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訂義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2155
颗粒名称: 周禮訂義序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2
页码: 一至二
摘要: 王与之所写的《东岩周礼订义》中的一篇序。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史料

内容

周禮之難行於後世也久矣不惟難行而又難言然則終不
  可行乎曰有周公之心然後能行周禮無周公之心而行之
  則悖矣然則终不可言乎曰有周公之學然後能言周禮無
  周公之學而言之則戾矣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公之
  心禹湯文武之心而其學則禹湯文武之學也以此之心布
  而為政以此之學著而為書故能為成周致太平而為萬世
  開太平蓋自古禍亂之原非一而大略有四焉君心縱於逸
  樂而羣下不敢言也賢才壅於疏逖而在位非其人也元元
  愁痛而上不聞蔽耳目之近而逺弗察也六官之屬凡能導
  人主以侈欲者壹以冡宰統之三公之論道師保氏之詔諌
  又皆以輔導為職而君者立於無過之地矣士之有徳行道
  藝者民自興之而因使長與治焉修於家者莫不達於朝廷
  則人才無陸沈天官弗私予矣居民有灋養民有政斂民有
  制刑民有典舉天下疲癃惸獨無不樂其生者又自王畿之
  近至于六服之逺地之相去或千萬里而情之相通如一家
  凡此皆禹湯文武之政公之所思而得者畢萃於書非有公
  之心者其能行非有公之學者其能言乎新室盜也宇文狄
  也其所經營皆自私也志先王之道者莫如唐太宗然無端
  身刑家之本而欲規井田議封建宜其卒莫能行也自劉歆
  用之既悖儒者譁而攻之曰周禮不可行也吁歆之井田安
  石之泉府直竊其一二以自蓋爾安得累吾聖經邪彼何休
  者指以為六國隂謀之書既幾於非聖無法而近世之闢荆
  舒者又謂其廢孔子之春秋用劉歆之周禮也獨不思春秋
  固出於周禮邪使周禮常行於天下則春秋不作矣蓋後世
  之行周禮者其悖如彼而言者又其戾如此故曰不惟難行
  而又難言也鄭賈諸儒析名物辨制度不為無功而聖人微
  㫖終莫之睹惟洛之程氏關中之張氏其所論說不過數條
  獨得聖經精微之藴蓋程張之學公之學也有公之學故能
  得公之心而是書所賴以明也永嘉王君次㸃其學本於程
  張而於古今諸儒之說莫不深究著為訂義一編用力甚至
  然未以為足也方將蚤夜以思深原作經本指以曉當世其
  心抑又仁矣以是心而為是學周禮一書其遂大明矣嗚呼
  使是書而果大明在上者以周公之心行三王之事則太平
  之路開禍亂之源窒豈空言哉予嘉次㸃之志故為序于篇
  端而勉使益用力焉紹定五年閏九月甲戌建安真徳秀書

知识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出版地:温州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书前有真德秀序和赵汝腾后序。赵汝腾称,真德秀殁后王与之又删繁取要,由博得约,此书“精粹无疵”。《周礼订义》采录旧说共五十一家,唐以前为杜子春、郑兴、郑重、郑玄、崔灵思、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均为宋人,资料博详,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以当时诸儒为主,前儒古义仅特为附存而已,实际是取宋人的学说。解经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言义理者多,考典制者少。其注《考工记》,认为《冬官》不亡,与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一致,但俞庭椿易改经文,王与之仅持其观点而不移改经文。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为不满,当谈及邱葵《周礼》序中讲,王与之作《周官补遗》、《周礼》之六官全,而此书无此补遗,不知因何时说,“然凭空臆改经之说,正以不存为最善,因无庸深考也”,颇为偏激。认为《周礼订义》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则颇中肯。然而,宋时四十五家之书,已佚十之八九,是赖以《周礼订义》而得以流传,可见其对宋文献功不可没。版本有:宋刻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阅读

相关人物

真徳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