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史牖巖先生居鄉講學旣著四書管窺若干卷復輯其諸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管窥外篇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242
颗粒名称: 吾鄉史牖巖先生居鄉講學旣著四書管窺若干卷復輯其諸生
分类号: B21
页数: 2
页码: 三至四
摘要: 劉紹寬為管窺外篇作跋。
关键词: 元代 哲学

内容

吾鄉史牖巖先生居鄉講學旣著四書管窺若干卷復輯其
  諸生問答語爲外篇二卷其中汎論經史兼詳天文曆算地
  理田制諸事先生義理之學專宗朱子而考據則時有異同
  蓋其研精覃思往往有獨到之見如說詩十月之交篇謂月
  蝕由於闇虛而疑爲地影所蔽說禮記天地之左海謂中國
  在崑崙東故水皆歸東海而西南北三方之水不歸東海又
  謂造化所有人皆可以術致之惟造化所無則不能致凡此
  冥悟懸契於數百年前至今日皆徵諸實驗詎非精思之造
  極乎哉其論學謂雖有夫子之聖生于今曰若無證據亦不
  敢意爲擬議此正淸儒所謂實事求是而揭爲漢學標幟者
  先生又謂說經不可求奇則又足以救末流治經之失矣惟
  時其科學未興實測未有其具所得於冥悟懸契者舉未敢
  以自信篇中屢有俟知者而問語其於七政之運行潮汐之應月皆疑而
  未明其理而於月受曰光之說轉至自相違反四庫提要井
  觀瑣言皆以是譏之先生不云乎旣不能凌倒景傍曰月以
  目擊其實則當以古人之說爲據此可見學詣所至有關於
  時代時之旣至雖五尺童子類能言之而其未至則老師宿
  儒有白首窮索而不能得者或謂先生是篇略加删節便成
  完著予視其全書最牴牾者莫如說天問數節提要及瑣言
  所譏皆以此然自實驗之學興學說之變遷今日以爲是而
  明日視如土苴者不知凡幾執新說以觀先生是書可議者
  不止一處然皆爲時代所限不能持後律前以輕訾之也持
  後律前亦先生篇中之語先生生當元季正空談極盛之日而獨勤心于
  實學如此不可謂非振世之賢豪讀是書者尙論其世而分
  別觀之可也予懼後之人有輕議删節致失其眞者故爲識
  數語於後邑後學劉紹寬謹跋

知识出处

管窥外篇二卷

《管窥外篇二卷》

出版地:温州

二卷。元史伯璇撰。史伯璿字文玑,温州 (今属浙江)人。博通经史,深得朱子之宗旨,终身不仕。著有《四书管窥》、《辨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等书。此书成于至正二十七年 (1367),为继《四书管窥》而作。皆记友人问答,以阐发其余义,大抵皆辨证之文,不主于诠释文句,实为作者的语录。书中关于天文、历学、地理、田制的议论颇多,对日、月、星、风、雨、陨石等有所阐发。如认为,云降则为雨,雨至于地则为水,雨与云实为一物。云是湿润之气上蒸而成,雨远望油然布空。其实油然布空是雨点,但因小而轻,随风飘动不下坠。若气薄雨点过小,则消散不成雨。若气浓雨点大而重,则下坠成雨。书中对佛、道二教,进行无情地批判,认为二教皆是伪妄,而佛教的危害更大。道教本来只是巫教,不足以动人,故采摭老庄虚无之说。而善恶果报,六道轮回之说,全是仿佛教的糟粕。故其感人不如佛教之甚,而人信者亦不如佛教之深。书中也有臆断之处,为宋元时期儒学家积习消除未尽的反映。此书自明以来,未有刊本。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吕宏诰始刻其书。清雍正十年(1732),王灵露等复续补而成,乃得行于世。有《四库全书》本,《敬乡楼丛书》本。

阅读

相关人物

劉紹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