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832
颗粒名称: 保治
其他题名: 論九兩系邦國得民
分类号: K892.9
页数: 3
页码: 一至三
摘要: 鄭伯謙對《周禮》中論九兩系邦國得民之詮釋。
关键词: 古代礼制 周礼

内容

或問九兩之中曰牧者君也曰長曰主曰吏者官也
  彼其分君之職居民之上凡可以助君而得民者固
  其分也有如師儒之間宗族朋友之際山林藪澤之
  豪豈常有位於朝有祿于國者邪而均之曰得民與
  牧長主吏並立而相參何也曰此先王防患之深意
  也夫千里王畿之外公侯而下伯子男而上其君皆
  牧伯也千里王畿之內近而鄉遂逺而都鄙其官皆
  長吏也三等埰地之間卿之有邦縣公之有邦都其
  人皆主也牧伯皆有分地則其地大有以服民公卿
  各有埰地則其利入有以得民長與吏雖有祿而無
  地然既食其祿則民亦有以尊其貴既專其政則民
  亦有以悅其治蚩蚩之民其聚必以類其分必以羣
  為之兩則渙散四出而其勢不可合矣是以牧長主
  吏先王各使之系其民而聽其兩不可縱也不聽其
  兩則其勢將至於渙散聽其兩而從其得民他日有
  懷詐挾邪之諸侯傾側擾攘之士出於其間則逆節
  之萌禍心之包藏其將何以制之先王於是有師儒
  朋友宗族豪富之兩以參互於其間是九者相與為
  兩而後邦國之民有所耦合有所耦合而後有相訓
  相保相及相共相利相安之道昔者孔子孟子以布
  衣匹夫而衣冠禮樂足以師表一世其門人弟子不
  逺數千里而從之雖饑寒流落濱於死而不去此師
  以道得民也庚桑子居乎畏壘而畏壘之人相與尸
  而祝之社而稷之陽城居於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
  良者幾千人此儒以道得民也商之七族宋戴武莊
  之族齊諸田楚懷屈率以強宗大族更相維持繫屬
  人心若漢郭解之遊俠輕財重義出萬死一生以救
  人之急而任之事則民心爭慕而惟恐或後蜀卓氏
  孔氏程鄭刁間之徒占山林藪澤之利殖貨累钜萬
  而富比封君隱民皆取食焉此三者以族以任以富
  而得民也九者各有以得民之心各有以聯民之族
  類相恱而相附相制而相維持故彼動而此禁一萌
  則一揠先王經理邦國之大意隱然可見于此後世
  王制不明是九者雖未嘗不兼有而為治者不知也
  徒為之牧長為之主吏而所謂師儒朋友富家大族
  未嘗過而問焉是以越雪蜀日吠噬狂走上之人不
  以為意而師之得民者廢溺冠騎項之餘俳優侏儒
  爭以儒為戲而儒之得民者廢禁遊俠破党伍而朋
  友之得民者廢誅鋤強宗遷徙大族嫉惡州縣之富
  室而宗族豪右之得民者又廢五者盡廢而牧長主
  吏雖存又皆割人以自奉役人以自安耳州縣之守
  令大抵以辦財賦為職而得民之道百郡千邑無復
  一人經意矣秦漢以來牧長主吏之間如有畨令吳
  芮南海尉佗才得江湖嶺海之人心遂起而王其地
  魏其武安以招致賓客之勢而傾動天下吳王濞擅
  山海之利賦不及民拊循招納而山東七國之變相
  挺矣士不考論後世之變而能見太宰九兩系民之
  說則孰知先王防患之意深

知识出处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首一卷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首一卷》

出版地:清嘉慶十年(1805)虞山張氏照曠閣刻《學津討原》本

十一卷,宋郑伯谦著。其书发挥《周礼》之义,取名《太平经国书》,意本刘歆以《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语”。全以《周官》制度类聚贯通,以问答体,推明建官的所以然。多用后代史事,证明古法之善。当时武统于文,相权极重,而此书《宰相》一篇还更欲重其权。宋人南渡之余,湖山歌午,不复措意中原,正宜进卧薪尝胆之戒,而书中《奉养》一篇,深斥汉文帝节俭为非。

阅读

相关人物

鄭伯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