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四书管窥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108
颗粒名称: 後記
分类号: G256.4
页数: 1
页码: 四至五
摘要: 民國二十年九月黃羣重刻史伯璿《四書管窺》,作後記一篇。
关键词: 序跋

内容

史牖巖先生四書管窺明秘閣書目作五册東里集作四
  册經義考作五卷四庫書目提要釐爲八卷錢大昕元史
  藝文志作八卷卽據四庫本也今得玉海樓鈔本正是五
  卷量其篇頁惟中庸一卷特多因析中庸爲三卷論語上
  下析爲四卷孟子二卷合大學一卷爲十卷是書明刻本
  旣散佚鈔本輾轉移寫譌奪滋多攷編中所辨正者饒氏
  輯講金氏攷證許氏叢說趙氏纂疏吳氏集成胡氏通陳
  氏發明倪氏輯釋間及黄氏通釋蔡氏集疏等書其集疏
  攷證叢說纂疏四書通余皆有藏本輯釋卽明永樂大全
  所據修之本中間多採及發明自大全踵修後並採及管
  窺余因據此諸書與本編參互攷校字句讖奪多可是正
  且有攷證叢說今本所無而賴是編所引以存者至大全
  中屢引是編亦有爲此本所無者且有文理互異者据先
  生自序是編纂輯巳非一次又據東里集所言明刻亦非
  一本容有彼此異文者今採擇大全所引佚文審其意義
  爲是編所無者補附於中庸卷末其僅文字有詳略異同
  而意義無異者或零章斷句經後人割截改竄無甚意義
  者悉置不錄平陽乾隆志謂陳高爲之序而是編卷首無
  其文今據不繫舟漁集錄置篇末云民國二十年九月黃
  羣記

知识出处

四书管窥十卷

《四书管窥十卷》

出版地:温州

元史伯璿(字文玑)撰。该书见于秘阁书目者五册。杨士奇《东里集》则称有四册刻版在永嘉郡学。永嘉叶琮知黄州府又刊,置于府学。是明初印行已有二种版本。然刻版皆散佚不传。故朱彝尊《经义考》注云,未见。此本乃毛晋汲古阁旧抄。《大学》、《中庸》、《孟子》尚全,唯《论语》缺《先进》篇以下。然量其篇页,厘面析之,已成八卷。《经义考》乃作五卷,或误以五册为五卷。是书引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胡炳文《四书通》、许谦《四书丛说》、陈栎《四书发明》、倪士毅《四书辑释》及饶鲁氏张栻氏诸说,取其与朱子《四书集注》异同者,各加论辨。诸说之互相矛盾者,亦为条列而厘订之。如《大学》“君子有大道”。《章句》“道,谓居其位而脩己治人之术也”。饶鲁氏谓“大道,乃絜矩之道”。该书认为:“《章句》兼体用说,饶氏只就用上言,以上文‘先慎乎德’之意推之,则《章句》之说有据。”又如《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谰章”。《发明》引张氏说,以几谰为谰于未著,又引饶氏说,以不违为且顺父母意思,不可与之违逆。《发明》自谓张南轩、饶双峰不妨自为一说。该书认为:“二说皆《语录》之所不取,《发明》又引之何耶?大凡说经贵得其旨,得其旨则一说足矣,兼存异说,只惑人耳。若以为有补于世教而取之,则当自为书,不当附在圣经之后也。”书凡三十年而后成。此书与刘因《四书集义精要》略同,而更为重视别白。其中考朱子著述最多,辨说亦最多。虽其间不免有舛异疏误,然于朱子之学,颇有所阐发。有《四库全书》本。

阅读

相关人物

劉紹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