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論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補遺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491
颗粒名称: 外論一
分类号: I214.422
页数: 3
页码: 二十二至二十四
摘要: 葉適所著奏議之外論一。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奏议

内容

臣爲外論四萹其三篇言今事著其首篇曰爲國以義以
  名以權中國不治夷狄義也中國爲中國夷狄爲夷狄名
  也二者爲我用故其來冦也斯與之戰其來服也斯與之
  接視其所以來而治之者權也中國雖貴夷狄雖賤然而
  不得其義則不可以治不得其名則不可以守不得其權
  則不可以應三者并亡譬猶舎舟楫而濟深淵以勇怯爲
  沉浮幸而得濟不可爲常不幸溺没死且及之矣後世之
  事是也自嚴尤論夷狄以爲前丗未甞有上䇿至唐太宗
  能擒頡利郡縣諸戎始以嚴尤爲非若太宗者所謂上䇿
  歟噫亦陋矣以先王之待夷狄何䇿之可論又况從而區
  別之與秦漢並稱乎若太宗者又眞以爲有䇿則是不能
  知先王所以待夷狄之意而何自謂上䇿乎堯舜之時南
  自淮徐東被青州之境土凡海濵廣斥山谷深袤之地教
  治所不及者大抵皆夷狄也盖與中國錯居又非若後世
  有玁狁獯鬻乃在長城之外相去且數千里而以爲難治
  也堯舜之土地至狹又無利兵危矢詐謀竒計而夷狄不
  能侵暴者名義與權皆得也嗟夫中國之所以爲中國以
  其有是三者而已苟捨其所以必勝之具而獨以詐力爲
  用是既巳化爲夷狄矣其至於紛紛何足怪乎盖自戰國
  並起三百年之間秦人最爲雄小國次第亡㓕廣大其地
  而爲六國秦又㓕六國合天下而盡有之又欲兼取匈奴
  秦人之暴甚於夷狄矣漢起匹夫親搏天下不數年而據
  秦之故地此其爲仁義道德足以懐柔其民者何在柰何
  冒頓反不能控弦数十萬以慿陵邊塞入至太原晉陽乎
  盖三者自是并亡不復有中國夷狄之分矣特以地勢相
  别異耳力强則暴師轉餉深入屠戮如摯取禽獸力弱則
  俯首屈意出金銀繒帛愛女以壻之亦獨何所愛張良陳
  平盖䇿士而綘灌之爲丞相主國論者故𡚒梃大呼望屋
  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獨一賈誼知之以
  爲戎狄召令主上之操天子共貢臣下之体雖然誼於制
  患之術淺矣請自爲典属國用三表五餌而繫之若是者
  先王待夷狄之意乎眞使匈奴不當漢一大縣此何足治
  而况本不計强弱者乎夷狄甞苦中國無信義甘言厚利
  以相㗖說首開兵端志在誅剪然則中國之不振其失道
  乆矣豈一日之故也丗無堯舜湯武待夷狄之意終不可
  見無稷契伊尹終不能秉法陳義以佐其君其所誦習以
  爲𥬇於天下者盖書籍之章句耳嗟乎有名義而不能執
  有權而不能用或伐或和視其勢之強弱而不能定此漢
  唐之事不足論也是既然矣執之於無所執用之於無所
  用以和爲與之爲一而天下之人熟於聞見不知其爲中
  國夷狄之異者此祖宗之事臣不敢深論也臣之所論者
  一事自景德元年與契丹盟更六聖百二十年聘使往來
  天子親與之揖遜於庭未甞一日敗盟約也女眞本小種
  落契丹奴役耳不幸天祚失道使得猖狂破取其國天祚
  以爲與大國義兼兄弟當來役我或遂不復其國則望白
  溝以南自歸當是時中國以大義之故遣十萬衆制女眞
  使不得逞彼知大國爲之助其勢何遽至此也豈與約並
  㓕其國分取幽國故地以爲功者比乎失此不念遂有今
  日然則夷狄雖逺而常以信義望中國中國以夷狄爲不
  義是以不用而不知信義乃所以爲中國者本不以夷狄
  之無而廢也夫兼考前世成敗之故深思今日致患之本
  復修先王三者之道則中國之待夷狄固無難矣何必勞
  神於智計闘勝於士卒益趨於末而不能反哉故夫若不
  足聴而决不可易者臣之論是也

知识出处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補遺一卷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補遺一卷》

出版地:温州

《水心先生文集》包括《文集》和《别集》两部分。为叶适的文稿辑集。《文集》原本已佚,明黎谅所编有二十九卷本。卷一为奏札八篇。卷二为状表二十二篇。卷三至五为奏议;卷六至八为诗,包括五言、七言古诗及律诗、绝句等。卷九至十一为记。卷十二为序,主要是书序。卷十三至二十五为墓志铭。卷二十六为行状、谥议、铭、青词、疏文。卷二十七为书启。卷二十八为祭文。卷二十九为杂著。

阅读

相关人物

葉適
责任者