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弗忍距于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敷文書說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996
颗粒名称: 因民弗忍距于河
分类号: K204
页数: 3
页码: 九至十一
摘要: 鄭伯熊針對《尚書》中有關因民弗忍距于河所寫札記。
关键词: 史籍研究 札记 尚书

内容

桀紂之惡極矣民不忍貳而諸侯不敢亟叛以先王
  之餘德遺澤在人者不能忘也太康盤游無度固爲
  失德然非若桀紂之暴虐也民遽攜貳而后羿因得
  以奪之何哉禹弼成五服其德在諸侯未遠也而王
  室有大難天下莫有勤王之擧而五子御母徯于洛
  汭亦無有矜憐而恤救之者又何哉蓋嘗謂唐虞之
  世其民愛之敬之畏之不敢少肆於上而神器之去
  留一聽於民而不敢爲己私有也盛哉唐虞之闕二字
  民也若保赤子若承大祭若臨大威以下闕七字之怨惴
  惴惟恐小失其意而潰裂四出不可收拾也帝者以
  來其道常然民久習而安焉一旦乃有逸豫游畋之
  君輕棄其民去其國都歷久弗反恬無愛之畏之之
  意豈不甚怪矣哉其攜貳而不忍非弗念先王之德
  也譬如孩提之童安於慈愛之父母勤劬之保傅未
  嘗有所拂意一旦惸然孤立遇弗友愛之兄棄之而
  不恤則其愁苦無聊啼號而不禁者非憤其兄乃追
  念父母之恩耳是則民之貳太康也是乃所以思禹
  之德也觀歌之一章則知太康之所以失矣大道之
  行天下爲公選賢與能不私其子故堯不以天下私
  丹朱而傳之舜舜不以天下私商均而傳之禹朱均
  之不肖固也使朱均賢如皋夔益稷之徒堯舜亦不
  肯舍聖而授之賢也何者天下者至公之器也傳之
  賢者至公也天下有聖人焉舍聖而授賢則亦非公
  也私也堯舜不特不以天下私其子亦不敢與諸皋
  𧃍益稷之徒故禹之讓于皋陶誠切懇到至于數四
  非僞也而舜命不易焉循至公之理而已禹始變唐
  虞法而傳其子啟之賢謳歌獄訟之所歸猶可言也
  再傳于太康而遂失邦余是以知至公之器不可以
  爲己有而望子孫之不遺也然禹雖傳之子孫其心
  與堯舜之心一耳以太康之逸豫苟有聖賢出而代
  之禹固樂乎天下之得其所也當是時四方諸侯環
  視而莫之救非厭乎禹德也觀堯舜之至公而知禹
  之心憂天下之諸侯不恤吾民而不憂吾子孫之失
  天下也使有恤民者起而正之猶之乎揖遜與賢也
  何擇焉羿逐太康而立仲康未負於禹也惟其積心
  之不出此是以假之而遂歸耳夏書四篇甘之戰非
  盛德事也五子之歌見命之中絕矣聖人蓋傷之也
  然則禹之變堯舜與賢之法非矣而何以爲聖蓋自
  時之汙隆言之禹爲慮天下之審也案此說略本韓子禹問自
  大道言之賢而與又不可必得則傳子爲常法耳然
  論唐虞夏之道則甘誓以下爲德衰論夏道之中絕
  則責有歸焉序言太康失邦不待絕而罪已見曰昆
  弟五人須于洛汭雖許其親親之怨亦責五子之不
  能自強也夫

知识出处

敷文書說一卷

《敷文書說一卷》

出版地:清道光至咸豐大梁書院刻同治七年(1868)王儒行等印經苑本

郑伯熊是宋代著名经学家,永嘉学派的开创者.其《敷文书説》开啓了试策式解经方式,解释经义往往广引经史,纵横论辩.思想上认同孔子订《书》序《书》,解经往往以"《春秋》笔法"发掘《书》中微言大义;以尧,舜之世爲社会理想,认爲尧舜用轻刑,倡德主刑辅治政之策,解《书》努力发掘出尧,舜圣贤传授心法.对《敷文书説》的探讨可以瞭解郑伯熊的基本思想,以及其永嘉学派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鄭伯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