廟學前進士泰
州録事趙由章昭書陵陽牟巘俾記厥成
耄惽廢學非所敢當顧夙厚孔君知其賢
今得學宫一席地即能興盛節以嘉惠多
士録事君之言尤信予盖喜聞而樂道之
惟是邦文獻自唐以来至于近代者艾之
典刑名弟之俊秀蔚乎相望人知欣慕攷
之郡乘學宫本在郡治北湫隘弗稱紹興
間改作於其西屋凡百三十餘楹規模宏
傑費悉郡出不以累學也越更多故深漏
過日嗣而葺之者徃徃學任其費則儒户
之科抑生員之停供勢不能免失初意矣
孔君之至嚴課講増虞經以勵諸生按田
蕩禁豪奪以歸侵疆諸事略舉乃議修泮
白之郡郡侯以下皆樂從於是上兩旁風
費良夥亟命直學方應龍趙良盛王子正
㑹計用度募匠尤徒分董其役而學政趙
由携學録沈德華左右叶贊焉遂盡撤舊
蔀更覆之榱桷椳闑之腐撓者易以堅治
丹碧黝堊之漫漶者加以煥飾起丙午季
秋畢丁未偘春殿庭門廡八齋小學講堂
頥堂以及他屋靡一不新過者色然改觀
皆曰吾教授孔君之為也孔君愽物多識
篤於學而勇於義苦心勞形不肯碌碌從
俗苟安而其能又足以達其所欲為故不
科抑不停供数月而成克有盛譽如此孔
君盖夫子五十三代孫也古者立學釋道
於先聖先師必有合言國無先聖先師
釋奠者當與隣國合也後世既以孔子
先聖乃天下通祀焉孔子之祀厥初不
闕里弟子魯人依之以居者百餘室
歲時奉祠〓〓下講禮鄉飲大射於
廟蔵孔子衣冠琴車書迄漢初二百年矣
天相斯文有永不替諸侯卿相至先謁後
從政歴代遵之雖通祀遍天下而闕里之
廟益尊宋以孔子一孫世封衍聖公易唐
崇道之號建炎南渡寓于太末立廟祐襲
封爵悉視舊章尢極崇奉孔君於衍聖泒
闕里同寓太末同故其来嘉興也凛以崇
學自任夫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既勤樸
斵惟其塗丹艧此在孔君誠作室梓匠之
事可謂賢且勞矣抑予聞夫子之道在六
經學在論語而其傳在曽子子思之大學
中庸所以教人亦惟曰君臣也父子也夫
婦兄弟朋友也世之學者固知誦習其書
然不安於因陋就簡則失於陵節躐等不
溺於記覧詞章則流於異端邪遯末習相
承微言幾熄孔君修治其學是邦之士
得所依焉顓志肄業盍亦思夫風雨帡幪
之功継自今朝夕勉懋相與玩味而講論
渊源由伊洛而遡洙泗匪直新美其輪奐
且将新美其風化孔君崇學之意也不亦
偉歟大德十一年七月既望前朝奉大夫
大理少卿牟巘記集賢直學士朝列大夫
前行浙江等䖏儒學提舉趙孟頫書并篆
額前進士趙由章立石
重修尊經閣記 張采譔
六經與天地竝有常尊矣以體用名實究
之則與夫談性命禍福詼詭怪之說者異
矣夫自有虞命契教以人倫經之名尚泯
迨夫成周制作大俻攷之祀禮經解可見
巳然久而寖衰逺而愈微吾夫子以一身
為六經之本及刪定筆削之以建人道之
極由是體用名實見諸事物則民生日用
之不可離措諸天下國家則亘千萬世而
不可易人與天地竝立而為三者由此道
也大哉六經尊而明矣學校庠序之設非
六經無以教天下之大且衆舍六經無以
學厥後愽士弟子員之置凡闡明此道而
以聖人之心覺人心之同其教易行矣若
夫外此以為教獨悟特見而不足以立綱
陳紀過髙騖逺而不足以開物成務其於
體用名實乖而偏裂而不全非吾所謂經
也至元五月二日嘉興路學重修尊經閣
成郡人士請記曰學舊有閣至元丙戌甞
脩之矣距今五十三年蠧毀日甚東平和
侯元昇守是郡之三年寬厚㢘平知教之
本謂興葺之費閣最鉅乃督學之逋租為
錢萬五千緡而大脩之易腐以堅更圯以
崇簷牙繚角丹堊炳煥役三月畢民不知
也於是教授錫山强可仕行之始至理豪
占汰冗職節浮費以佐成之願有記矣辭
不獲乃為之言曰六經之常尊固不繫乎
閣也然而號名不殊觀聽混淆非有以表
異之別析之以警動斯民之耳目則何以
開人心而深入之哉此賢侯所以汲汲而
不敢後也諸生盍亦有省乎惟陸宣公論
諫數十百篇皆本仁義非六經所自出歟
近士潜庵輔先生受教于朱吕氏渊源之
正操守之篤諸經有解成書具存皆吾郡
人也後學得無景行哉閣之東婁氏有隙
地若干欲售諸人以與學隣遂鬻于學謀
遷宣公祠廣大小學齋規模益弘敞矣行
之又飾官署樹名木志亦将以有為也然
則建一善而三物成其亦觀感矣夫其亦
将興起矣夫侯字仲德至元五年歲在已
卯三月望日記
嘉興府學復田記
國家立學徧天下學之制小大不同學士
之版衆寡不同然莫不具土田以充儲廥
焉盖迪士以教贍士以養可以两備不可
以一闕鄙户外之屨孔多廪人之粟不継
此亦典教者所冝盡心也官有閒田猶将
諰諰然謀之我疆我理而不知求可乎惟
嘉禾眂漢三輔宣德自近始庠聲序音日
増月蕃非下州遐障等厥田宜與學稱歲
入乃素嗇䑓郡每捐羡賦以為助檢柅不
恪漁蠧交病比歲滋以削聞三山蕭君𣏌杞
主教是邦至之日喟然曰教吾職也而士
慊一飽徒教不能以自行盍思為續食計
舊田尚可攷無多求益唯求其無所損直
學𡊮袁鎮學諭沈應時善計㑹遂命以簿正
搜匿抉伏未易敕筭其最甚則六和塔院
冒據之田初院僧誘鶡冠顧氏取其田四
百六晦虚立賤買券約已而夏姓民稱其
家質田居十之一僧不應言買詣縣請贖
令從之因論僧受顧氏田不如律告之郡
郡不私有悉没以予學僧屢訟屢衂持以
贖田者非質田子孫有司僅給此田餘在
學固亡恙㑹郡愽士踐更僧與胥為市乘
罅去籍併巳没田掩而有之涉年二十閱
儒官六七弗究弗圖稔偽成真至是隱状
始盡白乃䟽于郡于䑓中及漕叶心主盟
詰胥之姦仍歸之學僧怙嚚又訟之部部
亦坐僧非是僧遂詘乃合受田之數而歸
其半向使潜墮僧計尺田且非我有也穡
乃有秋廪食以裕来學雲合教是用興端
自萧君發之學之士德君甚願有以記屬
予至再三弗勌予雖繫官于朝回首泮芹
則丁季弦誦之所也記其奚辭甞謂凡天
地間事事物物失於昨復於今者皆可書
廉浦之珠零陵宂之鍾乳直淺事爾尚侈
言之矧田乎故春秋之書歸田曰歸我曰
来歸皆志喜也今兹田迯釋歸儒不以養
游民而養秀民名正言順亶可書已雖然
復田誠士之幸旣足以養其口體必将以
養其心抑有復性之說一真之地萬善所
根成之以學乃存其存情田易蕪學弗加
耨外物〓攘失所固有則伀李翺三篇之
書進乎大易不逺之旨朝講夕誨俾為士
者皆知所以復其性是猶有待於蕭君也
獨復田云乎哉予嘉君之功因以廣君之
志吾邦之士其相與勉旃能無負師模之
作成斯能無負上之人教養之盛意薄言
采芑于彼新田庻㡬不日見之嘉定十二
年三月既望朝奉郎充樞宻院編脩官錢
撫記
重建觀頥堂記
凡學校養士各就食于位觀頥有堂獨檇
李為然合異而同不相殽亂此意善矣然
地本鹾廪常居濕蒸屋老而欹勢且覆壓
移食于齋衆不謂宜於視事數月亟請于
郡侯莫叔益得錢五十萬撤而新之工徒
旣畢舊觀復還填然皷聲少長咸集升降
坐起禮儀肅莊乃歌曰厦屋崇成昔陋今
盈匪伊我居言依于仁齋厨有食昔枵今
實匪飽我粒言飽于德余聞而進之曰侯
之養士厚矣士亦知所以自養乎觀順則
易自求口實則難觀順觀其所養也口實
觀其自養也二三子勉之紹定二年己丑
歲十月郡文學黄夢髙記
免解陞甲記
皇帝嗣登大寳之三載命臣肖孫出守嘉
禾郡越明年丁卯有詔賓興懼亡以稱上
旨郡文學〓恢間有請曰郡為阜陵震夙
之邦士生斯地沐浴皇澤與河南南陽等
寵甚腴也願勒珉以敭景鑠恭惟孝宗皇
帝衍豐水泳羣材翹新刈楚公卿皆此途
選秀是邦者出而柄招搖躔紫微履文石
氏名彪炳于乾淳盛時視他郡為夐有開
厥兆或者王氣扶輿所暨爾理考篤昭祖
烈嘉淑輔藩溥惠賚而洽多士為腆請及
紀者免如監再則不以年第進士超一級
雖奏名亦與陞等湛恩汪减士何幸歟鍾
鼎簪珂憲憲相望用敷遺于後人者無疆
惟休然以阜陵惠士之志待穆陵而始廣
則廣穆陵之志盖又於今日有所待於皇
聖治柄用元勲作成爾多士者尤至風化
醖淬恩紀沕潏英實日蕃以碩非獨禾郡
之幸亦阜陵之所深望也抑士之自待者
盍亦不負所學思以仰荅累朝天涵地育
之造此則教養之初意若但曰希恩寵徼
利達則非所敢知謹拜手稽首而記其實
于以對敭王休云咸淳三年六月望日朝
散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内勸農事節
制澉浦金山水軍陳肖孫記
蘇東坡黄山谷遺墨
元祐元年予初入玉堂蒙恩賜玉鼻騂今
年出守杭州復沾此賜東南例乘肩輿得
一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馬故以贈之又
恐方叔别獲嘉馬不免賣此故為出公據
四年四月十五日軾書
翰林蘇子瞻所得天廐馬其所從来甚寵
加以妙墨作券此馬價應十倍方叔豆羮
甞不継将不能有此馬御以如富貴之家
輙曰非良馬也故不售夫天廐雖饒馬知
其名絕足亦時有之尔豈可求錫馬盡良
也或又責方叔受翰林公之惠當乘之徃
来田間安用汲汲索錢此又不識蛘痛者
從旁論砭疽尓甚窮亦難忍哉使有義士
能捐廿萬并券與馬取之不惟解方叔之
倒懸亦足以豪矣衆不可盖遇人中磊磊
者試以予書示之元祐四年十月甲寅黄
廷堅書贈李方叔碑刻見存大成門下
進士題名序
進士題名何始乎始於唐之鴈塔而後碑
禮闈以紀同年碑郡縣學以紀同鄉彬彬
惟本朝為盛嘉禾行都扶風郡獨歃乎以
開事告郡愽士呉君春管君寅午相與謀
曰國家自開基以来列聖以道統授受諸
大儒金聲玉振至乾道淳熈而大備乾淳
天子實毓聖是邦千古英靈剛大之氣天
發地育典章文物之懿傳華夏而施蠻貊
是邦有聞事可乎迺屬前廡士纂輯書載
稽諏散逸昈列而刻之石首𡻕年次氏名
次邑里粲然秩然可挹典刑而追步武也
渡江之前與宗胄之貫玉牒者或未詳則
存位置以竢續補吁是舉也昭先登厲後
来斯文非小補矣前進士葉隆禮諗諸友
作而言曰祖宗以儒立國以科舉得儒吾
鄉舉不乏人冠制科者冠廷對者冠禮部
試者燁奕相望繇是為宰執大臣為侍從
顯官無慮數十固有清風峻節一奮不顧
攻新法如仇甘貧賤如飴蘇玉局公甞惙
惙閔惜之然遞芳流沃千載下凛有生氣
盖未可窮逹計也其他才品之髙下學識
之醇駁事業之偉劣權衡而取則之方寸
中有靈龜在母徒曰工程文以拾青紫云
乃作題名序咸淳攺元九月吉日書
陸宣公祠堂記
古者建學先聖先師各因其國之故國無
其人然後合他國而釋奠焉由漢以来先
聖先師之位雖定于一然郡邑先賢亦徃
徃祠于學宫猶古意也唐史載陸宣公贄
蘇州嘉興人石晉時吳越王元瓘奏以嘉
興置秀州城東橋以宣公名者先老相傳
公所生之地郡學故有公祠今郡守直顯
謨閣東平吕侯正己復緝而新之維秀陪
翼行都典治為天下劇侯獨置迎将期㑹
之煩表公以風厲多士其知本務矣初公
事德宗入翰林為學士方禁旅四出伐叛
公深以根本為慮論居重馭輕之執至熟
悉也未幾涇卒内訌迄如公憂奉天艱難
之際雖號親近而志寔不大紓職在書詔
因得具著天子悔過罪己之意聞者流涕
人心巳離而復合以使事抵李懷光於立
談頃拔李晟之軍巳而平賊泚收長安獨
晟軍是頼官守所及觕見一二已足以再
造唐室茍帝以國聽焉其所就何如哉起
建中歷正元垂二十年離合從違之變繁
矣確乎其不移温乎其不懟亹亹乎其不
厭所積之厚豈世士所易窺邪晚節為相
經世之業出之固有次第始建白䑓省長
官各舉其屬議輙見格然綱條本末載於
章奏者尚可復也既貶忠州闔户人不識
其面專以方藥自娱盖畏天命畏大人負
罪引慝於幽間隱約之中其志念深矣雖
德宗雄猜忌克猶勞問有加非公之忠敬
有以發之邪彼謂避謗不著書始知公之
細者也秀維公里雋彦林立公之精緼列
于鄉論者舊矣故於祠宇之成誦所聞以
質其中否焉淳熈四年四月旦日東莱吕
祖謙記
重脩嘉興路緫管府記
嘉興澤國也左杭右蘇負海控江土膏沃
饒風俗淳秀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右㝡
至元丙子春天戈南下民不改聚市不易
肆聖朝福是邦也宏矣深仁厚澤涵濡至
今民居増葺尤盛於昔獨郡宇歲月滋久
風雨交蠹東傾西圯上漏旁穿前乎牧守
視猶傳舎大德戊戌太中大夫達魯花赤
撒㓨兒字仲文中盖大夫緫管辛公仲寳
字仲和接踵而至公餘相與言曰府治久
弊殊失具瞻欲鼎新之而力未逮捐已俸
以率先則必有好事者以輔吾志諗諸寅
幕僉議克合邦之名公達宦富家大室聞
者莫不鼓舞欣躍樂為郡助争趋而来惟
恐殿後甲者曰某脩某䖏乙者曰某建某
所願傾資市材者有之願輸粟餉者有之
至於釋氏之徒亦願施力曽無靳色是皆
出於自然而非使然也由是百工具興斵
者削者鋸者塈者塗丹雘者咸精其能經
始於己亥仲夏之朔落成於仲秋之望自
麗譙而儀門由公廳而燕室徹表徹裏無
巨無細靡不輪奐翬飛藻繪彪炳偉哉若
兹盛美前所未聞後所創者邦之士若民
咸願勒石以垂不朽而求記於余余謂天
下事創始易起廢難起廢非難辦而不擾
者為難矧此舉非細故也官不費財民不
知役不日而成向非有大力量大謀猷疇
克爾耶彼如亭數椽於道旁為行者休息
梁一木於水濱為涉者徃来猶且書其名
旌其善傳之悠永况堂堂大藩数百餘年
之所置建三十萬户之所瞻依一旦興廢
補弊振後光前黼黻太平官府詎容不大
書特書以侈其傳雖然豈特土木之工而
巳哉凡郡之弊政民之汙俗悉作而新之
尤可嘉已於是乎記是歲仲秋既望里人
前太學進士金吾譔
嘉興准㕔碑
中興駐驛吳㑹嘉禾為三輔郡土沃水深
而其俗庻地大人衆而其事繁乾興盛時
巳號難理則今之所謂難盖倍蓰於乹興
矣吁盍亦反求諸心乎乾父坤母同賦此
形同禀此性雖賢愚異習貴賤異分而趨
利避害愛生惡死之心未甞不同也經曰
若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赤子
之身父母之身也饑渴痛痒未能自言其
意乳哺拊摩深體宻察切於真誠非有所
為而為之故父母不能一息忘赤子赤子
不能一息離父母其相依而生相感而契
亦為求之此心焉爾為民父母而以父母
之心為心民之懷之猶赤子之懷父母矣
夫何難理之有自世變趨而下焉賦役日
重獄訟日滋民吏相仇上下交急長民者
精神𫝹慮專於簿書金谷弊弊焉日不暇
給綜覈愈宻督趣愈苛鞭笞之聲在府庭
愁嘆之聲在田野惟見其可蓮可鄙不見
其可矜可愛所謂忠厚和平之福隱然為
根本深長計者無餘味矣抑豈其心之本
然哉此心苟存私欲不累惻隱流動以天
地萬物為一體四海之大即吾身也况千
里乎夫如是然後可以為民父母持垕是
以有感於太史成公所以敬刻諸石以事
斯語咸淳已巳三月望日後學永嘉王持
垕拜手謹書
脩渙堂
郡後圃東偏舊有渙堂紹興間太守王公
安道所創也方六飛渡南公驅馳兵間歴
變履險者數矣其後南北講解上方樂天
保民以生聚教訓從事嘉禾去天㝡近民
用和懌公之至於是邦也不自意其生乎
憂患之餘一旦遂有為郡之樂羈懷憤感
至是殆若煥然冰釋者是雖皇大悔既世
運推移其極必復而嘉興牧守輯寧于方
國則亦莫非君上賜也盖名堂之意昉此
歲月漸老聞見不接後人旁之曰禾興則
又以郡之所以得名者名斯堂也迺嘉熈
攺元夏四月余寔来始延見吏民具宣聖
天手德意奉職循理夙夜不敢懈尚何所
於遊何所於燕居數月爬梳櫛理略見端
緒上下稍稍相安調度僅不至乏絕間從
公餘與客登斯堂顧瞻〓桷毀剥楹杙傾
圯若将壓焉是不可不葺而新之且復其
名曰渙使不廢其舊盖是年冬十二月也
夫合一郡而言凡園池庭宇皆郡之觀也
旣以名郡雖不以名堂可也惟艱難憂險
之備甞而優游佚樂之驟適乃獨不敢一
日以忘上恩前太守之意則不可以不存
也若曰好惡不同去取各異後之視今或
猶今之視昔抑余豈得以預計哉况夫人
情事物之終始政如循環之無端合者未
有不離渙者未有不聚盈虚消息之變流
行於宇宙間雖智者亦卒無以易此在易
渙之六四近君之位也曰渙有丘匪夷所
思說者曰丘聚也夷常也當渙散之時而
能大致其羣聚之功此非平常思慮之所
及又必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
而樂者石此余以非材試郡蒙被聖恩得
不罪去既幸矣而何敢以及此也敬書其
實以俟来者儻存古之志同庶幾相與緝
續之俾勿壊朝議大夫焕章閣待制知嘉
興軍府事兼管内勸農使節制澉浦金山
水軍鄞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
袋四明史宅之記
月波樓記
甲午秋九月秀州修月波樓成假守毛滂
置酒其上因語坐上客曰望而見月其大
不過如盤盂然無有逺近容光必照而秀
澤國也水濱之人起居飲食與水波接此
二者秀人咸得而有之昔令狐君乃為此
樓以名月波意將攬取二者於一樓之上
謂守得籠為已物時分餘光以及賓客顧
不見笑於大方之家邪是雖繩樞甕牖漁
樵之舎皆可以得二者之勝寧待登此樓
而後得之然昔人升車褰帷裳意當髙視
逺聽或者登樓四顧使能明目洗心有如
月與波者乎則其治民猶越人之治病豈
不盡見五臟之㿂結邪令狐君之名樓豈
古意於此邪今樓之下池水纔尋丈間亦
聊足浴鷗鷺爾極目野田無三數里逺鄭
毅毅夫題詩其上乃云野色更無山隔断天
光直與水相通毅夫之喜誇也如此雖然
天下孰大泰山或為小天下孰小秋毫或
為大而大小之相去殆出吾方寸間盖亦
不可以語人矣故此樓目力所及雖不如
毅夫言儻以為大則窮日月之出入極江
海之汎濫要當一眼吞之是豈不近出眉
睫之間哉樓前翠潋如縈帶而髙柳橫塘
逺入孤村野花水草微見幽䖏闌干下瞰
煙雨空濛朝霞暮雲凌亂衣袂徘徊徙𠋣
心舒目行盖可以散鬱滯而忘吾憂也父
老為余言此樓建於至和之甲午規模甚
陋亦幾圯而僅支今又當甲午一變而非
麗若此獨恨登覽者有時而老而此樓固
突兀百尺與光景蝉連俱在也滂聞而歎
曰樓雖壮且麗顧可恃哉壯當有時而傾
撓麗當有時而漫滅蒼煙白霧而荆棘之
所叢頽坦断塹而狐狸之所家秪使後人
来發悲慨爾今邦人相與出敖而喜甚徒
以有此樓故也至其人散酒罷水波月出
余獨擁鼻微唫捋鬚遐想盖意巳超然遺
塵埃出雲氣將不月而明不波而清不樓
居而髙也吾於此時盖得佳䖏且將以遺
来者異時有登臨而得余所得者余雖不
及見忘其若見余也盖初不以此樓屬於
人政和四年十一月日記
廣惠院記
按國朝初在京置四福田院收養老疾孤
㓜無依者列聖相傳膏澤愈沛如曰鰥寡
孤獨不能自存者州知通縣令佐驗實官
為養之此元符元年十月八日詔書也如
曰自京師至外路皆行居養法猶慮雖非
鰥寡孤獨而癃老疾廢貧乏實不能自存
可立條委當職審察詣實許與居養速著
文行下此崇寧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詔
書也如曰諸䖏有癃老廢疾之人可依臨
安府例令官司養濟此紹興十三年九月
十五日詔旨也其在古先帝王則不虐無
告不廢困窮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門關
之委積以養老孤我祖宗之法制實與唐
虞三代仁誼道德相為表裏大要以民為
心尤以民之鳏寡孤獨瘖聾跛躃顛連而
無告者為心嘉興為馮扶緊郡户籍繁夥
生齒衆多則夫鰥寡孤獨瘖聾跛躃顛連
而無告者冝不能免焉而長民者不知養
非所以布宣上德也曩郡守相臺岳公珂
甞有志於斯矣㑹去官不克僅儲缗錢萬
〓屬来者悠悠一紀未有過而問焉而此
錢因以轉移不復為州家有自潜為州郡
別駕已慨然興惻洎領郡事即經營十度
寸積尺絫或墾閒田或市良田或括公田
或民之化於善者樂助田歲餘得米二千
七百石有奇迺治新材剏屋一區為桯六
十有五凡門廡直舎倉室厨湢皆備繚以
垣墻環以溝洫扁曰廣惠聚民之鰥寡孤
獨瘖聾跛躃顛連而無告者俾居焉額以
二百人老者病者月廪米五斗錢千少者
月廪米三斗錢半之取米於倉取錢於米
於是烈日之晝虐雪之夜風雨之朝昏哀
號嗁苦乞食道路者不接於耳目矣自念
畎畝孤生㓜被先人之教既長蒙先帝大
恩錫之上第摧頹剝落之餘又蒙主上大
恩内登館殿外領麾牧當四郊多壘之時
不能宣勞疆場致命戎行徒有撫問閭〓
蠲除疾苦護養元氣共培國脉庶幾報稱
之萬一云爾後之君子其與永久之時紹
定辛卯七月旦日朝散郞權發遣嘉興軍
府兼管内勸農事節制金山水軍吳潜記
重建陸宣公祠堂記
檇李舊有陸宣公祠歷有唐宋元廢興遷
徙不一
國朝洪武初郡守劉澤民重建于城内實元江
南書院之故址且以公十六世孫奉其祠
歲久風雨頽圯因循弗治民有力者侵奪
其地乃宣德二年大理卿胡君元節奉
上命巡撫呉淛諸郡鋤奸植良政行化孚
慨念公之忠誠而廟食未稱寔為闕典遂
購材鳩工復厥侵地命郡人王愷之董其
役祀享有堂燕䖏有室門廡庖庫序列輪
奐周垣崇崇環以林木胡君於是率其郡
之僚属祭告落成焉遺像有嚴登降有禮
數年之廢一日而舉士民耆耄瞻望咨嗟
咸請書其事于石而郡學教授張萬選乃
来京師求予記之予甞讀唐史而得公
之所以立身事君之大者其要不出乎一
誠而已觀公之進言於德宗有曰人之所
助在乎信信之所在石乎誠一不誠則心
莫之保一不信則言莫之行又曰誠信之
道不可斯湏去身夫誠者聖賢之所以成
始成終者也人君舎之無以成開國之務
人臣舎之無以盡匡輔之道公之言〓此
豈非得夫聖賢誠身之學者哉當有唐中
葉藩鎮跋扈銮輿播遷宗社幾覆頼公宻
謀贊㐮再造有邦而公之忠誠切至不以
夷險易節一論討河北破李希烈之策不
用再陳制李懷光之計不行而諫論愈力
賓叅忌之於前裴延齡沮之於後而自守
益固非誠而能之乎從守奉天所下詔書
皆公視草痛自引過曲盡事情雖武人悍
卒聞之無不感激思奮非一誠之所推乎
惜乎唐祚不競德宗以猜防信䜛之君用
不克終而公卒沒於貶所豈非天哉雖然
公雖不盡究其藴於當時而其忠誠之所
感奏議之所存垂之天下後世雖與日月
争光可也則今日祠事之復於公固不足
為重輕而所以起邦人瞻仰之誠勵臣子
忠君之義則不為無助也予既嘉胡君之
能崇禮先哲舉廢墜之政因論公平生立
身事君之大者以明公之心於數百載之
下俾後之謁公之祠者讀之得有所勸焉
資善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毀
大學士
國史緫裁臨江金㓜孜撰
唐陸宣公廟記
有唐三百年逢時建策所以成翊戴弘濟
之功者累有其人至於學術純正事君以
格心為先論事以行義為急隱然有王佐
之才者余於中唐獨得一人焉陸宣公敬
輿是已當建中艱危之際公居近地竭忠
誠以籌畫機宜代王言以感召人心雖提
兵討賊諸將是頼而其運謀帷幄再造唐
室之功居多是皆載之信史天下後世所
共知余置不論獨惟公有王佐之才者盖
三代之佐皆以正君行義為本自漢以来
為輔相者鮮克知此而其所論不過人材
政事故無以清出治之源明義利之分以
致主於王道獨公之告德宗者有曰一不
誠則心莫之保一不信則言莫之行誠信
之道不可斯湏去身必慎守而力行之又
曰民者邦之本財者民之心心傷則本傷
本傷則枝幹凋瘁而根抵蹷拔矣夫知誠
信不可不存則心必正知財利不可厚歛
則義必行人君正心行義使天下萬事粹
然一出於天理之公此王道也惜乎公言
雖大所告不合入相未久即有忠州之行
而卒不得大行其志遂使後世論唐之賢
相曰房杜姚宋而公不與夫豈知公有王
佐之才使時君能用其言三代之治可復
豈特貞觀開元之盛而已哉故善論相業
者當觀其學術規模之大小不當以事功
成與否而髙下之也史載公蘇州嘉興人
即今嘉興府城北有公遺廟世傳以為公
之故宅前代碑志俻載其事景泰二年知
府事江西舒君敬上章以公乃唐之名臣
忠節著於當時奏議行於後世其遺廟雖
存自昔以来官無祭享宜量給官錢脩舉
春秋祀事以褒表忠賢激勵臣節
詔從其請又二年為景泰四年舒君以書来
求記其事予惟世之為守者類以督辦為
能而於世教風化所関者漠不留意獨舒
君卓然以表忠勵俗為急乃論奏公之事
蹟于
朝舉久缺之文以秩登祀典廟貌益崇血食
不泯其所以為天下後世人臣盡忠節之
勸而有補於世教風化甚大是不可不記
也遂具述其事俾刻之石使千萬世知崇
舉公祀以樹風教於無窮者自我
天朝始嘉議大夫南京大理寺卿河東薛瑄撰
濟衆倉記
洪範八政莫先於食盖以民惟邦本非食
則無全其生然而耕作雖由乎人力豐歉
則係乎天時為國者烏可不思患而預防
之哉是故成周之制遺人掌鄉里之委積
以恤民之艱阨縣都之委積以俻㐫荒漢
置常平隋唐宋又益之以社倉義倉立名
雖殊而備荒之政則一也我
太祖髙皇帝逺俲周制立倉聚穀於各鄉命鄉
老掌之以時歛散惠及於民也大矣歷歲
滋久姦弊迭出馴致廢弛
皇上嗣承大統重念民食之艱宵旰靡寧追惟
祖宗成法慎簡速臣授以
璽書條畫畫事宜分詣各以迫以經理之仍命
藩憲重臣之廉敏者以為之佐刑部署郎
中事員外郞劉廣衡承
勑徃浙江偕右布政使方廷玉按察副使王豫
恊脩預俻之政俾得便宜行事務使宿蠧
蠲除而民受實惠按行至嘉興宣揚
德意仍召區里之長及鄉之耆艾群聚于庭諄
切訓飭益加詳焉邑中閭右之家懷榮等
仰聆
玉音感激奮勵各願輸榖於官未兼旬得穀四
萬七百餘石
勑使同藩憲重其民之効羔也勞以酒菓榮以
綵繒翼日具名以
聞命有司鳩工庀材搆倉緫十二楹以俻儲
蓄欽遵
勑旨選忠厚公正耆民及殷富淳良之家嚴扄
鐍慎守護𠔥知出人之數府委推官王貞
縣委縣丞張璉緫其散斂之政申明戒約
委曲詳俻大要以絕私無擾為本里社細
民皆懽忻仰戴
意生成之賜也郡縣樂事之有成太守黄懋
遣儒生致書謁辭勒石以勸勵将来用啚
永久夫民心從化如水之赴壑因其利而
順導之則易為力
皇上視民如子恒慮其罹於灾患皆欲躋之於
安全之域逺稽古興近遵
成憲遠使巡歷脩復而光大之
綸綍煥頒効義之民雲合鄉應倉廪充實視
昔有加賑貸於是而足給焉傳曰未有上
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
勑使同德恊心克稱任使皇華炐煜赫遐邇具瞻
郡官僚属祗承惟謹不煩而事集且求文
以示勸於法皆當得書其義民姓名具列
碑隂庶使觀者視傚後日有継也是為記
榮禄大夫少保户部尚書〓
武英殿大學士知制誥國史緫裁永嘉王淮
書
嘉興府重建儒學明倫堂記
正統九年九月九日嘉興府儒學重建明
倫堂成其經始盖八年四月二十日也學
故有是堂在先聖廟之艮隅洪武二十七
年有用地理家之說者利堂向位與廟直
乃移置廟後尊經閣之北然閣髙而堂卑
幾半相距之地空不數尺堂之中雖晴明
如晝晦時處者恒以為患莫有能易之者
正統二年真定黄侯子勉来守是郡周覽
之餘以為作學莫急於恤所患今明倫堂
既不闓𠁊又腐陋不足居何以責師生之
成功㑹連歲歉弗果攺作越数年因得民
售隙地十有五畝於庠垣之外而歲又稍
豐適工部侍郎廬陵周公以巡撫至侯以
作堂事言公欣然力主之曰是不可緩也
遂搆堂前後各五楹前為明倫後扁思樂
明倫翼以夾室東西為廊各十二楹廊之
内為四齋兩廊之南為屋七楹而門其中
之三㑹食有所棲徒有舎以楹計者幾十
有幾嚴嚴翼翼壯偉宏耀盖数倍於前矣
工之興也市地與材僦人之力其錢出於
公帑之貯浮費之節俸入之捐用之雖多
而人不以為費且勞既成師生德公與侯
之惠不可使泯相與具實走京師請為〓
刻石且俾相継游於此者皆知其所自也
予與公同鄉郡而侯則舉進士同年其為
政急先務如此予預有榮焉者惡得不樂
為之書哉自三代之學建而明人倫之教
行於世逺矣我國家循用此道尤篤非近
代所可及故學之建以明倫其講習之所
者天下皆然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學以致其道則今之明倫堂非致道
之所歟夫君子欲致其道而不擇其所猶
百工欲善其事而不利其器其能有所濟
哉此周公與黄侯之於斯堂所為日欲攺
作而不能自已者良有以也二公之心厚
矣使凡居斯堂者能務其所以教且學究
心聖賢之言約而有之於已舉而措之於
事斯為不孤不然不獨為孤二公而於
國家建學明倫之意不亦大有負耶詩曰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又曰梧桐生矣于彼
朝陽皆言所䖏得其地也予於嘉興師生
得斯堂亦以云如是而不勉焉則咎將安
歸哉故并書以警之翰林院學士奉政大
夫兼修 國史兼 經筵官廬陵陳循譔
嘉禾記
大明成化九年秋八月本府秀水縣時清
北都暨象賢二十二思賢三十二等都嘉
禾盛生逺近咸有郡人范俊等以盆植之
馳獻于府每莖離根二節節間傍生一莖
秀二穗或離根三節節間又生三莖秀三
穗或生四莖五莖秀四五穗者亦有之但
不如二穗三穗之夥竟畝計之一莖三穗
者或一二百莖一莖二穗者或數千百莖
本府經歷司蓮缸内栽稻二本亦如野外
生莖秀穗考嘉禾志呉黄龍三年由拳南
都野稻自生攺名禾興志瑞也赤烏五年
因立太子和改為嘉興避諱也自黄龍三
年距今癸巳歲千二百六十有七年而嘉
禾復生乃氣運循環使然也用附于志以
記歲月云是月二十四日知府陽城楊継
宗識
郡守楊公去思碑記
為政能使民愛之而不忍去者豈可聲音
笑貌為哉必其惠澤及人之深恐其去後
或不可得似之為我牧者故仰戴之誠由
於中心自不能巳也孰謂違道干譽勉强
以應之乎成化元年夏刑部主事楊公来
知嘉興府事不挈家累惟一㓜子自隨以
廉律已以正接物權勢不可奪請托不可
行事有病民者雖上官之牒亦格之而不
行有利民者雖一時之禁亦為之而不顧
九年之間豪貴側目强梗遁迹磨牙舐掌
混淆白黑者噤莫敢動由是官属肅於庭
編氓樂於野啇賈集於市三吳两淛翕然
稱為賢郡守也九載滿以素苦風痺疾遂
治行訪醫是日郡之君子庻民耆老環府
門送行者数千人雖疲癃行丐者亦皆扶
耋携孺奔呼噭號至一舍許知不可留乃
合辭請曰公旣不可留矣願乞一物以慰
吾民後日之思公不得已解青紗衣以遺
之耆老周實輩以衣蔵之髹櫝置諸三賢
祠右方乞文記之夫為官莫難於守令為
守令莫難於不屈於勢不疚於利屈於勢
則縱惡戕善疚於利則厲正黨邪政事之
害莫有甚於此者公之為政大率以此二
者為先宜乎得民心愛戴之如此也抑聞
公行出百里外有暮夜登舟奉百金為贐
者公咲而卻之皆可書也因次第耆老之
言采道路歌頌之詞為詩以書之公名継
宗字承芳山西陽城人詩曰粤古檇李南
服大府生齒日繁百倍于古
天子軫念妙選守臣公寔拜
命惟憂惟勤单車戒途指心自矢所不克
職如有河水衣無華侈食不鑿精垂髫一
子昕夕侍庭我民孱弱方無所𠋣强鋤豪
剔如仆斯起我民窶貧方無所啚賦薄役
均如僵斯蘇瘠下奉上他郡則有公曰理
勝孰敢予侮畏威惮勢時人則多公曰有
命枉已則那姦竊版圖盜誣良孺夢接神
言冤白奸捕和氣感召天錫休徵嘉禾遍
野五穗一莖民食必祝祈公壽考民衣必
祝祈公元老丕績既成公不自居曰有父
母白髮𠋣閭扶病訪醫戒行孔亟一朝色
養三公不易民憂公去執絏擁麾公遺以
衣慰民之思公之於民衣之於領領旣失
矣衣復何整民之於公袪之於衣衣旣失
矣袪復何依置之賢祠韜之髹櫝擬媲甘
棠勿污勿瀆嗚呼耆老懷念勿諼衣久或
敝言傳或諐爰采頌聲勒之貞石庸俟觀
風進登匱室成化十年歲在甲午秋九月
既望翰林孔目支立撰
重修嘉興府儒學記
嘉興府學自直定黄公懋修建後凡九易
守歷四十三寒暑土木之功完壊将半成
化十八年金谿徐公霖適知府事重建聖
殿東西廡二十二楹繪飾諸賢𦾔像于中
脩葺尊經閣進善致道日新時敏四齋二
十楹仍文昌祠三楹于明倫堂東後創鄉
賢祠三楹于西後増廣學舎六十六楹牲
庖有室饌食有所固完易壊煥然復新經
始二年十一月畢事於二十年十二月是
舉也公既仕學優通僚佐皆德藝相植故
其成美而不靡速而可久學訓導朱啓率
弟子湯濬王永芳過予所以大司馬項忠
朝列大夫施奎書致記刻石以章久逺予
巳卒記其事而公之意尤不敢不白夫學
者将學為聖賢也聖賢之道無他行其所
當然以盡其本然者耳聖人不能使其身
常存其教常不息不得巳而托之言學者
不能親受業於聖賢領會其面命不得已
而求之於其言作人者不能使人皆聖賢
學無所差昧於是設為學校科目不得巳
而論選其所習於聖賢之言非務其言將
因言以踐盡夫所謂當然本然者而已能
明其言以淑其行以達諸用上也明其言
不以淑其行而無所用下也罔於言行而
或有得於名位之間皆苟異焉耳非聖賢
事也是故明言為格物致知之事淑行本
誠意正心脩身之事達用兼齊家治國平
天下之事聖賢所以教學者所以學後世
所以法唐虞三代者無不在此寧願諸君
子勉乎其上戒乎其下强力崇正以表見
乎苟異焉者然後可以成賢弟子為鄉先
達為時名臣生可以賓老於明倫之堂沒
可以爼豆於鄉賢之祠庶幾道德功業不
負於
朝廷興學之本意不特務其末而已也其或
枉於進取溺於利禄自失其身而始卒不
類是又苟異者之弗如何足為學校齒論
若夫非其所致而得失成敗無愧于天者
此則君子之不幸也何罪哉成化二十一
年歲乙巳五月望日立石海鹽張寧撰
知识出处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共出版100册,所收嘉兴历代方志114种,基本囊括了自元《至元嘉禾志》到民国嘉兴现行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方志。本册为[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