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沚集九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02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I207
页数: 7
页码: 一至七
摘要: 周行已撰浮沚集卷五書篇。
关键词: 宋代 文集

内容

浮沚集卷五
  周行巳恭叔
  書
  代上執政書
  某聞居上位而不援乎下則賢不可得而用居下位而不求援
  乎上則雖賢而不獲用使仁人君子無意于天下則上下不相
  為用可也茍有意于天下如之何見賢而弗用與其身自賢而
  弗求其用哉某誦斯言乆矣未嘗敢聞于人恐不知者以為好
  大而欲人之尚已也夫好自大而取尚于人君子之所不為某
  雖不敏顧舍所學而願為之乎然今日持有獻于閣下者以閣
  下可以聞此而某亦可以無自疑乎此也閣下以道徳相天子
  拔取天下之才共為太平而天下之吏奮然各自淬厲以僥覬
  萬一如飢者待哺勞者乞休且不知其幾何人此其志豈無望
  于閣下哉而某之遲鈍不及事未嘗歛袵執板趨進于左右又
  無當世顯名在人耳目迺欲卒然以尺一之書自别于衆人而
  求閣下之知遇某雖自信不疑已使閣下何從而信哉然某未
  嘗言安知閣下之必不信也某自少時讀書應舉粗為有志于
  其大者未嘗碌碌隨時俗上下得官十餘年困于奔走簿書之
  間無所効其長然某亦區區不敢廢職而亦不敢以謹職為能
  閣下試度某之志與閣下之事孰先孰後哉昔舒元輿嘗上書
  自薦于唐文宗當時執政不察其心過以浮誕為廢至今有讀
  其書者為之太息某之事實類此然閣下之賢不可與李宗閔
  比也鬷明蔑惡堂下一言叔向親援其手曰子如不言吾幾失
  之矣夫言之不可以已如此且以某之不肖方拙而寡與茍不
  自言其誰為某言哉故某不避狂昜之誅而以聞于閣下也閣
  下以為如何哉干冒鈞顔伏地待罪
  權樂清上韓守書孫琴西先生按郡志韓思誠宣和间以朝請大夫知應道軍蓋即其人
  竊惟人子莫不欲孝于其父人臣莫不願忠于其君而其勢有
  得行有不得行者何哉盖子之于父親也近也故其為孝也莫
  不得其所欲臣之于君尊也逺也故其為忠也有未必獲其所
  願是以古之君子在畎畝而不忘居江湖而有懷誠以樂其道
  不若親見其君之為堯舜著空言不若行事之深切著明此所
  以伊尹幡然仲尼遑遑馬遷留滯而嘆息也某生五十一年而
  秩未離乎九品仕二十七載而官僅書乎四考其于賢能可謂
  至卑矣其去堂陛可謂至逺矣然而願忠之心豈不亦欲與夫
  朝夕左右侍從之臣同効其尺寸哉獨以其分有所局而其勢
  不得通雖有吾身親見之志與夫著于行事之實將何所施乎
  所以踽踽涼涼徒竊嘆于周南而長興懷于魏闕孰吾知者今
  乃幸以攝事小邑獲預應奉因得効其尺寸之勤乃若髙官大
  職顧豈敢望哉年衰志闕無所可為獨欲終老海濱卒其區區
  之願鷦鷯之巢一枝而足偃鼠之腹勺水已盈自度智能不過
  一邑一曹得與役屬以勤享上官卑而志同職小而忠一左右
  侍從之臣承命于上趨走服役之臣効力于下上下相濟小大
  不渝此事所以成而分所以定也某昔者薦名嘗出先徳之門
  而筮仕之初于今太守為同僚之分以是夤緣因得自列伏覬
  髙明憐其故家之舊物而采其願忠之誠心不憚一舉手之勤
  以置于一枝棲息之地他日補報未必在衆人之後也
  上宰相書
  某聞人臣之事君也不敢有其身君命之進則進不敢私其身
  後之君命之退則退不敢强其身先之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
  駕行尊者之賜郤之為不恭况君命之進乎侍于長者問日蚤
  暮則退欠伸撰杖屨則退色斯舉矣翔而後集况君命之退乎
  然而君子之進也每難其退也每易易于不為而難于有為故
  也不為義也有為行其義也故曰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某
  少負羸疾不樂通物泯然居閒竊慕存心養性之説于周孔老
  佛無所不求而未嘗有意于進取間者父兄命之嘗試以其所
  知寓于有司之間或者不以為不可遂籍仕版辛未庚子盖三
  十年矣或遷或罷纔書四考何其進之少而退之多乎豈不曰
  命之進則進命之退則退不敢私其身而為之進退歟今也行
  年五十有四憂患病苦齒髪衰矣方寸亂矣少壯不力老將何
  為而閣下過聽猥蒙收錄進之吾君不以其不肖無堪置之學
  士大夫之列被命之日不議于人不卜于神舍其閒居安業之
  私幡然有行不敢以速進為嫌誠為晚遇得歸而不敢有其身
  故也且士方畎畝不忘致君獨安昔之不為今不可以有為乎
  閣下二十年間再秉鈞軸天下之士莫不以類而進成就功業
  而某方以疾故退居田里乃今獲遇雖樸樕不足比數然亦豈
  獨不欲効其尺寸以行其所知哉惟今百度完具四夷賓服上
  下恬熙内外無患治安無事矣然無事者有事之所慮也古之
  聖智之人安不忘危治不忘亂雖虞舜成周之盛時未嘗不兢
  兢業業以相警戒且今任天下之重者獨不在于閣下乎不知
  閣下以今為樂歟亦以為憂也以為憂則君聖臣賢優游無為
  上下同樂方享太平何有于憂乎以為樂則慮近之遠審風之
  自怨不在大禍生所忽未可以為樂也賢者之謀國如醫者之
  治病五臟六腑不可偏勝偏勝則患生今天下之勢不有偏勝
  者乎疾之所起必有標本治其疾者必先其本後其標今天下
  之勢不有急于先者乎閣下以不世之宏才可乆之大徳越自
  熙豐至于今日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焕今古所更
  多矣所知審矣伏自建立以來良法美意皆酌今而可行民便
  國安皆利便而可乆然而更有異志之變更因之庸吏之玩弛
  慮其所可憂先其所當務得無復有益廣其未究者乎得無復
  有當務其偏蔽者乎于是時則又緩急之勢先後之序不知其
  勢者不可以有為也不知其序者不可以有為也非閣下之智
  足以知之才足以任之勢足以行之其孰能與于此哉所以方
  今天下有志之士無有大小無有逺邇無有親疎皆欲轉助閣
  下以起太平偏勝之勢以圖今日急先之務在閣下益廣賢路
  以收實才更定法度以救時弊天下有志于斯者舍閣下而無
  適矣舍是而之他者皆非為國計者也故助閣下者忠臣義士
  之所願也閣下收之則為朝廷之用舍之則為他門之用矣為
  他門之用者閣下以為安乎為朝廷之用者閣下以為安乎閣
  下之用舍朝廷之安危也人君之職在任一相一相之職在任
  羣賢自古未有得才而不治者亦未有不才而治者也天下之
  治亂在于法度之善否法度之善否在于人才之得失人能為
  之人能壞之人能修之未有出于人而人不可為者獨時有險
  易才有智愚智者可以濟其險愚者可以行其易雖曰成功則
  天而不可曰天也人不可為也所以知其可為者天下之心皆
  欲安而已矣所以不可不為天下安斯朝廷安矣故所以用人
  者在于善法度也所以善法度者在于安天下也天下安則朝
  廷安朝廷安則私門亦安矣計私門而不計國家自古未有得
  以安者也故智者處其安愚者處其危欲濟未危之勢而保至
  安之計者舍閣下未知其孰可與議者顧雖晚至下客獨效古
  人區區之義布其腹心以幸萬一若夫條布緩急之勢與其先
  後之序則以俟命未可以立言判也干冒鈞聽下情無任恐懼
  之至
  上祭酒書
  行已敢言之行已七歳就傅授句讀誦五經書十五歳學屬文
  十七歳補太學諸生是時一心學科舉文編綴事類剽竊語言
  凡所見則問而學焉趨而從之十八九相與也又二年讀書盖
  見古人文章浩浩如波濤纚纚如春華于是樂而慕之又學為
  古文上希屈宋下法韓柳見自古文人多不拘爾謂誠若是也
  恃文為非誚慿文以戲謔自謂吾徒為神仙中人而鄙昔之相
  從者謂跼促若轅下駒然求其問而學焉者十或得二三爾又
  二年讀書益見道理于是始知聖人作書遺後世在學而行之
  非以為文也乃知文人才士不足尚昔吾先聖言雖有周公之
  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又况中人以下以片言隻
  句之小才以自咤于敦實之士乎意謂學期至于孔子而已且
  言曰士志于道據于徳依于仁游于藝所以教學也于是早晚
  思古人之修徳立行誦其詩讀其書日與古人居讀其書誦其
  詩日與古人謀言亦思古人也行亦思古人也于是求問而學
  焉者益罕矣凡昔之交游者今則皆謝之而不敢學焉凡昔之
  所鄙者今則皆敬之而不敢慢焉兢兢衆人之中惟恐一叛乎
  道而入于流俗之習日學之夜思之未始敢舍也有人誘之曰
  子迂也何不為時之趨行已則不敢從也有人鄙之曰子矯也
  何不任真之樂行已則不敢已也嘗以是二者校已之所祈嚮
  者而思之則亦嘗語之曰中人之性就下則昜趨上則難未有
  不以修為而能為君子善人者也若縱性之所欲而合之以衆
  人之所為則必愈下爾不學則已學焉而不知道君子不為也
  昔韓文公之言曰行成于思毁于隨有旨哉又曰善雖不吾與
  吾將强而附不善雖不吾拒吾將强而去皆父兄之所教于行
  已而某之所願學者也故得以是説拒之又行之今才期月爾
  非而毁之日益甚行已亦弗之易也更求已之所未至者而為
  之凡所近于厚者無所不為也凡所近于薄者無所不去也去
  年且思陽城之訓念何蕃之行遂以覲親告歸于涇今也且以
  是來學不識所從者果正矣其猶有説乎孔子曰敏于事而慎
  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某雖不敏竊願學焉伏惟先生誨人不倦
  願賜一言以正之幸甚幸甚
  與佛月大師書
  昨日言詩頗為開益苦手瘡殊無情緒不能款款議論歸來甚
  闕然意謂尚未深得師之妙耳昔齊已號詩僧也不過風花雪
  月巧句而于格又頗俗今之參寥亦以詩名雖豪逸可愛人不
  及道吾師數篇已能過之清思妙句飄然如孤鵠翔雲又能作
  古體淡淡造靜理學之不已古人不難到也知禪衆中好静甚
  不欲時時往聒噪輙得小詩奉寄能以問答之餘見和否伏暑
  願彌盡珍重理渴仰渴仰

知识出处

浮沚集九卷

《浮沚集九卷》

出版地:温州

南宋哲学家周行己著。陈振孙收编时有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共十九卷。集久失传,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共得九卷。诗二卷,文七卷。行己之学源于程颐,故集中在理气关系上有所反映。认为万物皆有太极,皆有两仪。太极为“道之大本”。太极与两仪是“一而二”的关系,“太极即两以成体,两仪即一以成用”。太虚之中,“絪缊相荡,升降浮沉,动静屈伸”,“二端散殊”而形成可象之物,“物者阴阳之迹”。又认为,“天下之民目视耳听、手举足运,无非道者;朝作暮息、渴饮饥食,无非道者。”这些思想都具有合理的因素,表明他试图把理学引向合理的轨道。由此引出他的修养论,认为“太极即中”,“中即胜”,君子之道应以“中”作为道德修养的准则,即不偏于“仁”,也不偏于“知”。学者应从亲贤开始,“能亲贤然后能明善,能明善然后能至公,能至公然后能无累,能无累然后能自立,能自立然后能与人,能与人然后能善世,此学者本末之序也”。还认为“洒扫应对”、“耕稼陶渔”皆可以成圣(以上皆出自卷二)。集中也表达了作者的经世思想,认为“守位莫大于得人心,聚人莫先于经国用”(卷一)。得人心有四:“广恩宥”、“解朋党”、“用有德”、“重守令”。经国用则有六:“修钱货之法”、“修吏役之法”、“修转轮之法”、“修居养安济漏泽之法”、“修学校之法”等。该集为研究永嘉学派的源起及理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料。《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敬乡楼丛书》均收录。另有武英殿聚珍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行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