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畏庵集六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351
颗粒名称: 行狀
分类号: I264.8
页数: 3
页码: 一至三
摘要: 明代周旋詩文結集成冊,為《畏菴集》,此為第四卷中的行状。
关键词: 行状 传记 古典散文

内容

故司訓劉先生行狀
  先生諱賡字廷載更名邦彥別號朴菴劉氏之先唐光啓間由
  閩遷永嘉之荆川五傳諱瑩者攝郡長史遂徙居郡城悌華里
  七傳至宋起居郞安節與從弟給事中安上並游伊洛之門爲
  時名儒歸而築室城南同居講道以授徒人稱二劉先生十一
  傳至國諭公諱漢偉復徙悌華里至今居焉有諱公悅者出繼
  臨江鄉玉沙族伯諱天助天助生諱文恕者先生之曾祖也文
  恕生諱寅者其祖也寅生諱介號肅菴者其父也母項氏先生
  生而聰敏年十五肅菴遣入郡學爲弟子員讀書經鄉先生陳
  伯芸黃門方祖安郡博潘民止凡三授焉由是學進而名日彰
  永樂甲辰肅菴遘疾自玉沙別墅還先生侍左右衣不解帶湯
  藥必嘗而後進靜夜焚香籲天求以身代疾亟謂先生曰生寄
  死歸理之常也惟汝祖母在堂吾弗克終養汝能繼吾志述吾
  事吾無憾矣讀書爲仕以光前烈汝當自立於是乎逝先生哀
  毀骨立幾至滅性殯殮葬祭一以禮旣葬廬墓側哀餘卽操畚
  種樹宣德丙午祖母彭氏卒先生悲痛殊甚一遵肅菴遺命凡
  送終之禮無缺而有加焉未幾監察御史廣昌何公來爲郡公
  讀書尙躬行愛先生與予輩二三子朝夕呼召講經命題必曰
  某言當如何行某事當如何施設由是先生得卒業焉因更先
  生名曰邦國貴有美士以爲輔汝其勉之遂以邦彥行正統戊
  午先生中鄉試明年會試中乙榜先生素志登進士以母老不
  得已分教福州府學教人以身率先講說經傳大義必諄諭以
  行之何若未嘗有無證之辭而不切于日用故學者皆知務實
  而景仰愛敬焉作爲文章必根於理不爲雕鏤以誇耀流俗處
  僚友待諸生接官長譽無失道在職四年配金氏先卒先生治
  喪如禮命子頫扶柩歸葬復命營二壙虛右以爲終老之藏蓋
  示以不再娶意丁卯春廣東藩泉二司走書幣聘先生爲主考
  以疾不赴適教授滿去先生署事甫一載四館生員恐不久有
  考績之行連名保留監察御史及諸方面重臣以先生德學之
  優奏保補教授缺藩司復咨吏部者三皆不允俟其滿且有他
  擢戊辰冬十月秩滿母命仲子恆往迎之將治裝便道爲歸省
  計忽劍沙寇起道阻踟蹰久之十二月七日遭疾及旬稍甦越
  五日疾復作且亟謂其弟曰吾惟一子幼弱不解時事今以付
  爾爾教有成猶爾子也謂子頫曰汝祖嘗以後事屬我我亦勉
  而行之今日之事正相類也汝當圖之遂暝目矣是月二十有
  六日也年四十有六子男二長卽頫次顒夭女一幼明年頫扶
  柩歸葬于玉沙祖塋之側先生爲人和粹端恪操存縝密事大
  父母能養其志諸撫弟曲盡恩愛一門雍睦罔有間言平居不
  尙華飾衣冠敝而後易所居室以肅菴所搆不敢改創尋得何
  公爲之依歸而學行益修及爲師尤固厥操足跡不以請託一
  至公門奇衺狙詐之計不萌于心市井諧笑之談不經于耳惟
  義之所在必奮然勇爲見人有急必量力周之先是福庠厯科
  舉子多書名講堂之壁壁毀而名俱毀先生惜之及署學事卽
  白御史搆亭立石合四庠之士刻名其上學宮南舊有唐觀察
  使常公廟廟毀而名占爲園先生白藩泉復其址而創廟焉先
  生處心行事多類此不得大其所施而𧶘志以殁嗚呼惜哉旋
  於先生爲心友謹摭其實爲狀求銘于當代大君子幸採擇焉

知识出处

畏庵集六卷

《畏庵集六卷》

出版地:温州

六卷。明周旋(约1450前后在世)撰。周旋,字中规,别号畏庵,永嘉(今浙江永嘉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正统元年(1436)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庶子。著有《畏庵集》。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