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第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056
颗粒名称: 學而第一
分类号: B222
页数: 7
页码: 一至七
摘要: 戴溪所编辑的《石鼓论语答问》中的学而第一部分。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论语 释义

内容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逺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之學問内外相為消長故無所得於中者必有求於外求
  而得則喜不得則怒此相應之理也若隠然自得既悦且樂
  宜乎其不愠也葢玩味義理愈久愈出自是一般好意思來
  解謂當其可之謂時非也此時只是嘗嘗玩習令意思不間
  斷有朋自逺方來來解以為人見吾學力之至皆不憚逺而
  歸之所以樂却非也如此是要人知已若要人知已便樂則
  人不知已如何不愠兼人知已如何㑹樂樂自是胷次中事油然生於其中要勉强不得人便富貴之極亦只是自喜如
  何㑹樂惟是性分中方始言得樂字孟子所謂王天下不與
  存焉者是也有朋自逺方來者是得天下之賢者相與共學
  彼此相發明有不容言之妙此其為樂也至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
  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夫孝弟與作亂相去極懸絶人若未能孝弟何至便作亂有
  子乃合而言之若非見得人心親切何以有此語夫大聲疾
  語者必非孝子順孫而孝弟之人必下氣怡色古人以好勇
  鬭狠為不孝謂為孝子者在醜夷不爭葢人若孝弟其聲氣
  容色自别若不孝不弟必好陵其上之人好陵其上之人則
  忿爭之心不容但已便有作亂之理葢世間自有一般人好
  與人爭競此其剛强忿戾生於中而不能自制人若有剛强
  忿戾之心則事事不委曲如何不會犯上禮記論為人子者
  交游僚友國人宗族莫不稱其善葢人纔孝弟發見於外自
  然不同人人都以為好一不容於父母兄弟便不容於宗族
  鄉黨去為亂臣賊子者有之矣有子自其心術之微者言之
  而極其禍福之至也君子日夜所以經營者只此一事譬如
  下種譬如築基百行萬善悉從此出故有子為之言曰君子
  所務者本本立則道自生何者為本孝弟者仁之本仁者道
  之本也未有道不本於仁仁不本於孝弟者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只是處心不誠實人若不誠萬事皆壊不必説仁
  便是覺便是剛之類仁也者萬善之總名也人若誠實雖未為學終是不同若資質既薄便難與為善小則害身大則害
  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人之學問若㸃檢不到一日之間多損少益不忠不信則於
  已有損不習則於已無益古之學者常自警察只就不好處
  㸃檢一毫不盡其情者皆不忠不信也
  子曰道千乗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千乗之國不易治也聖人説得極易只是自盡者已不擾民
  生事便可為也孟子論王道亦如此葢聖人之論大抵簡易
  明白夫而字與以字不同猶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相似
  惟敬事故能信事若不敬於其初必率畧不可行如何信得
  節用而愛人若不節用不免擾民如何愛得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
  以學文
  近有新説云則以學文者以學而文之也此説害理只上面
  便是學如何更以學去文之也只依舊説夫文質兩字少不
  得棘子成説文猶質也為子貢所病但躬行當在先學文當
  在後學者要知次第耳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
  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人皆謂聖人之門所從事者德行而已而文學葢不與焉不
  知聖人之門不曽廢文學其教門弟子亦曰博學於文又曰
  則以學文德行之外亦有學文之科何嘗廢文學也子夏言賢賢事父母事君交朋友之外雖曰未學則是猶有學也但
  子夏反本之論故云爾子夏在聖門居文學之科乃能言及
  此是其所學過人逺矣易色竭力致身言而有信此皆就吾
  身上用功非面外著力也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
  勿憚改
  外先莊重内先忠信既有所本矣然後可以資益於人㸃檢
  於已此其為學之次第已若外面輕忽裏面不誠實如何問
  别人身上求益人亦如我何況滿身都是過更就何處㸃檢
  人須先有根本了始可以遷善改過朋友亦只是切磋琢磨
  増益其所未至爾或謂無友不如已者若勝已者不肯與我
  友如之何葢上焉者求友於不勝已則不可若下焉求友於
  勝已何不可之有夫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與不
  若已者處孟子亦曰今之諸侯皆好臣其所教不好臣其所
  受教葢樂與不如已者友亦人之常情也
  曽子曰慎終追逺民德歸厚矣
  喪祭之禮薄則倍死忘先者衆矣易曰敦艮吉象曰敦艮之
  吉以厚終也欲民之厚當從人倫始人倫之至切緊者莫重
  乎喪祭此人心不可磨滅者也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
  與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
  人之求之與
  聖人之德髙明廣大所謂川流敦化者子貢不言也止曰温
  良恭儉讓此五者謙厚之極至與物為親如春風和氣人皆親之不待君子而後識也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殁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曽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
  臣與父之政是雖能也由此推之當時諸侯卿大夫輕變易
  其先君之政者多矣夫子兩言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
  矣葢有所見而云非為匹夫單人發此論也周易蠱卦下自
  初六上至六五雖貴賤不同而為幹父之蠱則一大抵剛健
  者患其有變更之失柔弱者又患其無幹蠱之才故毎貴於
  得中也或云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若秦二世不能改始皇之
  暴漢昭帝能改武帝之失則二世為賢於昭帝也葢不然聖
  人固曰無改於父之道若非道則固當改矣禮記曰先意承
  志諭父母於道葢孝子之事親承志諭道之意存没如一日
  也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知禮記所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又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
  禮天地同節葢和是樂之事今有子論禮乃連和與節説若
  不是見禮樂實是一理如何説得如此親切葢天地之間只
  是有自然之和聖人有禮樂亦只是達此和氣便行於天地
  之間爾故有子言之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以此為美
  豈可一日無此和也然而小大並由無所差别亦有時而不
  可行也葢只知和之為和而不知和之有節則亦不可以行
  矣故而節者禮之所從始也猶中庸言親親之仁尊賢之義
  而繼之曰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孟子亦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而繼之曰禮之實節文斯二者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逺恥辱也因不失其親
  亦可宗也
  親與近不同葢親是親切處近只是密爾於此因近可以至
  親也有子之意以為信當出於義恭當出於禮若信不出於
  義則世之小人得不義之言以求一切之信恭不出於禮則
  脅肩諂笑以足恭為禮矣然使人之為信者盡合於義為恭
  者盡合於禮夫豈不善而人未必盡若此自近義而不失親
  於義者自近禮而不失親於禮者是亦可宗也夫子曰恭近
  禮儉近仁信近情敬遜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有子此
  意葢得之夫子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
  焉可謂好學也已矣
  大抵人心無兩用便是聖賢出來撫民物亦不遑寢食一意
  為民然後天下蒙福葢此有所重彼有所輕不能兩立也人
  莫切於身之奉養至於有所不恤則他事更無可累者聖人
  亦只以此觀人如顔子亦只説簞食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
  子貢已下便不及此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是至
  微小事聖人却用此稱子路此亦人之所難能也今人一飽
  之外更無他念向上求飽生出無限奢侈求安更有無限不
  好事如此則一生只求了此兩件更無工夫幹别事故學者
  先要去此心此釋氏所謂麤縁也然後方有工夫理㑹學問
  飲食居處都記不得但一心向前做取合做底事連言語亦
  不暇説就有道之人是正此學其人如此可謂好學之切至者矣顔子一生只如此用工夫爾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
  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
  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得一箇正好平過却未是有學問謂
  之無過則可爾至於貧而樂富而好禮却是學問是進上一
  路然亦不可謂之盡善所謂是道也何足以臧之義故子貢
  因此遂得學問之義云向上有工夫在其所得乃在所問之
  外夫子因此却又説子貢可語詩又在子貢所答之外師弟
  子之間展轉相發明如此所以見聖人之善教人而門弟子
  善學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人不知我在我不害其為賢我不知人在我則不賢矣此固
  君子之所患也闕

知识出处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出版地:温州

三卷。南宋戴溪撰。戴溪字肖望,人称岷隐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别头省试”第一,官至兵部侍郎。曾奉太子赵询之命类编《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著有《石鼓论语答问》、《易经总说》、《曲礼口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等。谥文端。光宗时,戴溪领石鼓书院山长期间撰此书,故名《石鼓论语答问》。此书阐发《论语》义理,持论较平允,但于名物训诂方面间有疏误,虽然如此,仍不失为一本较有价值的书,朱熹以为近于道。《四库全书》底本为江苏巡抚采进本。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