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嘉兴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嘉興府志卷之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10000615
颗粒名称:
嘉興府志卷之二
分类号:
K29
页数:
13
摘要:
嘉兴府地方史地方志,收录于弘治嘉兴府志卷之二。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内容
星埜
周官保章氏以星土辯九州之地所封疆
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故志郡邑者必攷
焉西漢地里志曰吴地斗分埜也又曰粤
地牽牛婺女之分埜也晉天文志曰自南
斗十二度至女七度為星紀扵辰為丑吴
越之分野属揚州費直起斗十度蔡邕起
斗六度又列州郡躔次云丹陽入斗十六
度㑹稽入牛一度由此觀之嘉興乃斗之
分埜而崇徳䖏吴越之間則獨在斗牛躔
度之交按五代史載豫章人有善術者望
牛斗間有王氣謂錢塘分也宋建炎初國
步艱虞是秋占者望斗牛間有紫氣既而
移蹕維揚謂其巳驗暨冬十月戊寅孝宗
虹渚之祥實在嘉興非明驗歟故備載之
以俟知星者
郡名
檇李左傳魯定公十四年扵越敗吴扵
檇李註云檇李即今嘉興公羊傳作醉里
西漢地志註云柴辟又曰就李水經云辟
塞皆舊名也或云檇李以木而名若豫章
之属是也一說醉里以吴王醉西施扵此
遂以得名未詳孰是宋政和間改秀州為
嘉禾郡故又名嘉禾
疆域
疆域之制肇自唐虞周官形方氏掌邦國
之地域以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地使小
國奉大國大國比小國即今郡國統属界
限是也然歷代建置沿革遷割不常故幅
員修廣記載亦畧所貴適時宜順地利而
巳嘉興為江東一都㑹控地數百里今以
國朝所定疆域廣袤至到言之東西一百六十
里南北八十七里東至于松江華亭風涇
市六十里即平湖嘉善之東境東北至于
蘇州之長洲蘇来鄉章練市八十里即嘉
善之東北境北至吴江柿涇鋪二十七里
即秀水之北境西北至湖州烏程之烏青
鎮五十里即崇徳之西北境西至烏程之
烏鎮市一百一十五里即桐鄉之西境西
南至于杭州府仁和之金鵝鄉一百里即
崇徳之西南境東南濱大海直隷金山衛
一百五里即平湖東南境南際于海即海
鹽之南盡境也
兩京路程
南京水路七百三十六里陸路六百四十
八里
北京水路四千一百里陸路三千五百八
十四里
形勝
嘉興為浙西大府巨海環其東南具區浸
其西北左杭右蘇襟溪控湖四望如砥海
濱廣斥鹽田相望鎮海諸山隱隱列拱百
川環遶而鴛鴦一湖停蓄其南誠為澤國
之雄江東一都㑹也
風俗
千里殊風百里異俗勢則然也嘉興本
吴國之境氣禀〓尚或淳或澆易為之
變故歷代紀載徃往不同豈治化有隆
污故風俗因之耶以今觀之終歲勤動
者餉給于國而尺寸之土必耕衣被他
邦而機軸之聲不絕人士好文而崇學
歲時燕享衣冠文物〓然可觀亦以見
上之人化導之效也今摘前志其槩如
左
慕文儒勤農務古圖經云罕習軍旅尤慕少儒不憂凍餒頗勤農務
風俗淳秀舊志土膏沃饒風俗淳秀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百工衆技
與蘇杭等信巫鬼重滛祠隋書地里志素誘魚鹽之
利宋嘉興知縣題名記云地富稻林民素誘扵魚塩之利故訟牒為多人性
柔慧宋志人性柔慧高浮屠之
教俗奢靡而厚扵滋味民俗殷富
元天寕
寺記
山川
嘉興古號澤國無髙山大川為之限隔
地皆平壌大則河涇小則浜港錯出其
間傍海諸山逺近連属今詳具于左
嘉興府惟海鹽沿海皆山其勢自天目發
蹤歷杭諸山至臨平逹海寕金牛界首分
脉至海鹽一支遵海東北行五里者麂山
曰颺山曰廟山曰荆山皆臨永安湖又東
北行六里曰鳳凰山又一里曰吴家山又
一里曰茶磨山又一里曰邵灣山其東南
一里曰葫蘆山在海中東北一里曰青山
在澉浦鎮一支北行十五里曰夾山北連
金粟山東南行一里接紫雲山東北行五
里曰大橫山其北曰小橫山一支西北行
二十五里逾長湖曰沈山逾長水塘曰紫
雲山西接嘉興之殳山一支東行十三里
曰豐山又七里曰土山一自青山東行十
六里曰小步山曰大步山又二里曰泊櫓
山曰長墻山南行二里曰秦駐山十八里
達海鹽縣其東南二十里曰白塔山又三
里曰望〓山俱在海中又自海東北行三
十里曰雅山曰故邑山在乍浦鎮亦古縣
治又二里曰湯山又一里曰古竹山又一
里曰觀山又二里曰髙公山又一里曰蒲
山又東行一里曰菜薺山在海邉東北行
一里〓益山又東行六里曰陳山東北接
獨山皆沿海人遵海陸二十里逾石亭鋪
又二十里逾蘆藶浦又東行三里許接松
江界又十五里始達金山北接柘湖山即
海鹽之主山也至若嘉興之胥山則平田
獨峙無所聯絡崇德之陳山則又自樓湖
之徳清寒山矣此其大槩也若夫山之崇
卑里至則詳在縣下
嘉興府之水正流有三曰西運河曰長水
塘曰海鹽塘西運河之水自杭州府西山
發源東流出崇徳縣石門塘四十里經相
鄉之皁林至秀水縣界又東流三十里經
白龍潭至郡城而分為三一遶郡城而東
為月河經北麗橋出衫青閘為北運河二
十七里入吴江縣界一入城東流遶府治
為州東灣遂北出望吴門合扵北運河一
入柵堰橋又分為二其東流三里為穆河
溪其北流五里為新城塘又三十里西接
車溝水入湖州府烏程縣界北運河水北
流一里為死亭灣又北流二十六里入蘇
州府吴江縣界而支流有二其一去杉青
閘北五里分而東北流十里逹官蕩官蕩
水東北流十五里達陳盛蕩陳盛蕩水東
北流二十九里達分胡入吴江縣界其一
去杉青閘北十五里分而東北流二十里
達平家湖平家湖水東北流九里入吴江
縣界穆河溪水北流十里支分為二其一
東北流五里達和尚蕩和尚蕩水東北流
五里為王江涇出聞店橋合扵北運河其
一北流十五里為錢家溪又北流五里達
鴈蕩新城塘水北流二十里合瀾溪並入
吴江縣界長水塘之水自海寕諸山發源
出硖石東北流二十里至嘉興縣界而支
流北注為幽湖又北流十里經濮院鎮合
于西運河其正流三十里至郡城南瀦為
鴛鴦湖而分流入郡城為韭溪又分為爽
溪並入望吴門達于北運河又支流東北
三里達螺潭與鴛鴦湖水並㑹于彪湖海
鹽塘之水自海鹽澉浦諸山發源東北流
三十里瀦為彪湖彪湖水至郡城春波門
外而分為正流二支流三其正流一自熈
春橋東流七里經雙溪橋東北流為華亭
塘又三十里為嘉善之魏塘又二十四里
入松江府華亭界一自雙溪橋與華亭唐
分東南為漢塘五子四里經平湖縣之當
湖而達于東泖廿〓流一遶郡城北流為
草蕩灣東出春波稿東北流三里為東郭
湖蕩北流二十六里遶六百畒蕩六百畒
蕩水北流十二里達夏墓蕩夏墓蕩水北
流十里入分湖一自嘉善之魏塘東北二
十里分北流為章戀塘三十六里入蘇州
府吴江縣界一自熈春橋東五里出吳經
橋東北流五里入相家湖相家湖東北流
十五里分為三其一北流為蘆墟塘東北
流二十七里入吳江縣界其一東流為茜
溪十六里北流為斜塘又北流二十里入
吴江縣界其一東北流四十里達祥符蕩
祥符蕩水東北流十五里入吴江縣界其
大槩如此若夫旁流曲派不可縷舉然非
通渠要津畧之可也惟天星湖乃無源之
水故不入此例至扵各水之名義事蹟仍
具于各縣本類下
城池
易曰王公設險以固其國是城郭之醫
為保障斯民之計抱關擊柝以節出入
以防奸暴也嘉興為郡在宋南渡為三
輔號稱軍府節制沿海水軍按舊志環
城皆濠四門水陸並通七十五橋三十
六坊縱橫交錯舟車貨財廣阜民居有
賴至扵沿海城池亦皆堅完弛扵元者
七十餘載今皆復築規模宏逺矣詳列
其下至若吴趙所築漢唐所置巳廢者
則具于古蹟焉
本府城周圍一十二里髙二丈二尺厚一
丈五尺按嘉禾記唐乾寕中守臣曹信築
五代錢氏拓為州城在宋謂之軍城在元
謂之路城又謂之羅城元志舊經云羅城
周圍一十二里髙一丈二尺厚一丈五尺
子城周圍二里十步髙一丈二尺厚一丈
二尺宋宣和間知州宋昭年嘗更築徳祐
元年守臣余安裕重修諮議劉漢傑董其
役且増保障即今羅城元有四門每門水
旱水旱門外各置弔橋跨隍池以通徃來
東門舊曰青龍後改春波西門舊曰永安
後改通越南門舊曰廣濟後改澄海北門
舊曰望主京後改望雲續改望吳水旱一作陸
門上各有樓惟澄海水門樓建炎間因徐
明作亂遂廢子城元有正門一曰麗譙元
至元十三年隳郡縣城羅城遂平門樓俱
廢惟子城與樓見存子城又謂之子墻即
宋之軍州元之路衙今之府治墻也當元
末兵起訪守臣禦防至正十六年路推官
方〓復築羅城甲辰年同知缪思恭重修
未就而歸附
國朝始踵成之崇于舊増置四門月城門樓吊
橋悉備
池周圍遶城其里數與城有加闊二十二
丈深一丈二尺其歷代䟽濬之由並與城
同
土產
按嘉興揚州之域土有常產賦有常貢
若崇徳桐鄉植桑飼蠺次于苕霅海鹽
平湖煑海成鹽幾乎明越實髙卑異宜
非槩有也今特具其所有者于左詳見縣志
貢賦
嘉興自唐宋迄今民物蕃庶得盡地利
遂成膏腴沃衍之區其租賦所出殆甲
天下然其土之所宜不過秔稌而巳至
扵雜貨所湏皆仰給扵四方商旅之懋
遷而舊志所載或失其實且以三縣及
松江混書無別盖非出扵同時一人之
手難為一郡之全書由是今亦不敢牽
合傅㑹于此姑摭其可録者于后
宋
九域誌貢綾一十疋〇絹一千七百一十
疋每疋折錢七貫文計一萬一千九百七
十貫文〇〓二萬八千六百一十七兩折
錢本色各半〇紬一萬疋每疋折錢六貫
五伯文計六萬五千貫文〇經制錢二十
五萬七千五百二十七貫八百四文〇總
制錢二十二萬三千八百九十四貫五百
五十七文〇營田馬料夏稅秋苗兩料折
麥五萬四千六百五十三石四斗九升四
合二勺〇通判𠫊錢一萬二千一百一十
七貫三百八十八文〇米三十萬一千五
百三十石四斗一升七合九勺内折一萬
七千七百六十三石九斗五升糯米造酒
〇塲務茶二百九十二萬一千九百六十
九斤引錢六十四萬二千八百三十三貫
一百八十文〇礬七千七百二十二斤引
錢八百四十五貫五百文〇都酒務租額
一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三貫七百九十
六文〇比較務租額一十三萬六千二百
八十貫九百六十八文〇贍軍庫租額五
萬七千八百四十六貫九百六十文
元
嘉興路管額〇粮六十八萬一千百五
十二石一斗六升六合一勺〇米六十八
萬一千三百三十五石八斗六合八抄七
撮〇豆一百三十一石六斗九升五合〇
小麥八十四石六斗六升五合一勺〇歲
减公田二分〇米七萬九千二百六十六
石二斗一升六合二勺四抄〇實徵粮六
十萬二千二百八十五石九斗四升九合
九勺四抄七撮〇米六十萬二千六十九
石五斗八升九合八勺四抄七撮〇豆一
百三十一石六斗九升五合〇小麥八十
四石六斗六升五合一勺
國朝
貢
本府歲
進野味鴈雉共六十隻黄魚二百九十九尾
〇歲造黑漆角弓二千張正副弦一萬條
箭一萬八千一百八十枝〇歲造叚疋紵
絲一千八十六疋串四紵絲八百八十六
疋串五紵絲二百疋〇歲辦獐鹿麂羊等
皮一千五百張鴈鵝翎毛四十萬根
賦
夏稅麥二萬七千六百一十石四斗二升
一合八勺〇絲綿七萬三百三兩七分二
釐六毫〇鈔一千三百八十三錠三貫五
伯二十二文〇秋粮米六十一萬八千四
百三十四石八升三合二勺〇馬草五十
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包二斤五兩三錢每
包折米一斗二升共折米六萬一百五十
一石一斗八合
田畒
嘉禾在揚州之域阻江扼海浸于震澤
宜若厥土塗泥厥田下下也而以土地
平衍溝洫濬治鮮罹熯浸加以六朝南
渡人民旣無不受田之家遂致圍塗葑
蕩寸土寸金野無間田矣考之唐文粹
李澣屯田政績記其畧曰浙西有三屯
嘉禾為之大乃以大理評事朱自勉主
之且揚州在九州之地為最廣全吴在
揚州之域為最大嘉禾在全吴之壌為
最腴故嘉禾一穣江淮為之康嘉禾一
歉江淮為之儉又若厥賦匪止扵揚州
之下上上錯而登于雍州之上上焉惜
乎記寰宇志九域續圖經者先後書載
不一凡例或畧或缺而無合一之歸所
可考者属縣一二大槩而巳今以
國朝田畒可考者列于左
本府實徵官民田地等項四萬五千六頃
八十三畒八分三釐五毫五絲〇官田
一萬二百四十頃八十一畒二分四釐
五毫五絲〇民田二萬七千九百三十
八頃四十四畒二分三釐三毫〇官地
一千頃一十二畒九分七釐八毫〇民
地三千五百三十四頃六畒九分八釐
五毫〇官蕩一千五百七十五頃四十
二畒四分四釐〇民蕩二百九十三頃
一十九畒六分七釐七毫〇官山一百
二十六頃二十九畒八分九釐六毫〇
民山二百三十九頃八十三畒四分五
釐四毫〇
官灘七頃八十一畒三分六
釐七毫〇民灘三頃六畒七分九釐七
毫〇官浜二頃七畒五分八釐八毫〇
民浜一十二頃四十一畒一分八毫〇
官蕩田四畒五分一釐〇民蕩田五頃
七十三畒五分二釐〇官港六十五畒
〇民港二頃四畒九分二釐三毫〇官
涇一十七畒五分一釐九毫〇民涇一
十五頃一十六畒二分〇官池一頃二
畒七釐六毫〇民池二十三畒八分三
釐八毫〇官漊九十七畒四分五釐〇
民漊六十畒一分八釐六毫〇官埂一
畒七分〇民埂六十三畒八分九釐二
毫〇官塗二十畒〇官濠二畒一分六
釐二毫〇民濠六十八畒五分八釐八
毫〇民潭五畒〇民河一頃三畒一分
六釐〇民水面三頃九十六畒二分五
釐
田圍
髙阜通共二千二百四十九圍
低窪通共二千一百六十四圍
田則
本府吳元年抄報板籍總類則數
一則七斗三升〇一則六斗三升〇一
則五斗三升〇一則四斗三升〇一則
三斗三升〇一則二斗三升〇一則二
斗〇一則一斗三升〇一則五升〇一
則三升〇一則一升俱官田原科〇一則四
斗三升五合〇一則四斗〇一則三斗
六升〇一則三斗五升〇一則三斗三
升〇一則三斗二升〇一則三斗〇一
則二斗九升〇一則二斗八升〇一則
二斗五升〇一則二斗三升〇一則二
斗二升〇一則二斗一升〇一則二斗
〇開墾田一則四斗俱功臣還官田一則二斗
三升〇一則一斗六升〇一則一斗三
升〇一則五升〇一則三升〇一則七
斗三升〇一則六斗三升〇一
則五斗
三升〇一則五斗一升〇一則四斗三
升〇一則四斗〇一則三斗三升〇一
則二斗五升〇一則二斗三升〇一則
一斗三升〇一則五升〇一則三升〇
云一自三斗五升遞减至三升凡三十二則俱民田〇官田八十
二則〇民田二十一則〇官地一百二
十八則〇民地一百八則〇官蕩六十
四則〇民蕩三十八則〇民蕩田六則
〇官涇二則〇民涇一則〇官港二則
〇民港一則〇官浜八則〇民浜二則
〇官漊八則〇民漊四則〇官灘九十
五則〇民灘一十則〇官池六則〇民
池五則〇官灘田一則〇官山九則〇
民山八則〇官埂一則〇民埂二則〇
民潭一則〇河一則〇官濠四則〇官
塗一則〇民水面一則
戶口
戶口之數自洪武三年括天下戶口定
之以籍給之以由十四年區定板籍始
以百十家圖為一里里有長俾十家而
週十家為甲甲有首亦俾十家而週餘
為畸零帶戶附扵各圖之下十歲登其
數于
朝曰賦役黄冊藩府縣各有總較其戶之丁
粮為上中下以均其徭役外是又有魚
鱗流水之冊可謂備矣嘉興為郡在漢
唐宋分合不一今特以可考者具列焉
唐
嘉禾記五十七鄉二萬五千七百八十戶
宋
戶一十二萬二千八百一十三戶
口二十二萬八千六百七十六口
元
戶四十二萬六千五十六戶
口二百二十四萬五千七百四十二口
國朝
洪武間
戶三十二萬七千五百三十二戶
口一百一十一萬二千一百二十一口
永樂間
戶二十九萬四千四百七十一戶
口九十四萬五百五十七口
宣徳間
戶二十四萬五千七百五十一戶
口八十三萬三千一百五十口
正統間
戶二十三萬九千九百三戶
口八十三萬一千三百七十六口
景泰間
戶二十四萬三百八十四戶
口八十三〓八千一百八十六口
天順間
戶二十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二戶
口七十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七口
成化間
戶二十三萬八千九百七十九口
口七十三萬五千一百九十四口
農桑
農桑八萬八千四十四株科絲七百五十
六斤二兩六錢一分折絹六百三十三疋
一丈七尺二分五釐〇官桑四萬五千一
百八十四株科絲六百七十五斤四兩三
錢九分折絹五百七十四疋一丈七尺八
寸二分五釐〇民桑四萬二千八百六十
株科絲八十斤一十四兩一錢一分折絹
六十八疋一丈二尺九寸
課程
國朝洪武二十四年本府計辦課鈔五萬七千
四百三十六錠一貫七伯四十七文〇酒
醋課鈔三千九百五十三錠二伯一十九
文〇房地賃鈔六百九十七錠四貫三伯
八十文〇商稅課鈔二萬一千三百九十
錠一貫五伯四十文〇門攤課鈔一千六
百八十五錠三貫四十七文○契本工墨
鈔三錠四伯四十文〇魚課鈔二萬九千
七百六錠二貫一伯二十一文〇稅課司
并天星等湖河泊所共計課鈔一萬三千
九百一十三錠四貫五伯六十二文〇商
税課鈔六千三錠四伯一十一文〇門攤
課鈔二百九十七錠一貫七伯九十二文
〇契本工墨鈔一錠六伯文〇魚課鈔七
千六百一十二錠一貫七伯五十九文
鹽課
按禹貢鹽之貢見扵青州周官有鹽人
之掌政令管仲以魚臨富國著海王之
篇興鹽筴之利尚矣地志載漢吴王濞
以煑海雄視一方濞死而利㱕國家㑹
稽一郡即兩浙也而獨海鹽有鹽官此
本郡榷鹽之始也唐制以宰相領鹽鐵
使居戶部度支三司之上職任尤重吳
越有國利㱕錢氏職制宋太平興國四
年置吉嘉興等鹽領海鹽廣陳諸買納場
國朝設嘉興松江二轉運分司分提調十
場之鹽課海塩領其五場内橫浦居于
華亭之界西路居于海寕之界居本府
之境者今惟蘆瀝海沙鮑郎三場而巳
其詳載扵縣下
宋
鹽八十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七石五斗六
升一合
元缺載
國朝
鹽課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一引五十六斤
一十四兩八錢
壇遺
社稷壇
按周禮惟天子諸侯配社有稷大夫以
下置社無稷秦罷侯置守則郡縣亦諸
侯也社稷之制無間焉史稱後漢建武
二年始詔郡縣置社稷二八月及臘歲
三祀梁惟二仲加祀櫺星風伯雨師日
皆如周用甲隋唐以戊罷櫺星加雷師
祀以少牢帛用黑百姓亦各有社社稷
之置各有壇方二丈五尺四陛三級社
西稷東主長一尺六寸方一尺七寸則天
加長五寸社石稷栗宋志五壇同墠風雨在
焉元制在西北隅罷附郭縣社稷移風
師扵東北郊祀日用丑雷雨師扵西南
郊祀日用申先農亦有壇
國朝定制社稷合祭扵西郊去在城縣壇以㱕
于一云
壇在府治西南通越門外二里半附郭五
福鄉西都洪武十五年二月知府李顒創
置
壇制
東西廣二丈五尺南北縱二丈五尺髙三
尺四陛各三級壇下前十二丈東西南北
各五丈周有垣墻
壇宇
宰牲房三間神廚房三間神庫房三間齋
宿房九間
風雲雷雨山川壇
夫雩宗方祀禮之大者今風雲雷雨之
祭雩宗也境内山川之祭方祀也按周
禮有觀即風師雨師而無雲雷前宋始有
雷師與風伯雨師附于社稷列為五壇
元移風伯于東北郊祭日用丑移雷雨
師于西南郊祭日用申而雲師與山川
尚在缺典我
國朝定制以風雲雷雨山川城隍合祭南郊郡
縣通為一壇祀以少牢亦諸侯而殺也
壇壝之制悉如社稷但南向而無石主
望瘞而改望燎曰擇二仲上旬加祀牲
帛色尚白為同耳
壇在府治南澄海門外三里象賢二十二
都古至德里始于洪武十五年知府李顒創建
壇制壇前九丈五尺
壇宇
宰牲房三間神厨房三間神庫房三間齋
宿房九間
郡厲壇
厲祭之法古矣祭禮天子有大厲諸侯有國厲大夫士有族厲
前代雖有燒飯院漏澤院之名不過因
循扵釋老二教而先王之禮不行焉我
國朝定制兩京有大厲王國口有國厲府州有郡
厲縣有邑厲之名復古祭法斯其備矣
壇在府治北望吴門外舊廢菩提院基弘
治三年九月知府柳琰重建
壇制
南北長二十丈九尺束西闊一十一丈二
尺周圍垣墻
壇宇
大門三間宰牲房三間神厨三間神庫房
五間
中城隍王祭屋一所南北兩邉無祀鬼神
祭屋共一十二間
知识出处
《[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共出版100册,所收嘉兴历代方志114种,基本囊括了自元《至元嘉禾志》到民国嘉兴现行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方志。本册为[弘治]嘉興府志三十二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