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淵第十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066
颗粒名称: 顔淵第十二
分类号: B222
页数: 10
页码: 四十七至五十六
摘要: 戴溪所编辑的《石鼓论语答问》中的颜渊第十二部分。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论语 释义

内容

顔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巳復禮天下歸仁焉為
  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非
  德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學者始乎禮成乎禮何謂始乎禮夫子所謂約我以禮非禮
  勿視聴言動是也何謂成乎禮夫子所謂克己復禮天下歸
  仁孟子所謂動容周旋中禮者是也葢學者初於何下手禮
  乃其入門也及其成也他何所見只有動容周旋中禮而已
  克己復禮只此便是為仁故曰克已復禮為仁克已不是一
  日工夫到得復禮却是一日夫克已復禮所以為仁者向時
  私欲未克則此身方為吾累何况於物到得一日克盡復歸
  於禮昭徹無礙别無一物但見天下都在仁中此身與萬物
  皆在泰和之中故曰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已此親切極盡之
  辭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此克巳之要道也外此聖人教人
  無它道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張范陽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連上説謂傲慢不敬彼已皆
  有不堪故不敢以不敬加諸人此説亦新然亦不用太奇在
  邦無怨在家無怨不必説己怨只是人怨無已怨易無人怨
  難若能用力於此律已甚嚴與人甚恕暴慢之氣不設於身
  體則心平氣和與物無忤持此道也在彼無惡在此無射所謂篤恭而天下平也出門如見大賔而下視克已復禮在邦
  無怨而下視天下歸仁雖功用有淺深然其用功於己則一
  而已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仁者其言也訒猶孟子所謂浩然之氣難言也司馬牛不識
  此意指其言也訒為求仁之方故夫子答之曰為之難言之
  得無訒乎所謂言之者指仁言之也然則夫子何以不答司
  馬之問仁前輩謂司馬牛多言而躁即此語乃是教之入門
  也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
  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君子不憂不懼所對亦如前謂君子能不憂不懼非謂自不
  憂不懼求為君子司馬牛依舊不識此意却不知内省不疚
  大段用功來是恁次第人也張范陽謂司馬牛雖能憂其兄
  之將亂未能内省不疚所謂不疚者直是區處得君父兄弟
  之間皆無病乃好徒然憂懼濟恁事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
  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今參考左氏傳司馬牛之兄弟往往皆不賢而魋特甚耳不
  特魋一人也司馬牛之憂不是為魋慮也迺見兄弟如此憂
  禍及焉使向氏絶祀于宋身死族滅者非兄弟之故耶子夏
  寛譬之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果使向氏因魋絶祀而身死族滅是固天命也雖憂何益果天命不至此則父子兄弟罪
  不相及伯棼之亂而子文不乏祀叔虎之惡而叔向不及禍
  又何憂焉但行吾敬與物無忤政復違之他邦以辟其亂四
  海之内固有知我季友適陳以辟慶父之亂君子美之而又
  何憂焉事到難區處時若見得分明以順境行之亦不至撓
  亂其心徒然憂惱無益也然子夏亦只是説得喪明之事可
  見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譛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己矣浸
  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逺也已矣
  子張異時以聞為達今日安知不以察為明故夫子以逺吿
  之所以再言者葢謂一兩番不行未足以見其明久久無隙
  可行是真不行矣此所謂逺也不行非是説了不行是不敢
  來説葢人有此意不敢行己絶之於冥冥中矣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
  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聖人只作兩件事説子貢却作三件事問聖人大意以為足
  食足兵信行於中故曰民信之矣蓋聖人之制井地以足食
  邱賦以足兵外此一毫不敢過也如此則上下相信患難不
  相背負子貢之意大要以為急迫不得已處只得權冝濟事
  如前輩所謂諸道以兵興加賦為辭又權暫籍民為兵事則
  信似可去聖人以為决不可去者却不是迂濶乃是親切事
  機若使上下相信死生不相背便是兵不足亦無大害古人
  固有一旅中興者又如食不足亦怎柰何拚著一死却無後患遺禍若使上下不相信兵食雖足反為亂資是不能一朝
  居也何况守信之人正雖食不足亦未有必死之理觀莊王
  圍宋華元吿急事有信而無食亦未必死也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説君
  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棘子成之意未必不善但説不圓且如夫子之説禮與其奢
  也寧儉亦有此意但不如棘子成之實也子貢曰惜乎夫子
  之説君子謂下君子兩字誤子若只説人亦質而己矣固未
  甚害但不合實説君子却不得蓋既説君子則不當獨説質
  也若説文與質相似是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也其可乎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
  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與足
  説者謂有若對哀公事與所問無交涉當年饑闕用之時乃
  泛論平世之法真似迂濶者不知此乃至親切之對也但哀
  公以年饑之故憂國有若以年饑之故先憂民爾夫憂民正
  是憂國也蓋先王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二曰薄
  征此乃捄荒急切之政若㓙嵗不薄征民力無從出只得流
  移或去為盜賊古所謂饑饉喪亂者正如此當此時國用於
  何取足却不知一時薄征民畧可以自安必不流移嵗月之
  間禾麥既登則國用取足是豈非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之説乎學者讀此不當認有若意錯以為論平世之法有若
  豈不知魯賦已重一旦其君有年饑之問而對以平世不切
  之談乎蓋曰目今如欲捄饑且減作十一之賦可少延以待其後固未暇論平世也
  子張問崇徳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徳也愛之欲其生惡之
  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古之人舉詩只取其意不論其事誠不以富亦祇以異我行
  其野詩也聖人取以為辨惑之説亦取其意也葢人之所以
  惑者是有所蔽也外間道理極分明中間溺於私情不能自
  克徒然擾擾真所謂惑也且如愛其人而欲之生明日惡之
  而又欲其死世豈有是理好惡亂其外而内惑矣人之生死
  豈不在天與人君乎而我欲制其短長之命是誠不可能也
  徒為紛紛祇益繆爾人能於此辨惑暸然甚明則惑不待解
  而破矣誠不以富亦祇以異者猶諺所謂羣鳥噪人不死祇
  益可憎耳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齊自莊公之亂又陳氏久専國政無君臣之分久矣景公之
  夫人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諸子鬻姒之子荼嬖景公不立太
  子將卒使高國立荼寘羣公子于萊明年陳僖子立公子陽
  生而殺荼齊自此亂竟亡於陳氏是景公之時君臣父子之
  道皆失故聖人之對及此當是時齊之君臣無上下皆知陳
  氏之簒齊但其事已成就視俛黙咨嗟嘆息付之無可柰何
  而已景公與晏子坐于路寢公嘆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晏
  子曰敢問何謂也公曰吾以為在徳對曰如君言其陳氏乎
  公曰善哉是可若何對曰惟禮可以已之公曰善哉寡人今
  而後聞此禮之上也景公晏子之對問與此一段相似此其心分明知陳氏將有齊國而無如之何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此意甚可哀也然則陳氏之事終不可弭乎易曰屯其膏小
  貞吉大正㓙伊川曰當屯其膏之時而欲大正則㓙如魯昭
  公高貴鄉公是也當是時景公晏子自顧其徳不足以弭亂
  只得容忍無為速禍之計故胷中甚分明而外面行不得也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非有夫子墮三都之徳是皆為魯昭公
  高貴鄉公之事也昔景公欲用孔子以尼溪之田封之晏子
  之曰儒者滑稽而不可執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今孔子
  盛容飾繁登降之禮揖遜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
  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嗚呼晏子知
  禮之可以巳齊亂而不知夫子之可以行禮也使景公畧知
  用夫子則陳氏之亂不動聲色而齊可無事今晏子之言及
  此是亡齊者非陳氏也晏子也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折獄與聽訟不同何謂折獄葢治獄之官輕重出入各有私
  見而獄不能决徐以一言定其可否莫敢不聽此之謂折獄
  非聽訟之謂也書所謂非佞折獄惟良折獄是也子路無宿
  諾是其平日未嘗欺人故一言而人莫不信之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此一段不是為子路發所謂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者只是一事蓋聽而辨其曲直是服其言未服其心也必使
  之感悔自訟釋讐解怨不争而去是所謂無訟也此事闗於
  所學其得失在已非由人也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晉荀息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正不濟則以死繼之
  苟知此理人人皆可以為忠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
  以忠苟知此理人人皆可以為政大學曰心誠求之雖不中
  不逺矣人患不能自盡其心爾何事不可為子張之失正在
  此蓋務外飾者必有驕惰之情久而必厭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乎解見雍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今人多言見人做事須成就教他成亦是好事固是如此然
  亦須是分别善惡若果是美事豈可不成就之若是不好事
  其意以善為之而不知其非義方鋭意不顧豈可不百方勸
  諌寧使人有沮壊成事之名而不可使吾有負此心之責若
  小人則反是見不好事往往與己意合力勸成之若美事未
  必合其意沮格不行者多矣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此一段見聖人功用妙處隂有以轉季康子之心而使不忌
  季氏在魯無復君臣之禮魯之臣子其不正者孰有大於季
  氏蓋魯之巨盜也觀聖人子帥以正與苟子不欲兩語若委
  重於季康子之意然觀其意雖春秋之嚴不過是也昔仲弓
  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夫魯之亂正是君臣侵權犯分
  無復常職若使卿大夫各有司存則三威退聽於家三軍不
  作八佾不舞泰山不旅田賦不用魯之君臣豈不大治今使
  康子一旦有感於聖人之言反而求之吾身感悔震懼其功
  用當何如此聖人之㫖意也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
  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徳風小人之徳草草上
  之風必偃
  老子曰民常不畏死柰何以死懼之善哉言乎今天下之人
  日夜趨於死亡姦民日蹈於陷穽何嘗真畏死乎民不畏死
  而欲以死懼之雖堯舜不能也季康子論政立意在殺以為
  若殺無道可以就有道却不知就有道則可以止無道若殺
  無道以就有道世無是理也聖人不暇與之論是非直就康
  子身上教之子為政焉用殺之語婉而有直體雖使天下之
  惡人聞之猶當革心易慮蓋康子方執魯權使其狼戾殺人
  亦魯國之巨害聖人一言可以使之感悔知過所謂仁人之
  言其利溥也季康子視三家與其父兄中差可語故聖人隨
  其資質多方勸誘之如論語所載季康子兩問政患盜問使
  民敬忠以勸門弟子好學左氏載用田賦事季康子使冉有
  訪諸仲尼孔子在衛季康子以幣召之聖人自衛反魯觀此
  則季康子亦畧知有聖人矣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
  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
  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
  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達非明達之達乃是達于蒐狩達于道路之達聞與達所以
  異者達是自我推之聞是他人知之爾質直而好義察言而
  觀色慮以下人三句只是一箇誠實事事自㸃檢不敢自侈
  大以欺人能如此看在何處皆有以先施之若聞不聞則在人固不可必也彼聞則不然直以智力取聲名今人所以不
  敢欺人者正是赧然有所不安於其中若公然以色取仁偃
  然行之而不愧則亦何遽不足以欺世盜名哉慮以下人是
  一事言以身下人固難非賢者豈宜輕以身下之亦雖少入
  思慮可也察言而觀色是自㸃檢也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徳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
  事後得非崇徳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
  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善哉問只是問得親切却不比泛然之問真有意改過遷善
  也先事後得只是事合當做且做向前去不必計較得失做
  來做去却自然會廣大禮人不答吾當反敬見人之不賢吾
  當自省自㸃檢恐不及何暇問他人之惡此可謂自脩矣人
  之所甚愛者親也其次身也一朝之忿遂至不顧是其所為
  如醉如狂可不謂之大惑乎人若能於此處察之則凡所謂
  惑者亦可哀矣按哀字有誤辨惑若此庶幾知天下之惑無他按他
  有字誤於此者他按此他字衍惑其有瘳乎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
  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
  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
  下選於衆舉臯陶不仁者逺矣湯有天下選於衆舉伊尹不仁
  者逺矣
  横渠以為舉直錯諸枉兼答仁智説得甚深切恐經意未然
  自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曾子曰君
  子以文會友以友輔文君子以文會友所謂粲然有文以相接是也詩曰朋友攸攝
  攝以威儀蓋不如是則幾於䙝而不可久矣以友輔仁者凡
  為是威儀於外是所以輔養於内者也

知识出处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出版地:温州

三卷。南宋戴溪撰。戴溪字肖望,人称岷隐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别头省试”第一,官至兵部侍郎。曾奉太子赵询之命类编《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著有《石鼓论语答问》、《易经总说》、《曲礼口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等。谥文端。光宗时,戴溪领石鼓书院山长期间撰此书,故名《石鼓论语答问》。此书阐发《论语》义理,持论较平允,但于名物训诂方面间有疏误,虽然如此,仍不失为一本较有价值的书,朱熹以为近于道。《四库全书》底本为江苏巡抚采进本。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