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歴七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0326
颗粒名称: 慶歴七年
其他题名: 丁亥
分类号: D691.42
页数: 4
页码: 二十六至二十八
摘要: 徐自明對慶歴七年時期宰相執政任免情況之記載。
关键词: 官制 史料

内容

三月乙未賈昌朝罷相授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充武勝軍節度使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吳育罷樞宻副使自右諫議大夫罷為給事中歸班
  制曰丞相之任方域是毗入以贊國之萬幾出以倡邦之九牧
  中外更處靡有間然具官賈昌朝敏識造幾冲器貫道自參華於朝
  路頗宣力于王家以至講道路門代言西省正尹畿甸執法臺
  端綽有諍臣之風居稔良肱之賴鄉預謀於柄府旋進斡于斗
  樞遂旌乃庸聨陟上衮夙夜一志勤勞百為覧剡奏之累陳嘉
  抗懐之莫抑其領元帥之節仍兼丞相之章出殿留都且邇宸
  服易上公之美號陪舊食之真封褒是寵光副我睠賴於戱公
  槐鼎鉉既極巖廊之崇齊鉞露車更分方嶽之寄恩禮之重其
  有擬乎
  昌朝自慶歴五年正月拜相是年三月罷入相凡二年育
  自慶歴五年正月除樞宻副使四月除參知政事六年八
  月復除樞宻副使是月同罷執政凡二年先是賈昌朝與
  參政吳育數争事不協昌朝諷臺官唐詢上言請罷制科
  及至上前昌朝引漢唐故事遇災乃詔直言若朝廷無事
  不當降䇿問而育極陳漢唐取士之制不可廢直言昌朝
  意在排巳又㑹河南有知軍向綬不法逼通判江中自縊
  而死昌朝頗營助之欲輕比育廷争不奪以謂不殺綬是
  天下無法也卒减死一等拜罷録昌朝與育數争論上前論
  者多不直昌朝時方閔雨昌朝引漢災異冊免三公故事
  上表乞罷而御史中丞髙若訥在經筵帝問以旱故若訥
  因言隂陽不和責在宰相洪範大臣不肅則雨不時若帝
  用其言即罷昌朝等尋復命育知許州長編嘉祐三年資政
  殿大學士吳育卒育自罷樞宻副使以給事中出知許州
  復召還判尚書都省除宣徽南院使判延州後復以資政
  殿大學士尚書左丞知河南卒贈吏部尚書諡正肅弟充
  相神宗
  同日夏竦樞相自河陽三城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知大名府依前官充
  制曰朕夙設右府以制武師考諸典刑盖六卿司馬之任本之
  輔相為三事大夫之崇眷遇惟勤尊顯兼極具官夏竦學貫文武識
  通天人眀足以斷大疑智足以任大事被遇先聖首中闕 慷
  慨名卿之言雍容近輔之秀逮朕紹服歴踐柄司闕  出於
  諸臣議論有補於當世進退一節勤勞百為經畧平夏之交則
  邊人執玉闕靖大河之北則邉堠戢戈威名憺聞民譽允洽是
  用斷自朕志召登機衡遏流議于風波定成契于金石仍中軍
  之旄鉞兼上宰之印章褒進寵名加陪賦邑寵光渥縟恩意敦
  隆於戱為君之難知臣非易任惟勿貳初必有終圖用舊人朕
  既稽于前憲肇謀王體爾當究於治功俞往欽哉祇服休命
  故事大臣自使相除樞相必納節還舊官惟竦獨依前官
  初降制召竦為宰相諫官御史言大臣和則政事起竦與
  陳執中論議素不合不可使共事越三日遂貼麻改命焉
  十一月南郊加恩百官樞宻使王貽永封遂國公夏竦英
  國公鎮安節度使同平章事王徳用祁國公舊制将相食
  邑萬户即封公國初王旦為相過萬户而謙抑不封是嵗
  南郊中外将相惟竦滿萬户中書請封英國公因詔節度
  使未滿萬户皆得封於是貽永得象徳用皆封國公其後
  遂以封邑合萬户者徹國時竦食邑一萬四千食實封三
  千八百户舊制将相食邑萬户即封國公
  同日文彦博樞宻副使自樞宻直學士户部郎中知益州除右諫議大夫樞宻副使丁
  酉改參知政事
  髙若訥樞宻副使自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除
  彦博字寛夫潞州人若訥字敏之衛州人貝州王則反命
  眀鎬為河北安撫使師乆未克彦博請行八年正月命彦
  博為河北宣撫使以鎬副之城破生擒則檻送京師執政
  不及一年是月拜相賈昌朝與吳育數争事不協眀年
  春大旱仁宗從容問所以然者若訥引洪範故事以謂大
  臣不肅則雨不時若於是昌朝與育皆罷而若訥遂代育
  為樞宻副公議非之累遷戸部侍郎

知识出处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出版地:温州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宰辅的任免,而对他们任职,去职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政绩等等不作交代,徐氏有鉴于此,便重新编纂了这部《编年录》。此书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13朝250余年间宰相、执政大臣的任免情况。其体例是以年月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人之下,先列任免时间,注明此人自何地何职升为宰辅,或是免去宰辅后改任何职,下面再引录宰辅任免制词,最后详细记载此人的字号里贯,并大量引述各种史籍有关此人任免缘由的记载。此书材料来源,记载任免时间和职务,主要依据前人的几种记录宰辅任免情况的专著。而记述宰辅政治活动的部分,则取自各种史书、政书、笔记、诏令奏议集、行状碑铭等等,在每段引文后面都注明出处,总计引书约为50种,资料可靠,叙事详实,在南宋的私家撰述中算得上是一部内容严谨的著作。这部《编年录》对于研究宋代宰辅大臣的政治活动以及宋代党争最有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自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