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府志卷之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10000658
颗粒名称: 嘉興府志卷之三
分类号: K29
页数: 13
摘要: 本章讲述了嘉兴府地方史志,收录于弘治嘉兴府志卷之三。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内容

公署
  周禮惟王建國設官分職皆有常所故
  聴事有廳退食有所所以敷政臨民此
  古今之通制也嘉興為郡宋元以來號
  稱最盛其公署之大小置廢及藩臬之
  分司軍衛之設所属府治者〓附于後
  嘉興府治在城南隅內自五代𣈆天福時
  陞嘉興縣為秀州始建于此宋改為郡
  為府為軍府元以為安撫司為路皆仍
  其䖏其脩建之由載諸堅珉歷歷可考
  國朝吴元年三月攺路為府正廳名端本堂計
  五間軒同東西耳房各二間穿堂五問
  後堂五間舊名清香宋守俞浙改名敬
  信節愛元改名公明今名公正洪武中
  知府劉觀嘗葺其舊而新之築址加隆
  規制為之奐然兩廊東西大小正從各
  二十五間六房列置其内門房三間儀
  門三間東西翼室容五間
  戒石亭一所宣徳三年知府齊政建其戒
  石銘曰爾俸爾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
  井亭二所在府廳前夾道之左右
  譙樓在儀門前計七間左右朶樓各三間
  下為府外門宋景定四年癸亥知軍陳
  甞新之規模極宏壮云
  推官廳三間軒一間在府廳之東北舊在
  西偏後移于此
  經歷司三間軒三間在府廳之東從屋三
  間
  照磨所三間前軒三間後一間在府聴之
  西北
  軍資庫四間在府廳東北推官廳後
  架閣庫十間在軍資庫東
  官衙公廨八所正從房屋共一百四間俱
  在府治西
  吏舍兩聮共五十八間在府廳東舊臨蒼
  基洪武三十年知府劉觀創建扵此
  府衙墻周圍二里一十步髙一丈二尺舊
  稱子城今俗呼為子墻云又按舊志所
  載郡治内堂宇之名甚多今皆無存並
  詳見後
  司獄司在府治南五十步宋初置司寇叅
  軍後改司理院
  國朝洪武元年即舊廨為之司廳三間中門三
  間外門三間墻門一所土地廟一所監
  房三所共一十一間
  直隷蘇州衛守禦嘉興中左千戶所在府
  治北二百步乃所革漕運司之舊廨也
  元時嘗調邳州翼萬戶鎮守吴元年㱕
  附
  國朝遂罷戌兵洪武九年閏九月徐司馬言于
  朝乞設守備奏
  准扵京衛撥軍一千立守禦千戶所属直隷蘇
  州衛仍建旗纛廟扵所廳之後正廳三
  間兩廊東西各五間内置百戶所鎮撫
  廳在所廳東六步演武教塲一所在府
  治北門外二百二十步周圍二百四十
  四丈長一百丈闊一十七丈上有官廳
  一所計三間
  屯所一十處係永樂二年五月十一日
  奉中軍都督府勘合以本所為腹裏城
  池因俾軍士内八分之數皆屯種計派
  種到嘉興府嘉興縣前管零宿二十三
  等都拋荒田地一百一十頃四畒嵗妆
  子粒不等
  一所坐落秀水縣零宿鄉二十三都田一
  十頃八十六畒百戶王暹管領屯軍九
  十名
  一所坐落嘉善縣遷善鄉三十四都田一
  十一頃百戶髙安管領屯軍九十名
  一所坐落秀水縣伏禮二十九都田一十
  一頃六畒百戶鄧春管領屯軍九十名
  一所坐落秀水縣象賢鄉二十二都田一
  十一頃一十畒百戶鄧禮管領屯軍九
  十名
  一所坐落嘉興縣長水鄉二十一都田一
  十頃八十八畒百戶康泰管領屯軍八
  十名
  一所坐落嘉善縣遷善鄉三十四都曰一
  十一頃百戶范信萤領屯軍九十名
  一所坐落嘉興縣白苧鄉十五都田一十
  一頃六畒百戶羅雄管領屯軍九十名
  一所坐落秀水縣伏禮二十九都田一十
  一頃八畒百戶劉顯管領屯軍九十名
  一所坐落嘉善縣麟瑞鄉三十五都田一
  十頃九十二畒百戶劉保管領屯軍九
  十名
  一所坐落嘉興縣長水鄉二十一都田一
  十一頃八畒百戶曽貴管領屯軍九十
  名
  子粒倉四間在軍倉西乃元時安養院基
  軍倉舊隷嘉興府元時名外三倉
  國朝洪武初名大有倉洪武三十年裁革俱併
  嘉興倉止遺前殿妆貯本所軍粮永樂
  二年五月十一日奉中軍都督府勘合
  以本所為腹裡城池今併軍士內八分
  之數皆屯種而建子粒倉于軍倉之所
  云
  旗毒懸廟在所聴後七十九步按禮制壇髙
  二尺五寸闊三丈池深二尺五寸此因
  有廟而不設壇池焉正屋三間神祠三
  間庫房三間宰牲房三間
  布政司分司一所在府治西北半里宋監
  倉東廳元為廉訪司至正十八年燬于
  兵
  國朝洪武初即其上建嘉興倉後移于寳花寺
  永樂間改建織染局正統六年奉勘合
  分局之東偏空廨為之増置門道焉正
  廳三間扁曰旬宣廳前軒三間中堂三間後
  堂三間左右過廊六間左右廊房共十
  間中門三座外門三間
  按察司分司在府東正廳三間編曰登靖前軒
  三間中堂三間後堂三間東西廊房各
  三間東西庫房各三間厨房三間中門
  三閏中門外東西廊房各三間外門三
  間
  隂陽學在府譙樓外東乃舊班春亭也弘
  治四年知府柳琰重建
  醫學在府譙樓外西乃舊宣詔亭也弘治
  四年知府柳琰重建
  稅課司在府治東北三百步其址乃元時
  惠民藥局後因兵火無存
  國朝吴元年知府謝節即其地名改建弘治四
  年知府柳琰重修
  公亭一所在春波門外弘治元年被火四
  年知府柳琰重建
  嘉興倉在府西南三百一十步乃舊廢寳
  花尼寺之故址
  國朝吴元年九月十九日開設在今織染局基
  上係宋元舊倉基也後因倉廒空閑屢
  致隳損洪武二年改移于此官廳三間
  外門三間土地堂二所仁字等廒一十
  座計九十四間
  織染局在城府治西北二百八十五步舊
  嘉興倉基元時在府治東南一百八十
  步正廳三間中堂一間庫房三間公廳
  三間官舍二所織堂屋三十八間染堂
  屋一十間絡絲堂七間堂長一十二名
  染匠三十六名織挽匠一百四十名打
  線匠一百五十五名絡絲匠七十七名
  絡經匠一十九名機張七十二歲造各
  色紵絲一千八十六疋内串四紵絲八
  百八十六疋内串五紵絲二百疋
  弓張局即軍器局在府治東南一百八十步舊
  織染局基
  遞運所在府治西三里通越門外元嘉禾
  馬驛解廳屋三間前軒一間後堂二間
  東西司房各三間頭門一間中門三間
  土地堂一所監房三間官舍三間宣徳五年
  俱知府齊政重建大小紅船六十八隻官使人
  水夫每歲四百八十九名防夫六十名
  西水驛在府治西三里通越門外元初置
  至正末燬于兵
  國朝洪武元年四月内除授站提領為驛丞公
  廨三門前軒一間後軒一間廊房一十
  二間門道三間外門三間庫房一間厨
  房一間船坊三間公廨三間穿堂三間
  後堂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花站船一
  十隻鋪陳每船設上中下三副官使人
  水夫每船十名共一百名館夫一十四
  名廪給庫子每季四名
  公舘一所在府治東北隅一百二十步正
  廳三間中堂一間後堂三間前東西耳
  房十間後東西耳房六間弘治四年知
  府柳琰重修
  官亭一所在府城北門外中屋五間兩耳
  房各一間門屋一間
  天星馬湯鴛鴦相家四湖河泊所在本府
  東三里春波門外
  國朝洪武初止用船隻率領網戶捕魚易課類
  解而無觧宇至洪武十四年開辦總旗
  王友興等以經籍官屋改建洪武十六
  年始設所官署事而辦課焉正廳三間
  中堂一間後堂三間外門一間東西耳
  房二間牌樓一座
  兩浙都轉運鹽使司嘉興鹽倉批驗所在
  府治東春波門外三里属嘉興縣地方
  乃舊崇真萬壽宫庄基元延祐間嘗置
  檢校所扵府東二里衙前橋之南至正
  十八年燬于兵
  國朝洪武元年改立今額移創于此公廳三間
  軒三間官公廨三間鹽廒四間以文行
  忠信別之官使檯鹽工脚六十名每三
  年一改設稱架二處
  僧綱司在府治西北一百八十步精嚴講
  寺方丈之南始自洪武十五年八月二
  十四日除授都綱智猷副都綱楚珩開
  設署事今移置天寕寺廳屋三間軒一
  間廊屋東西各三間
  道紀司在府治東北一里玄妙觀之西北
  洪武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除授都紀
  章得中副都紀沈嗣真開設署事正廳
  三間軒一間廊屋東西各三間
  學校
  設學校者所以崇化導民有國之首務
  其制歷周漢大備扵唐中廢扵五代宋
  慶曆中始議郡縣皆立學崇寧間著為
  令此郡邑立學之由也嘉興郡縣學自
  宋元至
  國朝更置不一今録其脩改與夫禮法儀制特
  為詳備俾觀者有所考云
  府學
  國朝嘉興府儒學子在府治西北一里其吔舊属嘉興縣令
  撥属秀水縣矣按祥符圖經云舊有文宣王廟在
  天星湖上唐開元二十七年建廟後有學
  室或云大曆九年置學設博士以訓生徒即今嘉興
  縣治之東偏是也五代廢弛宋初學制未
  立太平興國二年錢氏納土知州安徳裕
  即其處立學扵廟垣之右至咸平四年詔
  州縣開設學校巳開設者賜九經祥符二
  年又詔脩州縣學知州耿肱以廟學庳窄
  移于望雲門内之西偏乾道二年賜田五
  頃崇寕元年詔須學制知州錢遹如式改
  建内有六經閣尤為華奐故嘉禾志云舊
  州學在望雲門内之西偏是也其地併天寕寺建
  炎二年金兵殘燬知州程某俱移于州治
  之東偏即故禮賔舘為之記云前臨河渠
  旁逼治所規模湫隘即察院垣東是也紹
  興壬戌二月丁亥詔諸路守臣興學如故
  事於是知州方滋請更舊基以詔令從事
  遷于通越門內二百步審勢展基肇建殿
  堂齋舍等屋凡七十有三間詳見㐮陽張嵲記淳
  熈四年知州呂正已建御書閣扵書庫基
  上建陸宣公祠扵殿西東萊先生吕祖謙記嘉定十
  一年知軍府岳珂改建廟學經營未就十
  三年知軍府鄭㝎為之落成殿宇堂廡重
  門皆逾于前復闢地于西築六齋其上及
  垣墉廪唐莫不畢葺待制表爕記三年秋九月
  卒暴風雨廟學摧圯紹定二年知軍府莫
  叔益重建觀順堂端平二年知軍府趙興
  〓剏建御書閣在今禮殿之後寳祐丁巳
  郡守天台謝堂以學廟一門混并出入憧
  雜弗肅扵是闢大門于廟西䟽鑿潢池増
  剏講堂又改為觀順堂于東元至元丙子
  兵火廟學僅存丙戌四明陳紹在徐碩等
  請于省撤新御書閣改名曰尊經閣大徳
  三年總管府事辛仲寳重建廟學詳載教授傅光
  龍記十一年教授孔演學正趙由漳學録沈
  徳華復嗣而葺之海陵牟巘記趙孟頫書至順二年
  達魯花赤漢日監郡八扎宗建大成殿戟門兩
  廡郡人張采記至元五年總管和元昇重脩尊
  經閣廣學東地飭官署樹名木
  國朝洪武二十七年叅議李文華重脩明倫堂
  于廟後之舊基即宋初建明徳堂之舊址前崇有軒左
  右為廊前接廟廡四齋居廊内宣徳間巡
  撫大理寺卿胡槩以便宜重脩殿閣廊廡
  講堂移饌堂居東即宋觀順之舊基建四
  齋正統二年知府黄懋以學逼廟後殿邃
  堂卑更廣購東北地十五畒即古曺剌史捨建慈恩寺
  故址移建明倫堂五間亞室二間中為穿堂
  後堂五間明倫堂東西為四齋曰進善曰
  致道曰日新曰時敏儀門左右各六間齋
  後分列號房四十間東號之南為饌堂饌
  厨之東為射圃學士陳循為之記歲久風雨剥壊
  郡守陽城楊繼宗又脩尊經閣并廊舍積
  土将髙東隅未果去任後守金谿徐霖脩
  四齋兩廡饌堂及厨展射圃之地廣生徒
  之號左右計一十二聯為間六十有四甃
  以磚墻施以丹堊皆南向又撤文昌祠扵
  思樂堂左為祠三楹又建鄉賢祠以祀歷
  代鄉賢郡人給事張寕為記通判陳寳又廣門外之
  地壘以石岸護以石闌其思樂等堂剥壊
  今守儀真柳琰又重整之朱扉翠戶前後
  一新遂為浙西諸學之冠
  大成殿三間在學之前髙五丈四尺廣七丈四尺深六丈九尺元
  至順二年嘉興府達魯花赤八扎鼎建
  兩廡東西各十二間戟門三間東西翼
  室各四間巳上同建櫺星門三座至正五年太守秃堅董阿良臣
  建禮亭在櫺星門內東西各一所神厨五間在廟東二十步
  宰牲所舊在神厨右養牲所攜在神左尊經閣
  五間在大成殿後髙六丈四尺廣九丈深四丈二尺其下奉安先聖燕居
  橡居中顏曽思孟四配像居傍又石刻
  宋周㵂溪邵康節司馬温公程明道伊
  時張橫渠謝止蔡朱晦菴張南軒呂東
  萊十先生遺像扵左右又其傍歲收祭
  器文昌祠三間在思樂堂左鄉賢祠三間在思
  榮堂右陸宣公祠在廟西廡之南按宋谆熈志郡先賢故祠于學
  宫建炎兵後僅祠于閣下淳熈四年以
  舊秦益公廢祠為之在廟之西北隅知
  州呂正己重元移于此近廢有呂東
  葉記及宣公遺像碑刻並存于學
  明倫堂五間在廟後之東北宋正禮堂基也髙二丈六尺廣八丈
  八尺深二丈五前有軒三間中通明堂
  後接順堂徳尊經閣後今朝正統十年
  知府黄懋移建廟之東北今仍舊四齋
  曰進益曰毀道曰時敏曰日新在明倫
  堂之兩傍共二十間中堂三間後堂五間扁曰思
  樂在明倫堂後公厨三間在後堂左偏儀門三間
  在明倫堂前過廊十二間在門左右饌堂三間㑹
  厨三間俱在日新齋東南東西號房六十四間
  俱在四齋後
  儀制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謚孔子為文宣王
  服衮冕南面二京及州縣學同其後與門
  人通服衮冕宋徽宗崇寕四年詔太常考
  正文宣王冠服加冕十二旒服九章仍錫
  〓圭同王者之儀金世宗大定十四年詔
  徔國子監請先聖冠十二旒服十二章其
  兗國公等繅斿九就宋太祖建隆二年詔
  廟門凖儀立戟十六枚徽宗政和元年増
  為二十四如王儀
  祭服
  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詔釋奠先聖獻官
  如社祭給明衣宋大觀元年臣寮言太學
  祭先聖服法服郡邑則常服請須祭服式
  于州縣詔以服式須郡邑自製元祭服三
  獻并觀禮陪祭官憍品從公服與祭執事
  儒生各有祭服
  褒封
  魯哀公誄孔子為尼父漢平帝謚褒成宣
  尼公後魏文帝謚文聖尼父後周宣帝封
  鄒國公隋文帝贈光谛尼父唐髙宗贈太
  師武后封隆道公玄宗谥文宣王宋真宗
  謚至聖文宣王又按宋史真宗初謚夫子
  玄聖文宣王後以廟諱改謚至聖初議加
  帝號或言宣聖周陪臣號帝非宜遂詔從
  王爵元成宗大徳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
  曰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國朝洪武三年六月
  詔以孔子善明先王之道為天下師以濟後世
  非有功扵一時一方者可比所有封爵者
  冝仍其舊
  祠祭
  周制凡始立學必釋奠于先聖先師漢武
  帝令郡縣亦行釋奠禮北齊制春秋二仲
  釋奠于先聖先師隋制國子寺每歲以四
  仲月上丁釋奠先聖先師州郡學則以春
  秋二仲月唐開元二十八年詔祭春秋二
  仲上丁初獻州學則剌史縣學則令蒙及
  元春秋二仲月上丁初獻守令惡獻佐貳
  官終獻學官
  國朝洪武元年八月以遣使致祭曲阜廟庭之
  意播告扵天下明年又
  詔以春丁扵正月一日秋丁預先扵二十日遣
  使降香曲阜林廟扵仲月上丁致祭京師
  免祀天下不必通祀復蒙
  御製祭文以通賛舍人張漢英齎香一炷及銀
  十兩徃曲阜買牛酒致祭後以先師孔子
  徳侔天地道冠古今乃
  詔天下通祀皆以春秋二仲月上丁祭之仍以
  兖國復聖公等配享焉
  禮器
  祝板一〇登五五〇鉶二十〇簠四十四〇
  簋四十四〇籩一百八十八〇豆一百八
  十八〇爵一百九十三〇篚九〇爼二〇
  犧尊一〇象罇一〇雲雷罇一〇酒罇二
  〇勺一〇香爐四十五〇燭臺九十〇大
  小香案〇毛血盤〇帛匣〇鍋〇盥盆〇
  籸盤
  樂舞器
  麾幡〇柷〇敔〇琴〇瑟〇鍾〇磬〇塤
  〇箎〇簫〇笙〇鳳簫〇笛〇搏拊鼓〇
  應鼓〇節〇籥〇翟
  樂章
  迎神樂奏咸和之曲
  大哉宣聖 道德尊崇 維持王化
  四工尺上 四上尺上 工尺上四
  大南林仲 大仲林仲 南林仲大
  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 精純並隆
  尺上合四 合四上尺 工尺四上
  林仲黄大 黄大仲林 南林大仲
  神其來格 扵昭聖容
  六工尺上 尺上合四
  黄清南林仲 林仲黄大
  奠帛行初獻禮樂奏寕和之曲
  自生民來 誰底其盛 維王神明
  四上尺上 四合上四 工尺上四
  大仲林仲 大黄仲大 南林仲大
  度越前聖 粢帛具成 禮容斯稱
  合四上四 十四上尺 合四尺上
  黄大仲太 仲大仲林 黄大林仲
  黍稷非馨 維神之聴 大哉聖王
  四工六尺 工尺上四 四上合四
  大南黄青林 南林仲大 太仲黄太
  實天生徳 作樂以崇 時祀無斁
  工尺上四 上四上尺 上四尺上
  南林仲太 仲太仲材 仲太林仲
  清酤惟馨 嘉牲孔碩 薦羞神明
  六工尺上 尺上合四 四工六尺
  黄清南林仲 林仲黄太 太南黄清林
  庶幾昭格
  工尺上四
  南林仲太
  亞獻樂奏安和之曲
  百王宗師 生民物軌 瞻之洋洋
  上工尺四 尺上四合 六工尺上
  仲南林仲 林仲太黄 黄清南林仲
  神其寕止 酌彼金罍 惟清且㫖
  尺上合四 四合尺上 工尺四上
  林仲太黄 太黄林仲 南林太仲
  登獻于三 扵嘻成禮
  上四尺上 六工尺上
  仲太林仲 黄清南林仲
  終獻樂章與亞獻同樂奏景和之曲
  徹饌樂奏咸和之曲
  犧象在前 豆籩在列 以享以薦
  上四上尺 四上合四 四工尺上
  仲太仲林 太仲黄太 太南林仲
  旣芬旣潔 禮成樂備 人和申兌
  上尺四上 合四上四 工尺上四
  仲林太仲 黄太仲太 南林仲太
  祭則受福 率遵無越
  合四上尺 六工尺上
  黄太仲林 黄清南林仲
  送神樂奏咸和之曲
  有嚴學宫 四方來宗 恪恭祀事
  四工尺上 合四上四 大工尺上
  太南林仲 黄太仲太 黄清南林仲
  威儀雍雍 歆兹惟馨 神馼還復
  工尺上四 上尺工尺 上四尺上
  南林仲太 仲林南仲 仲太林仲
  明禋斯畢 咸膺百福
  六工尺上 工尺上四
  黄清南林仲 南林仲太
  望瘞與送神同樂奏咸和之曲
  釋奠儀註天下同不詳具
  國朝頒降習射儀註
  始自洪武三年八月十八日欽奉
  聖㫖節該今後各府州縣儒學訓誨生徒每日
  講讀文書罷扵學後設一射圃教學生習
  射朔望要試過其有司官暇時與學官一
  體習射若是不肯用心要罪過欽此乃闢
  射圃于禮殿之東八年建觀徳亭于射圃
  之北以定圖式儀註悉書于亭上今移射
  圃扵府城西城内
  射式
  一凡官府及學子校遇朔望扵公廨空閑去
  處習射〇一凡樹射鵠正南北向〇一凡
  置射位扵三十步自後累加至九十步〇
  一凡射各以長官為主射〇一凡賞酒中
  的用三爵中采用二爵〇一凡司射畢自
  下而上
  射器狐鵠一布鵠二
  狐鵠一二釆六品至九品射之其制中以
  皮鵠畫紅綠二采週圍餙以狐狸皮為身
  為舌方廣丈尺之數並同前制
  布鵠二有的無采文武子弟及士民俊秀
  射之其制以皮為鵠週圍餙以皮為身為
  舌方闊丈尺並同前制
  兕中〇三品至五品用其制以木為之長
  一丈二寸頭髙七寸前足跪鑿其背上穿
  之可容筭用顏色漆之下用木座朱漆〇
  鹿中〇六品至九品學官及官員子弟士
  民俊秀皆用形異制同
  筭〇以十耦為率用八十籌盛之以桶〇
  容〇一名乏以木為匡皮冐之方廣七尺
  足以蔽身〇旗以帛為之每容後各六赤
  一采一青一黄一白一黑一〇弓矢按一
  〇爵按一〇爵二
  射職
  司正及副司正每鵠用一人掌驗射者品
  級尊卑以定耦執筭于鵠之左右置某中
  扵某前每耦進則執八筭于手伺中則投
  于中其餘橫委扵中西畔候一耦退則取
  所中筭妆之別取八筭執之如前法每筭
  射者先書射者姓名于下或書的或書釆
  投之于中司射二人所掌先以強弓射鵠
  誘射以鼓衆氣選能射者充司射器二人
  掌驗弓力強弱分為三等驗人力強弱而
  授之司爵二人所掌凡遇射畢計中者以
  爵授酒請射四人掌射者授弓矢入射位
  獲者每鵠用二人掌妆矢還納于射者執
  旗六人掌扵容後執各色旗如射者中的
  舉紅旗應之中采者舉采旗應之射偏扵
  西舉白旗偏扵東舉青旗過扵鵠舉黄旗
  不及鵠者舉黑旗
  射位
  各學主射官位于中諸生位扵東西東西
  偏及容後射器職位皆同前學官射于中
  之狐鵠諸生射于東西皆布鵠
  儀注
  前期戒射定耦選執事克司正副司正司
  射司射器請射司爵妆矢執旗樹鵠陳矢
  如圖儀是日執事者入就位請射者引主
  射正官及各官子弟士民俊秀者各就品
  位司射器者以弓矢置扵正官及司射前
  請射者詣正官前圎揖畢引詣司射器前
  授弓矢畢引復本位司正執筭入立扵中
  後請射者詣司射前曰請誘射引司射二
  人耦進各以三矢搢扵腰帶之右以一矢
  挾于二指之間推年長相譲年長者為上
  射㓜者為下射上射先進詣位向鵠正立
  發矢司正書中投筭置于中如副司正式書中舉
  旗者舉旗如式上射射畢退立扵傍譲下
  射者詣位發矢書中舉旗如前請射者俱
  引復位妆矢者妆矢復扵射者司正取所
  中筭請射者次請士民俊秀射次請官員
  子弟射次請品卑至品高射其就射發矢
  取筭書中舉旗收矢復位皆如式俱畢司
  正副司正各持筭白中扵主射官司爵者
  酌酒授中如式飲訖請射請属官以下仍
  奉弓矢納于司射器還詣主射正官前圎
  揖而退
  書院
  宣公書院在府治北内即宣公祠舊有祠
  十所其一在府學西南宋知州李正已建
  後廢
  國朝宣徳中重建于此景泰二年嘉興知府舒
  敬奏
  准令有司春秋致祭宋呂祖謙本
  朝金㓜孜薛瑄皆有記前軒三間正祠三間
  後齋房三間前門三間左右耳房各三間
  宫室
  樓閣齋堂之類有關於風土者不可以
  不記嘉興乃澤國之富其間宫室之盛
  騁懷肆志者固不足道若乃古蹟雖廢
  而名義猶存者則載之以備采擇焉
  衆樂堂在府治内東北舊名渙堂宋紹興中郡守王安道建李孟堅改今名
  嘉熈初知府史宅之重脩并記六鶴堂在府治後宋知州鄧根立其後知州
  徐藏於堂北為雪窓外臨荷池嘯諾堂在州治之西禾興堂在郡
  圃內脩齊堂在府治舊名同穎宋知州俞浙改今名後又有清香堂浙改曰
  敬信節愛之堂平易堂同宣堂俱在郡治舊通判廳之東志隱
  堂順親堂俱在舊府判西廳元為織染局坐嘯堂在郡圃西偏今
  其址為官廨浩燕堂在府治門西北舊名山堂宋郡守張徳甫建李孟堅
  改今名環聚亭〇日最宜亭〇留春亭〇景翫
  亭〇翠涼亭〇六鶴亭〇水香亭〇垂芳
  亭〇玉明亭〇平遠亭巳上俱在郡圃內觀徳亭
  在郡圃舊名射弓亭來月亭在郡圃內𦾔府判東廳嘯鶴亭在舊
  東府判廳序賔亭在府子城内又子城東有清風亭子城西有金風嘉禾二
  亭子城北有利川觀風野泉朝宗四亭皆宋知州張瑜所建者水鑑亭本都
  曹建
  議公亭在府子城内又有水鑑賞心臨津三亭皆宋時郡守所立賞
  心亭通判陳寺丞建花月亭在府治内宋張先建先甞作詞有雲破月
  來花弄影之句後更名來月璇星樓在府治東近民樓在府治西
  子城上披雲樓在府園東北子城上宋知州方滋健後攺名風月無邉樓
  春臺
  郡在治東舊通判廳以上俱廢嘉慶亭在郡圃內後堂極北學士
  呂原記郡
  守延年建

知识出处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共出版100册,所收嘉兴历代方志114种,基本囊括了自元《至元嘉禾志》到民国嘉兴现行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方志。本册为[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